我承认我一直对欧美影片比较宽容,尤其是大制作的魔幻影片,至少在视觉特效、场景设计等方面人家一般都是10元特效起步的,对得起票钱。当然,还有个原因真正烂到如现在很多国产圈钱片水准的欧美烂片我们也基本看不着,因为它们基本没有能够传播到地球背面的生路。包括欧美演员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演技都过得去。
所以当《纳尼亚传奇》第一部出现的时候,我还是很激动的:魔幻史诗大片,还是部有深厚寓意的大片,很和我胃口。
结果去影院看了,中间硬撑着没睡着,而且看得浑身不舒服,照道理场面也够漂亮了,制作也不可谓不上心,故事虽然讲得不好但至少讲圆了,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出在那几个小演员身上,尤其是最小的那个露西。
讲真,我真是好久没见好莱坞出这么糟的童星了。小姑娘长得挺可爱的,但是从头到尾就是各种端着,摆着我很可爱我很纯真的架子,让观众各种入不了戏,其他三位也不行,但和她相比好一点,但是但是颜值不高啊!颜值不高就让人更难以忽视他们糟糕的演技,尤其是在气场强大的冰女王和栩栩如生的狮子阿斯兰的反衬下,四个小主角简直比路人还路人啊,除了有主角不死光环,其它的真都糟透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不平衡让人实在提不起兴趣也无法入戏。
外加纳尼亚传奇原著本身在国内没啥知名度,这样糟糕的演绎就落下“原来是部儿童片”的评价。
其实真不能怪原著,像魔戒系列,在电影之前国内的知晓度也并不高,正是电影的成功带动了原著的推广。
所以纳尼亚失败了,就老老实实承认吧,小演员演得太次了。
还可以横向比较一下题材相当相似的《潘神的迷宫》,小姑娘演得太好了,完全把观众带入啊,最后姑娘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真是心疼的不行。
之所以放在第三部吐槽这个问题,是因为第三部内部出了个对比模板,那就是丑得可爱的威尔保尔特,虽然他颜值真心低,但是演技真心好,真是把那几个秒得渣都不剩啊。
黎明踏浪号继续从女主开始各种端,只有威尔的演出自然,让你看了觉得他就是那个本色,但如果你看过《移动迷宫》或者《米勒一家》就能比较出这个孩子的塑造角色的不同,真是连气质都变掉了。
威尔的短板就是颜值实在不高,但也因为这样,他能创出一片天地,绝对是实力够强啊!
我在香港看的是周五的五点半场。全院只有三四十个人,青少年占了很多。相信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是带着看童话、科幻片的心态而来的。如果没有比较深的基督教背景,很难看出剧(或者是原著)中一些情节和对话的寓意。
在《狮王、女巫和魔衣橱》里,狮子阿斯兰是牺牲的基督是最明显不过的。不认识基督教的人很难明白。在《凯斯宾王子》里的信心。以及这一集里关于人内心的各种引诱:财富、权力、外表。书的作者是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当然他在很多情节与对话里都带有基督教信仰。信仰有多深就看得出有多深。结尾时阿斯兰说:在你的世界里我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基督教的神。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原著有七本。现在拍了三本。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其他四本都拍成电影。我很期待 The Last Battle 。
很实话说,比起哈里波特系列,我更喜欢看纳尼亚传奇系列。
原因很简单,我喜欢看让我的心灵有收获的电影,而不是被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特技效果震撼后,仅仅让眼睛有收获的电影。
对于我而言,每一部电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都是一些格言警句,这也是纳尼亚传奇最不缺乏的,例如:
“You are nothing if you don’t believe”
这句话是那只小老鼠Reepicheep出场白。我第一反应就是掏出我包里的纸记下了这句话——如果没有信心,我真的什么都不是。
“Defeat the darkness outside? Defeat the darkness inside first!”
这句话是魔法师的临别赠言。是的,勇者斗恶龙的故事很容易,但是我们真正面对的问题往往并不是外在的,而是我们自己——击败有形的大海蛇很容易,击败无形的烟雾很难,而最难击败的对手是自己内心的欲望,无论是Lucy对美貌的欲望,Edmond和Caspian对权力的欲望,Eustace对金钱的欲望,还是那七个勋爵面对的各种各样的欲望,才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敌人。
“Extraordinary people have extraordinary mission…I will stay with you”
那个令人讨厌的小男孩,其实可以想象成我们身边每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他只会抱怨,谁相信他会是Extraordinary people?但是,Reepicheep在别人都唾弃他的时候训练他,在他因为贪心被诅咒成龙的时候帮助他,在他流泪的时候说”I will stay with you”,在他面对困难害怕的时候鼓励他,我们谁能做到?
“When you choose to become others, you will lose yourself.”
这句话我印象最深刻,是Lucy在正视自己之后,对仰慕她的小妹妹说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是独特而且重要的,对这一点的信仰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能活下去的核心。
“I focus too much on what I lost, not what I have.”
这句话是凯斯宾王子在最后的时候说的——也是我经常回头会发现的东西。当然,每年写总结的最好的地方也在于这里,这是个感恩的好时机。
(以下部分为剧透)
《纳尼亚传奇3》中已经成年的苏珊和彼得没有再被召回纳尼亚,而即将年满18岁的埃德蒙和露西也被阿斯兰告知是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来到纳尼亚,再之后几部系列的主角变成了他们尚未成年的表弟尤斯塔。正如《圣经》中耶稣多次表示:你们若不回转像孩子的样式,断不可进神的国。纳尼亚是一个孩子专属的世界,唯有纯净的童心能够获得简单的快乐。
除了愉悦儿童,《纳尼亚传奇》还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宣扬福音。许多中国观众并不了解,C.S. 刘易斯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写了不少基督教福音作品,其中最著名就是这套《纳尼亚传奇》。刘易斯写《纳尼亚传奇》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奇幻故事,来传扬基督精神,帮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理解《圣经》要义。刘易斯坦言,狮王阿斯兰就是耶稣的象征,而白女王代表撒旦,露西四兄妹代表亚当夏娃的后代:人类。
《纳尼亚传奇1》中阿斯兰为拯救出卖兄妹的埃德蒙牺牲,然后复活,其实就是象征耶稣为人类赎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复活升天,成为人类救主。《纳尼亚传奇3》则传达着基督信仰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患难和试探中成长。
基督教所谓试探就是魔鬼撒旦的诱惑,而撒旦会针对各人的欲望设下不同陷阱。如,露西遭遇了美貌的诱惑,企图用魔法书获取姐姐的容貌;埃德蒙则遭遇了权利的诱惑,与凯斯宾王子争当老大;新出场的小表弟尤斯塔则被金钱诱惑,被诅咒变成火龙。然而,一切患难都暗藏着神的美意。黎明踏浪者号上的所有成员,在磨难中学会了信心、盼望、爱、忍耐、勇敢、悔改等重要品质,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着自己的蜕变。改变最大的当属尤斯塔,他从一个自私的讨厌鬼变成了英勇献身的战士。片尾,阿斯兰告诉孩子们,他们之所以被带到纳尼亚,是为了他们能在自己的世界更好地了解他。
http://simonhuanghe.blog.163.com/blog/static/75762392011013375752/
圣经的故事 // English accent really makes everything seem less corny...
又想省钱又想骗钱,这个系列的第三部已经无聊到令人咋舌的程度.... Tilda Swinton从2开始就经常出来打酱油,无语...
盗版效果就是差。
形散神也散
喜欢表弟角色,海洋、毛发、雪地都很漂亮。
果然喷火龙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宠物呀。
犯困电影……估计是2D转3D的,基本没有立体效果……
没见过这么俊的狮子
PL妹妹不喜欢吃爆米花和双吉汉堡但是喜欢看衣服少的帅哥。大家混着都不容易,成年人没把心里长的无厘头就变成蜈蚣的大蛇变得满街跑,已经很克制了。
美丽、奇幻的镜头比比皆是,很轻松就把我带入Narnia的奇幻王国。3D的效果可以,但是不如《阿凡达》,很奇怪为什么只有《阿凡达》的3D效果那么好?最精彩的人物当然是小男孩Eustace了,哈哈,很逗乐。
中间睡了一下,希望纳尼亚系列就此打住吧
小男孩太丑了
剧情拖沓狗血,节奏控制的极差,说教味道浓厚,看得让人昏昏入睡,结尾戛然而止;消灭海怪那段使用的特效也让人感觉十分突兀糟糕。此片仅适合十六岁以下儿童观看。★★
從此。向納尼亞告別。
一星就給片尾曲吧,沒想到是Carrie Underwood電影拍成這樣好意思叫大片嗎?!!!主角都這麽丑,cohesion&coherence還如此糟糕,差得一米咧!!!
哈利波特实在是太黑暗了
比上一部好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罩门
故事缺乏起伏跌宕的感觉,不够吸引人入戏,有些场景还不错,整体不知道在表达什么,看得浑浑噩噩的,很一般的片子。
“娘泡表弟的奇幻之旅”。就那丑呼呼的表弟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