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影响我一生的科幻片
文 | 乐一狸
关于科幻片,我最初的记忆是上幼儿园时,妈妈跟我讲的《未来水世界》。
故事大概是说,有一条半人形带鳞的雄性人鱼,在地球冰川彻底融化后的无边汪洋中,如何抗击邪恶力量并成功拯救美女的故事。
那时钢铁厂的工人们,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对大洋彼岸的脑洞一无所知。
所以当“未来冰川融化”“地球陆地消失”这类天方夜谭,以事实性的画面砸到他们眼前时,内心产生了怎样的费解和激荡,可想而知。
反正妈妈说,电影里的情境就跟真实世界一模一样:世界被大洪水哄抬,扁平成一整片海,所有幸存者都在寻找珠穆朗玛峰的坐标,祈求寻得海平面上的最后一块陆地。
但那条男人鱼,又是如何拥有了扭转乾坤的力量,让不可逆的毁灭之旅,竟然催生出拯救的温情?
许多年后,带着儿时的疑惑亲自看了一遍电影,发现剧情远比妈妈讲述的复杂。
惊异于1995年的好莱坞,对灾难竟有画骨成虎的魔力,原来让妈妈信以为真的世界秩序和灾难图景,再一次让我信以为真:
至少在生命中短暂的2个多小时中,我无数次将自己代入那片海域,幻想无蹼无鳞的自己,如何在高压低温的海水中长久生存……
但归根结底,电影仍是借用了全球无陆地的假定背景,激化了正邪较量,投射出人性多面与情感暧昧的本质。
无论在陆地、海洋或宇宙,人类面临的空间和工具困境是相对的,但应对危机和解困的智慧,以及在团队协作中的承担和心间必留的分界或戒备,都是绝对的。
《未来水世界》对我而言,是按下了性灵通往共情路径的按钮,科幻片不再是单纯的场景炫技和动作幻画,它是真正启发人类走出惯性思维,去反思现实秩序和当代生活的宝鉴:
如果山沉水满,如果时光逆流,如果头尾倒置,重力消失,宇航去无归期,日月星辰不见,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能否一如往常?
而在另一套秩序中回望此时此地的自己,前一刻追逐的彼岸,还存在吗?前一刻还填充的爱恨,仍然成立吗?前一刻评断的是非,继续黑白有界、泾渭分明吗?
座椅和荧幕相隔的方寸空间,究竟哪一侧是真相?哪一侧是幻梦?
直抵后脊的搔挠,颅内灼焰的探问,才是科幻片的底色所在。
后来也看了近百部科幻片,太极笔法各有千秋,高低质量各有不同,但予我最深的教育,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是无论陷落何种绝境,都不要放弃希望。
无论是最后一把土壤、最后一缕火种抑或最后一颗草籽,都可能成为种群续命的转机。
二是无论英雄超巨或大奸大恶,都是自有胸怀之人。
胸怀是让芸芸众生成为金字塔尖极致人精的公约数诱因,它能克服体力和愚昧的局限,战胜对峙和偏见,最终聚敛人心而无往不胜。
所以,我多幸运,正当人生蒙昧时,就撞进人类的终极幻想。
2 ) 从洛杉矶的环球影城回来看电影。
多年前就去过洛杉矶的环球影城,里面有一个Waterworod的演出项目,当时觉得好震撼,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虽然没看过电影,但也一定是个传奇大作。上个月再一次去了洛杉矶的环球影城,时隔5年我竟然还是没有去看这部电影,这次回来终于想起来补上了。
电影的镜头语言很精炼很到位,从开篇的简短几个镜头,没有台词,就把未来人类漂泊,缺乏食物和淡水的生活状态交代出来,很精彩。
然后后面的剧情结构就有些套路,或者说我们现在人习惯了这样的剧本设置。一个类似于这个杀手不太冷里Leon的坏蛋英雄,和小女孩从相嫌弃到相珍惜的过程。剧情矛盾的主要推动点在于寻物——小女孩背后的地图,这和传统的武侠片相似,而地图指向哪里其实对剧情推动并不重要。也就是说,核心矛盾和水世界的设定没有必然联系,换成另外一个世界,星球大战,中国武侠,公路,沙漠等等,这个故事还是一样可以讲,我认为有些浪费了这个设定。
回到这个水世界的设定上来,个人愚见,问题是比较多的,虽然我的看法不一定都对。
1.首先2500年距离现在不过500年,500年人类能进化出鳃我觉得不太可能。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进化都花费了几万年,鳃不仅仅是一个器官更是整个呼吸系统,不太可能短短500年就发生进化。
2.美术设定上,可以明确的看到八九十年代的思维,基本没有出现跟任何电子设备。冰川的融化并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足够让人类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保留下来。风格上接近于疯狂的麦克斯那种后未来时代的末世风格,破旧之美无可厚非,只是可能不合我口味。
3.从小女孩的地图以及片尾各种上出现的中文字来看,Dryland不是中国就是日本,再考虑到海拔,那只有可能是喜马拉雅山,而片尾也出现了绿色植被瀑布以及马匹,证明水世界是经过一个长期过程而形成的,这个过程足够物种发生迁徙和气候改变。然而如此漫长的过程人类却仅保留了原始的机械装置没有任何科技成果保留下来,这让我不可理解。
所以这样的设定,倒更适合发成于一场突发灾难之后,比如陨石撞击或者核爆炸之类的。
对于水世界的构想,我本希望电影能展现丰富的水底世界,大水淹没前后的种种是非,壮丽的水底城市。然而影片仅仅秒回了末世之后人类的生活方式,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人物本身的冲突之上,所以总让我觉得存在不少遗憾吧。
3 ) 放给未来看的电影
如果,这部影片,放到2015年,即二十年后来播放,一定不是当时那个样子。。。
充满寓意、充满矛盾、充满希冀的影片,止步于那个环保并不流行、科幻并不风靡、想象并不酣畅的1995年。。。
人类身体的进化,是有腮和蹼,多么富有创意的想象力;
人类知识的进化,是对生存环境的了解与生存技能的掌握,文科(文、史、哲、艺术)的知识显得无关紧要,再次验证了“仓廪实而知礼节”;
人类秩序的进化,仍然是集体的所谓“民主”的暴政;
人类友谊的进化,是单纯的真诚,彼此出于内心,超越年龄和性别,而非利益的计算;
人类爱情的进化,退回到交换与欲望,而人类与进化的人类的爱情,则保持了爱情遵从情不自禁的吸引原则;
人类自由的进化,面对陆地、友谊与爱情,仍然是N者皆可抛的洒脱。。。
影片还留有许多疑惑:
1、女孩:小女孩儿怎么到的浮岛?
2、人鱼:怎么进化成人鱼的?人鱼的父母呢?人鱼如何掌握人类的语言?人鱼如何会用高科技的玩意儿?还有像人鱼一样的进化人么?
3、陆地:DVD版本中,最终找到的陆地就是珠峰,那么珠峰不会再被海水淹没么?还有没有类似珠峰的陆地?
。。。
多希望,科斯特纳能够再拍续集,一雪前耻!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4 ) 有关船的想象
十几年前的电影了。这么多年来,几乎所有影评都说这是部烂片。说它没有创意,说主演凯文.科斯特纳老了,秃顶,发福。
但在我的脑海里,所有关于航海的想象,都少不了那搜神奇的帆船。一个男人独自驾着帆船,航行在没有陆地的大海。极其的反社会,但却也极其的酷。
5 ) 30个硬伤证明这电影烂透了!!!
可惜了这么好的电影名字。
1.背景不明。片头介绍地球被水淹,具体原因没讲,这么重要的背景没交待清楚是个大问题。
2.金属水龙头。尿液净化装置的金属水龙头,人都净化出鳃了,水龙头居然还没被海水腐蚀。同理的还有船上的各种金属布艺等制品,包括船帆。(物理学家、金属加工铸造等行业开始退票)
3.小船。男主的船以及路上碰到的小船,这样的船想要在大海中自由航行,你试试看?
4.独航者。片中有几个人是一人一船独自航行的,偶尔可为,长时间是不行的,完全没保障。(海洋工作者开始退票)
5.偷窃。一个贼偷了男主的水果,却不偷他的树和土壤?按理应该设计杀了男主占他的船。(小偷强盗等开始退票)
6.摩托艇。三个海盗骑二个摩托艇来打劫。导演你知道摩托艇的油耗吗,在一眼望不到大船的海面上,你确定有油回去?莫非你发明了海水变油的技术。(机械动力、摩托艇相关行业开始退票)
7.浮岛。片中的浮岛是不可能抵御台风的,现实搭建的场景就被台风摧毁过,结构有问题。(气象学、建筑、设计从业者开始退票)
8.葬礼。岛民葬礼上的盖尸布一起沉入了泥水中。没有棉花没有蚕没有化工厂,岛上的布从哪来?每一块布都是极其珍贵的,居然拿来陪葬,太奢侈了吧。(考古学者开始退票)
9.尸体。葬礼上有人悼词的时候,那个尸体腹部居然起伏呼吸,莫非你们都是活葬。
10.钱币。片中没有统一的社会组织,交易的方式应该是以物易物,钱币没卵用。(社会学、市场管理、经济金融等行业开始退票)
11.番茄树。男主卖了土壤,买了一颗番茄树,没有土壤这番茄怎么长的,片中是无土栽培吗?(植物学家、农民开始退票)
12.人种进化。男主长了鳃和蹼。要知道这些东西没有上万年是不可能进化形成的,巴瑶人在水上生活了几百年也只不过是脾脏比陆地人大一点而已。(生物学家退票)
13.杀人。借种还没成功,岛民就要杀了长腮的男主,难道提升岛民人口素质不比杀人重要。(人口学家、计生办工作人员开始退票)
14.生育。岛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以女主的年纪,孩子至少应该生了四五六七八个了,片中的情况是没有介绍自己的孩子,而是照顾着一个捡来的小孩。莫非女主不孕不育。
15.纹身。一个几十人口的岛上,谁身上哪里有颗痣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一个那么大的纹身居然还有岛民不知道想要去偷看。
16.绑架。想要纹身图案一定要绑架小孩么,画下来不比绑架更轻松。后面还说要把皮割下来。(画家、海盗们开始退票)
17.游泳。纹身小女孩不会游泳。导演完全没有常识嘛。(所有渔民退票)
18.淡水。按说男主有鳃可以不喝淡水,可在岛上分明换了很多淡水,也喝了淡水,说明男主还是需要淡水的,在船上男主连尿水都能回收,为啥没见着海水淡化装置,甚至连雨水收集设备都没见。(水利专家、野战部队、海军、贝爷等集体退票)
19.羞耻。女主要跟男主性交易,被拒绝后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找衣服蔽体。男女之事在浮岛上应该是家常便饭,这个动作未免反应过度,我还以为有人要抢鸡蛋呢。(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失足妇女们退票)
20.弃船。有人用旧纸换女人半小时,男主反悔杀人。事后,只挑了几样东西回船,那船直接弃了,在无边的海上每一块飘浮物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男主根本不像是常年在海上生活的人的做法。同理,海盗在抢劫后也是放火烧船,根本没想把船拖走。
21.潜水装置。从表上看,男女主一起潜了几百米深,而女主使用的潜水装置居然是一个类塑料的空气罩,出水之后居然脸不红心不跳,几十个大气压力变化你当是吹气球呢。同理那个飞船也好不到哪去。(地理学家、潜水员、水上运动员、医生等集体退票)
22.鱼呢?两人潜到海底城市,一路的鱼虾蟹螺贝虫蜇通通自动回避,连影子都没让摄像师拍一个。
23.水下换气。男主的鳃只有耳朵大小,导演你确定这么大的鳃从海水中过滤的空气够二个成人使用?再就是鳃的作用一般是把口中吸入海水从鳃排出,男主需要一边吸水,一边把收集的空气返回口腔送给女主,男主你好累呀。
24.海盗。开大会的时候海盗甲板上站了好几百人,这么大个船真的能养活这么多海盗吗,组织结构、管理分工,收入分配,内部矛盾等问题通通都没有交待,打仗是老大亲自带兵,管理是一人讲话全村集合,分配是领导当街撒烟。现实中这种团伙不用外人来打,三五个月就会自已火拼。(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老板们退票)
25.抢劫。海盗们放着大船不用,非得开小船去抢浮岛,结果损失惨重,老大还瞎了一只眼。任你再坚固的海上工事,大船一来,即使撞不烂,也能居高临下轻松占领,这海盗智商堪忧啊。(军事家、军事爱好者、武装人员、古惑仔们集体退票)
26.营救。男主救小孩,完全是抗日神剧的节奏。船上几百人也没见几个人跑出来跳水逃生。
27.接水。飞船上,瓶子里还有最后几滴水,大家渴得嘴唇起皮了,男主居然用手去接,呵呵。
28.岛房。海边的房子几年不住人,一定会潮湿长苔,岛上的房间屋顶是漏风的,而桌上墙上都很干燥,明显不合常理。(海边居民退票)
29.人种。小孩说我回家了的时候。桌上有一张纸,上面的文字和小孩子背上的纹身能够对应,应为汉字,可这个小孩却是金发蓝眼的白种人。
30.文字。纹身写着:糸 圣(泽字的右半边)度 二 ナナ 度 五 十 八 分,糸 韋 度 八 十 六 度 五 十 六 分,意思是:経度二七度五十八分,緯度八十六度五十六分。很明显是日文的写法,还写错了,把经纬的二个偏旁拆开了。这个地理座标明显是在中国的珠峰附近。一个白人小孩,住在珠峰附近,家里使用的却是日本汉字,真是细思恐极。
就这样的电影,导演完全缺乏天文、地理、自然、气候、海洋、生物、医学、动物、植物、人体、物理、社会、管理、市场、经济、金融、动力、军事、战争、建筑、设计、铸造、加工、潜水、航空、水上运动、考古、种植、渔业、抢劫、盗窃、人口、文字、心理、人居……各方面的基本常识,一点诚意都没有,你不烂谁烂。这种电影想成为经典,简值天理难容。
6 ) 精彩至极水世界 龌龊环球加长版(前传看2012)
水世界一直是最爱,从96年第一次看LD开始,看过有五六遍吧。
这是一部商业巨制,剧情、角色、视效、音效等都极其出色,票房也算可以,而现在的各种媒介提起本片时,总当反面素材,不知从何说起......
水世界 Waterworld (1995),July 28, 1995公映,制作费用约$175,000,000,是当时最高的;北美地区票房$88,246,220 (USA),年度第10;全球票房$255,200,000 (Worldwide),年度第9;还有影带出租$42,358,000 (USA)等收益,跟票房惨败不沾边,只是没有收益而已。
(关于票房,可参见wiki上的List of box office bombs,本人也弄了豆列,
//www.douban.com/doulist/13722818/ ,最初wiki上有50部惨败现在有100部,看看有没有本片?)
未来,两极冰层融化,世界变得汪洋一片。如果冰层果真融化,海平面将上升几百英尺,还不足以淹没现代文明。但这是科幻片,没必要用现有的理论来较真,沧海桑田,曾经的海洋就是现在的世界屋脊。
海行者、烟民、浪人、居民的角色设置很有趣,浪人和烟民尤其搞笑,DennisHopper扮演的首领Deacon过目不忘。
视效一流,碧海蓝天交映着太阳月亮,配上孤舟、环礁、摩托艇、热气球、冒烟飞机、挂尸交换站、划桨油轮形态各异,当年的奥斯卡只提名了Babe (1995)# Apollo 13 (1995)两部,无语.....
原创音乐James Newton Howard,环球公司的标志变成了水世界地球,镜头推进到海中孤舟,伴随着充满野性的开场音乐一幕堪称经典!战斗时的主旋律,小女孩Enola的水叮铛主题,借用PeterGunn的烟民主题,怎一个精彩了得?再去比对一下奥斯卡那几部,获奖的Pocahontas (1995)还没看过暂不算,# American President, The (1995)# Sabrina (1995)# Toy Story (1995)# 的音乐完全没印象。
负面评论确实影响了本片,dvd已经出现这么多年,本片也只是发行了没有花絮的裸片版。一直期待176min加长版终于来到,第一时间买来看,结果可以说是失望,环球真的很龌龊......
加长部分画质不佳,多处背景音乐不对主题!更甚的是,相对剧场版,竟然有画面被剪掉-------------------
开场海行者撒尿过滤饮用,剪掉撒尿过程;
Helen诱海行者,背面全裸镜头被剪;
Deacon让两个俘虏说Enola下落,先杀一人被剪.....
dvd封面上剧场版是PG-13,加长版是unrated,我看应该是G级,imdb上果然骂声一片,说环球采用的是ABC的电视版......
仅加长版少内容这一点,就无愧于史上最差加长版dvd!
后来3人撒尿也过滤,居然用的是和开场那段一样的镜头.....
剧场版里面曾经提到过有奴隶贩子,我很希望这样的角色出现在加长版中,可惜没有。
加长主要是细节部分加长-----------
开始海行者到环礁时,前面有好多浪人划着小船想要交易被拒绝;
交代了为什么要海行者配种,因为刚死了一个老女人,环礁是完全按人口配给的,死一个才能生一个;
环礁会议,Helen与长老们争执关于是否杀掉海行者;
烟民也有女人跟小孩,烟民的下一代还是烟民?增加了Deacon打高尔夫球;
海行者吃水果不给Helen和Enola;
海行者不给Helen喝水,后来态度转变,因为要下雨了。特别期待大雨中水世界的壮观景象,但是没有......
海行者和Helen被老头Gregor救回新环礁后,海行者又独自划船回到烧毁的船,发现Enola画的树跟国家地理杂志Paradise Lost封面的树一致,他才相信干土的存在(剧场版中救回之前就发现了,比较干净利落,加长版中船外船内光线不符),之后有两个烟民发现了新环礁,海行者干掉了他们,点燃一艘摩托艇,火一直烧到烟民油轮所在,海行者开着另外一艘摩托艇才找到烟民油轮;
老头Gregor看懂了Enola背上地图汉字的含义,经海行者指点,水世界跟古世界经纬颠倒,Gregor找到古人地图和仪器,才确定了干土的方位;
Helen在海行者离别前,给他起名为尤利西斯---希腊神话中在海上漂泊10年才回家的奥德赛;
Helen和Enola在山顶远望时,发现了1953年登顶珠峰的纪念碑,这里就是喜马拉雅山......
加长版给了Enola背上地图较多镜头,终于看清楚了:黑色的地球画着箭头指向山峰,左边写着纬度 八十六度五十六分;右边写着经度 二十七度 五十九分,水世界的经纬度跟现在的相反,就是珠峰的位置。文字算是繁体汉字吧,那么Enola应该是中国血统了,应该找个华人来演,哈哈!
等真正意义的蓝光加长版吧!
------------------------------------------------------------------------------
2012就是《水世界前传》,续集可看1995年拍的《水世界》Waterworld
之后的剧情可以是这样:
2012之后,非洲虽然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但地壳运动还在持续,没多久,这块古老的大陆也沉入水中,喜马拉雅山的高度已大大降低,但还是世界之最。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
两极冰层融化,海平面继续上升,陆地几乎都被淹没。
残存的人类(各种种族聚在一起)艰难的生活在水世界中的浮岛上,人类文明倒退几个世纪......
人们已不记得有陆地,只是很少人还坚信陆地的存在,他们称之为‘干土’
有群人发现了古人留下的产品--香烟,水世界本身无法生产出这种东东的,它让人痴迷,这群人也被称之为‘ 烟民’
烟民开始烧杀抢掠......
科斯特纳帅,小女孩儿也很可爱。可当年就是不卖钱,还惹来一身批。时间证明这是一部值得为人们记住的科幻巨制。
很小,很小的时候看的..
本人在电影院里看的时候觉得很好看.
和《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一对比就高下立判了,说到底,还是导演的问题。
确实拍得很一般,男主角和机动人的打斗占了80%的内容,设定和题材很宏大,但没有把深度拍出来,沦为一部披着科幻外壳的爆米花电影。两人潜入水下看被淹没的城市是唯一的亮点。
记得当时我是去电影院看的,影片一开始就让我惊呆了,真是耳目一新。后来很多人都说莫宁其妙,我倒是觉得非常好看……我爱Kevin Costner……
为什么凯文总喜欢把自己浑身弄得脏兮兮的做英雄?男性视角的电影,凯文的女主角总不会太漂亮却很倔强,做完英雄炸完坏人的大船还要说上一句,“我不适应脚踏实地的生活”然后继续出海冒险——男导演才会这样结局
很烧钱,当年票房惨败。凯文·科斯特纳依旧帅气,整部很闷比较无聊。这场景搭建绝对是大片水准,只是为何是这样的邋遢美学?
生态环境巨变后的幸存人类,人性的弱点,转换时空来思考人类的命运。
无敌海景加一分。电影的BUG就是之前连纸都没见过,两张破纸片能换一打姑娘,而且引致杀身之祸,后来KEVIN打开破箱子,里面有一堆纸,甚至还有国家地理杂志。小女孩也可以随便在纸上画画。
很囧。像是孩子电影。结局不错。
这是年幼时代的我,看过的最顶级制作的好莱坞大片之一了。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波澜巨浪。第一次从电影中得知温室效应会造成海面上升,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未来的人类怎么在灾难后自救,第一次见识水上废土风格……这部电影给我了太多的第一次,只可惜情节比较简单。
那时看完幻想自己也长个腮 现在想想 顶你个肺
超越了时代的电影在当时只有惨败的下场。
投资两亿美元,票房8000万美元,亏得一塌糊涂。因为电影的时代设定有些超前,再加上电影的废土风让每个角色都显得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观众们并不喜欢这种风格,但是动作场面做的还是挺火爆激烈的,可以说此片生不逢时吧。
邮差和未来水世界都有一种浓浓的末世感,当年此片巨亏,如果放到现在,一个摄影棚,一块绿屏就搞定
废土朋克风之水上版,当年被评不接地气不知所云人设及服装诡异,实乃此片境界太超前,今天看来简直就是神作。水下接吻那一幕太棒了。另外,我一直觉得科斯特纳的《邮差》也是被低估的牛片。末世情结的电影太有魅力了!
当地球不再适宜居住时,人类还未能逃离的话将会怎样生存?当一切规则教条都不再适用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这就是本片想要讲述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你甚至看不到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主角,荒芜未来里人的异化令人难以置信——生活在水上的人不再担心水中的鲨鱼却要时刻提防同族的入侵。一罐土成了这个世界最罕见的东西,一张图让无数人为之疯狂。几百年后,人类终于找回曾经的陆地,却已不再是曾经的家园。
当时的巨制啊……海上造景震撼,配乐大气,将类似“疯狂的麦克斯”的世界观搬上海上也很有意思。就是故事主线略拧巴,既不像寻宝也不像拯救世界,因此谈不上什么主题;而或许因为制片方删减,感情线有点断裂。票房扑街可以理解,奥斯卡不肯定艺术性也可以理解,但是技术上的肯定也没有真的有点小气……
并不像评论中那么烂嘛,虽然情节可能漏洞比较多,但当时看的时候还是觉得是一步能让人内省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