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有限,我就简要描述了。
先说结论:不管原著,按电影来说,波特肯定是精神分裂,并没有什么外星人。
理由很充分,随便列举几条:
- 如果 K 星人可以带着身体飞来飞去,可以凭空来去,为什么最后没带走身体?
- 如果 K 星人可以随意附体,为什么去北方的时候需要带上波特的肉体?
- 如果 K 星人最后走的时候并不会带上任何东西,那么为什么要摘下眼镜,记笔记的意义又是什么?
- 外星人刚好在波特事故的5年后回去,申请航线能这么巧?
如果你硬要从外星人的角度去理解,会发现有很多的硬伤。但是如果换个思路,从精神分裂的角度去理解,就会发现这都是伏笔,而且编辑和导演处理的非常细心,留下了很多细节,逻辑交代的很清楚。
比如举几个例子:
外星人能感受到波特的召唤,每次外星人出现在地球都是波特遭遇重大变故的时候,而且他并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只是“我突然就在那里了”。
坚持外星人论的,难道要说这是爱的超距作用?这显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遭遇重大情感创伤的时候自我保护反应啊。
五年前,外星人来到地球,发现波特在河边,脱下了衣服,准备自杀。而之后,警方没有找到尸体,只是通过河边的衣服认为波特自杀了。
波特在河边准备自杀,然后波特人格死亡,外星人人格苏醒,发现自己在河边,此时,对于波特人格和外星人人格而言,波特都已经死了。所以此时外星人人格深受打击,离开了河边,被附近的一所收容所收留。他也是在收容所里开始记笔记的(从铅笔的上的印记推断)。此时他肯定考虑了很多,完善了 K-PAX 的故事。
注意的是,波特并没有真正的跳进河里,而只是做了一个自杀的动作,代表波特人格的彻底死亡。
波特从小拥有天文望远镜,在十几岁的时候能认出大部分星座,而且多愁善感(感慨婚姻),沉默寡言(警长语),并且拥有超乎常人的视觉(能看到紫外线)。
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假设,波特是一个掩藏在乡村的天文学奇才,他通过自己的观测和思考发现了天琴座双星系统(这个系统是可以被双筒望远镜观测的!),并且得出了自己的双星摄动方程。
不过,这个方程不一定是对的,从轨道模拟上来也是存在误差的,但是在短时间内唬住那帮科学家也足够了,毕竟下一步精确的验证需要很长的时间。
科学家对波特的具体评价没有讲出来,但是可以看出应该是:“惊讶但并不特别重视”,毕竟并没有下一步的动作,而且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就结束了。
不过,此片最让我欣赏和肯定,并且让我认定波特一定是精神分裂的地方在于:外星人对 K-PAX 社会的一系列描述。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K-PAX 的社会体系几乎否认了波特的一切!
波特十七岁的时候就让自己的小女友怀孕(热衷于性),婚后生活相当幸福(重视家庭),发现妻女被杀害后亲手杀死了凶手(以牙还牙)。我们再看看 K-PAX 的生活:性生活极度痛苦、没有家庭观念、绝不惩罚犯人(具体原因没有细说,也许是自我醒悟,也许是根本没有犯罪)。如此的巧合显然是作者的刻意为之,因为外星人格是波特自我救赎的方式,所以外星社会也被塑造为了对波特过去的全面否定。
所以,外星人手上铅笔写着的“salv(救赎)”已经是再显然不过的提示。何况波特还数次提到:“人是能自己治愈自己的。”
最后还有一段很虐的,外星人告诉医生:“宇宙会不断的重放,你犯过的错误会一次又一次的重演,所以不要犯下任何错误,尽快的改正它,你当前的生活将会是你未来。”医生听取了劝告,和自己的儿子和解。但是,不要忘了波特!他已经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惨剧,而且这是既成事实,所以,按照他的理论,在未来的宇宙里,他会一遍又一遍的经历这个惨剧。听到这我就知道,波特死定了,万劫不复。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医生并没有尝试去唤醒波特的人格,而是一直去尝试唤醒外星人格。
BTW,补充一下 Bess 消失的解释。首先,波特曾经在医院失踪过几天,我认为这是一个伏笔,说明他知道如何逃出医院,或者说,他知道如何不为人所知的生活。而他所说的:“我只能带走一个人”,应该指的是,我会把方法告诉其中一个人。而 Bess 现在,应该已经化身为另外一位来到地球的 K-PAX 星人,在某个城市生活。
相信这是个科幻片的人都属于相信希望的人。精神病院除了那个被带走的贝斯之外都是属于对于自身现在生活不满的人。贝斯是一个没有家,真正可以自称是一无所有的人,一个的自闭症患者。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她有一层楼的神经病朋友,也是事实。波特来到精神病院算是给他们一种希望,“我乐意带走你们其中一个人,但是要符合我的标准。”K星给那些人带来了可以脱离现在生活的一种愿望,所以全精神病院的人都乐意听他的。 那个医生是个例外。他并不轻易的否定所有有可能的事情,所以就算是他自己也并不相信波特是K星的人,但是还是愿意而且敢承认波特可能真的来自K星,就算是这样说话会被那帮会议室里的人哈哈笑说是傻逼也无所谓。但是仍然不放弃追求他认为是真相的东西。就算是到了最后所有事情都结束了他还是不放弃。一边从不停止作报告,一边还有了新的爱好,看星星。医生从来没有完全的否定过波特可能真的是来自K星球,就算是后来被逼急了也只是说如果我告诉你我完全不相信你那一套言论,再乱跑就把你送到三楼。每天被变态护士打针打到每天只能傻笑,直到你真正的离开地球为止。 可以试一下,压根就不把这部电影当做科幻片,应该怎么解释。波特从小就是个很有善良,很聪明的孩子。喜欢幻想,而且很喜欢天文学,并且因为从小在屠宰场长大看多了血腥的场面,成为一个完全的素食者。波特的父亲对他也曾经有过很好的教育。波特甚至因此也和很多小孩一样,会在很小的时候幻想出一个虚构出来的朋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朋友,一个真正的知己。 波特也曾经有过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对于家庭的迷茫,对于婚姻的恐惧,这是很多男人都曾经有过的感觉,认为这是一种作茧自缚,结婚就代表失去自由。是不是要去做和自己父亲一样的工作?是不是要接受那段婚姻?但是他还是继续的平凡的生活着。善良的人往往都很脆弱,他父亲的离去使得他从单单只是喜欢幻想便沉了一个有着轻微人格分裂的幻想症病人。 这种病症次那个一开始还只是处在轻微状态,但是后来的灾难性事件使得波特完全失去了活下去的念头,想要自杀但是没有成功而是成了一个植物人,一个紧张性精神病患,所以镇静剂什么东西对他来说完全无效,因为有谁能够比一个植物人更镇静。甚至连脉搏都异于常人。他的是40,正常的脉搏是60—100 平均75次,这点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向来从事体力型工作。这反而使得自己的另外一个人格变成了主体,这个新的主体很按照波特的要求生活着,完完全全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外星人,甚至因此有了某些生理变化,可以看见紫外线。 因为那次灾难性事件使得“K星人”波特很多奇特的办法可以帮助精神病院里的人。毕竟精神病院里的人除了贝斯之外其他人和他曾经的遭遇比根本不算什么。比如说那个老头,对于生活的无望使得他有了强迫症。波特给他三项任务。等待青鸟;去相信美好事物的存在。治好朋友;做出行动。虽然办法有点过激。留下来,做好准备,应付一切;面对现实。 当医生真正的找到了他想要的真相的时候,他宁愿自己没有找到。当医生亲临现场的时候,体会着当时波特的遭遇,去真正同情共感的想着当时的波特的心理和回忆是整部电影最感人的地方。当K波特知道了医生已经去过他家的时候肯定了,医生可以很好的照顾波特,所以确定要消失,或者说离开。按照医生的话来说,是他选择了我。 至于最后贝斯的消失是因为K波特用了他自己的治疗方法让贝斯重新生活。甚至可以说这只是导演用来忽悠观众的障眼法,至于那些朝阳般的光线运用,让整个二楼都切斯底里的青鸟也是如此。像《请你表扬我》里记者组后居然看到了活的老人,和《借问艾教授,谁杀了罗伯特?》最后罗伯特教授和酒店经理突然之间变换了身份。是一种很扭曲的抽象化处理。 不过如果这么说的话这部电影就真的很没意思了,而且说贝斯的消失单单只是一种艺术化处理本身就是一件很傻的解释,属于那种根本就不会看电影或者没有想象力没有生活情趣的解释。 再试试做一个科幻的解释。外星人是存在的。他是一个特别的K星人,有着那个星球人所没有的好奇和潜在的情感,懂得关心和在乎其他人。剩下的K星人已经进化或者退化了这种东西,不再需要它了。他第一次来地球时候有了和波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然后就是后面的情节。这个K星人因为和波特长时间的相处有了地球人所有的感觉,学会了或者说重新学会了在乎那些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所以在波特决定自杀的时候救了他的生命但是救不了他的灵魂,他的心已经死了。再然后医生所有的行动都是K星球人安排好或者说预见到的,还是医生那句话“是他选择了我。”当K知道医生比自己更有希望让波特正常起来的时候决定离开。离开之前还顺带给心理医生做了一次心理治疗,让他和自己的儿子重修旧好。就这点最强悍啊!外来的和尚真果然比较会念经啊!最后觉得整个精神病院只有贝斯最符合也可能最适合生活在K星球,估计K星球的人都自闭吧,怪不得波特要离家出走。 PS.不过我个人很喜欢波特吃水果时候的样子,特别是他能把香蕉皮都吃的那么香真是难得,有机会我也想试试。还有那句算是玩笑的问题,这个地球上到底有多少个博士?我也很想知道这个地球上到底有多少个博士?这么多博士怎么把一个屠夫都知道的常识问题当做宝物。
科幻包装的[小王子]。
你看,人有时候活得那么绝望,被各种恐惧、悲伤、回忆所缠绕,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叫做希望的东西,让你发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过去不能重现,但是现在永远都可以把握。不管真相如何,我们都想有一颗来自外太空的,像他一样温暖的心。
吃香蕉不吐香蕉皮!
片尾曲结束后尚有影像,勿走开
做好准备,应付一切,下次再来的时候希望和你说说话。一个科幻片就这样把我整泪了,配乐超棒
超赞的OST!影片因为原声烘托,氛围增色不少。科幻电影依靠纯逻辑,摆脱技术桎梏的另一个极致。
有Spacey在,越看越温暖。
最温情的科幻片
奇特而治愈的“科幻片”(?)。导演将悬念感营造得太好了,到最后一刻都让人各种揣测!
非常吸引人,不拖沓,有新意,却不花里胡哨,能触动人心里质朴、温暖的一面。我看到鼻酸流泪。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细节,其实是精神病医院里那个脾气不好、总是把脸抹得很白、自称“等人来吃饭等了11年”女王打扮的老女人。她说“有人觉得我疯了,但我只觉得这是浪漫罢了。就像烛光晚餐、看日落……
没有任何特效的一部科幻或悬疑片。影片开放式的结局,让观众一直对此片争论不休,就像《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一样。你无法判断他是K星人,还是只是个精神分裂者。不过这些都不影响剧情给你带来的希望,不管情绪遭遇再多的负面因素,只要能看见希望,那一切都总不算太糟,不是吗~
演技、原声,下次来,带我走吧 :)
很温暖的科幻片,结尾要动点脑筋才能明白。Kevin Spacey的表演没的说!
这才是小王子长大了的真人版。
我觉得Prot 是占用了Robert 的身体,带走了Bess 。而K -P a x是应该存在的,高度进化可以以精神灵魂方式进入一个人的身体。开始觉得被忽悠了像伪科幻片一样,可后面来看应该是存在真实的。
我们K星人都知道,宇宙会膨胀,再收缩,一遍又一遍。无论你做了什么,它都会跟着你一辈子,你做错的每一件事,你都得承担,一遍又一遍,直到永远。所以我想,你这次一定要做正确的事,因为这次,就是你唯一的机会。
“那开头他是怎么突然在车站出现的呢?”“剪辑出现的。”
没有任何特效的科幻片,看到最后挺感动的,善待身边的一切吧,在你失去它之前
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治愈的片子了,'every patient have their own prot' 你是乘着光束而来的电子小水母,击中我们最原始的单纯,是不是去了一个无忧无虑的星球,我们真的不必再轮回错误?还是,珍惜幸福就已足够?配乐完美,凯文完美。
6/10。科幻元素全由对白展现,因此故事沉闷且百思不得其解。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纷乱斗争,波特的星球是美国梦的代表,那儿有名叫博爱和顿悟的两个太阳同时升起,没有政府和法律,没有武力和战争,家庭的概念消失,人与人完全平等,连令博士们咋舌的天体运行知识在外星人那是常识,让波特不枉此行的只有吃了不吐皮的香蕉和其它水果,他不知道人为何不接受耶稣和佛祖的教导,却用以牙还牙的暴力逻辑支配社会法则,之所以本片超越了浅薄的美国乐观主义电影,就因为它的多义性结尾,似乎成为植物人的波特露出值得玩味的微笑,暗示了波特真实的身份是一个常有惊世之论的疯子,他热情地与医生和病人说笑,下达古怪的任务以治愈心病,譬如整天畏惧死亡的男人在体验死亡后大彻大悟,摘掉口罩露出满脸胡须的微笑,可以说波特身负美国人崇尚的拯救、自强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