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送别那一幕,每次王立平耗费心力创作的《分骨肉》插曲前调一出就开始心疼不已,催人泪下: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 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 各自保平安。 探春对生母赵姨娘是又爱又恨,临别一声违背礼仪的“娘”叫得心碎,通篇文章里赵姨娘对探春的母爱都在这里,看到探春和宝玉转身,崩溃失态得差点冲出去,被凤姐扯回去眼睛一瞪,想哭又不敢哭,咬着手绢憋着抽泣。 一群送别的人都或多或少的伤感,唯独南安太妃笑得欣慰舒心,镜头一晃到她的脸就生气得想揍人,这个自私的女人,自己老公打了败仗害得朝廷和亲,她就认探春做义女然后把她嫁出去,太可恨了。 奴去~~也,莫牵连。
怎么能不牵连?生离死别,肝肠寸断啊! 好好一姑娘,就这样被嫁到蛮夷之地,几乎永世不能再相见,和亲的公主几个不短命下场凄凉? 真希望以三妹妹的机智聪敏、精明能干能让未来日子好过些,昨日感慨犹似在眼前,“但凡我是个男儿身,早就离了这里,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只可惜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哪。
小时候读《红楼梦》总觉得宝玉和黛玉之间说的都是“废话”,而今再读,才体会到所谓“废话”皆情话,所谓“傻事”尽情事。
第十九回,宝玉把正是睡午觉的黛玉和唤醒。黛玉让他去别处玩,宝玉说:“我往哪儿去呢,见了别人就怪腻的。”黛玉“噗的一声笑”: “去老老实实地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 黛玉道:“你就歪着。” 宝玉觍着脸说: “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 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 宝玉嬉皮笑脸: “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哪个脏婆子的。” 两人对面倒下。黛玉用手帕遮住脸。宝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鬼话,黛玉只不理。宝玉问她几岁上京,路上见何景致古迹,扬州有估遗迹权事,土俗民风。黛玉只不答。
在这里,宝玉说的基本上都是废话,目的只有一个,不让黛玉睡,因为怕黛玉积了食,生了病。所有的话,看似“废话”岂非情话?
第二十八回,两人又闹别扭。一天,宝玉见黛玉在前面走,忙起上去说: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黛玉回头说: 请说来。宝玉笑道: 两句话,说了,你听不听?
这些“废话”看似笑话,其实也是情话。除了说“废话”,黛玉和宝玉还会一起做点在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傻事。而这些傻事,恰恰事情事。
爱若在,所有的“废话”都是情话;爱若不在,再怎样的体贴与关切,也只是一种无法忍受的啰唆!最好感情状态,是两个人在一起,不说话,而不觉得尴尬;说起话来,喋喋不休而不觉得厌烦;再无聊的话,她说得眉飞色舞,他听得津津有味;再无聊的事,也能一起做的兴趣盎然。
其实,爱情从来都不需要怎样感天动地的情话。一个人爱不爱你,不是看她会不会说我爱你,而是看他愿不愿意听你说废话,陪你一起做傻事。
所谓爱的幸福,其实,就是在对的时间,找到了那个愿意陪你一起说废话、做傻事的人。
真正翻拍的最好的一部用心与作秀的差别显而易见
李少红,你看过八七版红楼么?没看过的建议买个盗版碟补补课。浪费那么多钱拍出个四不像的东西。
在87年以前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宝黛钗,87年红楼梦一出,红楼梦中人的形象就在人们心中定型了~
还我林妹妹
老一代影艺人是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红楼梦的,这就足够了
气质太像原著。
不用任何语言评价了吧?
新版红楼梦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捧红了老版。以前看这部电视剧从来没有关注过的细节现在都被一一翻出来,真是……强悍。要么说呢,巨人的肩膀不是谁都能上去的~
里面美女如云,再拍怕是找不到这么多清纯的美女了。林黛玉不可复制,贾宝玉不可复制,史湘云不可复制,晴雯也不可复制。
对人物的刻画,形似到神似已经很难超越了。虽然化妆可怖,但也瑕不掩瑜。林黛玉的外貌非常符合原著,如果再少点使小性的扭捏就更好了,实际上林黛玉不是扭捏的人,她是最真最灵的姑娘。
无法超越,至少五十年内中国是再也拍不出来这样水准的电视剧了。
伟大的作品,禁得起任何人不怀好意的诋毁
大陆电视剧镇山之宝。
这部电视剧可是经典啊,翻拍过很多次,但最爱的还是这版,还原度很高,演员也不错的
一直看不完全。小的是时候家禁,高考结束了没钱。现在又没有时间。记得焦得福挑刺,说林的扮演者不够完美,现在一晃佳人都西游了。。还是八十年代值得。那些贴纸还在坏的机箱上?现在就算勉强出彼时淡雅的妆容,举止长相也浮躁了太多吧?为什么所有的古典情结,都完结于美好的80年代?包括那些手工艺人
87版之后,世间再无真人版红楼。
配乐好,与原著诗词浑然一体;陈晓旭好,天生一个林妹妹;邓婕好,举手投足都是戏;结尾好,放弃市面上流传最广的伪高续,这才是真正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一败涂地。
b站的弹幕简直是一部词典。结果没了。苍天呐!
不能说登峰造极 但是毕竟是用心做了这件事情 我记得很清楚 一个跑龙套的 大观园里的一个妈妈 那表演的认真 唉
永远的87版 永远的陈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