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本身确实是非常悲伤,熟悉历史或者对身边人的生活有所体悟的话,这是一个到处都在发生,人人都可以产生切肤之感的故事。另一个让人悲伤的原因是,这些都发生在老实 、本分、善良的好人身上,他们无力还手。这就让悲伤上多添了一层悲凉。在这悲凉之中,还有勇气和尊严闪烁着光芒。
求女假言切腹为救儿子,最后被逼只能残酷的用竹刀切腹。津云假言切腹,只为控诉求女的悲剧,揭露井伊所谓的武士精神的空洞和脆弱,知其不可为,亦用竹刀来复仇,大战井伊家武士,那段武戏设计的略微粗糙,它承担的精神力量应成为剧情推到的高潮,而最后津云切腹应为最后的高潮,却被几个武士乱刀所杀。最后三个受辱的武士的切腹,应为耻辱切腹,在求女和津云的切腹光芒下显得暗淡无光。
叫《一命》明显是为了避讳切腹语义上的残酷感,通片都在说这是切腹,让一命的改动显得非常多余。后来注意到这是翻拍自小林正树1964年的《切腹》。我知道老片肯定整体呈现的更加完美,但实在没有心力再看一遍了。
阶级矛盾严重淡化:
1.新版家老发现千千岩求女被迫用竹刀剖腹时还试图阻拦,在无法忍受惨状后冲入庭院夺刀亲自介错,还给了千千岩求女家属几枚小判金,在听完津云半四郎讲完故事后为井伊家辩护时呼吸急促面露愧色,删去了旧版结尾处交代家臣掩盖真相的情节。
2.旧版津云半四郎把故事讲完后,明确将矛头指向了悲剧的根源:“这烂东西(武士刀)对我太重要,我太看重它,我真愚昧……幕府对大名无道……那些不愁吃穿的人怎能理解他们的苦衷?……毕竟我们所称为武士道的东西只是个门面罢了”,并试图唤起在场武士的良知,想为女婿讨个说法,想从这冰冷的机器上找回一点人性。在他发现众人皆冥顽不灵后才扔出三个家臣的发髻,嘲讽了他们失去发髻后不敢自尽而是称病躲在家中的行为,揭穿了武士道的遮羞布,然后拔刀开战。新版通!通!没!有!
3.新版三个家臣最后主动切腹谢罪,而旧版这三个人送返千千岩求女尸体时大肆嘲笑竹刀切腹的不堪模样。
4.旧版千千岩阵内是切腹谢罪死,新版是病死。
一通操作下来,批判性几近于无。问题是三泽还要整个大嚼螺肉和趴地上吸鸡蛋的对比,这种反差产生的庞大力量不导向关键矛盾准备引导到哪里呢?搞不懂。
叙事上旧版首尾是家老旁白声所念的《井伊家觉书》,尤其配合片尾家老指示逼三家臣剖腹、封口等,跟真实的故事对比突出,讽刺、荒诞感十足。且津云半四郎的回忆视角和井伊家庭院视角反复切换(回忆线的时间发生跳跃时必先切回庭院视角),让观众始终身处庭院,视角始是回忆向的,不会沉浸于过于。新版几乎完全没有了切换,津云的叙述连贯起来,尤其是新版刚进入庭院,井伊家就发现三个家臣都异常欠勤,明白是津云捣鬼,一度剑拔弩张,但硬是被津云劝得坐下来先听故事(然后一口气讲老长)……一方面不合情理,另一方面完全没有旧版紧张气氛逐渐升级的节奏感。
另外,新版删掉了经典的风中对决,混战选择用竹剑复仇,关键最后改掉了原作的津云剖腹,皆是败笔……
缺点太多,以至于选角错误都无足轻重了:市川海老藏一直紧绷着,本音不够浓厚被迫鼓着嗓子说词儿,一直皱着眉,没有仲代达矢那种静若磐石,动如怒涛的张弛感。阿部宽、浅野忠信来肯定都比他强……
回头一想其实也是有优点的,《水浒》好就好在投降,《一命》好就好在它够烂!看完《一命》再看《剖腹》你才懂什么叫做水银泻地、力透纸背嘛!建议看过旧版的必看!
不好意思,我没你们懂电影。
贫贱夫妻百事哀。一条人命值几钱?武士的荣耀是什么?觉悟只是但求一死。翻拍作品也依然见功力,前面闷头的铺垫到后面看来都是味道,重头戏感动坏了。2011年就是瑛太×满岛光之年。
想不到3D化的切腹挺到位的
真汉子跟假武士什么义勇仁礼诚忠克还是算了吧不要了那么心酸呢,真讽刺
片长比之《切腹》缩短了10分钟左右,导致极其经典的郊野对决一场被删除,取代之三家臣的草草切腹收尾。片中还有几处明显的改动:家老变成了跛子,求女之父非切腹而死,津云之女未染黑齿等等。总的来说《一命》和《十三刺客》一样,显示了三池崇史向前辈及百年经典的致敬态度,而所交答卷亦值喝彩
多说几句:这片节奏比较慢,相对于《十三刺客》来说风格上比较收,其批判性没有小林正树那个来得强和直接,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他加入了不少更加有内涵的东西,如果没看过原片的初次看这个故事,定不会失望;看过原片的,细心品嚼,自能看出不少韵味,虽然此片很多地方做得也不够好过于做作和直接
三池老师换了种方式表达暴力
倒塌的赤甲,殒灭的一命。羞辱的隽永,真道的永恒。构图考究,故事简单平和但结尾起劲。
比62年的差遠了
除了海老藏偏于清秀压不住场外,其他大小角色选择都十分得当。撇去3D的噱头,三池已经有勇气抛去他在《十三人刺客》里还不忘炫耀的小聪明;文戏吃重,但剧力之弱也是其先天不足所无法避免的。所幸在节奏上已有所进步。最后允许我穿越一下:洋贵!双叶!你们俩终于走到一起了!为啥又要生离死别?!
很少见从这样人性化的角度来描写武士,也不常见谁将武士道之虚伪揭露的淋漓尽致。群起而攻一个手握竹刀的人,杀死一个赤手空拳的人,战败后就惶惶无助,受到侮辱就拔刀切腹。武士道的忠勇不过如此。这是一部很悲哀的电影。不要去比较,一命是一命,切腹是切腹。后来者有他自己的思考与认知。
当初看完《切腹》真是好一阵子激动,真心喜欢。拿三池的版本与之相比有点欺负人。求女的切腹场面很三池,看着也很折磨。用了很大笔墨写几人的回忆,好处是最终的惨剧很打动人,不过有点破坏节奏,还把整部片生生分成两部分。津云半四郎的杀阵不是很过瘾,最终没切腹我很生气。
近期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三池崇史最近翻拍成瘾,从《十三刺客》到这部《切腹》的翻拍,明显一部强过一部,相比《十三刺客》,《一命》的镜头,故事都更好。
好虐的十五刀。。。@ume 上海电影节
最激动的地方是《一命》片名还有主创名字以3D形式打出来……市川海老藏的眼睛太小了,一半仲代达矢的神韵都不及。以翻拍的成就论,三池这回不成
三池最幸运之处是生在日本。5颗星。
满岛光就这样渐渐从上野树里手里抢走了瑛太。。。
翻拍致敬吗?剧本不错 顺便看看女主
反复切腹和舔鸡蛋,这样恶趣味显然是某人加进去的私货;以阶级论固然左倾,但以历史论福岛家似乎并不值得同情,被削藩显系正则咎由自取,片中主角还眼红井伊这样的谱代,没灭你们就不错了好么;最后,翻拍经典总是吃力不讨好的。
白碎石庭院的雪中打斗真令人叫绝。当父亲发出了正聋发聩的质问时,原本晴朗的天空顿时阴暗下来,这是有意为之还是只是有趣的巧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