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有没有从公司拿回来的几支黑水笔,一打A4纸。你记忆中有没有见过小时候家里有父母单位抬头的信笺纸,用没用它给心仪的女同学写过情书(这个太暴露年龄了)。Frank说第一次是误用了公费卡买了二十美元的咖啡,但nobody care。的确,腐败的第一步就是没人管。但胃口却会越养越大。喝杯咖啡不算啥,吃顿饭应该也可以。出差坐个头等舱,住个五星级,这是因为公事。多买几件衣服,提升形象,也是为了公司门面。买个别墅也是为了和各位老总聚会,拓展公司业务。这种思维方式和你因需要回家办公,拿一堆办公用品;需要出去半小时联络事务,晃到下班点才回来是一样的。人总是有意无意的夸大自己的付出,然后认为自己多索取一些是应该的。有些东西就是潜移默化并逐步加码,你当办事员时觉得拿点办公用品不算事,你当老总时就会觉得在酒店开个长期包间不算事了。
Frank无疑是优秀的,他不单自己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而且从不吝啬帮助他人。对每个人笑脸相迎,并能为任何人付出自己的时间。影片开始于真实的表彰大会,结束于臆想的表彰大会。他是真的想要将事业做好,毕竟记住所有对预算有投票权的人的信息,单靠记忆力好是不够的。他和Pam下班后,像高考前背诵课文一样,记诵每个人的职业习惯爱好。我绝对相信事业的成功带给他的成就感是超过金钱的。但可惜的是,这不是选择题,他想都要。
其实更让人惊讶的不是腐败,倒是管理的透明,一个大一学生就可以随意调阅学校历年所有的发票记录。而Frank即便发现Rachel在调查此事,充其量也就是用话术哄骗她,连威逼利诱都算不上。可见读书人都是死脑筋,连犯罪都只会掩人耳目,被发现了也只有嘴把式,连一根手指都不会碰人家。Rachel事前没受威胁,事后没被报复。这或许是观众对于Frank这个板上钉钉的罪犯恨不起来的原因。
夫兰克和他的团队,带领着这所公立学校爬上了成绩的顶峰,并令整个学区的金融也繁荣起来。教职工都发了大财。但繁荣却催生了腐败,而此时制度已经被腐败所绑架。当人们发现贪污行为并准备报警时,发现那会砸了自己的饭碗,于是变得沉默。中学生调查学校发票发现了问题,夫兰克和她说了一堆耸人听闻的预言,确实,繁荣就像黑洞外围光怪陆离的射线,让人叹为观止目不暇接,而那黑暗的内部却在吞噬一切它能获得的物质,而当这个黑洞最终消失时,那些耀眼的光环也将不复存在,那一切繁荣也将烟消云散成为泡影,而这个令他无比自豪的学校也将随着他的离去而产生振动,波及更多的人。这时,这位学生和那些学校的老师就有了一个本质的区别,后者是既得利益者,前者一无所有不谙世事,前者的威胁对后者来说不是事儿,反而是进取的道路。
当事件被披露出来以后,夫兰克走在办公室中,所有的人都对他指指点点,眼中充满惊讶和你有事儿了的猜想,难道这件事情对这些人没有影响吗?他们深陷其中,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吗?他们应该都知道,但电影没说!罪责都由夫兰克和帕姆承担了。这里面难道没有问题?
电影最终的字幕说由于 疏忽,夫兰克 还在领巨额退休金,这里面大概是有事的。大家都知道疏忽,却没人调查,更没人更正,究竟发生了什么?
夫兰克和他的团队让这所学校成为了全美第四的好学校,而自己却陷入腐败泥潭不能自拔,而腐败案的揭露想必也令这所学校和周围经济元气大伤!电影并没有后续说明,也不知道夫兰克的那个向一流大学输送更多人才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
电影反应了一些情况,当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底下的家长有几个极其愤怒,站起来喊把钱还给我们,送你进监狱。。。但那只是个别,大部分家长还是想听听他要说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狼叔在电影中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钢铁形象变身为一个感情丰富但并不专一,手段圆滑多样,善于用利益交换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掌握权力的人。也许这样的人往往就是这个样子的,拥有牢固的关系网,善于谈判,善于决断,知道什么时候该牺牲掉什么,比如对帕姆。
近期我所在的市对学校统一配送学生用餐,主要原因是学校食堂出现了贪腐现象,拿回扣,导致食材出了问题,学生吃不到放心的餐品。每当看到那一个个硕鼠,拿着家长的血汗钱,与学生争食,孩子们只能吃过期的低质的食品,不禁义愤填殷。影片把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展现给我们,一个道傲貌然的同性恋(如果不是那些女性家长要倒霉了),用孩子们的钱(是捐赠给学校用的)为自己的情人买飞机票、家里装修、买房、整容等。看来贪念人人都有,只是有没有机会去实现。
所以我们想用教育的办法,让人变得更好,但当一批搞教育的人自身出了问题,谁又来救赎他们。当孩子看到自己仰慕的对象,尽然是个骗子,那将会影响TA以后地成长。当教育在教育孩子做两面人,说违心的话,写没有做过的事,我们怎么期待我们的今后,谁在操控这个社会。学校理应培养正直、良善的人。所以我们期望我们的老师能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当老师们善待每一位孩子,不因为接受了家长的宴请和礼物,而改变对孩子的态度。这是我们每个家长希望的环境。
老师是个崇高的职业,职业的内涵使然,一个国家对老师的要求及给予的待遇,或者由社会自然确定的地位。我不能想像孔子那时候,谁给予了他那么高地位,可以弟子三千。社会认同很重要,如果一个社会不尊重老师了,那么这个社会也完了。
1100万美元,极大提高了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拉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永远都是鼓励教育,善于开发学生潜力,循循善诱。连揭发frank的人都是受到了他鼓励的学生…谈吐举止气质…可能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完美的吧…很多评论觉得frank败絮其中,但真的睁开眼睛看看周围有几个人能有如此能力魄力毅力并且有远大梦想的人…就连几近崩溃的时候也不粗鲁待人,并且还完成了小任务:accelerate..被抓之前告诉还未清醒的舞者:你要珍惜自己的天赋与能力并善用。他是天生的教育者或者说导师。这样的人他就是该浪漫,完美主义,透析事物本质,却仍有热血想让世界变得更好。这可是教育,而且从结果来看他做得很棒。
所有人都说他是伪君子,可所有人都知道他呈现的完美是有代价的。
狼叔的出场自带光环,凭一己之力将一个乙B球队直接带进了世界杯四强,这无疑伦比的实力,简直是中国足球的救星。
而且,狼叔这个人,对同学亲切、对同事温和、甚至对妈妈团也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更而且,狼叔还是个钻石王老五。
这样“洁身自好”的好领导,堪比“名义”里头的侯勇了吧。
这个比喻,有点危险。
很快,狼叔就开始滑坡了。首先是狼叔的COO监守自盗。这个胆大的“婆娘”已经发展到猖狂的地步,可惜的是,虽然这个“婆娘”胆大心细,奈何队友实在太猪。
东窗事发后,狼叔很淡定,而COO也很淡定。这个表现很奇怪,难道这个泥潭,狼叔也有份儿?
其实老外也是人,遇到丑闻的第一反应,也是想着掩盖。
好不容易得到的荣誉,学子的前途,这些都成为“绑架”的理由。钱嘛,有狼叔在,预算有的是。
可是,当COO“因病辞职”后,狼叔的尾巴也藏不住了。原来狼叔“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有原因的,除了邂逅了当年的学生外,狼叔还“金屋藏娇”了一个,哎,等等,还有那一身身体面的西装,时不时的拉皮……
到了最后,狼叔也绷不住了。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揭开这一切黑幕的,竟然是当时狼叔鼓励的结果。
故事里头类似的小幽默还是挺有趣的,比如当时的COO安排了个“亲信”进了学校,后来东窗事发,竟然想着利用这个来威胁狼叔,狼叔是什么级别,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好了,老外的故事讲完了,说点别的。
首先是狼叔的这点事儿,能不能叫事儿?小人心理的估摸着,要是狼叔能把咱大天朝国足带进世界杯决赛,这点小钱算什么?教育界的腐败其实也不比其他的腐败更让人厌恶,甚至学生家长认为,只要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送点钱也心甘情愿。这样的心理,更加导致了教育道德的缺失。坏的教育,是家长和社会纵容的结果。
再看看狼叔的“忏悔”,和侯勇一样一样的。当年的他,只是因为错刷了卡,这一点小事因为没有人察觉,随即就撕毁的千里大堤。这方面看来,“勿以恶小而为之”还当真是至理名言。然而,又有几个,能抵制住这贪婪的欲望呢?
再看看狼叔的结局,大快人心。揭开丑陋,会对学校和学子产生影响吗?没有,一个学校敢于承担,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只会让家长和高校更放心。只是,我大天朝好像还没有这样的勇气。
导演科瑞.芬莱这部《坏教育》前面大部分时间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所完美的学校和完美的老师,然后逐步反转带我们撕开这些人虚伪的假面。在片中狼叔饰演的学区负责人弗兰克 正面在帮助学校走向更好但是背地里却和同事贪污纳税人的钱。
《坏教育》改变自美国史上最大的校园贪污案,罗斯林学区共被盗取1100万美元主犯弗兰克和帕梅拉都被判处有期徒刑。
不同于同类教育问题电影《超脱》那种绝望悲观,《坏教育》还算蛮“正能量“的最后坏人受到惩罚,揭漏这件事的女孩瑞秋也当上了报社主编。
影片为我们展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然而背后虚伪不堪,领导为了提高房价办学校,学生家长拿孩子攀比,学生舔老师 他们做的社团活动也只是为了大学能有个好简历。
导演没有只向我们展现弗兰克是个单纯利己主义,他虽然偷公款喷古龙水穿精致西装整容享受但他真的在对学生好,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他想要事业成功的必须条件,但我觉得从他鼓励瑞秋报导真事等多次对话里显露出他是真的很看重孩子们的教育。
还必须要夸奖一下狼叔把这个精致的同性恋塑造的太好了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去的餐厅啊 和狼叔的行为尤其是走路(好像后面中枪一样) 符合我们对男同性群体的认知。
《坏教育》节奏快 反转多 故事有趣,还可以看不一样的狼叔,更重要的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 学生还是老师 还是家长都能从中学到点东西。
真的很羡慕他们可以把这些事情拍出来,一部《少年的你》学生霸凌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学校丑闻什么时候没断过,教书育人最伟大的工作被搞成这个样子 ,槽!)
来自后浪能光明正大拍死前浪前浪也无计可施的地方
狼叔的表演太棒了,完全看不出他之前角色的感觉,他很完美的表现了一个精致老男人。从一个贪污案开始,挖掘的更多是其中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到底什么教育是成功的,这部片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能点拨出一个好记者和无数个优秀学生的贪污犯,获得不应该是仅仅是骂声。
所以说调查记者是有多重要啊
有生之年看休叔演深柜,亲得都拉丝了~偏偏床戏突然拉灯,我呸呸呸!
这个故事本身就很有意思。从塔松现在还能领近20万养老金来看,他的薪水当然不低,但是在长岛那样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他贪欲的来源。联系最近大学裁掉tenure track的教授也要留下橄榄球队教练的讨论,其实说白了都是资本和圈子的理性选择而已。
7分,狼叔这种精致到油腻的老男人形象还挺颠覆我对他印象的,所以,也是演得好吧。整部电影都在严肃中透露着些些讽刺与荒诞。虽然不至于被逗笑,但能感觉到内里的幽默感。有点点复古的设定也很有趣。一部简单却有趣的小片
Frank真是个相当复杂的人物了,业务能力出色却贪污腐败,圆滑处事却也看透教育体制,和伴侣相守多年却也出轨年轻人。教小孩儿读accelerate那段很精彩,控制力无敌,一语道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在很多家长眼里,老师就该为学生做牛做马,学生成绩不好全是老师的锅,学习进步只是老师的本职工作,If you protest, then you should be ashamed of yourself. 而到头来老师会记得他的每个学生,反之却不然。结尾处,在被捕前飞到情人身边,卸下标志性的西装,换上休闲衬衫,陪他跳完最后一支舞。对这个渣男完全恨不起来... 都怪休叔太有魅力,演弯的甚至更撩!大早上给我整亢奋了!
作为一家有吃钱历史的公司员工,我对这个故事感到十分亲切。非常智慧的剧本,智慧不在于故事本身多高明,相反很简单,剧本智慧在于它不掩饰自己的简单,一上来就不藏着掖着,坦荡告诉观众它的矛盾有多简单,然后就开始展示大家如何应付,节奏非常流畅没有废话,拍得很好看。
无惊无喜,有些地方还蛮逗趣的。狼叔也开始演gay了,最近几年的他真的是一直在尝试,真是怪辛苦的。
好是古典,像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政治丑闻电影和书籍在纽约高中的层面上进行了一次幽默的缩编;但这位“坏教育”的代言人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最后揭露自己罪行的青年校报记者,我其实很希望在这个角度上的叙述能更详尽一些。
想看狼叔演gay的愿望虽然实现,角色却是精英化的渣男,西装笔挺,干练老辣,笑起来皱纹都是油腻的性感。下次能演部完全的爱情片嘛,想看床戏。(我要点脸吧)
一个把无名学校提升到全国第四,把周围地区的房价全提高,把无数个学生送入哈佛耶鲁的老师,因为做错一件事被历史记载成罪人。怎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呢 - 我觉得这就是好教育,而我们评价他也不能丢掉他曾经的辉煌。(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两人在夜晚所有人走后,不停反复背诵着每个职员的资料 - 试问多少领导校长会这样)
人家最起码在工作上用心 干了实事啊!!这让咋们习以为常态的那些人脸往哪丢哦!!!
反腐大国看这种类型都太小儿科了
叔下海了……
高开低走,有趣的人物搭上了精准却无趣的节奏和剧作,部分视听处理算亮点
休叔大概是真的厌倦了演/当好人,演了这么一个内心扭曲的角色,一次要把坏事做尽,可惜用力过猛。当然片子不烂,但也不算出色。整部片子看下来,能推测出它想达到的目标,但很可惜每个方面都差一口气。
账目必须公开,学生可以查到。有这个前提才有后面的曝光。不得不说,制度还是优异的。
My problem? My problem is you.
Frank藏于柜中和情人各自上不得台面的隐瞒,窘迫的公立教育现状背后的剑走偏锋—都关于伪善的欺骗,背后皆为难以道尽的秘密。在真实打底的标准“丑闻类”叙事节奏下,用古怪的幽默和适度的悬念带来了些许不同的质感,还借由其中角色的矛盾完成了对相关议题的支持呐喊,是非常齐整的制作。而狼狼似乎很得体的“反英雄”塑造,一个忠贞的爱人,一个关心的校长—却也是“创造历史”的罪犯【而且他演基竟然real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