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这个天气,真的热skr人了!
给你们讲几个凉快的鬼故事吧!
呵呵呵呵呵呵……
是的,就是——
《鬼故事》
Ghost Stories
要说今年最恐怖的电影,好像目前还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也就《昆池岩》的Bbox女鬼吓到了我。
而这个《鬼故事》,比Bbox女鬼后劲儿更大。
因为它知道你心里最怕的是什么。
它不是那种突然出来个鬼吓你一跳的“Jump Scare”;
而是那种吓我一跳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来还怕怕的“Real Scare”。
电影改编自英国知名舞台剧,是英国最受欢迎的惊悚戏剧之一。
演员选得蛮妙,自带“神经兮兮”属性的“花生”马丁·弗里曼;
在《去他妈的世界》里的丧脸男孩埃里克斯·劳瑟;
也在本片贡献了演技炸裂的“惊悚脸”。
画面复古考究,阴郁克制,没有太多的血腥镜头,但始终营造着全片诡异的氛围。
除了吓人,整个故事里还充满了结构精巧的悬疑元素,反转又反转,解谜的过程让人大呼过瘾。
好了,我们开始讲故事。
惊悚:科学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
故事的主人公古德曼(Mr.goodman),是个没老婆没朋友没钱的中年屌丝,专注拆穿别人遇到的“灵异事件”。
可以说是“百鬼不侵”了。
但是有一天,他的偶像(比他更权威更有经验的“反灵异大师”)告诉他:
我这有三个我一辈子都无法拆穿的灵异事件,你帮我调查一下。
古德曼脸上虽然有一万个问号,但还是按偶像说的话去做了,他分别前往三个地方调查三个“鬼故事”。
第一个故事:守夜人托尼
托尼几年前在一个曾是女子疯人院的地方当门卫。(此处很像《昆池岩》里的精神病院)
那天晚上3点45分,整个大楼只有他和同事两个人。
他在门卫室里听着电台笑话,突然断电了!
他拿着手电筒走到旁边的发电室,发现发电机电源被“人”拔了。
发电机上还有奇怪的爪痕……
托尼插上电源,回到门卫室,却发现自己刚刚喝过的咖啡杯,不知道被“谁”放到了门外!
对讲机切到了奇怪的频道,有个小女孩喊了一声,“爸爸”。
胆大如托尼,也慌得一比,但是他还是走到地下室,检查了一下92号门确实锁上了;
但,地下室里的灯突然一盏一盏地灭……
Wwwwwwhat?
接着,明明锁死的92号门,自己打开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托尼走了进去,里面是无数排列整齐的假人。
托尼掀开唯一一个被布盖住的假人,恐怖的事情就来了!
一个黄裙子的小女孩慢慢向他靠近,抱住他的身体……
她说,爸爸。
第二个故事:男孩西蒙
男孩似乎被“那件事”折磨得精神失常了。
那天晚上他偷来爸爸的车,参加完派对后已是深夜,他一个人开车回家。
因为没有驾照,他一路上非常害怕。
3点45分时,父母给他打来连环夺命call,因为他不考驾照、不找工作的事儿,狠狠地数落了他一番。
突然,他撞飞了一个“东西”.....
他赶紧下车去看,只看了一眼他就吓得不行,这好像是一个羊首人身的怪物。
他赶紧开车想要逃走,却偏偏这个时候车子坏了,还没有信号。
正在他紧张发抖的时候,他的车后座好像多了一个什么东西……
第三个故事:成功男人麦克
麦克是个richman,但是因为忙着赚钱,老婆错过了最佳生育期。
他们尝试试管婴儿,妻子却在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出现异常住进了医院。
那天晚上3点45分,麦克独自一人在家,他听到了奇怪的声音。
婴儿床上的黄裙子娃娃好像在看他,房间里发生了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而住在医院那边的妻子,也遭遇了可怕的事情……
这三个故事后面都发生了什么,我先不说,到底吓不吓人,你们看了就知道。
悬疑:不到最后猜不到结局
但这个鬼故事最让人着迷之处,不是恐怖,而在于它的“悬”。
悬,埋在草灰蛇线的细节之中。
比如,3点45分。
三个鬼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深夜3点45分;片中所有出现的钟表,都是3点45分。
为什么?
比如,黄裙子的小女孩。
第一故事里,叫托尼“爸爸”的小女孩,又在第三个故事里以洋娃娃的形式出现了。
两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比如,画面中屡屡出现的黑影无脸人。
他到底是谁?似乎跟男主有着不可说的秘密。
比如,画面中反复出现这个倒立着的,窗帘摇晃的窗子。
似乎每次出现都跟前后剧情毫无关系,它到底是哪里的窗户?
比如,各种没有规律的数字。
古德曼先生和偶像见面的地方,是东海滨79号;
路过的商店门上写着“92,20,1,48,32”;
第一个故事,古德曼跟托尼相约在“第10个数字”酒吧;
酒吧墙上贴着“6,79,19,11”;
地下室的门上,写着92;
第二个故事里,男孩家门口写着20;
这些数字反复出现,它们有什么意义?
看电影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注意到这些细节,它们像一块块拼图,拼成了最后的谜底,少一块都不行。
谜底:人比鬼更恐怖
除了恐怖+悬疑,这部电影更高级的地方就在于,它还打破了恐怖和悬疑的格局,将矛头直指黑暗的人性。
提示: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不妨先拉到最后看完片子再回来。
。
。
。
。
。
。
看完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它和大多数国产恐怖片一样——
没有鬼,一切都是幻觉。
但你看完这个结局之后,并不会受骗了一样大喊一声“bullshit”,反而细思恐极。
古德曼先生,其实早已自杀在某晚的3点45分。
自杀方式是想在车里窒息自己。
自杀未遂,却成了植物人,躺在医院病床上。
他的症状,就是第一个故事里提到的“闭锁综合征”:眼睛还看得见,脑子却一直在做梦。
故事里的黄衣小女孩,就摆在病床旁边的椅子上;
倒立的窗户,是他唯一能看见的风景;
故事里的三个主人公,分别是他的主治医师、护工、清洁工,也分别对应了古德曼一生的三个阶段。
古德曼先生一生想做一个goodman,他小时候自卑懦弱,经常被同学欺负。
他常常被霸凌的地方,就是第二个故事里出现的这幅照片的地方;
旁边有一个黑漆漆的洞穴,里面刻着一些数字,6,79,19,20……
坏孩子们要他进入洞穴,数到洞穴里的最后一个数字,才能出来。
有一次,一个弱智少年卡拉汉路过,阴差阳错地顶替了古德曼“受罚”。
古德曼本可以救卡拉汉,但他什么都没有做,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卡拉汉哮喘而死。
卡拉汉就是故事里突然出现的黑影无脸人。
年少时的古德曼先生选择了逃走,于是他之后的人生都在为这次逃避付出代价。
人生中的每件难题,他都选择了逃避,越逃避,越酿成大错。
小到考驾照、填写住宿表格、找工作,大到车祸逃逸,再到为了拖延妻子成为公司合伙人,导致妻子大龄生产出了医疗事故,一尸两命。
最后他选择的自杀也是逃避,结果自杀未遂,陷入了无尽的精神折磨,比死还痛苦。
梦里梦到的一切,都是他的人生中最害怕面对的东西。
洞穴里的黑暗;
车祸撞死的“怪物”;
被自己耽误了的妻子;
妻子肚子里夭折的女儿;
所以他为什么梦到鬼?
因为他心里有愧,心里有鬼。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害怕鬼?
你敢保证你没有做过亏心事吗?
看到最后我才发现古德曼先生是一个被生活压垮的老好人,只是一个想过平凡生活的人,然后生活对他太过残忍了。
如果让他永远停留在那个幻想出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呢,他会继续听别人口中那些离奇的故事吗……但问题在于,就算他一直生活在那个世界,他也是怀有愧疚的啊,永远不得安宁。
那个少年一直被父母管制,无论做什么都好像是做的不好而被骂,没有上交文件而被大骂,没有去考驾照也会被骂,导致无论做什么都不敢对父母说……(这不就是我吗),由于被骂,少年在情绪激动下撞到了什么东西,其实他撞倒了鹿,却以为撞到了人,不明不白的就认为自己被恶灵缠住了,开始与世隔绝……古德曼以为他疯了,其实这种生活是好多人的写照……(话说这个少年的父母静静站在厨房一动不动的样子真的太吓人了……)
卡拉汉并不是古德曼害死的,但这件事却让古德曼一直心怀愧疚,他自责了一辈子,而真正的凶手却不知所踪,我估计他们也不会自责吧,只是当做一个小小的玩笑……呵,真正感到自责与愧疚的,永远是那些心存善念的人。古德曼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家,老婆却死于想要试管婴儿的失败手术……他太想要一个孩子了……
而古德曼甚至没有勇气开枪自杀,只是试图把自己闷死在车里,却反而把自己变成了闭锁综合征,(不就是植物人吗?)想死都死不成了……
记忆最深的就是结尾那一次次被撕裂的幕帘,一个个场景的转换,像是舞台剧……强行把古德曼所有的想象都撕碎带回现实——他只是一个躺在床上,靠仪器生活的植物人。
家庭的冷漠严厉,内心深处的愧疚,成年生活的悲惨,自身的懦弱……他所有的幻想都来源于每天接触到那些医务人员,好可悲……
因为看片的时候没有太过用心,看完才知道是这样的故事,于是,想到了看的过程中我自己注意到的几处细节,跟大家分享一下。
细节一:第一个故事中的楼层 = 二傻所进的黑洞
细节二:海天一色’的景象,有可能为了形容古德曼已分不清真假,分不清真实与镜像的处境
细节三:一个人在医院里,冰冷的器械和瓶瓶罐罐,朋友缺失,亲人缺失
细节四:病房的白灯=白雪
细节五:如同医院专用医用车的柜子构造
细节六:总是停不下的水滴声=吊瓶液,也是二傻子进洞的水声,以及总是响起来的药片撞击药瓶声
细节七:1,在撒谎与说真话的选择时机遭遇羊头恶魔拦路,也就是最终没有说出二傻这事的映射,2,而前面,恶魔出现在墙壁上,以及这里的对话,都表明,古德曼知道自己的处境,他也在思考自己是不是被恶魔附体了,他躺在有些冷的病床上,被医生护士和其他人看着,他的大脑内部还在活动,3,这里说到自己有个完美哥哥,以及父母不在意他,这充分体现了羊头恶魔的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第二个原罪:嫉妒。也可能是他撒谎的原因,是因为嫉妒自己的哥哥,希望自己在父母那里表现得更好。
细节八:第二个故事和第一个故事结合,古德曼的妻子分娩死亡,女儿巴蒂天生缺失。
细节九:最后这里说巴蒂并没有睡着其实应是指死亡,前面妻子玛利亚说的:我们都死了,应该就是暗指她和孩子都死了(也可能是指古德曼的死亡),这里可能是线索倒置,而且前面古德曼说,没人相信巴蒂会活这么久,以这种方式活这么久,这种方式,可能是活在他的大脑里,现实中弄个假娃娃当孩子,假装孩子还活着,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细节十:最后潮爷说出了古德曼的自杀方式,是锁在车里窒息,而电影里也说了鬼的含义,所以,这里的窒息方式可以说成是二傻子的一种报复方式,也可以说成是古德曼的自己的鬼,他所有所做之事留下的痕迹,以及因果和纠缠不休
细节十一:小教堂会所墙上的数字,和二现实中的傻子数数再次对应
今天跟喜马又聊到这部电影,喜马看的特别仔细,他提到了很多细节,下面是喜马所说:
1,第一个故事里的手电筒和现实男主小时候二傻子事件挂钩,手电筒也是忽明忽灭,加上紧张,空间狭小,导致的空气不足引发哮喘。
2,第一个鬼故事里,鬼娃娃把手指伸进守夜人嘴里,其实现实里是吸管。
3,第二个故事里的树枝变鬼压向少年,可能其实就像他小时候被其他人欺负。
4, 第二个故事里少年的孤独感和后来满墙的鬼画,其实也是现实男主的心境,他自己孤立无援,二傻子事件之后满心恐惧。同时 他也希望世上是没有鬼, 如果真的没有鬼,那么 二傻子也没有鬼魂,也不会来缠着他了, 所以他的职业是戳破别人的所谓的“有鬼” ,结果没想过,这世上也许真的没鬼 ,但是有心魔。
可笑到无与伦比的是电影,最后的反转是老得不能再老的睡梦幻想梗,幻想里的人物是现实里面经常出现的人,这种陈词滥调的套路已被无数文艺作品用过,用得还比它好,三段故事毫无逻辑联系,最后一股脑的塞入反转表示是映射自己的人生经历,还TM不如是从收音机里听的故事有意思,但关键这几个故事也如白开水一般平淡如也,毫无创意和波澜,一惊一乍地玩着老套的jump scare罢了。更可笑的是表故事中主角作为一个专业的打假师,去侦破灵异案件居然是靠听人说而不是去调查??没有任何线索、分析、切入点,就算是意识梦境也要有干货好吧。电影最前面故弄玄虚的悬疑味还有点意思,结果一点点的拉胯,变为模仿却不到位的四不像
本以为《鬼故事》这部电影是恐怖剧,看完才知道原来是一部心理剧,更是一部反思关于霸凌对个体的甚至影响一生的心理剧。文中主要的受害者一个是直接受害者-低智卡拉汉,他被施暴的坏同学戏耍而死,而同样的被害者-男主Goodman教授目睹了这一切,却屈服于这种欺凌,而被害死的卡拉汉成了跟随男主一生的心理阴影……
影片中的三个故事就是男主Goodman教授被霸凌影响下的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在男主自杀未遂的情况下得了闭锁证后的内心幻觉。
第一个故事:主人公-守夜人托尼(病房保洁员):黑暗的废弃精神病院应该映射的是男主曾经被霸凌逼迫进入地道时候的内心恐惧的映射。
第二个故事:主人公-少年里夫金德(男主的护理员):这个故事也许想表达的是曾经被霸凌的经历造成了男主懦弱逃避的心理特征:甚至对男主人生的很多事件产生影响:比如撞死/伤过人/羊,但是他逃逸了;学习、工作、生活……都不同程度的选择逃避,并带来了更大的心理问题。
第三个故事:主人公-中年男子麦克(男主的医生):这个故事讲了男主的中年,从场景来看,可以看出男主的人生是相当成功的,住在一个巨大的豪宅中,但这个成功并不能治愈男主曾经的心理创伤,甚至在自己的妻子因生产死亡后,更是摧毁了男主本已十分脆弱的心理防线:选择自杀。
但甚至自杀他都没有能力去选择更加更加干脆地枪击方式,而是选择了在车里窒息而亡,却自杀未遂,成了一名闭锁综合征患者。
未出生的女儿和被害死的卡拉汉合体,成为男主永远的噩梦中主角……
最后附细节剧透图(来源网络),不想被剧透的慎点。
《致命ID》、《生死停留》、还有大陆的《催眠大师》和这片都有相似之处,讲人的不正常时候的意识没啥新鲜的,都见过。
有意思的是它来自于戏剧舞台的前身,对于文学本质的思考一定会大于影视化的思考。那个牧师说(大意):我很反感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精神生活的不关注,除了个人利益之外,他们对所有事情都漠不关心。
故事一:守夜人的无爱,他本质上不相信爱、爱的力量,认为女儿已经认不出了就毫无意义了。
故事二:家庭的无爱,责备,压制,逃避。
故事三:女人的无爱,有了社会地位才能要孩子,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有钱可以人工授精。
核心人物:更是无爱的代表,革命的代表,他也生活在一个充满信仰压制的家庭里,所以他长大后变成了激进的无神论战士。他和父亲关系很差,但是以他懦弱的性格,是等他长大后才把这种压抑回馈到了社会上。其实无论信仰是不是一样的,生活在一个有爱的,一个真正能把信仰得于心应于行的家庭,都不会是这样的。他生活在一个没爱的世界。
他们都只关心自己,不爱他们的周围的人:女儿、孩子、妻子、丈夫。
所以他们遇到了鬼,他们见到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工厂看更小黄妹,密林夜驾遇羊男,精英凑娃塑料袋……三个阶层都照顾到,就是最后的强行联系有点俗套,但最诡异还是妈宝家人一段
生死停留,黑镜中的一集,都有类似的创意,评分有点虚高,本以为多精彩的电影。三个故事也没什么太大的惊喜。1在看守一个荒废的精神病院大楼,这种设定本身就是烂大街的故事,这种空楼还用人看守?有什么可以偷的,最后看到了女儿。2男主演的不错,但有点表演过度,一个开车至于这样紧张?电话也一直响个不停的然后撞死了什么,后来被那个怪物吓的不行,气氛到还可以。3男主在空房里面看到婴儿床上面的床单在动,后来看到难产的老婆?后来男主去找让他找3个故事的男主,原来一切都是假象,男主回想到以前被人欺凌,后来2个恶霸将1个智障让其进入水道中后来致死,而男主也没有去救,他们3个人全跑了。后来他的鬼魂压到男主身上,为什么不找另2个人,有些奇怪。
为什么有时候做梦,梦里会有被现实打搅的预感出现?难道那都是在几微妙内的神经活动?
BFI伦敦电影节……竟然赶上了全球首映。剪辑很出彩,音乐也帮了很多忙。感觉是个小成本,胜在水平上。
3.5 马丁费曼一出来特别扎眼突兀
总有一种在看齐泽克撞鬼的感觉……
这是一部“不能说”的电影,任何解读都避免不了剧透。画面像幕布一样被一层层撕开,让人分不清究竟哪里才是真实的世界,没有时间的钟表、没有风景的窗户、没有鬼的鬼故事,它用荒诞与离奇一点点拼凑出故事的真相。“电影是每秒二十四帧的谎言”,你所看到的,只是“大脑想看到的东西”;你的判断,只是基于导演精心设计的骗局。
不可被剧透。看夜更遇鬼,开夜车撞鬼,大宅子闹鬼...如果仅从前一个小时的这三个分段式故事来看,竟有些英版《阴阳路》的感觉,因为主角们的撞鬼经历多半都是在所谓阴气重的、邪门的时段或场所,并且氛围大体上属于日本/香港恐怖片沉稳内敛的灵异风格。后半段虚实场景与时空的切换以及台词与细节的呼应还算精彩,不过这种类型的结局到底好不好也是见仁见智了。
古德曼身患闭锁综合征,是类似于植物人的存在,他四肢瘫痪但还是有一定的意识。导演就从这样一位类似植物人的病人的视角出发,把他脑海中的幻想拍成了电影,这个想法很赞。没有鬼的电影,要么解释为精神病,要么是幻觉,早已是陈词滥调,没想到《鬼故事》还能拍得很烧脑很有深度,非常值得国内导演学习。
creepy但是好看 非常抓人 第二个的小男孩演得太到位了 最后的ending化解了前面的恐惧 比较主旋律 但也合理
看惯了恐怖片,这部电影的前两个故事和第二故事的小弟依然能吓出一身鸡皮。没有刻意的吓人,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恐怖。最后的反转好适合在内地上映,在电影院看应该很过瘾。
你的一生都在不断猜忌质疑,最后发现自己才是未解之谜。守夜人靠收音机壮胆,小女孩用手指恶作剧。耳畔是父母无尽的羞辱,车后座传来恶魔的呼吸。分娩夺走母女的性命,名利造就冰冷的婚姻。下水道的入口是谜面,镜子中的飞鸟是谜底。无助的卡拉汉早已死在回忆的洞口,懦弱的古德曼从未走出忏悔的密林。
如果没有这个结尾统合和解释三个故事,就是个一星片。三个故事的剧情无新意且无趣,镜头语言也不高明,结尾穆赫兰道、生死停留的符号对应式解释也并不稀奇。全场最大笑点是没信号时少年大骂:“Fucking O2!”
这不就是那个舞台剧改的么,拍成这样比原剧强。本来那剧就很一般,段子合集。故事完全不吓人,全靠麻麻黑以及声光电一顿乱喷,坐第一排各种频闪简直想站起来走人。这个车里看到另一个自己的时候挺恐怖的!
没有鬼的鬼片也可以拍的很吓人,有深度,有美感。前两个鬼故事部分氛围营造的真是牛逼,头皮发麻。后面转成英式奇幻,虽然风格不统一,但两部分完成度都非常高!最后主题没有直接用台词点破,很含蓄。#27
中国的鬼片不能有鬼,可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学习借鉴一下。
看到后半段怎么想都感觉解释不清了,特别是看到三个故事毫无联系的时候,在想不会又是我想的那样吧,结果真的是。所以还是蛮失望的,虽然小细节蛮有意思,毕竟主旨并不新鲜。而且“吓人”的地方也只是单纯吓人罢了。半星还是给Alex的,依然在小甜饼和精神错乱中无缝连接的演技并且毫无违和感。
看完这部片,你大概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英国会盛产《9号秘事》们了,几乎所有的“伎俩”都在《9》中被玩了个遍,包括最后的那二十分钟,当然,类似的花样早已不再新鲜,不过必须得承认这群与阿加莎、希区柯克等大师们来自同一个国度的奇才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怪力,他们既有仅用3集就浓缩出一部剧的本领,也有把3个故事揉进一部电影的能力。不过,整体来讲,虽然是改编自舞台剧,剧情发展还是挺故事会向的,尤其是结尾部分谜底的揭晓,算是一个遗憾。
我学到的是,生活还要继续,两秒后举枪自尽
3.5 最后的解谜稍老套,但整体依旧是具有“玩味”感的恐怖模式:舞台剧风格,带着幽默感去渗透氛围,最后再干炸一阵。这个片在豆瓣能“好于83%的恐怖片”,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强调的叙事性,其中的呼应与反转。正所谓工整不值得夸赞,但绝对会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