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最大的卖点并不是演员或者导演,而是幕后的制作人詹姆斯·卡梅隆,因为号称是詹姆斯·卡梅隆给予其最大的技术支持,可惜空有技术层面对于一部影片来说是不够的,这部电影故事不算精彩,节奏也略显缓慢,戏剧冲突都有设计,可惜铺垫不足,而且人物塑造和台词都显得单调乏味,是以完全无法给观众代入感,后来逃生中发生的种种桥段,都可以在同类影片中找到模板,而且本次未玩出任何新意来,不算是一部吸引人的作品。。。
影片导演阿里斯特·格里尔森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有如此好的背景支持,而且剧本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编剧安德鲁·韦特本身就是一个纪录片好手,自然会更注意剧本的吸引力方面,可这部题材不错的电影作品,却被阿里斯特·格里尔森浪费了,整成了一部平淡无味的普通电影,难怪他之前只是拍了一部平庸之作(《大战科科达》)的不入流导演了。。。
我的业余爱好是潜水,目前也持有洞穴潜水初级证书。
看完这部片子,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
潜水是有一定风险的运动,而洞穴潜水那就更是险上加险的运动了。
在进行洞穴潜水活动时,一定得万分小心,一个小错误都可能让人葬身水底。
片子一开始,就来了个关于潜水事故的大特写。
主角Frank的女伴,真的是太倒霉了,好端端的氧气管竟然破裂...
导致惊慌失措的拼命挣扎~
说到这里,Frank 真是值得敬佩,他取下了他自己的氧气面罩给了她。
轮流呼吸十几秒,坚持这样下去,应该完全可以逃出去的。
可是她却不能坚持下去,恐慌占据了上风,这是潜水员的一大禁忌。
任何情况下都得尽力的保持冷静,一旦恐慌,什么解决办法,学过的知识,都会忘记,危险接踵而来。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来2009年我在Malaysia sipadan的龟洞里,那惊险的一幕,如果当时不是我自己极力控制恐慌,冷静了下来,恐怕现在我也没法在这看电影,写影评了。
当时,我,我男友,以及教练,共3人。
从洞口进入到洞内分支,也就是另一个小洞里。教练停下来,打手势给我们,示意我们来做一个练习:训练在洞内缺氧情况下的反应。
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潜水器材:二级头(就是潜水时含在嘴里的呼吸器)一共是有2个,一个是含在嘴里呼吸,另一个就是:备用二级头了。
备用二级头一般就是用夹子夹在浮力背心上(就是气瓶挂在上面的背心要穿身上的,我们叫BCD)
但是!在洞穴内,情况比较特殊,
因为洞穴内常常会有时不时突出来的石块啊,石笋啊之类的东西,很容易勾住管子。所以在洞穴潜水时备用二级头会卷好并塞在浮力背心的口袋里,于是,也就不像平常那样挂起来比较好找,好拿了。
这是一点,另一点:当我们在开放水域潜水时,如果你没有氧气了,你所要做的是,立即游到离你最近的同伴那,把手伸到脖子处来回划动,示意氧气已断,然后直接从你同伴的浮力背心上把他的二级备用头拿下,放进自己嘴里呼吸即可,然后2人慢慢上升水面。
可是,在洞穴潜水中,这又不一样了,因为环境黑暗,情况紧急,你要做的,是直接游到最近的同伴那,不打招呼直接从同伴嘴里拿过二级头,放到自己嘴里呼吸。这是我当时的教练所说的(现在已经证实,教练错了,洞穴潜水教程里没有这一条)更倒霉的是,我根本就没有听清楚他说的是:不需要做手势,打招呼,直接从同伴口中拿二级头。
可怜的我,还以为是拿同伴的备用二级头呢。
于是,杯具的一幕发生了。
当轮到男友演示氧气不足的情况时,我还如无其事的等他来找我要备用二级头,可是不曾想到的是,男友在我呼出一口气,正准备吸气的那一刹那,从我口中拿走了二级头!!!
那一瞬间,我完全没有任何反应,就是傻了,呆了,而且吸不上气,肺部又是空的,那种感觉我觉得是没有言语来形容!!!(大家可以试一下,呼出一口气,在要吸气时,屏住呼吸,就是那感觉)
就这样,我大脑大概空白了几秒钟,什么从自己浮力背心口袋里找自己的备用二级头,什么打手势告诉他们2个,我不行了,这些在正常思维下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我一个也想不到,我脑子里只有一件事:我要氧气,我要呼吸!!!于是我手开始乱挥舞,嘴巴里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头拼命的左右摆动。教练明白了过来,马上拿起他的二级头塞到了我的嘴里,终于,我呼吸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口气。
要知道当时,我们已经深入洞穴将近100米,如果我一时惊恐吸了海水进了肺部,恐怕来10个氧气罐也救不了我。游出洞穴没有20分钟是不可能的。回到岸上时,我哭了整整半小时。我以为男友要谋杀我。
这都是后话了,现在我了解到,当时的教练可能出了错。
好了,回忆了这么多,再说说电影其他方面吧。
后来他们在逃生时,Frank要求victoria穿上死去女伴身上的潜水衣,竟然被她拒绝了。这可以是一个致命错误。
首先victoria 她不是潜水员,她甚至从来都没有潜水过,第一次就上洞穴潜水这么危险运动,也真是服了她。
她是不了解,潜水衣有多么的重要,在水下失温会导致腿脚痉挛啊,无法呼吸等一系列的后果。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探险,最好还是听从领队的,尤其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
最后一点,在Frank的儿子逃出来的最后那几分钟。他就带着一小瓶气罐,面镜也不戴,(面镜不戴,其实在水下是什么都看不清的)
挺厉害的,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最后,气罐的气也没了,Josh就靠呼吸洞穴顶部的气体坚持了最后几分钟。其实也就是自己呼出的气,因为出不去,堆积在洞穴顶部而已,里面都是二氧化碳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反正我没试过。我也不想试,呵呵呵
另外,我也是因为卡梅隆是监制才来看这部电影的,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潜水老手哦!
有童鞋想看看我2009年在马来西亚,斯巴丹 龟洞潜水的录像,可以来这个地址看看。是我自己拍的哦。呵呵 :)也就是发生上述事故的洞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5MDIxNjg0.html
最新视频
2012 帕劳 游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5MzkwMjQ0.html
潜水也不都只是危险与恐惧啦,
美丽的海底世界,可爱的鱼儿们才是重点,
童鞋们也可以来看看我最新拍的,2011年泰国 similan潜水行
地址是: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jrIsxQJAB8/
最新的 2011年五月 菲律宾科隆 沉船潜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xNDg0ODcy.html
以及潜水博客
http://scyes.blog.163.com/
我的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judycan
希望更多朋友加入我们潜水行列中来!
2020年2月22日的深夜更新
当年的男朋友现在已成为是我2个孩子的爹
目前已经不再玩潜水最后一次潜水是2016年在泰国。
现在喜欢的运动是单板滑雪🏂
定居在瑞典🇸🇪
欢迎豆油们➕wx :judycan
看过的第一部3D电影。这么多年,也看过很多部3D,大都是敷衍了事的伪3D,再也没有一部作品的特效让我如此震撼。
很幸运第一次看3D片就能感受到来自新技术的巨大触动,如临其境,让我一个从来没潜过水的人感受到了在阴暗狭窄地岩洞中遇险时面对的压迫与恐惧。电影带给我们了一个仿真的环境,我们仿佛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暴雨导致被困溶洞最后寻觅逃生通路。我们跟着他们面对生存的巨大压力,面对来自深海的压迫,面对同伴的死亡,面对自身的恐惧。正如热门影评里说的 “如果我在那里,我会怎么办,这是3D技术带给我们的拷问。”
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在影院看的电影。新技术和剧情相得益彰,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和生死的思考。不太赞同热评中有人说的“为了死而死”。片里每个人的死亡都是符合逻辑且合理推动剧情发展的。这不是一部单纯的为了死而死的冒险片。虽然每一个人物的死亡都很惨烈,但正如Frank说的“ 丢掉幻想,上帝不会眷顾这里的任何人。在这里,任何一个细小的对规则和原则的疏忽和破坏都足以致命 ”
台词也是字字珠玑、伏笔良多。
“不要太自负,总有一片未知领域会狠狠地教训你” 。你看,有人因为不听领队Frank的话一意孤行最后丧命。
“ 不要太恐惧,要相信你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足以应对发生的一切,前提是保持冷静 ”。你看,Frank的女伴因为恐惧不能保持冷静,最后葬身深海。
“ 永远带上备用氧气瓶。生存是王道,其它都是生存下来的结果 ”。人死了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 明确你的目标,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要用专业精神对待事实与人性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虽然残忍,但不得不承认这样才能有更大活下去的可能。很多人跟男主一样不理解Frank的做法,认为它冷酷无情,漠视生命;其实生死关头只有保持足够冷静理智团队才能有更高的生还率。Frank最终也践行了这句话,让儿子了结了会成为拖累的自己。残忍但又伟大。Frank得到了属于他的最好的结局。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长眠。
“ 热爱这里,要有强大的信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不要放弃,要坚持,希望一直都在! ”大概就是这种信仰,支撑着男主活到了最后吧。
人性是复杂的,有时候你以为的仁慈正义实际上是会害了所有人,冷酷无情却反而能活命。道义和生命的选择题太难了。
每个人都惧怕死亡,但每个人都要去经历,当死亡忽然逼近,你会不会为了活下去变成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呢?那个自己会不会是一直以来最真实的自己?
以上
看过一段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生前的讲学视频,有人问他有没有远离烦恼,让心情平静的具体方法?他说有,“闭上眼睛,数自己的呼吸,静静地体会空气从鼻腔吸入胸腔,再呼出去的过程。”下面人说:“呼吸多么普通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什么好体会的呢?”圣严法师笑答:“是很普通,但作为一个人,呼吸是一件最美妙的事情,你慢慢的体会,就会享受呼吸。”
看完《夺命深渊》,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件事情。刚开始自己也觉得有点跳脱,但又一想,一个关于洞穴潜水探险的电影,如果让观众看完会产生珍惜呼吸的想法,这片子应该是拍到位了。
《夺命深渊》由詹姆斯卡梅隆监制。卡梅隆向来热爱潜水,早年拍摄那部著名的《深渊》时,差点淹死在人工蓄水池里。再加上喜好探索未知的天性,“夺命深渊”这样的题材自然是投奔了他的喜好,这些好玩的事情驱使他并不是仅仅挂名了之,而是扎扎实实地参与到了制作当中。
我们可以用衡量卡梅隆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夺命深渊》,单是从3D效果上,便得了真传,不夸张地说,该片应该是继《阿凡达》之后3D效果最好的引进大片。按之前想象,这样一个没有多少动作戏的题材似乎并不试用于3D呈现,但看过之后会发现效果超乎想象,洞穴中那些如外星世界般的奇观,呈现在清晰的3D画面中,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超级洞穴刚出场的镜头,逼真的效果就令人身体后倾,那幽深巨大的洞穴,人的躯体显得无比渺小,近乎垂直的视角,让观者有被吞噬之感。接着你会情不自禁跟随着角色脚步,穿越汹涌宛若绞肉机般的激流,悬浮在宽阔无边如琥珀般静谧的水底,时而紧绷眩晕,时而飘然惬意。值得一提的是,不但这些壮阔场景效果3D效果极佳,就连平常的场景也毫不偷工减料,一个菜市场的镜头、办公室里的镜头,立体感的景深都非常棒,比近期的几部3D大片都要高出一个档次。
当然,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硬件技术再好起到的也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夺命深渊》故事性上的指标也绝对不廉价。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编剧很聪明地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故事做了丰富的戏剧性设计,在这样一个特殊密闭性空间里,道德和法律已经无法触及,只有残酷的人性在这里完成你死我活的求生大战。虽说类似题材采取的套路都大同小异,但《夺命深渊》胜在细节的丰富,这些丰富的细节把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凸显得无比生动,所以故事一点也不枯燥,每个人物的成长和被淘汰,都会触及你的感情线。影片分成两条线来讲述这个故事,主线是团队,辅线是父子情,最终两条完成了合并。你明知道影片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但几个巧妙的起承转合下来,照样让你惊心动魄。但就是从这一环节,近期国内的几部同类型作品与其相比,高低立判。
如果再往深刻点说,走出电影院的以后,你可能还会联想到一些其它杂七杂八的问题,比如片中那个父亲,一开始被儿子嘲讽鄙视,自己也深知自己没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但对儿子的爱任何时刻都不曾熄灭过,在那样一个特殊环境里,他的全部动力就是拯救儿子。父亲有一句话极动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丈夫,太多事情我办不到,所以我热爱这地下,因为在这里我能找到我自己(大意)。”而儿子最终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父子两重新认识了彼此。另外一个就是关于死亡,死亡很可怕,但每个人都要去经历,当死亡忽然逼近的那一瞬间,你会不会呈现出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呢?那个自己到底是不是一直以来最真实的自己?
好吧,还是回到开头,享受生活,大口呼吸吧。
电影的各个环节都没有短板,加上强大的3D视觉效果,对于极限运动爱好者来说,此片值得推荐。结局稍弱,减一星。
“忽必烈汗驾临上都/修起富丽的逍遥宫/那儿有神河阿尔浮流经深不可测的岩洞/注入不见太阳的海中”3D效果逼真,气氛压抑非常适合电影院看的那种探险片,breathtaking。看到Carl丧心病狂那段时,感叹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反应实在难以预测,抗压能力在关键时刻直接决定生存几率。4.5星。2011.9.14.国瑞
我不知道是期待3D,还是期待剧情?
百丽宫国贸店空调爆冷,令我如坠深渊!!!
对人性赤裸裸地剖析。
如果不是卡神的3D技术和人情分,这种无明星无亮点且血统不纯的冒险题材小片根本不会有人关注。就算如今3D了,这样没神马逻辑还不忘狗血的东西也仅适合大荧幕上解闷打发时间,导演终极不是卡神啊!★☆
这帮牛人要在没有光的洞穴里探险还带潜水带速降带攀岩。看得我觉得自己都要窒息了。因为我有幽闭恐惧,也感受过水肺潜,所以幻灯结束客厅灯打开时,我觉得解脱了,返回人间的感觉太好了
外壳是卡大神钟爱的蓝色与海洋,内里是活脱脱的《死神来了》深渊版,各种死法各种惨,用潜水的危险系数与父子关系两条线左右剧情的刚与柔。封闭空间与双机3D技术让我在黑压压的放映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幽闭恐惧。
对冒险片来说,数十年如一日的剧情早已不是讨论的必要点,总有头羊,总有小人,数位伙伴殉难,一名幸运儿独自生还。卡梅隆在制作特辑里说得对,宽广视野不利于3D,反倒是狭窄密闭空间更突出效果,此片3D效果杰出,让人无比的压抑和恐惧。如果只剩下黑暗和死亡,什么会是你的生命之光?
哇!哇!哇!喜欢!!!太棒了,比想象得还好看!!!
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结果在预料之中 因为真实 不同于《魔窟》 比《魔窟》好
一直期待看到怪兽,结果一直木有看见
最烦假3D了,不适合幽闭恐惧症的亲观看。
在探险活动中:1时刻保持冷静2不要自以为是3如果不能自救就不要拖累别人4不要选择猪一样的队友
有些职业你选了,就至少有70%的几率因为这个职业的风险而死。但他们还是要做,因为frank说:“这样才有意义。这就像是我的教堂,我可以拿着一面镜子说:这就是我自己。”
超赞的!
洞穴探险电影中最纯粹的一部 比魔窟和黑暗侵袭地道多了
情节虽然老套,不过长见识啊,洞穴探险,还是潜水的,这可比当年兄弟几个在赤身裸体穿越老家那个溶洞要刺激多了,无限怀念年轻无知的岁月。现在年龄早磨灭了我们的激情,只剩对社会这个大洞穴的无限恐惧和艰难抉择。当然生死才是最恐惧的抉择。看电影的意义就在于获取自己无法体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虽然是James Cameron导的,虽然是真人真事改编的,但。。桥段太老,还是落入普通轨道
柯勒律治《忽必烈汗夏宫》:忽必烈汗驾临上都,修起富丽的逍遥宫,那儿有神河阿尔浮,流经深不可测的岩洞,注入不见太阳的海中。In Xanadu did Kubla Khan,A stately pleasure-dome decree,Where Alph, the sacred river,ran,Through caverns measureless to man,Down to a sunless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