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正传》三部曲里,我最爱的是口碑最差的第三部《2046》。《英雄本色》三部曲里,我最爱的依旧是口碑最差的第三部,《夕阳之歌》。因为是三部连着看的,到第三部的时候已经有些累了,看到不到8分的评分甚至有不想再看的念头。而且从演员到导演几乎全换。上一部这样子的三部曲,倩女幽魂,第三部我就没有在看。
然而最终,幸好,没有错过它,没有错过梅艳芳。香港电影我看的少,因为这些年已经是美片大行其道的年代,港片早就成为了所谓的“情怀”。我看过的香港电影,几乎都标记在豆瓣上了。
两个小时的电影我看了两个半小时。中间的半小时用来找影片中的配乐了。主题曲,梅艳芳的《夕阳之歌》。这应该不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但是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我朦朦胧胧知道这首歌好像特别出名。或许这就是真正的经典的魅力,不需要有多么出名,甚至可以被遗忘,但是每当有人偶然触及到它,感受到它的美好,就会被深深地触动,然后在了解它的过程中,为它逝去的荣耀而震撼。
《夕阳之歌》既是一部《英雄本色》,又不是。但是《英雄本色》的名字确实为它带来了太多争议,但是在我看来,两部《英雄本色》加起来都不如一部《夕阳之歌》。
电影一开头的游行画面,我抱着怀疑的心情打开豆瓣查看电影的上映日期,果然。青春洋溢的花季少女抛出炸弹,然后在士兵的枪声下倒在血泊中。整部电影的基调由此定下,格局而言,超过前两部太多太多。
主题曲的旋律在影片中响起了很多次。我也想再提一次。虽然这首歌是为这部电影而作,但是这首歌实在太过动听,太过优秀,甚至让人感觉这部电影是为这首歌而拍。
最后三人逃出生天,阿杰却死在了阿Mark的怀里。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了。英雄也好,草民也罢,在动荡的大时代里,谁不是身不由己,谁又何曾真的有选择。我痛恨这种无力感。痛恨这种命不由己的渺小感。关于徐克和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还有更多可挖掘的,我不了解,也就不做更多挖掘了。
梅艳芳在这部电影里实在太动人夺目,周润发梁家辉两位影帝也不过是她的陪衬。以前看《倩女幽魂》,看《赌神》,我觉得王祖贤是那个年代的港星里最美的,直到我看到了梅艳芳。看完电影后,我和朋友开玩笑说,王祖贤天下第一,梅艳芳是天。美貌无双,演技无双,歌声无双。奈何天妒英才。
大学之前我几乎没有看过港片。大学将将过半,我已经拜服在港片下。我很好奇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该是有多么辉煌,我在二十快三十年后回望那片光辉岁月,初觉震撼,再觉惋惜,终觉沧桑。每个黄金一代都有落幕的时候。原因当然众说纷纭,可是这些后世的评论和当时的风华绝代相比,实在不值一提。现在我们还切实能够体验到当时的美好,而不是只靠想象,就已经足够了。
从不知道什么时候迷上港片开始就一直在补老片,一直补到现在才想起来十分经典的《英雄本色》系列没有看,于是习惯性地从第一部开始补,一直补到这部夕阳之歌。开始时看简介已经知道了这部夕阳之歌其实不是在前两部的框架下继续往后的,看弹幕里也有人说这个可以理解为第一部的前传,或者就直接不与12发生关系,当成单独的一部来看。
看完觉得这两种都可以吧,总之只要不当作前两部的后续就没什么问题。
于我而言,夕阳之歌给我的震撼是远远超过前两部的。我对越南历史的知识几乎是零,因此对片中的时代背景本身没有了解,至于契合与否、有没有什么问题等等,当然更看不出来;但仅仅靠这部电影,战乱的背景、战乱年代每个人身不由己的感觉已经足够震撼了。片中有太多这样的细节:拥挤的海关、堪称抢劫的安检,西贡混乱的街道,医院中遍地的伤员(尤其那个小朋友的特写),还有最后跳下飞机脱去军服的初八。mark他们四个人的车撞开栏杆后汹涌的人潮涌进机场,然而最后一班飞机马上就要起飞,舱门前挤满了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不可能挤上去的。飞机起飞后的那个镜头也很好,满机场奔跑着的混乱的人流,还有近在咫尺正在开枪的军人。他们接下来会怎样呢。
就像初八跳下飞机时喊着他要去找他的父母,他与父母很久前在战乱中失散,找到父母这件事的希望应该很渺茫吧。
对于枪战我应该一贯没什么研究和偏好,也没有感受到这一部的枪战有什么明显不足的地方。感觉港片的枪战场景一贯都很好,譬如这部里各种黑暗的废弃的屋子,还有常见的码头,工厂……总之我普遍喜欢这种自带荒凉混乱特征的场景里的枪战。
梅艳芳太美了。很帅气很明艳气场很强的那种美。尤其是开枪的镜头,简直好看到不能用语言形容,百看不厌。不得不说徐克拍的女性无论古装还是现代一直都很好,感觉这种动作&战争片中能看到这么一位既不是花瓶、也不是仅仅为推动剧情而加进来的完全找不到存在感的配角的女性角色真的不多见。周英杰给我的感觉可以说是——初见惊艳,看过之后直到剧终都念念不忘,她是一个那样厉害、那样好的人。
Mark和阿民的特点也很鲜明,讲真自从看完《监狱风云》,一看到周润发和梁家辉,就习惯性地摆脱不了那里面的印象了哈哈哈哈哈。
时任三郎的何长青黑黑的乍一看真以为是越南人……这个何长青真的是那种高貌不惊人但是深藏不露的大佬的感觉。
阿民和父亲的父子戏部分很感人。为了避开战乱,阿民努力说服父亲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香港,但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父亲就死于非命。阿民有一句“当时该听父亲的,不回来可能更好”,这种感觉实在戳心。许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只能竭力去找眼前的最优解,但很不幸,它们大概都是无解的。留在越南当然不会好过,但发生了的事情已经发生,回到香港照样不会好过。主角们是这样,其他许许多多的人都是这样,这也是电影里反反复复表达的意思,用何长青的话来说,
“他们没得选。”
所有插曲都很棒,恰到好处。
我真的太喜欢周英杰了,太喜欢了。
到了徐老怪独自接手的第三部,暴力美学已经弱化,他的枪战戏一概的又假又傻。但是有了梅艳芳的加入,世界观便重新被拉回他拿手的儿女江湖。情感设定变得更加丰满。所有的离别和相聚的场景都令人热泪盈眶。女主为小马哥穿上风衣的镜头比前两部更带感。尼克松上台,北越进攻西贡,文革等时代印记被清晰地加入也是港片之少有。一曲 夕阳之歌 则把该系列的影响力带到了顶峰。直到今天我才体会到了当年为什么这首歌会火成这样,比我们大十岁左右的哥哥姐姐们当年都以哼唱这首歌作为时尚的先锋!
英雄本色3的主旨,其实讲的也是即便是英雄人物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也不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小人物的命运唯有随着大时代的浪潮风雨摇坠!
事先就听说本片在口碑上是《英雄本色》系列里最差的,但既然是三部曲嘛,就本着善始善终的美好品德还是看了它。然而看完以后才发现我差点又错过一部好电影。本片完全不输1和2,甚至更深刻更有升华。作为一个越南人,徐克在本片里深情地表现了他的祖国,一个灾难频仍的国家。影片颇多隐喻,处处点题。演员方面,梅艳芳完爆周梁二人。结尾的音乐一语成谶。10分!
的确是完全没必要冠上英雄本色之名,硬要比较的话三部曲中个人反而最喜欢这一部,百年来华人颠沛流离无非是想找个安身立命之所,拍了许多运动的场面,战争动荡zheng权更迭之下命贱如蚁,徐克的愤怒与悲悯都更内敛一些,又擅长在最坏的环境之下闪烁一点美好,因此更加浪漫。周润发很神奇,不论一个人物做错得多离谱,他都能将之演绎得理所当然,好像错的都是别人,长大了看他只觉得讨厌;本片完全是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梅姐是整个东方最会也最适合拿枪的女人,当她拿起枪,你就会觉得没什么事是姐搞不定的,那一份定与飒穿越时空至今仍无出其左右,加上长腿与身形,每一套衣服都能穿出YSL高定的感觉,她的美与性感不含挑逗,是给女人看的,在梅姐身边,谁都是陪衬。
可以当小马哥前作,什么三角恋明明可以拒绝。偏偏要她喜欢他,他爱着她狗血续尾。梁家辉真是不讨喜的角色,小马哥没儿女情长才有英雄气。最好的场景竟然是初八松叔离别,留在老窝何尝不香。梁家辉的角色真是强行活着,何长青能有这样的手下真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夕阳之歌千千阙歌好听,梅艳芳和张可颐都不错。小马哥作用不大,还是初八最好。多给一星是初八的,89年前十看完。
虽然第三集拍的很糙,但我就是觉得徐克比吴宇森会拍电影,我一点也不觉得英雄本色的前两集有什么经典的
比起吴宇森 徐克的确是妇女之友 女性角色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跻身英雄之一 最终却逃不过儿女情长生离死别的俗套场面 三部看下来 最后诸位在爆炸现场搂在一起的场景都成了标志 不同的是第一次见会感动到哭 第二次见会感动 第三次见就嫌不够走心了 好在这是最后一部了 关于社会背景和音乐的匠心值得回味
徐克果然是全香港最尊敬女性的导演,看本片梅艳芳的戏份就可知
有吴宇森的浮夸凌冽风格遗存,有徐老邪的末世游离氛围。女主角选的甚好,梅姑是华人女演员中最有大哥女人气质的。在越南那么热的天气也要穿超长款黑白风衣,和伊夫圣罗兰吸烟装凹造型的三位主演真是负责引领90年代高质素时尚追求的翘楚。90年代的港片,怎能没有兄弟情和三角恋,棒棒哒
好怀旧啊这片子,第三部评分最低,显然低估,不同于前两部的枪战及兄弟情义。这部主要是表现乱世中,人如蝼蚁,儿女情和亲情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时势面前没有英雄,这部更接近现实,观后给人一种无法言语的压抑感,但影片艺术价值不低于前两部。
那个时代的喋血情仇,尽管全片有不少突兀的推进和感情,但最后五分钟的夕阳之歌里小马哥和梅艳芳的英姿飒爽,让你觉得那个时代的有些东西过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梅艳芳+夕阳之歌+结局,太虐了,我真的爱死周英杰这个女人了
爱情版《喋血街头》。比起2的狗尾续貂,3的徒有其名才是最可惜的。乱世儿女情长取代了兄弟快意恩仇,徐克终究要比吴宇森更细腻,也没那么大男人,无处不在的凄凉感贯穿全片,徐克非常想把电影置身在那个具体的环境里,也许做得不大成功,但绝对不是为了追赶潮流,因为毕竟他自己就是越南制造。
其实一开始并不太喜欢梅艳芳,但是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到,她原来真的有韵味 +1
梅艳芳在里面贡献了几首好歌
这哪是什么英雄本色,分明就是儿女情长,但挺动心。三星半。
并没有那么差,只是味道变了,从吴宇森的世界变到了徐克的江湖。可以说是挂羊头卖狗肉(无贬义),也可以说是一次沉湎,被架空的虚拟世界一去不返,只剩下内忧外患(文革、越战、水门事件)的现实世界,岁月的侵蚀下,谁也不能幸免。
我始终认为 说这是部烂片的人只有两种1.动作戏不够2.不愿站在“男人需要女人的引导才能成熟”这个观点这边如此 那没法聊了真正的大女主、战乱下的华侨 如此徐克 如此具意义的一部戏,所具备的意义早已超出商业系列电影。
多年后重看一遍相对清晰的版本,缅怀一下周英杰女士。当年不觉得她美,现在也是,但她的整个生命都融在这曲夕阳之歌里,堪称传奇。梁影帝你当年瘦成那样还挑衅什么坦克,学谁?!
跟《纵横四海》等一样,又是“三人行”电影,梅姑水嫩嫩的,真美,电影配乐部分来自于卢冠廷佚名专辑,一张愁缠百结、市面难见,却足以载入史册的专辑。
最先看到的一部《英雄本色》,最是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