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桂花巷》,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当然我对《桂花巷》的认识来源于潘越云的同名歌曲,以前只知道这是一首蛮苦命的闽南语歌曲,很好听。中秋时大家提起桂花,突然就想到这部电影,桂花巷虽然和桂花本身无关,但也蛮适合现在看的。
高剔红经历了父母早亡、弟弟遇海难死亡、丈夫因病去世之后,内心逐渐变得强大,开始了坚强独立的人生。虽然没有看过萧丽红的原著和电视剧的版本,但看了简介,相比还是更喜欢电影的编排。
电影里的剔红是一个十分立体的形象,她人生历经坎坷,生存环境迂腐迷信,从影片开头辛家老太太夸赞她有一双巧手注定富贵开始,到同乡玩伴议论她断掌克夫克亲人,她的一生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宿命。每当重拾心情生活归于平静时,现实又会给她一记闷棍。
弟弟出海打渔遇到海难无人施救,剔红开始意识到打渔没有前途,她放弃了默默喜欢她的渔夫江海,嫁入桂花巷大户辛家,丈夫对自己格外体贴却没料到只共同度过了几年好时光。
饰演辛家少爷的周华健有点可爱,虽然他老吐槽自己演技,但我也看了好几部他客串的电影,可惜这个角色在一场大雨之后感染了肺炎之后很快领盒饭了。
剔红是一个有血有肉并不那么完美的人。她沉迷于听戏,儿子被大伯接走才意识到问题严重,立刻找理由辞退了账房先生,架空了伯父权利,将儿子送到日本留学;她有欲望,丈夫死后寂寞难耐吸食鸦片,和点烟的年轻男仆春树一夜春宵怀了孕,她看到春树在辛家越来越膨胀,便借偷盗之由,让警察带走了春树。
在相对封建的环境中,一个没有丈夫娘家支持无依无靠的女人,想要支撑起整个家必须果断甚至狠心,她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剔红对儿子惠池的教育多少有些不讲道理,只因长工教儿子吹箫,让她夜不能寐便打了惠池,辞退了长工。惠池被培养的孝顺却少了主见,从不责怪母亲。
之所以觉得电影情节更好,是因为惠池留学中途回来发现母亲怀了孕没有过问便找理由接母亲去日本生下了孩子,给了母亲足够的空间。
据说在小说里(不确定)剔红对儿子有比较强的控制欲,苛责儿媳,是个恶婆婆,自己经历过的苦无人能责备,所有的不如意全都压在力量不如自己的儿媳身上了,就很无话可说。
多年之后,已是老妪的剔红守着大院,坐在椅子上回顾起自己孤独的一生。她看到了曾经喜欢自己的江海已成为西装革履的商人,只是时过境迁,大家都老去了。
吴念真厉害就厉害在将一整部电影压缩在《桂花巷》一首歌里,歌曲搭配电影画面一幕幕闪过,高剔红的一生也跟着这些画面回顾了一遍。
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只剩秋凉。
是啊,往事何必回头看,把他当做梦一般。
来简单地总结一下看《桂花巷》的理由:1、导演陈坤厚最新执导的作品是《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这部电影被人诟病了个尽,失去原味,没出新意,连煽情的功效也比原作《鲁冰花》弱了不止一倍。但陈坤厚毕竟有《小毕的故事》这样的作品,新作的失手不足以去掉搜集观看他作品的热情。2、接下来,引起观看欲望的最大缘由是编剧之一为吴念真,在有限的观影经历里,只要有吴念真参与的电影,几乎都是中等及上乘之作:《多桑》(导演)、《戏梦人生》(编剧)、《无言的山丘》(编剧)、《悲情城市》(编剧)、《恋恋风尘》(编剧)、《搭错车》(编剧)、《儿子的大玩偶》(编剧)、《海滩的一天》(编剧)、《一一》(主演)、《麻将》(演员)、《青梅竹马》(演员)。吴念真在我这里,成了一部电影品质保证的代名词。原版《鲁冰花》的编剧之一就是吴念真,比《孩子的天空》质量高的原因或许不能完全归于吴念真,还有时代、演员等原因,但这从另一侧面更印证了我的偏见:吴念真出品,必属佳品。3、女主角的饰演者陆小芬。陆小芬在当时台湾女星里,以傲人身材鹤立鸡群,看她如何演绎中国传统女性的古典美,实在是一件让人很期待的事。她能恰当地表现婉约、隐忍、坚强么?有后来被封的几项影后奖杯,她一定超出了我的预料。4、任达华、庹宗华、周华健。看他们的早年银幕形象,是一件相当美妙的事,那些略显稚嫩而青春无敌的岁月,本就是一种风采。任达华刚扮演了《天水围的夜与雾》与《岁月神偷》,以《岁月神偷》夺取香港金像影帝,此片里,任达华的戏份虽然不多,但给了我们一个事后诸葛的信息:早年的任达华便非常适合演绎小人物的悲喜春秋。5、歌曲《桂花巷》。由一首歌,激起观看一部影片的欲望。歌词的作者为吴念真,再次显示了他的非凡才华。
通观之后,影片自是没有让我失望。一开始的极远镜头,而后切到埋葬剔红(陆小芬饰)母亲的场景,就确定了影片的品质,生命的无常无法预知,宿命也罢,巧合也罢,生死是天地间极自然不过的事,远观生命,在滚滚红尘中来来去去,自有其尊严与美丽之处。父母双亡、弟弟的去世、丈夫也离她而去,剔红似乎逃不脱她的“断掌”命运。不时有人物离去,让我在某刻以为这部电影只是一部苦情片,而导演对之的处理又立即使这些情节看起来相当自然。稍稍的克制,使较为饱满的配乐与抒情很好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
影片有着极为明显的中国古典意味,绣花的传统元素,古典式的情感、伦理,悠扬的配乐。其中表现剔红压抑的一个镜头,用脖颈上的汗珠,便传尽了该表达的意味:燥热、难抑、极力克制的欲望,点到为止,如写意一般,简单而丰富。剔红最终没有捱过遭遇的安排。贴身男仆有一张与秦江海相像的脸,那是她一辈子也不能忘却的爱恋。她没有抵住爱欲与命运,与贴身男仆发生关系后,怀孕了。这次,她又一次坚强面对,她挺过去了。她有一个永远听话的好儿子,这使她多舛的一生,充满暖意,她最终活了75岁。在年老时,她看到衣锦还乡的秦江海,经历了沧桑岁月,对这已不再过于激动。但是,可以完全无动于衷么?当然不能。无乱如何,都过去了,一切都已成为定局。
一部为吴念真编剧的电影,陈坤厚和侯孝贤执导出来的韵味自然不同。陈坤厚抒情较多,配乐也比较饱满,在某种程度上,与观众更为亲近。《桂花巷》用剔红的一生写照,动人地讲述了滚滚红尘中的生命流动,让人很难不为之触动。
最一开始,我是因为喜欢《桂花巷》的原声碟才会想到看这部电影。在搜到这部电影之前,我看了陆小芬演的《客途秋恨》。这个女人并不美,甚至整个人透露出一种自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种气质让很伤感,在《客途秋恨》里是这样在《桂花巷》里也是这样。那种感觉,会让你直观的生出一种叫宿命的苍凉感,她是女子,你也是女子,所以,我虽并不喜欢陆小芬也不喜欢《桂花巷》,但是却让我休戚与共。
我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断掌顺娘》,第一次知道了“断掌”。据说,“断掌”的女人命不好,就比如说顺娘吧——虽然那是一部电视剧,但是要知道,生活的真相往往残忍过顺娘的人生。在《桂花巷》中,高剔红也是断掌,人们说她克父、克夫、克子,她的一生果然如同风筝断了线,亲情福薄,爱情福薄,一切与情有关的,就如同过眼的云烟,看得见的时候就失去了,最后,躺在躺椅中的是一位寂寥度过一生的老妪。她让我想到了命运,一个女人的命运,很努力的去争,但是人却强不过命,这就是宿命。
在《客途秋恨》中她是失去了故土漂泊无依的女子,在《桂花巷》她是无人倚傍的女子。不是她不够好,而是命运只是一出写好了词的唱本,演员是改不了戏的,即便强行出头,是悲剧是喜剧,最终的结尾还是一样的。年纪很轻的时候,总是对未来有很多憧憬,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后,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多争无益。宿命是一张摊开安静的掌心,我们站立其中,脆弱而暧昧。
影片风格很是隽永,女主运气不错,遇见很多善心人:舅舅一家,丈夫,情同姐妹的侍女,包容的儿子……她能一次次直面风雨,自身性格也是比较强大的,印象很深的是那个少爷是周华健扮演的哈哈。此片难能可贵的是体现了女性对爱欲的渴望,过分纯情化女性反而会让我不适,电影版比电视剧好太多了。桂花巷是女主出生的地方,女主的命运应该也是桂花巷出生的人挣到的改名了
非常含蓄内敛,暗里血泪无数挣扎煎熬,家人亲人爱人朋友一个个离去,只有自己走到最后。往事不必回首,回首无益。秋月真是心亮心善始终如一,哪里都有她的容身之地。
本以为是那种一味苦情的煽情戏码,却是有血有肉的人生....她也曾试着学做呼风唤雨的狠角色,无奈不是那块料...她能做的只有凭直觉走路,不免常常走错,连自己都吓到,这一切都好真实(许多若干年后才看得清对错的抉择,只源于当时的一念之差,有几个人慧觉如此,会选得对呢).....她还有个百年难遇的好儿
通过几个简洁干净的镜头转换交代了一个女人寂寞孤苦的一生,近乎白描;女性若自立自强,即使孤独终老,也是不完美中的完美。
桂花巷里茕茕影,雨打风吹去,人生苦匆匆,世事难随愿。十年一梦凄凉,红颜弹指老。断掌纹赫然,剔透红颜薄命,几番伤春暮,已是秋凉。思怨如烟皆当散,祸福当作天注定,往事何必回头看,把他当作梦一般。
噗,竟然有周华健任达华。。。。。
吴念真太会讲故事了。 2011.02.16 自己@燕窝
桂花巷意味着这是剔红改变人生的一条新的道路,是剔红这位古文化培养下的传统女性与自身命运斗争的象征。在这桂花巷里,或许选择,或许注定。影片的戏剧张力不足,略闷。直到最后的6分钟,彻底把我看呆了。那是一个女性一生的浮光掠影,却充斥着悲伤和无奈,快乐是那么的短暂。她,会后悔她的选择吗?
先听了多年的ost,早已听出了想象中的一番风景。待看到电影,竟然觉得相似。我喜欢这篇电影散文,把能撒几十集狗血连续剧的情节,就这般娓娓道来,两个小时,不必事事交待前因后果,也不计岁月如梭,更忽略了大时代的血与火,因为凡是懂得的观者,大抵都能想象的出罢,这莫非也是台湾电影的幸运和不幸
拍出了些许“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的意境,但整体还是过于寡淡和跳脱,换个更有风格和操控力的导演,效果该会好很多。吴念真还是更擅乡土和男性题材啊,剧本台词是软肋,还有就是台湾的年代剧的老问题,演员一说国语就露怯。
神奇的片子,还有任达华!
一个女人的史诗。民国范和台湾风的完美结合,果然是吴念真,果然是陈坤厚。陆小芬的演绎温婉动人,不输她在《客途秋恨》中的表现。任达华在影片中客串演出,他在八十年代似乎有一段在台湾发展,演出过《阴间响马》等影片。
看似平靜下盡是曲折,沒有流於搧情苦情戲,而是相當克制的無奈。陸小芬由少至老,演技出色。
过去的电影就是这样,缓缓的古意,洗练而沉静,岁月悠长也不过白马过隙,断掌女人的一生,好命还是苦命,只怕当事人欲语泪先流。亮闪闪的一众黄金配角,不愧是姆妈喜欢的老电影。
想我一生的运命 就像风筝打断线 随风浮沉没依靠 这山飘浪过彼山 一旦落土低头看 只存枝骨身已烂 啊…… 只存枝骨身已烂 花朵再坏 也开一次 偏偏春风等不来 只要根茎还原在 不怕枝叶爱台风 谁知花等人摘 已经霜降日落西 啊…… 已经霜降日落西 风吹身躯桂花命 如果想起心就痛 思怨如烟皆当散 祸福当作天注定 往事何必回头看 把他当作梦一般 啊…… 把他当作梦一般
天注定式戏剧冲突和观点,非常的符合华语传统旧文化的语境,也是很贴合当时的深受其影响的女性传统思维。剧本转化成影像后再来看,其实内容即便是横跨几十年光景,也还是有些单薄,有些戏份可以多给点信息和人物刻画的。PS.演职人员里的周华健在哪里???
很像《怨女》风格,少奶奶的一生
非常平淡朴实的剧情但却张力十足。其中有周华健,任达华出境,周华健真的很青涩
3.6 幾場戲控制的都挺好的。但總體還是斷啊.......李志希太像英九哥了
断掌纹和媳妇熬成婆的故事
高门富户的女人,最难是一生孤独,堪如断掌纹。凭着一双巧手与三寸金莲,嫁入富贵人家,回头看这一生,时光流水一样的过去,却只映出了她一人的寂寞倒影,甲伊当作梦一般。任达华周华健那时都好青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