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土豪520时,土豪,拜金,无脑,做作这些标签很容易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但如果你能在这100分钟里抛开你的严肃,那么所有的刺激都是笑料,所有的脑残都是种放松。这部片子夸张的低级,无厘头,但从头到尾没有传递任何负能量。吴镇宇靠努力致富,靠单纯追求姚星彤,无脑到了极致也就没有“贵贱”之分,你本知这是出闹剧,便没什么评判的包袱,反而得到了额外的快乐,why so serious?自己看个乐呵,朋友一起吐槽,推荐本片
徐逸/文
这电影乍一看无厘头又浪费时间,细细品来仿佛又像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了最复杂的故事,也就是用大白话讲了个很复杂的道理。海归,土豪,拜金女。作者用符号和标签把每个人物都描绘的很鲜活,观众一目了然。
可是这电影里有很多没必要存在的角色,也有一些说不通的情节。如果说李菁饰演的人物是为了体现有钱人想要努力摆脱丑恶(想把便便变成金色,后来还想变香...)的疯狂,又或者是“土豪的世界你不懂”的意思的话,我觉得勉强说得通。而马天宇饰演的海盐的存在和行为就有些说不通了。
举例来讲,以我对职场的了解,老板不在或是出差,对二把手(也就是老板的副官)来说,应该是最爽的事。毕竟老大不在,老二就是老大嘛。可是他为什么好像很想让老板回来?还气急败坏地去质问女主?这仿佛有些说不通。如果说是因为老板不在,很多事情他无法决定的话,电话、邮件、短信,都是解决办法。而后来他报复性的收购垃圾股就更说不通了。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报复老板?没理由啊。如果说他只是个普通员工的话,老板想怎么做他都没权利干涉。如果说他是因为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或是努力白费了的话,他完全可以跳槽。又或者说,身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海归的他,选择这家公司,本来就说不通。而在影片一开头,海盐向女主表示想要追求她,被女主一口回绝的情节,仿佛也没什么意义。后来在影片中,我丝毫没看出海盐对女主的喜欢,反而貌似是看出了他对女主的敌意。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女主耽误男主工作吗?我实在是无法理解。
同样我无法理解的是女主对男主态度的突然转变。为什么一个有钱的、也许有点小小的不良行为(和虐待动物的皮革供应商合作)的、但是整体来讲还是善良的(给农村捐钱)、并且用心表达爱意的土豪陈的追求不可以接受。但是一个得病了要死了的、投了巨额人寿保险在她名下的、孤身一人跑到意大利的、学了击剑的土豪陈就可以接受了呢?在我看来说不通。
还有更奇怪的。女主看似生活拮据,她哪儿来的钱留学呢?因为她留过学所以就可以对没什么文化但是是老板的土豪陈指手画脚了吗?一个已经有所作为的老板又真的会是土豪陈这样的吗?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海盐这个人物。从头到尾,他戏份并不算多,但是也不少,恰到好处。怎么看怎么像终极大boss。能做主抵押整个公司,能做主把购买地皮的钱都拿来买垃圾股。他手里的权利让人不寒而栗。可是他为什么不直接顶替了这个人傻钱多的老板呢?他绝对有这个能力啊。
也许是我过度解读了这个电影,也许这个电影就是个为了情人节而生的无厘头喜剧。可我怎么想怎么觉得,作者想告诉观众点什么可是又不能明说。也许是我这个人想象力丰富,一个无厘头喜剧都能被我看出一个细思极恐的惊人大秘密。而最让我头疼的是,我并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好像懂了一点,却又没完全明白。我之所以会过度解读这个电影,是因为我正在海外留学,或许未来也是海归。可我不想做那种以“我中文不好”为口头禅,实则外语也不怎么地的“海归”。
这部电影是2015年的情人节上映的,我今天才看到。整体感受就是云里雾里的,还有就是马天宇真好看。两星给电影,两星给马天宇。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我想太多,但是我觉得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观者细细分析和思考。毕竟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电影只是载体,而我们的思考、分析、和结论赋予了它意义。
2018.11.22 周四
当下为什么大众都参与“土豪”或者“高富帅”的讨论,也许恰恰是因为大众的某种“仇富”心理造成的,也许从反面印证了土豪各种开支与做派是一种财富的匮乏,乃至人内里的精神匮乏。香港导演林爱华执导的《土豪250》,不仅利用影像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土豪”的N种生活可能,也表达了对于乌托邦式的爱情的追寻与想象。只不过,这高富帅式的“土豪”是导演镜语下所想象的符号,因为它成了一个以“丑”的游戏代码,电影本身与社会异相一样充满着难以企及的山寨坎普气息。
《土豪520》在电影叙事的“无”结构中表现出了一个“囧态”式的“土豪”,观众既可以成为观众的虚拟的“自我”,自娱自乐,也可以在电影中寻找到“他者”,比如土豪的生活,金钱至上的理念,还有对于爱情的游戏。土豪也好,观众也罢,都不过是一个“看”与“被看”的相互关系。本片编剧之一为王刚,他不仅为冯小刚编过《月亮背后》、《甲方乙方》和《天下无贼》,更通过三卷本小说《福布斯咒语》和《英格力士》,对于当代财富和英语等崇拜症候群的批判,特别是对任志强、潘石屹、王石等等一代房地产大佬所采取的精神抽象的聚合,相当有生活和力道,所以说本片与绝大多数没有生活的描写土豪的电影相比,有着相当可信的剧作基础。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里这样写道:“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虽说诗人写的是闺怨,但表达身居高官身份高贵的“金龟婿”则具有现代意义。将这个概念延续到《土豪520》中,凸显了“富”的含义的同时,又添加了乌托邦式爱情的佐料。可以看出,导演林爱华选用土豪为主题时,依旧将其对爱情的题材的把握渡劫到了影片之中,形成了一种基于本身特色的创新格调。影片以吴镇宇饰演没文化的土豪陈百万为叙事线索,看似其过着“三有(钱、房、车)一无(老婆)”的富人生活,而内里他却是一个“病态”者的富人形象,正如演员吴镇宇所言,“他有点土气,不太在意外表,也不太懂得品味。”
高尔基说电影是“人类半想象的现实”,《土豪520》就是对“钱多人傻品味极差”,“土气粗野,奢华霸气”的“丑富”的真实写照。土豪陈读书少,白手起家,并创建了皮革厂,过上了富人的生活,却因为土豪的任性做派和得不到爱情的苦闷,而遭到妒忌。然而,随着设计系毕业,对皮革感兴趣的赵小薇(姚星彤饰)的加入,土豪陈与助手余海盐(马天宇饰)开始明里暗里上演了一场夺“情”之戏。当然,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人与人平等,相互尊重是一种标志。《土豪520》是将这个标准外域外了,也即,将背景至于浪漫的气息的意大利。不管是骑马、开坦克、送飞机、买古堡,以及给员工各种奖励等,都具有了一种合理的意味。于是,我们在“笑看”这一场场导演“意淫”下的土豪做派时,也只剩下摆摆手,笑笑罢了,因为对于这种富态的戏仿/戏谑中获得了“屌丝”般心态的认同。
在西方现代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在这种表象中,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陈百万看似是一个极具魅力,极具幸福的“富一代”,实则是一个失败的形象,这种形象是脱离于金钱的。当然,导演也是将这一人物至于人间喜剧的空间,表现出生活的各种窘态。其实,在现代这个“屌丝”与“土豪”相互调侃的时代,“土豪”的接地气性设置,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虽说陈百万有直接撒钱的霸气,但却遭遇助手的背叛与身体的折磨,由此,无形间导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骄傲/失落、富有/贫穷、高尚/猥琐等“二元对立”式的土豪形象。更重要在于,土豪这一个体是“屈从”与“接受”爱情是自由、自愿、自行的。由此,我们从各种夸张、荒诞的演绎之中看到了故事的合理性。
包裹在“ 土豪”形态下的爱情,在财富的盛宴之畔,有了更多的表达,包含政治、社会、历史、人文内涵、精神生活等,这也导致了较为纯粹爱情的探讨,即使在《十二公民》中,当代中国的戏剧人也不忘记给了土豪一定的自辩空间。或许,在《土豪520》中,一切都是虚幻,不仅仅是“土豪”,也是爱情,520彻底成为一种肆意狂放的主体奚落东方式数字迷恋狂的时代本身。
吴镇宇是赌博输了很多吗?这么缺钱???
明明是影帝的水准,却非要接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剧本,真不知道镇宇兄是咋想滴。故事老套到家了,完全就是浪费时间的一部作品。
你们懂什么,这是父亲在给儿子赚医药费。。
吴镇宇真是中国版尼古拉斯凯奇啊
平心静气的说比我想象的好一点,之前根本没有勇气下载,为了吴镇宇我也不想看,电视上播了就干脆看了算。选角导演有问题,吴镇宇这样的像农村出来的土豪吗……另外意大利、机师的模型小人,真的不是在暗示《冲上云霄》么?(应该是我想多了)
吴镇宇最近破产了?一星预备。
哎哟喂吴妈你怎么啥破戏都接啊!你还记得你是影帝不?
吴妈你真的那么缺钱吗?
郑重收回因为没参加《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给吴镇宇点的赞。
我的客户中脉投资的电影
看得出来,吴镇宇最近很缺钱。。。
全程也就看看吴镇宇卖萌,果然是奶费曼需要钱啊什么都接……
海宁政府出了不少力,皮草商也赞助了不少吧,顺便带着一众人等去了趟意大利,还在电影中意淫了一把中国皮草商买古驰公司
朋友打电话问我刚才看了什么电影,我说「土豪520」,他就把电话挂了。
郑重收回因为没参加《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给吴镇宇点的赞。
一盘散沙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吴镇宇虽然很卖力,但靠一个人是无法撑起一个影片的好么。也就是他还有点号召力,可就算是除了妇联2没有别的片的情况下,仍然是一排一个人的惨淡场景,吴帅你还是好好演你的黑道大哥吧,拜托,就算再缺钱也不带这么玩儿的。要对的起粉丝呀喂!
5.9/10
未看,看名字負分滾
吴镇宇接二连三的烂电影真是醉了,太挑战承受极限,到底咋了,期待尽快被打脸
吴镇宇总是接烂片还不许人说玩微博还总是恼羞成怒也不知道他是玩不起还是真的心理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