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的香港电影圈人才济济,全能型艺人遍地开花,小黑哥短暂的导演生涯也贡献了几部质量尚可的动作喜剧电影,其中的代表作就属《咖喱辣椒》,当时还是星仔的周星星同学在两年后便成长为统治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的星爷,垄断了票房前五,续集只能另组CP,梁朝伟成功补位,跟张学友更有化学反应,风格更欢脱,只是过于偏闹剧,仅图一乐! 歌神与影帝的CP组合承载了一代人的美好回忆,为《喋血街头》的生死兄弟情抹鼻子,为《东成西就》的北丐东邪斗捂肚子,或悲或喜都做到了极致,何谓经典,应当如此! 陈可辛绝对是难得的电影奇才,商业文艺两手抓,两手都够硬,自己导演的经典文艺系列,金杯奖杯一揽子买卖做得明明白白!主导制作的商业电影口碑皆可,市场也不辜负,活得通透,玩得明白,这是人才!
首先2部片我都喜欢,打分足以证明。只是单纯把两部片很相似的桥段拿出来说说,找找原因
我第一次看这部片时,有些场景觉得很突兀,有些刻意为之。后来这两部片又看过好几次,越发觉得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虽然剧情,类型完全不同,但很多段落,装束,设定,都刻意为之的统一。
我先还真以为这部片是在《人皮灯笼》之后,再一看,这片反而时间在前。
我再细看看共同点,原来人皮灯笼的导演是刘伟强,是这部片的摄影。
按说这部片是1992年的,人皮灯笼是93年的,但是不管怎么看,倒好像这部片里的很多设定像是在"致敬"它的晚辈。
——因为在这部片里有些设定反而不如《人皮灯笼》里来的自然,有些刻意为之。
先说一些单纯的共同点。不存在问题的
首先是开场的砍人部分,两部片的主角都是因为天生倒霉,砍人时只剩一把餐刀可选。
再看砍人时的装束,道具。
这些反正都是"体现一个人倒霉""两帮派的区分",正好有现成的模板,拿来就用。
********************
但有几个地方,这部片作为92年的片,却反而显得像"致敬"它的后辈一样,它拍的反而不如后辈自然。
这部片里开头是实实在在的砍人,老大拿个关刀干什么??谁拿这玩意砍人的?自己还吐槽了。
而《人皮灯笼》里,这是在大反派boss苏雄练功的地方,这地方本身就有兵器架,上面各种古代兵器。他们空着手,倒霉辉的小弟只能随手抄起一把大刀就砍,那是没得选。
还有一个同样是武器
两部片在结尾部分都出现了日本武士刀,关公的刀来自于之前手下掉落的,倒霉辉的刀,他们这是在警察局,是从没收的证物凶器之类的一堆东西里抽出来的。
对比一下,别看前者出场给个特写,挺装逼的,但是这一仗从一开始就是冲锋枪扫射,手榴弹乱扔,手枪都不带的。前一秒还一阵扫射,你接着就来个这种拿刀骑摩托出场,要不是赶上主角正好子弹打完,明明是送人头好吧??你是穷的没枪了,还是未卜先知知道人家没子弹了??
而人皮灯笼中,刀的出现,合乎情理些,先是警察都被逼着退了子弹,然后被清场,锁上门,就他们3个,就苏雄一把手枪,还没开打就被偷袭打掉了,所以从头到尾就是肉搏。这时候有把刀那是当然要用的。
说白了,《亚飞与亚基》里的关刀和武士刀,属于装备降级,而《人皮灯笼》里,用它们是升级
********************
以上还都属于两部片在某些场景上如出一辙的地方,虽然有些设定这部片做的不太好,但还算没什么大问题。
而最要吐槽,也是我最初觉得疑惑,后来才慢慢细数相似点的地方,就在于关公最后玩神打这一出。
这片里,从头到尾没有任何铺垫说关公会这些玩意,最后突然就凭空玩了这么一手,而且梁朝伟磨磨唧唧把子弹装进去,你有跺脚半天施法的功夫,对付两个重伤的,或者躲一边去,不容易的多??你这不是严重的强行加戏么?
再看《人皮灯笼》
《人皮灯笼》就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本身苏雄就懂茅山术,又练过神打,年轻时就展现过刀枪不入。所以结局时的大战早早的就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再看玩神打时的细节
特写镜头都一样。这姑且当是提一嘴,毕竟神打都一样。但是再看下面这话呢?
在看到对方玩神打时,都喊出了终结者的话,甚至两个人姿势都差不多。
×××××××××××××××××××××××××××××××××
综上,我分了3块来说,1是如出一辙的。2是如出一辙,稍有些突兀,但问题也不大的。3就是强行加戏的。
对于这种情况,我猜想,可能是92年的这部片里的这些桥段,可能当时拍的时候只是一个设想,一个创意,但拍的仓促,欠打磨,就直接拿来用了,比如看到里面有命运这回事,想搞得再玄乎点,可能是临时剧本改改,仓促的就加了一段没有任何铺垫的神打上去。可能觉得光枪战不够帅,要弄个刀上去,就这么来了段骑摩托拿砍刀冲进枪战的场面。
而作为摄影的刘伟强,拍下一部《人皮灯笼》的时候,估计就吸纳了这些桥段,但是他就可以从一开始就编排好,要玩神打,就把大反派和法师合二为一成一个人,要让刀出现合理,就让决战从一开始就是肉搏战。觉得那关刀挺有意思,就插在神坛那一段上去。觉得红发带,咬吸管,砍人没武器这些设定通用,就顺手拿来用。
最后,单纯说回这部电影。
我挺喜欢这片,很想给5星,但是曾志伟最后的戏,我还是扣了1星。4星也差不多了。
本身曾志伟就是个圆滑的生意人,与亚飞亚基并没有什么交情,也没照顾过他们,他们发达后送他个招牌,也不过是嘚瑟一下,借曾志伟这个人来人往之地出出名。
好吧,就算曾志伟谢谢他们,为这点小交情都要为了帮他们冒大风险,给他们准备一大车武器,自己还跑路,这姑且也就罢了,算是推动剧情发展吧。
但最后时刻的出场呢?他可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来最后补刀的,关公这么大势力,他敢单枪匹马回来送死??而且为了什么啊??牵强了。何必给曾志伟最后加这么一出戏,直接红白内裤破了风水一枪毙了他就完事好了。 另外说一下,汤镇业这关公演的,绝了。必须赞。
确实像伍迪艾伦,后半段收尾也是相同的无力。
港片里经常能扒出来这种灵光一闪的作品,开头的二人对白很有意思。
电影对黑社会的调侃真实而有趣,可能只有导演才有这么深的领悟,将黑社会老大塑造为一种病态的心理,
还恶搞我有一个梦:香港没有黑社会了,因为六百万香港人都加入黑社会。
不得不说汤镇业这个关公角色比两位主角都要出彩,最后还来了一个神打,不知道上身的是不是关公。
袁咏仪虽然很美,但是戏份有些过重,因为对剧情的推进作用很小。离开可能对两人内心成长有帮助,但剧情上无聊。
最后与关公的决战虽然有趣,但脱离了现实,与全片有些脱离。没有伍迪艾伦结尾处理的有趣,当然,也不是那么有趣。
最后关公被红白色集装箱压扁,正好衬托了主角的命硬。
ps:优酷有高清修复版的,不过有删减。
以前潇湘频道放过,头次觉得滑稽片也可以这么好笑,港味浓厚在于戏谑,串珠结构与走马观花地一路小跑式发展。除了最后奇怪的火拼,可能也是为了圆满感不得已为之,还有无疾而终的袁咏仪变直,其他的段落相当出彩,饮茶看热闹,给二姑送钱,冰室讨债,还有打破墙的主角自白,哈哈。也太好的活法!
完全爆笑的反情节黑帮片,笑足90分钟,尤其是片尾的反转再反转很有创意。导演居然是柯受良!看不出小黑哥这么有喜剧天赋。梁朝伟真是帅惨,看完心情都好了很多。这类电影的最大缺陷就是容易忘,记不起这是看第几次了。
其实我是看过的,借高利贷五万块,就能开一个贸易公司,印象深刻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港片,周星驰之类的,虽然只能租碟,每部喜剧片都笑得我肚子痛,还有青岛台的tvb。后来年纪渐长,也狂妄不少,看什么电影都觉得瑕疵太多,恐怖片配乐不够,喜剧片编剧不行,但回看小时候喜欢的那些电影,还是每次都会笑很多,我以为这种感觉不会再有。但今天我找到了同样的感觉。
3星半 娱乐性很足,甚至比导演之前的那部《咖喱辣椒》还要好玩好笑,片中的学友哥又软又萌,而梁朝伟演起喜剧一点也不比周星星差,两人搭配毫无违和感,超萌超好笑的“飞基双煞”组合,袁咏仪也挺漂亮的。片中还“致敬”起了《咖喱辣椒》的星爷呢,可惜结尾收场比较粗略,要能有个有趣点的收场就更好了
如果他們2個都是gay在一起好了~~~
……到底是有多基……话说张学友跟袁咏仪看的那部周星驰的片子是啥?
看到这里才发现原来梁朝伟和张学友的CP这么好磕!!喋血街头,东成西就加这部,如果这都不是基片,什么才是基片!!!!我爱喜剧!!!我爱喜剧的梁朝伟和张学友!!!特别爱喜剧的梁朝伟!!!!文艺片什么的都给我死开!!!!
伍迪艾伦拍古惑仔估计就这效果吧,辛辣而不失调侃地嘲讽小人物渴望成名成龙的滑稽心理,用自我厌恶的放飞羞耻心,所以劝人向善才灌输得如此自然
“你长得好像我的一个亲戚...”“啊,老婆。”演喜剧的你也同样出彩。
有喜感嘅片。兄弟情義很感動。飞机双煞,哈哈哈哈哈哈。
拍《亚飞与亚基》的时候梁朝伟29岁,张学友30岁,而梁朝伟主角光环演大哥,张学友演小弟。看张学友电影,他大多都扮演这种傻憨的弟弟角色,把风头十足的角色让给其他演员,我觉得如果张学友一直演大哥,换成霸气的一面,他在电影方面的成就会相当亮眼。
原来谐星的梁朝伟跟张学友频率这么接近,前后的呼应简直像老夫老妻,比现在端着当男神有趣多了。整个节奏超快,诙谐神经又跳tone,精神比TVB更乐天
这部实在太招人喜欢了,看了好多遍都不觉得厌,其实我特希望男猪们换成黄子华跟达明,哦吼吼吼~~靓靓在里面实在太cute啦~~
从前有一对基佬,他们总想着混黑道,然后他们遇到一个蕾丝边,其中一个爱上了蕾丝边,但是蕾丝边爱上了另一个,然后蕾丝边强奸了她喜欢的那个扔了喜欢她的内个然后丢下两个走了,后来那对死基佬一起去监狱捡肥皂了。【END】大概是西毒和北丐的90香港版这样[并不是]
真欢乐!梁朝伟小痞子搞笑风格我怎么这么喜欢,比起后面那些严肃忧郁的喜欢多了
太搞了猛戳笑穴。要什么女朋友,到底是混黑涩会无法使你快乐还是歌神不好玩???影帝就暂且不说,歌神虽然半路出家但无论是喜剧,悲剧或是正剧都能演的惟妙惟肖,怪不得在业界流传至今学友是被歌唱事业耽误的好演员,黄金时代港圈大佬都音影不分家,能站在各自领域天花板的男人,同框互不抢戏,反倒互捧互逗配一脸,萌到让人满地找头,分则各自为王,合则天下无双,钥匙我吞了,他俩这辈子锁了,兄弟们跟我一起登上这艘幽灵渡轮
作为一部轻松愉快的喜剧,本片制作和设计稍有别出心裁之处,一些小巧思颇有谐趣。袁咏仪好美呀!虽然着墨不多,表演亦不深刻,而且这个人物在半场就莫名消失再也没出现,却给人留下惊鸿一瞥。整体尚可,打5分吧。
港式青春深刻藏骨髓!!!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
说理但不说教,搞笑但不搞基,虽有些烂尾,但后现代主义的嘲弄主调既符合转型期的躁动氛围,又将娱乐效果放大。双傻设置比《阿呆与阿瓜》还早两年。配乐活泼丰富,总在弛缓处起点睛之用。一直很怀念老港片泼皮贱相的角色塑造,如今港产喜剧早不复鬼马癫狂,纵刻意搞笑也扯不动人一丝嘴角,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