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allad Of Cable Hogue》,凯博•胡格之歌,但通行的中文译名却相当强悍,带着一股艳情地方戏的味道。 一开场,一只戈壁上的蜥蜴,被枪打得四处飞溅,血肉模糊,好像还是那个被称作“血腥萨姆”的导演的作风,荒凉的沙漠,赤裸的暴力,能者生存的西部,诗意是粗犷血色的,道德和法制是模糊的,英雄是孤独的,但其间流窜的兄弟意气,又足以让人醉笑陪公三万场,死生许之。萨姆•派金帕开了暴力美学之滥觞,在刀光剑影的西部世界,驰骋于英雄和魔鬼之间。 但在《牛郎血泪美人恩》中,他却柔软下来,除了刚开始被打死的蜥蜴,几乎再看不到什么血腥镜头,随处可见的竟然是温情、幽默、浪漫。主人公凯博被遗弃在沙漠之中,朝着远去的同伴们吼“叫我胆小鬼,让我渴死在这里,还把这些编成歌唱!”,在烈日下对着天空商量“从昨天开始已经没有水了,上帝,有点口渴了,我想我已经提出来了,阿门”,短短几分钟间,弥漫着不动声色的喜剧风格。 一曲悠扬的《Tomorrow is the Song I Sing》,多格画面中凯博在沙漠中跋涉,同时出片头字幕。濒死时,他却奇迹般地找到了水源,存活了下来。他买下这两英亩土地,建造起围栏、房屋,在荒漠间创造出一个小小的绿色王国,靠提供水和食物给过往旅人获得财富。 影片开始,他就决意等待加害过他的同伴,再到结尾,他们架着马车来到这片水源,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复仇主题在叙事上形成了一个圆环,而一开始他挖坑、捕蛇这些细节,也都被呼应进复仇行动中。但影片中间,却充满了大片不一样的景色,把复仇冲得淡而又淡,几乎让人想不起来。希迪带来的柔情蜜意,牧师借“救赎”之名挥发的淫荡,荒漠上缓缓升起的星条旗,不时出现的吉他曲,莽莽西部的面目如此柔和。 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中的希迪,裸粉色系的衣服,极窄的腰身,金色长发在阳光下泛光,笑起来有如凯风自南来,在沙漠小镇中散发着红粉之气。镜头这时,却在凯博的视线和她的胸部之间轮番切换,用滑稽冲突着这种美。他第二次见她,是在妓院房间,洗浴交谈,她说受够了沙漠,要前往大城市旧金山,这个胸部丰满的金发女郎,在镜头下极其性感。摇摆的曲线里,导演显然深谙轻解罗衫之中蕴含的情色滋味。 到了牧师勾引别人妻子的场景,依旧散发着这种滋味,他一面宣扬上帝的意旨,宣称带给苦难的人们以安慰,一面将手游走在她的臀部,拥抱亲吻,缓缓解开她背后的一排纽扣,伸进她的衣服里。情色气氛中,又因为他那关于上帝的布道,他的胆小和紧张,而充满滑稽意味,让人忍俊不禁。调侃了宗教,觉醒了本能人性,这种人性在后来牧师微笑着,认真说起“上帝是多么智慧和美丽,给女人胸部”时显得格外美好。 希迪骑着马,来到了沙漠,来到了凯博泉。唱着《Butterfly Mornin's》,红色条纹衬衫,蓝底碎花窗帘,窗外天空高远,她做饭,清洁,捡鸡蛋,像一个真正的主妇一样。他们做爱,在简陋的房间吃床上早餐,在黄沙地上的浴桶中洗澡,一切正浪漫地不行时,远处驶来马车,赤裸的希迪慌张地从桶中跳出来,轻松的快剪,转成了夸张的喜剧气氛。 导演似乎特别中意将风格这样融合,浪漫中有滑稽,粗粝中散发着柔情。凯博身上有西部拓荒者的典型气质,坚忍不拔,充满勇气和尊严。他不能离开这片沙漠,就算希迪用尽她的温柔也不行,他对待她就像一个真正的淑女,也非常珍惜这种在广袤沙漠中可以令孤独消退的爱情,但他不会跟她一起离开,前往城市。在这里,他拥有双手创造出来的家园,等待着他的仇人。希迪劝说他报复不会有好结果,不如忘记,他回答着“有些事是一个人不会忘记的”时,帽檐下坚毅沧桑的脸,像极了所有那些西部英雄。很多个星空下,面对人生的荒芜,他常常是柔软的,会在希迪提起要离开时,垂下眼睛说“我已经习惯你做的食物和一切了”,但这种像贝壳的柔软,外面呈现的是坚硬,是不妥协,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去等待重新赢回尊严,赢回自己的那套准则,那些猎猎西风下,一个男人无比看重的东西。 希迪走了,牧师也走了,他终于等来仇人,他们试图偷盗他的钱财,却被困在大沙坑里。他拿枪逼迫他们脱光衣服,向山那边跑,其中一人缓缓拿起枪,终被他射死。但对剩下的一个人,他还是没有开枪,纵观全片,他总是在电光火石之间才开枪杀人,出于对生命的自卫,不暴力,不嗜血。复仇算是完成了,确实,它不在于仇人的死亡,而在于某些失去的东西的赢回。 乘着汽车回来的希迪,盛装之下华丽优雅,开着摩托车、戴着墨镜的牧师,简直一副嬉皮士的样子,对着他进行临终祷告。他死在意外后退的车轮下,工业文明的产物,这个他第一次看到的汽车,带着象征意味。也只能这样结尾,日落黄沙之下的,自然之子,怎么能离开这片土地。城市始终在他的世界之外。暂时收敛起苍凉不仁,抛弃了血腥和暴力,萨姆•派金帕刻画的依旧是人性,有着多个的棱面,就像牧师最后的祷告里说的,他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坏人,但是上帝,他是一个人,一个男人。 凯博•胡格,如此令人着迷,他诞生于荒野,在贫瘠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王国,最后走进时间的长河,眠于这片他终身抗争、热爱的沙漠。长夜清永,其中的一个夜晚他大概从来不曾忘怀,我也是。幽蓝的天空,烟囱里冒着烟,月亮在云层间穿行,沙地上她赤脚而来,睡裙涨满了风。他抬头看着她,充满忧伤,两人牵着手慢慢地走,风很大,吹得她的睡裙像一张帆,似乎即将远去。她出现在你面前,然后和你擦身而过,眼前只有广阔的沙漠,亘古不变更。
主角在沙漠中被抢劫到一无所有,最终发现了一汪清泉,去开垦,建立了自己的国度。一见钟情,看到喜欢的女孩便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又亲自目送她走向远方。再逢仇人,他没有选择复仇而是选择宽恕。他坐着,看着他亲手开垦的一切,终于萌生决意去追求爱情。可是象征着现代文明的汽车闯入他的土地,他奋不顾身推开仇人,自己却被汽车碾过。所有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然而他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这里,他的身体将永远埋葬在自己发现的泉涌旁。最后,烧汽油的摩托车和汽车驶向左方,四轮马车奔向右边,现代文明与西部时代终究无法相交。What a poignant ballad
带有喜剧和舞台剧的西部片,有点古龙的意思
绝大部分看似轻描淡写的喜剧,最后结尾亦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最后在牧师的致辞中变换场景,最后的欢乐置换为葬礼的悲伤,蒙太奇效果。看评论字幕知道导演一直在用宗教来做另一层面的象征。最后三路人马不同的走向也是象征了历史进程。是活在过去的人的挽歌。
于是老萨姆的主角又被历史的车轮碾死了
从头到尾只死了三个人跟一只蜥蜴,貌似也没有用慢镜,应该是Peckinpah最不Peckinpah的一部。这部跟在Wild Punch之后,的确叫人吃惊。但宿命感跟西部之死的情怀始终都在。
反传统的西部电影。先放下枪,去掘土,去找水源,去追野外猎物,去开拓,再鼓起勇气认识一见钟情的女孩,然后和她做爱,接着就是不分日夜地继续劳作,去解决更多麻烦和问题,等到时机成熟,迎来复仇,或者放下,再坐着,看着眼前亲手开垦的一切,想象另外一种生活,继而终于生出决意,准备和归来的爱人离开,然而这炎热沙漠里内藏着的丰富黑色幽默还没有干涸,在你扭头即将远离之际,一个代表现代文明的闯入者给你制造了意外,于是你又只能抱着受伤的身体卧床休养,而当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小小的插曲之际,你的生命却走向了衰亡,如此突然,几天之后,伴随着假牧师的真善言,你就此长埋于这片土地,无法再离开。
看过最矫情的一部西部片!! 山姆大叔 说好的暴力美学了!?
谈笑间离世,却让周遭不舍上帝轻易带走的一个好人。
牧师那段太精彩了。。。上帝对美帝来讲就是个工具。。。片子很好玩。。节奏稍微慢了点。。。结尾很意外。。。Stella Stevens很漂亮
又漏加了一部好片。接受度最高的佩金法式西部片。
西部拓荒片,真看不出是帕金法的
我是来膜拜“暴力美学”电影的开山鼻祖萨姆大叔的,他革新了60年代之后美国西部片这一电影类型的创作。于是便下了这一部《牛郎血泪美人恩》,没有想到居然是一部喜剧西部片,节奏有点奇怪,貌似和暴力美学相去甚远,不过看到后面还挺感动,主角最后倒在车轮下,是有什么寓意吗?
孤独的主角
1.中译名很好,但下次别再这么译了;2.教士调戏有夫之妇的段落特别搞笑;3.Cable Hogue是西部小天地的“国王”,而他最后死于轮胎之下,预示着西部即将被铁轨和火车碾过。
佩金帕版的沙漠牧场物语?有美人也有复仇,但贯穿其中的更多是辛劳创业史,开篇到中段莫名想起《第一头牛》;西部英雄被现代化的车轮隆隆碾过 (like literally) 的结局属实令人唏嘘。
4.5有许多佩金帕的风格,但又不那么地佩金帕,一个“胆小”的不敢开枪的人最后却成为了英雄,佩金帕解构的不仅仅是西部电影中传统的男性形象,更是美国的国家历史,宗教的加入也让这部开垦荒漠的寓言故事变得立体生动,如果说以“利益”是枪炮和力量能带来的,那么“文明”就只能靠智慧和勇气了,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文明”(银行、合约、买卖等)代替了原始西部的野蛮,而大量幽默场景的插入也和佩金帕许多电影中强调的男性不得不通过暴力承担责任的主题南辕北辙,当然佩金帕要表达的也远不止于此,宗教与资本是新时代“文明”的象征,但他们同样是贪婪和可笑的,真正不被价值捆绑的人才是自由的,胡格升起国旗与降下国旗,他的最终的玩笑般的死亡,都是佩金帕对“宿命化”的男性形象的一次颠覆,胡格的洒脱、自由与爱情的执着,是挽歌也是号角
主角在沙漠中被抢劫到一无所有,最终发现了一汪清泉,去开垦,建立了自己的国度。一见钟情,看到喜欢的女孩便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又亲自目送她走向远方。再逢仇人,他没有选择复仇而是选择宽恕。他坐着,看着他亲手开垦的一切,终于萌生决意去追求爱情。可是象征着现代文明的汽车闯入他的土地,他奋不顾身推开仇人,自己却被汽车碾过。所有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然而他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这里,他的身体将永远埋葬在自己发现的泉涌旁。最后,烧汽油的摩托车和汽车驶向左方,四轮马车奔向右边,现代文明与西部时代终究无法相交。What a poignant ballad
佩金帕竟然拍过这样一部西部拓荒外加爱情轻喜剧。。。真是完全看不出是他的片。整体风格也完全不是传统西部片的耍酷飚枪战骑马大追什么的,应该说是个农夫耕地谈(很肉欲的)恋爱的故事... 另外这个译名,哈哈
这部电影,黑泽清看了一遍又一遍!
陷入绝境的流浪汉在荒漠发现水源,于是购置土地欲在此立足。相比其它西部创业题材,本片内容极其寡淡,几场戏的连接也很生硬。贯穿全片的是男主与妓女的纠葛,他们一个要留下,一个要去旧金山过城市生活,二人的矛盾只是靠啰嗦的对话呈现,戏很难看,虽然女主也有点裸露表演,但她满脸褶子也没露点。后半段加重了女主、牧师,以及走过场一样毫无存在感的捣乱者的戏份,但本片还是以男主为绝对核心,这个人是怎样的呢?他没有过去,思维简单(连贯的戏剧张力的缺失更放大了男主行为的碎片化)、举止粗野,算是一个令人留不下印象,也无法产生好感的形象。电影整体制作有明显的B级片感觉,来来回回就几个演员,布景粗糙,打光像廉价色情片。还用了些莫名其妙的快放制造闹剧效果,牧师被自己抓住的响尾蛇包围的那几个镜头,非常造作粗劣,在B级片里也属劣等
天才帕金法,不止暴力美学。如此佳作在舞台上演出应该也不错。“这样的人是乐观的,也是对生活彻底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