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图的是热闹,随着年龄增大,再看此片,可以看出当年的创作者是非常认真的。
比如:在第一次全景展示高家庄地道战的时候,有两名日军士兵手持掷弹筒击发的场面,后来他们就被爆炸淹没了。等到片尾在黑风口野战的时候,出现了一位高家庄民兵在壕沟里使用掷弹筒的镜头。前后呼应,非常精准!
再比如:大家注意假武工队的装备,自行车、长短两样家伙,尤其是他们背的长枪,感觉枪托略短,不知道是不是骑枪。
至于人物,也是很鲜活的。大家注意里面的日伪关系了吗?军官层面:日军最高指挥官山田队长的军衔应该是个大尉,而伪军汤司令的军衔似乎是少校,放在日军中就是少佐,比山田大一级。但汤司令在山田面前卑躬屈膝,肆意讨好,让伪军军衔成为笑话。士兵层面:伪军士兵在烧火炖鸡,鸡炖好后被日军士兵一把推开,不予分享。下地道时,日军士兵也是当着双方军官的面,肆无忌惮推攘伪军士兵,双方军官都无表示,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
大家还记得假武工队队长叫什么吗?孙进财。而最后给真武工队提供情报的伪军士兵是谁呢?张进财的儿子张来顺。两个进财,一个欺骗同胞,一个支援同胞。刻画了两类人在反侵略战争中的不同人生轨迹。
《地道战》的定位是军事教学片,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与坚定的人民立场,已不能简单地用电影的标准来评价,虽然按照电影标准,在60年代的中国同样可以称为优秀的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大战小战不断,时刻面临战争威胁,武装人民备战十分必要。一部讲述如何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的电影,本身也是很好的发动群众的素材。
地道战得到了敌人的“认可”。1941年,第一一〇师团骑兵大队长加岛武谈及中共游击队的地道战时哀叹:“旷费时日,真想举手服输。”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冀中平原地道战只是抗日游击战争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对“平原地区不可能坚持游击战争”的党内错误思想的有力驳斥。相比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日,节节败退,直到盟军反攻依然在大片丢失国土的惨淡局面,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力牵制了敌人后方,使其不能毫无阻碍地控制广大中国的土地,支援了八路军新四军正规部队;同时使蒋介石集团既不敢公开投降日本,也不敢发动大规模内战,保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免遭破坏。经过游击战争的锻炼,共产党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提高,已有充分实力与国民党军队抗衡。
影片中反复提及“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反观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后期避战甚至大批投降以“曲线救国”,大部龟缩在西南后方,接受日本地方部队的投降还要等待美军飞机帮助空运,结合日后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我们不难理解单纯地为“保存自己”而保存自己的消极战斗的结局便是自我的毁灭,更谈不上消灭敌人了。
这是小时候看的电影了,基本上都忘记了,昨晚带着孩子又重新看了一遍,孩子很感兴趣,提出了好多好多的问题,为什么日本鬼子要来侵犯我们国家,我们为什么不去侵占别的国家,日本鬼子为什么要杀光烧光抢光,日本人为什么不把来侵犯我们国家的坏鬼子全都抓起来,怎么就日本鬼子来打我们,别的国家怎么没来等等,现在的小孩看剧真的太多太多为什么了,于是跟他讲解了一些战争方面的事,还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做对比,这样的片子很有教育意义,挺好的!
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你们要各自为战
这才是大片!美国人哪找这些个地道去!
嗯
儿童时代的秘密基地情结
地道战好刺激有趣
童年快乐记忆
这个很有意思~~
科幻片
小的时候看过很多遍
是我们家内个么
无语……
小时候觉得很神奇
纯标记
一直觉得强过《地雷战》
教育在重,不喜欢
童年回忆。
比地雷战更加有趣,很有游戏性。
还想什么,大合唱吧!
很不错,故事好,人民大众好~~
童年的记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