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传说》有个非常令人迷惑的电影开头:
在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原本和睦的人类,为了争夺具有神秘魔法力量的神龙宝石而相互失去了信任,分裂成了五个部落,各自养了一大堆雇佣兵、战士和刺客,随时随地做好了发动战争的准备。女主角拉雅的父亲,神龙宝石的守护者,龙心城的首领,一个意气风发、能舞擅斗的威武战士,强到敌人连个脚趾头都没办法靠近宝石。他希望呼吁各个部落停下战争、保持和平、相互信任,重建这片古老大地繁荣一体的世界。
拉雅问他打算怎么办,他说:
“一起吃个饭呗。”
一边这么说着,父亲一边在个满是佣人的大厨房里向拉雅展示了他最新研制的菜谱,就像每一个亚洲文化里慈爱的父亲一样:纵使他博学通识、功成名就,却依然保持着喜欢下厨的兴趣爱好,会做让小孩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父爱料理。他往一口大汤锅里放了一勺虾酱、一把柠檬草、一碟笋、一点辣椒和棕榈糖,望着这碗飘着奇奇怪怪佐料的红彤彤的汤,拉雅以为父亲要给其他部落下毒,禁不住馋喝了一口才发现:
原来!喝冬阴功汤还有民族大团结的功效!
《寻龙传说》是一部以东南亚文化为灵感的迪士尼动画长篇。自1937年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上映以来,迪士尼以将近每年一部的速度不断推出新作,直到目前的《寻龙传说》,已经是第59部动画长片。迪士尼的动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既一切情节都发生在架空世界,以动画的形式让幻想中的世界发生在观众面前。而架空世界的文明往往又植根于现实世界——以《超能陆战队》为例,影片呈现的概念都市“旧京山(San Fransokyo)”就结合了旧金山和东京的城市文化背景,让观众感到既新鲜又熟悉。
《超能陆战队》的导演,唐·霍尔,也正是本作《寻龙传说》的导演。从《寻龙传说》呈现出的服装、建筑、美术设计和料理食材等细节来看,这部电影借鉴了老挝、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在西方语境下呈现出一部有着浓厚亚洲文化韵味的电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美术总监可以汲取亚洲文化的特色把控美术风格,在音乐编排上挑选几样亚洲特色的乐器进行编曲,如果人物情节的内核依然遵循着西方文化语境的既定思想,最后完成的作品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依样画葫芦的表象。文化表达有时候倒是和做菜差不多,摆盘花里胡哨的或许可以勾起让观众一探究竟的愿望,但取决于菜好吃不好吃的关键,还是要文化入味。
从一碗冬阴功汤开始,《寻龙传说》展开了它在动画架空世界中,让文化入味的尝试。这可能是这么多迪士尼长篇动画中对吃最为执着的一部动画,也正如东南亚民族对美食的热情。东南亚人爱吃,有些国家的香蕉不仅是水果,还可以被作为一种计量单位;以前马来西亚的纸币上都印着香蕉;在越南的当地谚语里,就有“为学语先学吃”这一说。和中国一样,越南人打招呼也喜欢说“吃了吗?”。《寻龙传说》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台词,除了凸显本篇核心主题的“信任彼此”,就是一句“有谁饿了?”这句话代替了“你好吗?”“交个朋友”等一切打破僵局的潜台词,推动人物关系的发展,表面上看上去是打算去吃饭,实际上意有所指,这种行为在亚洲文化里被统称为“饭局”。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片头神龙宝石的守护者为了统一龙佑之邦,竟然寄希望于请大家吃顿饭,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有一顿饭不能解决的事情,那就来两顿。
但是当请客吃饭这样的享受摆在了和龙心城敌对的另外四个部落面前,大家无一例外地都将它看作是一场“鸿门宴”,亚洲文化语境中对“吃饭”的复杂含义就此展开:在欧美文化作品里,鲜有为宴席赋予复杂定义的情节,仅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从文艺复兴时期就指代“背叛”一直被沿用在欧美的各个文化作品当中。但是在亚洲文化作品当中,摆什么宴、吃什么、怎么吃,统统值得创作者推敲考究,而一名专业的演员对于“吃戏”甚至还有不同层次的表演。
在以越南为背景的电影《情人》里,就有这么一场在高级餐厅里吃饭的经典场景,女主角邀请她年长的情人和她的家人一起共进晚餐,为的是向她的家庭展示她捕获的富商情人;情人在席间尽力想博取大家的好感,最终只有在结账的时候掏出来的厚厚一叠钱才引起了家人的侧目;她的家人们装作对情人毫不在意,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样才能从他身上捞到好处。亚洲文化背景的电影里,吃饭常常被作为一段关系的纽带或者重要转折点
拉雅的父亲邀请四大部落一起吃饭和解,四大部落却质疑他的企图。拉雅试图帮父亲解围,主动走到众人面前打破僵持不下的局面,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拉雅要为父亲辩解的时候,她却问大家:“有谁饿了?”语言可以转化为割裂部落团结的利器,但食物永远是中性的、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力量的。各个部落面面相觑,龙牙谷首领的女儿纳马丽主动站了出来。
宴会席间,要看一个人是一心想办事还是诚心想吃饭,只要看那个人对眼前事物的态度,多少都能猜出来。镜头转向拉雅和纳马丽,两个女孩坐在地上聊天,纳马丽身边的食物纹丝未动,而拉雅身边的餐盘里被吃得仅剩下一根肉串。拉雅将肉串分给了纳马丽一半,两人交换着女孩的心事,通过一个关于食物的快问快答,纳马丽话锋一转,主动聊起了关于最后一条龙希苏的传说。拉雅兴奋地拉着纳马丽去看龙心城世世代代守护着的神龙宝石,就像她分享肉串一样和朋友分享她引以为豪的秘密。
就像这顿没怎么好好吃完的饭一样,随着纳马丽的背叛,两个女孩之间的友谊支离破碎。
成年之后的拉雅带着自己的宠物突突一起去寻找神龙希苏,在残骸堆砌的洞穴里,拉雅成功唤醒了希苏,希苏醒来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来熟地从拉雅的包里顺手拿了菠萝蜜干吃。菠萝蜜干是一种典型的越南果干零食,偷吃零食的希苏打破了拉雅以及观众对于神龙原本至高无上的圣洁想象,它就像一个长不大的邻家小孩一样成为了拉雅的同伴。因此即便希苏在获得了各方魔力以后变得越来越强大,拉雅在希苏面前始终更像是个大姐姐一样守护着它,害怕它被人类世界欺骗。
在处理用餐场景上,西方电影很少会关注食物本身,也很少给食物赋予特定的情感寄托。导演利用了东南亚各地的饮食特色塑造了《寻龙传说》中不同的食物情节,当拉雅和希苏逃到小男孩阿波的船上以后,起初三者处于金钱交易当中的雇佣关系,拉雅不信任阿波,让希苏隐藏自己神龙的身份,阿波端出一锅虾粥请她们尝尝,却遭到了拉雅的拒绝。她认为粥里可能会有毒——就像任何一部亚洲武侠片拍的情节那样,当一个见钱眼开的客栈老板无故端出美食招待侠客,多多少少都有点不怀好意。阿波告诉拉雅:“即便这粥里有毒,喝了以后你也会幸福地死去。”而在一边的希苏早已喝完了整整一大碗粥,发出了幸福的感叹。
做饭好吃的人,能有什么坏心眼呢?这是亚洲文化当中永恒不变的真理。你很难不对一个做得一手好菜的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与好感。童年创伤让拉雅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阿波却轻易地用一锅好粥拉拢了拉雅的信任。冬阴功汤在父亲手里成为了团结五族的象征,而阿波的虾粥则起到了建立信任的一种途径。在此后的冒险当中,每当船上多一个乘客,就会重复出现一次大家一起喝虾粥的场景,一再强调了食物是凝聚团结的纽带。
当船上一行人来到龙脊山以后,纯真的希苏不愿意希望以“送见面礼”的方式向龙脊山的首领索要神龙宝石的碎片,于是抓起一锅虾粥就冲向深山竹林当中。她抱着虾粥告诉拉雅,“如果你想信任别人,就要先让别人信任你。”随即叩响了龙脊山部落的门环,就像个热心邻居抱着一锅刚煮好的饺子想分给大家尝尝一样。
不出拉雅所料,她们被陷阱抓住了。希苏想化解因为自己的草率而造成的尴尬局面、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于是假装不知所谓地问道:“有谁饿了吗?”
东南亚电影对热带水果有着一种强烈的迷恋,热带水果和东南亚人一样被同一方风土滋养,它常常被东南亚导演作为一种符号指代人和人之间的意境。前有《青木瓜之味》中的青木瓜,后有《热带雨》中的榴莲,《寻龙传说》所采用的热带水果符号就是拉雅随身携带的菠萝蜜干和龙脊山战士老藤所钟爱的芒果。菠萝蜜干之于拉雅,是带有故乡色彩的食物,同时也是干硬的、难以满足口欲之快的,正如同她为了寻找希苏而花费六年的苦行一样。失去家人的老藤孤独地守护神龙水晶的碎片,当他抓到希苏和拉雅以后,难掩自己多年以来重新见到人类的兴奋之情,但他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告诉希苏:“你闻起来像芒果。”
“只有没有舌头的白痴才不爱芒果。”老藤补充说。
人人都崇敬希苏,因为她是传说当中拯救了龙佑之邦的神龙,人们崇敬的不仅是神龙本身,更多的是神龙拥有的强大魔法;老藤却觉得希苏像颗芒果,就像热爱孤独生活中最思念的美食那样热爱希苏和拉雅的到来。很难想象,本篇最浪漫的台词竟然由一个高大强悍、住在深山老林里玩弄双手斧的孤独战士说了出来。
在前往龙牙谷、争夺最后一颗宝石碎片之前,拉雅与希苏和她们的朋友们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这看起来像是一场践行,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整段冒险之旅中的最后一站,也是最为艰巨的一站。夺回龙牙谷的神龙碎片,对所有人的意义都非同凡响,大家寄希望于希苏可以修复神龙宝石,让亲人回归、让邪恶力量永远地从龙佑之邦消失。曾经的拉雅一意孤行,如今的她拥有了来自龙佑之邦大陆各个部落的朋友们和她一起并肩作战。在践行宴上,拉雅重新做出了父亲在她童年时期做过的那碗冬阴功汤。此时的她,在经历了这么多以后,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在一碗汤里,加上来自各个部落的食材,就能做出一碗鲜美无比的佳肴。
这是《寻龙传说》里出现的第一道菜,也是最后一道菜。
除了眼花缭乱的热带水果和东南亚料理,《寻龙传说》中关于东南亚文化的美术设定也是这部动画最大的亮点之一。在影片开头就通过大量的美术、建筑场景展现了龙佑之邦的东南亚风情。
在关于神龙希苏传说的卷轴上,书写的文字融合了现在东南亚文字的设计。
拉雅圆滚滚的坐骑“突突(tuk tuk)”灵感来自于泰国街头又胖又圆的三轮“嘟嘟车”,它的英文名恰好也是“tuk-tuk”。
拉雅的佩剑灵感来自于马来群岛的族民使用的格里斯剑(Kris)。
纳马丽在格斗之前会先在手上绑上绷带,是泰拳的格斗风格。
拉雅作为迪士尼动画系列中的第十三位公主,她的宫廷服饰看上去非常像老挝、柬埔寨和泰国那边的民族服装Sbai。
在欧美,大街上常见的亚洲餐馆,除了中餐、日料、泰国菜、越南菜,就是一种名为“fusion”的融合餐厅。它在食材上选择了亚洲菜的特色,在烹饪方式和调味上做出了迎合大众口味、反传统的改变,吸引更多的食客来餐厅尝试不同的亚洲风味。《寻龙传说》或许就像是这一类融合菜式,从艺术风格入手,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再从“吃”入手,表达东南亚的文化内里,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它终于让动画当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从模式化的模版里跳了出来,真正地开始关注多元文化的内在特性。
毕竟,文化恒久远,美食永流传。
迪士尼最新公主电影,《超能陆战队》、《海洋奇缘》唐•霍尔、卡洛斯•洛佩斯等四位导演联合执导,这次是增添许多亚裔的创作团队,东南亚各国融合架空的世界观,影片部分画面采用了Cel阴影效果制作的介绍动画,打斗场面、视觉效果、光影渲染都很令人印象深刻,还有好听的片尾曲。
凯丽•玛丽•陈的配音与奥卡菲娜的配音都很有特点,特别是如此有趣的龙,配乐方面我很喜欢那种带有一些电子与鼓点融合的音乐,但心心念念没找到首发预告里的配乐,虽然制作是一流的,故事还是存在许多缺陷。 “信任”是影片的主题,而人类是复杂的,Raya因为朋友、其他部落的背叛导致父亲Benja变为石像,一直处于不信任其他人的状态,水龙Sisu因为家庭相信她,才把汇聚力量的水晶交给她,而Namaari因为母亲Virana的教导不当导致对Raya不信任,Virana在影片中描述篇幅并不多,她与Namaari的关系对影片整体故事其实很重要,Sisu与Raya情感铺垫需要增加,Raya与Namaari的友情也仅仅在表面。
影片花了大量时间从现实世界作为灵感打造世界观,打造人与人不相互信任的角色,闯关动作武打效果虽好,像骗子宝宝、Boun、Tong配角插科打诨作为搞笑或者剧情需要,黑魔的背景也没有介绍,Tuk Tuk也只是必备宠物坐骑,拿到碎片、展示世界观作为主线剧情固然重要,但另外三位角色也是重点,比如Virana最后是如何变好的。
Sisu的死究竟是谁的责任,Raya间接性杀死Sisu,Namaari不信任她们导致悲剧,Virana导致女儿对任何信任产生犹豫,影片前面没有铺垫,死后也缺少明显的剧情发展,最终导致后面没有说服性,因为Raya到最后还是没向其他人承认自己一部分的责任,只有Namaari心里知道。
Raya说至少自己不用结婚,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面相女性,而是代表那些一辈子不需要结婚,自由自在生活的人们,影片至少给了一个幸福的结局,父亲想让这里恢复成原来的Kumandra王国,Raya成功让伙伴信任自己,这还是团结与亲情、友情的故事,只有人类与龙共同信任对方才能解救所有人。 有些时候可以信任正确的同伴,最后Sisu复活,龙与人重新共存,但这结局还是没有解释前面的问题,比如Sisu复活后像没发生一样直接原谅了所有人,影片缺少歌舞的情感铺垫令剧情缺点暴露,不过这依然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
昨晚去看了最新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片《寻龙传说》,片子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但是倒觉得片子内外的某种巧合煞是有趣。
请大家先一起感受下,我在知乎问题“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寻龙传说》?”下抖的一个“机灵”——
抖完机灵还是要来聊聊电影本身。
电影《寻龙传说》是迪士尼这这些年不太一样但其实也一样的作品,说不一样,是因为迪士尼这几年热衷于将经典动画真人化,拍一些诸如《花木兰》《阿拉丁》等片子,而《寻龙传说》是难得的原创IP,在片子的故事里,这一次的公主也并没有延续以往许多迪士尼故事里的公主模板。
龙心谷的拉雅公主,身边没有王子,没有身陷囹圄却需要靠他人来拯救的经历,也没有在片子里一展歌喉翩翩起舞。她是该片绝对的主角,是解救世界于危难之中的关键人物,可以料想得到的是——寻龙传说的故事创作初衷一定是考虑了当下女性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导向。
在片子里,拉雅从一个坚强自信的小女生成长为英雄,期间只是在信任问题上几次改变了其态度,一开始,因父亲的言论选择相信世人,其后因纳玛丽的背叛选择留个心眼,再因为神龙希苏的影响而确定信任的力量,片子里着眼了许多笔墨或段落去烘托“人与人之间信任”的这个母题,拉雅也在故事里算是有了不少成长。
电影的故事是完整的,核心人物拉雅也是有变化的,有起伏有高低。
我说电影还是和迪士尼过往片子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在于其动画片高度工业体系的延续,比如绝美的场面、美术设计,比如神龙毛发都依稀可见的超强特效技术,比如适中的电影推进节奏和无比可爱的萌宠配角人物设计(突突啊,希苏啊,小糯啊,猴子啊),再比如融入东南亚人土风情在文化层面上“拿来主义”的创作习性,这都是迪士尼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文化传播公司”信手拈来的行活。
好则好矣,但始终觉得寻龙传说过于平了些。
在这个故事里,母题太幼齿了,信任这个话题被反复提及,不过只是几个角色之间你相信我我相信你的小别扭,拉雅和纳玛丽在片中的每一次转变,也都让人能够预料得到,电影整体少了些在神龙古老传说这个题材上应有的深度的厚重的世界观,对于儿童观众而言,寻龙传说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育范本,而对我们这些看过不少电影有了一些世界经验的成年人而言,还是觉得差了些意思。
在拉雅和神龙希苏奔赴拯救世界的冒险之路上,先后去到各个部落收集神龙碎片,同时组了一支神龙小队,但不管是夺取碎片的过程,还是猴子军团、老藤、小糯等加入队伍的过程,都过于简单轻巧,动机也极度类似,缺少了些电影剧情上的可看性和人物的弧光。
言而总之,这个迪士尼公主版的烁灭的片子,能看,其实也好看,但有些遗憾,称不上一部佳作。
最后再补一句——
电影里的突突是真的可爱,嗯,比我可爱得多。
题图:《寻龙传说》拉雅和突突
你还可以: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赞赏转发到朋友圈,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你的沉默会让我也沉默。
点击下方,可关注我的公众号——isTukTuk:关注互联网、电影或文字。
看《寻龙传说》的最大感受是,迪士尼的公主真的再也不需要王子了。这应该是男性角色最少的一部公主片,女主的成长全靠自己和朋友完成。
画面一如既往的精美,剧情相对较弱,爱与信任是很弘大的命题,大命题放在一个更大的故事背景下完成,就显得有些高高在上,没有落到实处。但女主的坚强和勇敢,和神龙两心相照的姐妹情谊仍有动人之处。
故事完成得更好的一部自然是前段时间的《疯狂原始人2》,其实1已经足够精彩,精彩到我几乎想不到关于家这个命题还能再怎么延展,但2做到了,从大家到小家的矛盾,到两种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故事线立体又饱满。更精彩的是里面的女性角色,非常感动编剧没有制造无聊的三角恋,女生和女生之间不是吃醋和竞争,也有真挚闪亮的友谊。
都说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片,最后的雷霆姐妹花闪亮登场的时候几乎全场欢呼鼓掌。太酷了太飒了,女性也是可以拯救世界的英雄。
再回想一下,这几年的国外动画片不是以女性角色为主,就是女性角色更加出彩。《疯狂动物城》里的主角兔子朱迪是女生;《超人总动员》里超人妈妈slay全场;《冰雪奇缘》更不用说,艾莎女王掀起女性主义风潮,姐妹情深到第二部里妹夫的戏份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就连《玩具总动员4》也是勇敢的牧羊女比伍迪更令人印象深刻。
真正的“大女主”片,不是女主角美艳无边,每个男的都爱她,用尽全力为她打江山铺道路,跪在脚底把一切资源拱手奉上;而是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动,一步步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因为人格魅力而闪闪发光。
“勇敢”、“坚强”、“无畏”这些词也是可以形容女生的。让我们,看见women。
让龙佑之邦得以重启的,不是信任,而是共同的困境、利益与目标。
觉得自己的泪点越来越低了,看动画片都能看得泪流满面。
看完《寻龙传说》后的三大感慨:
1. “信任”、“团结”这个主题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当下简直太应景了~
2. 极强的东南亚风情,非常想喝冬阴功汤
3. 这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不建议孩子、尤其是女孩单独观看
什么是童话?
灰姑娘遇到仙女,为她变出一身华服,把南瓜变成马车,把老鼠变成骏马……一切都很荒诞,是讲给孩子听的,这便是童话。
为什么说《寻龙传说》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童话呢?
不仅仅是因为成年人知道“龙”是不存在的,“龙佑之邦”是不存在的,甚至故事的核心“信任改变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难落地的。
你愿意把主动权交给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吗?你愿意去信任你的敌人吗?
我不会,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这么做。
但这并不影响我被这个故事感动。
《寻龙传说》讲述了一个女性带领伙伴们一同拯救世界的故事。
年幼的龙心城公主拉雅曾轻信另一个部落的公主纳马丽,被无情背叛后,守护世间宁静的水晶球被打破,黑魔肆虐世界,生命遭其吞噬后会变成石像,拉雅因此失去了她的父亲和家,从此被迫踏上寻龙之旅,希望借此拯救苍生。
若干年后,她终于找到了神龙希苏,这条龙却告诉她:想要破局,必须团结协作,而合作的前提则是无条件的信任。
龙女希苏鼓励拉雅:“被辜负后依然要选择信任,用绝对的信任感化伤害你的人。”
——是的,对于曾经伤害过拉雅的仇人,希苏要求拉雅不但要原谅,还要信任,甚至为了赢得对方的信任,要先交出自己、将自己置于被动的位置。
拉雅一路过关斩将,认识了相互信任、可以并肩作战的同伴,但她依然无法信任曾经伤害过她的敌人,在与纳马丽谈判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神龙,却意外造成了神龙希苏的死亡。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拉雅因神龙希苏的死获得启迪,在黑魔即将毁灭世界的时刻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赢得生机。
于是,她带领伙伴们将可以吓退黑魔的水晶交托给曾背叛她的敌人纳马丽,并将改变世界的使命也一同交付于她,交出水晶后,他们先后被黑魔吞噬化作石像……
见证拉雅等人的牺牲,原本犹豫不定的纳马丽终于不负众望,献出手中的水晶,和众人一同选择牺牲。
众望所归,世界在“信任”的基石下获得重启,黑魔被再次封印,被化作石像的族人们被一一唤醒,拉雅的父亲复活了,曾经互相猜忌的部落终于融洽团结、不再相互猜忌,大家欢笑着重新回到龙佑之邦,happy ending~
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我从拉雅决定献出水晶、牺牲自己的那一刻就开始默默流泪,一直感动到片尾,一直等到片尾曲都放了三轮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影院(友情提示:不用等,没彩蛋。)
这大概是成年人最喜欢的大团圆结局吧?
只要够勇敢、够努力,一切便都能重启——失去的亲人可以复活,曾经的遗憾可以弥补。
爱人、朋友、可爱的宠物、永远陪伴着自己的家人……只要信奉真善美,人生就有美好的结局。
可是,转念一想:“偏分头”纳马丽之所以能被感化、愿意放弃逃生机会拯救世界,真的是因为拉雅的信任吗?
如果她的母亲和族人没有被黑魔吞噬,她还会选择和拉雅他们一同牺牲吗?
怀疑会让我们两败俱伤,但信任一个可能会伤害我们的人,就不会受伤了吗?
相信每个稍有些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心中大概都有一份自己的答案。
影片中,拉雅和神龙希苏讨论信任的重要性。
拉雅说:“因为世道变坏了,人们才会彼此不信任。”
而神龙希苏则认为:“因为人们彼此不信任,世道才会变坏。”
与其说这是一个关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倒更像是一个关于“投射”与“投射性认同”的悖论:
“我被你伤害过,所以我不信任你。”
而对方感受到你的怀疑与不信任,则会对你表现出更多的敌意。
拉雅本性是善良的,当她在龙抓湾遇到坐在街边无助嚎哭的婴孩小糯时,尽管犹豫,但还是决定上前安抚,她所坚持的“不信任”纯粹是因为她心底的不安全感,因为她曾因轻信而连累族人、至亲,付出惨痛代价。
而神龙希苏所推崇的“信任“、”友好”则更像是一种天真,她之所以可以如此纯真,更多是因为她是一条龙,它还从未尝过因背叛而失去所有的滋味——和拉雅相比,希苏属于特权阶层,她可以轻松获得万人崇敬,没有人会去伤害她,她有信任他人的资本。
而“偏分头”纳马丽最后愿意和众人一起献出水晶、选择牺牲,也并不完全是因为拉雅和伙伴们对她的接纳与信任,而是因为她的部落已面临灭顶之灾、她的母亲此时也被黑魔吞噬变成了石像——此时,她的命运和拉雅、和众人一样,他们都肩负着拯救亲人与族人的重任。
这便是我认为这部动画电影需要大人指导孩子观看的原因。
如果我有孩子,特别是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希望我能帮助她,透过表面的和谐看到更深层的人性:有共同的目标或境遇,是结盟合作的前提。
这个世界很美好,但有时也很现实、很残酷,我们都是普通人,无须那么伟大,如果一个人曾经伤害过你,你要做的首先是保护自己,而不是盲目牺牲、感化他人——尤其是无须感化一个曾经伤害过你的人。
“真情与真心要留给值得的人,而这个人是否值得,需要你的耐心观察,而不是盲目信任。”
让龙佑之邦得以重启的,不是信任,而是共同的困境、利益与目标。
这周末,由迪士尼动画工作室打造的新作《寻龙传说》(Raya and The Last Dragon)略显低调地上映了。
说它“低调”,主要是因为其上映前的宣发没太花力气,而且除了院线外,该片还同步在Disney+上线了,再加上“东方文化主题”的设定,总感觉迪士尼对《寻龙传说》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如果要为《寻龙传说》的拉雅在“迪士尼公主女团”中找一个大概的定位,从类型及热度而言,差不多是《勇敢传说》中的梅莉达或是《海洋奇缘》中的的莫阿娜——总之,迪士尼又点亮了一块世界地图,从今往后他们又有了一位来自东南亚的公主。
相比起这部不算太出挑却也蛮好看的动画电影本身,它背后反映出来的电影工业实力和底气,才是更让我注意和羡慕的。
关于《寻龙传说》技术方面的优点我就不再多吹了,总之,你所能想到的迪士尼动画纯熟的商业片要素,例如精致画面、插科打诨、萌娃萌宠、低烈度无风险的冒险等等,在这部影片里都能够找到。
我只简单提几句有感触的地方。
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世界里的“龙佑之邦”,大家确实可以认为舞台原型是越南、泰国或者某个东南亚国家,因为影片里有着满满的地方风貌和文化元素:湿热的环境,茂盛的植被,轻便的服饰,简易透风的建筑装潢,贴身拳脚的格斗风格,还有食物、饰品等诸多细节,都有非常浓郁的东南亚风味。
拉雅的坐骑是一只照着犰狳设计的西瓜虫,希苏等“龙”的形象也是相当正统的亚洲龙——作为中国观众,应该能比较容易地接受《寻龙传说》的品相,毕竟文化辐射影响力摆在那里,懂的都懂。
迪士尼在制作这部动画的时候做足了功课,除了上述那些“东方元素大杂烩”外,影片的故事主题也是相当东方式的“和文化”。
在龙族牺牲自己、击败黑魔、拯救人类的500年后,龙佑之邦五大部落的人并未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存机会,反而为了希苏遗留的神龙水晶争战不休,为改变这一状况,拥有水晶的龙心城蓬加族长召集其余四个部落共聚一堂,期盼能化解干戈,但他的好意没能换来好报,龙佑之邦再次遭遇了黑魔带来的浩劫……
《寻龙传说》最主要的精神主题,便是如何在对立、仇恨的环境下,重建信任与团结。
蓬加族长的出发点和战略大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却少了最基本的防范措施,要显菩萨心肠,又怎能缺了霹雳手段?
如此一厢情愿的尝试失败后,也让信任成了更加遥不可及的奢望——酿成大祸的女主拉雅,无论如何都不会再相信背叛过自己的纳马丽了(话说,这次连王子都省了,全是公主唱台)。
但这个故事最矛盾的地方也恰恰在此,想要重组碎裂的神龙水晶,发挥出能击败黑魔的强大魔力,集齐龙心、龙尾、龙爪、龙脊、龙牙五个部落手上的碎片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手执水晶之人能够彼此信任、同心协力。
所以说,希苏动不动就要送礼交好的“馊主意”才是最靠谱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拉雅和纳马丽之间始终存有怨怼和猜忌,导致希苏一度被误杀,影片里的危机兴许早就解决了。
《寻龙传说》无时不刻从各种设定、细节上透露出团结一致的重要性:放下仇恨成见之后,人类能用神龙水晶驱散黑魔、带来生机,就好像放入五个部落的特色食材后,才能做出龙佑之邦最美味的鲜汤。
这部电影放在如今的世界显得特别应景,经济/政治/舆论环境日趋恶化,民族主义、保守主义横行,对立情绪此起彼伏,但凡彼此之间能多一些信任和团结,大家都有可能更早一步走出阴影和泥潭。
当然,现实不可能像电影那么简单和理想化,有些人就是会不断辜负他人的信赖,也总有人不会放过占便宜与报复的机会……但现实中的腌臜,无损《寻龙传说》传递出来的善意和美好愿景。
这是一个立意很高、执行也很出色的迪士尼童话故事。
没错,我对《寻龙传说》的种种好评都建立在优良“童话故事”的基础之上,迪士尼确实特别擅长吹出这样五彩缤纷又绚丽夺目的泡泡,倘若以成人世界的严肃性或是电影叙事的拓展性来要求,此片恐怕就不够看了……因此,我对该片的推荐语是:看了不吃亏,不看也没损失。
比起本身没有太多可读性的电影,我更在意的是影片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强大电影工业化实力。
我注意到,除了编剧阮基,《寻龙传说》的配音演员中超过九成都是亚裔,其中不乏有像奥卡菲娜、吴珊卓、老王等一大批熟人(爱看美剧的朋友应该能发现更多熟面孔),如此类似于《黑豹》的搞噱头操作看上去没什么,可结合影片内容以及主题风情,恰恰说明了好莱坞可以满世界找素材、能够花式整活的恐怖人才储备和执行能力。
而且说实话,《寻龙传说》放在迪士尼/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序列中并不算出色,它就是一部各方面都还不错的标准流水线产品,迪士尼在推出的时候便应该已经知道它成不了爆款……可它依然做出来了,能成最好,不成也输得起,这当中的举重若轻,让人感叹不已。
更绝的是,尽管部分影迷不太“看得上”《寻龙传说》,但人数越多时,观众们越倾向于选择看这样的电影——即便套路化也依然有效的成熟商业片。
如果这是一部国产动画电影,恐怕它的口碑会再好上一个台阶,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整套电影工业体系水准、实力、底蕴的体现(更别说迪士尼麾下还有“皮克斯”这样的神仙工作室存在了)。
一部中规中矩的《寻龙传说》,再次让我看到了国产动画乃至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的距离——要比就和最好的比,有追赶的目标是好事。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欢迎来到小马宝莉的爱死机世界
2021年,我们终于迎来了不需要王子的公主
迪士尼公主版烁灭。非常讨巧做了一个“东南亚联盟”背景的故事,而且为了预防杠精还把主题设置为“相互信任,团结一致”,就非常用心良苦了……故事方面,主题阐释比较低幼化,但是贡献了不错的动作段落,以及两位公主+神龙的三角CP,造型和配音都可以。以及,真的不需要王子了,连工具人都不用当了。
迪士尼的“东南亚文化大杂烩”,你可以在建筑、室内装潢、服饰、美食和格斗等方方面面看到越南、泰国、印度等国的影子。拉雅的格斗风格,灵感来源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至于拉雅父亲传授给她的汤,明显受到了泰式冬阴功的影响。除此之外,他们还给“亚洲龙”正了名,创造出一条英姿飒爽又可爱十足的小青龙——希苏来。但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另一个动物角色——拉雅的“坐骑”突突。它是一只可爱的西瓜虫……是的,除了迪士尼,恐怕没有谁会让一只西瓜虫登上大雅之堂,还让它如此可爱。
这龙不时就让人觉得……像是被拉长的彩虹小马
因為爭奪資源,在同一片土地上產生的對立、仇恨、矛盾,在這個民族主義浪潮席捲全球,對立情緒、內部分化蔓延的時代裡,Disney 再次用「只有信任可以消解仇恨,只有包容才能擁有未來」的老套的故事,以一個全新的亞裔公主,再不厭其煩地說給這個世代和下個世代的人聽,顯得尤為重要。順應時代的潮流,Disney 從《冰雪奇緣 2》開始觸及後現代女性主義議題,這部由《冰雪奇緣》團隊打造的影片,已經不再沈迷描述「男性凝視」也不想再論述女性力量,而是更多的聚焦在「女性友誼」的層面上。只是可惜的是,在這個層面的描繪略顯潦草。故事立意、動作設計、音樂都維持了 Disney 應有的水準,在角色設定上,有限度的突破也值得肯定。
3.5,满屏东南雅人和东南雅景色,前面半小时有点拖沓无聊,睡得很香。后面开始过关斩将还挺不错的,打戏超多,女人超多,没有男主角。小龙很可爱了啦,主题就还是迪士尼真善美那一套
宴请四方无法保护龙之水晶,止戈为武才能建立龙佑之邦。去到龙尾龙爪龙脊龙牙龙心,龟裂的土地,干涸的河川,发现要找寻的是叫信任的魔法。那是可以弥合大陆的纽带,抵御石化的雨水。神龙的魔力可以交付给任何人,信任却是一场生死相依的豪赌。驱散黑魔的不是水晶,而是郑重将水晶交到别人手心的笃定。
曾经,有个传说,集齐七颗龙珠就能满足你一个愿望...熟悉吗?龙珠传统架构故事的重新演绎,东南亚风格特色明显,讲述信任的力量,整体上平平无奇,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那个叫诺诺的小女孩,太萌太可爱了,希望出个短片或者单人系列!不过,也有现实主义对照,当你把里面的大魔王当作疫情,每个族群当一个国家,每个国家面对疫情的不同态度,其实也能在故事里找到现实影子,这点也挺耐人寻味的。
前半段通关式设定还勉强能有个“正常发挥”的水平,后半段看得我满脑袋问号,迪士尼的剧本垮成这样还有没有人管了!说教低幼到发指。女主造型倒是很喜欢,以及,动作戏最多的迪士尼公主&第一部没有王子的迪士尼公主。
给联合国拍的宣传片,表面东盟五国其实是五大洲吧(五彩神龙太像奥运五环)。新冠肆虐全球之际,全球人民当以trust为基础互相合作才能召唤神龙(研发疫苗),解放人类共同体。
如果十年前的我看到这部作品估计会大吃一惊吧,十年后因为阅片量还有思想成熟,这种套路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且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暴露了迪士尼工作室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妄想在他国文化上进行融合创新,但却固执地把那些所谓的传统思维扎根在故事下面,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异常空洞,侧面看非常单薄的作品,《冰雪奇缘》的成功在于翻新了内核和技术力的突飞猛进,但《拉雅》这部电影除了技术有所体现以外,真的非常糟糕,无论是剧情还是人设。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前半段的套路闯关勉强能维持常规水准,后半段胯到让人大笑。动画长片里直白的说教基本就只能让小孩子感动一番。美术配音配乐打戏倒都是上成水平,不过也只能吹这些了。(看完觉得soul真他妈的好!
很像看绘本故事,精致的画面配上人生哲理。如果说女生的共情点是勇敢女战士拉雅,那男生的共情点就是信任和团队,也许我们都要重新审视身边那些暂时“掉队”的人,因为只有信任他们,才可以完成更大的成就。
迪士尼公主不唱歌了,爷青结~
这神龙的人形就是照着Awkwafina 画的吧,小动作都一模一样,想象不出除了她还能由谁来配!
看完觉得有点理解给black panther打高分的人了。我给人低分觉得人非洲元素乱搞大杂烩人物脸谱化。结果这个变成亚洲元素乱搞大杂烩,看得我倒是很激动,有种亚洲人民一家亲的感觉!和东南亚朋友以及美籍亚裔聊天聊到congee,大家居然都有童年回忆!而且大殿决斗的那场戏完全就是老谋子的英雄啊!画面真的是好到有时候感觉不是动画,而是按拍电影的镜头来做的。最后Awkwafina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小妞!!!
6.5分。外媒评价太好,带着很高的期待去看的,所以会略有失望。剧情略有些套路和低幼,又是那种闯关与成长的设定,最后问题的解决也有些随意(有种时间不多了,我们还是大团圆吧的感觉)。核心则是信任与怀疑,信任带来团结,怀疑带来背叛。这样的话题,还是更适合小朋友多些,所以,更适合带孩子看吧。技术方面自然没什么说的。东南亚的公主与东方文化大杂烩,连最常吃的菜都是冬阴功汤与菠萝蜜干。自我成长的主题,必不可少的萌物(猴子军团、突突),冒险的故事,动作场面与东方文化,放低些期待还是可以的。以及,奥卡菲娜的声音辨识度过高,咔咔的。另外,有个小困惑:为什么一开始大家被石化之后都是固定姿势,但最后几个主角却可以自己选择石化姿势。
以为是流水线,其实是高水准
1.神龙希苏简直是奥卡菲娜本娜,承包了大部分笑点。2.新晋萌宠“突突”可爱到犯规。3.剧情老套且撞《魔发精灵2》,闯关打卡模式是创作上的走捷径。4.亚洲元素讨巧,避开了敏感点,世界观呈现还算绚丽出色。5.关于信任的主题偏低幼向,但还是被拉雅最终的选择所感动。6.迪士尼公主怎么可以不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