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就觉得很好,每期看完都有那么一两首旋律抓耳,要特地找来反复听好几遍的歌,配合着诗词深度解析,从中领悟到传统文化对自己生活的启示,这大概也是经典的力量。
承载经典的形式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平心而论,用现代人的心境去诠释古诗词的意境,还要考虑到大众接受度和对诗词内涵的阐述,难度不言而喻。
《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再次创作呈现,让人有机会重新解读、接受传统经典,与之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对经典满怀敬意又不敬而远之。
这期节目里最喜欢的是《乡愁》和《长歌行》,从小念到大的诗,不期然又一次被戳中心底。
去年节目播出的时候觉得很好,文化传承是要做成这种易于接受的东西,传统文化不是故纸堆里的废品,也不是束之高阁锁进神坛的神像。诗歌选的也很突出主题,很贴近普罗大众的情感,是有情绪的互动,且用歌曲方式能够迅速传达给观众。也诞生了很多经典,《定风波》、《墨梅》、《木兰诗》、《青玉案元夕》等等。今天满怀期待打开了第二季,想着终于那位香港嘉宾走了,还是很开心的。。。看完半集,如果说上一季是煨好汤,让你慢慢品,那今年,恨不得直接插管子给你灌进去,硬来我真的不行啊,哎,往后看看吧,真的希望央视的节目跟别的不一样,慢慢来,让观众慢慢回味。
1.不同:增加不同的人朗诵片段 增加了解读环节(开唱前) 更加国际化 2.其实重复的诗词会让大家疲倦 大家想看到新的好听的歌好的词
所知:1.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山高路远》 2.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3.道虽迩(近),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4.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仄 成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5.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6.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7.大音希声 8.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9.人生有诗意 永远是少年 10.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11.诗言志 词缘情
12.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13.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14.香奁体《懒起》 昨夜三更雨 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 侧卧卷帘看 15.林下之风 形容女子有“丈夫气” 16.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寨相钩连 17.《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18.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19.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20190128期
传唱《声律启蒙》
节选:《声律启蒙》清·车万育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解析:
这个声律启蒙,是清代的一个著名的官员叫车万育写的,这本声律启蒙就是要帮助大师的学生比较快的掌握怎么样学习诗词,这本书按韵来分目录,内容里边有天文有地理,有人物,有花木,有鸟兽,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学会了对对子,而且也学会了很多,天地人伦的道理。
传唱《山高路远》
节选:《山高路远》现代·汪国真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解析:
他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符号,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在那些以诗歌和演讲为出处的燃情岁月,那个诗在手抄本上流传的年代,他的诗曾被千万读者诵读,他的名字叫汪国真。1975年,中国女登山家潘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位,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汪国真据此创作的山高路远诞生,将这种激励继续传递下去。2015年4月26日,汪国真病逝,汪国真的离开,再次以诗之名触动着我们。
传唱《乡愁》
节选:《乡愁》现代·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解析:
余光中先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当代诗人。对于光中先生来讲,乡愁既有对他母亲的思念,也有对海峡对岸的大陆的思念,更有着作为一个中国的文人,对于中华优秀的文化的那份眷恋。
传唱《长歌行》
节选:《长歌行》汉·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析:
这首长歌行,是汉乐府当中的一首歌,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灿烂,万物复苏生机的场面,可是紧接着坐着来了一个很大的转折,晋升到了,我们现在还年轻,应当继续努力,不能够等到老大,才感到时光被荒废了,到了今天,我们更应该读这样的诗,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才能不愧对祖训,才不愧对我们这个时代。
传唱《登鹳雀楼》
节选:《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
王之涣是盛唐诗人,他写的是很多,虽然流传到现在的只有六首,但是每一首都是精品,尤其是这首登鹳雀楼,语句非常的简单,表达非常的流畅,他写的虽然是在山西的鹳雀楼,看到的眼前景,但表达的是,给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展望之际。
20190216期
传唱《送别》
节选:《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传唱《梦蝶:一百万个可能》
节选: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舆!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舆?胡蝶之梦为周舆?
节选:《古风》(其九)唐·李白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解析: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生民涂炭,很多的知识分子,思想家,贡献自己的智慧,想要用自己的思想,来拯救这个社会,庄子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人,他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相互融洽,相互融合,在这则庄周梦蝶的故事当中,他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某一个早上,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恍惚之间,她觉得自己不是庄子,而只是蝴蝶,可是等他真的醒过来之后,他又在问。到底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其实庄周和蝴蝶之间是有分别的,但也许也没有什么分别,是庄周还是蝴蝶,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所致,所以不必细究,也不必执着于这之间的分别,人就能直接面对自然和自己的内心,也就会少了很多的痛苦,获得更多的快乐与身心的自由。
传唱《只如初见》
节选:《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解析:
纳兰性德是清代初期著名的词人,他的父亲纳兰明珠,即使康熙身边的全程,同时也是位饱读诗书的大臣,纳兰性德,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也是博览群书,这首柬友写的实际上是他对朋友的一番情,古决绝词,实际上是指在古代男女双方的一种决断之情,当然啦,这首诗虽然是写给朋友的,并不是说要指责朋友跟他一刀两断,恰恰相反,是从反面写来表达朋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他写出了对朋友的一份真情。
传唱《春江花月夜》
节选:《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不觉飞4,汀上白沙看不见5。
江天一色无纤尘6,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江月年年望相似9。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0。
白云一片去悠悠11,青枫浦上不胜愁12。
谁家今夜扁舟子13?何处相思明月楼14?
可怜楼上月徘徊15,应照离人妆镜台16。
玉户帘中卷不去17,捣衣砧上拂还来18。
此时相望不相闻19,愿逐月华流照君20。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1。
昨夜闲潭梦落花22,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23。
不知乘月几人归24,落月摇情满江树25。
解析:
张若虚,是初唐人,他籍贯扬州,非常的有才气,他和贺知章、张旭、包融这三个人,并称吴中四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江南四大才子,张若虚一生可能写了很多诗,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两首,春江花月夜,就是这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好到什么程度呢?闻一多评价这首诗,说她是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后人评价张若虚说,张若虚孤篇横绝全唐。
传唱《无衣》
节选:《诗经·秦风·无衣》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解析:
这首无衣就是2000多年前的,一首民族的战歌,有外敌入侵,周王室号召诸侯同仇敌忾,秦国上下军民团结一心就拧成一股绳儿,劲往一处使,终于,把入侵的外族,赶出了国门之外。
20190202期
传唱《千字文》
节选:《千字文》南北朝·周兴嗣
解析:
在距今一千多年以前,有一个历史时期叫南北朝,南朝的梁武帝,有一次他想让自己的皇子,练习书法,于是让自己手下的大臣,要从王羲之的书法当中踏出一千个字来,我都知道王羲之可是书圣啊,这件事在当时南北朝时期的王羲之的书,闻名遐迩,精心的挑选了一千个王羲之的书写的汉字,写在一千张纸上,可是这些字和字之间的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于是梁武帝,又给自己一位大臣周兴嗣,跟他说,你把这一千个字,组成一篇有意义的韵文,这样便于皇子们来背诵,周兴嗣回到家苦思冥想,第二天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这就是现在呈现在我们大家面前的千字文,在这篇千字文里面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只要是人间百态,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一篇韵文。
传唱《春夜喜雨》
节选:《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解析:
杜甫大家都非常,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由于中原地区长期陷入战乱,他为了躲避战乱,给家人一个安逸的生活,所以不得不离开了长安和洛阳,一路辗转,颠沛流离,来到了成都的,先后六年的居住时间,杜甫的心情,他的生活是相对比较安逸的,也正因为如此美好的心境,就促使他写出了美好的诗篇,这首春夜喜雨,就是这美好十天当中的代表作。
传唱《夜雨寄北》
节选:《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
夜雨寄北,讲的就是一段非常缠绵的情感是,在四川家里的妻子挂念她,给他写信,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是说秋日贵气,我哪儿知道什么时候回家或工作这么忙,我也很想见,但是现在回不去,这里的天气,江河湖海都涨了水,归乡的路更加的崎岖漫长,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相聚的,我和你一起在西窗之下,共剪烛花。
传唱《蒹葭》
节选:《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解析:
这是3000年前的一首歌,坐着一个早上起来,看到大片呢,白色的霜气缓缓升起,铺张浪费,天地之间,所谓伊人,31方,我想在寻找,寻找那个我心中的她,是谁呢?作者没有说,作者是谁呢?没有人知道,我们都在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个敌人,他可能是你的爱人,他可能是你向往的一份工作,他也可能是你永远都在追求的,一份美好的情愫。
记起小时候也是有不少小动画,讲古诗的,但是真心没有这档节目内容这么丰富!!
还有上课的时候,老师偶尔会播放一些朗诵大师的视频,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小朋友真的比较难体会那种美感呀!!
这档节目有诗、有歌、有故事,看起来特别容易投入进去,而且诗歌又有诵读人来朗读、又有传唱人来演唱、又有康震老师来讲解、又是和传唱故事联系,真的好记了很多啊!!!那么丰富的内容设计起来肯定是很不容易了,所以一定要给工作人员们点个大大的赞!!!
第一季大部分内容我也看过了,这一季更丰富了,还有了小互动,真实可爱啊这个小互动!适合带动家里的小朋友和老人一起玩起来,特别合家欢,就是反应速度有点点慢,可选曲目有点点少,相信随着节目播出会越来越完善的~希望节目组的工作人员看到哦,给你们加油!!
对了,最近因为在B站刷经典,还发现了一部特别好的动画短片《中国唱诗班》,内容也做得特别好,可惜只有五集,可能是制作团队资金人力比较有限吧,还是央视爸爸比较壕,像《经典》这种大制作应该制作成本巨高了,一年能出一季也是不容易,但是很多歌真的够听好多年啦!!第一季廖俊涛和毛不易的《月下独酌》真的是宝藏歌!《苔》可以听一辈子!
最喜欢这一季的《乡愁》了!!!还有《长歌行》也不错,真的很励志,也特别期待张靓颖的《春夜喜雨》!唱功好的人唱我特别喜欢的这首诗,心里还是很踏实的!!!
要是我能年轻个十几岁就好啦,当个小朋友也太幸福了呜呜呜,我一定会爱上背诗词~
文:许嘉璐 编辑:光华锐评
《经典咏流传》把经典诗词既放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中去解读本源,也置于横向的世界语境中,以当代人能够接受并为之感动的方式,使台上台下一起产生强烈的“精神和鸣”。
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并展示出来,是一项历史性使命、世界性责任的宏大课题。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化和创新,不断丰富提高,努力超越自身,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时代与现实,这正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显现。任凭风吹浪打,中华民族永远砥砺前行。
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结构、教育水平、科学成果、文化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激起了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继承、弘扬、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
去年春节期间,一个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蓦然呈现在亿万家庭的电视屏幕和手机上,“一夜蹿红”。节目的名称已点明了它的内容、主旨和方式:“经典”、“咏”(“咏”亦“永”也)、“流传”。我未能逐期一一欣赏,仅就所看到的若干集而言,几乎都勾起了我难以言喻的激动、回忆和遐想。无论是《定风波》结句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是《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娓娓咏之、歌之,都在轻轻地叩打着观众的心扉,一似饱经风雨和磨难的祖先在我们耳畔叮咛:莫忘来路,珍爱当下,奔向未来——这就是中华民族永不散逸的一股“清气”。
今年的新春佳节,《经典咏流传》这一精品又把精心准备的“第二季”献给了数以亿计的观众。虽然时隔只有一年,舞台仍是这个舞台,但站位已更高,视野更宽阔,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形式和手法,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
古诗词,包括作者已标注为“行”“吟”“歌”以及“调寄某某”诗词的曲调绝大多数已经亡佚,于是重新谱曲,配以朗诵,以新的旋律演绎之,乃至超越时空地让受众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和诗以歌”,既需要有浅吟低唱、曼妙轻缓的佳作,也需要有关西大汉,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精品。让我感动的是,中华诗词中的这两种相融互补的美学风格,已经不落痕迹地融入《经典咏流传》之中了。
在我看来,中华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上,每经衰而又兴之际都要开新枝,长新叶,滋新根。而在中国的新时代,尤需以历史为背景,以人民为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以创新为化古,使中华文化永流传。《经典咏流传》似乎也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做出了可感、可敬的积极尝试,并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经典咏流传》的每个节目均把经典诗词既放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中去解读本源,也置于横向的世界语境中,以当代人(包括大批外国朋友)能够接受并为之感动的方式,使台上台下一起产生强烈的“精神和鸣”。这种和鸣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1000多年前,王之涣登高望远,用《登鹳雀楼》唱出了盛唐山河的壮丽磅礴;1000多年后,清华大学上海校友艺术团的新中国第一批建设者们,用5国语言“和诗以歌”,演绎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震撼了无数受众。这些可敬可爱的古稀耄耋老人以歌、诗、身所传递的就是这一精神。
几乎《经典咏流传》中的所有节目,都是通过朗诵、解析、演唱、鉴赏、互动——其中包含着真情演绎、锦上添花、溯流探源、再创意象——错落递进,最终落脚到当代、价值、血脉和承继。无论是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还是被归为启蒙类的小诗,也无论是比兴隐喻,还是直抒胸臆,这些诗篇都被升华成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时代篇章。厦门六中的女生们以阿卡贝拉形式演唱《送别》、来自美国的一对小姐妹在节目中用流利的中文演唱《声律启蒙》,则让我们看到了优秀文化跨越国界互融、互鉴的成功尝试,这种开阔的创作格局,是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应循之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象而生动的阐释。
感谢《经典咏流传》的策划、制片、导演以及所有演职人员。我通过屏幕看出了你们胸中的丘壑,看到祖国的山山水水,看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城乡人民和居住在世界多国的中华同胞。因为只有怀着一颗如此的赤子之心,才能奉献给人民这样美轮美奂的文化精品,才会着力于经典语言的转换和艺术手法的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露滋润到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给世界拥抱,给自己微笑”。
才看过《经典咏流传》第二季,我已经急盼着想看下一季了,而且相信它也将是创新路上一颗耀眼的星。由此我又想到,如果全国各省区市广电领域的主流媒体,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时各展其能,都“更上一层楼”,那时,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大花园将是怎样的景象?如果这些精品中的若干节目陆续走进中小学校的操场、课堂,那时,“咏流传”之“咏”的双关意义就会更加鲜明、实在了。
相信这一天即将到来。
转载:人民日报
作者:许嘉璐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乡愁让我泪目,这种直入人心的感动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将中国传统诗词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了经典与流行的融合,有趣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怀旧与回忆,通过艺术老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述展开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回忆,后部分则是明星歌手们的演唱,极大拓宽了本节目的受众面,突破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打破了观众年龄层的限制。
特意找了个和曾宝仪长得很像的朱丹作评委吗
节目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但是,有一大败笔,将诗词改编成曲的时候许多人压根不考虑原来诗词的意境,最差的改编则是将流行文化中的奢糜杂糅进去。
乡愁
每周陪妈妈看,但是曲调真的一听就忘。
有的编排的特别好特别好,真正达到了永流传的意义。
节目编排明显比第一季更高大上了,每一期都有一两首歌曲让人印象深刻。不遗余力的宣传了民乐和李清照,作为李清照的粉丝必须要给四星。
今天这期的我都好喜欢!!!
观感上觉得比第一季差了一点点,可仔细想想优点其实不少。比如两位新点评嘉宾一个负责划重点一个负责实践指导,比哈林阿宝合适;比如这一季原创歌曲很多,基本没有老歌硬加诗词的情况,虽然歌的熟悉度差了点,但是正确的取向;比如经典的范围得到了扩大,而且不再人人唱李白,科普了很多小众的诗词;比如请来了不少肯坐冷板凳的民乐国乐传承者。遗憾是预告的周华健到底没出现,还期待他的歌会致意一下金大侠呢。
央视这个节目,节奏有点慢。萨顶顶的春江花月夜可以说是十分吓人了。
传承经典,歌颂永恒
传唱人:王源很拉好感,感觉诚恳,不浮躁。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太感人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真的做到了青春献祖国。69岁登顶珠峰的截肢爷爷也让人敬佩。最喜欢的歌曲:知否知否和蜀道难。嘉宾:朱丹又美又温柔还学识渊博,周一围怕是瞎了眼才那么不尊重她。喜欢康震!节目设置的一点吐槽:不太懂唱完歌后面聊天和鉴赏时刻有啥区别。
忘记打分了 喜欢吴谨言的《子衿》
第二季如期而来,先满分给上。中华文化用一生都难探寻完的神秘。太过迟到的点评,但经典永不会退出潮流,只会越来越有韵味。本季质量也是杠杠的,开篇的《乡愁》颇为感动。为康震男神打call。
素人和小孩都修音修成洛天依了,大概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对口型,更不知道自己无法挽救的音准吧。煽情背稿讲故事赞赞新时代,还是央视的一贯作风。也有一些专业的音乐人,不讲废话不演戏,全是干货,真正的现场音乐,作品质量很高。还有一些心知肚明的圈内老油条,轻车熟路,完成工作罢了。中国特色大杂烩。
回忆过去,追忆故人,泪目。
卧槽 《黄河大合唱》的阵容开挂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传承经典,王源的长歌行太好听了!和他的心境应该也很符合吧,弟弟能勇敢地追求梦想真的很令人刮目相看。大步向前走吧!“青春本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