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在波兰华沙,一名24岁的加拿大华裔男孩夺得肖邦大赛头筹。他的名字,叫刘晓禹。97年生人的刘晓禹出生在巴黎,他的父母是来自北京的留学生。刘晓禹在6岁时随父母从法国移居加拿大蒙特利尔,住在加拿大法语区的他,中英法文均为母语水平。促使刘晓禹开窍的关键,是他小时候看了部老电影《翠堤春晓》,这部电影拍摄于1938年,是施特劳斯的传记片。在这94年里,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获得过冠军的华人唯李云迪和刘晓禹二人,他俩在决赛时演奏的都是《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但是,刘晓禹的成长经历跟大家印象中的琴童非常不同。8岁才开始学电子琴,10岁才有第一架钢琴,每天弹15分钟就跑,学琴前几年都在瞎玩……刘晓禹并没有上过柯蒂斯、茱莉亚那些顶尖音乐学院,而是就在家门口读的蒙特利尔大学音乐系。他的老师是1980年获得过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的越南裔钢琴家邓泰山。 在参加肖邦大赛前,刘晓禹已经是一名演奏钢琴家,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参赛和演出。此外,他仍然保持着少年时代的众多兴趣,精通围棋、每天游泳。
这哪里是华尔兹,这分明是百老汇。写出蓝色多瑙河的清晨相当不错。剪辑构图啥的还是用了新的,可是那时候似乎规矩没有完全建立,底光乱打。倾斜构图的活泼和平稳构图的乏味对比明显。旋转镜头也比较漂亮,可是已经是1938,比起某些大师之作,差的远了。我这才知道,原来华尔兹是可以唱出来的。
白玫瑰最适宜携手,细数流年。红玫瑰再热烈,都难登大雅之堂。Paulie,你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子,以退为进、不动声色,爱握在手里不松不紧、坦坦荡荡,抗争与隐忍都表达得恰到好处。有人说,精神出轨比肉体出轨更可耻,你得到的仍只是他的一部分。爱得如此卑微,让你这般委曲求全!
施特劳斯失恋后能写出《蓝色多瑙河》这样欢快的乐曲,真心给跪了。
3 directors...okay, a workshop.
初中音乐课老师放过,当时就觉得里面的音乐太好听了
波蒂赶到剧院时候的景别控制 维也纳森林那段棚里做出来的光感 施特劳斯和卡拉唐那起舞那段的摄影机运动和调度 可爱的小人物小动作小细节 有些地方略显刻意,整体也都程式化,但那个年代能做出如此的效果实属不易,经典的段落放到今天依旧经典。音乐啊音乐!太美妙了!数学课之后神马都无比心旷神怡
太浪漫了,那么夸张和毫无遮拦的炫耀蒙太奇也很浪漫。毫无疑问施特劳斯是最幸运的艺术家,声望、财富、爱情一应俱全。他的女神是唐娜,因为他的一生只能先给他最爱的音乐,所以他选择和仆人一样的妻子在一起。但还好,他还是爱她的~
纪念一下自己看的第一部音乐传记片
音乐美,镜头美,人情美。导演将这段婚外情美化的恰到好处,独具匠心,三个人都为整部戏添彩。
小学时候看的人生最早的几部电影,充满了回忆,音乐太赞了…
啦啦~啦啦~啦啦扬~梆梆,啦啦~啦啦~啦啦扬~梆梆,啦啦扬~梆梆~
小学、初中、高中音乐课不知放过多少遍,剧中的花腔至今回荡耳畔~~~
难道就我觉得施特劳斯略渣啊,忽略贤内助跑去和女歌手潇洒的婚外情被如此美化也是厉害,poldi跑去争取他的时候我都看哭了,还好最后回到老婆身边,老年夫妻感觉也是幸福。虽然不喜欢和女歌手的恋情,但是维也纳森林确实精彩!音乐太欢乐,不过圆舞曲之王的传记拍出百老汇歌舞爱情剧的味道真不喜欢。
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传记,不过比起耳熟能详的圆舞曲旋律,我倒是被Miliza Korjus的花腔女高音所惊艳到了!天籁啊!!
那个年代的传记歌舞片,即便表演做作,可是帅哥美女的搭配,穿插上斯特劳斯的华尔兹,你还在乎影片的什么?
两个女的你选哪一个?会做饭的吧,是吧!~
经典文化国配版,🈶丁建华声音值得再看男女之间的爱情与情谊和音乐🎶一样回荡在心底
剧情好看轻快又不沉闷,音乐好听的佳片。主角都漂亮,男主好看,尤其两位女主非常美丽又有气质,女主唱歌很动听,专业歌唱家,片中贯穿让人轻松的美妙音乐,享受至极。故事人物幽默轻快,又感人,最后赚了我的眼泪。两位女主尤如红玫瑰与白玫瑰,我都喜欢,极其羡慕男主。
10——9分。斯特劳斯,斯特劳斯,斯特劳斯。第一次看的时候大概6、7岁,至少让我记得了斯特劳斯。
排除传世名曲,就是一好莱坞狗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