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父亲的突然死亡,意味着父权的崩溃,是男孩成长的精神割礼,这话大抵不差。张一白导演的小众电影《秘岸》,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父权的阴影随父亲离去而消失,留下茫然不知所措的男孩。然而,性意识在这不知所措中倏然苏醒,生命在这不知所措中伸展开嫩绿的枝杈,迎着阳光疯长……。是的,这故事很弗洛伊德。弑父情结的演绎有花样百出的版本,《秘岸》的独特之处是,执行这一精神割礼的,是一个“小姐”。
故事发生在重庆。在近年的影视、文学作品中,重庆日益成为欲望、生机、躁动的符号,俨然一个解构主流文化的浪子。少年小川的精神割礼就是在这个湿热、扰攘、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城市中进行。
小川开出租车的父亲,在一个神秘的下午驾车闯入嘉陵江,消失无踪。坠江前,车上甩下一个浓妆艳抹的“小姐”苏丹,当场折断腿骨。由于无力承担苏丹的治疗住院费,小川的母亲凡丽把苏丹接到家里养伤。空间狭小、天气闷热,风韵犹存的妇人、举止轻佻的“小姐”、情窦初开的少年,就这样共处蜗居。彼此的防范、窥视,有意无意间的肢体触碰,酝酿出一种含混暧昧的氛围。对这个曾在父亲最后时刻与之相处的女人,小川总是冷冷的,性的好奇藏在隐约的敌意中。直觉告诉小川,苏丹绝非偶然上了父亲的出租车,他认定,苏丹身上纠结着父亲离去的秘密,他要破译这秘密。小川探求父亲离开的真相的过程,其实就是让苏丹日益融入自身生命成长的过程。
影片集中了莫文蔚、陈奕迅、蒋雯丽、曾志伟等大腕,但真正的主角只有一个,就是小川。那些个大牌明星饰演的角色,不过是一缕缕光束,投射到小川这棵舒展枝叶向上窜的树苗上,鲜绿耀眼。
小川坚称父亲未亡,并非因为父子情深。小川说过,父亲对他并不好,常打骂他。那朵父权的阴云不在了,但袒露出来的刺眼阳光也让小川不适应。对他来说,父亲还在,他就藏在苏丹坚守的秘密里。小川做过实验,确知苏丹在撒谎,那“空白”的一个多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苏丹越是回避,小川越迫切地想走近她,解开那个属于父亲和苏丹共有的秘密。
情境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与父亲在时不同,小川开始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异性:母亲、苏丹,以及那个让他心生爱慕的女孩青青。这其中,苏丹别具一种特别的意义:这个锲入小川家庭的女子,以她的神秘、性感和新奇(对小川来说)的生存态度,时时拱动着小川的性意识,一点点消除着父权留在小川心头的阴影。苏丹取代了父亲角色的权威,将小川引领到生命的新起点;她取代了母亲的角色,消除小川“弑父”的罪恶感;作为女性的符号,苏丹为小川打开了一扇门,让小川走出了童真的后花园。小川在苏丹面前确知他不仅是男孩,他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男人。
苏丹说,她是靠自己的腿赚钱的,可是车祸在她腿上留下了难看的伤疤。小川为苏丹的腿彩绘了艳冶的百合:猩红的、亮蓝的,还有魅惑的藤蔓。那一刻的图像颇具仪式感:小川双腿倒钩在沙发背上,身子窝在沙发里,将苏丹的腿搂在腰胯间,蘸着鲜艳的色彩一笔笔描绘……。
苏丹的光芒映照出青青的青涩,显出青青那些挑逗小川醋意的小伎俩有多么幼稚可笑!小川不再对青青的轻视耿耿于怀,他终于能够直面青青说出“你其实不好看”“你真贱!”,尽管这些气话实在很弱智,说完还特意向远处的苏丹亮出孩子气的V字手势,但,小川毕竟有了自信和底气。让小川备受鼓舞的是,青青这时候反而贴过来搂抱他,在他耳边喃喃细语:“你什么也不懂……”小川这时的神情像一只初次开屏成功的小孔雀!
苏丹被凡丽赶出家门,重操旧业。小川到k歌房点苏丹的钟,喝酒、在苏丹的歌声中扭摆舞蹈,醉眼朦胧的小川对苏丹吐露心声:“姐,我们走吧,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开一个小吃店……”他觉得他已经足够大了,大到能带着他的“姐”私奔了!
苏丹当然没有跟小川走,她独自离开了重庆。两年后,小川找到苏丹存身的地方,那里果然有山有水,苏丹也开着一个小吃店。在那里,小川看到了父亲与苏丹的亲密合影,也听到苏丹讲述那个他一直在探寻的秘密:苏丹曾是父亲的情人,为了逃离现实,他们共同策划了坠车行动,只是,行动出现失误,父亲真的掉到嘉陵江里了。苏丹复述了父亲对她说过的话,居然与小川两年前说过的话一模一样:“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开一家小吃店”!这时的小川,已然成熟,他平静地反驳苏丹:“你就编呗……”他想知道的是,那一个多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父亲在最后时刻对苏丹说了什么话。但苏丹愤然离去,并没有对他再说一个字。小川真的不相信苏丹的话么?可这有什么要紧呢?重要的是,小川已是一个举止稳重的男人了!
这部电影里几个大腕表演称职,陈奕迅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镜头,但他演出了港式的“天真”,在与凡丽调情时居然满口“不好意思”“别客气”什么的,真逗!莫文蔚很出色,她不漂亮,但很魅惑。遗憾的是演小川的男孩过于斯文秀气,要是挑一个黑一点、愣一点的男孩来演,效果可能会更好。
话说父亲曾志伟和母亲蒋雯丽,是重庆的一双穷苦夫妇,曾志伟是工人转出租,蒋雯丽是护士兼兽医。太穷了,于是心生一计,决定铤而走险,计划由曾志伟伪装一起交通事故诈死,让蒋雯丽骗取巨额保费。当然,此事必须瞒着儿子小川。
等到蒋雯丽来到事故现场,一下子傻眼了,虽然曾志伟如约失踪,但是却多了一个长腿莫文蔚出来,而且长腿还断了。原来,曾志伟瞒着她搞了个夜总会小姐做二奶,并且自作主张把她拉进了计划。虽然曾莫两个狗男女多次练习跳车,但是还是发生意外,莫文蔚断了腿。医院里,蒋雯丽和莫文蔚两人心知肚明,只瞒着儿子小川。
事到如今,蒋雯丽只好把莫文蔚接回家养伤,事情如果败露,对任何人都没好处。讨要保费也出了意外,因为曾志伟死不见尸,只能做失踪论,失踪人口的保费赔偿要等2年以后。儿子小川一直心仪同学青青,不料青青眼界很高,用身体和他的朋友大志交换了几千元的近视眼矫正手术费,把自己变得好看些可以在大学里获得更多人的垂涎。
中国的电影很有趣,有些导演摄影功力不错,画面很漂亮,但是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是不肯把故事说清楚,为什么呢?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那观众怎么办呢,只要用自己的想象,去把故事补完,就像面对一具尸体,去猜测他的生前的是是非非。
“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是电影《秘岸》中的一句台词,张一白导演。张一白就是一个能把画面拍得非常漂亮的导演。《秘岸》以前曾叫《少年》,《迷果》。
小川是艺术青年,一手绝赞的泥人手艺,莫文蔚晃着美腿困居斗室,失意的少年和美腿的熟女,互相吸引不可避免,终于在厕所里面干下那苟且之事。蒋雯丽遇到自称港商的陈奕迅,满嘴忽悠,却也不戳穿他,让他出钱出车,在老同学面前风光了一次。此时蒋雯丽发现自己怀孕,是曾志伟在事故前留下的种,另外她也意识到儿子和莫文蔚的私情,觉得不能再被动等待下去。
通过对陈奕迅的欺骗加性贿赂,蒋雯丽得到2万元。看到陈奕迅拿给她的是2万张1元的小票,看到陈奕迅被一群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拖走,她意识到陈奕迅也是一个可怜之人。莫文蔚和小川的交往中,小川说要和她“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开个餐馆过日子”,这话和曾志伟也曾经说过,莫文蔚意识到必须做个选择。
蒋雯丽和莫文蔚摊牌,可以要2万,或者要曾志伟,但是不能要儿子小川。莫文蔚考虑再三,决定要曾志伟。她与小川在夜总会激情一夜后,悄然离去。
两年后,蒋雯丽的女儿刚会走路,保险费也到手了,顾念对曾志伟的旧情,觉得他总有千般不是,毕竟冒生命危险跳车,所以决定还是送2万元过去,于是让小川给莫文蔚送钱。小川来到一个小镇,看到莫文蔚在那里开了一个小餐馆,他刚想与她叙叙旧,却看到她皮夹子里面和父亲曾志伟的情人照。
原来莫文蔚和曾志伟早已来此落脚,为了掩人耳目,曾志伟绝少抛头露面。莫文蔚把一切据实相告,小川却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要设计得多么精巧才能达到效果呀”“这个故事是说不通的”。
回到家里,小川问蒋雯丽“妈,你有什么事瞒过我吗?”蒋雯丽轻描淡写地回答“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过了一会儿,小川也轻描淡写的说,“我最想知道的是,车在冲进江里的时候,我爸他在想着谁?”
据说,现在看到的是删节版,未删节版中有莫文蔚与檀健次在厕所的亲热场面。导演表示,虽没露点但意识更重要。
又据说,开拍前,莫文蔚曾被安排参考欧洲情色电影的情欲表达手法。
无论如何,张一白的画面还是很漂亮的,把平日看上去脏兮兮的场景拍出美来,还是很有水平的,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写上面这些废话了。
作者: 酷阳艾
然后我说几句:又看了一些别的评 觉得青青其实很有戏 她代表了莫文蔚和蒋雯丽所演的角色 一切都是为了欲 青青很有映射寓意 大家再看看…值得深究~
电影《秘岸》的英文译名“Lost Indulgence”,在百度查了这个单词,有“沉溺;放纵”,竟然还有“特赦”的意思。真实奇妙的一个词语,在迷失中找到最后的赦免。电影很好看,本来要想在映画日志推荐给大家,不过现在映画日志很乱,格式又有问题,打算2009开个新日志。
说说导演吧,张一白,估计也是一个很红的人,最近的两部电影都是有他参与,也是我今年看的最不错的电影,不过《双食记》还是比《秘岸》易懂一点点,《秘岸》的很多桥段还是给了人的想象力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演员中有莫文蔚,最近也刚好看了莫文蔚主演的《棺木》,两部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题材,跟余男很相似。觉得莫文蔚真的是不错的演员,特别是腿,非常漂亮。当然,她在《秘岸》中的表演也相当出彩,比《棺木》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另一个演员是蒋雯丽,个人觉得《秘岸》中她更真实,更出彩,比《立春》好上很多,立春的剧情实在太夸张,似乎要把那一个年代所有不好的事物都让这一个人经历,所以——就算世界上没有完人一样,世界上也不会有与那个时代所有不好的事情样样都接轨的人。
我看的电影真的很文艺,很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但是也算是自己本有的,没什么好觉得惭愧。例如《叶问》,最近听说到了票都难买的地步,但是我还是并非很期待。我觉得看一部好电影就像打开一个百宝箱一样,我看《秘岸》和《双食记》时都没有特别关注这个电影,只是看到了,觉得想看,就点了,里面的东西很令我惊喜。《秘岸》的男主角檀健次听说只是18岁的舞蹈学院学生,非常幸运。虽然还并非有很多人关注他,不过听说已经成为李宇春的同门师弟了,估计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我估计有一天我要移民去台湾,不是因为我变态似地想去那里(虽然我确实有),而是因为那令人忍无可忍的广电局,前段时间的“狐狸能变妖人不能变鬼事件”(画皮)我已经觉得很不能理解了。这一次在《秘岸》,这些大叔大妈们同样要求莫文蔚与檀健次在厕所的亲热场面删掉。真的觉得很可笑,中国人又不是不接触性,有必要那么敏感吗?出于艺术以及个人欲望,强烈表示遗憾——难怪我后来觉得奇怪了,不就在厕所躺了一会吗?会让一个男孩变成男人了?
我很同意很多人的看法就是,导演没必要让莫文蔚最后把故事讲一遍,觉得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与影片的风格不一致。
我们首先来看一开始的车祸,镜头一转,一辆车翻入江里。
然后是小青与小川,小青是爱着小川的,这从她后来去北京之前与小川的告别可以看出来,她说了,与那个家伙好,只是为了那手术的钱。
然后是小易,不觉得很突兀吗?萍水相逢,给了人家两万块钱,然后被一群家伙带走了,奇怪的是,那群家伙貌似是来要钱的,为什么听凭小易将两万块钱拿出去,由都是零钱,这与小易的形象不符啊,那么他又是从哪弄来的钱呢?
为什么莫文蔚看到大桥的时候很惊讶,镜头拉的很长?
。。。。。。
影片有很多很多的谜团,导演不去解决,而在最后将原因讲了一下,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而且原因真的是很难接受的那种。
而且用生活来描述本片,又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的性质,太多的不可思议与意外。
出租车司机为什么帮助苏丹?从一开始就知道,其实他没有要逃生的念头,那么他妻儿呢?可是从开头老子叫儿子回家的镜头,老子是关心儿子的呀,不可能说变就变。一连串的疑问。。。
但是我还是推荐本片,风格很棒,莫文蔚的演出很出彩。
说不上来是好看还是不好看,但我喜欢少年小川和苏丹朦胧的纠缠。
可能是我天生就爱矫情——成熟有魅力的成年女性和刚成年未经世事的单纯少年之间若有似无的欲念,让我着迷。
从最开始小川看苏丹穿丝袜时,眼里的好奇和流连;到给苏丹腿上的伤口绘画时,空气中弥漫着的暧昧;再到两人共同欣赏小川藏在床底的木雕世界时,那两双纠缠不清的腿和脚。全篇没有拥抱没有接吻,但两人的互动在导演的镜头里无时无刻不在散发荷尔蒙。
我太喜欢这种镜头语言了,太喜欢这种看似什么都没有发生,实际上暗流涌动的氛围了。
这让我想到《青蛇》,没有一幕直给的床戏,但却把“情”与“欲”的氛围烘托到极致。
小川——一个刚死了爹,又被好兄弟翘了喜欢的女孩的大冤种,遇到了人美腿长还会撩的苏丹。血气方刚的少年春心萌动——“姐,咱们走吧,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我去打工挣钱,我养活你”——能说出这种话的也只有幼稚又天真的少年了。
苏丹——一个ktv的陪酒小姐,和少年他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又不小心撩动了少年的心弦。少年他爹为了救她于水火意外身亡,少年本人也深陷她的泥潭。她就有如欲望本身,当你开始凝视她,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
不得不说,稚嫩的檀健次和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小川很合拍,莫文蔚的大长腿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性感又欲而不骚。单看外貌形象,两人毫无cp感,但人物的刻画和剧情的描摹硬是让俩人之间的空气仿佛都透着黏腻。
可能是我太喜欢这种气质的电影了,我愿意给它四星半。
秘岸对一些人来说好象很深奥似的,其实也没什么,张导演欲拍逻辑悬念片,可惜张百一缺乏意识没有在结局的时候以惊心动魄的节奏透穿全局!
没有送上激情的一秒,却把结局的迷情交给了迷惘的观众!所以这并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
我可以重头给你们完整地诠释下:
剧情一开始(莫姐姐拿住啤酒去哪里?其实去找曾志伟)就和结局连贯在一起的!
当车撞进江被捞上来的时候,他的老婆问那个老头子,尸体真的会捞到吗?老头说:“捞到!捞到!一定会捞到!”。
最终有没捞到,没有!
(他真死还是假死了,还是失踪了!)莫名其妙,学问在哪里?
张导演没有把动机半点泄露出来,是他下意识的问题(他需要一个意识高的人提醒他)!
让我给大家说下:
由于曾的家庭相对艰难,老婆除了全职还有兼职,可怜(小易角色的作用)!曾身为一家之主,无法承受老婆的奔波,他决定找个最快的出路
(拿意外死亡保险金),曾就和老婆商量(老婆也有参与?奇怪!想想剧情最后她和儿子说了什么话!那莫姐姐什么回事?)这个计划,假死取保险金!
曾一撞江失踪后,剧情立刻转移到保险金的问题,他老婆想也想不到要两年后才能拿保险金(意料之外)
莫姐姐 的出现也是她意料之外!结局时她的儿子对莫姐姐说:“这个局爸爸一个人就可以解决,根本不需要你”!
那么说莫姐姐是多余的,其实不是的!为什么?(最后莫姐姐说了什么,说曾是个好人,他是为了帮我,说自己爱上了他,但又说曾从来都没这个念头!)
为什么,他们不是为了双宿双栖吗?
不是的,除了是为了帮莫姐姐解脱舞女的身份还有的是帮老婆拿到保险金,过上好日子,从而莫姐姐又能在这个计划里拿到保险金,因为曾是莫姐姐的司机,若她受伤曾的家人必定负责任,莫姐姐也可以从中索赔
(曾的老婆向小易借了两万,却只把一万给莫姐姐,最后连两万都拿出来了,但莫姐姐说:“两万能换回一条腿吗?”)证明莫姐姐想分那匹保险金(这是和曾志伟密谋好的),但听到蒋姐姐说那保险金两年后才能拿到,最后她还是不忍心拿了(可能因为曾的好心,也可能他真的死了),连那两万也不拿了,宁愿回去做舞女!回去做舞女后,遇到的第一个客人是曾的儿子!
(这里引用了曾的儿子和他爸爸一样想拯救莫姐姐,从而衬托了爸爸的好人影子)
因为他们都讲一句相同的话:可以开个餐馆生活!(最终她真的做到了)
话说回头,难道这一个局真是为了财,我们来看看完之前的那一幕,那时曾的老婆已经拿到保险金了,她的儿子问她有没秘密瞒住他,她说有些大人事情不应该讲给你听
(什么事情,曾志伟设的局),而她儿子也说:“我也要有自己的秘密”!(什么秘密,曾志伟设的局),她们两母子怎么也料不到他们两的秘密都是一回事!
曾的老婆更不知道莫姐姐也在局内,而莫文慰姐姐也不知道蒋姐姐也在局内,惟有她的儿子在局外,这一系列关系,张导演可以拍续集了,但这纯粹是一部生活文艺片,这样的戏太平静,没有拍续集的必要!
最后说下小易角色,这角色是否可有可没?不,这角色应该是有用的,是用来揭露曾的老婆以往生活的本质(她承受的压力很大,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这是很有必要的)!很有必要!小易本来是有钱的,但生意上的失败来到了重庆,在狗的身上反映出小易现在很孤独,因为看见了蒋姐姐哭出了自己的生活本质(小易感到和自己很相似),让小易找到了新的倾诉对象!从而不惜一切借钱给蒋姐姐!(蒋姐姐亲了小易才问他要钱,显露了女人的不移本色,以色诱人)
至于青青又何尝不是:
青青明明是喜欢蒋姐姐的儿子少年的,她却为了有钱医眼,却利用了自己喜欢的人的朋友和自己的身体,又欺骗了少年和自己的心,是为了衬托什么(为了衬托曾志伟设的局啊),我已经分析得很透切了!
我想张导演自己也无法解析得清楚,当局者迷嘛!
已经全部说完了,你明了吗?
-----------------------------------------------------
转自
http://tieba.baidu.com/f?kz=520962245
这是什么狗屁电影= = 演员单看就够雷了,搭配起来真是无敌了。只有莫文蔚的腿还算能看。张一白对你失望了,要是故事都这么个讲法,以后真可以节约一大笔看电影的钱了。。。
不要闹了好吧。这样的文艺片不适合莫文蔚和陈奕迅,该找些大家不熟的演员,她演得太油了,配乐不错的~
我记得我在电影院呆了1个半小时完全没看懂
20100705京上团结。重庆是个好地方。蒋阿姨竟然跟陈奕迅有激情戏,噢,卖糕。
好漂亮的大腿呀...两张蝴蝶在里面听起来也不是那么狗血了
这部电影大概是张一白拍的最好的电影了。可惜又是一部合拍片。我非常讨厌合拍片。
重温。蒋雯丽+莫文蔚+曾志伟+陈奕迅的组合很打破常规适感。那个时候的莫文蔚还具有着慵懒、低哑、潮湿、疲倦、蜷张的美感,可惜现在从她的身上消失了。
看完电影后,电影的最终主线还是不明白。有些搞不懂。而且电影留给大家的悬念好多,疑点也一样。一直很想去四川重庆找答案,而这部电影给了我重庆的一点答案和灵感,
编剧硬伤很大 但渲染的那种色情里的小清新氛围是这个片的一大亮点 影片色调和构图依然沿袭老张那种矫情手法 我不是说矫情就一定是贬义词 就像贱一样 如果到极致变得古典了那矫情会比文艺更深一层次 网上传那篇剧情解读非常霸道 把即便不是把剧本结构和重建 但为影片的硬伤提供了合理的解读和补充
Eason那条线格外的囧,但Karen真是妖娆啊,檀健次没MIC里面帅。之所以评论演员,是因为这片子在剧情上毫无建树,简直是一滩烂泥。Karen啊,不要老接这种狗屁不通的烂片,好不好?!
1.其实追女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把想法告诉她?真的是这样吗?2.好吧!张赵编导两人果然喜爱分段叙事;3.鉴于昨天慈悲心大增,好评大增,可这是三部曲个人排名第三,3星不能再多了;4.有老戏骨加盟,就更显得年轻演员表演的青涩,虽然整体没感觉多棒;5.某些镜头存在要么意义太弱,要么镜不达意.....
3.5,我是觉得曾志伟和陈奕迅真是换谁都行。
我認真覺得氣氛的把握還不錯.張一白本來就有點端著的.這部電影可以看到很多后來者的影子.
有关这个电影剧情到底合不合理,有请cctv5的张合理老师为大家解答
一.高潮时刻:蒋雯丽说:你该走了! 二.我要看被剪掉的xoxo 三.所谓的三部曲最后一部为什么总是炮灰
对话设计极不自然,信息量给出太少,有些片段拍摄得非常做作,是一个基本失败的尝试。尽管如此,蒋雯丽跟莫文蔚有几场对手戏很有味道。
看了剧情解密,算是多加了一星,希望导演是这么想的……另外这部电影最缺少的就是激情戏,有的电影是为了露肉而露肉,我们不提倡;但这部电影不为剧情而露肉,我们更不提倡!
根本不知道张一白要表达什么,除了故作深沉的伪文艺外一无是处。
故事编的不好。。悬念解得乱七八糟的。。。
是张一白“爱情三部曲”(其他两部《开往春天的地铁》、《夜上海》)中的最后一部。 也是最烂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