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6集纪录片《这货哪来的》是《人生一串》总导演陈英杰2023年的新作,聚焦中小卖家的烟火人情味,虽然总体比《人生一串》要好一些,但仍失于肤浅。小微企业三年来的艰辛不敢触及,本来影片中的人物对话已经反映出经营者的无奈,但导演不想也可能不愿意去深入探寻:比如躺平,躺平真的快乐吗?为什么会躺平?编导不要作违心之言、诛心之论!又比如大叔回答“我什么时候都不舒服,舒服要有钱,吃饭摸得出”,大叔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回答有什么问题没有?编导不应该刻意回避!影片中的货车司机回答:“只要老百姓能吃好喝好,能吃到饭,有钱花,这就是舒服。”为什么在如今,老百姓关于舒服的标准竟然还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展示手机壳上的话:搞钱要紧,其他都俗,人间清醒,一切向钱看。编导对此并没有分析和态度,只感到一种猎奇!在比如,影片中人物有一段话:大家今年都特别不容易,生活太潦草,另外一个宣传栏镜头中的工厂的《梦成宣言》中所表达的“在当前大环境不乐观的环境下……”,编导没有反映出工厂老板和工人真实的艰辛和不易,一味去粉饰和歌颂不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心所在。
说说印象比较深的几个点
手机壳,这期让我这种一个原厂透明手机壳用到坏的人大开眼界,我才知道可以作为一种时尚配饰的功能。
炒菜对比,一边是人的个性操作不能量化,一边是机器大数据处理量化,这对比的构思太有趣了!
大卡车床垫,感动坏了,哭死,这才是真正的“从实际着手的应用”。觉得中国人几千年来老百姓是最重视实用的,中国人是实用主义的,这一百多年被西方的技术理论和先进的设备电器冲击到了,虽然不说大方面的学术研究和工业化怎么样,这种小的现实生活中的设计和应用就一度脱离,现在看到这些小的东西又在实践中、在实际需求中被思考和制造,感觉在重新矫枉过正之前出现的一些本末倒置。
还好有舞狮 还好有传承。看到佛山的时候,我惊讶了一下。因为这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8哈哈哈哈哈哈还好有传承
企业家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在这个梦成宣言充分体现。
很喜欢这个纪录片,很镜头很有故事感,转场很流畅。描写的细腻感情,很震撼。导演很厉害
[你为你的玫瑰花耗费了这么多时间, 这才使你 的玫瑰花如此重要。 ]
众所周知的‘三年’过后有种百废待兴的感觉,一出门就觉得人山人海,物价飞涨,啥都要排队,啥都不值得排队,啥都挺没意思的。
这部纪录片或多或少治疗了这种内耗。特别出色的文案,随处可得让人不禁会心一笑的机灵小短句,把平淡普通,或者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一口气带了一百样到你面前,任君挑选,万物复苏了。
第一集就下单了手机壳盲盒,九块九买个三件衣服,给手机换着穿,还有拆快递时候的期待和惊喜,时不时来一次,没有任何九块九比这个抵。
第二集无法共情爆炒直播哥,因为我不吃蒜,但不影响镜头反复拍他炒菜炼油时候的画面治愈感,同理可以apply到之后假发制作,雕塑制作,气模制作,治丧玩具制作,唢呐制作,卡车床垫制作,我不懂什么算镜头语言,我觉得这个就是镜头语言,让万物跟你说话,让万物陪你聊天,让万物快乐你的生活。
苏州的料理锅和扬州的国产巧克力硬广硬是吃下了,一个十级厨房厌恶的工程师,无法不爱那口锅的研发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带来极度舒适,嗯,我不会买,我觉得还能进步些,但我爱看wakaka。国产巧克力那part的文案是最喜欢的,大师级广告,编剧加鸡腿。
这套纪录片给潦草的人间构建了一个小空间,虚拟的快乐也是快乐。
可能是因为从小到大考了太多试,对数字特别敏感,我发现本期选择介绍的三个工作,都很神奇地与数字挂上了钩:数字化程序、各种配料精准的克数、精确测量家具尺寸、把握不同车型的精准参数……这也差不多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几乎一切事物都被数字框定,就连自身都被明码标价,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匆忙,很难为什么驻足停留。
但人学习、工作,明明本来都是为了过上更舒服更自在的生活,在人们因各种不可抗力的因素越来越远离初衷时,诸如菠萝哥、食万公司、Teddy和毛哥他们这些人,用他们的辛劳,让这些本身冰冷的数字,也变得有温度了起来,为其他普罗大众提供了一份舒适。这也是本期节目最打动人的地方,相互买单,也像相互抚慰、相互拥抱。
打卡第三集,治丧这个标题挺有意思。一直觉得现在的社会环境对人太不友好了,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然前几年丧文化也不至于那么流行了,但是看这期,除了介绍的解压玩具、水草造景和唢呐这些本身可以让人减压的东西,在制作这些东西的人身上,居然看不到常见的“丧“气,虽然他们也免不了偶尔思考人生,但都算得上活得自在尽兴。尤其是那个草民之家,特别迥异的几个人因为同一件热爱的事聚在了一起,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远离网络、人群,每天可以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与喜欢的草木、鱼这些具有灵性的自然生物对话,想想都放松惬意。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容易丧的症结所在吧,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做不得不甚至根本没兴趣的事,而真正喜爱的只能被搁置,心灵得不到滋养,生出倦怠就太容易了。还是放轻松吧,每天留点时间给自己,毕竟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才是意义”。
选题太好了,还是那个味道,镜头里的大家都活得好用力,即使最不起眼的,一旦被凝视和探究,也有江河与湖海。
哈哈哈哈哈被文案牛到了
三星半。 高开低走,文案机灵得让人有点烦。
选题好,故事好,剪辑好,解说文案好,狠狠拿捏住了B站的风格和精神,赛博朋克般的治愈,可以说是中国商业纪录片的一个里程碑了。唢呐一响,为你的人生炸场!
近期质量比较高的纪录片。但是“人生一串原班人马”这几个字对这部纪录片来说是个减分项,《人生一串》从不管是文案还是旁白都太过油腻,这部纪录片里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已经很精彩了,不需要太过油腻的调味,扣一星。
做货的城市小强。遍历人生无限事,只道风月是寻常。01深圳华强北,厦门连云港内衣,曲阳雕塑。02做菜机器 日式搬家 卡车宝贝 03 治丧 义乌玩具 水草造景 乙家班 唢呐04 仪式 温州气模 斗南鲜花 佛山醒狮05体面提货点 许昌假发 珠海农场 保定丧葬用品 06 奇趣杂货店 扬州巧克力 成都机巧装置 西双版纳昆虫繁育
今年必看的纪录片之一。无论是赛博朋克风格的酷炫片头、周云蓬《不会说话的爱情》惊鸿插曲,还是一浪高过一浪的鲜活内容,都让本片成为中国纪录片的另一种珍贵模样。作为传统强项的文案,这次更是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烟火气与思辨感并重,趣味性共人间味开怀,看似是讲“货”,实则在说“人”。其真正展现出中国人面对无常生活时,从内向外,由心生发的超然自信,每个为生活打拼的人,当他们讲起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那眼里顿显的光,分明就是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一代代传承至今的实业精神,在夺目绽放。所以,虽然片名叫《这货哪来的》,但它真正的名字,其实是更为广袤深远的——《客从何处来》。
你就说,卡车宝贝到底是怎么找到的。
居然在一个行业纪录片里感受到了唢呐之美
拍得意外得不错,但这些卖家也只是广大商家的一部分缩影
原《人生一串》团队的主题、文案、镜头语言一直都很不错。
看出了人类学、社会学的格局,收获了商业外的属于人性的深深感动。“中国人精神”的生动体现。很适合发行到国外去。
看得我又哭又笑!问群友那部国剧可以一边做首饰一边看,没想到朋友推我这部纪录片,朋友说解说词风格像我一样。我一看岂止解说词像我写的,里面的人也戳中我的泪点笑点啊。
不同行业打工十年,我们都来到了卖货的路口。
真的太好了 在网络上好久没有看到这种拍摄普通人的平凡又快乐的生活了!虽然都是”下游” “底层”的货和服务,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关键是纪录片拍摄他们如此快乐,没有渲染他们的辛苦而且给别人生活带来快乐的成就感,我喜欢拍摄这些民间艺术家设计师时配的交响乐!真的太好了 给现在的网络带来了平淡快乐!
太浅
非常有意思的纪录片,开阔视野开阔眼界。
大千世界,百态人生,万亿精彩,十分好看,年度最佳
只有制造业大国才能拍出的片子
第一次由衷地想生活在云南,竟是因为知道了这里有个地方能让我每天下班后来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