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金赛性学教授

HD

主演:连姆·尼森,劳拉·琳妮,克里斯·奥唐纳,彼得·萨斯加德,蒂莫西·赫顿,约翰·利思戈,蒂姆·克里,奥利弗·普莱特,迪伦·贝克,朱丽安妮·尼科尔森,威廉姆·赛德勒,约翰·麦克马丁,维罗尼卡·卡维特,凯思琳·查尔方特,海瑟·戈尔登赫什,达格玛拉·多敏齐克,哈利·克罗斯,苏珊·布洛马特,本杰明·沃克,马修·法黑,威尔·丹顿,约翰·卡拉辛斯基,阿尔登·马林,Romulus,Linney,凯瑟琳·霍顿,大卫·哈伯,卢克·马可法莱恩,贾拉斯·康罗伊,比尔·布尔,Michelle,Federer,Don,Sparks,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剧照

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2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3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4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5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6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3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4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5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6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7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8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19金赛性学教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金赛性学教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阿尔弗莱德·金赛在1939年发表了震惊世界的《金赛性学报告》,这部迄今为止最为完整和坦率的性生态学调查的学术基础,是面谈了12000名美国人的惊人工作量。在金赛(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对学生们的访谈培训中,他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布朗夫人的儿子们圣诞特辑兴风作浪2空枕难眠2000无间游戏家庭学校门锁2021天地玄黄这样爱你错了吗太行之脊不想回家最后五个人特工神童3地球脸红了鲜肉2023香港新视点桑尼龙门笑传2分手工作室盲眼的基督梅根2023银狼怪奇事件簿超感神探第五季比尔·蒂尔曼与不法之徒私人女教练晚安布鲁克林-死亡音频的故事小乔遇上潘多拉之白日做梦

 长篇影评

 1 ) 金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赛性学报告》的名气要远大于金赛本人,甚至大于这本书本身。例如我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在看《Kinsey》这部电影之前,我对斯人斯书毫无了解。所以这部电影对我有传授知识的作用。

《Kinsey》是那种很传统的传记电影,没有太多的技巧,没有太多的发挥,就是讲述金赛这个人的经历。然而金赛这个人本身就有巨大的意义,所以只要把他的经历讲出来,电影就已经很好看了。

金赛生活的时代,美国在性的问题上依然非常的保守。例如金赛的妻子虽然自称是(事实上也是)自由主义者,然而在和金赛结婚前,两人始终没有性关系,这在当时非常普遍。

而金赛的问题要更复杂一些。他的父亲是偏执的清教徒,视性为邪恶,厌恶一切革新,认为这些变化都在把人们带人邪恶。

金赛很早就叛逆了自己的家庭,离家求学,成了生物学家。生物学向来是与教会最不融洽的学科。

与父亲在精神上的决裂使金赛走向了另一端,他思想开放激进,毫无教授的架子。可是他的妻子第一次拒绝他求婚的理由却是,金赛受他父亲影响太深。

金赛的生物学主攻方向是研究一种不能飞的蜂。他收集了百万只蜂标本,比较异同,进而归纳得出自己的结论。

电影花了很多的笔墨来描述金赛的早期生活,因为清教徒的家庭和生物学家的工作正是使金赛走上后来道路的主要原因。

金赛新婚时,和夫人在性问题方面遇到了麻烦,请教专家以后才得以解决。然后他发现,在当时保守的环境中,很多人都有这些方面的问题。于是他在大学内开设课程帮助学生。

然而金赛很快就意识到,大多数问题都没有答案,因为根本没有人研究这些问题,甚至都没有人谈起这些问题。

关于科学主义者,有种定义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其它领域,例如社会学、哲学等等。按照这个定义,金赛无疑是个科学主义者。

当他发现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时,他就开始试图自己找出答案。他的方法完全来自他早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要简化问题。过于复杂的问题根本无法研究,传统与道德就是这样,你根本无法在这些方面得到任何准确的答案,所以他绕开道德问题,只研究最基本的事实。另一方面,象研究蜂类标本一样,他收集大量的标本,采集数据,归纳出结论。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严格制定实验规则,尽可能地减少对观察对象的干扰,尽可能地获取准确的数据。

然后他归纳出无可置疑的结论,人类的性行为有多种多样的形态,没有一种标准的自然的形态。而社会的力量使人们把这个问题变成隐秘,并竭力寻求和他人的一致。例如,金赛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人都处于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完全的同性恋和异性恋是很少的。

我以前阅读方舟子的生物学方面的科普读物时就感到,尽管生物学试图避开道德的范畴,然而生物学的结论却常常对道德观造成强烈的冲击。

金赛的研究是生物学的方式,他也有意避开道德,只谈事实。然而道德问题却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一方面社会对他的研究形成巨大的压力,他的学说被种种地误读。另一方面他自己内心的传统道德也在质问性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很明显,金赛在内外都陷入了学术与道德的双重危机之中。他试图象个生物学家一样避开社会道德问题,然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又让他不能对现实中的盲目保守视而不见,可是他的结论又在挑战他自己心中的道德底线。

最后金赛在事业与内心两方面都精疲力竭。

可喜的是,人们终于开始谈论性,性学研究正式开始,人们也开始思考性与道德的问题。

谈到金赛,无疑让我想起现在的李银河老师。

当然,他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金赛试图把研究放在生物学的领域内,只是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社会问题。而李银河却完全是个社会学者。金赛试图说明的是性有很多方式,并没有一种标准模式。李银河试图说明的是采用何种方式的性是个人的自由,是人权的一部分。

这两个人最相像的地方是,他们都被广泛的误读,然后遭到道德层面的谩骂侮辱。时到今日,金赛依然在被某些人仇视,甚至是造谣中伤。我猜想对李银河的误读也会延续很长时间。

前些时间我读Asimov的科幻小说《曙光中的机器人》,同是起源于地球的三个世界在漫长的独立发展后,对性的观念完全不同,而三个世界上的人,无伦是更保守地还是更开放,无一例外地把其它两种性模式当作异端,并加以道德上地批评。

我当时想,这似乎证明,不同观念间的互相歧视在性方面尤为根深蒂固。后来再一想,这一定是Asimov观察到了这种现象,所以在自己的小说中写了这样的三个世界,倒不能作为证据。

IMDB得分7.4(10286人投票),我打7分。

 2 ) 一切的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

1 起初我不喜欢周杰伦的歌曲甚至不喜欢这个人,即使我压根儿就没好好地完整地听过几首他的歌,我认为他的人和歌得瑟比较脑残;到后来我睡觉前在耳机里面听东风破菊花台再到后来的青花瓷,听到方文山的词和他自己的那种独特的旋律,喔,原来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好作品了。

2 我不喜欢那个到处做电视节目的余秋雨,我看过几本他的书,我觉得他作为他自己标榜的学者、“知识分子”,却写出让人味同嚼蜡的文字、在青歌赛上频频口误,应该是人品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从他的书畅销到在凤凰卫视的文化科普节目受喜爱来看,他的书和节目让更多的本来不爱读书青年对文化和文化鉴赏发生了兴趣。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他是可爱的。

3 有的人非常憎恨“90后”,看到他们就想痛扁,恨不能来一场专门感染这些孩子的瘟疫。在他们眼里,90后和非主流是划等号的,而后者是眼下人渣的代表。

4 喔,这个世界上没有危言耸听的“垮掉的一代”,90的孩子绝大部分都在像我们80后70后以前一样在专心上课在逃学在偷看小说在解数学物理题,在他们眼里,和我们一样那些非主流也是人渣。而后的十几二十年间,这些人同样会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我们又何必杞人忧天。

5 我们这个社会经常会发生一些让我们这些脑子没有贵恙的人感觉很迷惑的事情,例如几十个清华北大博士联名声讨于丹、“文艺青年”掌掴阎崇年、让小学生站在马路边向机动车敬礼。。。

6 罗素曾说一切的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可是这个世界上把无知当个性的人太多,导致我们身边不断上演着令人遗憾的事情;善于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一棍子打死是无知的人的共同特点,而那些无知而又巧于辩论的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宁愿相信自己的嘴巴、也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数理逻辑他们是不学的,划等号是他们的天赋。

7 遗憾的是,无知跟学历、职业、年龄、权利没有任何关系。

8 世界本不是完美的,有很多的不正直的事情不正直的人,灰色的事情灰色的人,如果眼中只有黑白,就会很苦恼。如果你是一个无知却又标榜“正直”的人,那除了你自己痛苦以外,你很可能还会不断地将这种痛苦强加于你周围的人。

9 你要问他们为什么憎恨、为什么歧视,他们多半会停顿个2秒,然后坚定地回答你说“难道这需要理由吗?”。

10 如果这些无知、标榜“正直”而又巧舌如簧的人成为了“不沉默的大多数”,那我们只能生活在谎言、伪善和充满偏见与歧视的世界中。

11 喔,很多人歧视跟他们不一样的人,认为凡是自己无法接受的就是变态,就应该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只脚。可是金赛博士告诉我们,请不要用“正常”或“不正常”来形容别人,因为我们跟他们的区别只有“多数”与“少数”之分,包容是理解的前提。

12 周围是喧闹的,你唯有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至少也是接近真相。否则,你只能一辈子生活在谎言和伪善的世界中。

 3 ) 性 是很艰难的

里尔克在《给年轻人的信》中有一句话很适合概括这部电影:“性是很艰难的”

中国有张竞生,美国有金赛,两人同冒大不敬之罪名去研究性学,揭开无数人好奇、惶恐、渴望的深潭,对这深潭的无知往往会化成这一句最简单的疑问:“我是否正常?”

电影在情绪累加上步步为营,让我在观片时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黄金三角,影片四分之三处被戳中泪点到达情感高潮和宣泄,剧作的核也是耐人寻味的:性无知带来的伤害、性与道德的关系、性与爱情的关系。

性是艰难的,因为它让人困惑,我们身体渴望的与我们成为的,往往会格格不入。这让我们怀疑自己。

在性的场景里,两个人脱下衣服,只有真实的肉体的接触和身体最深处的渴望。脱下了衣服也就脱下了身份,也许性才是能认清自己真正渴求的唯一出路,在剥离了我们为融入社会而穿上的所有装饰之后,我们赤诚相对,短暂的空白将我们的欲望无限放大,那是最纯粹的欲望,前提是与自尊或虚荣无关,此刻快乐与否,你可以欺骗对方,却欺骗不了自己,但无论快乐与否,当你明白你终究要回到那个需要认同和掩饰的人群中时,你都极有可能在这种穿梭转换的过程中,被性深深地割伤。

如同爱与恨、自尊与虚荣一样,保护与阉割也可能是同一个词。所以性与道德总是格格不入的,快乐与冒险总是紧紧相连的。

我们披挂上各种角色,以发型、妆容、手里的包包、车、房子、工作、爱好给自己插上各类标签。我们把自己归入这一类、并为那一族,寻找自己的群体、门户。
在我们因融入群体而感到安全、不再寂寞的时候,性总是像一把尖锐的刀子,冷不防地刺破你苦苦经营的一切,它让你快乐、或让你痛苦、更多的是让你不安。因为它以一个真实的声音说着你害怕听到的话,你害怕失去你在群体中所获得的一切的质量。

性 是很艰难的。

 4 ) 道德的产生与消亡

本无心看这部片子,由其是在吕氏叫嚣同性有罪之时。
本意是将所有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按年代顺序,过一遍,结果就遇到了这部金球奖提名作。
 
我们知道,在人类蒙昧以前,是没有道德概念的,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后,道德随之出现。
几乎所有人,都奉行道德标准,至少表面上奉行,但只有很少人有过质疑。这不能不称之为一种盲目。
 
道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道德会否有一天伤及人类?
科学是否和道德对立?
道德会有消亡的一天吗?
 
Pro. Kinsey是个唯物论者。他认为妻子与婚外男性ML,是自然需要。这一点我做不到,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我的论点不基于道德范畴,我只是认为Kinsey忽略了心理学,人的占有欲也是一种自然欲望,他也肯定会和性欲相冲突。而且这种冲突的代价非常大。
曾经看过Discovery,讲述过一头壮年雄狮杀死另一头雄狮,霸占母狮并杀死幼狮的全过程。而且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人类如果不考虑各种因素,只是单纯讲究欲望自由,也会造成这种血腥后果。
这就成了文明非所需。
为避免无控自由带来的极端恶果,是道德产生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还是不能证明道德一成不变的合理性。
就如片中所述,为避免盲目乱交带来的疾病传播,而产生的禁止婚前性行为的道德条款。在以前的时代条件下是有必要的。
但是一直惯性地延续到今天却是多余的。在发达地区,性安全,性教育,已经把这种危险规避到了最小。没有理由在实行下去,顽固派只是教条主义地愚忠奉行罢了。
他们自诩道德高尚,却从不问起缘由。
最终的结果是,教条主义者以尊长之称鞭斥后代,却无法向受害者说明正确原因,张冠李戴以罪恶之名加之,造成后者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
道德渊源的埋没,让道德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从用之于人转向害之于人。
 
我相信很多人被这样教导过,性的产生是感情的结果,这条伪定理已经遗害了不知道多少人。少女为未来丈夫保持贞操,在古代被定义为美德,这实际只是男权社会的一种变态占有欲。这又是一种道德产生的原因。
如果是这样,男性当以身作则,却闻所未闻有这样的男性美德。
科学已经证明,性冲动,是生理成长阶段的必然结果,荷尔蒙的分泌,不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而常受外部环境刺激。
我们看见辣妹,或者一张裸体,自然而有的生理反应,证明我们有性冲动,却不能证明我们就这样爱上了一个人。
如果性冲动是自然发生的,而且性压抑是有害生理健康的,人们又有完全安全的条件进行性行为,那么性在婚后就是伪道德。他与科学对立,并且他祸害人类。
 
而我们所熟知的克隆人,为什么为道德所不容,却是因为科学的进展,已经危及人伦。看过《逃出克隆岛》的人会明白,虽然这样的科学,可以用于器官移植,可以挽救很多至今无药可救的生命。但是他牵涉到意识形态问题,克隆人有没有人权,如果这种科学实验失控,会不会人类自己造就一个敌人,从而克隆体杀死宿主,一直想下去,不止是社会关系会乱套,生存环境会因之毁灭,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繁殖系统会被摧毁,而终有一天会走向灭绝。
这种情况,表面上是科学与道德对立,而道德胜出。但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这种道德的基础真是科学因果关系的推导,这又是一种道德产生的原因。
所以,基础上,只是两种科学的对立,一方因为于人有利,而胜出。
 
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是没有伦常的,近亲血亲,乱交结合是不禁的,在古埃及王室中就盛形姐弟通婚,以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正,实际只是为了保持权力的巩固。后来因为在生活经验总结中发现,血亲结合后代,会出现疾病遗传和畸形。后来就禁止了血亲结合,但是一直到近代,近亲通婚依然盛行,中国自不必讲,在英国王室中,维多利亚女王就与他的表兄结婚,其结果是,他的子孙中有好几个是血友病患者,其他则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更要命的是她的子孙通婚全欧洲,把血友病散布到欧洲各个王室。
现代社会,开化的国家基本上立法名令禁止这种通婚。社会道德也会非议这种结合方式,这就出现了,道德和科学相合的情况。
 
所以,科学和道德对立与否,是需要看两者的属性,更重要的是看两者对人的作用,是有利,还是不利。而并不就是,科学就是正确的,道德就是神圣的,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基督教会至今命令禁止同性恋,基督教会,认为同性恋是反人类的,直接结果是绝育。
这是毫无论证根据的。首先,同性恋的初衷根本不是以灭绝异性恋为宗旨的。同性恋不把异性恋当作敌人,他们自然也明白自己是异性结合的产物。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的客观存在,异性恋也是。两者先天并非敌对。所以异性恋不会因为同性恋的存在而消亡,所以就不要提什么人类灭绝。
其次,同性恋是在给社会创造一种爱的方式。两个都是同性取向的人,在一起,只是在创造幸福,而不是在创造危险。他们之间组建家庭,同样会给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三,任何在同性恋中传播的性疾病,在异性恋中一样传播,只是概率不一。
所以,这样一种感情模式,对社会,对文明,作用远大于危害,没有理由不让他存在啊?
美国,很多洲已经立法,允许同性结婚。我认为是进步,不是意识形态上的,也不是人权上的,而是基于,一种事物对社会文明的利弊上。
你也可以想像,法律的确定,已经让原有腐旧的道德在这几个洲消亡了。
 
也因此,道德的存在与否,并不在于它被标榜成什么。
事实上,道德并不一定都是高尚的,高尚与否,应该看一项事物,他给人类带来的益弊。
教条式的遵循,只会适得其反,万劫不复。
 
总结,可能我们无法对所有事物的产生,结果,都去问一个为什么,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所有事物都不去问为什么。一些我们自以为重要的,关键的东西,我们必须去刨根问底。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何以证明他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去分析事物,也去分析自己,找到原因的同时,也纠正自己的陈见。社会文明的进步,就靠这个方法。

 5 ) 一个不正经的科研狗-金赛教授

性学包括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医学,生物学,语言学等等学科,金赛教授是第一个在大学开办性学的人,印第安纳大学的性学课即便到今天也很前沿。中国至今也没见有哪个大学开办类似的学科。 说回电影,金赛在婚前还是个典型的学术狗,婚后尝到甜头后才发现原来这事情这么有意思,于是在性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除了开办性学课,也不断突破自己的底线,同性,婚外恋等等。电影表达的还只是一部分,在当时的环境下的确不容易。我相信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性,尤其是新婚夫妇,但后面跑偏(性瘾)也不能否认。 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本人推荐三本书<海蒂性学报告>,<金赛性学报告>,以及福柯的<性史>。其中包括了女性及男性自慰分类,性爱中的心理学,性对婚姻的重要性,同性的性,SM等等。这三大性学经典看完再来看这部电影感觉又不太一样。 最后套用我一个性学教授朋友的话:“love is fire, sex is oil, put more oil on ur love! ”话说每次见面问你做爱了没有,还真是感觉很奇怪啊...

 6 ) 一部能引发思考的影片

这是一部复杂的电影 ,影片本身比较简单,但引发的思想和认识非常复杂。道德规范和生理个性本能,社会学与生物学,个体差异和总体统一这些矛盾总是激烈冲突着的。

附印象最深的一段台词:

为什么有些奶牛频繁性交,而其它的只是站在那里?

为什么有些人一个星期需要30次高潮,有些人却几乎不需要?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问题是,大多数人都想要一样。

他们发现简单忽略人类体质的基本差异来得更为容易。

他们如此渴望成为团体的一部分,以致于他们要背叛自己的本性。

如果让人愉快和强烈渴望的事被禁止,那就会让人困扰和着魔。

想想吧。

       

 短评

shock.

6分钟前
  • Joe
  • 还行

没有“正常”“不正常”,只有“普通”和“罕见”,冲破束缚,获得解放。这是一部令人尊敬的影片,无关色情,没有淫秽,流畅的节奏让人感到细腻、深刻,肃然起敬~

8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了解自己,了解性,以及了解爱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你自己的头脑在违抗你”

15分钟前
  • 冠华
  • 还行

人类需要启蒙。

18分钟前
  • 春暖花开
  • 还行

对于偏执总会让我特别感动。。。

22分钟前
  • neeeeeverland
  • 推荐

卡司真是太惊喜了!除了正面全裸的Peter.S,还有Chris O'Donnell和美剧B&S里面的Luke.M~ 电影本身缺点颇多,不过仍是一个值得一看的传记故事。

26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他把科学研究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并执着于此,性不是洪水猛兽,围绕性的行为也是正常而自然的

31分钟前
  • 心有猛虎
  • 推荐

有趣的金教授,一生都贡献给了生物学,连姆•尼森把一个天才演得完美无缺,同样令人敬佩!

33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性这么纯洁的事,怎么可以被爱玷污了。

34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金赛教授以赤子之心看待性,可是性并不只是单纯的生理行为,性牵扯着关系,而关系是个很复杂的事情。

37分钟前
  • x
  • 推荐

「性权利」即为「政治权利」和「自由意识」,是对官方「权威」和单一性的反抗,「谈性色变」其实也是一种暴政。

41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用冲奥片的视听来探讨关于性,关于性关系,关于性行为。

44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金赛教授的著作提及并不多,但他本人(连同周围一群人)的生活经历真是太精彩了以致我数度怀疑这真的是传记片吗?!其实电影可以更好地描绘一下科学研究和生活感情的冲突,不过看到亵渎叔的PS叔如此令人瞠目的大胆出演!我还能有啥要求呢!

4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似乎男性更加排斥在公开场合谈论性话题,对于同性恋问题也更加排斥。看到金博士和他的学生接吻的一场戏时,坐在旁边的一个男观众炸了。马上表示自己的鄙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不是同性恋。今天的中国的开放程度,似乎还不能与金博士时代的美国相比,或者表面上非常老派,但实际上则不然。

54分钟前
  • 萧婷
  • 力荐

不是所有的性都会被爱制裁,这仅是运用了科学的辩护

56分钟前
  • 苏格
  • 还行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部介绍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电影;从学者的角度而言,这是一部介绍人与学术追求的电影;从人性的角度讲,这是一部讲人与其自身探索的电影;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这是一部告诉我们历史的电影。这部电影有浓重的BBC味道。20120518@中国电影资料馆。

57分钟前
  • 宋不吃
  • 推荐

真理是辩证的,道德也应该是。四年前一本《性学三论》和一本《男性性行为报告》简直是拿我的人生来革命。但是金赛的私生活还是让我有些惊讶。在常人眼里的偏执正是一个科学家所应具备的品质。(MARK一下生物需求的命令性与社会约束的无效性问题)

58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我承认我是为了看连姆尼森和彼得萨斯加德滚床单【可惜木有。Peter叔一歪嘴一放电,全世界都要被他诱惑了。啊!!!

1小时前
  • 希哈。
  • 推荐

李银河根本不能与之相比。唯一相同的应该就是他们都为此饱受了各种舆论

1小时前
  • 毛毛毛读作cuì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