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武和阿雯奔跑在香港逼仄的小巷子里,城市的霓虹灯闪烁,没人在乎这两个衣衫褴褛,头发肮脏的人,两个想要自我毁灭的人就这样一直奔跑,如果爱情可以留在这里该是多么美好。
阿武对生存早已厌倦,身上的钱屈指可数却仍每日混迹赌场,遇到赌场不如意的时候一脚踢翻桌子然后等待一场黑帮对他的拳打脚踢的暴力讨伐。这是阿武的生活常态,他似乎并不在乎他人加诸在自己身上的这种暴力,甚至是一种自暴自弃的态度,生活之于他的那种无聊已经让他无法感受到被打的痛苦。
也许是无聊,也许是赌资缺乏,阿武接了一单杀人的生意,这是个注定有去无回的买卖,阿武本来已经对人生感到无望,可是在拿到钱再次去赌场赢得盆满钵盈之后重新 尝到了生活的乐趣,他决定找一个杀手替他做了这笔生意,于是,阿雯出现了。
阿雯在14岁时爱上了一个男人,为了这个男人亲手捂死了自己的表弟,然后坐了十年牢,这个男人却抛弃了她,拿着她的钱去找别的女人。阿雯在刑满释放后却仍想着杀人赚钱为这个男人开一个酒吧,她说她要让这个男人的后半生只要想到自己就会感到愧疚,要他一生都活在内疚的阴影里。
于是两个对生活无望,寻求自我毁灭的人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又趣味横生的故事。
影片在演绎阿武对阿雯的感情时用了很多生活化的处理手法,一切奇怪的小细节但是充满了甜蜜,可爱的气息。比如,在廉价的旅馆里,阿武给睡着的阿雯洗袜子的戏,窗外的霓虹灯光照进漆黑的房间,阿武在卫生间的洗手池里,边哼着歌,边认真的,一点一点的揉搓着阿雯已经穿的发黑的袜子,这样小心翼翼又可爱的神态仿佛揉搓的不是两只袜子,而是阿雯的发丝,脸庞,身体和细细的脚踝。
另外一处细节化的处理是,阿武和阿雯终于在第三次成功住进了五星级酒店后,阿雯让阿武帮自己放一缸洗澡水。即使是五星级酒店的浴缸,阿武仍然用干净的抹布和肥皂把浴缸仔细的清洗了一遍,并且仍然满脸喜悦的神色哼着轻快的歌曲。阿武的爱是这样的细致入微,愉快的样子有如三、四岁的孩子。
影片中阿雯对阿武说“我只在五星级酒店才做”,即使阿雯对生活已经丧失乐趣和信心,但是仍然对性抱有神圣态度,只有在干净整洁的,推开窗能看到漂亮风景的房间打开自己才是可以的,也许性和爱一样,只有在明亮,温暖的场景中发生才符合一个女性的想象。
影片的风格化特别明显,银河映像高饱和的色调,极少的台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视角在游达志的这部处女作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一些不断重复的故事设计非常有趣,比如东尼的三次断指(最后一次没断),阿武和阿雯的三进酒店,阿武的三进赌场,每个场景都有独属于这个场景的配乐,所以当故事和音乐重复出现时就会带来十分诙谐的效果。
影片的名字让人以为这会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两个只能活一个,然而,故事的最后结局翻转,观众跟随着阿雯一起去报摊翻报纸,去酒吧看电视,为阿武最后成功逃离现场而满心雀跃。结尾时,阿武躺在轮船大大的集装箱上,看阿雯乘坐的飞机从头顶飞过,点燃一支烟,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开在日本的寿司店,拉开门走进来的那个人是阿雯。
作者:月巴氏
网址: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02590【节选】
1997年某夜,
我和兩位中學同學在銅鑼灣飯聚,
食飽後諗住睇番齣戲消磨時間,
兼幫助消化。
4. 開場,我刻意周圍望,現場除了我和兩位同學,還有另外兩名觀眾以及一名帶位員,Yes,六條友,就在偌大的影院裡,看著爛身爛勢在人生路途衰到貼地(甚至穿過地殼)的金城武,在大檔輸到開巷,但輸極都要繼續賭下去……然後他接了一單殺人Job,得到一筆錢,竟然臨時淆起底來,於是搵來另一個同樣在人生路途衰到貼地(甚至穿過地殼貼近地心)的李若彤,幫佢完成單Job……但到最後,明明貪生怕死的金城武,卻決定自己做番,因為他即使爛身爛勢,心卻沒有腐爛——他希望這個萍水相逢的同是天涯淪落人,能夠活下去。
5. 這就是我第一齣看的銀河映像電影。感覺,唔識形容,故事不像過去我所看過的香港電影:有人話唔知想點,但在當中又會搵到一條「骨」——命運。OK,命運就是搞到你注定冇運行,你可以認命,你也可以反抗。金城武到最後決定自己做番單Job,但絕對不是以一種「死就死啦」的心態去做,反而是努力地令自己唔使死。
6. 你當我諗多咗吧。這種在衰到貼地大環境還要知其不可而為之地去做一件事的態度,根本是銀河映像的自況。不像在電影市道興旺時創業的UFO,銀河映像在1996年創立,1996年的香港電影市道,衰到有目共睹,杜琪峯卻冇理咁多,反而基於一個理由(或問題)去開公司:一個導演的身份究竟是甚麼?
7. 嗱嗱嗱可能是我太渣,在我當日入場睇《審死官》和《濟公》時,我根本不知道(其實是冇理會過)誰是導演,我知道的只有一點:男主角是周星馳,咁咪入場囉,無論阿豬阿狗拍總之係周星馳做咪得囉……那麼,作為以上兩齣戲的導演,究竟需要做乜?純粹聽命執行主角的意旨?這似乎構成了香港觀眾/香港電影業一直存在的問題、或關係,我們睇戲,只為了睇喜歡的男女演員做戲,在背後負責把一齣戲引導出來的那個人,恍如隱形(難怪電影金像獎的壓軸大獎也是最佳男女主角)。
8. 而在銀河映像成立整件事上的真正大鑊位是:杜琪峯韋家輝在最差的市道,(竟然)沒有拍最媚俗的電影,沒有形而下地從票房收益去搶救香港電影,反而是貫注超強烈的導演意志,去拍他們心目中的原創電影——用電影(應該擁有的)本質,去重新理解、詮釋、呈現香港電影。
9. 於是有了《一個字頭的誕生》的特殊結構去呈現性格決定命運這課題;《暗花》抓緊澳門當年的腥風血雨卻不止於拍出一部純粹你殺我我又隊冧你的江湖片,背後有一雙無形之手一直在操縱;《非常突然》,拍出一個前無古人的香港電影結局;然後,《鎗火》,杜琪峯風格正式確立,男性情義和槍戰場面,終於跳出了80年代的吳宇森風格(但同時又為業界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好似拍親男人戲,戲名都一定只能用兩個字,而一眾男演員又務必全情X口X面……)。
10. 講漏我超級喜歡的《真心英雄》。我看見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浪漫,我明白了尊嚴比生命更重要——尤其在衰到貼地時,更需要尊嚴。90年代末,銀河映像為香港電影重拾尊嚴。
<图片1>
<图片2>
<图片4>
<图片5>
[img=6:C]《一個字頭的誕生》,性格決定命運。
[/img]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回归之前的香港,笼罩着一层末日的情绪,谁都不知道历经百年的流浪回归祖国之后的情形是什么样的。当是时,很多有门路的人选择了移民。的确,在九十年代,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而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更是港人心头大忌。
而游达志的这部导演处女作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一部电影作品。从头至尾,尽管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戏谑用来调剂的音乐,甚至有些残忍的故事情节也经过了淡化、黑色幽默的处理,但是末世的情绪依旧弥漫影片始终。
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我们如果走散,要什么时候才能再碰头?
前路未卜,只有同命相连的人才能握紧双手互相取暖。阿城和阿雯是两个亡命天涯的人,也同样是被抛弃如同浮萍一般的人。这大抵是创作者的一种潜意识的投射,即便是不回归祖国,香港也依然不是大英帝国的嫡子,黄皮肤与白皮肤,永远也无法做血缘上的亲弟兄,而离开自己的祖国已经太久了,即便回来,也是挥之不去的疏离,然而,这是香港的命运。
并未介绍阿城的过去,但是,大抵这样混世界的小混混,是不会有一个温暖的家的。而阿雯,是因为爱上了不应该去爱的人,年幼无知,最终自绝于自己的亲人。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他们没有未来。
这也是为什么阿城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一种“作死”,明明打他的人已经收手,他却倔强地站起来,不是战斗,而是挑衅。他的眼中没有光芒,空洞、僵死,因为没有未来,所以也就不在乎现在。
在正常人看来,赌博其实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明明知道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被剁手、剁脚、被暴打,殃及家人,为什么还要去做呢?一个偶然,我进了百度贴吧,看到了一些老哥的发帖,才多多少少理解了一点。这些人首先是边缘人,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令人失望,也令自己失望,他们不是不想好好去活,可是,已经走到这一步,干脆就孤注一掷。对于这样的赌徒来讲,生命已经不是值得珍视的东西,要么获得一切,要么干脆就此自绝。阿城眼里的暗淡,就是这些老哥的暗淡。他是一个失败的赌徒,是因为首先,他是一个失败的人。
大多数这样的人,在真正的生命结束之前就已经死了。这种生理意义上的死亡不过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已。只要少数像阿城一样的人,真正的扳回了本。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开始珍惜自己那曾经被弃若敝屣的生命。
阿城又遇到了另一个赌徒,和他殊途同归的阿雯。在与阿雯的接触中,阿城的人性一点点复苏,阿雯也从幼稚的失败走了出来,开始成熟。两个已经成为“人”的人,是无法不珍惜生命的。那些生命中的光、暖、爱,都让人更珍惜“活着”,所以,他们都不想死,但是,两个人只能活一个。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阿城最终选择了死亡,而这个时候的“死亡”已经和最初的死亡完全意义不同。当一个人心中有爱,有想要保护的人,决然赴死的时候,死亡并不可怕,生命也有了质感。也许二十年后,我们忘记了港人那一段迷惘的历史,但是不管什么时候,人就是人,能打动人心的,也还是人约人之间的情感。
城市暗夜烟花四散,到处都是狂欢的人群。那是末日的一场图景,在未知到来之前,要尽情的放纵。可是这未知,也未必是恐怖,也有可能,两个都不死。
只是,他们要过多久才能再遇见呢?
此去经年,好好地活着,只要好好地活,在什么样的天空下,都是美的吧。可以去日本卖拉面,可以去一个有雪山的地方,这样的生命才是最美好的,才可以称之为“生命”。
港人走过了97年,时光还在往前走。
人走过了幼稚的“生死无畏”时光,尝到了活着的滋味,就会更加珍惜生命。
大的悲欢都不要,走到最后才是天堂。
多年后,看这部游导演的处女作,觉得他有情怀,懂生死。而李若彤在电影中对第一段感情的诠释,简直就是她后来人生里遇到的感情的翻版,我也希望她,能像阿雯一样,点燃一支烟,轻蔑的笑了:不值得,然后离开那里,去那个有雪山有电车的美丽天堂。
《两个只能活一个》一片可谓阵容强大,由《暗花》导演游达志执导,编剧是当年凭《和平饭店》等江湖片扬威影坛的韦家辉,由杜琪峰、韦家辉合任监制(二人曾数度合作导演、监制,推出了一系列上乘江湖片,如《真心英雄》)。因此,本片的成功,在看完片头的报幕之后就有充分理由予以期待。同时,本片再度将江湖情节投放现代都市,是一次饶有趣味的、在当今再现古龙式江湖的有益尝试;而且全片还在灰暗、抑郁的基调上大胆地融入了爱情、谐谑等轻松明快的元素,甚至毫不避讳地大力营造戏剧化效果,使得该片的观赏性极尽华丽,令人匪夷所思。
从片名隐约可以猜出这个黑色故事的残酷性。主干情节相当简单:阿武(金城武饰)是个对生存已经厌倦的边缘青年,抱着玩火自焚的心态从中间人那儿接了一单有去无回的行刺生意。当他拿着自己用命换来的钱去滥赌时,却不料撞大运地大赚特赚。有钱后阿武开始珍惜生命,于是回中间人处花钱为自己“赎身”,将行刺任务转委他人。这回中间人向他介绍了刚出狱的阿雯(李若彤饰)。曾为深爱的男人付出一切,却被玩弄、抛弃,成了阿雯走不出的感情阴影。她想以自毁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让那个对不起自己的男人终生内疚。这两名各自经历了人生苦涩的男女在朝夕相处中,由隔阂、排斥走向理解,产生了深深的恋情。然而行动的日子来到了,两个只能活一个……“你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不要听收音机,最好马上飞走,以后都不要问,你不知道,就永远不能当作我死了……”
假如单看故事梗概,难免会有颓废的印象。然而具体到每个场面当中来看,人物常常不是通过语言,而是借助神态、动作等身体语言来进行感性表达(因此剧中人沉默的时候也同样引人注目),由此形成了一种不寻常的内部节奏,象网一样将外部事件进行了隔离和过滤。“颓废”就此被全然屏蔽,人物对外部事件的主观感受、情绪、想法,比外部事件本身赢得了我们更多的关注。虽然全片并未使用一句内心独白,却象王家卫的作品一样富有浓厚的“内向性”,这一特色通过运用、组接镜头的技巧被成功地建立了起来,并贯穿全程。例如影片伊始,阿武在牌桌上一连摸到、打掉四张“西”,通过频繁地在牌桌、阿武的手、脸之间切换镜头,使我们完全感受到了阿武的烦躁难耐,而对过分巧合的上牌则不去深究。同样,依靠这种对外部事件的弱化和对主观感受的强化处理,某些有暴力过激之嫌的场面(例如三次“断指”)也洗去了血腥,能够让人平静地在旁观看。否则,将如此暴力径直搬上银幕将是不可想象的。
出色的支线情节设计,对黑色的主线情节作了理想的调剂,令观者总能从突如其来的狂暴重压中暂时解脱,同主人公一起安享片刻的宁静与温存。但是同样,每当片刻的安宁过去,接踵而来的、无可回避的灾厄更令人动容、窒息。观看本片,便是被抛进了这样一个苦乐交替的感情空间,观者在其中一点一滴地探明了阿武和阿雯的内心,最终人人都会对这两个乍看不太顺眼的主人公寄予全部的同情。从“讲故事”的层面来看,达到这种效果,其成功已经确凿无疑。
虽然分属一部江湖片,但本片全然没有贩卖黑道帮派(黑道伦理、争位、反叛、火并)、复仇、兄弟情谊、热血豪情等惯常的“江湖”噱头(“蛊惑仔”系列就被这些内容占去了大半江山),而是将“个人命运”摆在了首位,江湖在这里退居次要位置,变成了展示个人活动的舞台。甚至对“江湖”的面貌都没有进行直接描述,只是通过看场子的、西蒙、东尼这三位作风迥异的江湖人来加以反映。而他们的活动场所,往往是旅馆、餐厅、酒吧、赌场、街道这些无法给人以稳定感的临时停留地。这样,通过运用类似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只是显现了江湖的一角,就隐约勾勒出了整个江湖的轮廓。为反映江湖的概貌,这三名江湖人的选择,也不是任意为之。看场子的手下要有打手,所以总是被一班人簇拥着;东尼是位真正的大哥,只带了几名跟班;西蒙是个最不上道的混子,只能坑蒙拐骗或是靠女人吃饭,不可能有什么手下。他们大致上是各个阶层江湖人的代表。
使本片变得最为与众不同的,应当是极富戏剧化的“情节重复”和奇妙的配乐。相同的场所、相同的人、相同的事、相同的行为,重复到第三次时,恶劣的状况就会大为好转,令观者感到相当振奋与欣慰。片中主要的重复有:三进赌场、三进五星级酒店、三次会东尼、三次会西蒙。令人揪心的倒霉事一再重演,到了第三次,主人公终于顺利解决或转危为安,仿佛“3”是主人公的幸运数字一般。就连无关紧要的细节上,也有着“3”的纠缠。编剧发挥了非凡的才能,将这种超乎常情的“不可能”演绎得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极为精彩。
作为对上述“重复”段落的配合,为将观者再度带入同一情境当中,影片为每个重复段落设计了各自的配乐。每当重复的兆头乍一出现,该重复段落的配乐便及时跟进,比如当刀被东尼一把攥住时,很有冲击性的音阶就遽然响起。相同的配乐被如此这般一再唤起,运用方式经济而又直接,看似简单,却在最初的安排构思上融入了机巧,既渲染了各个重复段落的微妙气氛,也增强了戏剧效果。这种配乐的重复,令人不由想起《和平饭店》那支萧煞、锐利的主题曲,同样在片中反复回荡。也许两者都是源自韦家辉的创意吧。在画面的色彩配置上,影片选用了能够强调阴沉感的暗红、白、黑三色,从人物的服饰、房内的装潢、到街景,都以这三色为主,一刻不停、完整地烘托出了全片的暗色调。
尽管不时伴有骤然的紧张感,象搭云霄飞车一般心情忽上忽下,最终还是令人心安的平稳着陆。临近结尾处,阿武是坠入深渊还是安然跨越,这一悬念通过阿雯的视角介入被一再搁置、放大,观者不得不带着十二分的煎熬跟阿雯一起去报摊翻报纸、进餐馆看新闻,最后与她一起分享无限的喜悦,迎来卸下心头大石的彻底放松。只见阿武躺在集装箱上,看到飞往日本的航班飞过,悠闲地点燃了一支香烟。喂,你也可以做做深呼吸,让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一下了。
文/石头记
《两个只能活一个》是银河映像早期的作品,由韦家辉、杜琪峰监制,游达志导演,金城武、李若彤主演。是一部颇具个性、妙趣横生的电影。
难忘片中的那些人物。有了钱才惜命的金城武,为了爱一条筋的李若彤,黑帮大佬、赌场大哥、酒吧大叔,以及那个做中间人的印度阿三。无不精彩,身负玄机,出人意料。
好些段落,紧扣主题,又能独立成章,令人回味无穷。比如断指这般残暴的情节,在剧中众人浮夸的表演配合下(比如找冰块),在欢快配乐的帮衬中,爆发的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又感慨良多。
而且,整部影片的故事本身就讲得很漂亮!我忍不住要剧透一下:该片讲述了生活潦倒的穷鬼金城武,接了一笔杀人的活,不料在赌场里他却狠狠赢了一把,于是他想把杀人的任务转包别人。偶然间,他选中了怀揣梦想的女杀手李若彤。可是,在一段出生入死的交往中,他们两人竟然相爱了。
男杀手为了证明他是爱女杀手的,将雇佣她的钱冲进了厕所的抽水马桶。女杀手终于被男杀手感动了,他们在酒店做了一场真正的爱,还一起去看了回归夜的烟花,吃了两个圆筒冰激凌,而且金城武特意跑去教训了以前伤害过李若彤的旧爱⋯⋯
爱情从来就是千篇一律的东西,所以,与爱有关的故事总有机会讲得精彩。关键还得看能否遇上,看运气了。
影片里的爱情不是多余的。在两个只能活一个的抉择之下,金城武选择了冒死去完成杀人任务。爱情使他的人格得以升华。
(2019-5-13于市一院住院部)
最後 她說「答應我一件事 明天我出發之後 不要看電視、不要看報紙、不要聽廣播 最好馬上飛赱 以後別再問。你不知道 就永遠不可以當我死了。」她好像自從演了小龍女之後就再也沒有演過正常的角色了 妓女、殺手、潑婦、連楊門女將都演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 她已經把一個仙女演到了極致 再也無法超越。
李若彤在酒吧那场戏我个人最喜欢。特别是她走后抛下的那句“我觉得我很无聊”非常有味道。
2009.10.05晚突然有这个电影的消息,几乎完全对这个电影没有印象了...
我一直不觉得李若彤好看,这次是个例外
游达志做导演的片子,不多,但都是经典。这部自然也一样,无法猜测的剧情发展、诡异的音乐烘托氛围、加上银河映像特有的画面光线色彩的处理效果,这些都是他们的标志性的电影标签。在这部电影逐步地发展过程中观众会慢慢发现这是一部爱情片,真是功力深厚,用故事带动情感。
霓虹下电车里迷人的一对儿奔跑的洗剪吹组合,几乎所有的配角也都很出彩,韦家辉编剧,游达志在97的语境中港片里最美好的一部,自由颓废黑色幽默又不失温馨感动,爆点金句绝美瞬间太多了,利用片名对结尾悬念的剪辑处理,银河御用摄影郑兆强冷暖对比色调倾斜构图用的也十分大胆洒脱,配乐洗脑。百老汇香港影展。
怪异的拍摄,舞台化的表演,切断老大手指的那部分很好玩。拍于97,光影片名字就让人浮想。
昏沉的镜头,浓郁的银河印象风格,充满后现代的黑色幽默,而且很快活、很大胆。尤其惊艳的是李若彤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97前后的香港,两个只能活一个? 7.8
脚本一般不过演员的表现很棒,不知为何评价好像很低,我捧!
游达志是除了李志毅、王家卫之外第三个能深度挖掘金城武特质的导演。
这是我看过的最糟的银河电影了,混乱矫情,勉强加一星给配乐
97年的片子 现在再看还是那么牛逼
还是港片有味儿!金城武帅得有味儿,李若彤灵得有味儿,再加点黑色幽默,配上颓废昏黄的画面,这搭配简直绝了!
黑色幽默包裹下的一个爱情故事,创作于回归前的港片最后黄金期,大量的倾斜摄影和从头到尾贯穿的配乐,加上对叙事本身的忽略,一部气氛十足颇有情调的电影,可以说基本就是为金城武 量身定做的,影片开头近十分钟说了三个字,时不时的大特写,香烟不离手,最后为爱一搏,真是帅死人不偿命
“我们如果走散,要什么时候才能再碰头?”
仍是游达志、韦家辉一如既往的悲观情绪与香港大陆隐喻的内涵系列。影片中渲染的冷漠人情使男女主人公突现的异乎寻常的情感难能可贵。在灰色沉重的调子下面,突出了“热血最强”精神。如果两个只能活一个,我希望那一个人是你。
惜字如金第一次令我有點反感了(或者說竟超過了我的承受範圍)......歡度97元旦的時候是不是正在嘀咕,香港和大陸究竟“兩個只能活一個”還是...幸存著倆倆相望?
一半纯爱加一半炫酷,一半小龙女姑姑加一半金城武. 最后跟阿飞跳一场舞,即使过了97,还不是每年都能两个一起倒数?
依旧是韦家辉超人的想象力,无尽的黑色与宿命,也依旧是最大的主题。明明只是群疯癫人物,细看却如此可爱。有了钱才惜命的金城武,为了爱一条筋的李若彤,黑帮大佬、赌场大哥、酒吧大叔,以及那个中间人印度阿三,都太精彩了。就连断指这般残暴的情节,在众人浮夸的表演下,在配乐欢乐的奏响中,爆发出巨大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间又印象深刻。有意思的是,片名的2加1刚好等于3,而3在片中有巨大含义,很多情节重复到第3遍,便迎刃而解了,似乎韦家辉有心给这精致的片子留下希望。而叙事上能看到王家卫的影子。有趣的是,杜sir日后访谈《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中表明:游达志是名义上的导演,真正的导演是他。之所以协助他完成拍摄(告诉他该怎么做,他再告诉下面人)是希望他取得成功被人认识。可关于受王导影响,他否认了,但这种忽视又明显是自欺欺人
既有杜琪峰的阴冷、王家卫的迷离,还有彭浩翔的黑色幽默。(后来得知,原来这片基本就是杜琪峰执导的,游达志只是名义上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