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诺斯费拉图

HD

主演:马科斯·夏瑞克,约翰·戈托特,格里塔·斯楚瑞德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无对白年份:1922

 剧照

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1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2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3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4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5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6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13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14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15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16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17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18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19诺斯费拉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诺斯费拉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布特(古斯塔夫·冯·沃根海姆 Gustav von Wangenheim 饰)是一家不来梅地产公司的职员,受公司委派去一座古堡与诺斯费拉图伯爵(马科斯·夏瑞克 Max Schreck 饰)做房屋买卖交易,但是在古堡附近的旅店投宿时,人们得知他目的地的反应都很奇怪。到了古堡,见到面目枯槁、行为古怪的诺斯费拉图伯爵,也得知他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惯,布特对他的身份心生窦疑,终于探知他就是传说中的吸血鬼。布特逃出古堡,伯爵也一路奔向他买好的、位于不来梅的房子。布特回家后,得知吸血鬼伯爵已经到来,而且正是他令小城瘟疫肆虐,他和妻子艾伦(Greta Schröder 饰)一起,开始设法消灭吸血鬼伯爵……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黑道皇帝狼群曼哈顿女佣欲望都市第四季山海经奇 第二季村里来了个直播女神光猪六壮士1997恐怖俱乐部2004归乡幻影歌手4狙击之王:暗杀警察扒手两家亲恶灵坎蒂莎崩坏星河帝都神魔传从零开始人狼1999拳愿阿修罗第二季黑金杀机黄金梦入侵地球炊事班的故事2鲨滩伟大与渺小应急响应苏恩之争高墙边的混乱 第三季母女马拉松

 长篇影评

 1 ) 摘录

茂瑙创造了德国表现主义影片中一些最生动的影像。诺斯菲拉图的影子慢慢升高趋近那个等待他的女子,引发了一种类型电影的制作……非自然的东西渗入日常世界,就像诺斯菲拉图的船,带着棺材、老鼠、水手的尸体以及瘟疫悄悄地滑入港口时所看到的。在那个时期的德国电影中,很难看到像茂瑙在此片中的效果如此卓著的实景地拍摄。洛特·艾斯纳认为,茂瑙之所以是最伟大的表现主义导演,因为他能够挑起片厂之外的恐怖。《诺》也有特技,但是没有一个特技被重复使用,所以每一个例子都传递出一种对惊异的特殊的把握。诺斯费拉图的马车带领乔纳森跨过桥梁朝向吸血鬼的城堡时,这个段落变成了负片效果,这一点被科克托在《奥菲斯》中和戈达尔在《阿尔法城》中引用。出演诺斯费拉图的马克斯·施莱克是一个顺从的捕食者,是电影表现主义的当家偶像。(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

当时绝大多数的德国恐怖片都追随《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采用逼仄的室内场景、手绘阴影和扭曲的表现主义风格布景。与之相反,《诺斯费拉图》采用实景拍摄,展现出山地风景和德国北部小城的静谧古街……
尽管简化了情节,淡化甚至去除了部分角色,亨瑞克·加林为《诺斯费拉图》撰写的剧本大体上遵循了布莱姆·斯托克的经典吸血鬼小说《德古拉》(1897)。年轻的主角乔纳森·哈克变成了赫特,德古拉强大的仇敌范·海辛教授变成了无关紧要的鲍尔沃教授。影片的女性自我牺牲的主题(赫特的妻子艾伦为除掉吸血鬼而献身)也并没有在小说中出现。虚构的波罗的海港口威士伯格取代了惠特比,成为故事的发生地。德古拉变成欧罗克伯爵这一改动,大概是为了掩饰未经许可而使用斯托克的小说的行为。如果是这样的话,此举可谓毫无作用。斯托克的遗产继承者打赢了侵权的官司,影片所有的拷贝都被责令销毁。制作方普拉纳影业(梵语,意为生命力)因此而倒闭,这也让《诺斯费拉图》成为了绝唱。(菲利普·肯普《电影通史》)

 2 ) 保存一些蛮有意思或者觉得经典的截图

笼罩在伯爵阴影下的哈特
伯爵从棺材里突然立起来这段还是有些惊悚气氛的
白天阳光下的街道。广播员通知大家瘟疫即将来临
夜晚降临,整个小镇也笼罩在伯爵的阴影下。吸血鬼血洗小镇后,抬尸队川流不息
吸血鬼在Ellen家对面望着她
吸血鬼夜访
吸血鬼的阴影抓住了Ellen的心脏
贞洁的圣女血令吸血鬼忘记了黎明第一声鸡叫
鲍威尔在门外看着Hutter抱着Ellen

听说这片应该是在洛杉矶环球影城。在那里看到过本片海报。还有一些博物馆也有展出过本片的分镜和海报。的确是影视经典。

虽然是黑白片,但是用了黄色滤镜表示白天,绿色滤镜表示夜晚。对影子的运用真的很经典。经常有吸血鬼的影子笼罩主角,暗示她们被吸血鬼支配,笼罩在其阴影下无力反抗。

题外话,吸血鬼一个人又做司机,又当搬运工抗棺材那段莫名有点搞笑是怎么肥事哈哈哈

 3 ) Nosferatu,从Dracula开始的黑白梦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默片的魅力即在如小说般的狂澜、如诗歌般的意境、如话剧般的细腻。

默片的情节推动主要靠人物的一言一行,演员的肢体动作至关重要。”Nosferatu”的表演依旧不失夸张的面部表情,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具有节奏感。演员的一些表演让我觉得虽然做作,但还是不为过的,对表达强烈的情感有推动作用。

F. W. Marnau在”Nosferatu”中不采用表现主义的抽象的特征,而是实景拍摄。从影片的画面来看,Marnau还是非常用心,比如在拍摄Nosferatu的宅邸时,突出了这座房子的孤立感,阴暗的天空加重它的阴森遥远。光影的独到使用是表现主义的一大特色,”Nosferatu”中的景色周围都被笼罩了一圈朦胧的光影,使得画面非常柔和和艺术。加之,精心的取景让一切都美轮美奂,但却在上演一出黑色故事。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遵守“三美”原则,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前者可归为听觉上的美,后二者便为视觉上的美。”Nosferatu”应该也是遵守这条原则的。影片的配乐制作还是很精致的,我觉得这比影片Caligari的配乐要出色。该片配乐做得比较细节,对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功不可没。但配乐并不怎么惊悚尖锐,恐怖色彩并不浓,这和Hitchcock为”Psycho”的浴室杀人一幕刻意打造惊悚配乐有所不同。因此,Marnau并没有刻意地将Nosferatu推到与“恐怖”有关的一面,本人是这么理解。欧洲的早期电影似乎很多都是黑色电影,这和历史和他们的人文情怀有关吧,从而也成了“恐怖电影”的摇篮。这些非常文艺的“恐怖电影”后来却成了俗套的“视觉盛宴”,起初的内涵荡然无存。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默片中的字幕非常重要,我觉得这种重要主要是体现在对情节的作用上,对人物的刻画作用比较弱。所以,我指的这“细腻”是在情节上、还有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感。

此类影片的演技要求应该不是很高,”Nosferatu”的演员没有Caligari的给我印象深刻,除了Nosferatu的扮演者。他的名气应该不比Frankenstein的怪人扮演者低吧!首先,他的身材非常瘦削且高,他那尖尖的竖立的耳朵、两大撇的眉毛与大大的鹰钩鼻,加之瘦削的脸庞真是绝妙的搭配。犹如枯枝的手指仿佛来自地狱。黑色的外套包裹着他阴暗的谋划。当他站在城门旁时,就似被钉住的雕塑一般,确是一身黑暗。当Nosferatu面对Mina雪白细嫩的脖子时,他那枯枝的长手指充满了阴险的贪婪。片中有几句台词甚是有趣,比如Nosferatu看到Mina的相片时,夸的却是“Lovely throat”。

后来,Dracula的形象被编成了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 Bram Stoker's Dracula”。

 4 ) 全世界第一部吸血鬼电影,据说主演真的是个吸血鬼 | 恐怖片博物馆02

「恐怖片博物馆」是吴平平的电影笔记
精选影史经典恐怖片进行解读
帮大家了解其故事和背后的文化

19世纪末,德国。

哈特是一个地产中介,拥有幸福的家庭,和一个漂亮的老婆。

一天,老板派哈特去找一位客户,处理一桩房屋买卖,这位客户的名字叫:奥洛克伯爵

哈特乘坐马车,前往奥洛克伯爵的城堡,这一路可谓怪事不断。

在旅馆,他询问奥洛克伯爵的住处,结果人们听了大惊失色,劝他不要进山。

走到一个路口,马车夫突然停下,而且说什么也不走了,要哈特自己前往。

哈特走了一会儿,遇到奥洛克伯爵的车夫,终于舒了口气,可一看这车夫,驾着黑色马车,形象诡异,他的心又悬了起来。

经过一路的颠簸,哈特终于见到奥洛克伯爵,只见他身材瘦削、脸色阴沉、目露凶光,还有点像那个马车夫。

就这样,全世界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开始了。

《诺斯费拉图》

(下文有剧透)

入住奥洛克伯爵城堡后,怪事更多了。

这位伯爵孤身一人,没有仆人,言行举止非常奇怪。

当两人共进晚餐时,哈特不小心弄破手指,结果奥洛克伯爵兴奋地冲上去,吮吸哈特的手指。

更怪的是,哈特睡了一晚,第二天发现,自己脖子上多了两点伤疤。

哈特心想:可能是蚊子咬的吧

这些怪事让哈特心里不安,但工作还是要推进啊。

于是哈特把房屋合同交给伯爵,请他签字。

这时,哈特妻子的照片,从哈特衣服里掉了出来。

当伯爵得知这个女人是哈特的妻子,而小两口的家,就在伯爵新买房子的对面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她的脖子真美!

当晚,伯爵走进哈特的卧室,攻击了哈特。

幸运的是,在这部电影里,被吸血鬼咬了并不会死,只会受伤或染病。

哈特断定伯爵是吸血鬼,半夜起来观察伯爵,结果发现,伯爵居然睡在一具棺材里,吓得哈特赶忙逃回卧室。

第二天,伯爵躺进棺材,雇人把自己带离城堡,随后棺材被抬上一艘船。

无疑,他要去德国,入住自己的新房。

航行中,奥洛克偷偷攻击船上的水手,使他们感染瘟疫,很多水手因此死去。

为了寻找病源,一位水手用斧头砸开棺材,结果从里面跑出一群老鼠。

最后全船人死亡,无一生还。

到了德国,伯爵住进新房,每天昼伏夜出,残害百姓,很快,瘟疫在城市蔓延,很多人都病死了。

另一边,哈特回到德国,终于和妻子团聚。

可这时,奥洛克伯爵也找到了哈特家。

为了对付伯爵,哈特翻阅了关于吸血鬼的记载,得知可以让一个纯洁的女人,用美貌分散伯爵的注意,拖延时间,直到清晨的阳光到来。

而这一重任,就落到了哈特妻子身上。

《诺斯费拉图》上映于1922年,是德国电影大师F·W·茂瑙(F.W. Murnau)的代表作,也是全世界第一部吸血鬼电影,被无数媒体评选为“伟大的电影”。

它改编自英国作家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库拉》,但并未取得原著版权,为规避法律问题,创作者大刀阔斧地修改故事,把场景从英国搬到德国,还把吸血鬼的名字从“德库拉”改成“奥洛克”。

而片名“诺斯费拉图(Nosferatu)”,是吸血鬼的故乡——罗马尼亚一带对吸血鬼的称呼。

后来,原作者的遗孀得知这部电影存在,把制片方告上法庭,并要求销毁所有胶片,最终她赢了官司。

当时《诺斯费拉图》销毁了大量胶片,让本片几乎绝迹,幸好有少量胶片流传到国外,才让这部杰作得以保存。

与那些英俊性感的吸血鬼不同,诺斯费拉图獐头鼠目、形象猥琐,像一头茹毛饮血的野兽,代表人们对吸血鬼的原初印象。

直到今天,这一形象仍被广泛模仿,比如在某些电影里,当帅气吸血鬼现出原形,那样子就很像诺斯费拉图。

《刀锋战士2》

同时,在流行文化中,也常见对诺斯费拉图的致敬。

比如有很多摇滚音乐,会把诺斯费拉图作为音乐主题或专辑封面。

还有很多人是通过《海绵宝宝》知道了诺斯费拉图,他是这套动画的常客,客串过不止一次。

诺斯费拉图的形象如此经典,除了依托吸血鬼的魅力,还多亏了演员马科斯·夏瑞克(Max Schreck)的精彩演出。

因为他的表演太逼真,多年来一直有都市传说,说他真的是个吸血鬼。

甚至在2000年,美国电影《吸血鬼魅影》,具体讲述了这个都市传说。

电影里,茂瑙是个疯狂的导演,为了拍出逼真效果,雇了个真吸血鬼来剧组演戏,条件是他可以吸食工作人员,而且茂瑙答应吸血鬼,他可以在电影高潮假戏真做,真的去吸女主角。

这个都市传说流传多年,越传越玄乎,甚至还有人说,女主角拍完这部电影就彻底失踪了。

但这些都不是真的,男女主角在本片之后,还演过其他电影,都是正儿八经的演员。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传闻呢?这可能和男主角的表演方法有关。

从有限的资料可以得知,马科斯·夏瑞克信奉“方法派表演”。

简单地说,为了演好戏,方法派演员会从外形到生活方式,全面模仿要演的角色,即使休息时,也不会脱下戏服,而是始终沉浸在角色的生活中。

比如著名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为了演好《我的左脚》中的残疾画家,真的在轮椅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去哪要人推,吃饭要人喂,还花了一年时间训练自己用左脚画画。

还有大家喜欢的希斯·莱杰,为了演好小丑,把自己关在酒店整整一个月,尝试进入疯狂状态,结果出不来了,夜夜失眠,最后服用过量安眠药去世。

可以想象,马科斯·夏瑞克作为方法派演员,为了演好吸血鬼,可能会模仿吸血鬼的生活方式,比如独自生活在城堡里,睡在棺材里,甚至不拍戏时也保持吸血鬼的样子,结果被工作人员怀疑是真吸血鬼,然后以讹传讹,造就了这个都市传说。

与后世的吸血鬼电影相比,《诺斯费拉图》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那便是:创作者好像真的相信世上有吸血鬼。

这种感觉,在今天的吸血鬼电影中已经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性感包装吸血鬼,用人性解释他们,用特效表现他们。

吸血鬼作为一种古老怪物,是人类恐惧的化身。

可当人类掌握了科学知识,不再相信世上有鬼,吸血鬼就成了人类的玩物。

可相比之下,《诺斯费拉图》像个天真的孩子,它认真地刻画吸血鬼,竭力还原人类对吸血鬼的原始恐惧。

片中,人类并没有使用大蒜、圣水等神器对抗吸血鬼,只是让女主人公拖延时间,等待日出杀死他。

这说明,创作者不相信人类有能力对抗吸血鬼,只相信,作为大自然的恶灵,只有自然本身才能杀死他。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今天的人类已经彻底失去。

而大自然也不负众望地敲打人类,时不时提醒大家,我可是不好惹的。

(想阅读更多电影史经典,欢迎关注公众号:吴平平电影笔记)

 5 ) 《诺斯费拉图》:吸血鬼们,快来拜祖宗

说起黑白影片,或许很少有人会把目光投向恐怖电影。事实上,作为最早诞生的类型片之一,恐怖电影早在十九世纪就登上了历史舞台。1890年,乔治·梅里埃拍摄了集女巫、恶魔和疯狂博士等元素于一身的《恶魔的城堡》,甚至比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公映的电影《工厂大门》(另一说是《火车进站》)还早了五年。虽然这部电影的胶片被梅里埃毁去不免有点可惜,但它兼顾了商业趣味和心理恐慌的特征为后世的恐怖片奠定了基本模式。

不过,要说对于恐怖的深度挖掘和探究,还得归功于素以理性见长的德国人。斯特兰·瑞耶和保罗·威格纳在1913年执导了《布拉格的大学生》,后来还有著名的《泥人哥连》系列。然而真正让恐怖电影登堂入室的作品,当属两大德国表现主义的杰作——罗伯特·威恩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以及F.W.茂瑙的《诺斯费拉图》。前者开启了恐怖悬疑的分支,而后者则是后世吸血鬼纪元的肇始。

作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吸血魔物,吸血鬼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之前。而现代意义上的形象确立,主要来源于18世纪东欧的民间掌故。可要论及当前流行文化的吸血鬼模版,就不得不提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哥特式小说《德古拉》,后来的吸血鬼电影几乎都是以这部作品为基础改编的。除了茂瑙的这部《诺斯费拉图》之外,比较有名的还有陶德·布朗宁的《德古拉》、沃纳·赫尔佐格的《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

当然,要论资排辈的话,茂瑙的《诺斯费拉图》是无可争议的开山鼻祖。之所以用了「诺斯费拉图」这个名字,是因为茂瑙无法搞定版权问题,只得换个名字企图瞒天过海。怎奈后来官司还是找上了他,经过斯托克遗孀20年的不懈上诉,法院最终判定销毁该片的所有拷贝。幸亏吸血鬼影片的粉丝良多,就像古代许多禁书一样,总有人暗地里维护收藏,才使得我们现在能观赏到这部电影的真容。

由于前文提到的版权问题,加上默片时代的局限。茂瑙不仅更改了吸血鬼的名字,还淡化甚至撇去了除吸血鬼和男女主人公之外其他角色的戏份,比如他们之间的三角恋情以及吸血鬼猎人范海辛等等,表现为十分直接的正邪对立。影片的前半部分是男主角哈特因房产事宜前往特兰西瓦尼亚拜访诺斯费拉图,后半部分是吸血鬼入侵威斯堡小镇,散布瘟疫和恐慌直到被阳光照射而死。

虽说《诺斯费拉图》是表现主义的电影,然而除了内容荒诞离奇、表演略有夸张之处外,茂瑙在布景和影像上基本都做了写实处理,并无表现主义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颠倒、扭曲、狂乱的主观镜头。无论是山中古堡还是小镇街景,在导演的安排下都笼罩着一层阴森诡异的氛围,还借其中一个教授之口形象地用捕蝇草和水螅的捕食方式来「科学」地类比吸血鬼。

作为默片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诺斯费拉图》最大的意义便是创造了影史上首个吸血恶魔:瘦削枯槁的面容、老鼠般的门牙、尖钩状的鼻尖与耳尖、长得离谱的指甲。这才是贴近原著的吸血鬼形象,同后世一个个外形优雅秀气的英俊小生大相径庭。同时,在这个吸血鬼老祖宗身上,原始、本能、动物性的一面要比后来者们多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后那些表现人与动物混杂主题的恐怖电影,譬如狼人、蝇人等各种兽人形象都是本片的延展。

另外,我们也不能忘记这部早期黑白片对电影工业的贡献。一方面,茂瑙实验性地使用了深焦摄影,在影像构成上展现了无穷的潜力。另一方面,他在拍摄之前就做好了分镜脚本,不仅缩短了拍摄周期,还极大地增强了电影镜头的完成度,使其更符合导演的设计初衷。

更关键的是,《诺斯费拉图》和《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让大西洋彼岸的好莱坞嗅到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气息,推动他们在改变电影叙事的同时还全力搜罗电影人才。其中尝到甜头的代表就是环球影业,接纳并重用了被纳粹迫害的保罗·莱尼。在他的主持下,环球逐步坐上了当时好莱坞的头把交椅,也让这家影厂就此打下了恐怖电影的基因。若论如今环球的怪物电影宇宙,恐怕其源头就在茂瑙和他的《诺斯费拉图》吧。

 6 ) 从此,死亡之船有了新的船长

那么,这就是吸血鬼电影至高无上的经典。吸血鬼,耗子民族的首领,瘟疫王,幽灵船的船长,像泰坦一样不能离开自己棺材里的泥土,悒郁地寻求人间的一点爱,死于鸡啼与晨光……

 

我想说,这电影确实有巨大的诗意,而且,这里的诗意是即使经过臧棣的《“诗意”的文学政治》(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754479/)的强力梳理仍然坚挺的诗意。

 短评

在吸血鬼还只是吸血鬼的时候。

5分钟前
  • 小艺
  • 推荐

想不到那个年代还能拍得那么精致!

8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据说男主角是真的吸血鬼。。。。

9分钟前
  • 玛那 Mana :)
  • 力荐

茂瑙代表作,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吸血鬼文化产业的源头之一。表现主义的光影,以配乐渲染气氛。ps:还是更喜欢赫尔佐格的翻拍版。

1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6月6日在大光明刷“电影节通宵排队是怎样一种体验”那夜看了这部。茂瑙这部的确是哥特恐怖片/吸血鬼题材的鼻祖级经典,看时想起很多后世的模仿和借鉴,亦不住截屏留存(如海边倾颓十字架下等候爱人的女郎)。第四幕气氛赞极。结尾略低。人物上,这部显得猥琐笨拙,而缺失赫尔佐格那种精致优雅的哀伤。

14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这部片子本来要叫做Dracula的,依照1897年原著德古拉斯改编的,可后来原作家的老婆不给授权才不得不改名叫Nosferatu,而且里面角色名字都必须换掉。上映后那女的还觉得侵权然后上诉胜诉命令导演把所有的copy都销毁。幸好已经在其他国家发行,好片还是被留了下来阿!

17分钟前
  • ☣Mi
  • 力荐

从剧本上来看,明显不如卡里加里博士啊。不知是不是时长版本原因。

19分钟前
  • 去年槲寄生
  • 推荐

五个act,基本上是引·起·承·转·合的顺序,超级标准的经典结构。德古拉造型,场景调度,叙事节奏,悬念营造,一概都是后世模仿的范本。此外就是,这个版本做的还相当细致,除了漂亮的花体字,连胶片上色都仔细精致,好想看版胶片的。

22分钟前
  • 鬼腳七
  • 力荐

默片好可爱。好好玩的表演方式和镜头语言。这样一比较,《惊情四百年》真的就只有帅哥美女这点好处了

25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8/10。遥思丈夫的妻子坐在海边长椅上,与旁边风吹的衰草和斜插十字木架形成风景构图,强烈的牵挂还体现在梦游的诡异场景,鲜花逗玩猫咪和整理衣服的细节意蕴田园诗氛围;甲板上的老鼠,伯爵带着棺材潜入民宅,沿楼梯上行的拘楼形态投射到墙上剪影,角色视觉形象的明暗对比唤起观众对美好事物的保护欲。

2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祖师爷太牛逼就会导致这样——吸血鬼在茂瑙和德莱叶之后基本不再有恐怖片的属性,朝着唯美的爱情片方向发展。船上的屠杀代替以颠簸的帆船,除了保持悬念还有营造气氛的妙用。直到最后才有吸血的细节,但是,只能看见趴在女人身上的光头,逼得后辈们去展现更细节的尖牙和鲜血,但再无那丝未知的诡异

32分钟前
  • 上林苑
  • 力荐

#重看#孕育于被诅咒土地的恶魔之子,暗夜的幽灵,从黑暗汲取力量,最经典的德古拉形象,后世吸血鬼典范;人类贪嗔爱惧的内心投射,七宗罪的现实具象,最终人类以「信望爱」趋走黑暗;以明暗对比的光影效果凸显氛围,楼梯影子一段堪称经典,隔楼相对的九宫窗格着实惊悚。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按现代标准来看,影片一点都不恐怖,它的观念和艺术、氛围和影像更值得称道,而不是像一部技巧娴熟的现代恐怖片那样操纵人的情绪。从某种角度来说,茂瑙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我们凌晨三点惊醒时所担忧的一切——癌症、战争、疾病、疯狂。它不能让我们恐惧,却能让我们为之心惊,默片的梦幻之处也在此体现。

37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默片时代的恐怖电影,后世吸血鬼电影源泉。茂瑙的表现主义太适合这种恐怖类型片了,当时的观众如何受得了。

40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影史第一部吸血鬼电影长片。默片带来的光影和声效震撼产生最慑人的化学反应,是如今以视觉冲击和反转持名的大银幕恐怖片所无法比拟的。茂瑙指导下的「诺斯费拉图」完美再现了原著小说的精髓与实感,峰回路转的剧情如同身临其境。ps:伯爵抱着棺材找女主的场面还是特别萌的~~~

43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长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582211/ 牺牲生命拯救小镇的女人 天然呆引祸上身男主角 漂亮的花体字 出色的现场调度、剪辑和影像构成,杰出的反派演员,神鬼一般的实景,无懈可击的哥特气氛,吸血鬼影片的不朽杰作及经典.五星收藏一看再看的推荐

44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不像近代一些vampire作品故弄玄虚,让人感到身临其境般毛骨悚然

47分钟前
  • 朱朱朱朱
  • 力荐

Nicht so hastig, junger Freund! Niemand enteilt seinem Schicksal. 年轻的朋友,不必行色匆匆!这世上没人能够逃出他的命运。

49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看过这个,就知道惊情四百年有多难看了

51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以基督之爱的精神来忍耐和克服暴政或混乱带来的苦难,诺斯费拉图所代表的恶魔无法击败那些无所畏惧地与其正面遭遇的人们,妮娜仅凭爱打败吸血鬼,暗示内心的蜕变比任何外部世界的转变更有意义,一种最大限度的自我牺牲,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解决方案。

54分钟前
  • 八部半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