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心如和男二出逃,这就是现实啊,他们逃出去能得到一个世人能够接受的正常家庭,我并不认为这是背叛安狄,只是他们选择了99%的那种可能。
回到男主,能这么突破的演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了。戏里的他温柔且坚定,完美的符合了这个角色的设定,关于说装扮的不是“十分”女人,我只能说这想法太过低级。
回到最后只想说一句,人有千般,每个人都是特别且应被认可的,当然善恶有报而已。
画面拍摄一流,讲了个压抑中带点希望,最后一切都破灭的故事。
里面不合理的地方蛮多,比如阿德并没有给安迪任何恋爱的暗示,为什么安迪一厢情愿地扑了上去,对一个人好也许是友情。安迪从一个善良的人演成了傻瓜。李李仁的演技细腻,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去观察女性的动作,研究女性的情感。
安迪的老婆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他女儿说是他害死的?故事没有交代。现代社会对跨性别者宽容很多,至少我个人是没有歧视的,不知道为什么安迪生活的环境如此糟糕。
安迪女儿结婚时,其实他完全可以在这个群特殊的日子选一件西服,不必非要在任何时候都证明自己是个女人。李准基不也看起来挺媚,不一样很成功?
最后就是林心如的演技。有人收留看不出“喜”,母亲去世看不出“悲”,圣诞节家人合照看不出“暖”,被不喜欢的男人卡油看不出过多的“怒”,背叛恩人看不出“自责”。
少的其中1星给不合理的故事瑕疵,另外1星给林心如没有进步的演技。她当制片人还不错,终于肯演一次别人的妈妈,演技实在有些拉垮。
不知道这个结局是不是导演故意想带出一些深层的含义表现变性人的惨,看的人特别不舒服,边缘人忍受着这个社会特殊的眼光,但同时又在互相欺负?实在不理解想表达什么,还有女儿跟变性人父亲吵架那一段,演员表达的太露骨,太表象,太单一……实在爱不起来。反而安迪这个演员,确实一开始妆发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选一个长得man的演员),但他温柔善良,看到后面发现了他的美。从不了解前对变性人外表的不适应到了解后对他内在美的接受 可能是我对整部剧最大的正面感受,其他的我实在get不到……
第一李李仁真的不能扮女装,太吓人了。第二这部片是想表达人性的本质就是丑恶吗?中间那段圣诞聚餐和雨中欢舞都是虚幻的假象,还有男主/女主 evonne 这种人如果现实中存在,确实也挺让人讨厌的,难怪ta儿子女儿都那么讨厌他。永远一幅自己是世界上最单纯最善良的样子。本来那个听障司机小哥只是把他当作同事,ta也明知道人家喜欢正常的女人,在小旅馆小哥宁愿睡地上都不愿意和他睡一张床,ta还觉得自己很受伤。后来彩票真的中奖了,借着酒劲想跟人家发生点什么,小哥不愿意,她还委屈死了的样子。难道ta还能指望小哥能喜欢ta?最后知道小哥是为了彩票,ta竟然把彩票给了小哥,结果小哥带着母子二人跑了。至此evonne才觉得自己的世界崩塌了,被这些一起有过温情时刻的人(苏荷母子儿子和阿德)背叛了。反正作为旁观者觉得Andy/evonne这种人一点也不可怜,活到当了爷爷的岁数了还能这么蠢,只能说活该,完全是自作自受。
这部影片倒是蛮有教育意义的,这个社会的人现在就是如此,即使你帮了她/他,就不要指望人家打心里感激你。毕竟谁也看不见谁的内心深处,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圣母心泛滥,不能当烂好人,不然受伤的势必就是自己。
后院有两条林中小道,一条鲜花盛放,一条荆棘密布,而我选择了荒无人迹的那一条。
影片的开始从一张张明码标价的标签开始,既照应了影片中andy一伙人心中所期盼的“美好生活”,也预示着社会本质上也是明码标价的。在老婆去世后,andy选择以一个变性人的身份生活,因此他遭到了儿子、女儿的不理解,因此他丢掉了工作,因此他被一群警察以“验身”的说辞被当众拍照羞辱。变性人好友小胖的离去,证实了变性人的社会现状,连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与聋人同事、偷渡母子的相遇,让andy心如死灰的生活唤起了一点对未来的期盼,就是这么一群在底层生活的渺小的人,就像是聚集起来的萤火虫,用微光互相去照耀对方。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剧情走向,借由日常的场景,在每个人心中释放着“小确幸”。结局,那预示着“希望”的彩票大奖突然到来,曾经的“四人组”悄然远去,徒留andy沉溺在悲伤的长河里,美好的“梦”碎了,或许这才是现实的真相。andy后来会一蹶不起,还是继续坚强生活,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我们都是andy,我们都可以替andy做选择。
作为主角的andy,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礼貌、勇敢、温柔、善良、脆弱、无助,作为个跨性别者,andy一方面是希望得到社会层面的身份认可,另一方面是希望获得身边人的情感认可。他内心的纠结,他小心翼翼的动作,对爱的悄悄试探,无一不体现了他的心理轨迹。
andy选择了做自己,但只是因为做自己,他背负的、他失去的太多太多了,多得可以将他彻底打倒,令他一蹶不起。所以,andy始终是勇敢的,勇敢地面对歧视,积极地期盼美好生活。迷失的andy也正是andy在寻找迷失的自我,在寻找内心的呼应,在寻找现实的肯定。很明显,她的寻找使他的生活处处碰壁。
在人类的社会丛林法则中,等级制度和金钱至上的理念成为了从上至下的法则。有人说过:“真正的弱者会去欺负比他弱的人,而不是去挑战强者。”在巨大的欲望面前,我们还能保持住人性的底线吗?社会新闻政府官员贪污的事情层出不穷,再智慧的头脑,在面对金钱的本能欲望也会败下阵来。你以为越上层的人,他们的选择越多吗?不是的。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利益至上。
所以,即使你这辈子也很难跨越你的阶级,那又怎样,你成就幸福的选择有很多,成功不应该只有一种定义。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烦恼,有钱人的选择不见得就比普通人多。
这部电影的意义,就是把摄像头对准了少为人见的边缘人群,反映了或喜或悲的社会现实,只要能够给电影前的每个人带来一点点的领悟,就是所谓的成功。
你好,我是蓦然回首。
偶然在网络看到电影片段,忍不住被这个非主流题目被吸引,《迷失安狄》其对应的英文名《Miss Andy》也是恰到好处的妙。
在传统观念文化的环境下长大,我们对 上学—工作—结婚组建家庭—培育下一代—老去 这样的人生轨迹太习以为常,有时也忘记了社会中还有一批人有不一样的情感需求。Andy按普通人的生活路径到培育下一代,在妻子过世后选择勇敢做自己,成为变性人Evon,遭到众叛亲离,身边的朋友也只有和自己一样的社会边缘人物。即使这样,他还是温暖待人,愿意对需要帮助的单亲母子提供帮助,并且靠自己的双努力赚钱。
关于一些思考:
1. 看过部分影评认为李李仁在影片中没有体现出变性人该有的女人味,实际我认为这样的状态反而说拿捏恰当的好。她在一步步从Andy却换成Evon,从妆面衣装,再到纠正其他人叫错她的名字。她说她的愿望是有稳定的收入,过安稳平淡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里也包括勇敢追求爱,这样才塑造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反而不是Lucy那些略显夸张的表演。或许也因为Evon和Lucy公开做变性人的人生阶段不一样,所以导致了两人不一样的呈现。总之,接受人物角色的多样性。
2. 变性人需要多大的勇气跨出这一步?影片中的2个变性人都没有受到亲人的接受,孤单的她们抱团取暖,同时也更加能有怜悯心。因为淋过大雨,所以愿意给他人在雨天撑伞。这个是时候还是Miss Andy吧!
3. 迷失。何为迷失?是失去了原来的社会标签身份?还是迷失了初心?那一颗还愿意保持善意,温暖待人的心?Lucy惨死了,阿德和苏荷在金钱利益前选择背叛。独坐在地板上的Andy在思考什么?她是会继续相信?还是会和原本那个自己告别,去“下海”,去和肥婆说的一样传播艾滋?影片就那样结束了,我们没有答案。
社会对这样的少数人群接受程度是有限的,以至于原有的很多善,变成了很多的恶。
多希望影片的结尾会是:安迪利用彩票的奖金把家具全部换新,大家幸福开心生活在一起,越来越好。但这或许这样的结局过于美好·······
如果我们是安迪又会选择什么?
没有刻意要消费跨性别性别,更多的是人性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作为一部带有命题性的电影,我觉得拍得相当好看,虽然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瑕不掩瑜
不要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底层边缘人物,对于他们来说活着,拼死地活下去已经不容易,更别提去挖掘什么人性光辉。给这部戏结尾打低分的其实还限制在,好人一定要有好报吗?坏人一定会被惩戒吗?未必,现实就是,即使你掏心掏肺,赌上人生,永远有人会把你拽进泥潭。
虽然我很不喜欢中彩票后的反转,宁愿故事就停留在那个温馨的圣诞夜,但马来西亚毕竟不是日本,一个trans一对单亲母子一位失聪青年最终也无法组成一个大马版的小偷家族,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人生与人性吧。看到他们在街边吃东西的场景,就想起了两年前在吉隆坡过的那个圣诞,也真是恍如隔世啊,陈泽耀也太可爱了吧。
既然要做女人,为何要做爸爸?我理解平等对待跨性别人,但是我不接受变成妈妈的爸爸
比較迷失安狄丶親愛的房客,前者易吞服,也有一種說不出的匠氣,一切都點到為止,不會挖更深更痛的東西(有深度的結局,反而成了最突兀的部分),比較適合中國丶東南亞丶一般電視播放;後者則是臺灣影展丶影業丶影展受眾偏好的。
emmm,我觉得导演没把故事讲好。
质感很不错,关注边缘人生,深度也有了,林心如自己制作的剧和电影都很棒啊
易装的中年变性男子,飘零逃亡的单身按摩女,听障的负债底层年轻人,你以为只要一台修好的洗衣机、一只蓝色手机、一架金鱼水缸,就能包裹住他们仰望家具店五光十色的明媚梦想,却还是输给一张彩票背后人性的私欲深藏。只是差了一口气,没有能成为更好的电影。
故事有老電影的感覺。林心如跟男二給我驚喜比較多欸⋯⋯李李仁,大概就是一個不那麼完美的跨性別的象徵?
不错,值得一看
1.5/5 - 怎麼可以這麼難看,最後半小時編劇直接下地獄。片名應該是以李李仁為主軸,為何從頭到尾都沒為跨性別平反呢?被污名化及歧視的事實不需要再次被電影妖魔化,謝謝。
红色男女偷走了绿色的希望,来自底层人士的互相伤害,比亲人的那两场冲击更迫害人心。亲情的崩塌,挚友的离去,善良的辜负,不知道如果是真实的生活,evon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日子。卑劣人性和死去的希望,心存善念的安狄很难不迷失。
這個題材新穎罕見,為特殊人群發聲。林心如這几年在台灣做的影視戲劇真的不錯,口音腔調有認真把握,表演也很不錯。有看到李李仁的付出。好電影,值得推薦。
结局。。太emo
本以为是边缘人的相互救赎。没成想是善良人被欺被骗的惨淡收场。干嘛对谁掏心掏肺呢?
没有相互救赎,不过是被心怀不轨的人所利用。电影其实有挺多地方没讲清楚的。那个女儿可也是真让人来气啊…
倒是觉得不难看。但最后20分钟的结局反转就很让人讨厌,感觉有居高临下之感,我非常讨厌那种“看,这就是所谓人性”然后轻贱人了“人”的方式,而且自己感觉是,反而是一些边缘群体对主流的一些标准和价值追求的时候还有一点自尊体面而言,这种中产阶级幻想生活对几个风雨中相依偎的人的生活的摧毁,实在庸俗。
马来西亚赶上,今年亚洲国际都要集齐了
从制作班底到每个演职人员,都从电影里看到了她们的用心和演技。我们生而为人要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这是一部很特殊的电影,为边缘人发声,感谢林心如监制又出手一部好作品,演技有了,深度也有了,是真的值得一看的电影!
压抑,而且为什么搭上跨性别,没啥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