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影迷肯定看过一部非常优秀的,讲述人们在死亡之前的意识停留瞬间一眼万年的影片《生死停留》。那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弥留之际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一生的故事,他想要改变很多结局,然而最终却以失望而告终。
那个故事告诉我们,死亡就是死亡,无法排解是常态,然而那个故事同时告诉我们或者说引述了一个概念,当一个人处于弥留之际的时候,这种意识会不断地加深加强,最终回应造出来一种幻觉,而这种幻觉可以任由装扮。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用弥留之际的意识来装扮自己的一生的故事,本片名叫《梦魇之旅》,说的是一个垂暮的老人在自己昏迷的时间里,经历的一系列事情,而这些事情大都与自己的曾经拥有过的一些绝体的东西有关。老人在回忆中不断地和自己的过去和解,不断地失败又不断地尝试,最终在即将离开之前获得了自己的孩子的原谅。故事也终于圆满的结束了。
《梦魇之旅》这个概念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之前没有《生死停留》,那么之后的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说《鬼故事》等,都是这一概念的很好引申作品。然而《梦魇之旅》唯一的亮点就是对于片中人物的设定上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
一个垂暮老者,在自己的梦中不断地交织着自己的童年,青年以及暮年。这样的不断地变换着的时间段很好的将整个故事的核心串联起来。同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这一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童年时候的阴影一定意义上给自己今后的人生路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他才会在自己的一生中成为一个被自己女儿不理解的父亲。这是本片的核心。
然而这样的故事本身就会有一个伪命题,当人们将自己的一生与别人和解的意愿全部集中在自己的弥留之际的时候,这种意愿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
“生死停留”这个概念很有趣,然而并不是每一个经历了生死停留的人最终都会与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也不是每一个目睹了生死停留的人,终将能原谅即将离世的人。
如果我们思考一下片中的女儿与自己的父亲达成和解的过程的话,就会发现,原来女儿与自己的父亲的和解,不过是她无意之间发现了自己父亲的秘密卡片,而且旁白的第三者为她娓娓道来父亲的悲惨童年故事之后,和解才最终达成。
而此前,女儿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这样的思考,然而事实上女儿却没有能够用那样多的时间来稍微的了解一下自己的父亲,这就是此类事情的根源了。
和解或者是理解需要的从来都不是生死停留,而是耐心和细心,当我们面对一个喋喋不休的人的时候,耐心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看到一个弥留之际且有着强烈的渴望交流的意愿的人的时候,耐心就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这种耐心,这种重要的耐心从来都需要被理解,即将到来的死亡只不过是为将死之人增加了被别人同情的砝码而已。此情景加深了这种天平的倾斜。然而事实上,我们应该自始至终都保持自己的耐心才行。
和解并不仅仅适用于弥留自己,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达成和解,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我们自身。理解别人,给予别人解释的空间其实并不助于我们忽视一种情绪。不过是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一件事情,而了解这件事情才是核心。至于说了解后的你需要不需要彻底的理解和放下,那就另一回事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本片属于非常无聊的电影,然而某种程度上来看,本片的这种无聊其实再跟大家说一个道理,不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因为理解需要花费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只需要我们有耐心有兴趣去了解就行。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断地发现,又不断地用新的发现来掩饰过去的发现。然而这种被掩盖了的过去并不代表过去就没有存在过,没有存在过的过去是不会对于现在有任何的影响的。
但凡有影响,那么就说明过去真实存在过,对于一件真实存在过的过去,我们能做的有什么呢?不过接受这种存在。因此,当女儿接受了自己父亲童年的悲剧的时候,自然可以很好的理解父亲此后的行为了。
和解并不一定要发生在弥留之际,我们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多一些耐心和发现,就会解决大部分存在着悖论的问题,不要仅仅是让弥留之际的人多一些满意少一些遗憾。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将这种满意多给些时间呢?这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
你好,再见
两代人的隔阂,同样的误会,一场看似如魇般梦境解开了所有恨意。 汤姆的父亲存有精神疾病,不堪折磨得当着汤姆的面自我解脱。这给汤姆留下伴随一生的阴影。直到汤姆组建家庭有了女儿才得以好转。然而随着妻子发生意外,重大的打击父亲留下阴影终究发展成了魔魇让其后半生饱受折磨,他发觉自己精神的异常,为了不伤害女儿而将她极力推开。女儿从不解父亲,到厌恶父亲,最终否定父亲。父亲只不过是一个想通过音乐让坏掉水晶球里的[公主]动起来的[疯子]而已。汤姆病危之际,他的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但朦胧的过往依旧在引领他回忆,带着飞行帽的雪人,则是汤姆父亲在他心中的形象。起初记忆模糊信任雪人一起冒险,到记忆清晰想起父亲自杀惧怕雪人。而后他回忆起了女儿,过山车上记忆逐渐清晰,想到了害怕伤害女儿而离开她。随着身后雪人的穷追不舍,他终于理解原来他的父亲也是因为怕伤害他而选择了自杀,自此雪人的形象变成了父亲,也放开了双手,象征汤姆解开了心结。而女儿那边由于找到了父亲精神失常前整理的回忆,并从中发现了父亲一直心心念念的[公主]其实就是自己,父亲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自己传达爱,只不过他疯了,那份爱没办法传递给自己了。至此她理解了父亲,前往医院,此时解开心结的二人虽然无法将心意互诉,但他们却明白自己原来一直被爱,洗去遗憾。
汤姆死后女孩找到了父亲住院前一直不放的那架钢琴,从中发现了只有汤姆知道的爱她的方式,指尖微抚,随着E小调和G小调的跳动,水晶球的公主缓缓轻舞。 高中一首i want my tears back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音乐可以是乐器擦出的火花,自此发现了这个世界存在nightwish这样炙热的乐队。现在工作一年了8年时间一直听说夜愿有部电影但一直没想起去看,直到今天。说真的就电影来说开头部分很难让人去代入故事因为表现的十分晦涩,虽然我几次想要快进但还是按耐住了,随着剧情推进才发觉其中的那份独属于夜愿的浪漫
[用最魔幻的音符诉说最深情的故事]
也许《梦魇之旅》算不上一部很好的电影,但绝对是nightwish讲给乐迷的一个好故事
形式大于内容,太过文艺不是我的菜,片中插曲是亮点
NightWish也救不了
逐渐对这种奇幻视角的八又二分之一梦境展现失去耐心
老摇滚乐手的痴呆梦魇之旅,没想到还挺感人的。童年的玩具小兵带他走回被遗忘的歌词迷宫,正确的音符找回正确的回忆。Nightwish这次配乐确实好听,当他们的加长版MV也值得一看
纳尼阔类.....能看懂这是一部Tuomas的自我YY作品,不过我估计除了Nightwish的死忠其余不明真相的群众肯定觉得这是一部神经病电影= =嘛,我就是来负责拉高评分的,义务尽到其余事情不关我事......╭(╯^╰)╮
想象力很丰富,天马行空的一部电影。用奇幻的手法来表现父女,父子之间的心结和纽带。小成本能做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原来有芬兰纸片的缘故,难怪片子里到处都是冰冷的暴风雪和很多金属摇滚音乐。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托马斯想跟Tarja结婚生女儿的故事
混乱并精彩着,哭瞎了。
形式感太强,叙事有点做作,故事不错,可以仔细看。
浓浓的韩剧味是怎么回事
感觉不能完全算是一部电影,但是是我喜欢的调调,配音很赞,是我的菜~
一个老头临死前做的一场梦,配乐极牛,画面很牛,剧情不牛...............
作为nightwish 四年磨一剑新专辑的超长MV,听配乐就好了
梦中有怪兽,像困在玻璃球中的红衣舞女,像疾驰在风雪中的列车,像潜藏在记忆的暗黑阴影,在梦中失控蛰伏着的所有痛都刺向我,隐秘的所有暗都淹没我,我不愿记得的我一直伪装的都因防备卸下而肆无忌惮,梦是我的,却失我控,成为毕生躲不过的可怕武器~~PS:完全私人映像的四星~~
意境比较特别
追忆似水年华
I love it.I love these songs.
把哈利·奎因和black matter的恐怖表现出来了。
抛去night wish不说。。我很喜欢这种表现手法。。但是真的有一种看加长MV的感觉。。
好感人的呢...专辑这么好听,我才不介意加长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