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认真的男生真是性感啊
齐景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屠小意的呢?
大概是那一天他打完篮球后,回到已经放学、空荡荡的教室时,发现屠小意正在黑板上画画。
数学课上留下的板书被屠小意一点点修改成一幅雨后初晴的风景,抛物线变成了彩虹、圆形变成了阳光、直角变成了树木……夕阳的光从窗外跑进来,围住清瘦干净、眉清目秀的屠小意,把他脸上的绒毛映成金边,齐景轩有一瞬间恍了神。
认真做事情的男生,可真是性感啊。
从小到大没有对女生酝酿过什么异样情愫的齐景轩,那个瞬间发现自己,“糟糕,是心动的感觉。”就像是站在三分线外投篮,手感奇佳,“哐铛”一下子,篮球精准入框,长呼一口气,从心底升腾起一股喜悦。
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在大部分男生都把目光聚焦在班花姚哲恬身上的时候,只有他,觉得大家眼中肤白貌美的姚哲恬不过尔尔,不都是一样的人类吗?
那天晚上,齐景轩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情感史。
小学时,有一个玩得很好的小男生,自己老喜欢揉他的头、拦他的肩膀,甚至是捏他的脸,小孩子打闹之间没有嫌隙。
初中时,一起打篮球的小伙伴,每次自己投篮入框的时候,啦啦队的女同学疯狂呐喊,而他只想看到小伙伴的笑容。那个小伙伴,家里做生意发达后移居到了大城市。
他未曾注意过别人说的女生头发的清香,却对一起运动的男同学身上散发出来的荷尔蒙触觉敏锐,直到这天看到认真画画的屠小意,他才明白,原来,他跟其他男生不一样。
而这种不一样,在那个年代、那个小县城、那个年纪,是一种禁忌,齐景轩那时候甚至不能给自己的这种特质下一个定义,他想,可能屠小意刚好长成了他喜欢的样子而已。
挠挠头,齐景轩在床上翻个身,辗转睡去,梦里,屠小意还在画画,只不过,这次画板变成了齐景轩的手臂。
片段二:找到目标
学校运动会,齐景轩循例翘课。明明运动是他的强项,但他就是不想参加任何班上的集体活动,这是他对父亲专制的一种抗议,在父亲不顾他的意愿、执意抛弃妈妈带走他的那一天起,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会向这个人低头。比如父亲要他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他偏偏天天逃课无心向学;父亲让他业余时间上补习班,他退了补习班把钱拿去买飞机模型……
高中的齐景轩,经济不独立,还没有能力去抗衡父亲对妈妈的不公,叛逆是他唯一能给父亲的生活造成一点小困扰的事情。父亲不喜欢他做什么,他偏要反其道而行,这样,想到乡下孤苦的妈妈时,他心里会好受一点。
齐景轩高中以来从来没有正经上完一节课,然而翘课的他也并不快乐。他表面看起来嚣张,内心实则非常虚弱,眼看着其他同学一个个有目标地学习,自己却仍未找到高中毕业后的方向。
直到看到了画画的屠小意,这种有坚定热爱事情的人,相当迷人。齐景轩虽然喜欢飞机,但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与飞机相关的事情,买飞机模型不算……
在屠小意身上,齐景轩找到了以前没有的东西——为热爱的事情而努力。这让他觉得自己也应该为热爱的天空、飞机做点什么,比如说,去机场做地勤?做空乘?
运动不是屠小意的强项,他早早结束后,路过篮球场,和齐景轩打了个招呼。齐景轩熟练转身上篮,结束这一天的运动,打算和屠小意一起回家,在路上聊聊人生。
两人推着自行车,走在回家路上,齐景轩问屠小意:“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画画的?”
屠小意认真思考了一下:“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或者是更早?小时候,上课很爱走神,唯独美术课听得最认真,很喜欢拿着画笔的感觉。交美术作业时,有的同学一张画纸都画不满,而我经常要画好几张画纸……再长大一点,发现自己对光、影、颜色、画面非常敏感,黑板、地板、墙壁,觉得哪里都是我的画板……”
听到这里,齐景轩想起在梦里,自己的手臂成为了屠小意的画板,看着认真讲画画的屠小意,齐景轩又恍了神。
“你呢?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篮球?”屠小意反问齐景轩。
“我最喜欢翘课……哈哈哈,开玩笑。我也不知道,打篮球是我的兴趣,但我也没想打进NBA,最喜欢……飞机?”齐景轩翘课的时候,经常去河边、公园躺着,可以呆呆看着天空看一下午,期待有飞机飞过,看着它在空中划下尾迹云,就觉得很美。
“那你以后想做什么呢?”
”可能做空乘?“齐景轩有点不确定。
“空乘?为什么思路不再开阔一点,你可以去考飞行员啊。”
飞行员!这个思路果然很大胆,齐景轩从来不敢往这个方向想。屠小意这句话让齐景轩精神为之一振,飞行员,这是不是代表自己可以上天了?
话题展开后,屠小意和齐景轩去了河边聊未来。
屠小意展示了自己画的满满一本画本,上面有兰溪这个小镇的风景,有同学们上课的即景,有人物肖像……翻着翻着,画本掉下来几张画着一个女生在趴桌、写笔记、画板书的不同姿态的画,屠小意”啊“大喊一声眼疾手快地捡起这几张画藏了起来。但心明眼亮的齐景轩看出来了,这是画的姚哲湉。
齐景轩心里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不过他看破不说破:”这是画的谁?“
屠小意:”没画谁,照着漫画书上乱画的哈哈哈……“
那一天,齐景轩隐约摸到了自己的未来,也察觉到了屠小意的心意。夜里,齐景轩梦到了自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在看屠小意在悄悄画课堂上专心的姚哲湉……还梦到了自己坐在飞机驾驶舱准备启动飞机。
(未完待续……)
昨天受邀看了提前场。先说给分。
一个扎扎实实的5星。
我这个人看电影很简单,能看哭的就是五星。作为一个钢铁直男,能把我看哭的片子少之又少,而《昨日青空》算一个。确切地说,其实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然后就硬生生被一个神奇剧情给憋回去了——这个剧情有多神呢,反正场子里的观众一半发出了“艹”,另一半哈哈大笑。当然,这个剧情不坏,你们看过就知道。
故事呢,其实不大。要剧透也无从剧透,总之就是一个少年和另一些少年以及一个少女在高三的特殊年代里,彼此有好感,又错过,最后渐行渐远的故事。说不上跌宕起伏,甚至连热血和动人的情节都欠奉——没啥巨大的梦想等着主人公去实现,也没有啥山无棱天地合的惊世爱恋,无非不过是一座小之又小的镇子里,一些小情小爱的小故事。
可是,小情小爱,真的很动人,也很真实啊。
前阵子我回了趟高中母校,参加60周年的校庆。说起来,离第一次踏进那座学校,居然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里,我从比猴子还精瘦,变成今天成天担心减肥问题又忍不住压力肥的诚信肥宅,也经历了大学和很多份工作。经过生离也经过死别,字面意义上地走过千山万水,也最终囿于格子间和家。
学校其实已经变了很多,现在高中都有钱,我们这种学校就尤其有钱,本来就巨大的校园里起了新楼,办公室装修得跟五百强一样。有几个一起前来的同学甚至都不太记得方位。
但味道是不会变的。塑胶跑道的橡皮味,实验室的微酸,食堂那各种菜肴混淆的味道,浴室外蒸腾的带着肥皂的气味……一闻到那个味道,就觉得那个夏天全部回来了。
那个曾经如此单纯,唯有一个目的的夏天,那个曾经说好“反正都考上了同一所大学,以后每个月至少必须聚一次”的夏天,那个心跳如鹿撞的夏天,那个没考好之后躲在屋顶不敢下来的夏天。
那个微热的夜风里,传来身边姑娘发香的夏天。
等真看到老师们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真的老了啊。那瞬间似乎有点想掉眼泪,但随即便会发现,其他的同学们,大概也是这想法。再进一步发现,老师们以前的弟子,我们的学长学姐,也曾经历过这些;而老师们现在的学生,未来也会如我们现在一般。
于是便觉得,世间事总没有什么特殊的,也不值得专门找什么纪念。偶然能想起,或被一点味道勾动回忆,就够美好的了。
就像这影片一样。没有什么非要不可的执念,也没有什么主角开挂暴走的剧情。我们每个人在少年时都曾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然后慢慢长大。
人开始成熟的表现,是意识到自己所经历和将经历的一切,都不是独特的,从而不再以为自己是特别的。
人真正成熟的表现,是意识到自己所经历和将经历的一切,都不是独特的,从而不再以为自己是孤独的。
就像那个有点懦弱的,不敢送出情书的主角,反复地捶着女孩邮箱旁的墙,那般苦恼。也像一起经过的旅行,其实不过是穷学生,哪有什么路途中的享受,几年后记得的,只有当时“一起出游”这件事本身的开心。
所以这部电影的故事,也有我想看到的结果——这世界没有那么多的独一无二,没有那么多的戏剧冲突,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大家能生活着,并且尝试和生活讲和,就很好了。
唉,要做个负责的影评人,不能剧透,好痛苦。
然后讲讲硬件吧。
先说作画,作画几乎可以代表当今国产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平,绝大部分场景非常“真”——是那种渗透在每个细节,会让看得出来的人会心一笑的真。2D动画电影中常见的难点,比如手指动作、发丝、衣服动效等等,《昨日青空》的完成度非常高;而另外的大量作画细节更是几乎让人难以发现,只能在眼角一瞥间被直接带进场景里。我就提两个点:大雨里树梢果子上雨水冲刷出的浅痕,和路灯下有飞蛾的时候光线里星点的微尘。如果你去看电影的话,可以注意一下。
再说细节呈现。几乎苛刻地还原了时代感的细节,影片开头段落中举重若轻的居民生活,每一个动作都显然是费过功夫的。我留意过几乎每一个有时代感的场景,唯一能看出破绽的是小卖部墙上已经积灰的广告旗上有伊利“小雪生”的广告——小雪生是2007年左右的产品,和故事背景的1999年不符。除此之外,一处都找不到。
然后是人物。极短时空内展示人物形象和属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人电影有时都未必能做到,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这一点《昨日青空》做得很棒。仔细分析,主要是对白好——和有点过度矫情的旁白相比,影片在对白部分的语言、神态、动作,相当干净舒服。
最后是音乐。影片尾段有连续好几首炸裂的插曲,炸到飙泪那种。而且真的是好听,有原声带我考虑买一盘那种好听。唯一可惜的是插曲太密集,几乎都集中在最后20分钟,这块的节奏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是值得推荐去影院的。接下来这个档期,真心希望大家不要把票房贡献给稀烂的流量片,看看国产动画,挺好的。
一部没有让人失望的精彩国产动画,80后回忆青春岁月的佳作,注意,是80后的青春,其实差不多可以限定到80-85年出生的人为止,因为主人公就是这个岁数的人,片中的很多回忆场景90后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不小心又暴露了年龄。。。)。高三时的各种各样迷惘和情感,只爱漫画不爱学习的男主,品学兼优身为班花的女主,浪子气质谜一般的男二,都是青春时期的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羞涩的情窦初开,还未开始就结束的爱恋,对未来的不可预见,眼下的路究竟要怎样选择,都是青春特有的经历。特别喜欢片中的一句台词——“你要记住,只要有真心喜欢的东西,就会发出光来,你一定会喜欢那个因为喜欢着它而发光的自己。”多样的青春年华,多美的岁月静好,好好对青春说一声再见!最后要吐槽一下,为啥男二给男主漫画招聘的信息,还得通过女主的手,害得男主会错意,以为女主对自己有意思,其实一直默默爱着你的是男二啊,喂!
突然插播灌篮高手插曲和情节时,极度不适,嘴里的汉堡差点喷出来……
一直到最后看完整部(M)电(V)影,也不觉得男女主感情线的重量足够支撑起他们彼此看对眼…反倒是俩男主……额…遗憾吧,画工进步的国漫变成了自怨自艾的烂调。
现在再看海报标题,问最后在一起了吗?当然没有……男二这么真心的爱着男主,可能是碍于性别相同吧……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看动画电影。这个第一次没有让我失望,它唤醒了我的很多回忆,那些久远的,却永远不会忘记的岁月。原来,不管什么类型的文艺作品,只要用心,只要贴近生活,它就总有打动人的地方。
电影片头做的很美:一只纸飞机点亮了银幕,湖蓝的底色上,白色的荧光不停飞梭,与纸飞机同行的,有飞鸟,有花朵,她们交织在一起,轻快的相交又快速的分离,最后化作一片宁静,像一个仲夏夜的浮梦。蓝色是宇宙,是未知的苍茫世界,是追逐梦想的勇气;白色是纯真,是诗一样的少年情怀,是最初的心动。
整部电影的风格清新,画面淡雅。云朵、天空、雨水,这些自然中最寻常不过景色,被创作者细致的描绘,流动的笔触和反复的渲染给了画面极强的感染力,让你不由自主被带入一个‘美’的昨日世界。画面上充斥着大量蓝绿白,冷色的运用,是新生的懵懂,矜重的克制,是回过头的淡淡伤感。这个忧郁的色调,就像电影中的旁白: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抖音,时间很慢,夏天很长,一首老歌唱了又唱,有些人会永远留在心上。
兰汐是座典型的南方小县城,可以在江西,可以在四川,可以在湖北,可以在浙江,可以在任何旅人的心里。那里有青石板的小路,矮墙上爬满凌霄花;那里有一条清澈的河流,绿波之中蝌蚪在嬉戏;那里骑着自行车可以轻松逛遍,铁轨叮叮叮的声音不时响起;那里有街机厅,有杂货铺,有打呵欠的土狗,有白雪覆盖的丛林。我的故乡,也是这样的一个小县城,每一帧画面,都唤起了满满的童年回忆。兰汐是一代人的故乡,故事讲的是一代人的青春。
中等的个子,普通的家世,成绩不好,人也老实,既不值得重点培养也不会捣烂闯祸,这样的学生是老师忽略的对象。他喜欢画画,可是这个特长他并不炫耀,只满足的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我的青春期和男主屠小意一样,一样成绩不好,貌不出众,枯燥的数学课上,我画了一本又一本的漫画,画遍了金庸武侠剧里的女主角。课间,我们谈论着武侠小说,认真比划着‘铁画银钩’的正确招式;有时候,条件好的同学把《读者》杂志带到班上来,我们排着队借来看;周末时,男女同学结伴去江边玩耍,大家骑着自行车,我总是被同学驮着的那一个。随着电影画面,我一帧一帧回顾了自己。
电影里屠小意遇见了姚哲恬,一个老师和学生眼中的乖乖女优等生。因为办板报,他们有了接触,学渣喜欢上学霸,这好像已经成了种恋爱定律,不管是《一吻定情》中的琴子和入江直树,还是《斗鱼》中的于皓和裴语燕,人总是容易被自己没有的特质所吸引,差异越大火花越璀璨。但昨日青空中的爱情更为克制,浅淡的像一副天空的水彩画,蓝天白云之间,是最懵懂的纯情,是最青春的惆怅。面对一个普通朋友,我们可以侃侃而谈,表现的有礼貌有分寸;可是面对喜欢的人,心中却会千般思量,唯恐行差踏错,紧张的风度全无。因为太过珍重,心中的话反而说不出口,傻傻的多看一眼,阳光就会发出金子般的霁光,每一页回忆,都值得被珍藏进明信片。故事没有狗血,屠小意的动心是一卷水彩画,站在信箱前,伸出去又缩回来的手,犹豫着到底要不要投进去;姚哲恬的暗恋是一次冒险逃亡,昏黄的路灯下,怯生生牵住衣角的手指,一句‘如果你不参加高考,那我也不考了’。现实中的高中岁月里,有多少人能说出一句‘我爱你’,爱太沉重,还不能充分认识,只要一点喜欢就够了,就足够在以后的岁月里被无数次翻看。
齐景轩的性格和屠小意完全相反,桀骜、叛逆,打篮球的样子帅气潇洒。他酷酷的外表下有一颗柔软的心,不小心打翻了颜料,他回过头来帮着用抹布擦;一起出去玩耍时,他总在不动声色的为屠小意制造机会;虽然有个身居高位的爸爸,他最挂念的还是乡下的母亲。每个叛逆少年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伤痕,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敏感,他们既渴望温暖,又害怕被火烫伤,于是半推半就变成边缘人。我喜欢他一手插裤兜,一手把衣服搭肩上的姿态,太洒脱,一身武侠小说中的快意磊落,仿佛从不曾犹豫,从未有过悲苦。少年气,总是要有伙伴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团火点燃另一团火,青春,从没有孤单。
与青春期蓬勃新鲜的精力相比,是我们还远未成熟的心智。那时候有闪光的骄傲,有用不完的时间,一个学期似乎就是一部小说,总以为还有大把时光可以挥霍。未来是什么样子,其实都没有认真想过,正因为太过遥远,所以好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显得不大真切,而眼前的才是可以捉摸的真实,于是痛痛快快的沉迷在当下。梦想只是心底羞怯的梦,是屠小意藏在书本下的画,是齐景轩站在电视塔上看着天空的眼神,是姚哲恬在铁道前茫然的那句,‘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当它只属于自己时,它令人羞怯又感到不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闯入别人家里的盗贼;可是,当它属于大家时,它就会变成一粒种子,有天可能会开出花朵。那本转了几道手的漫画书,冥冥中决定了屠小意前半生的道路;那次在齐景轩妈妈家的小楼里,飞机挂件前的一句话,终于帮他确定了自己的方向。真正的朋友,永远能帮助你认清自己,让你看到自己的潜力,鼓励你踏上自己的道路。被人肯定,是最美好的一件事情,而友情的力量还远不止如此。只是现实永远比不上电影,在我的青春期,我没有遇见一个送我漫画书,对着我背影说加油的人。正是因为现实中太少,看电影的时候才格外感动。
飞机在影片中的特写共出现了四次。一次是在片头,作为整部电影的隐喻和注脚;一次是在屠小意心动后,他在课本的每一页画上纸飞机,翻动书页,纸飞机便翩翩飞舞,同时飞扬的还有他年轻的心;一次是在齐景轩小时候的房间里,墙上贴满了飞机海报,窗口悬挂着飞机模型,这是离别前的征兆;最后一次是片尾,明亮的机场里,飞机起飞降落,一个飞行员买了本屠小意的漫画,虽然看不见脸,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他是谁。飞机在电影中代表的是梦想,不管是纸飞机,还是天上飞过的真飞机。梦想承载着我们跨过现实,飞到精神的高空,恣意自由,可是飞翔的同时它也载着我们远离故乡,离那些纯真的喜怒哀乐越来越远。当飞机飞起来的时候,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们总以为说过了再见,就能真的再见。可是在没长大之前,谁能知道以后会怎样,有些事情,只能交给时间。
整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姚哲恬在雨中跳舞的那段。喜欢的女孩喜欢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朋友,在少年的心中,这件事的打击不亚于世界崩塌。姚哲恬去参加文艺汇演,教室里的学生走光,只剩下屠小意一个人坐在桌子前,不是不在意,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他在脑海里幻想了姚哲恬跳舞的画面,白裙的女孩在水面蹁跹起舞,像一只高贵的天鹅,像一只轻盈的蝴蝶,雨点落到水面,一圈一圈的涟漪,正如他的心湖。画面是梦幻的,深蓝的底色上,女孩的身影也被阴暗侵蚀,只有雨丝雪亮,光与暗融合,潮湿又缠绵。梅雨天经过宋词的反复吟唱,自带着哀愁气质,这样的天气属于失意人。大雨中,两人在曲折的小巷里逃避,错过,反复追寻,直到终于面对,那些不甘和幽怨飞走了,少年的伤感就像夏天的雨,虽然猛烈,但总会被太阳蒸腾,乌云掩盖不了天空明亮的底色。我们总是在挫折和分别中跌跌撞撞学着长大,跌跌撞撞的告别了青春。
电影的结尾恰到好处。没有安排四人的团聚,这份青春的圆舞曲停留在记忆里,一如多年前的生动美丽。有梦想的人,坚守了自己的梦,很多事情不必言说,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音乐响起的时候,眼睛有些酸涩,我们匆匆来到这个世界,相聚又分离,只要你还是原来的你,我还是保留着我的心,我们之间的情谊,就会永远的流淌下去。
剧情就不透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再分析一遍剧作,恐怕那些喜欢先找影评再看电影的观众就不愿买票了。有太多人批评这部影片的剧情过于老套,批评它的日漫风格,批评它的音乐太满,甚至有日漫粉指出这部影片抄袭《盛夏光年》,但我并不认同这些说法。
传统的真人电影,在没有特效的情况下,从拍摄到上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在港片辉煌的年代,很多经典的影片都只用了短短数天拍摄完成,即便现在,拍一部真人电影也不过个把月时间。而动画的电影的制作,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
影片《昨日青空》改编自漫画家口袋巧克力的同名漫画,制作团队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历时三年共计10000个小时制作而成。就动画电影来讲,不求编剧手法能够推陈出新,但绝对要稳妥起见。毕竟,这是一部商业动画片。对于动画电影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的我国来讲,指望一个小团队能作出宫崎骏这种大神般影史留名的经典作品,目前还不现实。但作为观众,有这样的要求,无可厚非,谁愿意总看那些陈词滥调的东西呢?
日漫的风格在全世界影响深远,这一点不能成为观众批评影片的理由。为什么?难道好莱坞的类型片看多了,我国就不能拍类型片了?国家去学习国外的各种先进的科技难道也要指责国家抄袭?文化产品也是一样,日漫的风格好,我们当然要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古板的老祖宗都懂得学习先进的道理,我们决不能因守旧而落后。我国还未形成电影工业,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的票仓,好莱坞的三维动画倒是人人都想学,但整体基础太薄弱,想要达到那样的程度,奋起直追也得二十年。当然,这不是悲观情绪,这应是向上的动力。《昨日青空》所谓的日漫风格,不应成为批评它的理由。
至于抄袭一说,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我想说的是,但凡认真一点的观众,假如看过很多类型片那么应该知道类型片的编剧手法是有其固定套路的。影片《昨日青空》虽然是动画电影,但它的类型却是典型的青春片。
影片的音乐太满是一大败笔,本片的音乐确实从前到后少有停歇的时候。作为电影来讲,对于配乐的处理显然不够明智,即使再好听音乐的音乐也需要有安静的间歇期。音乐配的太满,影片中人物的情绪就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每个高潮之后都应该有一波情绪的宣泄,这才会让观众欲罢不能。搞漫画出身的导演,应该不是不明白国画中高级的留白,用作处理音乐也一样,宫崎骏作品的高级点就在于此,显然导演并未习得精髓。
这部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在所有的场景设计上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几乎还原了江南小城兰溪的真实场景,细节部分如慵懒的猫、路灯下的飞蛾、玻璃窗上的雨水、铁道口的红绿灯、小站的站牌等。就连故事发生的校园都让我有一种恍惚间回到90年代的错觉。单这一方面,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已值回了票价。
最后,借用影片中那句煽情的话送给你:愿曾经满怀青春的你,终将光芒万丈。
氛围挺小清新,但情节太平淡了,看开头猜到结尾系列。高考前后的爱情线,细节处理有时代感,加入了灌篮高手、萌芽等怀旧元素。画面日漫风,想学新海诚,有些《你的名字》的影子在里面,但差距还是挺大的。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泡我,三角恋BG画风瞬间变成了BL画风。
音乐烘托氛围不错
灌篮高手和你有毛关系!不知是什么人在投资这样的动画!
接下来是飞行员和漫画家的故事
前面剧情其实较为平淡琐碎,但一些年代情怀细节处理得很好,最让我惊喜的是结局,给整部电影打了高光,大胆的精神让人沸腾。歌和彩蛋也很加分。如果你勇敢一点,我们就会有故事,想写男二和男主的同人文。
一点私人化的感受:其实和全片有些无关,上一代的青春就算完全还原也没法让我代入进去,不过世纪之交的小城,尤其是那绿色木框的窗户,也确实勾起我一些回忆。然后渐渐的,大约十年前的中学经历开始脑内浮现出来,那么模糊而不真切,让我怀疑这些年来的自己是真的吗。于是又开始有些痛苦,并不是单纯地患得患失,只是感觉我失去了一些什么,就算最近半年人生的巨大变化也开始混乱。“哦哦其实我只是遗憾最终变成了当初所讨厌的人吧”,然而当年真正拥有青春的自己,面对人生的迷茫,究竟能向现在的我说些什么呢?不知道,我只能狼狈不堪地逃出了影院,眼眶终究还是湿了....
一个有关青春也是有关孤独的故事,结尾的分别看得眼睛发酸,作画配乐加分,虽然男一男二基情动人,但女主后半部分的戏份却也让人共鸣,非常优秀的动画,时间会为它正名
开头真的惊艳,拍出了江南小镇的美和生活气息,故事也很青春,真正的国漫,不容易。
画风新海诚,内容郭敬明
和好些国产三维动画一样,背景、空镜制作蛮优良,看起来挺优美,然而人物的形象设计、动作流畅度、肢体语言等却存在好多瑕疵让我挺不满的。虽然略显平淡无趣的故事发生在高三,但勾起的回忆却是我有出黑板报的初三,以及陈老师也让我想起那个不喜欢的班主任。另外,「屠小意喜欢姚哲恬,姚哲恬喜欢齐景轩,齐景轩喜欢屠小意」这个三角恋转折真是意想不到!P.S.:使用朴树的歌《New Boy》惊喜一下!
这么好的画面被矫情到死的台词和二逼到不行的剧情毁了……
小规模小制作的青春动画电影,观众群体就是高中和大学生吧。大概就是讲“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这么样的故事。剧情偏弱,像是高中流水账。整部电影深陷自我陶醉的煽情回忆里,难以自拔。但还是给5分吧,一个团队三年的心血不易,希望今后能用质量打动观众,而不是配乐。
最后居然是个gay片啊!结尾还有男性主创跟当年的男同学告白?话说2014年的网剧版《匆匆那年》就是主角骑着车听着朴树的New Boy 去上学,这片搞个一样的开头也不知道换首歌,只能说中国人的青春太廉价批发了
屠小意:我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齐景轩才是我青春的男主角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什么鬼哦。 正经一点,还是非常羡慕男生的友谊。
5。腐女的养成。制作还可以,剧情太寡淡了一些。还挺无聊的。
同一座城市,同一所高中,情感滤镜太重了!动画里出现的每一个场景都能牵连出一段故事,最扯的女主住的地方就是初恋的家。好啦,去过那么些城市,兰溪还是最美的!#南方没有北冰洋;那个时代的电话数字是7位数,开头是8!#那天采口袋,聊了很久,全在偏题聊家,有一丝丝想家了
恍惚想起1999年,也是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毕业季。伤感的不是跟屠小意那样怂着葬送一切可能,而是日后竟也见识过三人间回环般的爱慕,以及明白,你永远不知道谁要从身边消失。尽管也有尴尬与矫情,但《肆式青春》没做到的,《昨日青空》都做到了。而且很奇妙地,同性间那种怕是当事人也说不清的情愫,竟然抓住了,而彩蛋中,竟能有一个追悔的gay。另,最燃那段居然是打篮球,感觉马上就要究极进化了。而且姚妈妈也太潮了,1999年就有这款眼镜。看到发生在金华,很惊喜。
3星半。“预告更好看”系列。日漫风国漫。1.剧情寡淡单薄,大多都是靠怀旧元素+小细节在撑。2.俗套的三角恋模式,男主爱女主,女主爱男二,男二爱男主?(已经很赤裸裸了吧?)3.强行抱《灌篮高手》大腿。4.男主太怯懦了,不过青春期嘛,都有遗憾的。5.同名主题曲好听,推荐。“青春有你出席,不是为了让你缺席,你好吗?为什么长大就要走散啊。”
想沿着回忆狂奔向你,可是我们早就中途失散——艹!原来后面结局齐景轩去找屠小意了,你们是真的!!!!
女主功能: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