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讲述了三十五中金帆民乐团将在天安门国庆大典上演出,林风,赵国庆和金明入选国庆演出团,几个月的排练让三个孩子找到了爱和勇气。
七年的前的电影画风质朴,立意清新,只谈亲情、友情,围绕着国庆大典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情感真实自然,没有特别的煽情,不象时下的校园题材,不谈恋爱好象就拍不校园。
而 看着朱一龙饰演的林风,不自觉看入了迷,那时他已然大学毕业几年,却演出 了那股少年气。林风重点高中,技艺高超的鼓手,又带着那个年龄特有的傲骄和叛逆,有着艺术的天分,自带郁气质。这不正是自己年少时,看不起同班那些还拖着鼻涕的小屁孩,只花痴着的高中部学长。
而那一群的高中孩子的生活学习的状态不就是自己上高中的模样,特别能引起共鸣。
林风这个角色,我本来没有抱什么希望去看,毕竟是朱一龙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去演的戏,肯定是要多青涩有多青涩的,但没想到看完还挺让我大吃一惊的,因为林风这个角色很不像朱一龙,就是在这个角色身上,我没有看到任何演员的特质,而只是一个有点叛逆爱耍帅内心有很多倔强却又无比要强的小男子汉,有好几个场景让我感觉特别恍惚,因为那就是我学生时代喜欢又不敢轻易靠近的帅气学长啊。
这个角色很接地气,一点都不装,家庭的缺憾让他有点叛逆,但是从一开始的拒绝到后来与阿姨的和解,很能窥见林风这个孩子内心渴望爱,善良软糯的性格,所谓的坚强,不过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一层盔甲而已,像贝壳一样,外壳之所以如此坚硬,只是因为被包裹着的内在异常柔软!
林风在街上打鼓那一段戏非常喜欢,青春恣意飞扬的样子,娴熟的技巧,不在意但有点傲娇的小眼神,阳光明媚的小少年跃然纸上,真真一个自然而然的青春少年,丝毫看不到演的成分。
当然还有电影一开始时候骑自行车驰骋在上学路上的林风,让人疯狂心动又羡慕的身影,在课堂上偶尔打盹又担心被抓到的林风,是我们失去就不会再拥有的青春啊。
故事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一个少年成长的简单故事,电影主要围绕林风和他的伙伴们为了鼓乐表演而坚持不懈去努力的故事,又励志又暖心,虽然故事的最后林风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去参与正式的鼓乐表演,但他的不服输精神已经传达到了比赛现场,勇于奋斗的青春之鼓乐只要不停歇,任何时候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今天是个朱一龙演戏整整十年的纪念日,十年光阴,他从那个青涩的小少年林风,长成了现在成熟的共产党人林楠笙,既是角色的成长,又是演员的进步,真是为他开心。
未来还有很多个十年,演员不止步,角色还有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白衬衫,自行车,大白兔奶糖,随风飘扬的额前碎发,耳朵里塞着耳机……或许,这就是青春最真实的样子 左手鼓锤,右手青春,朱一龙用他精湛的演技演绎出了林风恣意昂扬的少年模样 或许,这就是青春,一个不断否定世界,又不断被世界否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成长,慢慢被磨平棱角,却依旧不失去自己的色彩,它并不是一瞬之间的事情,而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尽管艰辛,尽管会受伤,但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五味。
朱一龙 饰演的林风学长~有着青春年少时的桀骜不驯,带刺,脆弱,还有一点小傲娇。 他青涩的面容,还有穿背心,我都超级喜欢。 整部电影,有成长有热血,不错的青春电影,不尬。不论演员,剧情,镜头画面,都很高级。 看朱一龙以前的剧,就觉得,做演员挺好的,留下那时候自己的样子,能让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随时回味。 结局处理方式我也很喜欢。
这是一部不错的青春片,没有恋爱,没有狗血,故事也算完整,林风,母亲去世,对父亲再婚很不满,他很叛逆,很敏感,对后妈也没有好脸色,平时也不好好吃饭,一份寿司就对付过去了,导致在排练的时候晕倒,后来得知爸爸与后妈结婚的原因,误会才终于解开了,林风和妈妈的关系变好了,他会主动给后妈过生日,会为自己此前种种叛逆行径道歉。虽然年纪小,却有责任感又有担当,也懂得体谅他人。
他有自己的梦想,有一起为梦想奋斗的伙伴,疾病让他与梦想无缘,遗憾却不过分伤感。青春就是这样,有伤痛,有迷茫,有泪水也有笑脸,梦想也并非都会实现,但是我们依旧会追逐梦想。
这是一部非常正能量的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立夏,春天已过,也愿这一生青春永久,我们如初。
这是去年我在微博热搜上看到的一句话,觉得这话很美。在立夏这个时候写点与青春有关的酸甜苦辣,感觉不错。
青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不一定要逃课,不一定要剁苔(故意打成这样的,怕敏感),但一定要轰轰烈烈,张扬恣意。林风就是这样的。
林风有着青春期孩子典型的性格特点。有点叛逆,有点傲娇,会在看到78分的试卷时依然昂着头说“我觉得挺好的呀”。他和他的另外两个好朋友组成了新孩子乐队,经常和人家约着比鼓。他喜欢吃大白兔奶糖,连糖纸都会好好珍藏。
林风他们三个被选中参加国庆节期间在天安门前的表演。但是表演的成员成绩必须达到80分以上,林风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女同学来到他们家帮他补习,他跟人家说“你歇一会就走吧”。然后女生就真的走了。后来终于接受了女同学的补习,也是别扭的不行。后来他们还成为了好朋友。林风会给他大白兔奶糖吃,也会带她去自己的秘密基地。
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林风突然晕倒了。尽管他一再坚持,他还是在训练中又一次晕倒了。原来他有遗传自他妈妈的贫血症。他妈妈就是因为地中海贫血症去世的。林风遗传了她的贫血症,虽然是轻微的,但是容易晕倒。多年来,对母亲的思念、对父亲的不解以及对继母的怨恨一直压在他的身上。后来误会解开了,林风终于尝试着开始接受继母的好意。
国庆节到了,表演的同学们都穿上了一水儿的红衣服。鼓声激昂,振奋人心。镜头一转,林风独自在秘密基地。他也穿着表演的衣服,随着同学们的节拍一起打鼓。他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久久没有散去。
我突然就有点热泪盈眶。
这才是青春吧。满怀喜悦的开始,进行中会有冲突,到最终遗憾却又圆满的结束。其实到了之后,结果仿佛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曾经真的努力拼搏过,收获了爱与勇气。青春里哪能不留下遗憾呢?不问结局,但求无悔。
今天看了鼓乐青春,就想写一点东西。
朱一龙饰演的林风因为母亲去世,对父亲再娶的妻子非常不满。只吃寿司和大白兔奶糖。可以说林风是非常叛逆的,酷酷的、拽拽的,但是又不让人那么反感。
傲娇的林风非常的可爱,为了进鼓乐队努力学习。因为一直不好好吃饭,导致昏倒。妈妈来学校才得知自己有遗传性的贫血,得知爸爸娶的妻子是妈妈的朋友,是自己的妈妈拜托她照顾林风和爸爸的,误会终于解开了,林风和妈妈的关系变好了,他听进去朋友的忠告,说明林风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他叛逆只是表象,因为妈妈的去世,才让他变得那么敏感。
看到他们浑身都散发着的青春气息,看着这样朝气蓬勃的男孩这样肆意挥洒着青春,感觉自己也年轻了,不得不感慨一句,年轻真好啊!
打鼓的林风真是太帅了,一直都知道有尬舞的,今天才知道还有尬鼓的。
这是一部非常正能量的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题材还是蛮新颖的。为了能为国庆表演而奋斗努力!
青涩单纯 音乐题材 是我的爱了真的好好哦
林风是珍宝,是一阵少年人的解愠南风。
多么朴实无华又可爱的青春片!龙龙在里面简直就是我学生时代理想型!
真正的青春剧,热爱打鼓的叛逆少年,学会打鼓也就是从这开始的吧。又看了一次弹唱男孩,中间有个举手的动作,好像是要打鼓的节奏
这破片8点6?疯了?
难看
豆瓣推荐的冷门佳片贡献了2019年我看到最尴尬的烂片,不知道评分8.6怎么搞的…
那时候白嫩的林风学长呀!
比现在动不动上亿投资,动不动恋爱打胎的青春片强多了
补完《鼓乐青春》,很真实很接地气的一部关于民乐鼓题材的青春电影,感觉不比《闪光少女》差。影片里有中二少年从对全世界怀着抗拒到和亲人朋友达成和解的蜕变,有为了站在天安门前打鼓的目标不屑努力最终在国庆那天无奈放弃的缺憾,但这种缺憾不是简单地向现实妥协,不是为虐而虐,而是一种懂得了权衡学会了退让后的成长。即使在片尾林风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梦寐以求的天安门打鼓,也没有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独自在秘密基地打着演出的曲子,和乐队那些同学们的动作遥相呼应,最后收场时的那个笑容真的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有缺憾的圆满”。真正为梦想努力过了,即使没能得到完美的结果也不后悔,这才是青春,这才是生活。好喜欢这种不早恋不逃学不打群架不刻意走青春疼痛套路的青春片啊!
剧情和演技不相上下
作为一个北京人 觉得这背景和设定温暖亲切又真实 我好像看到了自己中学时候的样子居老师的颜值和演技那个时候还不是巅峰不过也很可爱 演个高中生足够了他努力拗京腔的样子真的很可爱!虽然还是一点都不像就对了hhh
桀骜不驯的林风,典型青春期看谁都不爽的臭脾气,但是这个眉眼、这个青春,太美好。成长电影,画面没有滤镜,重技巧和构图。早些年的观念和戏剧冲突,确实不是现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能所比拟的了,时代变得太快,不褒不贬
好看!这才是青春片该有的样子啊,与自己和解,纵有遗憾仍然笑颜面对的模样真好看。 --摄影不错,有许多漂亮的长镜头。剧情嘛,一看就不是东飞8个小精灵编的,最后龙哥晕倒吓得我以为又战损便当了哈哈,还好没有。 --最后感叹一下,龙哥20岁的样子真是好看极了,眉目间神采飞扬的,就好像全部的光都打在了他的身上,完美
朴实到像是一部毕业作品。
1.25倍速看完,一开始看评分高还挺期待的,然后看的过程中——黑人问号脸。就鼓的演奏来说,男主架子鼓打的那么6,两个好兄弟完全不知情?金明家里明明就有通通鼓,自己却不会打?号称北京第一的乐队,打的却是津宝的鼓?最后小姑娘凭一己之力,直接拉来了好几套排鼓+大鼓?就电影本身来说,导演还是想面面俱到,到最后也是面面不到,林风的学业与打鼓的冲突,家庭的矛盾,自身健康因素,国庆爷爷(假拍这个点其实还挺有创意的)的故事线,导致每一部分都流水线而没能深挖痛点,比较可惜。p.s.看到了以前一起打鼓的小伙伴也出演了,怀念以前打鼓的时光啊。
打鼓也可以这么有感染力,青春的居居
我永远的心动男孩小风。
也许青春电影不是非要讲爱情,就单纯地讲几个少年想在北京天安门打鼓,就足够真实地打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