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阅后即焚

HD中字

主演:乔治·克鲁尼,约翰·马尔科维奇,蒂尔达·斯文顿,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布拉德·皮特,J·K·西蒙斯,凯文·苏斯曼,大卫·拉斯彻,理查德·詹金斯,伊丽莎白·玛维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剧照

阅后即焚 剧照 NO.1阅后即焚 剧照 NO.2阅后即焚 剧照 NO.3阅后即焚 剧照 NO.4阅后即焚 剧照 NO.5阅后即焚 剧照 NO.6阅后即焚 剧照 NO.13阅后即焚 剧照 NO.14阅后即焚 剧照 NO.15阅后即焚 剧照 NO.16阅后即焚 剧照 NO.17阅后即焚 剧照 NO.18阅后即焚 剧照 NO.19阅后即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科恩兄弟

如果不是因为科恩兄弟的名头,不喜欢他们黑色电影的风格,我肯定不会轻易地走入这部电影。这种社会讽喻的类型就未免有点小儿科了。坦白说,谁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承受压力,所以大家都在寻求方式减压。问题是减压的方式如果太过夸张,很可能不是搞笑,而是哗众取宠。

这一部的节奏快了不少,对白也比较多,但仍然是多线合一的复杂叙事和荒诞却真实的剧情设计。比较不同的是少了那份含蓄隐忍的内里,转向比较外放的戏谑。没被列进科恩兄弟的主要作品名单,可能跟类似好莱坞特工片的质感有关。但人家只是为了要讽刺好莱坞呀,你们不觉得这电影连音乐都那么黑色幽默吗?

 2 ) 世上没有靠谱人

关于科恩兄弟的电影,最经典的说法就是:一部典型的他们的影片,不会像你看过的任何影片。
去年在各大颁奖礼上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老无所依》如此,今年同样好评如潮的《阅后即焚》也是如此。多少有点吊诡的是,这两部电影的片名凑成一对的话,看上去还挺协调的,甚至可以加个横批,叫做“不靠谱”。

老实说,如果以一个科恩兄弟的故事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就个人喜好来说,《阅后即焚》算不上出色,不够出奇不意,不够匪夷所思,莫如说是莫名其妙或者还更确切一些。但是,如果以“不靠谱”而论的话,这次科恩兄弟委实玩得绝到不能再绝了。
当年那部让我瞠目结舌的《巴顿•芬克》,也不过就是让那个刚出场时浑身汗渍耳朵还流脓的巴顿•芬克的胖邻居,最后时刻在火舌中登场,枪击侦探徒手拉断铁栏杆,然后挥手自兹去而已;去年的《老无所依》,也不过就是让一个有勇有谋、怎么看本来都该往最后一分钟时险中求胜然后浑身染血的回到妻子身边那种方向去的“现代牛仔”,结果却在数次化险为夷后忽然就不声不响毫无征兆的被“杀人狂魔”轻易干掉,然后又让够精明够冷酷、俨然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那种级别的“杀人狂魔”,理论上说是应该杀人放火后萧萧斑马鸣的,可是结果却被莫名其妙跑出来的一辆车撞了个鲜血淋漓骨肉错位。而到了《阅后即焚》,科恩兄弟简直就“不靠谱”到了老家,约翰•马尔科维奇,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一个比一个大牌的名角,生生被他们玩成了一个比一个傻逼的白痴。
尤其是布拉德•皮特。传说中,当年在《燃情岁月》中出场时,其人一亮相即颠倒了天下几乎所有女子。此等人物,以常理而言,即便不去扮演那种击退外星不明生物、拯救世界人民于水火的孤胆英雄,也该去扮演天天自恋得无忧无虑,没事就去去泡泡安妮斯顿或者朱莉那样的尤物的万人迷。可是科恩兄弟偏偏把一个时刻不忘喝运动饮料为自己娇嫩的肌肤补补水的二逼健身教练的角色摊到了皮特的头上,还说是为伊“量身定做”的,据说皮特看完剧本后,有点搞不清是对他的恭维还是侮辱,他对科恩兄弟说“不知道怎么演,因为这个角色是个大傻冒”,科恩兄弟回答说“你没问题的”。事实证明,这对兄弟的眼光果然非同凡响,皮特的表现简直让人惊为天人。当然,乔治•克鲁尼也不遑多让,他在电影里手工制作的那张“自慰椅”,雷得我五个身体趴在了地板上。

很多人都说,科恩兄弟的电影中从来都没有什么价值观,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因为怀疑一切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相信。
《老无所依》想讲述的,说到底无非就是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阅后即焚》则似乎有意无意的在印证朱天文那句“不结婚是一个问题,结了婚是千千万万个问题”:两对夫妻,女人们都在忙着偷情和对付老公,男人们都在忙着猎艳和理想破灭:没有人是英雄,也没有人是美人,整个世界不外如此,人人都不过是废物。
我们可以选择相信这对兄弟的话,相信世上本无一个靠谱之人,然后看他们的电影看得脊背发凉;当然也可以选择嘲笑他们,这对疑似患有“对人恐惧症”的兄弟,照如今的架势发展下去,不定哪天就跟曾经的沃卓斯基兄弟后来成了沃卓斯基兄妹似的,从科恩兄弟变成科恩伉俪了吧。

 3 ) 柯恩兄弟的笑容

1. 没有人可以扮酷。看《老无所依》时,我就觉得怪怪的。《阅后即焚》还是给人怪怪的感觉。虽然两部电影完全两个主题,但那种奇怪的感觉是一样的:以前没有人这么拍电影的。

   单就美国电影说,我高中时把《阿甘正传》奉若圣经,看过不下二十遍。后来到大学里,跟别人说《阿甘正传》,被人喷了一脸的不肖----那是美国在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呢!仔细一寻思的确是这样,就转而去追棒与《阿甘正传》同一年出品的《刺激1995》,《刺激1995》说的是啥事啊?两个概念---自由与希望。其实搞半天,这还是老美在说自己的价值观呢。阿甘是一个标杆,安迪也是一个标杆,阿甘旁边站着Jenny,安迪旁边站着Redman,这都是个明显的对比,导演指着这样的对比说,嘿,阿甘是正确的/安迪是正确的。然后这样,就起到了教化民众的目的(广电总局好好学着吧!)

  其实不管电影还是小说,一贯的处理方法是先要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物,这个人物身上有着“无比正确”的价值观,而他四周为他配戏的,则要显出不足,甚至是丑恶来。就像《唐伯虎点秋香》里面,你要光看巩俐,那她是不美的,你得配着其他的侍女一起看,你才会觉得巩俐简直貌若天仙。(当然,还有不树正主儿,全以反角来验证自己价值观的,比如说金庸的《连诚决》,连狄云这个所谓的正主儿都不那么正,满篇写的都是人心险恶,最后金庸把这些人写到在江陵城南天宁寺吞食金身佛像,这才是金庸价值观浓墨重彩的点题。)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觉得柯恩兄弟的东西很怪了。因为他们的电影的主旨并不是树立一个价值观,也没有一个代表着价值观的正主儿。《老无所依》中就没个正主儿(更别说代表什么价值观了),电影就是说说警察,说说悍匪,说说牛仔,谁也不是主角。《阅后即焚》也如此,而且比起《老无所依》来,《阅后即焚》更是毁人。《老无所依》中还在探讨美好的可能性,人性还是被习惯性地分成了善与恶两面,有棱有角,Javier Bardem恶到极还可以戴牛仔帽扮酷,但《阅后即焚》里已然没有善恶的分界了,也没有人可以扮酷(马尔科维奇穿着红色睡衣露着腿毛拿着斧头在落日的余辉中气势汹汹地从游艇上下来,理论上是一个很酷的镜头,但为什么那么好笑呢?!)每个人都成了可大可小的球状,滑稽可笑,就算BP有张帅到无与伦比的英雄面孔,在柯恩这里,也只是个被爆头的健身馆教练,而不是击退外星不明生物,拯救世界人民于水火的美国英雄。

哦,原来,没有人可以扮酷。

其实这句话应该这么说:在这部fuck柯恩兄弟的fuck电影里面没有fuck人是fuck英雄。

2. 不结婚是一个问题,结了婚是千千万万个问题(我要承认这句话抄自朱天文)

我跟七月讨论过这事,我一向认为自我意识太浓厚,无法为别人做出牺牲的人,最好不要结婚。我也一直在想,要怎么向我妈坦诚这件事(我妈会用手绢抹着眼泪说,女儿啊,你不会是同性恋吧。我囧个先.)

However,这部《阅后即焚》让我看得后背发凉。我也不用引证什么事例来说美国人的自我意识有多么强大,而且有赖于美国电影电视剧进入中国,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也日渐觉醒。我父母那一辈尚认为“家庭”重于“自我”,但我已经觉得“自我幸福”要重于“维持家庭的形式”。

个人的快乐与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远远比维持一个“和谐”家庭更重要。

两对夫妻,女人们忙着偷情和对付老公,男人们忙着猎艳和理想破灭。乔治·克鲁尼基本是男人的典型,努力晨练,保持体型和体力,微笑,懂得说情话。他买钢材回家,敲敲打打,镜头里出现了一个类似虎头铡的器具,我心里一惊,还以为他要杀妻,结果没想到就是一女性自慰工具----你看,就是这么没用。

女人强势地追求自己的利益,男人怯懦地面对生活(酗酒,偷欢)。女人心里总渴望的是一个“盖世英雄”(这是紫霞仙子说的),但到头来是个只懂以真实姓名买机票逃往委内瑞拉的逃亡者。而很不幸,这部电影与真实生活已经很近很近了,没有人是英雄,没有人真的酷,没有人是完美的。就像Linda一个个检阅网络上男人的照片,他们都是loser,就算型如克鲁尼,也是个loser。

既然都是loser,你让我跟谁结婚去?!

好吧,其实loser这个词用得有点绝了。大家都只不过正常人而已,你要是被国安局盯上,保不准你也屁滚尿流了。如果你想离婚,也肯定是做好充足准备先分抢财产,哪管对方死活。

这事放电影里只是好笑而已,转入真实生活中,那就是人人都得承受之残酷。

3. 柯恩兄弟的笑容
这部电影里有个镜头着实让我好好笑了一场----Linda带着光碟去俄罗斯大使馆谈判,那个俄国官员身后的墙上挂了张笑容诡异的普京像。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笑,但就是觉得好笑。我知道这个镜头必有政治内容,是柯恩兄弟的政治取向。但我们谁也不认识柯恩啊,鬼知道单单出现这么个镜头是什么意思啊(肯定是嘲笑啦,但嘲笑什么呢?)

当然,我也没必要去考证这单一个的镜头。而其实,这部电影本身都不值得去考证,因为柯恩兄弟没有放任何一点“中心思想”或“意义”在里面。

“文以载道”---这是从小受的教育。电影也自是一样,好像规定每部电影都要中心思想,都要有教育或启发意义才是好(所以有了电影解读派)。但“文以载道”的“文”是指“文章”,而在这个词语诞生之时,文章指的是八股文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小说,曲艺是下品,不在“文章”之列。所以写小说的,写剧本的,是不用顾及要不要“载道”的。如《肉蒲团》,满眼春情,最后结尾,非常简陋地写了个“色与空”的道理,这个结尾可要,可不要,都不影响小说主体的内容。小说可以不载道,电影也可以不载道。

《老无所依》和《阅后即焚》都不载道,所以,想要总结这两部电影是非常困难的。这两部电影都是牛逼的,牛逼在哪里?仔细去看电影吧。

我没办法告诉你。

柯恩兄弟什么都没告诉我,他们只是在笑。

 4 ) 一个残忍的笑话——《阅后即焚》

大家都知道,眼下正有一场金融海啸席卷世界,事情远没有消停,谁也不知道后果会严重到什么程度。这场祸是美国人惹的。为什么他们会闹出这种事?因为他们好日子过得太久了,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了,也越来越贪心了。他们起码已经过了两三辈子的好日子,光是描写中产阶级空虚无聊荒谬的电影电视,就已经数不清。科恩兄弟这部《阅后即焚》,只是该目录下的最新产品。
 
科恩兄弟的电影我看的不多,一度还把他们跟大卫林奇的风格搞混。看过《The Ladykillers》和《Intolerable Cruelty》,觉得前者有点闷,后者比较一般。当然,科恩兄弟其他几部口碑更好的经典之作都没看,不能以偏概全。问题是,看了那两部,有点提不起精神专门去找他们的作品。乔治克鲁尼我也不太喜欢,虽然他帅得滑不留手。
 
总算这部《阅后即焚》比较满意。强烈的黑色讽刺喜剧,人人都是大傻瓜,都自以为是,都不值得同情;几乎每句台词都爆笑,重大转折又把人吓得跳起来,一个片子能拍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看得最开心的,则是一堆大牌争当白痴,一个比一个傻。
 
白痴第一名:Brad Pitt演的健身教练。对BP从来没感觉,但这部片让我对他好感大增。总觉得他象一道漂亮无味的主菜,不能不端上来,但没什么胃口去吃。可是这部戏里,他忽然成了一碟臭豆腐,口味喜人,吃得上瘾,不知不觉已经吃完,绝对意犹未尽。据说BP看完剧本,又听说角色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有点搞不清是对他的恭维还是侮辱。他对导演说不知道怎么演,因为这个角色是个大傻冒,导演说:你没问题的。眼光果然好毒。
 
白痴第二名:乔治克鲁尼演的花花公子。该公子是典型的空心大萝卜,没有野心,最多搞搞网恋泡泡老妞,时间有富余做点邪门手工;天分不高,样貌倒不错,因此喜欢运动,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弹性。泡妞泡得沾沾自喜,却没想到老婆不但早已出墙,还打算把墙给拆了。克鲁尼据说已经为科恩兄弟当了三次白痴,《O Brother, Where Art Thou?》、《Intolerable Cruelty》和本片因此被戏称为克鲁尼的“白痴三部曲”。不过,还是不觉得他特别可爱呢。
 
白痴第三名兼狂徒第一名:约翰·马尔科维奇演的倒霉鬼。除了BP,最喜欢就是这个角色。疯子。以为其他人都是疯子,只有他自己不是。
 
白痴第四名兼花痴第一名: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演的中年妇女。有妄想症,以为只要自己整了容,就能开始新的性生活。为了筹到整容的钱,什么办法都有了“正当性”,典型的偏执狂。这个角色特别突显中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和可笑的贪婪,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金融海啸产生的根源之一:追求对自己无益而且负担不起的东西;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最后事情失控。
 
红杏并列第一名:马尔科维奇的老婆(Tilda Swinton)和克鲁尼的老婆,都是强人。一边出墙,一边不动声色地准备把老公一脚踢开。老话说得好,最毒妇人心。Tilda充分发挥冷到冷酷的特色,在一部以傻气为主导的片子里冒着冷气,给调子降温。
 
冤大头第一名:Richard Jenkins演的健身房老板。这个人的冤,唉。。。谁叫他落在科恩兄弟手里呢。这两人有名的能制造冤魂。说起来,整部片似乎只有他不坏不傻,但是,人一走背运,还有啥好说。
 
白痴特等奖、开心果并列第一名:CIA的两位长官。其中一位是《蜘蛛侠》里的报社老板。这两人一开口,别的白痴就只有让位的份儿,观众就只有笑的份儿。政府部门由这种人掌管,金融海啸不来就怪了。
 
全片最喜欢的台词:(白痴第一名和第四名把一片CD拿给俄国使馆官员,说里面有重要情报。)官员拿了CD,沉着地问:PC or Mac?
 
笑滚了我。
 
这部电影,充斥了如此这般沉着的废话;就连配乐,也是听起来很煞有介事,其实什么意思也没有。整个片子,就是个笑话,一个利落残忍、趣味恶毒的笑话。



ps:《高斯福庄园》貌似侦探片,实则秀大牌。《阅后即焚》貌似间谍片,实则秀大牌。

 5 ) 阅后即看

《阅后即焚》(Burn after reading)是我近来看到的最好的 电影,这里有我最喜爱的演员John Malcovich,他穿着裤衩和长睡衣,拿着把小斧头出场,你要不被迷倒我算你狠。

他有一句台词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得知妻子有外遇后,他突然在家里看到有陌生人来,问了声:Are you my wife’s lover?

还有柯导演媳妇Frances McDormand, 在本片中扮演一个偏执的健身房员工。

布拉德•皮特在影片中饰演一个小混混,演得活灵活现。

克鲁尼的模样应该去演硬汉,可是影片中他是个到处撒情种的外强中干的花花公子。

影片很有“时代感”。你从中看到大家拨打着电话,听着让人气得半死的语言电话,大家不禁会心一笑。健身房女员工一心去网恋,为了恋爱成功,她要做美容手术,为了做美容手术,她在考虑怎么捞一笔钱,为了捞一笔钱,她敲诈起CIA的特工,甚至找到俄罗斯大使馆...有趣的是,CIA头头最后也弄晕了,莫名其妙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把她索要的钱给她了。那个CIA头头戏份不多,不过他的表演却如画龙点睛。他有句台词总结了影片的中心思想:report to me...I don't know...when it makes sense.

这里的故事充满偶然,充满撞击,继而产生一种荒诞的真实感。我不敢说所有人看了此片都会喜欢。但是如果你能带着一点超然去看生活的荒诞,或是带着一点思索,去体验荒诞中的真实。如果你喜欢荒诞派戏剧,如果你喜欢品特,如果你喜欢柯恩兄弟的《冰雪暴》、《老无所依》,你八成也会喜欢此片。柯恩兄弟被人称为“双头导演”,弟兄两个人意见很一致,据说拍戏的时候,演员有问题去问其中任何一人,都会得到相同的答案。可是这两个脑袋又胜过一个脑袋,两人在一起的思维撞击,才带给我们这么多的享受。

片子很搞笑,以至于我回家后在被窝里想起来还笑。

可是怎么好笑,我说不出来。人说幽默是分析不得的,分析幽默就如同解剖青蛙,最后那活蹦乱跳没有了,肠子内脏倒是撒了一地。

你还是自己去看看那青蛙怎么蹦跳吧。

导演还让叫你看完本影片之后,立刻去将影片烧制成一光盘,所以他给影片取名:Burn after reading!

阅后即看,看后即烧, This is an order!

 6 ) 上帝根本不打算拯救二百五

推荐理由:如此肤浅而深刻,如此猥琐而深刻,如此混蛋而深刻,如此漫不经心而深刻。 片 名:《阅后即焚》 导 演:科恩兄弟 原 著:斯坦菲尔德•特纳 主 演:乔治•克鲁尼、布拉德•彼特、约翰•马尔科维奇、弗兰西丝•麦克杜蒙德、蒂尔达•斯温顿 出品时间:2008年 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哎哟这电影笑得我。 故事简单,一言以蔽之:一张光盘引发的血案。 电影里,有布拉德•彼特惨遭爆头脑浆四射,有约翰•马尔科维奇当街砍人血溅五步,但还是令人笑得花枝乱颤不能自已,这部《阅后即焚》就是有这么吊诡。 它是间谍片?不错,故事是围绕一名前CIA成员遗失的回忆录光盘展开。然而,光盘的内容却根本全无情报价值可言。 它是喜剧?不错,眼看一众男女因为玩弄各自的那一点小聪明而令生活一步一步走向失控跟崩毁,的确有不少乐趣。然而,其中也至少有两起离婚,三起人员伤亡,男人统统孬得一塌糊涂,稍有可取的又都死得恶形恶状,女人则既不忠诚也不美也不温柔,你说多让人灰心。 所以它是一部悲剧?不错,它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着绝望。然而,难道收梢时不是终于有人得偿所愿吗?健身中心女职员琳达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整容费,——正是为了这笔钱她翻江倒海搅得天下大乱,勒索光盘的本主未遂之后,她一脚油门把车开到了俄罗斯大使馆,以叛国者的姿态上交了光盘。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二百五。 至于演员,首先我想祝贺彼特同学向着“伟大”二字又逼近了一步。 片中,他饰演琳达的同事兼同伙,另一个二百五角色,为此,彼特不遗余力地贡献了种种低智行为跟表情。 尤其有一幕他用孩子气的声线和鼻音,兴奋地对琳达说,“我搞到了他的电话号码,我搞到了他的电话号码”,一面机器人般左晃右晃走过来,我简直笑到飙泪。 真真怎么演得来?这可是《秋日传奇》里颠倒众生的浪子呵,怎么一入这个戏就好像转世一样? 所以说,男演员一路帅到四十五岁没什么了不起,但要不为这个帅所禁锢,才真正称得上是伟大。 不是刻薄我只不过顺势想到,华仔也一样孜孜不倦帅到了今天,然而,要不是有早年那部《天若有情》撑场面,他就还真只是个有资历的俊朗男艺人而已,古董花瓶也一样是花瓶,对不对? 还有型男克鲁尼,跟情人大吵之后不忘冲去楼上拿走他带来的体位垫,真太妙了。 而马尔科维奇身披猩红睡袍,手提板斧,喷着腿毛,杀气昂扬地背光走来,在我看,被列入十大反英雄形象也绝对不过分。 这些演员,拜托哪一个拿出来不是炙手可热号令群雄的料?振臂一呼,起码有八百个导演争相要把他们塑造成宇宙超级无敌救世主,但把他们齐齐聚集在一部电影里只为了请他们诠释猥琐?科恩兄弟就是这么出人意表。 记得吗?《冰血暴》里最惊悚的细节不是路人甲被近距离爆头,而是一具尸体被大头冲下塞进碎木机时脚上穿的那双条纹袜。 而上一个冬天,《老无所依》我看到剧终,眼睁睁望着演员表升起来,整个人茫然到极点,以为自己喝醉了,还跑去DVD封套里翻找下一张碟片。 是的,因为他们是科恩兄弟,所以我们不必期许悲悯。 同理,也不必期许同情、救赎、价值观和超越性,他们提供的只有冰静的注视,刮骨的打量,以及全然事不关己的刻毒。 可能是我想太多,但是在片中那一群二百五煞有介事的折腾里,我看到的是人类共同的荒诞 —— 意义的欠缺,死亡的直白,性爱的虚妄,人,在科恩兄弟的镜头里,乃是全然的没有尊严。 然而,没有尊严是对的,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绝非一时一地如此,绝非一生一代如此,这是人类永恒的境遇。 如果不是足够真诚、足够强大、足够冷静,没有电影人愿意、敢于并且能够触碰这一点吧我想。 血与死不会比一个高明的笑话被人们记得更久。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明知虚妄而全力以赴,这是人类的缺心眼儿之处,这是人类全部的伟大与悲情。 上帝根本不打算拯救地球表面六十五亿名二百五,一切,全靠我们自己。 2009-1-6

我的微信公号:逍遥兽

 短评

一窝傻瓜

7分钟前
  • 飘來飘走的甜蜜
  • 还行

你我皆傻逼,傻逼何苦为难傻逼,事到如今唯有一声叹息。

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绝对是黑色幽默型的

10分钟前
  • M.
  • 较差

anyway,琳達終于可以去隆胸了!

14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老杨很喜欢,我么,麻麻地。为啥呢?

17分钟前
  • 阿诺说
  • 还行

这个电影重大的逻辑漏洞是:当你和布拉德皮特是闺蜜,和乔治克鲁尼多次约炮,你还想整容?想啥呢。

19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科恩兄弟第一部让我完全投入进去的电影,里面几乎每个人都很有笑点。当然最让我捧腹的还是布拉德·皮特的演出,死前那无法形容的一笑,当时我就震惊了~~

24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乔治-克鲁尼 为什么总是演的不三不四。

26分钟前
  • 强强
  • 较差

我觉得就应该叫那个港名

31分钟前
  • 小蛐蛐蹦之助
  • 还行

有点看得不清晰~

35分钟前
  • Near
  • 还行

很蠢很荒诞,讽刺CIA(随意杀人毁尸灭迹、浪费人力及资源、纳税人的钱缴了老女人的整容手术费)、律师、医生、婚姻、中年危机、健身业、交友网站、阴盛阳衰(3个女人最后都成了赢家,4个男人死了3个逃了1个)等。最大的笑点竟是BradPitt躲在柜子里偷看GC洗澡,至死都没能“出柜”

40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一堆衰人终于完成了一个老女人的整容梦。。我看完的感觉居然是有志者事竟成!!!PS:最爱之PITT表演。。那么2,是本色出演么。。哈哈哈

45分钟前
  • 果子
  • 推荐

看着一群绝顶聪明的人演着一群无可救药的蠢货,真是好玩极了!

47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不错的剧本,很高兴看到兄弟再次开始自己原创故事,有着《冰血暴》般的交叉结构,不输《抚养亚历桑纳》喜剧效果。时隔这么久,群众的审美会变得挑剔,当然仅仅针对兄弟作品本身。品质仍在,原地踏步。已经习惯其电影角色的“傻”劲,同样也就显得缺乏惊喜,不过有这么多知名演员,看得也算过瘾。

51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如果是其他导演的作品,可以打4分。但这是科恩兄弟,就只能打3分了。比他们一贯水准要低一块。味道有点怪。像酒水混合物。以水的标准要求,它有点冲,以酒来要求呢,又太淡。有些看过的同志说好幽默好幽默,我可真没看出来。如果那句“从后面搞”就算是幽默的话,那可真太幽默了。要讲黑色幽默,之前评价最低的《师奶杀手》也玩得比这个好。照那个路子搞,也差不到哪儿去。兄弟俩可能还是想有点改变,想搞些生活流的黑色幽默。但生活的况味没出来,黑色幽默味又不足。不黑不白,有点灰突突的。感觉像是《老无所依》大暴发之后,兄

56分钟前
  • 胡淑芬
  • 还行

【B-】布拉德皮特摇头晃脑打响指的段落我退回去重看了十几遍

60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老娘整个容容易嘛

1小时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月后祭坟

1小时前
  • Fallcon
  • 较差

13-11-2008 8:00pm bc

1小时前
  • 何倩彤
  • 还行

自从科恩兄弟老想在电影里讲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作品就开始无聊了。因为这不是他们擅长的。这个故事涉及很广,又琐碎,但是除了几个演员卖力的表演,实在看不到更多的。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