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豆瓣写影评,实在是作为一个三国无双的老粉,不能忍受这部诚意作品被如此摸黑。
五一就看完了,不过一直拖到今天才写影评
一来是因为想说的话很多,要慢慢整理;二来是因为爱奇艺上了,就正好方便截图录屏来进行说明。
开始长篇大论前,先要给本片定个调,这是一部“中国根据日本根据中国三国历史改编的游戏改编的电影”,也就是说,
本片是根据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改编的
本片是根据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改编的
本片是根据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改编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您是《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死忠,那这部作品不适合您,本片是拍给《真·三国无双》系列的粉丝的。虽然三国无双是根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改编的,但毕竟是不同的作品。
先说结论,这是一部非常用心的粉丝向作品。作为一个三国无双的十几年老粉,影片呈现的质量大大超乎了预期。如果满分是十分,我愿意给八分——这里给满星,主要是现在的评分,低到过分了。
既然是粉丝向的作品,那么,评判的标准,就应该是有用心去讨好粉丝,还是说单纯地收割情怀。
当然,在这里需要定义一下什么是“三国无双”的粉丝——只玩过一两代,连OP和过场CG都不看的,麻烦不要给自己贴金了。连每一代每一位角色是什么造型、武器经历过哪些变化,角色各级武器都不能如数家珍的人,不好意思,阁下只能称为“路人”。
那么,制作组有没有用心为粉丝服务,应该从哪些方面评判呢?
首先是不涉及游戏的常规项,
情节大纲,没什么好黑的,汉末那点事——平黄巾、刺董卓、鞭邮督、吕伯奢、斩华雄、虎牢关、烧洛阳、连环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剩下的这几项来说,除了特效,主要是技能特效里面的雷、火特效比较拉跨,其他的都至少达到了院线应有的水平。认为我乱讲的朋友,欢迎拿着例子打脸。
然后是涉及游戏的项目:选角、服化道、表演、情节和最关键的对游戏的致敬彩蛋
首先是选角,这个可以和服化道一起讲。先说广受差评的存在,韩庚。讲真,我一开始也觉得选韩庚就很扯。但实际的表现来看,韩庚是个人本次观影最惊喜的存在。
首先要承认的是,韩庚的身板确实过于纤细。不过制作组很用心的通过机位和剪辑规避了这个问题(基本上,预告片里那段反倒是全片关羽最拉跨的表演)而且要知道关羽是公元160年生人(目前比较广泛的认知),黄巾之乱的时候20几岁确实是没毛病。(回想起《赤壁》中诸葛亮的金城武,也是非常还原历史的设定,也被各种尬黑年龄和颜值)
同样被黑的还有王凯的曹操,确实这两人和游戏形象联系不大。但有一说一,这算是游戏本身的BUG,其实和关羽一样,曹操在黄巾之乱也不过30左右,这里让王凯来演,个人感觉没什么毛病。而且个人认为王凯在这里确实演出了曹操年轻时英气十足,果断而又多疑的感觉。
讲完了差评如潮且跟游戏相似度确实不高的二人,来讲讲其他角色。
一句话:良心到爆。
先来感受几个和游戏的对比
除了这些对应觉得的还原度,剧组还做了典韦、徐晃、周泰的铠甲,估计是因为角色有调整,没有给对应的角色。
从截图不但能看出选角的契合度,也能看出服化道的还原度,这里就把选角和服化道放在一起说了。不仅是以上这些截图涉及的角色,游戏里面其他角色也几乎都是竭尽还原之能。不仅如此,如果是长期出现的角色,也不会一套衣服穿到死,会随着情节的变化切换。比如吕布,开场是穿着5代的铠甲,而到了虎牢关,则变成了7代的铠甲。而主角刘皇叔一行,则是根据7代的造型衍生出几套原创的,但致敬原作铠甲结构、细节的服装。
除了铠甲本身还原度达到了“一眼就能认出是谁”的地步,更让我惊喜的是,仔细看还会发现制作组还对铠甲进行了合理化。要知道这些造型都是游戏造型。如果不进行再设计就直接放进真人电影,直接结果就是让电影变成“大型cosplay”。这种再设计,包括对材质的合理化、结构的合理化、降低饱和度等方式,从截图能看出角色的造型都有这些再设计的考量。这种再设计做得好,反倒会因为融入得好而没有感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来感受这种再设计的力量:漫威和DC的电影化——一个正面例子,一个反面例子。
可以看得出,为了让真人电影不变成大型COS现场,漫威的美术工作者们对角色造型进行了大量的再设计,保留了角色可识别的元素,又让角色的服装符合现实世界的审美。能看出三国无双的角色造型再设计也是赞找的这个思路。而反面例子,就是DC的电影角色造型设计。
如果三国无双电影只是想收割一波情怀,大可像DC这样直接照搬角色造型,何必大费周章地进行再设计?只是结果也必然和DC电影一样,沦为大型COS秀。
虽然在服化道的还原上,算是本片的两点,但依然躲不过尬黑。翻了翻某瓣的评论,居然有人说认不出角色的造型,更有甚者,居然讲“刘备和曹操的武器一样”。我就呵呵了,武器,比服饰的还原度还要高。
本片所有角色的武器,都达到了刘备和曹操武器的还原度,不管是吕布的方天戟,张飞的蛇矛,关羽的偃月刀,还是袁绍的伸细剑,甚至张角的锡杖,都在极高的还原下,进行了写实优化,在下就不一一截图了。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本片的“服化道和选角有没有用心”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当然,到目前为止,没有涉及我觉得不足的地方——遗憾的点肯定是有的,将在最后集中讲讲。关于服化道的还原度,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直接在爱奇艺的正片进行求证,也欢迎大家探讨~
说完了服化道,接下来是表演和致敬
还是按照上文的节奏,先报喜不报忧。如果说服化道和选角是相对浅层的用心,表演和致敬就算是更深度的更难的还原了。
首先是表演,表演分文戏和武戏。这里先说文戏。
片中各角色的文戏演出如何,至少我个人角色没什么可黑的。不过,演员在某一步影片中文戏的表演如何,一来我个人不是专业的,二来个人的评判会显得主观,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演员在其他作品中的口碑来窥见一二。就主演团来看,不管是杨祐宁、王凯、古仔,还是林雪、吕良伟,都是实打实的实力派,近期作品不管作品本身怎样,演员的演技都没有成为黑点。所以,没有理由到了本片,演技就断崖式下跌吧?至于韩庚和娜扎,两个角色即便是不到位,也不至于颠覆整体的文戏水平,况且,韩庚在本片的演出个人感觉是很惊喜的;而娜扎,在演出本身不错的前提下,也是只出现在后期的非关键角色,也不至于整体文戏的观影体验。
(聊到文戏,除了表演,就三国无双这个系列本身而言,影视化对于主创团队还存在一个难点,就是“中二度爆表的台词”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去中二化”就能解决的。要知道十几年八部游戏下来,中二的台词本身就是游戏角色个性和辨识度存在的依凭,是角色的一部分。所以,如何把台词的中二程度押到合理的范围,再通过对角色除台词以外的二次塑造,既表演,把台词中缺失的角色个性融入回去,是一个难题。而主创团队对这个难点的处理,从一个粉丝的视角来看,还不错)
因此综上所述,本片的文戏表演部分,不论从演员的客观实力,还是就个人主观的观影感受来说,文戏部分都维持在了水准之上,不存在让全片垮掉的可能性。
讲完文戏,就轮到武戏了。这里,还是把武戏和对游戏的致敬彩蛋放在一起讲。这两项算是高度纠缠,抛开对游戏的致敬评价本片的武戏,是不公平的。
在聊本片的武戏前,先放几段来《真·国无双》系列自历代OP的gif,感受一下游戏武戏的基调:
即便没有玩过游戏,从游戏的OP(片头CG动画)也能看出,《真·三国无双》系列的主题是“一骑当千”。无论是游戏的OP、过场动画,还是游戏历代的体验来讲,三国无双都是不是实的军事战争,而是三国时代的“超级英雄”。喜欢复联系列的小伙伴可以回忆一下《复联3》中灭霸大军大军压境瓦坎达,超级英雄们力敌外星人海的画面,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既然美帝的超级英雄可以上天入地,三国的超级英雄凭什么不可以?
当然,到这里肯定有人要说了,“啊,我们的三国武将不是超级英雄”“这不是瞎改吗” “这XX是三国武将?”——没错,武戏也是本片在评论区最保守诟病的点。所以,这里又要重新讲一遍本文开头的话了,本片是根据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改编的,不是根据《三国演义》,更不是根据《三国志》虽然三国无双是根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改编的,但毕竟是不同的作品。你可以不喜欢《真·三国无双》这个游戏系列,但你不能说电影对游戏的改编做的不好。
这时候又要拿我的心头好漫威来打比方了——你可以说“人类根本不可能被强化到美队的体质”“钢铁侠的战衣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强的保护力”“人类不可能因为被蜘蛛咬了一口就产生这样的变异”。是的,没错,你讲的都对,不认可,甚至认为这是瞎编,是垃圾,都是你的自由,且是有理有据的。但是,你不能说,漫威的电影,对漫画的改编做的不好。
或者说,改编自你不认可的设定,改编后变得让你觉得合理了,才是真正没有尊重原作。所以,明明是高度还原了游戏风貌的武戏打斗,是加分项,怎么就变成了差评的重灾区?
说完武戏,终于来到了本文的重头戏,也是全片引起我惊呼连连的部分
这一项,我只能说,太多,太用心了。
致敬了大量游戏内容、OP分镜,如果你是一个《真·三国无双》系列的深度粉,你一定会对这些致敬大呼过瘾。类似“炎玉”“雷玉”带来的属性攻击,我都懒得展开说,接下来就借助大量的gif截图,来展示这一场无双盛宴。(希望大家能点开gif播放呀~)
玩过三国无双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故事的开始,第一关一定是“黄巾贼剿灭战”
这里制作组还还原了另一个细节,刘备击杀了张角,才让妖术“无效化”,官军成功平叛。
类似的游戏内容的插入只是一部分,除了我发现的部分外,深度粉应该还能发现更多惊喜。接下来,就是完成难度更高的打戏分镜了。
和单纯的武戏部分一样,类似分镜致敬应该也只是一部分,深度粉应该还能发现更多惊喜。结合武戏部分,可以看出,制作组是通过对游戏打斗效果的再现、经典的OP分镜还原,并均匀地分布在全片,进一步地加强了本片和游戏的深度关联,而不是如路人想象般地乱拍一通。做到了这一部,还是被黑,到底是制作组瞎拍,还是你根本没玩过《真·三国无双》系列?又或者,你是连OP都每次直接按start跳过,也不记得你在战场把杂兵打的飞来飞去的假粉?
当然,本片并不能说是没有缺点。虽说瑕不掩瑜,但还是值得一说
首先是张飞……张飞算是我对本片的一个吐槽集中点。先是肚子,我真的是对张飞的肚子有点无语。仔细观察三国无双这个系列的人设就能发现,张飞壮归壮,但是没有肚子的。即便是在8代,疑似有一个大肚子,但其实细心就能看出,那只是铠甲的弧度,张飞本身的腹肌还是在线的。结果到了影版,制作组执着的给飞仔加了个很突兀的肚子并伴随全片。而且在游戏人设中,张飞并不黑,片方估计是为了迎合“黑张飞”的印象,不但妆容黑,还用后期给张飞进一步压黑。在影院我没发现,在爱奇艺采集素材的时候才发现,画面中张飞的脸有一坨黑云一样的后期痕迹……
接下来是赤兔马,赤兔马既没有还原1~5代的华丽马饰,也没有6代以后巨大的块头,更别提赤红的马身,泯然众马矣……
提到赤兔马就不得不提到貂蝉(???????)作为游戏中重要的角色,服化道完全脱离了游戏,很可惜,浪费了娜扎的神仙颜值。可能有人会说陈宫,不过考虑到影片的筹备时间,陈宫是357m加入的角色,时间不允许片方把陈宫还原进影片。不然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相信片方能做到更好的对游戏形象的还原。
最后就是拉跨的雷电特效了……关二哥的炎玉特效质感都还在线,奉献的雷特效只能用拉跨来形容。曹老板官配的冰特效也没加入,也是遗憾之一。不过提到特效,吕布的斗气在片中有再现,点个赞。
以上就是我感受到的明显的不足之处,也欢迎大家补充。不过总的来说,都是些很细节的部分了,在全片巨大的诚意面前,用“瑕不掩瑜”来形容,并不过分。
其实从影片公布之初,我就在思考,三国无双这个系列,以一骑当千未主题,从6代开始基本就沦为广为诟病的“无脑割草”游戏,到底要怎么改编成电影?如果按照传统的三国题材来拍,必然是完全脱离游戏核心,如果造型再有所还原,必然就是浓浓的网大风。如果是单纯地还原游戏中砍砍砍的切草,未免又太过无聊。看到成片,制作组通过对游戏内容的用心融入、分镜的致敬,对打戏精髓的还原,辅以良心的选角和服化道制作,为《真·三国无双》系列的粉丝,最终呈上了这一部无双盛宴,同为粉丝的我,感受到的是惊喜和大写加粗的“良心”。希望没有看过本片的朋友,能够在对本系列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再做出评判;看过的盆友,不要跟风黑;自认为还是《真·三国无双》粉丝的朋友,也能够静下心来感受本片用心的还原。总的来说,《真·三国无双》这个游戏系列,在国内粉丝基数不算大,真正称得上粉丝而不只是“玩过而已”的玩家非常少。游戏本身也属于“毁誉参半”,甚至到了今天也属于骂声大过喜欢的系列了。但即便如此,有过错也好,不喜欢这个题材也好,是游戏的问题,不应该迁怒于对于用心还原游戏的本片。目前豆瓣4点几的评分,真的太低了。虽然我一人的大声疾呼并不能改变这个评分,但即使只能够让多几个人能客观地为本片打分,作为粉丝,足矣。
《真·三国无双》 改变自同名游戏,我没有玩过相关的游戏。不过,从“爽片”的角度来看特效、人物装扮都还不错,打斗场面也很激烈。 影片背景虽说是脱离了历史,但仅从影片里的内容来看,故事单薄,人物情感潦草、没有鲜明的特点,进而导致整个剧情过于肤浅。 观后感:打斗很精彩、剧情很糟糕。
赤兔马追不上"汗血宝马"。。。。
从长安城的中心,一直撵到城外小树林,才勉强撵上。。。
实在是贬低已经封神的赤兔马。。。。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不算好看,但也不是毫无逻辑的烂片。
最后四人把护城河上的桥炸掉,掉进地下暗河里打,吕布骑马在水中奔跑,关羽成了火神。每个人都能来道闪电,雷神不算什么。
按照吕世浩老师的说法,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战国到秦汉。在那个乱世,秦是靠不把人当人,奖励耕战,把人变成机器,灭了六国,实在没什么人性,道德可言。再回到东汉末年这个乱世。去讨伐董卓的时候,各路诸侯其实心不齐,不是都在出全力。不过曹操和刘备是真心想做这件事,想拯救国家。而且阀董失败后,两个人也都有了各自的线路。刘备觉得应该靠道义,忠勇救国家。曹操看透了道德的虚假,大家其实是很现实的,人才要么给他名,要么给他利,要么想要得到被重用的成就感,道德只是个幌子。有名无实,没有实力,干不成事业。想做成事,需要人才,想要人才,那就需要满足人才的需求,人才不会对道德有太多需求,有个幌子,够用就行了。
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处在那个时代,会怎么选择,是不是也会像刘备一样觉得靠对国家的忠,靠对兄弟的义就能改变世界?如果自己是吕布呢,还会跟着董卓混吗?
你看现在的并夕夕,斗影,投条,啊里化为996,在里面干的人真的觉得自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估计也是因为给的待遇好,有用武之地。假如让这些人才回到三国,成为吕布,那董卓给的待遇是不错呀,董卓权倾朝野,拥有了多少资源,在他旗下当将军,一定会受到重用,有花不完的钱,美女如云呀。这个待遇想必要比这些互联网大佬给的待遇好太多了。假如我是吕布,我可能也不知道该跟着哪个老板混,谁做的事才是对的事。但是很容易会找个给自己待遇好的老板。像吕布这样的人才,跟着董卓混,只会让世界变得更糟。
鼎盛时期,秦可以说吸引来了七国的人才,正是这些人帮助大秦灭六国。然后那些有思想有文化的文科人才,在统一后遭到了焚书坑儒的命运。那些掌握先进科技和制造工艺的工科人才,在修好秦始皇陵后被强迫陪葬。先进的技术失传了,六国灿烂的文化也因为统一被削弱了。人才们为野蛮人奋斗,这个世界很难变好。
你我呢,该跟着谁混?该不该把世界弄得更糟?
秦兼并天下,没靠道德。曹操,刘备打天下,有自己的地盘,也不是靠道德。当今时代,可以说也是乱世。在乱世混,老老实实还真挣不到钱,在乱世或许得缺点德。
古往今来,不缺野蛮战胜文明的例子。对六国来说,秦军是虎狼之师,因为秦军靠斩杀人头算军工,野蛮,但是管用。不过还有更野蛮的,光顾着焚书坑儒,然而刘邦项羽是不读书的。
董卓野蛮,没把文明社会的秩序--皇帝放眼里。但是吕布更野蛮。杀义父不算啥,毕竟不是第一次了。
欧洲人觉得印第安人是野蛮人,到美洲后把印第安人杀光光。其实在印第安人眼里,欧洲人才是野蛮人。
清朝的中国人,感觉自己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礼仪,洋人是野蛮人,没错,这些野蛮人凭借着坚船利炮,把大清打趴下了。
淘宝刚出来的时候,打击实体商铺,这股力量实在太野蛮了。然而现在还有更缺德的并夕多,有把京东淘宝干掉的霸气。
优酷土豆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在担心电视媒体。现在痘印,微信算是彻底改变了媒体业态。
真的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地看了这么一部电影,看完之后发现很难将此片归类,说一无是处也许有点过分,因为它起码为观众奉献出了几个不疼不痒的笑点,要说请了这么多大牌演员,也花了不少制作费用,特效也用了比较高级的,原版游戏的ip也是很有受众市场的,你就不能再用点心思在最基本的内容处理上?剧情真的没法评价了,不伦不类的台词和对话方式,更是疯狂跳戏,不知道游戏粉丝们如何看待最核心的无双战斗效果,反正我只看到了混乱不堪,要说亮点呢,也不是完全没有,伺候董卓的几个姑娘倒是可以一阅,只可惜香艳时间又太短,娜扎的绝世美颜可能是在观影过程中最能让我提起精神的了,想拿这种烂作来圈钱,确实过于侮辱大众智商和审美了,对了,刘嘉玲目前是只能客串几分钟的角色了么,最近几年这样的情况不少见了,还是知难而退明哲保身吧,太掉价了。
上映6天票房仅1400万,直接登陆流媒体,《真·三国无双》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我本来不想过多评这部作品,但却被骂故意带节奏、无脑黑,那我就来聊聊这部历史游戏IP改编电影。 先说角色,影片挑了不少“角”,从游戏人物性格与造型方面最到位的当属吕良伟饰演的袁绍,有游戏里本初的那种感觉。除了几个非常主要的人物,剩下的角色几乎全部砍掉,曹操势力只有他自己有独特形象,曹仁是个大众脸,剩下的全部未出现。剩下别的角色我不说了,扣出多少面积大家心里都有数。 再说故事,这是这部作品最为致命的一个点,我没看明白影片到底是想表达《三国无双》这个游戏还是想拍历史连续剧。换句话说,是要把这部作品作为游戏粉丝向还是观众接受程度较为广的电影。如果是游戏粉丝向,剧情里一堆《三国演义》里的细节性故事,在这讲出来是真的没有意义,比如张飞鞭打督邮,曹操行刺董卓,和陈宫相遇吕伯奢,陈宫离去等等简直是在拖延时间,游戏粉与历史粉不需要再去了解这些和“无双”剧情基本无联系的事情,如果非要这么拍,为何不去选择游戏中的战役形式去串起来故事,完全可以用【洛阳逃脱战】去表达曹操行刺董卓后逃离洛阳的情节,非要生硬的用文戏去表现。如果是受众较广的路人向,这是一个非常没有故事层次的特效电影,出彩的镜头数得过来,放无双也好,无双觉醒也好,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文戏基本扛下了大旗,武戏的动作设计单调的可怜,而且后期特效制作拥有严重瑕疵,整部电影看完的感觉可以说是: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真·三国无双》近几代游戏中加入了IF剧情,就是完成一定条件后可展开幻想剧情线,影片完全可以选择一段幻想线来进行叙事,这不是纯历史类电影,何苦非要照搬《三国演义》那路人皆知的故事。如果用《无双大蛇》的形式去拍,三国与日本战国合二为一,也会比这部作品更加有吸引力。 当然影片也有可取之处,有两段战斗画面的配乐非常还原游戏,但与后期拙劣的特效搭配实在是不尽人意。 不希望这样的制作水准还有拍续集的想法。用心打磨一个特殊、非常规的故事,武戏大于文戏的剧情,特效配乐选角都到位的作品,才是《真·三国无双》“真”正的电影化出路。
它知道它是烂片,我知道它是烂片,我知道它自己知道它自己是烂片。我买票看它图个乐,它给足了我欢乐,我们都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了彼此。
电影一无是处,能和前两年的《阿修罗》媲美,一分给娜扎的颜。
竟然比想象中好看一点点,一直期待能出现“敌羞吾去脱他衣”的相关彩蛋,遗憾并没有,反而是关二哥不知何故脱了自己衣。
虽然游戏改编情有可原吧,但是这个二哥找的也太瘦了,一点气势也没有。
《真·三国无双》又是部“诈骗”电影,恰恰要感谢三国演义原著故事为影片提供的厚实骨架,让周显扬这个港片资深混子导演在可看性上也行了一回。基本就等于是把经典拉到可看水准的一部电影。作为一部游改电影,影片中对于游戏呈现的段落反而非常有限。同时,这也带来影片最大的割裂感,很多时候影片都是以一个现实向的表演方式进行叙事,可每每到了决战,就出现大量魔幻割草特效。对于导演来说,统一美学逻辑可能是这部电影唯一需要思考的问题,结果周显扬就选择破罐子破摔,势必是得罪所有圈层的受众。如今周显扬吃着商业片的饭,又不求上进地砸着片方的锅,空留一地笑话和没人买账的烂片。
影片前十几分钟让我觉得好像在看游戏直播,适应了之后觉得还行,至少节奏挺快的。时而会有些迷惑台词,有种看很多年前港片的感觉,罗家英一出来我都担心他要唱歌,王凯帅的。
不骗你们,罗家英被王凯捅了大喊“啊”的时候真的全场爆笑,就冲这么欢乐的片子你们不考虑去感受一下吗,比那些所谓喜剧片欢乐多了。
手游广告式的动作场面+经典三国小故事串烧。挺好笑的。
看得非常欢乐然后回来打一星
一星给游戏的BGM,半星给构图和画面,半星给王凯和古天乐的演技。剧情垮到不知道怎么吐槽,一些经典的三国故事也被重新演绎得直接吐血三升。王凯的粤语配音真TMD出戏,最后,无主角,男人群戏。
古天乐是属于那种 他拍了烂片 你看完之后就骂“这电影真傻”但下次还是会继续看的那种。就当做是我们也在出一份钱在建学校吧。
港片追车不行了,开始追马?
不出所料,确实是《阿修罗》级别的年度喜剧巨制,观众不笑的时候,银幕里的角色就贴心地帮着大笑。且不说伐董的大剧情无非搬弄了些妇孺皆知的“快消”起源故事,周显扬的审美之过时之土鳖,在那些他引以为傲的格斗段落得到集中展现:结尾三英战吕布那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天雷滚滚”,中二感爆棚——把游戏的特色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电影里,最终效果就是两头不靠的双向损耗。刘嘉玲带出的那些奇幻世界观也是贻笑大方,这个原创角色状若全知全能的天神,实际功能只是神经兮兮地念设定、连剧情、送装备,如《无极》中的满神一般脱线。
绝了,就仿佛是一部从烂片平行宇宙穿越过来的电影,不然真的无法理解怎么能有人搞这么个阵容用这么大IP拍出这种没有1秒钟能看的片子
把期待值调低,还是可以的。故事流畅,逻辑清晰,画面华丽而夸张,打斗动作没有因为镜头快速的转换而含糊,一比一复刻游戏。可惜没有想象中的割草,就几个小镜头而已。
5.1 首映 越看越拉胯,3分不能再多了,童年回忆情怀也拉了,也没整个无双觉醒,真tm催眠。刘备和曹操的剑能tm一模一样的?就看曹操稍微顺眼点。
怎麽说这玩意呢……说烂倒不算,不过他走向很不彻底,装逼的因为特效不怎麽样,所以不算带感、文戏有「认真」位,但问题片中同时也有无双画面及根本是玄幻的设定,所以也没法对它认真,真要说的话,如果你玩过无双、三国志及曹操传的话,会有一点点亲切感,5.5分吧。P.S: 没想到片里最尬的不是打斗,而是吕布貂蝉如何定情的。P.S(2): 一开场董卓那段,我用临时工打赌,100%是「参考」了《釜山行》的群尸拖火车。
一部根据历史改编的小说改编的游戏改编的电影
预告诚不欺我。好久没看到过这么欢乐的烂片了,即便你是游戏的玩家,也不得不承认这剧情的流水与无力;倘若你事先没有了解过《无双》的设定,也会被里面「手撕鬼子」式的夸张的割草而笑爆。不过吕布大战刘关张那段动作衔接还挺好的。承认吧,很多的爽感都只局限在某种形式的媒介里。
好片我不看,烂片我必看,哎,我就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