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纪录片,镜头语言很克制,卷福的旁白也是一贯的若有深意。
在我学习自我身心疗愈时,一行禅师是最先熟知的人物之一,频繁地见诸于正念冥想、正念疗愈领域的书籍。
他生于战火纷飞的越南,1966年被迫流亡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梅村国际禅修中心。他是诗人,著述颇丰,文字充满诗意的美感,弱化宗教、重视正念的修行理念影响了数千万人。
纪录片中有几处梅村禅修生活场景,一是每15分钟就会响起闹铃,僧众停下手中事务,专注聆听铃声。这是提醒人们要专注在当下,因为人类常常神游。
二是冒雨森林行禅,孩子们手拉着手走在众人之前,队伍最前端是一行禅师,无言地、坚定地行走。所谓师父,并非神明或偶像,他是一盏明灯,引导和陪伴众生走进觉者的精神世界。
纪录片拍摄了三年多,素材的叠加显得禅修生活饱满而丰富,其他片段如精致的西式素斋、西洋乐佛赞、英文开示、法文书法,讲真,挺违和的。直到影片中敲钟时,注意到钟身上的佛号“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才算找回了一些传统元素。
有一幕是僧团在美国受到狂热外教信徒的挑衅,心怀慈悲地原地打坐,以不合作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回应。
我想起五一在查济时参观一间书院,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很没礼貌地说我(篆书题匾)字都不认识还来书院。回到山上的禅院,我问师父,一个人怎么能随便就对陌生人发那么大火?师父说对陌生人都这样大怨气,说明她心里有很多苦啊。我说她确实气色不好,像是刚生完一场大病的样子。师父慈悲地说,所以你更应懂她心里的苦。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一行禅师,一音禅师,他们都无意将禅院的人变成教徒,因为慈悲喜舍是觉者的本性。我们修行,是在不断探寻自我存在的本质,从而转化自己与他人烦恼。
师父,为什么人人都需要修行?
因为众生皆苦。
2017.9.25日前后 香港时代广场
那天和男朋友吵了很大的架,准备分手。
在铜锣湾崇光百货门口,两个人偶像剧式的分开了
他说:那现在怎么样?
我说:分开吧。
他说:我等下回去了。
我说:好。
他说:你先走,不要管我。
我亲了他一下,故作镇静的转头往前走,也不回头看。其实分手是因为很小的事情,但是因为这很小的事情,他对我大吼大叫,我接受不来这样的相处方式,几次后决意分手。
但是分开不久,又收到他的短信,告诉我,这段时间因为爸爸离开,整个家庭要他一个人撑,工作的事情也很累,情绪不稳定,为什么不能理解他? 我喉咙里塞了什么一样,漫无目的的往前走,路过义顺双皮奶,决定自己应该去吃点甜的。来了一碗冰的红豆炖奶,然后短信来短信去,哭了一小会,他说还在原地等我,我就有意无意的逛回去,花了点时间。怎料他已经不在原地等我。
我走到时代广场的UA,买了两张《与正念同行》(港译)电影票,拍照给他。
msg复:我能来?
我没回。 然后把票写上电话号码,留在检票的地方,就进去了。
接着就是他准时出现在我旁边的座位上。
这煎熬的过程,就是我看这电影这么大感觉的原因。他是一个脾气浮在表面,容易暴躁又容易哄的人,我几次让他跟我一起去试试做瑜伽,都是想让他沉下来。没想到,这次居然有机会,让他在我旁边静静坐了一个多小时,对着点天气的舒缓变化、安静和充满信念的表情、念经和唱歌的长镜头…还有非常契合情景的对白:一个小朋友问,我的小狗死了,我很难过,我要怎么样才能不难过? 大师把答案交给了大自然。一个母亲哽咽地说:你爸爸死了,我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家,对你大吼大叫,我对你道歉。我真的爱你。 一个做声音工作的人问修道之人:如果说宁静是真正的神圣的声音,那声音的存在有什么意义?答曰:宁静衍生巨大的力量,如磐石之音,宁静会吸收一切的声音,又生出一切声音。
回去路上他问我:为什么选这部电影来看?
我说:想平静一下。
他说:恩,挺好的,现在感觉很安静。
你不明白,那个时候的我,烦躁的要疯掉,两个人的吵架据理力争,两败俱伤,这电影的出现,正好让我们停一停,从安静中汲取一点力量。
一行禅师走路的样子真迷人。
截了几张图,其实还有两处让我落泪的地方没有截图,想再看一遍。
我是听了樊登老师解读《正念的奇迹》后才开始关注一行禅师的,以前总觉得这本书名太俗了,原来我的感觉是不靠谱的,所以现在也会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未曾想过的事情,打破自己的惯性生活模式。
这部纪录片让我看清了很多我执我慢等等。
本来只想贴图的,居然还有正文140字的限制,于是,刚好把片中少有的一处关于正念的问答记录如下,流布随喜。
Question:
If silence is a path way to mindfulness and a wakefulness,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sound? What is the secret sound?
Answer:
Silence can be sonorous. Just like black color is absorbtion of all colors, silence can absorb our sounds. It is great sounds, secret sounds. So in our practice, we practise that deep silence within, of the mind, of all the perceptions, the thoughts, and also the quietness of the body. So this steadiness, stability, spaciouness as the foundation, that’s where other sounds can arise. If we are always in chaos, moving around, all just noises, that is not secret sound.
Question:
How would you find secret sound? What is a secret sound, if there is one?
Answer:
I’ve just been. You take a step and you completely in one with mother earth. You don’t have the division between you, mother earth, the nature, all that is. There is a very deep sound and there is no limitation in. And from there, you can spring a song, a poem, a smile. A smile can be a beautiful sound.
以下均为截屏
英国纪录片《与我同行(Walk with Me)》主要反映了法国著名禅宗僧侣及禅文化作家释一行的正念和法国波尔多梅村禅修中心,影片一般,但也可对一行禅师这位俗名阮春宝的越南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行禅师是虔诚的佛教僧侣,他宣扬佛教和平、包容、慈悲、坚忍,也就是非暴力,乃至心灵非暴力的理念,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禅宗僧人,一生都在传播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佛法”,传递正念生活之道,同时宣扬非暴力的和平理念。一行禅师在法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正念禅修中心“梅村”禅修道场,在欧洲和北美也建立了多个“正念静修中心”,传布和实践于其倡导的理念——生活中谈正念,于正念中谈生活,生死只是概念,当下才是奇迹。他著的《佛陀传》、《正念的奇迹》、《生活是最好的修行》等书已被翻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使佛教在西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部纪录片,感觉到时间的流动,由手里的叶子慢慢的流淌到时间的长河里。 最吸引我的是镜头给我的感觉吧!就像我喜欢观察这个世界的视角一样,我想在这纷乱的表现下去发现一些底下的东西;在人群中注视某个人猜想着他身上有什么故事;在喧嚣里找看一个安静的人,想像着他在想什么;没有故事的人疯狂的想从他人身上找到故事,而此刻的我变得有故事,慢慢的变得在喧嚣里品味着自己的故事。 小姑娘问到,“我养了一只狗,它死了,我很难受,我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开心起来。”一行禅师说道:“相像着你爱上了一片云,它飘走了,它变成了雨水,下落在地上,它不是死去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如果你思考的足够深,那么你在专注的喝茶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朵云在茶水中和你打招呼。”痛苦终究是没有办法去解决的,能够解决的只是看待着痛苦的方式。当小女孩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羞赧的笑了,可能是觉得这样一个事情不值得一直过不去吧!人生的长度很长,很多事情都会过去了,时间会冲刷到一切。但是是他们在笑过之后又露出了难过的神情,虽然他们不是宠物去世了。但是来到这个地方求开解,不都是一样遇到了自己无法去解决的问题吗? 我觉得在答案是这样的,每15分钟一次钟鸣,让人重回到现实世界里,在发呆里、在回忆里时间过的太快了,没有办法去冲刷记忆,只有活在此时此刻才能让自己感受到时间的流淌。而时间的流淌终究把内心的一切不平,一切棱角冲刷干净。时间是最温暖的刀。 纪录片在朝阳中开始,在夕阳里结束。我没有看手机,也没有快进,只是想伴随着纪录片一点一点的感受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无法对抗时代的洪流越来越快,起码留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可以慢下来吧! 不记得自己考过多少考试,但总是记得在考数学的时候浪费了五分钟和同学一起慢慢的看窗外的太阳落下去;不记得每个清晨早起的晨读背了哪个英语单词,还记得为了看日出早起,在山顶吹着风,看那并不是完美的日出,可是那样的时间仿佛才证明了我来过这个世界。 最近的我很痛苦,让时间慢慢的冲刷一下吧!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我能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当我能够让自己逻辑自洽的时候也许一切就好了。 倾听自己的声音,给出自己的答案。
看得我都想去梅村出家了。现在越来越欣赏佛教的多元化,也不会执着于某种尝试或者流派是正法,其他的都是坑或者歪门邪道。梅村里的每一位僧人看起来都像是艺术家,总是在演奏乐器或者唱歌。他们有时候还会去游乐园骑木马、吃棉花糖或者冰激凌。有个很喜欢的片段就是两位年纪很大的法师看着地上的玩具像小孩子一般笑起来。影片中的人常常在微笑或者流泪,也许我们在这种表达中,被佛法治愈了。
電影沒有對梅村和一行禪師的貢獻有公平的交待,反而拍得他們像群雲遊野鶴。但在小鎮難得看到這部片子,是禪修小組的包場,而且聽到觀眾的反饋,觀影經驗可以讓電影多一粒星
当你喜欢的云彩消失了,你以为他死了,下雨的时候你又遇见她,喝茶的时候茶杯倒映出他,他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态存在
紀錄片製作算是中規中矩平平淡淡,用卷福的旁白把一大堆影像串起來,似乎導演沒什麼特別要說的話,只是想營造一種流動的詩意。可是展現出來的影像裡,有些並不是那麼經過審視的。哭,每一次哭都是正義的嗎?在禪修營集體唱頌底下哭,只是哭自己的淺薄、重複和世俗生活吧,沒有在面向更大更深的東西...
充满慈悲和欢喜。1.里面还有一段基督徒大骂佛教的,然后修行者们只是静坐着,没有人有反应。2.小女孩问我的狗死了,我很伤心,怎么样才能不伤心?一行说: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当你看到你喜欢的云, 不见了,你以为它死了,下雨的时候你看到它,喝茶的时候看到它在杯子里,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一行禅师确实很像尤达大师
剃度洋人和尚我一个爆笑。配音存在感稀薄。观影过程中间或感到宁静,但大部分时间都觉得这群教徒只是自我感动得厉害。不理解信仰,只看到无边的矫情(会看这个大抵也是在越南影院没什么可看的@CGV Vincome Da Nang
Soul cleansing
抛开宗教,这也是部很美的电影,镜头、音乐和本尼的配音都属上佳。成熟运作让人得到心灵慰籍,是现在建制宗教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Silence can be thunderous
每个瞬间都走在回家路上,每个瞬间都欲离家,每个瞬间都在外飘荡,每个瞬间都在家中。i am almost home. “i am truly home.”
平靜,最簡單卻又最深。就當短期出家一下。
安安静静的生活,如客,旁观自己。
mindfulne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看了书有来看电影 觉知自己
几度泪奔,大道至简,无关宗教。
没有无聊 看完莫名的舒心 开始前还有影片教呼吸法 很正经。最后日出 感觉灵魂都升华了。要大赞一下收音 这音效师怕不是专业asmr吧。卷福念白也加分。第一次看修行题材的纪录片 也不懂到底是不是佛教吖。有几个小片段很温暖 家人对修行者都好包容 可能没有几个天朝父母能接受孩子这样的选择吧。
旁白沉吟般的語言氛圍很好,講到即便是居住在幾千光年外的星球,只要開悟了,在這之間穿梭都不是個事,因為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聽到這段以及背後的感覺,覺得配音者Benedict Cumberbatch應該也是信徒吧,果然是。梅村也提供一個禮拜的短期禪修營,好像是五百歐全包,下次去歐洲的時候想去看看。
男朋友问我,为什么选这部片看,我说,想平静一下,他说,恩,看完觉得很安静。
伟大的纪录片 无可挑剔的剪辑和恰到好处的表达 并没有刻意聚焦在一行禅师本人 而是通过他的弟子的状态展现他们师父的伟大之处 任何有过禅修经历或者看过一行禅师书的人都很难不有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