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电影是为了看海登,我看海登的影片一般都会把期待值降低,没办法,海登的演技确实比较玄幻,海登真是我喜欢的演员中唯一一个演技不够颜值来凑的了。可是!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差点激动的哭了!我家海登还是有演技的啊!突然有种“学渣儿子考上了大学”的骄傲感,麻麻我好欣慰QAQ~~
这个电影的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我还是比较喜欢看这类电影的。因为大部分能被改编的真实事件都挺有意思的,只要改编的好,都有可看性。
电影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刺激的故事,没有想象中那种说谎者与揭发者激烈的斗智斗勇。说谎者的谎言其实并不高超,跟犯罪大师莫利亚提差太多,他只是一个有小聪明的投机者,他利用一些漏洞达到成功的目的。揭发者其实也不是大侦探,之所以说谎者没有一下被揭发是因为他是一个好员工好同事,他有周围人的信任。同事力挺他不说,就是那个他认为针对他的新编辑,也是在事情刚发生时,为他求情,希望那个发现造假的媒体放过他,“因为他是一个犯错的孩子”。但他们没想到,这个公司的宠儿是个惯犯了。
这个故事给人很真实的感觉,它不仅是个悬疑故事,他包含着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所以它带给人的尴尬感也很真实。随着时间真相一点点被揭露,你真的能感觉那种很尴尬的感觉。反正我看时基本尴尬的要死,我几乎是几分钟就得停一下,不然我能尴尬死在屏幕前。
一定要表扬下海登的演技!这部电影真是目前我看的海登电影中,他演技最好的一部了。海登本身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拽拽的贵公子,可能是因为他出身富贵之家的原因。但这里一点也看不到他本身拽拽的感觉,反而感觉斯蒂芬这个人有一点点怂。故事分两条线,一条是他在一个班级做演讲,还有一个是他在公司的生活,用他的讲述把两条线结合起来。我觉得他把两个场景里的不同心境不同表情演绎控制的很好。在教室里他是自信的,但却不自傲;在办公室,他是体贴同事的,还微微有点怂的讨好的那种。我觉得这两种表情的区别他演出来了,而且都不过。
最喜欢他接近结尾的表演,让人看着即尴尬又心疼。不是他哭的那段,是他在教室里,看着教室变空时的表情,和最后核对他造假新闻那尴尬微笑的表情。明知道他是错了,但就是心疼他。
看到最后我心里在喊:你们针对他就是嫉妒他长得帅!【脑残粉撒泼打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由于本片是基本真实事件,看完影片后,再从网上搜索影片主人公的新闻,看到下面这则报道:
//newrepublic.com/article/120145/stephen-glass-new-republic-scandal-still-haunts-his-law-career这是2014年《New republic》杂志的记者采访影片主人公 Stephen Glass,这个记者以前与Stephen是好友,但是Stephen的造假丑闻爆发后就互相没有联系。
读完这个报道真实蛮感慨,在美国这个社会对于诚信的要求真是非常高,严重违反诚信的成本真是太巨大了!可以说你一生可能都毁了,这甚至比对一个刑事罪犯的惩罚对厉害,这种罪犯服完刑出来大家可能不会太另眼相看;但你看这个Stephen,他读完名校法律系,仍然无法当上律师,只能是一个法律工作者,
而且,看上文所表述:
The first thing Stephen Glass tells new clients of his law firm is that he worked for a magazine where he lied, made up stories, and got caught.
每见一个新客户他都要把自己这段耻辱的经验说一遍,这是多么巨大的痛苦!
20130315想看,那时我才研一。工作7年了,觉得这些光鲜亮丽的行业里都有大量的年轻且野心勃勃的表演者。新任主编压力超大,接任时太年轻,难以压得住团队,偏偏遇上这样一个屎盆子扣到风扇上的事情。真实世界中的造假记者还真能演,读完法律出来还写本书叫the fabulist 。newyorker著名的事实核查制度,以前上学时看书看到过这个制度,成本极高,大受震撼,后来又分别在独立的文章或电影中再看到这制度,也许是真的。时任院长以及我导讲话、写书也言必称新闻专业主义。现在上班多年了,也干着和新闻没关系的工作,逐渐意识到如果新闻业想真正成为医生律师会计师这样的专业行当,除了有效的同行评议,首先还应当有类似于事实核查制度这样的内控制度,要建立健全、规范便于验证的工作底稿,媒体里要有类似质控部、内核部的角色。非常看不上现在的好多自媒体的原因之一在于,以前记者把自己的想法塞到稿子里还要用“有观点”、“市场人士”、“专业人士”这样的托词,现在自媒体写文章已经可以直接用“我的朋友兽爷”、“我的朋友包叔”。在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等于没有的当下,要么作者容易有意无意伤害特定主体而特定主体无处伸张,要么作者干尽肮脏事后被抓,还落个悲情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又或者是成为记者就是妓者的又一佐证。这样的文风是严肃新闻业的毒瘤。不过谁在意呢。毕业后的新一任院长以前给我们上课时常讲,中国新闻业既不自由又太自由。毕业这些年,在互联网冲浪时常常想到老师的这句话。
前主编好可爱啊 (¯﹃¯)
昔日银幕情侣都拿到小金人了啊,你到底在干嘛安纳金...
如果认为已经被识破了 就不要硬撑
海登的这部磨练演技的片子没让他获得更多的表扬,但不能他演得不错,让这部剧情片很好看。
爱真理爱正义
新闻学课上老师放的片子
熊孩子入错行了,早写小说去多好……
看的是94分钟版。chuck演得很好。人物关系极其弱 台词瞎写 如果能更多展现steve的文笔娱乐性更有说服力。众人维护他的样子特别蠢,记者职业操守因为他是个孩子就没了?hayden和亨利一个型。狮门的呵呵
剧本原型是震惊新闻界的TNR造假事件,电影拍得显然远不如事实震撼,可是依然想说,记者做成这副缺德样子,真是人间极品。真实世界诸如此类着急向上爬的人并不少,也着实可恶,还口口声声这样也能得普利策,只有一句,NO WAY!
把说谎者的心路变化描绘得很细腻
故事太离奇,演员太稚嫩。
成功就是坚持不要脸。。这样的人去读法学院还真有点合适。。
除了男主角是个木头,本片尚可一看
很有借鉴意义,之后的生活。
马克,乔老师课上,其实小哥这么好才情何不去老实搞搞creative writing
騷年你節操何在啊!
喜欢Peter Sarsgaard
拍得很赞,引人入胜。
所谓越描越黑既是,一个脆弱的骗子,难以承受谎言的重负。优酷狮门在线。
额学新闻的,看的心都凉了一半,崩溃了,不过传说这是海登演的最好的戏,都那样了,事实证明。。。他果然不会演戏,崩溃了,他还是努力作他的花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