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看的有点云里雾里,也许是因为语言的原因吧,注意力都放在了盯着字幕上,越往后越明朗,总体来说还不错,算是一部教育片。 1.不要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只是不愿意跟你说罢了。影片中小女孩的父亲有一段时间经常跑去同学家里,表面上是在帮助单身母亲翻新厨房,实则精神出轨。一天小女孩和同学一起放学后去同学家里玩,正好看到爸爸在喂同学母亲吃东西,爸爸问:你怎么在这?小女孩:我也想问你怎么在这?爸爸:帮忙修厨房。小女孩:希望你也能记得修修家里的厨房。 2.恩爱的父母才能养育出开朗活泼的孩子,才会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烦恼,所以不要吝啬或者羞于在孩子面前秀恩爱,他们愿意看到,并从中获取安全感和幸福感。一开始家里母亲啰嗦,父亲精神出轨,小女孩心里所有的想法只能在晚上幻想着跟心理医生说。后面看到父亲把家里的厨房翻新了变成了粉色格调的,很好看,并且父母在她面前有亲腻的动作了,开始愿意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跟父母说。 3.不要忽略孩子对性教育的好奇心,与其让他自己瞎摸索获得不正确信息,不如大大方方的解答他们的疑惑,尊重孩子的同时要表明规则,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事情等等。
用法国式轻松随意带点浪漫的方式去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孩子自己。孩子之间、女儿与父母、夫妻之间。
虽然孩子很小,但是很多事情他们是懂的。电影中的瑞切尔是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从小被父母冠以爱的名义对她进行各种束缚,比如过马路遇到了红灯即便没有车辆经过也必须等绿灯,比如小女孩喜欢留长发但是被母亲禁止,比如必须将零花钱用来做慈善活动,孩子一旦被压迫久了也会产生抵抗情绪,瑞切尔干脆不和家人聊心事,因为这还被母亲当做心理有问题而被带去看心理医生。然而,孩子虽小,但是小脑袋瓜里总是有着很多不简单的想法,瑞切尔幻想着家人死去,这样她就可以独占整个屋子,失去亲人还能得到他人的怜悯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甚至会幻想父亲可怜的童年,想当然的以自己的理解去理解父亲的悲惨童年生活。
瑞切尔有很多想法,或者好的,或者不好的,但是她都没有和母亲交流,就像母亲和外婆一样。从电影中可以看出母亲和外婆关系并不是很融洽,当母亲质问外婆“你爱我吗”时,外婆并没有给出答案,而这一迟疑直接让身为女儿的母亲瞬间泪崩。然而在另一个家庭则相反,瓦莱丽,瑞切尔的好朋友,她和妈妈的关系则相对来说要好得多,瓦莱丽家是比较开放式的家庭,孩子与大人之间相处并不像瑞切尔家那样被这样或那样的条条规规限制,反而是母亲支持孩子们随自己的性子生活,如哥哥可以在房间里随意涂鸦。压抑的家庭环境使得孩子们不愿意向父母吐露心事,温馨、轻松的环境反而让孩子们更加畅所欲言。
瑞切尔的母亲与父亲已经是结婚多年的夫妻,多年的婚姻生活已经耗尽了浪漫,性格中规中矩的母亲不善于表达,务实憨厚的父亲也忘记了当初爱上妻子的初心,两人渐行渐远,瓦莱丽母亲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沉默无趣的生活。瓦莱丽的母亲是单身母亲,长相美丽身材苗条,瑞切尔父亲对瓦莱丽母亲精神出轨了,家里的壁橱松动了很久他也不愿意去修理,瓦莱丽家需要重装厨房他倒是很热心的上门帮忙,这样的对比怎能不让瑞切尔妈妈心生嫉妒、满怀怨恨呢。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让我们想起曾经的美好,母亲的愤然离家出走让父亲想起了当年的怦然心动,与瓦莱丽母亲差点超越精神出轨那一刻悬崖勒马,当妈妈度假归来看着重新装修过的粉红色厨房,两人也已重归于好,两人感情的和睦也感染到了孩子,孩子终于噼里啪啦说出了自己的一大堆心里话。
瑞切尔与瓦莱丽简直就是一对小小的2B青年,考试作弊,偷换试卷,发现女老师在办公室偷情,放学后偷偷跟踪女老师并偷看女老师与体育男老师做爱,在同学面前用娃娃表演老师们的做爱过程,这一点倒是很佩服法国人的敢拍,甚至是这对小闺蜜在大头贴前拍果照。电影的最后,一直幻想亲人死亡的瑞切尔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死亡,瓦莱丽因为生病而去世了,小小年纪遇到如此沉重的悲伤才明白了死亡的意义,这大概就是成长吧。
电影中最点睛的是《初吻》的出现,它总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瑞切尔遇见瓦莱丽哥哥时的怦然心动,《初吻》BGM响起,第二次是母亲发现父亲的精神出轨后在酒馆里看《初吻》中母亲大闹小三的剧情,第三次则是度假归来的母亲看到粉红色厨房,《初吻》BGM再次响起。原来,苏菲索玛的《初吻》如此受法国人的喜爱。
9岁的瑞切尔被父母包围,填满了爱和肉丸子,她时时计算着将她与自由分开的分分秒秒。直到她碰到了固执勇敢的瓦莱丽。这样的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同的人来来去去,却始终是自己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她与家人相爱相杀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孩子从来就不是天使,性和死亡的话题也不应该成为禁忌。尊重和倾听,也许比面面俱到和包办让人更有安全感。
杂草袁的观后感Day71:
双腿生风
这是一个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观看大人的世界。也是一部开头是喜剧,看着看着,认为结尾并不该如此的转折。
我们经常过多的关注外面的世界,却少了对自家的关心,就像剧中瑞切儿的父亲,忙于修别人家厨房,却不知道自家的厨房早已七零八落了。
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当家长自己本身就自卑的时候对待孩子也会限制和拘束很多。
小时候父母总是教导我们不准做那个,吃这个对身体好等等,我们循规蹈矩,偶尔发现,有些尝试也会对乏味的生活有多增色。
就像我最近看的这本书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修,学会课题分离,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妄加控制对方的课题,要学会建立横向关系,放下对孩子的控制欲,在需要的时候援助孩子而不是“为你好”的强行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会更加对你敞开心扉。
嗯…也许对本身就是孩子的我来说,说这些似乎有些没资格。[微笑]
我不认同大人戏份过多的观点:虽然是小姑娘的视角,但真正想传达的是女性的成长,还有她与家人相爱相杀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孩子从来就不是天使,性和死亡的话题也不应该成为禁忌。尊重和倾听,也许比面面俱到和包办让人更有安全感。当然,两个女孩的友谊,父母与自己以及他人的和解,是煽情没有错,还好我就吃这一套。长大,不意味着要失去所有的信任,更不意味着否定和遗忘。虽然有的人消失了就像不存在过一样,但我感激能跟ta走过同一段路
锡姐在吗?
天真不代表无知
新厨房装修好那一段赞啊
导演多给小萝莉点镜头好吗,谁要看大人们那点破事儿。女主是不是跟让雷诺有血缘关系啊,这眼睛这眼袋这鼻子……
又一部法国小清新。喜欢小闺蜜们的对话,笑容,还有最后的悲伤。
温情喜剧
“我希望她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要死去,希望她那时还没来得及害怕”戳中泪点~~
原声好听,很多细节很感动1.她也年轻过漂亮过,那时的她是怎样的呢2.你的巴布什卡3.我不完美,但我尽力了4.为什么处处都有《初吻》里这首歌
好有趣
孩子们可爱加一星
此片激发我们对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叩问。
就是要这样的法国电影!从孩子的角度才能看清这个世界!今天的最佳!大荐!
你离开了世界,从此没有人与我说话,有部儿童电影是鳄鱼破鞋走天下,也是两个不大合群的男孩的友谊
无聊也是一种奢侈
没有字幕,法语原声,依然精彩。很多人觉得结局不应该那么来,但是这样的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同的人来来去去,却始终是自己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九岁经历了悲伤,长大后,悲伤随时间和懵懂淡去,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和快乐。
两个故事主线并行,透过两个家庭之间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来凸显出两个小女孩之间的友谊,法国的类型电影有时候确实能显得别出一格,儿童片就是其中之一。
法语电影最精彩的就在于一群萌小孩含糊不清的吐着法语
无论是成人抑或孩子,要经历多少悲伤和困惑,才能真正的成长?
可爱的电影,可爱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