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HD中字

主演:William,Black,吉米·卡特,Elijah,Cummings,Marcus,Haupt,Baron,Hill,马西·卡普图尔,约翰·麦凯恩,迈克尔·摩尔,Stephen,Moore,莎拉·佩林,罗纳德·里根,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伯尼·桑德斯,阿诺·施瓦辛格,华莱士·肖恩,切斯利·舒伦伯格,伊丽莎白·沃伦,Glenn,Beck,乔·拜登,迈克·布隆伯格,John,Boehner,Stephen,G.,Breyer,汤姆·布罗考,乔治·W·,布什,Jack,Cafferty,迪克·切尼,比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剧照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2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3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4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5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6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3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4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5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6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7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8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19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按照资本主义的理想化定义,在该社会体制下生活的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但现实究竟如何?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美国的土地上无数人因为丧失赎回权而被银行赶出家园;有的商人则与司法系统勾结兴建感化院,通过监禁犯错的少年大殓其财;还有的企业偷偷为员工投保,并待其死后赚其巨额赔偿金;而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之际,华尔街的银行则向政府请求高达7000亿美元的救济金,这笔钱的最终走向却无人得知。纪录片导演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再次拿起摄像机,试图揭穿政客和商人剥削民众、暴敛钱财的真实嘴脸……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打金枝悬战吸血鬼女王老少五个半爸爸回家莫扎特传市场街的疯医生乌鼠机密档案孕中惊魂天启四骑士:世界末日Mars-零之革命-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六季拜托小姐国语危险的她匹诺曹单身狗太阳马戏团:遥远的世界囧爸喜事守门人乌泽多姆岛:清澈海景权欲第四章:武力 第二季这个杀手不改需求4等江湖风味荒野独居第五季祈求你

 长篇影评

 1 ) 影评

这部影片可能是我看过的“最不客观”的纪录片,导演本人现身说法,斥责资本主义的堕落及其给美国的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的痛苦。

这部作品列举了大量美国富裕阶层举着资本主义的大旗在他人的不幸上牟利的例子——受贿法官为提高定罪率将无辜青少年送入儿童服务中心、飞行员高强度工作却只能领微薄的收入、许多大企业秘密为员工投保从而从员工死亡的受益、无数穷人因为还不起次贷而被赶出家门……金融危机当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这部作品认为布什政府与华尔街合谋骗取了大量纳税人的钱,《恐慌》里以正面形象出场的Hank Paulson被指责为前东家高盛牟利,而另两位前任财长Robert Rubin和Larry Summers则被认为是直接通过操纵政策而中饱私囊。

在导演眼中,资本主义掠夺、贪婪的本质与犯罪无异,因此他认为资本主义应当被民主彻底取代,甚至还在影片中举出了一个工厂CEO与工人同酬的实例。导演看似激进,实际上是源自对于自己国家深深的爱,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边看这部纪录片边想,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够拍一部这样的作品?又要过多久公众才能在公开的场合看到这类作品?

PS:《小谢尔顿》里的演员Wallace Shawn也被采访了。

罗斯福未被通过的第二权利法案

 2 ) 我中间偏左

 最近看了这部电影,想了一些东西。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止是对美国当前严峻形势的认识,更是一种对资本主义产生的思考和对其未来的探索,资本主义,不仅是一个美丽爱情故事,而更像一个一个引人深思的,能左右人类未来的神话故事。其实可以看出,导演其实并不反对资本主义。我也是。
提起资本主义,就有一个绕不开的人——马克思•韦伯。
马克思•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盎格撒克逊新教文化的一个天然的继承者和重要成果,把重商理论自然而然的加入新教徒的信仰中,他甚至创造出一个词——天职(calling)——来描述经商对新教徒的重要性,他提倡的资本主义是一种有理性的,神圣的道德制度,一种能给世界带来美好未来的先进生产制度。且不说韦伯理论里的长处与不足,单从影响上来看,韦伯的理论无疑对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和先进性做了一次充分的理论证明,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当代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美国尤为如此。
总所周知,当“五月花”在北美大陆上第一次撒下种子时,美国,就注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教国家。美国宣扬的所谓的“普世价值”和自由民主无疑是2000年前耶路撒冷那位圣人观点的延续和过度“补充”。尽管自诩为进步国家和民主天堂,但美国却不断被各种社会问题所困扰。贫富差距深深地刺痛着这个美利坚巨人的神经,为何这个贯彻着“神圣而科学”的资本主义的人间天堂也会如此的困扰呢?另一个马克思或许告诉了我们答案。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精辟而又全面的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度解剖,从理论上否定了其存在的合法性,认为“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都是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200%的利润,它就敢冒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并预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和科学严谨的方法论,《资本论》的最重要的价值,也是教会了我们一种更深层次的方法。首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世界看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认为资本主义不会是世界发展的最终形态,这就是为什么他能看到资本主义的黑暗并能大胆的把它们指出来。而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哲学家却把世界看着是一个静止的过程,他们不否认运动,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是运动的终点了,他们所做的,是在资本主义这种制度的前提下的研究,这就带来了无可避免的局限性。他们把经济学当做了为现实辩护的工具,从为大萧条而采取政府干预提供理论基础的 “凯恩斯主义”,到今年来为80 90年代为私有化,自由化辩护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无一不是如此,而被他们称为“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却能以长期的经济学发展为条件,很好的解释各个环节,并能做出准确的预言和科学的分析,其中孰优孰劣,个人心中自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预言,自有时间来验证,但资本主义逐渐衰退并逐渐失去了活力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问题的频发便是一个标志。
 其实,不仅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出现了问题,有些西化痕迹明显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无法独善其身,贫富差距,注定是国家走向繁荣的一块不得不搬的石头。
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王朝崩溃的前夕,都有土地大量集中,百姓无粮无地,生活困苦,产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农民是反封建王朝的主力军,而当今有些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有这种趋势,该国的基尼系数以超过0.5,这已是逼近社会动乱的边缘,自由化,私有化的运动曾经给这个国家带来过30年的辉煌,但这条辉煌的道路的前面到底是万丈悬崖还是金光大道,现在已日趋明显。当资本主义的美国在其神圣的制度下步履蹒跚得挣扎着时,我们们是应当邯郸学步,还是应该对前人的宝贵财富进行提炼和总结,找出自己的走路方式,这应当是每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应追求的。
极右们~~ 喷我吧~~ 其实我真是个中间派,有点偏左

 3 ) 哦,美国人失恋了

去年的九月,我们正坐在商学院里上课,教授走进来说:上课之前,请大家看看今天的日期,记住它。
那天,雷曼宣布破产,美林宣布被美银收购。那天,华尔街再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一个巨人笨拙地倒下,发出一声闷响,掸起一地尘埃,围观者心惊,无助地捂着眼睛抓着头发,半响说不出话来。

资本主义,自由经济,deregulation,还有,American dreams.
这就如同一场盲目而执着的恋爱,你爱得深沉爱得义无反顾爱得连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然后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爱的这一切,你并不真正了解。

对,麦克摩尔就给我们讲的是这个盲目而别致的爱的故事。

我和一群女朋友,一群在商学院挣扎着理解教授们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和期货期权以及其他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金融产品的价值衡量等“学术”概念里转来转去的我们,对金融业充满着憧憬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傻气的学生们,坐在电影院里,听麦克摩尔给我们讲这个故事。

多生动啊。

和恋爱一样,这样一种爱,对体制的爱,是不能完全分清青红皂白的,是不能pin point说真的谁就evil谁就不是了。对,你可以说那些银行“欺负”了贫民,你也可以说,那些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集团的利益,一部分程度上滥用了纳税人的钱。但是,这是一部分程度上。你不能不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大背景下,那些决策者面对的压力和大局的考量——事发之后总要有人来收拾,收拾必然会出现资本的分配,分配就有不均。而且,人渣哪里都存在。我们为那些失去家园的贫民们表示悲哀。但如果说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错——至少摩尔先生认为如此——那么,你能找到任何一种体制,一种经济体制,能够解决贫富差异的问题么?哦,别告诉我是共产主义,政治教科书上说,那是一种理想。
这理想就像永恒的爱情一样,是一种古老的传说。

美国人民信仰资本主义,信仰美国梦,就像投入一场恋爱。
于是这是美国人民,尤其是美国平民的一次失恋。
而且似乎还是初恋失恋,于是痛得这样深刻,悲恸地让人叹息。

作为观众,我要说,摩尔把这一场失恋描述得细致而深刻。
作为半个“业内人士”,这就像是一堂道德课。
而作为一个曾经在美国呆过,接触过那些中低层美国人生活的我,摩尔带给我自己的“美国梦”冲击也着实不小,把自己观察到的和在影片中看到的,由一个一个点连成了线,连成了画面,连成了我更加真实的认识,它们矫正着我的憧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考。

最后,作为一个在不同制度下接受教育的留学生,由摩尔纪录片得以上映,并拿到如此多的材料和愿意透露姓名站在摄影机前做一名“目击者”的这件事本身,带给我的冲击更大。

美国人虽然失恋了。
我们却全可以从这失恋中学到这么多。
这是任何一场失恋能带给我们的——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4 ) 我知道迈克尔摩尔根不不是也不想是一个电影人了

看看那个电影中罗斯福说的话,那些嘲笑摩尔的人根本没看懂的是什么?!可耻!!
摩尔是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我现在理解那些浴血奋战的2战美国士兵的精神动力了,他们保卫的是用国家军队保卫他们对抗保护资本家的警察和打手的美国!

 5 ) 缺了阴谋论,老麦就玩不转了

这片子跟华氏911一比,差了不止3条街。缺了阴谋论,看上去就很乏味,以至于后半段简直令人昏昏欲睡。对资本主义的血泪控诉,就这点桥段,都不好意思写进我国的政治教材啊(话说按今天的眼光看,80年代的中学政治教科书很像另类科幻,什么牛奶倒大海,什么证交所多过米店,竟然都一一应验了)。说实话,我真的很想推荐老麦看一看我国80年代的中学政治教科书,虽然分析我国的事情不怎么靠谱,但是找资本主义的茬,那还是相当地一针见血啊。

其实华尔街,多好的阴谋论题材啊,但看到老麦对函数的导数满头黑线,就知道这不是他可以驾驭的了(不如请宋鸿兵来当顾问)?于是剩下的就只有感情宣泄了;美国本来是很好的,都是布什/鲍尔森良心让狗吃了,只要信天主信民主(党)以及巴马,于是乎就万事大吉了。红脖子智商固然低,但也没有这么好忽悠的吧。而且话说巴马上台已经两年了,那下次再怎么拍呢?看情形是要搞”党内出了佩洛西这样的走资派“之类的桥段了。

既然对问题没有深入的分析,老麦开出的药方也是可笑的。”罗斯福多活几年就好了“,算是解决方案?要知道罗斯福的social security现在都快破产了唉。人人有工作,人人有房子住,人人有医疗,哪个不需要花钱的啊?当然罗斯福有可能办得到,您老自己在开头就说了,那是因为欧洲日本都被还原成2D了嘛。

说老实话,搞福利国家北欧可以,日本可以,但是美国不可以,因为美国是老大,天塌下来也只能硬顶着,养懒人的下场就是老大地位不保,这个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事情。

喂喂,最后摇滚版的ED是虾米意思啊?欺负美宣部的同志们没有听过国际歌是吧?伟大导师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自发的,盲目的,没有xx党领导的,那个啥啥啥,终归是要失败的。哼着小曲就想改天换日,那是门也没有的。现如今只有我国纪念的51劳动节和38妇女节,想当初都是芝加哥工人的滚滚人头啊。

 6 ) 耸人听闻的冷静

我不能完全同意其中的观点,但是我却完全彻底的喜欢这样的说话方式。
不过我也有些悲哀,因为在中国承认自己是一个彻底的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人(不是说你一定中国共产党员,而是说你完全相信并且追随《共产党宣言》的人),会被人觉得可笑。这是一层悲哀。
另外还有一层悲哀。那些所谓的资本主义的追随者,也无法真正的解决资本主义的问题。
最终的悲哀是在于,当你真正的去思考人类社会未来的美好前景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孤单的。

 短评

an insane casino

9分钟前
  • 贾小宁
  • 力荐

不管摩尔政治观点怎么样有无漏洞,当年如此支持奥巴马有没有被打脸,“独立党派”桑德斯现在变民主党是否尴尬等,他确实是个把娱乐和叙述结合得非常好的导演,适当插入各种表情包一样的段落令人怀疑他是否经常在油管看恶搞视频😂,事情讲清楚了,也并不卖惨或过度煽动。当然一部电影肯定是不够的

1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美国的可怕之处在于总有人能提出反对意见, 在良性循环中找到潜在的危险. 或许 Michael Moore 有点哗众取宠不招人喜欢. 反思国内, 我们的工会我们的权利在哪里?

12分钟前
  • SilentTyler
  • 力荐

哪种主义都不是百忧解

15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还行

plutonomy,资本主义能让你无所不能,你想为太阳申请专利吗。。把民主和资本主义对立是有问题的。。。麦克默你敢再激进点么

16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1、迈克·摩尔做小题目,比如911,或者医保问题,得心应手,这个题目太大,他自己也不明白或者是装糊涂,着实驾驭不了。2、前两部还好,这一部里摩尔的“社会行动”/个人秀看起来着实地臭傻逼。3、没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富人富穷人穷,以及片中现象如何形成,没有解释,只有仇富和煽动

1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虽然我是个右派,但麦克摩尔这个大胖子总是能让我变得感性起来。

19分钟前
  • Minjie
  • 推荐

每次看完迈克摩尔的电影,想到的第一句话总是“中国人民此刻内牛满面”

20分钟前
  • 影熟人
  • 还行

大坏胖子著名搅屎棍Michael.Moore再次袭来!

2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片尾曲是摇滚版《国际歌》,观众起立鼓掌。估计中国人不会喜欢,因为他们爱的并不是美国,而是资本主义;Michael Moore爱的是美国,不是资本主义。

25分钟前
  • 小白小白不要慌
  • 推荐

摩尔是我见过当今最有社会洞见的导演,虽然很多地方有心无力,甚至方向偏颇,但仍然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因为摸索是一个过程,试想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能够清醒的辩证的去思考这个世界的运行,那么人类才会迅速的发展,苦难将会减少,社会合规律性不可违背,但历史任务需要做的就是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28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麦胖果然是红色阵营派到西方的奸细,他老拍一些《新闻联播》最爱放的东西——即美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9分钟前
  • shawnj
  • 力荐

这片子不是给平头百姓看的。

31分钟前
  • 小子
  • 力荐

迈克摩尔是美国艾未未,除了他喜欢编造谎言之外,更大的区别还在于他生在了一个值得爱的国家。在我们这个无偿献血的地方,没有爱情故事,只有悲伤和愤怒。

36分钟前
  • 草威
  • 还行

还以为有多谴责,结果也只是批判一下前几任政府,寄希望于奥巴马。我几乎要认为这是奥巴马的政治宣传片了。另:房屋被没收,难道就没有平民过度透支的恶习起作用?我看不见得。Pussy!纪录片带了政治目的,就成了一坨烂货。

3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较差

摩尔的人道主义关怀 - 区分capitalism & democracy. 资本主义是邪恶的, 只有民主是好的. 但是, 没有资本主义做基础的民主究竟是真正的民主吗? 纯粹的民主根底上只能是理想. 太多国家假民主却真贫穷. 效率与公平本身就是极难达成的平衡......

43分钟前
  • vanessa
  • 力荐

胖子的表情!!

47分钟前
  • 后端开发鸭先知
  • 推荐

利用剪辑灌输自己观点,这一点上,他做的很好

48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没有在一个国家的理想与现实节节滑坡的惨象前一蹶不振,保持了积极的社会变革基调,仅就这一点便向Michael Moore致以崇高的敬意。不足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所模糊,依然使用了“民主”这个模糊的概念。其中对Co-op的刻画极有启发,可继续展开。

5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一直挺喜欢Michael Moore讽刺的调调,这位老喜欢找茬的美国佬,应该觉得批评政府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吧。

52分钟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