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扎克施耐德翻拍了經典喪尸片《活死人黎明》。那也稱不上是好電影,但它卻是部講「道德」的作品,非常特別。
新故事剛展開不久,觀衆們會跟幾位主角一起逃到大商場避難,隨即結識蠻橫保安CJ與它的兩個手下。CJ在和主角們短短十幾分鐘的互動中將自己的愚蠢、狹隘、自私展現得淋漓盡致,完美擊中我們對「中年男子+反派」的刻板印象。在隨後的小轉折中,CJ被主角們設計軟禁在鐵柵欄後。又是幾段故事,CJ終於被放出來——它變「好」了!CJ自由後總盡力配合主角們,還在結尾犧牲自己引爆了油箱。
主創人員為這個角色的轉變設置了一個有趣的鋪墊。在被繳械前,有一場戲特寫CJ躺著看新聞。電視中,一位牧師樣的人正對攝像頭威脅:婚外戀、同性性行爲與婚姻、墮胎、早孕......是這些事導致了喪尸危機!我們要懺悔,要重拾合作與信任......「信任......」鏡頭特寫了CJ癡癡呢喃。不久後,「嘩變」發生,CJ在小牢房進入默默悔改,等待著展示自己的脫胎換骨。
Wiki在相關條目中引述了兩篇文章,評價CJ是有弧度及救贖色彩的角色("The character is noted as having been given anarcthat centers on redemption")。這完全是亂講——CJ的關鍵詞為「救贖」尚可理解,但那一分鐘宗教新聞片段帶來的突兀啓迪與所謂轉變,怎麽能構成人物「弧度」呢?如果大筆一揮,只要人物前後性格行爲不一致便算「有弧度」,那創作與褒獎也未免太簡單了些。
手藝活之事暫且不論。在這粗莽的人物性格轉變中,我倒是能感受到主創人員的善良可愛。尤其,在考慮到《活死人黎明》是一部喪尸片、一部從來以盈利爲目的的電影時,我不由自主地進一步誇大自己的感慨:這實在是世紀初,是還沒有發達互聯網,沒有智慧手機,沒有網飛的時代獨有的笨拙與單純。
大多數來自2021年的觀衆在影片中段看著CJ時,總會想著:它之後應該會逃走,甚至引喪尸來商場以復仇吧!誠然,主創安排的彆扭軌道沒有給角色打轉彎的空間,使得觀衆根本無法感知並認同主創的構想;這份失誤背後原承載的厚望,卻是再難見的。
在《活死人黎明》中,喪尸并不單純是惡心而新奇的刺激生物。儘管與那位牧師角色論述的不盡相同,但它們的確有教化功能。它們(喪尸,與喪尸危機的爆發)的教化可以被闡釋為:催促幸存者/看者思考,我們在極端情況下該懷揣怎樣的品質生活,又能否將那些品質從幻想中投射入現實生活裏。
扎克施耐德版本的《活死人黎明》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甚至是推演過程——與之相對,當下絕大部分喪尸作品在最開始留只是把「道德」當成導火索,當成更多暴力的起興——儘管質量不佳且給得讓我們難以接受。你可以更嚴厲地批評它的劇作有多麽大的問題,也可以質疑「道德」在電影中究竟有多大意義。但無法否認,它畢竟擁有提問與催促思考的意識及實際安排——跟徒有虛表的、作秀的《釜山行》完全不同——而這是我們在最近的喪尸片中很難看到的。它有,它在十七年前的喪尸片講「道德」!
CJ只是本片講「道德」的一個例子。女主角的獨特性格設計(跟絕大多數同類電影女角色都不同)也是一樣特別且令人惋惜:你看得出主創的用心,但呈現得很差勁……在喪尸電影大同小異的今天,回顧這部十七年前的電影,你總能找到特別的地方。它沒多好,但你去看,不算浪費時間。
《活死人黎明》。7分。扎克·施奈德导演作品。 最爱这些大牌导演们玩僵尸,各种脑洞大开,各种惊喜、惊现加恶心。 虽然我一再认为在僵尸片的高度上,美剧《行尸走肉》已经在人类的情感认知上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韩语片《釜山行》和《李尸朝鲜》也相当出众。 但往前看,这些前辈们的铺垫还是非常值得点赞的。
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看丧尸片,可能是我比较喜欢几个人然后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然后大家打打牌喝喝酒聊聊天看看剧。所以每次看到丧尸片里,外面很危险然后主角们被困在一个地方,有百货大楼,有咖啡店,有一个公寓等等就会觉得,如果是我,我想我只会想着大家把这个地方都封闭加固,然后快乐生活哈哈哈哈。
但怎么说,每部丧尸片都会有一个圣母婊然后做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然后其他队友因此丧命,每次看到这都只能说WTF。
就是这张经典的海报,以前就是被这张恐怖的海报给吸引,才看了这样一部丧尸佳作。
我看了几遍这部电影,无意中发现一个丧尸怎么这么眼熟,原来就是海报上那个。就是男主角他们出去救人的时候,一开门打死的那只。
《活死人黎明》可畏是丧尸片中的经典之作,本片打破丧尸片低成本的传统,投资2600万美元,打造出一个恐怖逼真的活死人末日场面。其次活死人的化妆效果也有相当不错。不同于传统丧尸电影一味追求血腥视觉刺激的丧尸形象,本片的“活死人”形象很真实。
为了打造出生动形象的吃人丧尸,剧组请来了曾因《肥佬教授》和《黑衣人》两次摘得奥斯卡奖的特效化妆师大卫·莱罗伊·安德森(David LeRoy Anderson)。安德森用4周时间完成设计并组建了团队。为了真实表现出死亡和腐烂的外观,安德森研究了大量的法医书籍、犯罪现场照片和传统僵尸传说,详细了解到人体在死亡之后的数天、数周、数月后的腐烂特征,将僵尸的腐烂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非常苍白,有大量新鲜的血液;第二阶段是伤口潮湿,皮肤开始破溃,有很多瘀斑,大多是蓝色和绿色;第三阶段最严重,骨骼开始露出,伤口已经干涸,皮肤彻底剥脱并变成油黑色。
根据这三个阶段,血液也有相应区别,比如在第一阶段的血液具有标准的红色和流动性,而第二阶段的血液倾向于棕色,而且很粘稠,第三阶段则变成黑色油状。《活死人黎明》凭借优秀化妆效果曾在2005年第31届土星奖获得最佳化妆提名。
时隔多年才愿意静下心来写,电影看了无数遍了。
CJ开始对他人的警惕让很多人开始对他怀有误解,其实在末世中最先保障自己才是最佳的答案,如果要在末世中谈论道德才是真的讽刺,你我都没有经历过末世,所以暂且不谈。但对于现实而言,人在为难中最先想到保全自己这本来就没有什么错误。
而后在大家都决定用那救命稻草船滑向小岛时,CJ知道大家的疯狂,在嘲讽过后对大家说:“im in”这是非常精彩的桥段,人总要有组织。
CJ非常感人的镜头是在所有人都逃命时回头看了一眼他的同事,他不愿放弃那些人,但是他也会毅然决然在同事倒在水池中时给他一个痛快,那是保全他尊严的办法,除了开枪,CJ什么都没说。
就在最后的关头,他选择引爆了炸弹,反正都是个死,那就死的精彩一点。
电视男是团队的核心智囊,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他知道如何调和众人的关系。他时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依然富有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在面对高个子还有女儿的情况下选择让他们告别,在上船之前,告诉众人他被咬了不能走了。多么伟大的人,我甚至在最后觉得他应该在看完夕阳后潇洒转身,对身后的丧尸说,嗨,我来加入你们吧。
前几次看的时候相当的鄙视爱狗女,认为是她害死了大家,但其实现在写的时候,冷静下来,她喜欢那只狗,并决定只身前去救,她没有错,可能是冲动了些,众人选择去救她,是众人的良知,大家怀揣着良知办了错误的事情。
但其实对于末世,你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么,众人呆在商场等待一切都搞定然后潇洒离开,就能走的了么,上了船就能活到最后么。不过是在末世中,选择在哪里作为自己的终点罢了。
死的人去了另一个地狱,活着的人还在地狱中。
黑大个和神枪手哥们儿在屋顶下棋好浪漫~~~
差点漏掉的佳作,情节很紧凑,一开始就直奔主题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丧尸实在是很猛,绝望中却不失偶尔的幽默,直接5星推荐了。
“黎明演的好好啊,我都没有认出来他”
黎明演的很好 差点没认出他来
过瘾的枪战、绝望的故事,还有几处闲情与幽默。超市丧尸片最过瘾,一边紧张,一边又有恃无恐。
节奏OK,动作出色,片头片尾处理较有风格,隔空下象棋、小狗送食物两细节印象深刻,人物太多同时刻画单薄。
红红的多欢乐~
要么死,要么疯狂,要么死后疯狂。
Polley太像她了!~!@~!
很精彩...
群魔乱舞,活死人夜,百鬼狰狞,僵尸黎明。
本片教育咱们:碰到反应太快的丧尸有多少把枪也不管用。
what about a BBQ ?
黎明演的好好啊,我都没有认出来他。
老想看那个officer变僵尸,结果铺垫那么多,竟然最后是男主角被传染。无厘头!
丧尸片求生四大法宝:散弹枪、斧头、电锯、煤气罐。
隔楼对弈的黑色幽默,永不过时的英雄主义!
影片节奏感不错
从初一的生化危机开始,打丧尸就占据了我差不多百分之五十的精神活动。这片子把我yy的好多情节都拍了出来,尤其是汽车改装那段。关于andy的情节设置特别牛逼。
这片里的女人都好脑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