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来都有“隔代评史”的习惯,凡是要对一个人或一件事,做出一种好或坏,是或非的评价,都要三缄其口,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简单一个字就要概括现实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现代人没了这种习惯,快餐时代的快速文明再加上中国快速的现代化进程,让现代人汲汲于出名;别人不炒作他,他自己也要炒作自己。所以这个时候,惶惶于混沌的信息世界,很多言论都会被人匆匆评价为“虚言妄语”。但我们要有自己明确的立场和清晰的判断,从纷繁复杂的信息里提取能为我所用的知识。
这是一个真正大众看电影的时代,不用花费高额电影票进电影院,拥有电脑就可以随心所欲观看的这种简单方式让我们的观影经验极大丰富,口味也越来越刁钻。同时这也是个大众评论电影的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评论,各抒己见,谁都有三分道理。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这种大众评论时期的到来,有人关注,才会有人建设,就像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借大家之言来论证自己的小意见,见笑见笑)。
对于整个中国动画产业而言,《风云决》就是一次投石问路。它的经济效益会在7月19日上映后立即显现,但它给中国动画电影带来的启示却是长远的,是需要中国动画人好好思考的。这种影响未见得是好的,也有坏的,但坏的启示往往对后来的电影更有用。
在人物造型上,《风云决》的主要人物造型深受日本动漫影响,借鉴痕迹明显,观众对这种偏日本的动漫造型买不买账,次要人物造型的中国式会不会更让人喜欢;在故事题材上,采用魔幻与武侠并存,习惯于香港武侠片的观众对复杂的灵异逻辑的接受层度,都会为未来中国式动画大片的制作走向提供一个例证。这只是对影片静态工作的描述。关键一点是《风云决》对视听元素的把握,也值得后来者借鉴。虽然从整体上来说,《风云决》并没有完美地应用所有的电影语言,但它还是一部合格的电影。片中关于动作的剪辑紧凑洗练,节奏明快,一路高昂的打斗将真人电影不可能达到的动作一一演练,还有电影中的几个转场,从敖决在皇宫前大战兵士的镜头,逐渐上升,直到镜头如天神鸟瞰着皇宫,风雨如晦,仿佛上苍都在不满皇帝老儿滥杀无辜,随后叠化到敖决的卧榻上。原来卧榻的形状与高空鸟瞰的皇宫形状一模一样,这是非常成熟的电影语言。还有一些用来表现人物理想和心理的场景,画片给人一种跟着镜头飞翔之感,辽远开阔。片中这种纯熟的语言并不多,但足可见的这些制作动漫的年轻人开始明白了动漫电影的要义,为以后的中国动漫电影培养了一批有电影意识的画者。
另外《风云决》中使用3D技术制作的动画片场景,将漫画里描述的乐山大佛、天下会等场景,及后来动画片另加人物——敖决的拜剑山庄,一并再现于银幕,又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3D动画制作者,还探索出一种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漫画风格。它区别于传统“中国学派”对仙界,魔界的表现,利用高大,突兀的建筑,满目疮痍的土地,带给人们一种末世荒凉的感觉,对丰富中国动画的银幕风格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在经历了2002年《英雄》之后6年中国式大片洗礼的中国电影市场,电影票房好,并不只是由于电影的质量,电影的宣发引起了电影人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背景下诞生的《风云决》,它的营销方式也将给以后的中国动画以指引和借鉴。
总之,中国动画现在的尴尬境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方向上的。我们有充足的人才来完成动画制作的每个环节。但是我们没有专业动画的导演,动画编剧。动画如果要上映,它就是电影,它要符合电影的制作规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动画片又是特殊的电影,有它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国动画要往何处走,要建立在千千万万动画人潜心“攻关”的基础上。从这一点上讲,《风云决》无论风格,还是技术,对于每一位置身其中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种有益的经验。后来如有成功之作,他们参考的先辈作品也必有《风云决》。
众所周知,本拉登是一个日本动漫迷,在他被击毙的那年,联合国军在他的个人电脑硬盘里发现了《海贼王》、《宝可梦》、《柯南》、《火影》甚至DC的《蝙蝠侠》、pixar的《冰河世纪》。以上都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作品,本拉登最爱的动画里,竟有一部中国动画电影,就是这部《风云决》。
《风云决》是我国2D动画电影中较少涉足的漫改作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云》连同其他港漫,不仅能在本土和大陆市场与日漫争一杯羹,也在海外形成了一定影响力。武侠玄幻题材是港漫最大的类型,这一类型从玉皇朝《小流氓》开始就主要受到美漫影响,强调人物的形体描画和夸张的动作设计。80年代中期马荣成崛起后,开始从更加细腻的日漫取经,日漫中重视电影感的分镜、写意的动作戏、特定的场景描绘等东方特质被其引入,于是就出现了《中华英雄》中大胆的水墨风格尝试。而在后来的《风云》中,类似的实验也就运用得更多了。在《风云一》漫画中,几乎每卷都会有一张马荣成精心设计的水墨风格大尺幅,在当时满页肌肉怪的港漫中突然树立起极高的逼格。平心而论,《风云》学习日漫只学了个皮毛,这从漫画中文字描述的分量就能看出来。漫画的精髓在于用画面讲故事,而一本单行本的《风云》文字量基本相当于半本武侠小说,并且《风云》里故事也说不上多么富有深度。究其原因,还是香港本土的漫画家大都“野路子”出身,美术专业功底较差,对镜头、透视、光影方面的把控力很弱。马荣成塑造的男性主角很富有魅力,女性就千篇一律(那简直都不能叫脸盲),而如建筑、怪物、场景、人物装束等这些元素的塑造就只能称得上无聊了。这也是港漫的通病。
《风云决》废案稿之一,沿用了原作漫画中意境,在此之前敢把留白做到如此境地港漫作品很少
众所周知,日本TV动画在最好的时期,其最好的作品,绝大部分是漫改。即便是好的原创作品,其作者也一定画过漫画。日本漫画在90年代以前能作为独立产业林立于文化产业之中,而90年代后就进入Animation-Drived时代了。80年代日本漫画最火爆的时期,为其动画产业探明了路径,在那时虽然动画市场同样火爆,但受限于制作的高成本,日本动画监督拿到一个项目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怎样用最少的画稿创造出最强烈的动感。这本质上是一个漫画问题。从手冢治虫开始,日本的漫画家分别从法国新浪潮电影、香港武打片取经,找到了“电影分镜”这个秘笈,并把它引入漫画创作。到了2000年以后,日本漫画家已经进展到只要分镜画的好,哪怕画稿质量一塌糊涂也无所谓的地步了。现如今,日本动画产业除了宫崎骏、大友克洋等仍然注重“画面动感”的监督外,主流已经都是“分镜动感”的拥趸了。毕竟,前者太烧钱了呀。
富坚义博《Hunter X Hunter》原作,完美的分镜,手势、月亮、侧脸、背影和正对的城市、爆炸。动画监督拿到这样的稿子想想怎么扩充画面就完了,几幅画面就算是弄成ppt放出来也能给人完美的意境。国漫和港漫在这方面的实践过少。
与日本相比,中国2D动画则明显缺失了漫画市场积淀这一环。漫画市场作为ACG产业的底层,不仅会产生IP、故事的积累,也会有大量美术风格、作者风格以及表达方式的积累。近几年,我们的大银幕动画作品越来越多,不管是《大鱼海棠》这样的大荧幕大作,还是《一人之下》这样的TV漫改,作画不能说不美,场景不能说不宏大,但你就是总感觉会少了点什么。从我的简单理解来说,这些作品喜欢用人物把画面填充得过满,用电视剧的拍摄镜头来表现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这样看多了难免会觉得只是在拍一部二次元的电视剧而已。
回到本作。《风云》漫画原作不适合动画化,这一点马荣成也很清楚。所以本作并未取材原作,而是外传性质作品。单从分镜上说,本作完全不亚于《火影忍者》、《龙珠》等剧场版水平,在动作设计是强于绝大部分当时的日本剧场版漫改动画(关键是,上来就打,绝不啰嗦)。但与前一年安藤真裕的原创动画电影《异邦人:无皇刃谭》相比,确实还是有很大差距。这是两国最真实的技术差距。我非常喜欢傲决出场的时候那场在皇城与弓箭手“意识流沙盘推演战斗”的戏,这种类似黑客帝国的表现手法在科幻电影中很常见,在2D动画中却从未见过——关键是那种镜头的伸缩感很难用2D动画来表现。纵观全片,虽然与以当今的技术眼光看本片仍有不少人脸崩坏、表情僵化等国产动画特有的问题,但不影响观看的爽快感。很多人说中国人的色彩感一团糟,五颜六色沉不下来,我要说本片在这方面意境做的比其他全部热血题材动漫更好了,关键在于原画作画的艺术水平仍需要提升。在色彩上,个人觉得近几年最出彩的是渡边信郎的《银翼杀手2022》,众所周知,这样的顶级人才是堆出来的,中国仍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赶上。
在制作过程中,本片原画师仍然希望从原作中汲取港漫风的表现手法,以此稳固原作党的口碑,然而事实证明并不成功。马荣成不擅长画建筑,然而动画中的天下会和拜剑山庄都还原的漫画原作。不得不说,以2D电影的表现手法,还不如放开手脚邹自己的路,把打斗、特技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漫画的意境 vs 动画的意境。漫画在表现力上仍有独特的优势
本作的故事虽然是原创剧情,但开头的风云战雄霸、聂风入魔均为原作剧情改编,傲决复仇的故事也类似原作中各种复仇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这个故事说不上多么精彩,但相比纯粹原创故事而言,漫改的在设定上首先就能够守住原作粉丝,故事还是两千年前神话故事拿到这个设定壳里套一套,这样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也完全能接受(我相信本拉登一定没看过原作漫画)。当年很多观众质疑这部片子“腐”、“中二”,然而男性化、视觉化就是香港九十年代流行文化的标签,当时的年轻人作为香港电影和流行音乐滋养大得一代理应能够接受这种文化传统,要不然也没听他们批评《古惑仔》腐、《东邪西毒》中二。究其原因,还是时代变了,《风云》的视觉美学到了2008年已经落后。
综上,本作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试水了中国的“漫改模式”,受限于我们漫画领域资源积累的贫瘠,《风云》已经是最好的IP之一,如果当年这条路淌出来了,我们的动画电影行业就会开辟出一条漫画创作——动画改编的良性产业链。只可惜,中国的动画受众固有思维过于严重,在当年就把赐座对比好莱坞的《功夫熊猫》和日本的《火影忍者》,狂喷这部具有新生婴儿一般意义非同寻常的作品。至此以后,中国原创2D动画的路越走越艰难,没有新IP,只能取材西游三国,没有故事,生搬硬凑一些美国和日本的牙慧。和其他娱乐产业一样,现在的中国动画也严重缺乏雄性基因。现如今,日本的《圣斗士》、《足球小将》等让观众从几十年前就热血翻涌的动漫作品现在依然在散发生命力,激励新一代,而我们的下一代,在少年流行文化方面经历了数十年的空空如也,也只能从TF Boys那里获得些许慰藉吧。
本片导演林超贤,是香港少有的技术派硬核向电影导演。林导在中国战争电影、写实动作电影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没有多少人记得他曾在十几年前企望以一己之力推动国产少年动漫产业的发展,可惜并未成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也希望这样的电影人能得到市场的眷顾。
当国产电影逐渐陷入大明星、大场面、高投入、预图高票房的所谓“大片”模式后,故事讲述不清、人性挖掘不深、东方元素以及中国文化流于简单的表面符号等等似乎就成了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通病。我当然不希望这种通病也蔓延至本来就不很发达的中国动画领域,但《风云决》则加深了我的这种忧虑。
当然,《风云决》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比如这部影片的制作水平应该说是国内动画电影中最为精良的之一,你可以透过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感受到剧组那种忘我的热情和诚恳的付出,我想这种态度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来说甚至是更重要的;再比如,影片中的动作设计,的确能让人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尤其是聂风的风神腿被演绎得栩栩如生;还比如影片的受众定位,《风云决》的定位是青年乃至成年观众,这是个了不起的突破,不再理所应当地堆积低幼产品,对于拓宽中国本土动画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也希望它不要遭受诸如“暴力”或者“有些场面少儿不宜”等毫无道理的指责。
但是应该看到,《风云决》依然有着中国动画一些一贯的短板。
首先,故事和故事的讲述是中国动画的老问题。故事要么过于简单,难于立意;要么过于繁冗,难于理清。事实上如果你没有事先接触过《风云》的漫画或者电视剧,想要看懂《风云决》的剧情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如果《风云决》是一部独立的商业影片的话,你不可能要求所有来看这部影片的人都提前看过马荣成那好几百册的漫画作品《风云》——就像在看《哈尔的移动城堡》,你无需提前温习Diana Wynne Jones的原著一样。聂风、步惊云、断浪、傲决、无名、雄霸、第二梦、泥菩萨、山贼,如此众多的人物之间到底都有怎样的复杂关系,每个人的野心、理想、原则、背景各是什么,想要在110分钟的时间内把它们都交代清楚,是有着相当难度的。我个人认为傲决与断浪双“BOSS”的设定,不如撤掉一个,换成单一“BOSS”的设定,这样会使影片前半部分的剧情更加集中,这样也更有利于表现人物:要么更突出断浪野心家的本性,要么更突出傲决复仇者的决意。
其次,作为一部影片最吸引人的对人性的刻画在中国动画片中往往少有出彩之处。《风云决》中不仅两位主人公显得性格雷同,而且对傲决和断浪两个“反角”的性格设定也过于单一,要知道黑白分明的世界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失去吸引力了。不过影片中有一个小角色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帅捕头——他开始的戏份有些小丑的意味,被风和云所戏耍,后来他遇到强悍的贼人,怯懦让其认清了自己,于是他想要重新学艺,想要改变自己,但遗憾的是他最终还是死在贼人的刀下。不过他决意改变自己的那种心情,以及他在明知道实力相差悬殊却仍然拼死一搏的无畏精神,已经让这个小人物爆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这种光芒甚至超过了平淡无奇的两位主角。主角承载着主线,而当主线并不深刻,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羁绊的时候,主角自然也难于表现人性的光辉;说到底,人物和剧情是分不开的,想要人物更立体、更有性格,一定要让剧情的主线也变得立体起来——这种立体就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千年女优》的主线就是一位女演员不断追寻着一个和他仅有一面之缘的画家,虽然只有几句话的交流,但画家崇高的理想已经深深打动了女孩。但是女演员穷其一生也未能与那位画家再谋面,而只能不停地发现并跟随着他的足迹,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女演员这样的追寻到底值不值得?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一方面你会觉得她为爱追寻一生是值得的,但另一方面你也会觉得她用一生为代价去追一个她甚至记不住面容的男人是不值得的。在我们的动画中,如果也能出现这样两难的主题,将会有助于对人性进行更为深刻的解剖。
事实上除了对《风云决》影片本身的一些思考以外,我想更为重要的或许是对《风云决》可能引领的动画“大片”潮流的一种反思,虽然如果真的能产生这样一股潮流的话,中国的动画一定是上了一个台阶的。
相比真人电影而言,中国动画显然还没有进入“大片”时代,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先期进入这一时代的中国电影的一些状况吧。尹鸿教授在其博客中对《赤壁》有如下评论:“没有人物,没有性格,没有气节,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甚至连‘三国’这样侠骨柔情、足智多谋的文学经典,都仅仅只是被转化为暴力和色情的弱智游戏”,话虽然有些言重,但并不离实。问题在于当我们被所谓的“大片”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市场奇迹所蛊惑的时候,我们已经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一种功利化的标准体系中,依赖“大片”、迷信“大片”、以至于“非‘大片’不能成功”都成了主流思想。对于中国动画来说,如果也进入这样的“大片”时代,只是盲目地大投入,请来一堆普通话都说不利落的港台明星来配音,却不在剧情、人物上多下下功夫,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许很多动画导演还在向往中国动画能靠一部真正有影响的动画“大片”起步,但我想说“大片”不是不可以做,也不是不该做,但决不能止于这样去做。只有真正意识到了与“大片”的称谓相匹配的是它的情节和人物的时候,中国动画才能进入一种正轨。
从这个角度说,《风云决》乃至其前边的《宝莲灯》、《魔比斯环》都决不是真正的中国动画“大片”,而只是中国动画在“大片”之路上的起步。
6.3???我可去你的吧?????拜托豆瓣的各位做个人吧,这可是曾经的国漫巅峰
补档:初中时看完后觉得无比震撼!如今重温,仍觉该片的画风给力(工作人员名单里没有一个外国人的名字很难得),剧情也比较贴原著(只是短短110分钟确实难以讲清如此庞大的世界观),这部片子最大的硬伤其实就是让任贤齐和谢霆锋配音国语版,如果是清一色的上译配音的话,口碑肯定就不会这么差了……
可惜了,其实不错的漫画,音乐也出色。
本来也就三星吧,剧情不怎么样,但是打起来还是很给力的,花钱不少啊
拉登看了都说好
华丽的声音果然是王道,小谢的声音实在不靠谱
马荣成自己都不会看的动画片
。。。
画面不错
我觉得这部动画电影才是中国动画的顶峰,哪吒在他面前算个屁
除了技术方面的粗糙,这片子放在当今的国产动漫届也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不知道为什么我听到任贤齐那个声音我就想到“云师兄,我是陈冠希”
睡着了,可见不怎么样
故事完全没问题。中华民族可能是一个对颜色敏感度非常差的民族,用色就像叠色块,加上场景设计不尽如意,最终变得画面纵深感非常糟糕。动作设计一个字,杂,眼花缭乱却看不出什么名堂。
少有的實在看不下去的電影 ,能把动画片都拍得这么烂确实不容易
“中国影史上最被低估的一部作品” -- 江湖险恶,相爱相杀,弃仇从善,以至于这部成人武侠动画放到十年后的今天依旧还未被超越,也是少数几个达到一流梯队的纯国产2D大制作,背景作画极佳,打斗变化流畅,配乐主题曲走心,唯一缺憾是不专业的配音,期待能看到续作的一天。
7.6分,没赶上时候的优秀动漫,制作的十分精美。分低的原因一个是当时豆瓣要求严,十年前的6.4分与现在的6.4分就像把十年前的一百块钱放在今天用。另一个原因是观众品味不高,小时候的我看这个完全不懂,现在却能看得津津有味。非子供向动画。
中国的动画还要加油吧~
吐
无趣到极致的国产动画巅峰之作!任贤齐、谢霆锋的配音基本可以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