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探讨人性的双面性
探讨人性的双面性,展示残忍、阴暗的另一个自己。布鲁克斯先生是个成功的上流社会人士,热衷慈善,德高望重,家庭美满。这样一个满分男人,人格里却有着另人不为所知的一面:另一个他自称马歇尔,不断诱使布鲁克斯以杀人为乐。
刚开始看有些头晕,搞不懂马歇尔和厄尔之间的关系,后来明白马歇尔其实是Mr.brooks的双重人格,厄尔足够冷静和机智。最搞不懂史密斯先生,他是一个十足的蠢货,鉴定完毕,他愚蠢的出场就能预料到他被杀的命运。第一次接触这种题材的美剧,剧情好评结局潦草~
我们总会期待美好,所以避谈人性之恶,于是大丽花总在内心最深处绽放,直到浮出水面才让我们瞠目结舌:真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平时看不出来啊,藏得太深了太变态了。布鲁克斯先生,道德放一边,人性摆中间,直面灵魂处最黑暗的部分,去表现分裂力量的暴力美学。
2 ) 观影有感
真心受不了十条评论有八条都在说精分第二人格。这部顶多和psycho有关。和分裂有毛线关系啊。所有一切都可以用精分来解释?too young too shallow。明显MARSHALL的设计是为了向观众交代男主的心理活动好吗。
这部片子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导演功底深厚故事平缓铺陈开来。涉及到父女之情,父亲为女儿打乱了自己的理性和原计划。夫妻之间有亲昵和亲情可是妻子对于男主的深夜去向毫不怀疑。一开始我期待并不高,看到一小段枪战的时候倒是有些惊喜。主情节的操控很有力。即使在脚本上有些“无巧不成书”的意思,这倒也可以谅解了。
也许这部电影并没有致命ID那么出名,可是我觉得比致命ID好看。见仁见智吧。致命ID的线索安排太故弄玄虚。
以上。
3 ) 给上里面祷告的英文原版台词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and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Taking, as He did,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and not as I would have it,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forever in the next. Amen.
4 ) 喜欢
喜欢极了这个片子。
希望结局上半段是真的,那把剪刀带出的实在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遗传,效果也非常惊悚。。可惜,导演还是没有这样安排。
连环杀手买一个墓地。这主意哦。。好棒。
借刀杀人到这个地步,将一开始的被勒索一点点转变为控制局面,这个主意哦。。我喜欢。
其实我看到的,不止是所谓双重人格分裂的老套故事。而是克服另一个自己。女警也是。
很多时,我们都希望有别人来杀掉自己,只因为必定有那么一个自己是自己不喜欢的,要抵抗却难以抵抗的。片中是杀人,讲的极端,但也可以是懒惰、无爱、空虚……
孩子也会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会很惊悚,因为你不晓得她是继承了哪一个你。
音乐也喜欢。
5 ) 每个人心中都有Marshall
双重性格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平日里压抑的自我,总要找个机会跳出来呼吸新鲜空气。这就会出现遵循社会规则的我和渴望本性释放的我在一个意识中同时存在的状况,而我们管本体占主导的状态叫双重人格,管意识占主导的状态叫人格分裂。
Earl是内心中有个Marshall,这是他最原始欲望的具象化。其实我们每个人心内都有一个Marshall,只是他的欲望可能不是杀人,也许是贪吃,也许是好色,也许只是偶尔为之的小放纵。
欲望爆发时的力量和平时压抑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道貌岸然的成功人士,越容易爆出与之身份相反,或者说与之身份相衬的罪恶。
Earl杀人前的计划,杀人时的冷静,杀人后的处置都透出极强的专业素养,简直就是专业级的,除了喜欢在打开的窗帘前摆上几个pose才拉上之外。
Tracy是个极其意气用事的警察,从她处理离婚就可见一般,然而刚一露面导演就让她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推理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因为她看过剧本之外,无法解释。
Earl一直是道貌岸然,甚至表现的像真的心甘情愿的死在Smith的枪下,但可惜的是Earl不是真正的Earl,Marshall才是。所以最后死掉的必然是Smith。
这里的警匪暗战其实一直没有展开,Earl和Tracy基本没有任何的正面交锋,有的也都是Earl事先设好的陷阱。可以说,除了他自己的女儿,没有人是Earl的对手。如果没有最后的梦,Earl就实现了完胜。但导演最后还是告诉我们,即使百兽之王也有天敌。
45岁的Demi Moore老的连嘴角都下垂了,电影里交了个帅哥小男友而搞得心烦意乱,不知Ashton Kutcher看后什么感想。相比之下49岁的Marg Helgenberger倒显得年轻的多。甚至一度让我以为只比她大三岁的Costner又是老牛吃嫩草。曾经让我在《Sky High》中惊艳的Danielle Panabaker这次看来也只是还好而已,果然第一眼美女不是我的菜。但本片总还是让我看到了几个第一眼美女,一个就是扮演帅哥小男友律师的Reiko Aylesworth,也许是她四分之一的日本血统给了她一些东方气质吧。还有一个就是扮演Kevin Costner秘书的Yasmine Delawari,总之知性美还是更能吸引我。
6 ) 影片的结尾-他们都给自己留了两条路
当电影接近尾声,布鲁克斯先生一如既往的来到女儿的房间,却被自己女儿刺死,看到这段我忽然想起布鲁克斯先生杀死那个业余杀手时,说过的话,他说想看到自己最后的结局,当时我以为这就是本片的结局,很有戏剧性,随着布鲁克斯先生的惊醒喘息并祈祷着再次睡去,我忽然感觉,这是不是本片导演给自己的一个选择?就像布鲁克斯先生巧无声息的取走业余杀手的子弹,并自己替他准备了一把手枪。要在他扣动扳机的一刹那间自己决定是否该在此让一切结束!影片的结尾他们都给自己留了两条路。
穷折腾,故弄玄虚,狗血的结尾~~
经典分裂片!
且好看且不累 还行挺好的娱乐片
片子有点散
布鲁克斯先生是情侣去死去死团的么?
玩儿的规矩
类型片的中庸之作
最后十分钟能看。
one fucking twisted mind. pathetic people.
白天是企业家,晚上是杀手。
很不错的娱乐片
双面人的放大版
谁没有黑暗的一面?很高兴看到坏人又一次逍遥法外。Demi Moore在其中真是多余的素材。
I don't enjoy it,I do it because im addicted to it.
探讨人性的双面性,展示残忍、阴暗的另一个自己
好人永远不能只看表面。
玩的就是心跳
化妆很牛
又是人格分裂型杀手,但是别具一格,推荐一看。看了觉得不好别怪我。
着实不咋地。。可能是此类人格分裂的剧情已经让我产生审美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