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行而上的意义
1.暴食、贪婪、淫欲、懒惰、骄傲、嫉妒、复仇,有种宗教上的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
罪犯严密的犯罪逻辑,是本片的线索。从前五种罪来看,罪犯没有过错,起码是在替天行道,要说错也是社会的过,而最后的“嫉妒”和“复仇”正是本片的争议之处:在罪犯看来,大卫枪杀自己就是完成了救赎,最后的环节如果完成不了,那么类似的循环就不可能被他人重复,从这个角度讲,罪犯是无罪的,他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大卫及一些观众看来,罪犯不能以任何理由害死无辜的生命,特别有孕在身的翠茜,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这样,一个解决不了的矛盾就产生了,法律上是罪犯杀了人,但是伦理上他又没错,杀了翠茜,又是为了完成使命(当然,我说的伦理不是指杀人偿命一类的问题,再说“嫉妒”也算不上罪行)。
哎,真是一个好BT的问题呀。
转一下其他人的评论,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想像或者宿命
影片的英文名字只有一个醒目而惊心的单词--"Seven",它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7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7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7个头的火龙,世界共有7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到了16世纪后,天主教更直接用撒旦的7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7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淫欲。
在电影里,7罪、7罚、7次下雨、故事发生在7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着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剧是必定要属于人间的,"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冷血杀手作为传道者莅临人间,最终以身殉道。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接受宿命的审判。
分开来看七宗罪的罪行,每一宗并不构成死罪(上帝只告诉我们,犯下这七宗罪者,必下地狱,强调的是死后而非现世的惩罚)。所以电影中由杀手施行的7罚,仔细分析看来也是很遵守规则的:他并不直接动手杀人。胖子被迫进食过多撑破血管而死;律师割下自己的肉--只是1磅,不多也不少;毒贩在被发现时,一息尚存;妓女是直接被嫖客所杀;模特只被割下鼻子,因为她太过骄傲,不肯打电话报警,所以流血过多而死。凶手自称犯下"嫉妒"的罪行,但嫉妒本身是不构成罪行的,只有当他因此杀害了无辜者翠西,才成为米尔斯狂怒的报复对象。
照这样的思路,凶手完全是照"主"的指引匡正人世。其实,这里有一个圈套。《圣经》十诫中说:"不可妄呼圣主你天主的名。"就是说,圣主只有一个,凡人不能假借他的名字传道。只要抓准了这一条,凶手的立场就完全不成立,"宿命论"也就烟消云散。威廉其实已经找到了这个漏洞。在第7天(放晴的星期日),3人在汽车上时,威廉问约翰是否认为自己在替上帝做事,而约翰无法正面回答,只说"上帝的行事是玄妙的",仅此一点就足够了,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出天国与地狱的形象,才有"历尽七层洗尽死罪,以致人间天堂"的说法!
哪里是什么宿命的罪?全是人的想像罢了。
2.现代文明造成了人类某些领域的“缺失”和某种“程度”的退化,但难道就如影片所表现出的那么黑暗吗?威廉引用海明威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假设威廉的命题成立:正因为这个世界不如意,才值得我们去奋斗。
而我相信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都值得我们去为了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而奋斗,而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2 ) 人性不是罪
整部片子的调调很阴郁,讲的就是一个高举道德审批旗帜的变态杀人狂如何“替天行道”的故事。七宗罪以及“罪人们”遭到审判的恐怖方式,昏暗无望的纽约大街,阴雨绵绵的天气,老警官对人情冷漠的失望,悲剧的宿命式结局,这一切都让人不禁开始审视自己和这个社会,人类是不是逃不脱这七宗罪的宿命。从这点上看,影片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可是本片的想表现主题思想在我看来实在是苍白无力。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些其实都是基本的人性,要说这些都是罪,其实就是在否定人性本身,是一种“人生而有罪”的谬论。片中的“罪人们”看似有罪,应该受到审判,但是这些都是那个变态自己一厢情愿的极端偏见而已。胖子贪食罪以致死?律师无良真的只是他个人的贪婪?贩毒者如何懒惰了?女人爱美就算是骄傲?妓女真是放纵自己的淫欲而来干这些人肉买卖的?变态你怎么忽然间就嫉妒其男孩的生活了?故意激起别人的愤怒来完成自己“完美”的审判这算什么狗屁?这些罪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做作了,人的罪行怎能是一个词语就能简单贴上标签,怎该他一人来承受。
人性不是罪,而走向极端的人性才是罪的根源。我们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实在是离那种极端的人性还很有距离,还没有必要上升到对自己进行审批的高度。反过来,有时候我们应该试着去体谅这种本性。Pitt悲愤之下将变态杀死,我觉得是人之常情,很多人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发泄自己的愤怒,反而控制住自己不开枪的人实在不是常人,甚至有点冷血。我是法官的话,我不会对他判刑,或者从轻处理,因为如果神经病出于无意识滥杀无辜都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为什么一个热爱生活极度悲愤一瞬间丧失理智的人杀死一个恶魔就该受到惩罚呢。
老警官对人性淡漠的失望也许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但并非没有希望去改变。毕竟人心向善,人只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和缺乏信任才显得冷漠。南京假摔老太婆的事情,让向本想帮助老人的人心生戒备;大街上乞丐十有九骗,人们便没有耐心去辨别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捐物流入腐败官员之手,人们便不想再浪费自己的同情心。人性冷淡非一日而成,也非不可救药,有些事情做好了,人性向善的一面自然而然会发扬光大。
3 ) 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色欲
《七宗罪》是一部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格温妮丝·帕特洛、凯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惊悚悬疑片。该片以罪犯约翰·杜制造的连环杀人案件为线索,从警员沙摩塞和米尔斯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七宗罪”系列谋杀案的故事。1995年该片在美国上映。1996年该片获得了第5届MTV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严肃地探讨了有意义的暴力与无意义的暴力的差别,同时也激起了观众的“原罪”意识。影片中的七桩案件忽隐忽现,若明若暗,不时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片中对犯罪心理学做了详尽的描述,而罪犯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更具社会意义。一个警察最终成为凶手计划的执行者,这是对社会和人生的讽刺。
只有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你们才能义正言辞地说,那些人是无辜的。但这正是关键所在。
每个街角,每个家庭中,都有这种死罪,而我们如若无视,因为太普遍了我们选择容忍,因为它很微不足道。
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色欲。
Seven Deadly Sins: Pride, jealousy, rage, laziness, greed, gluttony, lust.
4 ) 古典主义的行为艺术——《七宗罪》浅评
在尼采高呼出:“上帝死了”时我们的古典生活被宣判结束。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无限缩小着世界间的距离,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更加亲密,反而是疏离和冷漠将其取而代之,就连那仅存的藏有古典情怀的爱情,也让赤裸裸的肉欲推翻在地,所有的悠长和浪漫,都变的短暂而破碎,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罪恶之都。
灵感来源于现代社会
所谓七宗罪,在这里已经被贴上了现代的标签,剥落所有罪恶本身,后面是赤裸裸的现代化后遗症,正如影片中所说的“人们把冷漠当做是美德”,这就是典型的现代化后遗症,所有人都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经营自己的生活,忙碌让他们失去了对社会和周围的感知,所以才会出现影片中轻描淡写的几个案例:抢劫犯为了抢一些零钱和一块表而刺瞎一个人的眼睛;当一个女人遭到侵犯时喊救命没用,只能喊救火。这无疑是最残忍的暴力,正是这种暴力,让人们抛弃了爱情,而去选择短暂的淫欲;抛弃了道德去选择肮脏的贪婪;抛弃友善而选择冷漠的骄傲;抛弃健康而去选择一时之快的暴食和懒惰;抛弃理解和赞赏而去选择愤怒和嫉妒。自此,七宗罪被穿上了现代的外衣,凶手也找到了高高在上的理由。
正如凶手所说,“这是一件用于警世的作品”,就好像凶手选择的作案手段一样,每一件都是安排妥当,充满了隐喻,这样正适合了和这个现代化世界背道而驰的古典主义的情怀,他用食物将暴食的胖子撑死,用床榻将懒惰的瘾君子困死,用公平将贪婪的律师惩治死。他拥有现代化得工具——枪,本可以将他们一枪毙命,但是他却没让现代化的短暂代替他的古典主义,用所有人已基本遗失的古典,为凶恶的现代上了一课,我们不得不说他的灵感来源于现代,好像片中说的:“我们面对的是日常生活”。
用黑暗完成于黑暗之中
从萨摩赛不愿接手本案开始,整个案件就透露出它的黑暗来,它的恐惧不来自它的残忍,而来自对内心的拷问,所以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萨摩赛是处在自省的位置上的,他更加痛恨这个社会,和这座城市;而米尔则不同,他是初出茅庐的探员,他的欲望是能破大案,所以这种现代化得欲望让他成为了猎物,这也成为案件黑暗的一部分。
另一个对城市黑暗的极端刻画我想可能是天气,我不知道他们的天气是什么样,但是,影片中的阴雨连连总是透露着不安和恐惧,在阴雨和夜幕下的人们也是匆匆忙忙的行进的,所有的一切像是本就存在但却与世隔绝的;还有就是凶手住宅,其黑暗的色调更甚于阴雨,压抑感和空间的局限感更加的强烈,所以对于人物心里的塑造也再此处有些微的体现,他的整个“作品”完成的过程都在这个暗室里被记录,都在这个灰暗的城市里被实现,所以我们再一次的不得不说,其实他也是受害者,就像他最终对于自己的审判,他也是现代化得牺牲者,感染者。
瑕丝隐藏于爱情之中
也许看过影片的人都认为凶手进行了一场超完美的谋杀,认为这是完美的醒世的行为艺术,但是这其中的瑕丝足以毁坏一切,其实好像上面说到的,作为身处现代生活的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所以无法更精确的描摹“作品”,本是用古典对现代的重伤,却也迫害了古典本身,那便是米尔和妻子的爱情。
不同于肉欲和虚假的婚姻,米尔和妻子的爱情是本片中明媚的古典的符号,正如妻子和萨摩赛打趣说到的那样;“我见到他时就知道要嫁给这个人。”这是摒弃掉说有所谓婚姻要素的纯洁的感情,也好像萨摩赛感叹的那样,这是在这个生活节奏和生活空间中不多得的感情。然而,在米尔和妻子相拥的那个镜头,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阴影,暗示了悲惨的结局,凶手用他所谓嫉妒的刀刃砍下了这份真挚爱情的头颅,看似谋杀完美收场,可是这层破坏让这份“作品”只存在于行为的本身,而完全丧失了其内在意义,所以,他们都失败了,米尔和萨摩赛在杀手的指引下就范,杀手在“神”指引下殉道,其实都没逃脱现代化对于他们的诅咒。
5 ) 每个人都应受到惩罚
傲慢、妒忌、愤怒、懒惰、贪婪、饕餮、淫欲……
每个人的死法都和七宗罪相关,吃货被撑死--饕餮,瘾君子死于床榻--懒惰,女星死于割鼻--骄傲,律师死于贪婪……这些人的死或许罪有应得,但凶手是魔鬼还是上帝,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他是不是也犯了罪?这七宗罪里他又犯了哪一桩?他利用自己的嫉妒之心杀了真挚的爱情,利用愤怒杀了贪婪,利用傲慢杀了懒惰……凶手的罪行已经凌驾于这七宗罪之上--极端。犯淫欲的为什么杀妓女而不杀嫖客?终究到底,凶手就是一个变态。
电影刚开始没有主角的声音,也没有主角的露脸,只是进行着有条不紊地一系列动作,在这些动作下听到的是警车的鸣笛声、装修马达声、汽车喇叭声、孩子的哭闹声……渐渐地这些嘈杂的声响几乎要盖过主角的声音,这种表现方式很写实很记录片模式,是不是也象征着一切罪恶都源于普通的生活?
影片中充斥着诸多矛盾,S和M一黑一白一老一少,性格也相左;纯黑暗的基调上闪烁着几点亮光;大段大段的阴影背景或是背光对比偶尔闪烁的霓虹彩灯,铺垫出虽是被罪恶包裹的城市中也会有明亮的希望。
摩根的表演已是出神入化,内敛从容,以一种沉静的方式慢慢渗透人的内心,看似一张扑克脸,但是眼神变化叙述着故事,带着观众进入整个剧情。
6 ) Se7en·辩护书
我有罪,不致死。
Gluttony (饕餮是因为轻易)
饕餮者不用嘴,每个细胞都哭泣着同来摄入。最深的饕餮都藏在黑夜里,一天中最无需进食的时刻,只因欲望进食的时刻,生之空间豁开口子,遗下饕餮者在此不得进入,遗下他脂油堆积的身体、肥厚回绕的肠、如果行走将层层抖动的面部肉褶、每一份褶皱都充分撑开的胃、以及肿胀如注水猪肉的大脚。脂油写的字黯黄在黑夜内,欲望膨胀的时刻,贪图食物的刻尔勃路斯狂吠的时刻,只有食物才能止住这鬼魂的地狱号哭,只有欲望才能解释清白的食物如何变成上帝厌弃子民的污点。城市重新入夜,我重新变成饕餮者,罪行最轻,我便犯下最多。
Greed (贪婪是因为无知)
只许割肉,不许流血。No more and no less.月光下黄金晃眼,不曾被如此精确计量。神承诺他们将入地狱,但不曾承诺他们死。在骆驼穿过针眼之前,吝啬鬼、挥霍犯、倒挂良心的骗子、剪径强盗与贪婪者没有太明显的分界。我如何能精确掌握我命该财富之度,我手伸出索取,在哪一天,哪一秒,沾上哪个无辜者的鲜血,我将获得通往地狱第四层的通行证?我神为何给我欲望,而不许我肆意膨胀?何谓肆意,何谓神灵?那一天,在黑与白之间,在无数深深浅浅的灰之间,我在走向地狱的道路上,偏移了一点。——相信我,我也曾经像你一样,被赋予洁白欲望。
Pride(骄傲是因为卑小)
薄脆充满泡沫的骄傲,一刀毙命,就能看见发臭腐烂的自卑。除此之外,“She couldn't bear to go on living.”若不是自卑在深处发出腐烂的芽,爬满不见天日的蛆,卑小死去成为动力十足的腐殖,骄傲如何开花。骄傲者都害怕足底,烂泥纠缠,腐朽曾经。你仲裁者,你伟大的,你外衣下披着的,难道从没有过一个小字麽?世界这么大,我护身立命的,唯有我的骄傲而已。让我骄傲,否则我选择去死。你仲裁者,你伟大的,这结局你应该满意。
Lust (淫欲是因为没有光)
消耗、贩卖、蔓延、囤积、吞噬,动作对象包括毒品、性病、肉体与黑暗。男和女,在黑暗之前惟剩男和女而已,我的恐惧、弱小、不得填补的欲望,统统开闸泄出,借着黑暗,暴出丑陋性器,在没有光的世界,我才能成为片刻主宰。我贩卖什么,得到什么,自己也不得而知,一切都藉着黑暗进行。那些粗重鼻息喘如猪狗,统统都没有脸。肉体耗损之前,孳生无限可能,在弹丸之地,我创作出堪比我神创世的快乐,神明不忍目睹,背过身去,在没有光的地方,掠夺般席卷快感,直达地狱。
Sloth(懒惰是因为无求)
对懒惰者,死亡大约是怠于呼吸的形式。天黑是来不及亮,天亮是懒得再黑。在我身上碾过一年如同一日。瘦削脱形,肌肉陷入两颊,不过是时间爬痕。我在此不动弹而万物自己流逝,即便流逝我仍不动弹。不向世界注入什么,亦不取出,懒惰是与世无争,原是与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我无所求,如此时间可能凝滞爬行,拖泥带水,减缓分秒。我放慢脚步,在自己的节奏里,走到罪恶那一头。原是你们定义,我没求过贯恶,也没求过无辜。
Envy (嫉妒是因为尚爱)
请拿放大镜来剖开嫉妒仔细分析,你才知道嫉妒者心里最怕地狱。不甘就此死去的渴求分分钟都在呼喊求告:看顾我,纪念我,在意我。有过生动范例:被忽略的哑女,自幼开始抓吃自己头发,直到胃壁发丝纠结成团食物无法消化,父母方才醒觉。傻女子,嫉妒之毒象绝成团打结纠缠不清的头发,嫉妒的出口不是残害他人就是毁灭自己。嫉妒者是不得救赎却渴望逃出生天。
Wrath (愤怒是因为伤害)
好像有人伸手入喉,向无限空底掏抓,胃袋抽搐整个翻转,半残食物同胃液狼藉混合喷出身体,血之咸腥与隔夜馊酸半挂嘴角——怒气犹如呕吐物泄完只觉空,排山倒海的空,肉体太委靡甚至不能承住怒气。我统共只有这么多力气,抗击伤害之外,愤怒只能将我抽干。就算愤怒从来一事无成,我也定会保留愤怒的一份,是狮吼姿态,给予任何胆敢来犯迎头回击。
SIN
请众生齐来为自己每日作下罪行辩解。
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我们为它奋斗。(后半句我同意)
故事看多后的后遗症就是一般最后半小时就知道结局了。。。
其实John Doe杀害Mills的妻子已经破坏了自己的作品,因为她没有犯任何一宗罪,她是这个作品里不和谐的死亡,纯粹是为了引出暴怒,而暴怒者最终也没有死亡,但是他得到的是更长久的惩罚 每天陷入妻子与自己未出世的孩子的死亡当中,也为自己莽撞杀死嫌犯而自责,活着的每一刻都是惩罚,正如John Doe对每一个受害人的折磨一样,漫长细碎,生不如死,从这一点来说,这一系列七宗罪的作品是完成了,只是其中出现了Mills妻子这个意外:一个纯粹怀有爱情,母爱,善良的人,一个无罪无辜之人。John Doe错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全部都是罪人,而这样纯粹美好的感情,也是我们为这个世界奋斗的动力。
里面的布拉德皮特帅的掉渣……
为什么拍出来十几年我才看到呢?
大学时导演课就拉片看这个,彻底被分析灯光机位之类的理论伤透了,突然发现我还这电影的盗版蓝光DVD,我定会梦游买的,准备再伤一次!★★★★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胖子
如果说暴怒也是一种罪,就算我牢底坐穿,也要让你得偿所愿。
没觉得有多经典。一来因为没有读圣经信基督的文化背景,二来就像那篇最热门的影评说的,它展示了一些很糟糕的东西,却没有给出解答。这没有什么意义。
结局真的很惊人。惨绝人寰……
重点不在于约翰·杜是如何预谋并成功实施杀死5人最后造成七宗罪的悬疑,大卫·芬奇把整部电影提高到对整个社会的沉思和批判,甚至是绝望。片中人所在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功利、自私、纵欲、贪婪、堕落、淫欲高傲等人性的弱点与罪恶,在这里一显无疑,借的是宗教说的就是人性,可是人性本来如此。(比如我戒不掉,比如此时年轻精壮时尚有的好色)。8.7
决定永远不暴食
阴沉而绝望。基督教用撒旦的七个恶魔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以及淫欲。一个变态的宗教杀手,平时连一只鸡也不杀,但他找到了依据来实施对人的毛骨悚然的谋杀。有什么能比一个人做魔鬼的行径更为恐怖的吗?台词:“这是个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同意后半句
结局让我喜欢这部电影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与色欲七宗罪我们都有,只不过,傲慢变成了尊严、嫉妒变成了讽刺、暴怒变成了性格、懒惰变成了悠闲、贪婪变成了进取、暴食变成了美食,而色欲,自然是人人喜爱的性感。罪从来都是非罪。七罪在身,我们反而觉得七罪傍身。”影片不足在于过多悬疑而没有深入探讨罪。
那么,学会克制,远离se7en sins
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弗里曼和史派西 神演技。就是通过查图书馆借阅记录来找到犯人有点二。犯人那么有钱,就不能买书么?结尾探讨箱子里的内容其实无意义。不过个人还是倾向是头颅。
好看好看好看。老头儿和皮特都无可挑剔。画面和故事也不错。但是我其实很想给4.5星。私以为最后杀Tracy关于嫉妒一罪略显牵强(虽然前面几宗也有一些John故意制造罪刑的嫌疑)。不过他终于还是成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martyr。虽然开始会某种程度上认同John的做法,但后面会越来越发现,其实他只是想做上帝
色调太深沉,纽约的雨一直下,混乱的街区,血腥的现场。有些画面好恶心,分2天看完的,特别喜欢老警察,演技台词都是一流的。还有万万没想到的结局。
从它开始喜欢上摩根弗里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