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穆赫兰道

HD中字

主演:娜奥米·沃茨,劳拉·哈灵,安·米勒,贾斯汀·塞洛克斯,斯科特·科菲,梅利莎·乔治,布兰特·布里斯科,罗伯特·福斯特,凯瑟琳·汤,李·格兰特,比利·雷·赛勒斯,查德·艾微特,丽塔·塔格特,詹姆斯·凯伦,洛里·海瑞,安哲罗·巴达拉曼提,迈克尔·德·巴雷斯,马库斯·格雷厄姆,丹·哈达亚,马克·佩雷格里诺,蒙蒂·蒙哥马利,迈克尔·J·安德森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1

 剧照

穆赫兰道 剧照 NO.1穆赫兰道 剧照 NO.2穆赫兰道 剧照 NO.3穆赫兰道 剧照 NO.4穆赫兰道 剧照 NO.5穆赫兰道 剧照 NO.6穆赫兰道 剧照 NO.13穆赫兰道 剧照 NO.14穆赫兰道 剧照 NO.15穆赫兰道 剧照 NO.16穆赫兰道 剧照 NO.17穆赫兰道 剧照 NO.18穆赫兰道 剧照 NO.19穆赫兰道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穆赫兰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深夜的穆赫兰道发生一桩车祸,女子丽塔(劳拉·赫利 Laura Harring 饰)在车祸中失了忆。她跌跌撞撞来到一个公寓里藏身。一名男子说他常常梦见一个叫云奇的地方,那里有个恶魔盯着他。于是就来到云奇,果真见到墙后有怪物出现,男子当场晕死。另有一名杀手杀死了他面前 的男人,然而蹩脚的他却惹来了不少一连串的麻烦。故事回到一个刚到好莱坞“寻梦”的女子贝蒂(娜奥米·沃茨 Naomi Watts 饰),她的姨父姨母在电影圈有广泛人缘,让贝蒂的发展如虎添翼,试镜大受好评。同时,她所住的公寓,正好是丽塔藏身之地。贝蒂收留了丽塔,二人感情融洽。面对记不起自己是谁的丽塔,贝蒂决定帮助她寻找回自己的记忆。一名导演想自己决定新戏的女主角,却被他人强行安排人选。工作不顺意的他还发现妻子和清洁工睡在一起。这些看似松散的事件,就像一个迷宫,引向一个让人猜不透的世界……©豆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梦见狮子家有喜旺 第二季汝掘愈深拉马努金天堂镇警局第四季谜城国语伦敦往事天皇的御厨青春派结婚礼服2010较量惊险之旅盗客联盟西游降魔篇粤语版长相守The Zone:坚持才能活下去第三季巨石阵行动:被埋藏的秘密 第一季《空姐》落魄屌丝情迷物质女虚假的富尔西夜叉1985灌篮大帝第二人生 第一季福宝和爷爷人人都爱雷蒙德第二季新婚杀人魔人生第一次

 长篇影评

 1 ) 这部电影自有它的观众

这部电影在前面讲述了一个逻辑混乱,N多主线的故事,人人各有一段故事,略搞笑、略惊悚,看了一大半,我都没看懂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想想各个权威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经典中的经典,终于忍着在最后一部分快进将这部悬疑经典看完。
结局略惊悚。想想那个笑靥如花、生气勃勃的贝蒂,变成一具面目狰狞的尸体。真是噩梦成真。
中国历史上有个典故,叫做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是讲几个人闲来无事,比赛谁讲的故事更恐怖。一人曰:百岁老翁攀枯枝。一人曰:襁褓幼儿放在轱辘上。一人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在座中正好有一人瞎了一只眼,便觉浑身寒意,恐怖至极。
看完这部电影,我也浑身寒意。只因故事的影射,让我不觉想到自身。失业又失意,妄图掌控人生,却被牵着鼻子走。
就像贝蒂,只能在梦境中虚构美好,报复社会给予她的伤害。然而一梦而醒,颓废至极,内心虚弱,几近崩溃。
而我前段时间,正好经历了两次几近崩溃的时候。一次仿佛是书中他人的不幸故事,讲述来是为了衬托这个世界的幸福;一次仿佛是上天要降任于我先要蹂躏一番。
从情绪至心灵,虚弱至极。对于不知道我处境的人,我选择彻底隐瞒,选择性的隐瞒,好吧,几近于说谎,就是对和我关系最亲近的人。除了我自己,没人知道我过得多惨。对于他人,我总是将自己的处境美化。那一次次叠加在一起的伤害,只有我能掂清它们的重量。这份沉重,只能自己消化。

对于贝蒂最后对自己的毁灭,恰好引起我的共鸣。在内心深处,那些魔鬼也曾经试图跑出来,将我拖进地狱,虽然只是很少很少的时候。

 2 ) 几个震惊的发现——穆赫兰道密码

昨天浏览了Mulholland Drive迷建立的一个网站Lost on Mulholland Drive:http://www.mulholland-drive.net/(楼下有朋友说网站有毒,我这里没显示啊..一切都很正常),我估计再也找不到比它还强悍的电影网站了,资料的齐全让我对站长佩服得五体投地:电影里出现过的哪怕只在屏幕一角的龙套人物的档案、主角的所有服装道具、影片中出现的所有场所的具体位置和真实地址 [MD出现的门牌号大多是编造出来的]、每个场景的每个微小细节以及可能有的各种含义、拍摄时期的探班记录和现场照片、影片所涉及的心理理论、与Mulholland Drive类似题材影迷也可能会喜欢的影片列表等。做如此尽力贴心的资料收集一半归功于影片的成功,才能拥有这么多为之痴狂的影迷,另一半则是因为它并不是那种一目了然、看开始就可以猜测到结局的傻瓜片。
 
事实上,在今天以前,我一直以为看懂了片子的80%,浏览这个网站特别是看到论坛里激烈的讨论后,发现原来它根本蕴藏着无数可能性,或者说是一个类似Da Vinci Code解谜游戏。在几个小时的浏览中,我越来越被看到的东西震惊,比如:

1. 原来很多人都持着一种观点——Diane小时候被性虐待过,对方很可能就是自己的亲属。得出这个结论得通过及其细致的分析,比如下飞机后Betty和那对老年夫妇的对话以及后来那对夫妇在汽车里很诡异的笑容,Betty和那个叫Woody老头的对戏,神秘的cowboy说的那句“Hey, wake up, pretty girl”等等,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有点牵强,或者是我挖掘力度还不够吧。

2. 围绕在影片中的几种可能性,其中一个就是Betty,Diane,Rita和Camilla根本是一个人,Rita/Camilla是现实中的Diane幻想出来的,有几个地方可以证明,第一就是镜子的隐含意义,比如Betty第一次是透过镜子看到的Rita,而Rita又是透过镜子看到海报上那个叫Rita的女明星的海报,Rita第一次带上金色假发和Betty也是出现在镜子前;还有那段被无数人拿来分析的Coco来到Betty家里看到Rita的场景,Rita在很多时候似乎只[能]和Betty对话,其他人似乎都忽视了她……等等,在各种各样的细节猜测中,让我很不能忍受的一条是说Rita/Camilla的原型就是住在12号的那个不男不女的家伙。也就是在现实中Diane和她关系暧昧,后来决裂了。

3. 还有一个观点是Diane的这个梦是否包含着Rita/Camilla的梦?也就是梦中有梦?

4. 另外一个大胆的假设是其实所有人都死了,影片中唯一真实的场景就是听到声响后Aunt Ruth进来巡视一番而后离开。

5. 更夸张的假设是其实这些是那个说在墙壁后面看到妖怪的男人所梦到的,因为他白天在Winkie’s咖啡馆里看到了Diane和杀手,遂编造了这么一个梦。

6. 那个出现在Pink's和杀手交谈,还要了根香烟的妓女 [有人说她长得像Naomi,我看更像Cameron Diaz] 以及貌似Diane的Winkie's女招待是否暗示着Diane在好莱坞寻梦途中由演员到招待再到妓女的沦落过程?

7. 很多人把最后那场很关键的Adam和Camilla宣布订婚的聚会和“最后的晚餐”联系在一起,因此金发女郎和Camilla的亲吻多少有了犹大背叛之吻的寓意。

……

这部片有太多太多细节上的线索,简直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不知道这些影迷算不算太钻牛角尖,不过我是让他们分析得越来越毛骨悚然,因为片子里你无法确切知道哪里是梦的开始,哪里又是梦的结束,在不同地方截取都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Naomi Watts谈到对这部片子的理解时,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Gestalt”,大意说任何在梦境中出现的物体,哪怕一个桌脚一块抹布,都是你人格的一个缩影。因此在这个大前提下也就不难理解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了,或者,这一切根本就不能完全用逻辑解释,谁规定梦境一定要完全合情合理呢?导演David Lynch真是老奸巨猾,他把观众混淆于真实与梦境中苦苦挣扎,而正是这种切身体会过的失落和混乱感让我越来越喜欢Mulholland Drive,难怪有人称Mulholland Drive是“最接近梦的电影”。
 
幕后的一些故事也颇让人寻味:

1. Mulholland Drive是David Lynch献给Jennifer Maria Syme的片子。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不过她就是2001年在Mulholland Drive杀青后不久在车祸中身亡的Keanu Reeves的前女友,也是David Lynch曾经的助手。关于Jennifer和这部Mulholland Drive还有不少奇怪的巧合,我就不一一说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http://www.mulholland-drive.net/cast/jennifer.htm

2. David Lynch就住在Mulholland Drive不远,这是一条富有神秘色彩的马路,也见证着好莱坞的历史。另外,麦当娜,约翰列农等的住所就在这条路上。

3. Naomi在一次访问中透露她在拍这部片子时一度想放弃,心情沮丧,甚至一度萌发开车到Mulholland Drive自杀的念头。我觉得这可能与她本人遭遇和Diane有一定重叠有关,她也曾几次提到David Lynch在"exploring her dark side"。

4. 这部片本来要叫Diane's Invention,谢天谢地最后敲定了Mulholland Drive这个名字。

 3 )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

混乱的梦境背后隐藏着可以被理解的因由。

2016.2.17大幅修订为图文版。

完《穆赫兰道》,倒吸一口凉气!正像很多人指出的,影片前3/4的情节其实是一个梦境,而我没有想到有人能在情绪和氛围上如此精准地把梦魇以影像展现出来,经历他人的噩梦也许比自己经历噩梦更加可怕。

想必大卫林奇导演是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深有感悟,否则不可能构思出这样一个噩梦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我尝试着用弗洛伊德的释梦方法去分析这个看似荒诞的噩梦时,我发现能从中解析出一条自洽的逻辑链条,那些表面上混乱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可以被理解的因由。

下面我就尝试借用弗洛伊德的释梦方法去解析“穆赫兰道”这个噩梦。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里,与这部电影相关的,主要无非是以下两个:

1.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梦的解析公式是:梦=被压抑的欲望+伪装起来的满足。也就是说,梦境总是用以表达梦主的某个愿望的。只不过即便是在梦中,为了躲避梦主意识层面的某些顾虑,愿望的表达也不是直截了当的,而是伪装成那么一目了然的样子。
2. 仿同作用:简单地说就是梦中把自己代入另一个人。这多半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里为了回避一些压力,而骗自己“这不是我”,让另一个人代替自己释放压力、实现愿望。(这在片中的梦境里出现多次。)

我先打乱影片的叙事顺序,来交代一下片中这个噩梦的背景,也就是这部影片中的现实部分。

故事的现实部分  

Diane在其姨父和曾是演员的姨妈抚养下在加拿大安大略长大。大概是在姨妈的影响下,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演员,在好莱坞出人头地。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赛中夺魁,崭露头角,并从此进入演艺圈。

姨父姨妈去世后,她只身来到好莱坞。像很多其他来好莱坞寻梦的女孩子一样,她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参加试镜,等待着有朝一日被哪位导演选中,一举成名。

不久,一部叫《Silvia North Story》的电影征选女主角,Diane去参加了试镜,但落选了。一位叫Camilla的女孩子凭借她在试镜时近乎完美的表演征服了制作方,得到了那个角色,并一举成名。Diane和Camilla相识并成了好朋友。在Camilla的帮助下,Diane在她主演的一些影片中出演小角色。

在这段时间里,Camilla已成为电影公司的宠儿,而Diane与 Camilla成了同性恋伙伴。

Camilla为了掩人耳目,常常戴着金色假发来Diane家与Diane幽会。Camilla似乎对她们的关系不以为意,但是Diane却将Camilla视为自己的爱人。

后来有一部大制作电影征选女主角。在片场,导演Adam与Camilla一见钟情,Camilla顺理成章的成为女主角,也成了Adam的女友。

Diane也还是在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但是深爱着Camilla的Diane无法接受Camilla移情别恋。因为目睹Camilla与Adam在片场打情骂俏,Diane与Camilla大吵了一架。

失魂落魄的Diane在家里边哭边自慰。电话铃响了,是Camilla打来的。Camilla派车接Diane到好莱坞权贵聚居的穆赫兰道。车突然在穆赫兰道上停了,Diane有点儿害怕,她问司机:“你要做什么?我们不该在这停的呀!”司机回头说:“给你一个惊喜。”

Camilla出现在车旁,她带Diane穿过一条山路来到一座豪宅。原来这是Adam的家,正在开party,电影公司和剧组的很多人都在。Diane与Adam的母亲Coco寒暄了几句后,宴会开始。在party上,Diane继续忍受着Camilla与Adam打情骂俏。这时,一个女演员走过来与Camilla说了几句悄悄话,并当着Diane的面接吻。

Diane感到绝望,她知道自己连Camilla同性女友的地位也已经被人取代了。后来,当Adam说道“我和Camilla就要(结婚)了”的时候,Diane终于无法忍受了。

由忌生恨,Diane走上了绝路。她在一家快餐厅请了一个杀手,让他杀掉Camilla。杀手给她一把蓝色的钥匙,让她到时候从一个流浪汉处拿能证明Camilla已死的东西。

Diane来到流浪汉那里,流浪汉扔给她一个蓝色的盒子,似乎能用那把蓝色的钥匙打开。

里面是Camilla的残骸吗?!Diane开始崩溃,她仿佛看到自己的姨父姨妈从盒子边上跑出来。她吓得跑回到家里,精疲力尽地倒在床上,作了一个噩梦(这个噩梦组成了影片前3/4的内容)。

醒来后,Diane凝视着茶几上那把蓝色钥匙。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她彻底崩溃了,她又看见姨父姨妈凶神恶煞般 追赶自己。她逃到床边,掏出手枪,饮弹自尽。

上便是故事的现实部分,也是造梦者Diane做这个梦的背景。下面我们来解析梦境。这个梦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很多梦中人物的名字、身份以及经历与现实完全不同。梦境中A的性格和经历,现实中可能属于B。因此在解析这个梦之前,我先把主要登场人物在梦中和现实中的身份做一下对比。

现实/梦境人物对照表

Diane/Betty

现实中:如前所述的本片女主角

梦境中:Betty(Diane的化身,是理想中的、完美的Diane,但有时又是现实中Camilla的化身)

---

Camilla/Rita

现实中:如前所述的Camilla

梦境中:Rita ---

Diane的姨父母/机场陌生人

现实中:Diane的姨父母(已去世)

梦境中:Betty在飞机上遇到的陌生人。而梦中Betty的姨妈(留给她房子的那个人)是Diane理想化的姨妈。 ---

Adam

现实中:导演

梦境中:导演

---

Coco/Adam母亲

现实中:Adam的母亲

梦境中:Betty的房东

---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现实中: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梦境中: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他们的形象应该是虚构的)

---

与Camilla接吻的金发女子/Camilla

现实中:可能是剧组中的女演员之一。

梦境中:梦中的名字叫Camilla!是电影公司背后的黑势力强迫Adam选择的女主角。

---

吐咖啡男子/party参与者

现实中:在party上露过一面,可能是剧组成员。

梦境中:电影公司幕后黑势力成员,曾威胁Adam选他们推荐的那个Camilla为女主角。

---

白胡子老头/寂静剧场表演者

现实中:寂静剧场的表演者之一

梦境中:Adam落难时所住旅馆的老板

---

牛仔/Party参与者

现实中:曾在party上出现,可能是个演员

梦境中:电影公司幕后势力的打手,曾威胁Adam

---

女侍者

现实中:快餐厅女侍者,名字叫Betty(这是梦中Diane名字的来源)

梦境中:快餐厅女侍者,名字叫Diane(梦里侍者的名字成了Rita追查自己身份的线索)

---

“路人甲”/咖啡厅顾客

现实中:快餐厅的顾客,Diane在快餐厅与杀手交易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梦境中:他因梦见那个流浪汉而在快餐厅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流浪汉/墙后的魔鬼

现实中:代替杀手将蓝色盒子交给Diane的人

梦境中:墙后的魔鬼

---

以上就是影片中主要人物在现实与梦境中角色的对照表。下面,我按照情节的展开顺序来试着解读一下片中的这个梦境。

片的开场画面是几对舞伴在虚拟蓝幕前跳舞,他们的影像被复制成了很多份。这时Diane的影像出现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下一个影像中,Diane和她姨父姨妈依偎着出现。

这一段交待了Diane的身世: 1.她由姨父姨妈抚养;2.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赛中夺魁,并从此进入演艺圈(这段经历是后来Diane自己在Adam的party上透露的。)

二个镜头是Diane的第一视角镜头,伴随着她沉重的喘息声。这时其实是他刚从流浪汉处逃回家里。她的眼前摇晃着出现床、被单、枕头。然后镜头淡出,其实是Diane开始进入梦境。(狡猾的大卫林奇,其实他在这里就已经告诉观众接下来的情节是一个梦,但第一遍观看影片时,有多少观众能领会这个镜头的意思啊?)

境从第三个镜头开始(以下对剧情画面的描述参考了周黎明老师在《看电影》杂志上介绍《穆赫兰道》的文字;为了兼顾论述逻辑,以下提到的镜头顺序与影片略有出入):

梦境第一幕:车祸

镜头淡入,是“Mulholland DR.”(穆赫兰道)的路牌(这个影像在现实中其实是Diane坐车去Adam家的party途中看到的,不过在梦中,坐在车里的换成了Camilla)。

车突然停了,Camilla问了与现实中Diane一样的问题:“你要做什么?我们不该在这停的呀!”司机掏出手枪对着她,命令她下车。

这时迎面开来一辆载满飚车族的跑车,与Camilla的车相撞。所有人都遇难了,除了Camilla。她踉跄着下山,躲在了一个女主人即将外出的公寓里(Betty姨妈的公寓)。两位警探在车祸现场开始调查。

在得知车祸发生的消息后,本来打算杀害Camilla的电影公司幕后黑势力互通电话并确认Camilla不见了。而最后一个响起铃声的,是现实中Diane家里的电话。

分析1

Diane入睡前最强烈的情绪和愿望是什么?

我想,是后悔、愧疚。她希望Camilla还没有死,所以在梦中首先出现了Camilla躲过一劫的情景。

但是还有一个心魔在作怪,Diane害怕承认自己请了杀手杀害了Camilla。她希望杀Camilla的不是自己。因此在梦中,要杀Camilla的成了电影公司的幕后黑势力。

Diane的这一意识一直在梦中延续着,并以此发展出了梦境的另一条主线——导演Adam的遭遇和影片选角风波。当然,那条主线也还另有涵义。

分析2

现实中,Camilla失踪后,电影公司和警方一直在追查她的下落,并把矛头指向了Diane。这点可以从Diane后来和她朋友的对话中看出来——那两个警探一直在找她问话。想必电影公司也一直在打电话联络她。因此警探和电影公司人员的意象在这段梦境里也出现了。

梦境第二幕:机场

Betty从加拿大安大略省来到好莱坞,她和飞机上认识的一对老夫妇在机场道别。老夫妇(特别是老妇人)对Betty表示衷心的祝福。随后Betty坐出租车前往她姨妈留给她的公寓。

分析1

在梦里,Diane把自己的名字换成了Betty,这个名字是来自Diane在快餐厅瞥见的女侍者的名字(梦中出现的元素往往是来自做梦前一天所见的影像)。

梦中的Betty外表亮丽、乐观、自信,这与现实中Diane颓废、潦倒、自卑的真实形象大相径庭。Betty其实是Diane内心深处希望自己成为的、理想化的形象。她在梦中逃避真实的自己,于是索性连自己的名字都换了,“如果我是Betty,一切重新开始,那该多好啊!”

分析2

老夫妇的形象其实是Diane的姨父姨妈。不敢面对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并怀殷切希望的姨父姨妈,是Diane最后自杀的重要原因。

但在梦里,姨父姨妈被改成了陌生人。原因是,Diane在梦里试图减轻自己的愧疚感——如果对自己满怀希望的只是陌生人,那么歉疚也就不是那么大到无法承受了。

这一段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老夫妇坐在车里,他们脸上洋溢着那种典型的对子女满怀希望的幸福笑容。但是这个场面的背景音乐却异常诡异,这正是Diane心中愧对姨父姨妈的情绪写照。

梦境第三幕:魔鬼

在快餐厅,两个男子在谈话,其中一个是Diane与杀手交易时见过的男子(暂且称他为“路人甲”),另一个人好像是个心理医生。路人甲说他在餐厅后面的墙后看到魔鬼。他们走出店外,墙后果然出现了一个魔鬼——现实中那个把蓝盒子交给Diane的流浪汉。

分析

现实中的流浪汉是代替杀手将蓝色盒子交给Diane的人,是Diane罪行的见证者。Diane内心深处是非常惧怕见到这个人的。所以在梦中,Diane把自己替换成了一个不知道自己罪行的路人甲。把自己装在路人甲的外壳里,来间接宣泄自己对流浪汉的恐惧(也就是弗洛伊德理论里的仿同作用)。

梦境第四幕:倒霉的导演

导演Adam为他的一部大制作影片找女主角,然而制片公司的幕后黑势力派人送来一个金发女子Camilla的照片,强迫Adam选她为女主角。

Adam愤然离去,回家后又发现老婆和清洁工在鬼混,Adam一气之下毁了妻子的珠宝,但被妻子的情人痛打一顿后赶出家门。

分析1

Adam是造成Camilla离开Diane的关键人物。Diane的意识中除了对Camilla离她而去的恨之外,当然还有对Adam的夺爱之恨。因此她在梦中狠狠地报复了Adam:他被公司胁迫,被戴绿帽子,又被扫地出门。

Adam在现实中确有离婚,他在party上提到:他得到泳池,前妻得到泳池清洁工。但以Adam的性格应该不会对别人提起自己被老婆和清洁工修理的不光彩经历,因此Adam被打的情节以及Adam老婆和她情夫的形象应该是由Diane虚构的。   (2)这里非常关键的“选角风波”的意义和Camilla为什么被换成了一个金发女子,待这整段梦境完整出现后再分析。

分析2

至于非常关键的“选角风波”的意义以及Camilla为什么被换成了一个金发女子,待这整段梦境完整呈现后再分析。

梦境第五幕:蹩脚杀手

杀手出场:他杀了一个长发男子,又不小心打中了女秘书,好不容易杀了女秘书,又被清洁工发现,杀了清洁工,又不小心打中了吸尘器,弄得警铃大作。

分析

Diane知道现实中Camilla已经被杀手杀死了——这会被人发现么?这个强烈的疑虑和恐惧在梦中表现为杀手杀人后欲盖弥彰又屡屡失手,越想掩盖杀人事实就越弄巧成拙。

梦境第六幕:房东太太

Betty来到了姨妈留给她的公寓,房东Coco来欢迎她,公寓豪华舒适,Betty非常满意。

分析1

Diane的姨妈以前是好莱坞演员,后来去了加拿大,然后去世了,这是Diane在Adam的party上说的。而在梦中,她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姨妈——在好莱坞有人际关系(在后面的梦里,Betty参加试镜时的负责人是姨妈的朋友),还留了相当不错的住处给她。这与现实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在现实中,Diane其实是非常孤独无助的,她只身来到好莱坞,也只住得起简陋的房子。

梦中这个姨妈的形象可能就是现实中姨妈年轻一些时的样子

分析2

房东Coco的形象来自现实中Adam的母亲。在party上,Diane曾与Coco有过简单的对话,Coco对Diane的际遇颇有一点同情,反而当Adam说“我和Camilla就要(结婚)”时,Coco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神情。Coco这一点点同情和理解,使得Diane在梦里把Coco变成了对自己颇为热情的房东太太。

梦境第七幕:Rita

Betty发现了躲在公寓里的Camilla。Camilla在车祸中失忆了,忘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她以公寓海报上好莱坞影星Rita Hayworth(丽塔·海华斯)的名字Rita来称呼自己。Betty听完Rita的遭遇后,决定帮她找出真相。她们在Rita的手提包里找到大量现金和一把蓝色钥匙。

分析1

Camilla在现实与梦中的形象正好相反。现实中的Camilla冷艳、高高在上。而在梦中她无助、忧郁,而这恰是现实中Diane的气质。Diane希望自己(Betty)成为强者,而弱小的Rita则必须依靠着自己才能活下去。

让Camilla永远留在自己身边——这是Diane最强烈的愿望之一。因此在梦境中,Camilla失忆,只能依附于Betty。两人在现实与梦境中的性格、依附关系乃至命运都对调了。

分析2

钱的意象来自于Diane付给杀手的钱。现实中Diane只用了一叠纸币雇杀手,而在梦中Rita手提包中的钱远远多于这些。也许Diane潜意识里一个很隐蔽的愿望就是希望即使Camilla已死,也不要死于自己雇用的廉价杀手,而应死得更“值钱”一点!

分析3

这把蓝色的钥匙就是现实中用来打开装有证明Camilla已死之物的蓝色盒子的钥匙。这是Diane心中最大的焦虑的投射。

梦境第八幕: 旅馆

导演Adam住进廉价旅馆,旅馆老板告诉他,他的银行账号已被封。而后Adam又被一名神秘牛仔要挟,这个牛仔很明显是电影公司幕后黑势力的打手。

分析

“选角风波”的延续。

梦境第九幕:试镜

Betty要去试镜,她先在家里与Rita对台词。第二天试镜时,她以完美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她被带到片场,准备见导演Adam。此时,那个被电影公司黑势力推荐的金发女子Camilla也正在试镜。Adam很不情愿地妥协了,他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

但他却注意到了身后的Betty,他俩眼神接触的刹那,两个人似乎都触电了。但是Betty却以要帮Rita为由,极其莫名其妙地逃离片场。

分析1

这是很关键的一段梦境。前面已经说过,在梦中,Diane与Camilla的身份和经历是互换的。梦中的Betty除了是Diane的理想形象外,她身上也有很多现实中Camilla的气质和经历。

而这段梦境在现实中是发生过的,不过成功试镜的不是Diane,而是Camilla。这里,Betty的身份更多的成了现实中Camilla的化身。(Diane把自己仿同成了Camilla,Diane当然希望自己像Camilla那样成功试镜,飞黄腾达。)

现实中,是Camilla在片场与Adam一见钟情,Adam那句“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的确是对现实中的Camilla说的。但Diane多么希望这一幕没有发生过,她多么希望Adam当初选的不是Camilla而是其他的女孩子,这样Camilla就会一直留在她身边了。

因此她在梦中虚构了一个在电影公司幕后黑势力操纵下Adam选了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女孩的“选角风波”。在梦里,Adam选的是一个金发的、与自己根本不认识的Camilla,而不是自己的那个黑发的Camilla(Rita)。这是Diane的“Adam在试镜时要是没选Camilla就好了”这个愿望经过伪装后的满足。这是选角风波的意义所在,也是梦中的Camilla被换成一个自己素不相识的金发女子的原因。

而后,当Adam与Betty一见钟情的场面出现后,Diane其实明白在现实中这就是Camilla和自己分道扬镳的开始。她的潜意识拒绝两人继续发展下去,于是Betty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离开了片场。

分析2

其实在现实中有过两次选角。第一次是导演Bob Broker(即梦中替Betty试镜的那个导演)的《Silvia North Story》。Camilla和Diane都去参加试镜,她俩也是那时认识的。Camilla得到了那个角色,并由此成名。后一次是Adam的影片的试镜。梦有凝缩的效果。在这里,Diane就把这两段经历凝缩在一起了。

梦境第十幕:女尸

Rita看见快餐厅女侍者的名牌上写着“Diane”,她想起了自己的真名可能叫Diane。

于是Betty和Rita一起找到了Diane所住的公寓,发现一具女尸已经腐烂在床上。

分析

Diane最深的恐惧终于出现在梦中了!那所公寓的确就是现实中Diane所住的公寓,而那具腐尸——黑色的睡衣,一头披肩黑色卷发——那真是现实中的Camilla的样子!这其实是Diane想象出来的Camilla死亡的样子。而在梦里,她的死与Diane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Camilla已经被Diane杀死了!” Diane的这个意识投射成了这段梦境。

梦境第十一幕:金发女子

快到Diane公寓时,她们看见几个像是保镖的男子。其中有一个还接走了一名金发女子。因为莫名其妙的恐惧,她们躲开了这些人。

分析

现实中,Camilla至少已经是个略有名气的小明星了,而且似乎还是电影公司的宠儿。因此,她来Diane家时,为掩人耳目,总是戴金色假发,并有保镖接送。这是保镖和金发女子意象的来源。

梦境第十二幕:金发Rita

Betty和Rita逃回家中,Rita深感自己也会遭到死亡的厄运。Betty帮她换上金色假发。Betty邀Rita同床共寝,两人做爱并相互表达了爱意。

分析1

Rita终于戴上了金色假发,这应该是现实中Camilla每次出现在Diane家里时的形象。只有Camilla戴上金发时,她才是完全属于Diane的。

分析2

“让Camilla回到自己身边”的愿望终于在梦里实现了。但是Diane的潜意识里还是明白Camilla已经不在了,所以这一段情节的配乐有那么点儿生离死别的味道。

梦境第十三幕:寂静剧场

Rita在梦中不断用西班牙语叫着“寂静”一词。Betty叫醒了她。她们来到一处叫“寂静”的剧场观看表演。表演的主题是“你所看到、听到的都是假象,是幻影”。Betty在台下不停的啜泣甚至出现剧烈的颤抖,Rita在自己的包里发现了那只蓝色的盒子。

分析

这个噩梦快要结束了!

“寂静”剧场其实是Diane和Camilla在现实中去过的地方,这可以从“寂静”剧场的一个演员“白胡子老头”推测出来。在前面的梦境里,他是Adam落难时住的旅馆的老板。“寂静”剧场的演员才是他的真实身份。

而剧场演出的主题是揭露幻象,这恰好对应着:梦境是虚幻的,残酷的现实即将来临。因此意识到这点的Betty(Diane)不停地抽搐。同时,代表着现实中Diane罪行的蓝盒子也出现了,一切变得越来越“真实”。

“寂静”剧场由于它演出主题的特殊性而出现在了这个梦临近结尾之处,成了梦境与现实的结合点。

梦境第十四幕:蓝盒子

她们回到家里,Rita拿出蓝色钥匙,这时Betty不见了,Rita一个人打开了蓝色盒子,镜头进入盒子,一片黑暗。

分析

梦已经接近尾声了。Betty不见了,这时的Rita几乎已完全是Diane的化身,世界仿佛只剩下Rita(其实是Diane自己)一人,无助、惶恐地承担自己犯下的罪过(蓝盒子)。

梦境第十五幕:尾声

梦的尾声:Betty的姨妈环视自己的公寓,然后离开。镜头突然转到了Diane的公寓,睡在床上的是梦中Diane公寓里那具死尸完好时的模样。牛仔推开门说:“美女,该起床了!”

镜头转回到床上,尸体已经腐烂。噩梦结束。

下一个镜头,Diane以与尸体相同的睡姿躺在床上。与她换房的朋友来取东西,她的敲门声把Diane吵醒了。

分析

此时Diane已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美女,该起床了”是以前经常有人对Diane说的话吗?是牛仔吗?牛仔在现实中只在Adam的party上出现过一次,而且没露过正脸。如果是牛仔说的话,那难道牛仔是Diane的情人?更合理的推测也许是:这句话以前是Diane和Camilla经常相互说的,又或者只不过是那个来敲门的朋友说的,但为什么在梦中说话者的影像成了牛仔? 牛仔实在是一个很难解的角色。

上便是我对“穆赫兰道”这个噩梦的解读。我自己偶尔做噩梦,能长时间留下印象的几乎没有,而大卫•林奇呈现给我的这个噩梦也许会伴随我很久。与他人之梦感同身受,这种奇特的体验也许只有看《穆赫兰道》的我们才能够感受。

剧情分析:黑傻子、那时还叫“疯狂钻石”的魏知超

文: 魏知超


关于这篇影评

2001年,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因为受到影评人的热捧而开始在国内流传。那时我还是个学应用化学的本科生,我和室友一起看完片子后分析了一下它的结构,发现我们读过的影评都没有真正理解影片的内容。影评人凭借他们非常敏锐的艺术嗅觉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但也许未必真正看懂了它。

我是个死硬理性派,觉得开始对一部电影抒情之前总应该先看懂它的故事到底说的是什么。于是在接下来那几天的课上,我全程开小差,用课外读闲书现学的那点儿弗洛伊德解梦知识拆解了《穆赫兰道》,写出了本文。因为这篇文章,我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学心理学的,也有人以为我是影评人,其实那时我两样都完全业余。“《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这篇帖子先在网易娱乐论坛贴出,后来传遍网络。我与心理学以及影评的缘分都是起源于此。

没想到本科毕业之后,真的转行研习心理学。入行以后,对心理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以前自己对心理学的误解有多深。比如这篇影评里提到的那些解梦思路,在当今的科学心理学领域内早已不是主流,原因是弗洛伊德的那些理论看似深刻,却并不是用科学方法得出来的,动真格去检验的话就发觉没有多少结论站得住脚(他的几个大观点倒是得到了抽象继承)。

艺术家都爱弗洛伊德,大卫•林奇是最好的例子,他几乎完全照着《梦的解析》来架构《穆赫兰道》的剧情。不过我还是得说,弗洛伊德是位伟大的思想者,却不是合格的科学家。


本文终于正式出版了,已收入我2022年的新书《24帧心理密码:电影中的心理学》 。

 4 ) 讲不明白的电影都是坏电影

年长几岁,会有不同的想法。

本文不删,恰好可以记录自己的浅薄与武断。

有时候说些话,痛快是痛快了,其实更多的只是不负责任哗众取宠的妄语。

2017-3-27


刚看完的时候,我羞于说《穆赫兰道》这部电影我看不懂,因为他的评分很高(IMDB:8.0,豆瓣:8.7)。说看不懂会让我都怀疑自己的智商。再仔细想想,我坚定地看在电影在表现手法创意不错的份上给它打了4分。我觉得,主要不在于我看不懂,而在于它讲不明白。 电影主要是在表现一个梦境,我觉得它要传达一种恐惧感,关于现实和噩梦,很可能是在说现实和噩梦并没有啥区别或者不是这样。总之,我到现在都分不清楚哪些桥段是现实哪些是梦境。虽然感觉整片挺悬疑的,但结尾并没有给我惊喜,更多的是在疑惑中寻找他人的答案,并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很多的弗洛伊德。 我觉得那些能把这部电影分析得头头是道的人,一定能把一坨屎解释成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别误会,如果你是那能够无师自通解释成功的人,你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褒奖。但对于那坨屎来说,我觉得本质没啥变化。即使他的形状比较有创意。 如果说它主要意图在于真实地再现一个梦,那无疑是成功的。真是值得庆祝,因为导演不仅达到了大多数人的正常的对梦的描述水平,最重要的是他通过电影把它表现了出来——散乱的、诡异的、缺乏逻辑的。那么,电影要算是佳作的话,大部分正常人都可以当一流的剧作家。 我觉得作为一部剧情片(悬疑片恐怖片),而不是梦境的纪录片,最基本的还是要把故事讲清楚,如果能够给人启迪,让人受益那就更好了。导演要做的是如何努力地把白米做成香喷喷的白米饭,而不是屙一坨奇形怪状的屎让别人去解释——没公德心呐简直。 总之,讲不明白的电影都是坏电影,拍这种电影的导演都是混蛋。

 5 ) 穆赫兰道——大卫林奇的十大线索的个人解析及真实与虚幻间的切换手法分析

线索1:特别注意电影的开头部分,字幕出现前至少给出了两个提示
  线索2:注意红色灯罩的出现
  线索3:你注意到Adam Kesher给女演员们试镜的影片叫什么名字了吗?这部电影后来是否再次提到过?
  线索4:事故是可怕的...请留心事故发生的地点。
  线索5钥匙是谁给的?为什么?
  线索6注意睡袍,烟灰缸和咖啡杯
  线索7在“寂静”(Silencio)剧场里你能感受到、意识到和推断出什么?
  线索8 Camilla仅靠才能取得成功?
  线索9注意那个墙后出现的人的周围情形
  线索10:Ruth姨妈在哪里?
  
  
   参考了国内一些网友和国外粉丝网的一些看法,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析一下大卫林奇的十大线索,未加入过多主观猜测成份,只是尽量从影片提供的直接信息进行分析,想法比较简单,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和补充,谢谢!
  
   线索1: …………………………………………………………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at least two clues are revealed before the credits.
   特别注意电影的开头部分,字幕出现至少给出了两个提示
  
   提示1——吉特巴舞比赛、Diane和老夫妇
  
   看法:
   吉特巴舞比赛的画面,有白色的人影晃动,隐约看到了Diane和机场的老头老太,这给到了第一个提示:梦中偶遇的路人夫妇是Diane真实的姨妈和姨父。而后来在山顶宴会上Diane所说曾获得吉特巴舞比赛冠军是她想成为演员的起因也属实。
  
   在舞蹈比赛片段镜头淡出之前,有人在观众视线以外高喊“Betty或是Diane?有点听不清楚。
  
  
  
   提示2——镜头以某人的主观视角在运行,先是聚焦在地板某处(后来蓝色盒子在Havenhurst的公寓中消失的地方),然后在床上,枕头上,最后变黑,期间伴随着明显的吸食可卡因的声音和沉重的呼吸声。
  
   看法:
   结合最后Diane房间同样的毛毯和枕头,此处其实明确提示了Diane在吃了药以后倒下睡了,接下来的内容是她的梦境。
  

  
  
   线索2: …………………………………………………………
   Notice appearances of the red lampshade.
   注意红色灯罩的出现
  
   看法:
   第一次出现:某男打电话给另一男,讲的是“那个女孩,还没有找到”。另一男打到一个空房间,没有人接。空房间电话旁是一个红色的台灯,和一个放满烟头的烟灰缸。
     
   第二次出现:最后Camilla给Diane打电话,出现的灯罩和烟缸等情景与第一次出现相同。
  
   看法:
   两次的对应关系表明第一次电话是打到了Diane的家中,对应的现实是Diane雇凶杀了Camilla,Camilla失踪,公司找不到她于是打电话给她的助理,她的助理知道Camilla与Diane的恋爱关系,于是打去Diane家找Camilla,Diane不敢接听。
   有网友提出Diane或许并没有雇人杀死Camilla,但从这个细节来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PS:当中还有一次红色台灯隐约出现,在那个行为极其夸张的金发妓女那段,右边透明橱窗里隐约可以看到。
    这次出现,有人认为此段可能反映Diane同时做着应召女郎,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Camilla应该收入不菲,她又常介绍小角色给Diane演,倒还不至于落魄到要去做应召女郎,而且Diane感觉个性比较正直,潜意识向往阳光的生活,不太可能为钱去做这个职业。
   此段中这个妓女胸大又露点,动作又夸张地风骚,还问男人讨烟抽,而现实中Diane不抽烟,Camilla抽烟,我反而认为此段是Diane对Camilla在好莱坞利用自己的色相出位(潜规则)的一种不满在梦中的体现,她觉得Camilla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个妓女。
  
  


  
   线索3: …………………………………………………………
   Can you hear the title of the film that Adam Kesher is auditioning actresses for? Is it mentioned again?
   你注意到Adam Kesher给女演员们试镜的影片叫什么名字了吗?这部电影后来是否再次提到过?
  
   看法:
   在试镜时导演提到电影名称是《Sylvia North Story》,后来在Adam家晚宴上被Diane再次提到,Diane旁边的男人还赞赏Camilla在片中的出色表现。
  
   第一次提到是Diane的梦境,梦中电影尚未开拍,电影在梦境里此所占篇幅很大,且聚焦于选角风波,有大量信息暗示角色已内定。我的理解是当时Diane和Camilla当时都参加了本电影女主角的试镜,但由于Camilla除了演技之外,还与电影高层有“潜规则”,于是被内定为主演,在选角六人会议上内定女生的名字也叫Camilla XXX(同名不同姓)。而梦中Betty与导演四目相视,暗示Diane在试镜时表现也十分优异并获得导演的赏识,但迫于潜规则未被选中。
  
   有人认为Diane觉得正因为这部电影Camilla才会离开她,于是才在梦中幻想当时Camilla没被选中,被选中的是内定的、与Camilla同名不同姓的另一人。我觉得应该不会,因为实际是因为这部电影两人才相识相恋的,而这部电影的导演现实中其实不是Adam,Diane要恨应该恨的是目前Adam拍的这部。
  
  
   补充信息:电影史上有一部影片叫Sylvia West,讲述女主角被继父强奸沦为妓女。有网友提到Diane小时候应该有被姨夫性侵犯的经历,我比较认同,大家可以仔细留意在梦境中Betty试镜完美表现那段她与那个老男人的对白。且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往往和童年经历不无关系。
  

  
  
   线索4: …………………………………………………………
   An accident is a terrible event... Notice the location of the accident.
   事故是可怕的...请留心事故发生的地点。
  
   有人认为事故地点是晚宴那天Camilla下来把Diane牵下车的地方,其实你仔细看会发现事故地点应该是Adam家泳池旁边,Camilla、Diane、Adam与COCO对话的地方,Camilla车祸后摇摇晃晃下山的通道其实是晚宴那天Camilla牵着Diane两目相视走去Adam家的近道。梦境Camilla的车祸地点对照了现实中Diane心灵最受伤害的地方。
   另外有个细节,无论车牌2GAT123、还是车、还是车前的两个人还是坐的位置和说的话,开头梦中的Camilla和最后真实中的Diane都是一样的,也表示梦中的Camilla其实是Diane自己的化身。
  
  
  
   线索5: …………………………………………………………
   Who gives a key, and why?
   钥匙是谁给的?为什么?
  
   看法:
   片中有两种钥匙,一个是蓝钥匙,一个是姨妈家的钥匙。我认为导演主要指蓝钥匙。现实中蓝钥匙是杀手给的,梦中的大蓝钥匙实际是现实中小蓝钥匙的夸张呈现。
  

        蓝钥匙:梦境中蓝钥匙在Camilla的包里。
   现实中Diane委托杀手杀Camilla,杀手给了Diane蓝钥匙。后来蓝钥匙一直在Diane家茶几上。
   林奇的提示是谁给的,为什么要给?片中并未明确交代杀手为什么要给钥匙,但从情节可推断出钥匙是用来做取证的,钥匙可打开蓝盒子,而盒子里装着杀手杀掉Camilla的证据,而蓝盒子在乞丐处。因此一切和钥匙、乞丐有关的东西,都是Diane最恐惧见到的,这也反映了梦境中与此相关的一些情节都让人觉得特别怪异恐惧,比如在酒吧外面男子被乞丐吓晕,也是这种恐惧感在梦中的发泄。

   姨妈家的钥匙:梦境中Camilla闯进姨妈家躲在桌子下,姨妈进来拿了钥匙然后走了,这里钥匙还给了一个特写,之后Betty入住,COCO将房间钥匙交给Betty,就梦境来说我没觉得有什么异样,是不是房门钥匙象征Diane希望姨妈能带给她的依靠和帮助,而COCO给她的钥匙可能是姨妈托付的,可能是COCO作为房东备用,而因为在晚宴上COCO给到Diane一些安慰,折射到梦里也让Diane觉得COCO能给她一定的依靠和帮助。
  
    
  
  
   线索6: …………………………………………………………
   6.Notice the robe, the ashtray, the coffee cup.
   注意睡袍,烟灰缸和咖啡杯
  
   看法:
   睡袍:Diane穿着睡袍走向沙发,进入回忆看见Camilla,睡袍消失。

     钢琴烟灰缸:
   先按时间来看一下:邻居来取走钢琴烟灰缸——邻居走了,茶几上烟缸没了——Diane冲
     了咖啡,拿到沙发边,进入回忆看见Camilla,烟缸出现。

   咖啡杯:
     Diane拿着咖啡杯走到沙发边,进入回忆看见Camilla,咖啡杯瞬间变成了装有威士忌的玻
  璃杯。

     所以我认为睡袍,烟灰缸和咖啡杯都是现实切入回忆的提示,是导演在梦境、现实、幻觉、回忆之间切换所运用的关键提示道具。


其它有关于睡袍、烟缸、咖啡杯的联想:
    有人认为睡袍象征着奢华,而姨妈留给Betty的奢华睡袍她一次也没穿过,都是给Camilla穿的,现实中Diane的睡袍确是非常简陋破旧,象征着Diane为Camilla付出了很多,或表明Diane羡慕Camilla享受着自己在从小在Deep River就梦想要获得的成功。 这都不无道理。
   不过我最留意的一个睡袍细节,是睡袍上别着的白色纸条,镜头有一个特写,上面写着:Enjoy yourself,Bitsie,love,auntRuth.表面看起来是Ruth阿姨的签名,实际拆开变成了a untruth.尤其是读起来更是如此,纸条上的也可理解为:享受现在贝蒂,爱,只是一个谎言!
   Diane沉溺与梦中的美好,而Camilla对Diane所谓的爱,其实也只是一场谎言!
  
   方形满是烟头的烟灰缸:
   Diane不抽烟,证明这些是Camilla留下的,其中一支烟上的口红也可以佐证。
  
    

  
  

   线索7: …………………………………………………………
   What is felt, realised and gathered at the club Silencio?
   在“寂静”(Silencio)剧场里你能感受到、意识到和推断出什么?
  
   看法:
   意识到一切都是虚幻,感受到爱的痛苦,挣扎、感受到恐惧,且去剧院是Camilla建议的,而似乎从未来过这里的Betty在剧院的反应远远强烈过Camilla,当舞台上说到一切皆为幻觉幻觉即将消失时,Betty身体剧烈的抖动,此处可意识到这其实是Diane美好的梦境,但梦境即将醒来,她将面对残忍的现实。
   蓝色小盒子也作为梦境即将结束的关键道具,在此时出现了。
  
  
  
  
  
   线索8: …………………………………………………………
   8. Did talent alone help Camilla?
   Camilla仅靠才能取得成功?
  
   看法:
   显然不是,梦境中电影选角用了大篇幅的高层内定的情节,以及Camilla对待Adam的态度,对待Diane的转变,都强烈暗示了Camilla很会利用潜规则,而绝不仅仅依靠才华获得成功。
  
  
  
   线索9: …………………………………………………………
   Note the occurrences surrounding the man behind 'Winkies'
   注意那个墙后出现的人的周围情形
  
   看法:
   Winkies墙后男人出现的三次,第一次显然在梦境中,第二次你注意他周围的情形,他身后的烟雾从红到白不断的变化,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他把玩了一下蓝色盒子后放进了纸袋,而纸袋里除了蓝色盒子还有一个易拉罐开盖、蓝盒子旁边有些血肉模糊的骨肉,之后Diane的姨父姨母从纸袋里跑出来,而下一个镜头接到Diane家茶几上的蓝色钥匙,Diane盯着蓝色钥匙眼神十分惊恐。因此从墙后乞丐周围情形来看,这一段是Diane看着蓝色钥匙幻想出来的,她想象也许蓝色盒子里装的是Camilla身体的某部分,如果她拿着蓝钥匙去找乞丐是会看到十分恐怖的画面,这想法令她无比恐惧。
  
   而第三次出现在影片最后,Diane开枪自杀后一阵烟雾,画面自然过度到乞丐,此时乞丐身后不再是烟雾,而是燃烧的火焰,是否此时才是真实的画面呢?
  
  


  
   线索10: …………………………………………………………
   Where is Aunt Ruth?
   Ruth姨妈在哪里?
  
   看法:
   Diane梦境中的姨妈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Camilla跑到她姨妈家时,姨妈准备出行,一次是Betty和Camilla都消失的时候,姨妈回来了。
   但对比影片一开始舞蹈比赛的画面,那时围绕在Diane身边的两人,却是梦境中Betty在机场遇到的老头老太。
   从Adam晚宴可得知Diane的姨父姨母已经过世了。
   所以梦境中的姨妈并不是真正的Ruth姨妈,Diane的姨妈是机场遇到的老头老太,名字也未必叫做Ruth,Diane因为觉得自己在好莱坞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现在的生活还如此落魄,觉得愧对老人家曾经的抚养和期盼,因此在梦中把真正的姨妈姨父幻化成了热心的过路人。而在Diane内心又多么渴望有一个有权势的家人可以帮助到她,于是幻想了一个富有的姨妈为她留了房子,并且为她在好莱坞闯荡做了打点(面试那段)。另外仔细看会发现梦中的姨妈和面试那段那个知名的Linney James颇有几分相似,或许那就是Diane梦境中姨妈的来源。
   而Aunt Ruth这个名称,也似乎暗示了梦中的这个姨妈根本就不存在。
  




~~~~~~~~~~~~~~~~~~~~~~~~~~~~~~~~~~~~~~~~~~~~~~~~
  
  上面提到烟缸、浴袍、咖啡杯是导演在真实和虚幻间的切换道具,这里我具体说一下我理解的本片中真实、梦境、幻觉、回忆、想像之间的切换:
  
  第一段:舞蹈画面(嗑药后的幻觉)
  第二段:地板、床、枕头(Diane的主观视角、现实)
  第三段:字幕开始,夜晚车在穆赫兰道上行驶——1小时56分35分,是Diane起床前(梦境),其中牛仔敲门声对应的是邻居的敲门声。
  
   第三段以后Diane其实一直在家,着装为吊带背心、牛仔裤和旧睡袍。她被邻居的敲门声惊醒,邻居进来拿走东西以后,Diane煮了咖啡,然后拿着咖啡杯来到沙发边,自己在沙发上自慰,自慰后起身看着茶几上的蓝色钥匙产生了强烈的幻觉,最后饮弹自尽。
  
   在此期间其它的情节均为幻觉、回忆、想像的穿插,以下详细分析。
  
  第四段:Diane起床,听到有人敲门,邻居拿走一些东西包括烟灰缸,Diane准备冲咖啡(现实)
  第五段:Diane冲咖啡时看见Camilla(幻觉)
  第六段:Diane端着咖啡走到沙发边看见Camilla躺在沙发上,Diane和Camilla爱爱(幻觉到回忆)
  第七段:片场,Diane看着Camilla和Adem亲热。(回忆)
  第八段:Camilla到Diane家道歉,被Diane拒之门外。(回忆)
  第九段:Diane在家自慰,电话铃响。(现实)
  第十段:电话铃响,Diane接电话,去晚宴。(回忆)
  第十一段:Diane与杀手在Winkie's店。(回忆)
  第十二段:看见长发乞丐和蓝色盒子,看见姨父姨母从袋子里跑出来。(想像、幻觉)
  第十三段:在家看着钥匙发抖。(现实)
  第十四段:看见姨父姨母从门缝钻进来,追赶自己。(幻觉)
  第十五段:开枪自杀。(现实)
  第十六段:乞丐画面、和Camilla在一起美好的画面、寂寞剧场的蓝发女人(死亡前的幻觉)
  
  可以看出,在真实、幻觉、回忆之间是有关键点的。
  
  Diane在准备冲咖啡时产生了幻觉,仿佛看见了Camilla,她拿着咖啡走到沙发边时,又幻觉看见Camilla躺在沙发上,此幻觉使Diane开始自慰,自慰时回忆起以前和Camilla爱爱是情景。
  
  在与Camilla的爱爱回忆中,Diane提到Camilla与Adem的私情,提到“就是因为那个男人!”,这个点触发Diane回忆在片场看见Diane和Adem亲热,以及之后Camilla来家里道歉被自己拒之门外。
  
  看着门,Diane又从回忆回到现实,现实她还在自慰中,这时听见电话铃声(可能是Camilla的助手或警探打来),电话铃声触发Diane开始回忆上一次Camilla打来的电话后她接电话去晚宴。
  
  在晚宴的回忆中,Adem宣布他与Camilla即将(结婚)时的强烈愤恨情绪及杯子破裂声,又触发了Diane进入与杀手在Winkie's店的回忆。回忆中杀手给Diane蓝色钥匙时,(现实中的Diane也正盯着桌上的钥匙发抖发呆),看着钥匙Diane开始想象如果去找乞丐会遇到怎样的情景,同时出现幻觉看见姨父姨母从袋子里跑出来,然后从门缝里跑进家中追赶自己。
  
  幻觉中的Diane崩溃了,拿出枪饮弹自尽。
  
  在死之前Diane出现了死亡幻觉,看见乞丐、看见自己和Camilla幸福的在一起,看见Silencio剧场蓝发的女人,蓝发女人说了一句“安静”之后画面全黑,声音全无,表示这个年轻的生命彻底的消失了……

 6 ) 被欺骗的和被讽刺的

    如果说有一种导演以玩弄观众来娱乐自己,那么他就是大卫林奇。
    如果说有一种电影用胡乱剪辑来哗众取宠,那么它就是《穆赫兰道》。
    如果说有一种观众拿不懂装懂来标榜个性,那么他就是在豆瓣上给这部电影五颗星的人。
    看完穆赫兰道,我很鄙视自己,竟然被两个大美女溜溜骗了近三个小时。因为从一开始我就期待着长得漂亮演技又好姑娘们能给我一出好戏,可惜就这么点要求也成奢望。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矛盾着,挣扎着,要不是她们脱衣服缠绵了一会儿,我就必须得骂人了。什么玩意?拿谁不识数呢?玩悬念先看看人家《第六感》,玩技巧再看看人家《记忆碎片》。不管什么游戏至少得有个规则吧,不能说不会搭积木结果垒塌了就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抽象玩法。同理,得先学会怎么讲故事才能拍电影呀,反正故事不够技巧凑的逻辑我是不能接受。单看“穆赫兰道”这个蹩脚的故事好像根本就支撑不了近三个小时的叙述,于是就弄碎了翻过来倒过去的讲。相信大卫林奇一定不知道“做人要厚道”这句话,不然他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糊弄人。幸亏他还选到两个靓妹,幸亏他还加了点情色,至少能有限的满足一下我们这颗永远媚俗的心。
    隔天早晨想在豆瓣上看看这片儿到底怎么回事,没成想又被严重恶心了一下,一帮电影天才在说自己High到不行的观影感受,甚至还成立了什么研究会,探讨用佛洛依德的理论来解析电影,无语了,我亲爱的影迷们,《穆赫兰道》让我有点想骂人你们却让我失去了骂人的欲望。如果一部电影真的需要你们这些天才用渊博的精神分析学知识来讲解我们才能看的懂,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读佛洛依德而非要看电影呢?那点可怜的情色还不足以满足我们和你们一样的对于电影的热情吧。
    豆瓣上这些诡异的人和事让我看到的是让大卫林奇也甘拜下风的赤裸裸的讽刺,电影本身是否具备艺术性,值不值得探讨,这些都在可怕的讽刺面前失去了意义。而讽刺本身也许才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其实《穆赫兰道》就像是曾经散掉又被胡乱订到一起可能还缺了几页的书。而且除了有几张美女的半裸画之外书里的故事也没什么意思。可笑的是它被一个人们称呼为影像大师的人订到了一起,这就产生了一种讽刺意味。如果说大卫林奇真的是大师,那我很欣赏他有勇气用砸自己招牌的方式来进行讽刺。但我不知道他要讽刺什么,可能在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就成了他要讽刺的对象。如果我们看了不谈或者根本不看,那么他能讽刺的就只有自己了。可惜我们没能把持住自己不进入他的圈套,这很悲哀。人类对待悲哀有两种态度,一是同情,这很温暖,却会让人更加悲哀。二是讽刺,这不人道,但是却有可能治愈悲哀。但我说的是有可能,讽刺只有在被讽刺对象明确的意识到之后才会发挥其治疗悲哀的作用,如果人们在被讽刺的时候却还用欣赏的眼光去享受这份讽刺,悲哀就会在你愚蠢的叫好声和掌声中迅速膨胀,是你自己让它从一个青春痘慢慢变成头脑里摘除不掉的毒瘤。它会越长越大,直到吞噬你全部的思想。从此,你的一生都要在懵懵懂懂和人云亦云中荒废,你就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自己最大的悲哀。
    所幸我没有那份能欣赏讽刺的天赋,我只是一时失足被欺骗了。但我觉得自己应该懂得浅尝辄止的道理,还不至于沦落到千古恨的地步。在感受到巨大的讽刺之后,我应该感谢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我可以在看完电影之后大喊一句“有病!”这也许不重要,但至少痛快。因为无知,我没有被佛洛依德带到被讽刺的人群里面。因为无知,我也许可以有机会走到大卫林奇身边,看着他镜头里被讽刺的人们,和他一起傻笑。

 短评

鉴于林奇真的是一个固执不讨好的神人,我自作主张地出一份力吧。致后来者:1.别说自己智商不够,看不懂确实是因为电影故弄玄虚。2.所以,看看解析吧,既然看不懂不丢人,那看看自诩看懂的人怎么说也无妨。3.宁可惭愧地后知后觉,也千万不要因为被玩弄就上火而忽视它的牛逼。→21.9.27 北影节资料馆大银幕重温。

5分钟前
  • Ocap
  • 力荐

寂静夜总会之歌好动人,因为从始至终都是你在歌唱给自己听。所以歌者死去,歌声却依然继续。你所听见的一切都是事先录好的,你所看见的一切都是幻觉。

9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几乎与现实颠倒,那些不曾实现的爱恋在梦境中达到高潮,那是心底最深处的隐蔽与渴望。爱使人变的扭曲而疯狂。

13分钟前
  • 沈书君
  • 推荐

逻辑特别清楚的人能拍出来让人捋不清逻辑的电影而且不解释

1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我相信林奇绝不是在故弄玄虚或者故作高深,他应该是个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人说电影就是在造梦,那么林奇的梦最离奇。

20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初级评:时间是个圈,空间是个圈,圈即无限。中级评:点线交集,元素启示,大即小小即大,宇宙奥秘。高级评:(...)).(..).)..

24分钟前
  • Little Punk
  • 力荐

以歌剧午夜场分界,之前五分之四的部分皆为梦境,一场因现实中强烈负罪感而自造的补偿性幻象。此幻象中,事业失败/情人变心的黛安给自己极致形象美化,模式部分照搬好莱坞类型套式:她叫贝蒂,姨妈大明星,聪明活泼,具表演天赋、乐于助人勇于冒险,失忆美女卡米拉心存感激投怀送抱;同时,夺情最恨男导遭尽羞辱,妻子外遇奸夫痛扁卡遭注销,更因神秘牛仔威胁被迫选角不喜女星,却对贝蒂美貌才华另眼相看(片场回眸)……所有梦境“参演”,主要来自穆赫兰道那次聚会上互动或目睹过的真实人物,主配亲疏视个人喜恶而定,比方导演母亲比较和蔼,就变身亲近房东;杀手冷酷高效,最想疏远的负罪同党,就让暗杀过程愚蠢狼狈……林奇之所以不给梦/现作区注,除了那并非其美学偏好,更在于如观众因迷惑而反复重看,可强化其潜意识之中对于梦碎主题的认同感。

27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A+. 目前看过对梦的叙事化最成功的案例。不像《盗梦空间》拘泥于结构作茧自缚,也不像《红辣椒》汪洋恣肆却难以收拢,而是在严密对位中保持不可预知的不稳定性,从而达成一种“自洽的疯狂”。林奇鬼魅的视点游走时刻诱发观感的颤栗,但真正让人细思恐极的破坏性,是在解梦的同时瓦解了整台“造梦机器”:梦被组装的机制与电影被拍摄和观看的过程并无区别,而本片最虚无而吊诡的逻辑正在于,它一面展示了电影拥有还原梦境体验的神奇力量,一面揭露了它在本质上的虚假:所有力量的来源,都基于我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并维持我们欲见的幻象。//巴黎午夜场二刷。比起第一次被mind fuck的震撼,这次却是被掏空的悲伤:我们都在徒劳地逃避。她活在电影中的梦里,我活在电影造的梦里。仅此而已。2022.1.9 Filmothèque

29分钟前
  • 双晚
  • 力荐

你要不想太后怕,就别总是回想其中的情节

31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ps:(再此真的想骂国内的这些影视平台,说真的又打码又大幅度删减的就不要引进资源了,先不说不尊重导演的成果,不尊重观众,像穆赫兰道这种本就是悬疑性烧脑题材的电影,删减那么多只会更加云里雾里,影响观感)片子思路非常清晰,任何的前期不合逻辑,在梦醒后一切都会解答。电影接近梦的本身,所有的日常经历和潜意识都会杂糅在梦中,就像普罗大众说的,梦是相反的。依赖的情人,热情充满才气的自己,落魄倒霉的导演,活着的姨妈…一切都是潜意识的渴望,所有的人来自于现实匆匆一瞥,来自那些挚爱和憎恨,碎片般的碎落在梦中,然而现实才是噩梦。

32分钟前
  • 懒潘潘
  • 推荐

最烂的神作,最神的烂片。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①2017-5-20六刷仍泪奔,次次均有新发现,色彩配乐机位布景皆完美。②永爱糯米,最适合做励志偶像的演员,以及没提影后真是奥斯卡不可理喻了。③凌晨的街头碎纸飘飞,冷寂萧索 | Silencio | This is all a tape-recording | It is a illusion | 迷幻的蓝色妖雾。④我在梦与现实间彷徨。⑤2021.9.23.北影节-三里屯美嘉欢乐影城-4K修复版(画质色彩极佳),深夜圆梦!这回惊觉不止一个场景与[双峰]神似。另外林奇实在太擅长混搭融调多种元素/异质性氛围了,比如寂静剧场和死亡结尾都是在惊悚恐怖与哀伤凄婉之间轮转,梦境部分的多段穿插叙事亦使观者于滑稽古怪与疑惧紧张/积极喜乐(糯米在梦里初到好莱坞的乐观憧憬之情太有感染力了)间摆荡~(9.5/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你说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

4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165】太玄乎,一个人夜里看,有点儿承受不来。百合福利真是不错,只是黑毛儿的胸实在太假了。最让我难过的是,即使是在梦里黑毛也没有开口说爱她。

42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推荐

不喜欢哲学的别看

47分钟前
  • 白羽
  • 力荐

一遍看懂,其实diane一醒来我看到她的床和毯子的颜色就知道之前的是梦了,因为太片断化,失序,而且所有人都行为刻板古怪,不会是真的。后半段有因有果才是现实。很悲伤的一个故事。一首llorando唱的人冷汗都出来了。

50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看影评前觉得自己傻逼,看影评后觉得电影牛逼!

55分钟前
  • Ruby超人小姐
  • 力荐

请第一遍就看得懂的人站出来

58分钟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对这部电影如果非挖空心思要把每一处情节都搞懂理顺,那其实有点买椟还珠了。如果说《出租车司机》里用极其迷离炫目的流光溢彩来折射出都市的妖异,那么这部电影则是用声音和色调来表现噩梦里的都市。尤其喜欢寂静酒吧那一段,充满想象力和诡异。有些电影需要的是感受而不是理解。

1小时前
  • 刘康康
  • 推荐

林奇前后几部电影,都像精神领域的公路片。路,无尽、未知、被黑暗笼罩的路。传统类型片一路撞车刹车踩油门,哪怕碰上个搭车的,最后总能到达一个期想的终点。林奇的电影,半路会掉进坑里,不然就是根本没有终点,你根本不知道车子会开向哪里。这部电影关于噩梦,也关于鲜亮美丽的好莱坞。

1小时前
  • 木卫二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