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字幕在男主边走边打电话的那一刻出现时,我仿佛明白了导演想说的话。生活的表面光滑亮丽,深处却凄切:说爱的舍不得的不一定会照顾你,逝去的年华没人能够补偿更加无以明述。我们每个人都在维持生活的华丽表面,这里面包括学识地位,外表风度,金钱魅力,可是这背后呢?当女主发现桌上有两个杯子时心里还很欢喜,旋刻明白男主落荒而逃时,毅然离开后的她心里也明白他们之间是有某种情愫的。只是现实,太过华丽了,掀开后彼此都不能交代对方吧。他穿着拖鞋逃走了的画面,真让人说不出的痛哭感。中年丧妻的他不是可怜,否则狗自然留着,只是一个人的一生结束了,那么轻,那么轻。
这就是男人和他们无法克制的汹涌情欲。这就是年轻鲜活的肉体对中年男人散发的致命吸引力。缠绵着一个身体脑中浮现的是另一具诱惑幻影这就是男人。身体不行了还要想着有的没的这就是男人。
一边是无法回避的家庭责任,一边是同样无法回避的内心隐秘欲望。可以说,片中的常务做得非常好了。压抑欲望,尽职尽责。然而对于主动投怀送抱的女生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这样看来,常务为了自己的忠诚拒绝见面——仅仅见面而已,自己想多了吧,也是相当自私呢。
看安圣基从头到尾不出戏。这张脸怎么看都像老年版梁朝伟。
生命總讓人眷戀不已。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在《追憶逝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中寫道:「我們對生命的眷戀只不過像一種年深日久的擺脫不掉的愛情關係。它的力量在於它的持續不斷。一旦死亡來割斷這種關係,我們想長生不死的願望也將消除。」換言之,死亡否定了生命,是人生延續下去的威脅與阻礙。然而生即死,生命的開始必然伴隨著結束,因而我們只能像溺水之人般不斷掙扎,只盼在完全被死亡淹沒之前,能再次吸取任何一絲屬於生命的氣息。
然而,年屆耄耋的導演林權澤卻直視死亡。電影《花葬》以隆重且龐大的送葬行列開場,喪服與景物交織出的黑白灰色調莊嚴肅穆,同時也襯托出死亡所象徵的毫無生氣。下個場景是醫院病房,監控生命跡象的儀器傳出尖銳刺耳的聲響,吳正錫(安聖基飾)的妻子丁珍敬(金好貞飾)在睡夢中安詳離世。接連兩場戲都直指死亡,林權澤毫無掩飾地凸顯出一個迥異於我們所熟悉世界──生的世界──的奇特氛圍。不僅於此,他更展現死亡的侵蝕力量:吳正錫因攝護腺腫大無法自行排尿,必須時常到診所由醫護人員協助導尿。圍繞在吳正錫周圍的,不是已逝的生命,就是逐漸衰敗、喪失生機的生命。
不過,誠如韓文片名「화장」(化妝/火葬)的雙重涵義所代表的生與死,林權澤自然不會只耽溺於死亡的呈現。相對於吳正錫,便是被視為化妝品公司門面的新進員工秋恩珠(金圭麗飾)。她的出現總是伴隨著清新的妝容、明亮繽紛的洋裝和甜美的笑容,無時無刻都散發出一股春天般的生命力,實在動人。秋恩珠和吳正錫的形象扎扎實實對比出青春與老邁、生與死、煥發與衰敗……,就好比《蘿莉塔:情陷謬思》(은교,2012)的恩喬和李寂寥,那樣鮮明,甚至鮮明到過分殘酷,令人不忍直視。
如此強烈的反差雖然有些刻意,卻是必要之舉,因為那恰好反映出吳正錫對生命的渴望。隨身攜帶尿袋的吳正錫,照顧著行動不便的罹癌妻子,幫她把屎把尿。於是乎,在吳正錫的身上,彷彿隨時都瀰漫著屎尿穢物的腐臭氣味;當然,這種氣味也是來自於他倆那青春不再的軀體和生命。片中一幕:吳正錫的女兒在親眼見到母親失禁時,難過地拋下一句「媽媽為什麼會變這樣」後便逃離病房,留下父親獨自為母親清理,無情揭示出青春對衰老的不解與遺棄,更加深兩者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被狠狠拋棄在死亡那一端的吳正錫,依然眷戀著生命,因而有意無意地窺視著秋恩珠,因為她所代表的正是持續鼓動的生命:有激情,也有熱情。
吳正錫對秋恩珠的情慾表現得既隱晦又壓抑,多靠眼睛來接受種種的感官刺激,讓這段關係始終游移/猶疑在出軌的禁忌邊緣。如若情色是人類踰越侷限與禁忌,探索生命各種可能、追求極致經驗的企圖,那麼吳正錫的舉止與其說是對妻子的不忠,倒不如看作對生命的迷戀;畢竟唯有情慾,可以讓他暫時脫離死亡氣息的籠罩,再度體驗生命的律動。因此一場異想/意想式的性愛,不僅滿足了吳正錫對秋恩珠的欲求,以及突破死亡制限的渴望,同時還讓瀕臨死亡的癌妻得以重新感受生命的氣息。
在這部以三角情慾流轉為主軸的電影裡,這場性愛竟成了吳正錫最大程度的解放。因為吳正錫如同傳統的韓國男人,好勝要強,亟欲表現自己的能力,是以事業對他而言,是人生最大的重心。片中,不管是在病房照顧妻子,還是服喪期間,不時可見吳正錫透過電話聯繫公司,就連同事來弔唁時,都還帶著公事來找他討論。渡邊淳一曾言:「男人是一種社會性頗強的生物。」相較於個人的生活與內在需求的滿足,多數男人顯然更在乎社會地位所構築出的自我,這也是社會所賦予男性的形象。於是,吳正錫自然而然隱藏起自己的內心,從不向人透露真實情感(女兒曾問他愛不愛媽媽,但他沒回答)。從這個角度來看,韓文片名所指的「化妝」除了象徵生存,其實也是種粉飾,就像吳正錫以愛妻「好丈夫」和盡責「好主管」的形象來裝扮自己,藉以掩飾心中的暗潮洶湧。
電影結束在一通公事電話上,恰好反映出吳正錫的人生選擇。因此當秋恩珠去找吳正錫時,她見到的只是桌上的紅酒與食物,好似吳正錫對她的告別,也是獻給青春生命的祭品。於是當吳正錫依照妻子的遺願,將她生前的愛犬送到醫院時,我們可以想見,他所安樂死的不是狗,而是自我的情感與欲求,從今爾後他將繼續以「化妝」後的壓抑形象度過餘生。
挺喜欢这片的压抑气质,似乎是男人到了某个年纪自然而发的沉和重,与身边躺着的是大胸妹还是糟糠妻是无关的。电影节After party时候和安圣基聊了会儿,他说他演完觉得很累。我想他虽然比自己演绎的角色光鲜幸运很多,但同样到了这个年纪,感同身受的无奈与疲惫,诶,也算是双重的摧残了。
动人
安圣基有梁朝伟的感觉,这电影的气质不错。
20141005,《化妆,火葬》记者会。先看了片,安圣基幻想中的金圭丽一瞬间全裸镜头太美,但全片一直很压抑内敛。个人感觉这次转型并不算成功,还是希望再看到《悲歌一曲》《醉画仙》那样只要他才拍得出来的片子。老林的手没有去年抖得厉害,总之国宝千万要保重啊!
最美的镜头是秋开车扬长而去
十年后的上流人生,炒年糕和费列罗之间的选择,大部分男人都动过的“妻死复寻欢”之念,拍得几乎不费气力,老道而无所顾忌,也许十年后会有直言之士,在中影史里将谋凯的辉煌写成偶然的幸运,但林权泽的坚守和从容可以保全韩影第二个五十年。
看到一篇评论说【还是要和相爱的人过一生,不然那么痛苦那么惨】,有点哑然失笑,爱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应该会是我本届siff看的最惊喜电影了,被忽视的好电影,有点韩版《爱》的意思,去掉情色部分会更好。老导演的道行果然不凡,迟张有度的掌控,内敛深厚的情绪,都是我观影专注度提升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这部作品显然很成功。另外安圣基的表演的确实好,不愧是韩国殿堂级别的演员。
作为重要的构成之一,那个令男主角精神出轨的角色,有点苍白。
发乎情,止乎礼
爱与死的哲学面的讨论就不涉及了,单说一下情感部分。片中女儿说男主不爱妻子,我也觉得不爱,他就是尽职尽责照顾她而已,一点都没有爱的感觉,看起来女儿和妻妹更爱妻子一些,但她们除了嚎啕大哭以外,都对照顾患病的妻子觉得不适(我求自己如果将来要照顾病床上的父母的话,可千万别这样),她们爱的只是那个曾经健康的妻子吧。比起这种爱,还不如男主的责任心来得实在点。男主喜欢恩珠又拒绝了她,可能他更爱的是青春与生机?可他给我的感觉都不像是有生活欲望与激情的人。片头的送葬是整部电影故事的缩影,他走在漆黑的送葬道路上,回头望了望那一抹红。最后安乐狗的选择是来自佛家思想么,理解却难以接受。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想尿尿不出,想射不能射,自控不大好,中年不服老~
中年男子的贪念与克制。林权泽和安圣基是黄金搭档,只是我们这个年纪对这种压抑而老成的故事不容易体会吧
不知为何,感觉没有拍出来的必要。
中年丧妻危机+精神出轨,暂时理解不了中年男人的烦恼。
欲望与鲜活,需要抑制;压力与死亡,却要忍受。如果说欲望对于生活是转瞬即逝的,那么痛苦对于死亡来说,也不过是一瞬。只要找到合适的疏通办法,忍一忍,都能过去。女最后在男家中看到桌上一盘饼干干果,一盘水果,两瓶红酒,她选择了更具诱惑力的水果,以前说过的红酒的日久弥新早已抛到脑后
单单欣赏老导演精纯的手艺已是一种享受,更何况这里讲的是怎样微妙、幽隐的情感,真的对人太了解了,叹为观止!
但凡恋恋不舍欲拒还迎,都不免有种婊的气质
结尾收的漂亮,理所应当的事情就是这样错过去了~
太悲观了!垂老之林权泽也学哈内克的《爱》,拍摄了一部惨淡直面人体衰老与死亡的电影,爱与责任,家庭与诱惑,终究不过是一缕青烟丶一抔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