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纯粹个人理解剧透。。。
制片人,导演,编剧三人组之前的丰功伟绩是三部著名的剧情类电视剧:Felicity (1998),Alias (2001)以及Lost(2004)。在电视剧界混了满久的三个人终于按耐不住,玩了一部狠电影。
这个电影之所以引起我及他人的强烈关注,起源于它很早就出现的“流氓”预告片:歌舞升平的纽约突然就被袭击了,爆炸声四起,房散楼塌,异样的怪叫声,人们四处奔逃。很多诡异场景就这样通过一架摇晃的DV颤抖的展现出来。
说它“流氓”,是因为最早的预告片是在《Transformers》上映前突现的甚至连电影名字都没有,到正式预告片才知道叫“Cloverfiled”,一个奇怪的名字。关于到底是什么袭击了纽约,网上狂野的猜测有恐怖分子(类似9/11),变形金刚(?这个有点搞笑),哥斯拉,Lost延伸版剧情,外星人以及上帝(!这个更搞)。由此在上映前,整个制作团队所做的就是花尽了心思保密和调戏电影观众。
灾难浩劫类电影大概有5类:
外星入侵类:Independence Day
真实事件类:Titanic
病毒传播类:I am Legend
怪兽袭击类:Godzilla
自然灾害类:The Day After Tomorrow;Armageddon
经典的此类电影都是靠视效和特技来逼真表现的,画面一定是惊艳的,前因后果一定是交待了的,人类一定是希望般存活的。
Cloverfield都没有做到,相像的就是又次告诉全世界,纽约市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是被莫名其妙侵犯的首选;而且自由女神像总是成为倒霉的对象。
整个影片的设计有很大新意:故事背景是很老套的,但所有设置都是为了追求让人非常过瘾的真实感。
一卷私人的录影带,断断续续的记录了曼哈顿浩劫的片断。为了强调此录影带的“真实”,还会突兀的穿插没有被洗掉的男主的一些私人生活片断。由于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看得人一身冷汗。画面接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摇晃或者抖动的,感觉你就是那个举着摄影机的人,跟着朋友们逃命。砖块飞来,你也想本能的躲闪。电影也没有糊弄你,那些惊天动地的劫难场面一点也没拉下。
政府该事件的档案里收藏了一卷录影带,发现于被毁灭后的曼哈顿。
录影带一开始记录的是朋友们开party为男主角送行,party上大家唧唧歪歪聊八卦。谈笑间末日将临,5个朋友慌乱的带着这部一直开着的DV机开始逃亡,不断地受到各种袭击。怪兽毁坏了所有连接曼哈顿的桥梁,男主角弟弟死后,一行人开始朝城中进发去解救男主角女友。遭遇大小怪兽,军队,掉落的直升机。最终只剩下伤重的男主角和其女友对着这台忠诚工作的DV惨淡的说出遗言死去。
DV被埋在了中央公园的草丛中。
Cloverfiled是什么意思?政府档案的代号,指代事件中的怪兽们以及被摧毁的曼哈顿岛
到底什么袭击了纽约?哥斯拉和外星人混合版的谜样生物们。样貌外星,体型巨大,多足多肢,有尾,吃人,皮硬。并且是有很多只不同种类的怪兽同时袭击纽约,随行的有很多小型爬行类硬壳怪物,咬人,伤重者最终会七孔流血自爆而死 (原因不明)。
怪兽起因来源?未知未解释,突然出现,来源和目的完全没有交待,似乎唯一喜好就是吃人加毁灭楼房。
人类的对策?疯狂逃跑。军队的密集攻击似乎都无效,B2轰炸机也没用,并且怪物数量惊人,经过处寸草不生,几乎留在纽约就是死路一条。
结局?一无所知。开放式绝望气息结局,是否其他地方也被攻击了,是否最后怪物们被消灭了。。。什么都没有再交待。
为了表现最大的真实,还有很多细节,比如:
自由女神像被暴了头,此头猛飞到主角们party楼下的大街上,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聚拢起来用手机猛拍自由女神像的残头。(想想确实生动)
人们都在奔逃,趁火打劫的最先冲进的是当然是电子产品店。
女人光着脚逃命的时候还是会把高跟鞋拎在手上。
影片最大的不真实就是那部怎么摔都不烂,超强待机电池,画面清晰,可以当武器用还有夜视功能的DV机。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中确实会头晕或者其他不适(比如右边同去的朋友想吐,左边的黑人小哥一直在紧张的甩脚),建议坐中后排。由此,我猜对电影的评价也一定会两级分化。
此外值得提一下的是去年的一部电影:The Mist
见
http://www.douban.com/review/1272951/这是一部科幻恐怖片 脱胎于史蒂芬金的小说 讲得也是怪物袭击人类的故事 手法也很新颖
看完Cloverfield,突然觉得The Mist很有点像衔接着它的前传
Xinya
《I AM A LEGEND》(我是传奇)和Clover field这两部电影,并没有什么内在过多联系。只是很巧合,他们却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以末世为背景,都是科幻题材,都是以纽约为地点,以纽约人为视角。也都是讲述了小人物的故事。更兼之挡期比较接近。也是就一并写了。
《我是传奇》是一部多少头重脚轻的作品。讲述了主人公Robert Neville(Will Simith饰演)是一场病毒浩劫的唯一幸存者,独自带着一条狗在空无一人沦为鸟居狐穴的纽约生存并对抗变异生物的故事。其实这个引起很多争论的作品早以有之,这部其实是翻拍了。早在10多年前我国的《科幻世界》杂志就有过原著的翻译。这是基本没有人有印象了。
其实这个题材,也并不新鲜,早在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超级经典科幻电影《十二猴子》中,就可以见到类似场景。只是电影这次的重点不在于巨大的破坏力和恐怖的异形,而是在于末世中人类的内心斗争。可怕的不是丧尸,而是孤独,而是末世的绝望。一个人带这一条狗每天就穿梭于空无一人的纽约,打猎野鹿,和服装店里的人偶说话,用广播无望的寻找幸存者。。到了晚上就只能龟缩在家中,防备那些白天见不得光但是夜晚无比凶悍的丧尸(夜魔)。。。。
夜魔也好,战斗也好,最后的救世也好。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人类内心的孤独和恐慌,是痛苦和人类用自己信仰勇气与绝望斗争的过程。真的,砸了2亿多美圆,就拍一个人一条狗,全世界也就HOLLYWOOD干的出这种事情。但是WILL的表演的确非常精彩。当然,还有他那条狗,可以说两个最佳演员,WILL和SAM(狗的名字)。
但是为什么说多少虎头蛇尾。主要前半段,WILL自己和孤独及夜魔的斗争很精彩,他的孤独,他的抗争。他和SAM的感情。全剧在SAM之死中达到了高潮,刺激,悬念,悲情,痛楚,狂怒等等心理元素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女人和孩子的出现多少有些突兀,因为这个女性的出现和他的角色设定和表现多少欠缺自然,如果从较光明的结局来说,还是可以的,只是让人觉的破坏了协调和全戏的精华部分。不过我觉的也并非不能理解。因为这毕竟是要面队大部分观众的, 大众也需要一个较光明的结局。
另外戏中多次出现教堂和宗教的隐喻,包括最后女人和孩子进入那个避难村时门口出现的教堂影象。也很强的宗教说教救世意味。可以说也代表了一种宗教对当代科学发展的疑虑既——探索生命的源泉是否会带来毁灭的问题。不过我以为,在这部这么大众化的作品中添加那么多基督教元素,是不恰当的。
最后说说夜魔,其实这个戏里的丧尸,并非我们理解的如在《生化危机》里那样的丧尸。用夜魔而不是僵尸来称呼他们更为恰当。因为他们只是因为基因突变而成为另一种生物而已,并没有完全丧失智慧,思考和感情,而且他们也有社会组织。其实,“我是传奇”这个名字,不但对WILL和人类是如此。对于夜魔也是如此。
这个电影我是一个人看的,当时因为时间的问题,整个电影院也就3,2个人。加上异国的孤独。看的我是声泪具下,多次流泪。异乡的孤独使的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男人的孤独使的我有了深切的同感,这部电影不推荐和女朋友一起看,自己好好静静的思考生命吧。
其实,别的不说,就看到满鬓苍白的WILL如此精彩细腻的表演,就足以获得最大的感动了。
如果说《我是传奇》是一部很静的电影。《Cloverfield》就是一个乱字了。。。。
这个电影是以一个DV的视角来展示一场纽约被莫名怪兽破坏的过程。手法新颖,必然造成大量的话题。
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直接翻译是苜蓿地的意思。这个电影目前还没有标准的中文名。港台的译名总觉的不够达意而庸俗化了。这个名字据说是电影公司派拉蒙为了保密的缘故而起的,甚至演员都始终没有拿到完整的剧本,就是那样没头没脑的靠自己体会——体会大灾难中小人物的感觉。
因为在国外看的缘故,自然没有中文字幕,而且DV自然不可能完全清晰,而里面也有大量生活化的对话。所以有些看的糊涂。不过人们看到自由女神象头落到街上的怒吼却是可以真实的展现出主题——就是OH!MY GOD!!!!(真是喊的中气十足)。
电影很有特色,场面宏大,但是就是很难看清楚怪兽的摸样,也搞不清楚前因后果,甚至无结果而终——大家都死了,就剩下那盘录象带。可以说,把你的心勾出出来却就是不让你过瘾。而且摇晃的DV效果也足以让一些观众头晕(可参考〈集结号〉,不过比那个厉害)。
我知道。。。中国观众中有一群喜欢琢磨的人,这电影对这群人,必然是一个折磨。因为没头没尾啊。可以的让他们很痛苦,而且骂娘找不到地方骂。。因为这本来就是一DV啊,人家不交代清楚是合理的,你再不服气,再骂人也是没用的。DV啊,老百姓啊,又不是宏观电影。。。嘿嘿,真有意思。甚至DV最后主人公说的那话也点了这点:“现在是几点几分,纽约被不明的怪物袭击了,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你们应该知道的比我多。。。。”看到没有。人家都说了,不知道。。你们就叫唤去吧。。。
就电影背景本身来看,其实不是传统的美国电影,而是哥斯拉式的日本怪兽电影。怪兽莫名其妙的出现,毁灭城市,也不知天上掉下来的还是海里出来的。军队出动坦克飞机大炮大战巨兽。。。WOW,真是标准的日本段子。也怪不得电影里使了吃奶劲要向日本致敬——无数次提到去日本,让主角在DV前说日语,PARTY里几次特写的日本国旗,墙上的日本风挂饰。。。不过也有些地方是很标准的美国设定,比如那些大虫,这个很有星河战队的感觉,绝对美式风。比如那个被怪兽弄伤中毒眼睛流血的女性,显然又有点调侃《我是传奇》的感觉,只有那个很模糊的似乎那女的有东西开膛破肚的画面,也让人想起了《异形》和《独立日)。。。哎。。。还真是一个大杂烩啊。
在这个怪兽片中,没有超人,也没有国家英雄,讲的就是普通人那种惊恐,害怕,绝望。立意深刻,让人深思。那种世界末日突然到来无处可逃彻底绝望的感觉。。。
不过电影其实还是很赞的,怪兽的设定很有想象。结合了后现代主义人们对于那些恶心的要求,总之和有点可爱的哥斯拉不同,这次的怪兽都是些很恶心的东西,感觉是动物肢体的大杂烩。我很怀疑,这个设定是参考了美国一部海洋怪兽电影《极度深寒》(讲一个大章鱼式的怪兽袭击一个大轮船)。感觉那个头很有相似的地方。另外,军迷也可以看到,焊马吉普,M1A2坦克,M2A2步兵战车,F117轰炸机,火箭炮(看不清是美国哪号)黑鹰直升机等等大战怪兽的场景。
不过真的,这片子是很过瘾,只是就是过瘾到一个高度了就戛然而止了(说黄一点就是挺了半天就是X不出来)。。。让人不爽啊。。。不过也许真因为如此,才会激起更多话题吧。
也不知道怎么了,纽约怎么最近总是成为电影中的毁灭题材。。怪不是有人恨房价太贵了,要打击一下房地产市场吧。这电影推荐仇恨美帝的FQ们,看你们憎恨的美帝嚎叫鼠窜,估计FQ们大大的过瘾啊。
最后,不知道有没有续集,看样子是没有的我是希望有续集的,至少告诉我一个事实,子弹炮弹到底能不能对怪兽伤害,为什么大家都受伤了,就一个人中毒呢。。。唉。。。捉摸不是一个好习惯,累人啊。。。
你在咖啡店喝纯净水,或者站在小便槽前面尿尿,突然耳听一声巨响,于是急急冲出门去,发现街上挤满了人。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准能看到全球人民群众的新民俗 ---N个人掏出手机或者DV开始拍摄。大家心里面的想法完全一致:操,我要是能把这个上传到Youtube(土豆、6房、优酷),那我还不马上红到毙啊?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恶俗。看见肥婆掉进水沟里,没有人救人,而是站成一圈拍摄。看见交通事故死伤惨重,没有人打120,而是站在一边拍照。看到自己家着火,老婆孩子正拍着窗呼救。。。。。咳,对吧,这个我也不能保证所有人第一时间打110人,而不是撩起衣服掏出手机准备拍摄。最后这种情况是针对恶俗的一种反讽,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机会不大,但是在银幕上就不一样了。
手机摄影/像和便携式DV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记录历史”。人们在磁盘上保留一段视频或者几张照片,就觉得记载了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虚妄,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不过,似乎所有人都对此不以为意,哪怕艳照门也不能阻拦人们购买DV的热情。或者说,反而刺激了人们购买DV的热情。如果那样的事情都可以记载,那么什么是不可以记载的呢?
所以,《科洛弗档案》让我觉得非常棒。纽约被毁,朋友被杀,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一个DV狂连续不断地拍摄。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拍摄了怪兽口腔的内部结构,并附有特写。当他的脑袋掉落下来时,DV依然在工作,记录了这残酷血腥的一幕。看到这里,我失声大笑,觉得这种讽刺真是到了骨头里面,把人打得活活跳起来,有种把DV和手机扔远一点的冲动。
这部片子全部是用DV的角度来拍摄,让许多人看了抱怨头晕。好在读者和观众都是训练出来的,当年看《布莱尔女巫》的时候,抗议的声浪比现在更高。我乐观地看到这种变化,觉得对人类应该充满信心。冒犯所有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第一个冒犯的人会被痛恨并被铭记,到了第十个人的时候人们已经司空见惯,而且积极主动地准备从中挑选出一个来奉为大师,以便膜拜。
用这种视角来拍摄的好处在于很真实,甚至可以从镜头里看出主人公的心理,这比表演还要有趣。说好了全家去海南晒太阳,你负责DV摄影,记录下这 “开心一刻”。回来发现,你的镜头里家人的成分很少,但是充满了各种对大波美眉胸部和大腿的特写,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觉得开篇30分钟不明所以的人,如果能把握这条线索,那么对本片应该充满兴趣。而如果抱定了要看一部怪兽大片的念头,当然会觉得很无聊,拍个鸟拍,赶紧把怪物弄出来才是正经的。拍DV是用自己目光的焦点去思考和记录,而看DV是借用别人的眼睛去观察和体会。所以,镜头晃不晃?当然晃。不过重要不重要?一点不重要。因为你看的并不是稳定清晰的画面,而是感受当事人的感受。稳定清晰的画面被打破了,那么真实的感觉反而和你水乳交融,一滴不剩地全部传递给了你。看《科洛弗档案》,你不会随时想着:啊,导演真棒!而是随时都很投入。
特技在这部片子里的确存在,但是和许多大片相比,你不会从画面里看出一个特效设计师随时跳出来对你说:瞧!这是我弄的,比真的还真!看电影,看到觉得特效真牛逼,那么这个特效其实是失败的。科洛弗档案》里的特效不少,但是在DV的取景框里刚刚好。因为它的重点不在于怪兽多么巨大、恐怖,而在于表现人们的恐慌和绝望。当怪兽成为故事背景的时候,反而让所有特效都成立了,观众会倾向于相信真有那么个东西存在,哪怕它只是经常出现在DV的一角,或者经常被物体遮住。
让人真正佩服的是手持DV的男二号,我对他的肱二头肌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之情。一个多小时的片子里,这厮一直在拍摄拍摄拍摄。兄弟,难道你不觉得手酸么?在哪里买的超级电池?这也让我觉得非常可乐,想到他的执着,无论摸爬滚打都保持摄影,就让人觉得发噱。喜剧演员未必一定要出现在镜头里,这就是我的新发现。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历史见证和记录者的时代里,Youtube上的一夜成名鼓舞着这种偏执和疯狂。《科洛弗档案》所表现的DV至死,是一次良性的解毒。不过,没有觉察这一点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它的确可以简简单单当作是一部灾难恐怖片来看,而且也的确很好看。
港台译法把它称之为《末世凶煞》,很恶俗,但是我觉得刚刚好。
观看前请自行服用晕车药!!!!
拍的太拖拉,前面20分钟没意思,最刺激的地方也就是第一次出门,群众演员,DV手法,特效与场面看起来非常真实,但后来拍的跟普通怪兽恐怖片没什么两样,看的我昏昏欲睡
Lost的编剧不是随便盖的
晃动的镜头更添真实感,在死亡面前友情爱情变的盛大,我在想为了一个人而死去那么多朋友值不值得?如果我是男主角,我一定不能让自己的朋友冒这样的危险,即使是我一个人面对死亡。
美国版哥斯拉。。。好吧~还是很震撼的,就是有点晕
惊悚得虎头蛇尾,完全dv的一部片子...假装纪实档案,就是镜头晃动得厉害
故事挺无脑,但是冲击力和代入感很强。取向方面太价值观了,如果改成单方面逃亡会更有代入感。主角是那部一直不停电的摄像机吧???
爱一个人,就让他知道,把他牢牢攥在手里,连同身体、灵魂和心,别等到怪兽入侵地球,别等到火山爆发严寒冻死人,也别等到他牵起别人的手。到那个时候,再说“我爱你”已经晚了。
在手持拍摄这种稍有新意创作手法包装下的老套科幻片,豆瓣评星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创作手法不过也就是《女巫布莱尔》的老一套,流俗的故事、没有打动我的情节还只能归为平庸。
对伪纪录片防御无效
电池续航能力太坑爹,我一直期望它几时才能耗完,可就是一直晃,晃,晃,一直晃.....
全片下来都是拿着神器的啰嗦男: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萝卜......
想法是好的,把一个老旧的故事换种方式讲。但是镜头太晃,看到头大。。。效果很压抑,但是真的不喜欢
哥斯拉版的死亡录像~夜视镜头貌似是这类伪纪录片风格电影的必用元素了 场景宏大 演员还是有在演戏的做作表现 细节不够突出 还有很多逻辑bug 建筑毁坏场景很有鬼屋魔影5的风格 可惜没鬼屋做的出色 当然特技有所局限 另外音效做的很好 在杂乱吵闹的环境中突出主角的声音很体现功力
眾口都在津津樂談DV拍攝,倒是無人提及幾名演員所發揮出來的能量。那種表情、臺詞與劇情推進之間的銜接非常原生態,絲毫不見加工痕跡,最大限度呈現了臨場感和末世感。
这个拿摄影机的人真是太烦了,真他妈的话痨。一开始搭讪Marlene,害她晚上没走;后来到处说Rob和Beth的私情;在地铁又说冷笑话。你他妈的最该先死。其次就是Rob。。为了个女神连命都不要了。。反正都是些傻逼,早点死比较好;还有,最后的cast居然要放10分钟!你他妈装什么超级大片!
其实拍的还行,将伪纪录片形式运用于灾难怪兽片典范,但是手持DV拍摄缺点也暴露无遗,1.摄像机摇晃的让人想吐,优点是可以让观众第一人称视角身临其境,立马主观代入角色。2.男主非常不讨喜!前面交代了一大堆富二代们花天酒地,朋友睡一觉强行成了真爱,为了所谓的真爱,不顾家庭父母和身边朋友的安全着想,跑到最危险的地方作死,罩着主角光环强行让队友全体狗带。3.70分钟正片10分钟字幕,导演你厉害!灌水也不是这么玩的!还以为最后有花絮彩蛋。4.一个堂堂身高几百米的巨兽,居然会低头咬死一个一米多的人?这就如同一个普通人会低头去咬蚂蚁一样不靠谱!
除了部分情节设置不合理和唐突的结局外,这绝对是一部佳作!第一视角的片在今年就有不少,派对有的《X计划》,超能力有《超能失控》,但都没灾难题材来的适合.通过DV灾难的降临让人身临其境,没有全景告诉你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分镜头告诉你政府的应对措施.第一视角把恐惧,紧张,迷茫气氛营造到了极致.
一票电视小明星里居然能挑出来不少熟悉面孔。Anyway我尖叫了所以。。电影四星起跳本应合乎逻辑,只是狗男女非要死在一起cliche我无法忍受。
美国人总觉得有人要收拾他们,不是恐怖分子就是大怪物,要是没人给他们找点儿不痛快,他们就简直一天都他娘的过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