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三十九级台阶

HD中字

主演:罗伯特·多纳特,玛德琳·卡洛,露西·曼海姆,戈弗雷·特尔,佩吉·阿什克罗福特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35

 剧照

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1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2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3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4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5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6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13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14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15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16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17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18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19三十九级台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三十九级台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音乐厅中传来枪声,观众们一片惊慌。一位外国女子(露西•曼娜海姆饰)询问理查德•汉内(罗伯特•多纳特饰)是否可以在他家中过夜。次日该女子在被杀之前告诉理查德必须阻止间谍组织“三十九级台阶”将国家机密偷偷送出英国。汉内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杀人凶手无奈前往苏格兰高地寻找线索,在火车上他寻求一位叫做帕梅拉(玛德琳•卡罗尔饰)的金发年轻女子帮助,但她却马上向警察告发了他。他找到了“三十九级台阶”的领导人乔丹教授,但随即被陷害入狱。侥幸逃脱后又由于帕梅拉的告发被两位伪装成便衣警察的人带走,并且他们还把帕梅拉和他铐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树立而死战犯明明是我的人生美眉校探 电影版惹鬼回路3叶落长安守护天使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SICK'S恕乃抄~内阁情报调査室特务事项専従系事件簿~以爱为营雪山之火圣诞及时爱我们的翻译官欲之火生死搭档两个人的梦想与恋爱女警出更我的砍价女王拉斯维加斯第一季棒子老虎鸡海军罪案调查处 悉尼机动部队—伙伴粤语魔法保姆麦克菲送我上青云(独家纪录片)球手们第三季名校风暴第一季圣诞精灵

 长篇影评

 1 ) 【2022235第三十九级台阶】

8.2分 虽然这部电影在希粉这边算不得热门电影,但是这部确实我个人蛮喜欢的,原因在于: ①电影里男主的果敢、睿智、见招拆招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②电影中三名女性角色的各显神通,对于男主的帮助,除女主可能为了感情戏,确实脑子有点跟不上外。 ③算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教育片吧。 ④“记忆先生”这个梗貌似是根据现实人物改编,感叹一下,真的很有职业道德。 ⑤动作很有舞台剧的感觉,完全没有拖沓之感,一个动作压一个动作,敏捷干脆,不费一个镜头。 比起很多电影,只有主角智商在线碾压众人,这部电影满大街IQ180人群,从剧院随机找到的男主到农村偶遇的农妇,个个都脑子灵光啊,男主作为某间谍随机找到的接力棒人物,比专业人士都专业啊,心理素质极强,各种场合不怯场,对于线索的发掘速度不亚于侦探,干啥啥行,即兴演讲还能带动周围气氛,让观众沸腾。交给他任务的女人观察分析能力俱佳,协助他逃跑的农妇反侦查能力强冷静缜密,唯独女主智商堪忧。 女主这个角色可能只是为了拍出欢喜冤家感的爱情故事,对男主的帮助并不大,更多的是缘分助力,工具人的误打误撞,恋爱部分也是蛮有趣的,尤其是男主明明内心超级温柔,却故意逗女主表现的很坏,嘴巴不饶人,这种外刚内柔的反差萌很拉好感,两人也在争吵不休的过程中彼此理解包容,最终走到了一起,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智商互补吧。我个人倒是认为,男主跟间谍女或者农妇女更搭一些。

 2 ) 《三十九级台阶》中的三个女人

文/caesarphoenix

也许是因为电影出现时叙事文学(小说)已经充分发展、达到了相当高度,剧情片发展起来感觉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比如希区柯克这部1935年的《三十九级台阶》,现在又有多少影片能比它的节奏更加精准迅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安放这样大量的情节、同时保持条理分明引人入胜?
就算希区柯克本人,他四五十年代的一些作品也比不上这部。

这部影片中主要有三个女性角色:女间谍安娜·贝拉·史密斯,农夫妻子玛格丽特,火车上被强吻的帕米拉。
1.女间谍是汉纳卷入这场阴谋的原因:正是她在剧场里开枪,在拥挤的人潮推攘中被汉纳抱住、走出剧院后要求汉纳带其回家。(比较吊诡的是,绕了一大圈、关于这个阴谋的线索最后还是回到了剧场。)她的死也直接造成汉纳作为杀人凶手被缉捕。
女间谍宣称自己没有国家、谁付得钱多就为谁服务,安娜·贝拉·史密斯的名字也只是可以随意更换的假名。加上在汉纳家中异乎寻常的谨慎,仿佛都说明了她是一个游走于道德边缘的职业间谍。但临死前嘱托给汉纳下一步的线索却暴露了她内心作为英国人的爱国主义(否则都要死了还管什么任务)。
她的死也是本片最具戏剧化的桥段,阻止机密泄漏的任务由此转移到本与此无关的汉纳身上。
2.在火车上强吻帕米拉也没能说服其帮助自己度过危机,汉纳来到了一个农夫家,准备在前往“女间谍在苏格兰地图上所圈的教授家”前休息一夜。农夫妻子玛格丽特(汉纳在走前特地问了她的名字、当然也吻了她)在这一段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她是一个在城市长大却嫁到乡村、为比自己大的多的丈夫操持家务(刚见到她时汉纳以为她是农夫的女儿)同时还要忍受他易于吃醋的性格和不断的家庭暴力。
正是她把农夫(儿子)的大衣送给了汉纳,而正是大衣里的《圣经》挡住了教授的子弹。而在汉纳和警察解释这一情况时,影片插入了一个丈夫发现大衣不见了殴打妻子的镜头,在节奏如此紧凑的影片中做这样的处理,不得不说农夫妻子实在太令人同情。
3.帕米拉的出场是在火车包厢里戴着眼镜看报纸,这一形象和摘掉眼镜后的美貌形成鲜明对比。(希区柯克仿佛很喜欢这样,《后窗》中也是)而甫一出场就被强吻的戏剧化情节——汉纳的急中生智,让人期待她在随后帮助男主角、不料她却立刻向警察揭发。
正在观众可惜这样一个美女竟然只是过场时,汉纳为了躲避警察闯入政治演说会场、被误认为是为候选人拉票的嘉宾弗拉瑟上尉而不得已发表演讲,此时帕米拉却和真正的弗拉瑟上尉一同来到,她再次揭发了汉纳。而在随后他们一同被教授的打手带走,帕米拉在被汉纳挟持中逐渐被其感动、在得知真相正如汉纳所言时她非常高兴,终于全心帮助汉纳。

女间谍把任务交托给汉纳也许是无奈之举,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则是很有眼光的。汉纳是一个极有绅士风度的人,且见多识广、很有魅力。他对女人热情,帮助女间谍、主动和农夫妻子聊伦敦、帮帕米拉烤湿了的袜子,既绅士又有趣,在旅店床上编自己家族犯罪史的段落堪称经典。他理想主义、好心肠且勇敢,没有报警而是听从女间谍的话去追查阻止机密外泄、在演说会场关于建设一个新的美好世界的演说、几次三番从警察打手手中逃脱、在农场临走前问农夫妻子的名字……
最后事情真相大白,和帕米拉紧握的双手总算给这位护花使者一个圆满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女间谍、农夫妻子、帕米拉则分别与“坏女人”、受困于家庭的女性、城市新女性三种典型女性一一对应。并涉及国际政治斗争、城乡二元对立的议题。
“坏女人”过于危险(007里苏菲玛索都要被击毙)、破坏家庭是冒犯上帝、只有生长于城市的精致美女才是一切冒险家永恒的归宿。

 3 ) 麦高芬的由来

苏格兰作家John Buchan的同名小说(1915年)的第一个电影版本。最伟大英国电影第4名(1999年BFI)。
小时候曾在牛津书虫系列里看过此书的简写版,遂知是名著,不过由于时间原因没有看完。其实本片在剧情上与小说还是有较大出入的,最重要的包括女主角的引入(片中三位女性全是新加)、开场间谍死后留下的线索、伦敦剧院和记忆先生(还首尾呼应)、还有片名“三十九级台阶”的含义(本片中指一个间谍组织的名字,而小说中是敌方间谍准备逃跑的海边一个有39级台阶的地方)等。这些改动在弱化了原著中大量(不合理的)巧合的同时,也增加了影片的娱乐性和紧凑性。有人说女间谍被飞刀杀死而Hannay却没有被灭口是个bug(原著中的男间谍被杀死时Hannay并不在场),但或许可以解释为对方想栽赃给Hannay以便一箭双雕(让警察去找Hannay而忽视真正凶手)。
本片是希区柯克在英国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若干元素日后成为其个人标志:1、麦高芬(MacGuffin)这个名词从此家喻户晓。希区柯克自己做的那个“苏格兰高地捕狮器具”的经典解释我就不重复了,所谓麦高芬就是一个让主角不顾一切去探寻或保护、以推动剧情发展、但其真正意义并不重要、甚至到影片结束时可能被忘记的一样东西。本片是希区柯克的电影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麦高芬——敌方间谍要运送出国的秘密情报,这也是谍战片中最常用的麦高芬。虽然记忆先生最后揭晓了情报是一个无声飞机的引擎设计方案,但其实它具体是什么根本无所谓。2、一个路人甲被无端卷进大阴谋,他要在躲避黑白两道追杀的同时理清头绪还自己清白。这个桥段日后被无数次套用,也包括希区柯克自己的《西北偏北》、《伸冤记》、《狂凶记》等。3、女主角Madeleine Carroll可能是第一个著名的“希女郎”,她在一年后还拍了希区柯克的另一部片《Secret Agent》。希区柯克爱用金发女郎做主角是出了名的,他说她们在黑白电影中看起来更美。另外本片中Madeleine在前半段曾打过一次酱油,但直到过半时才再次出现,这样的安排也不多见。
在影片第7分钟,男主角和女间谍赶着上公交之前,一个胖子路人横穿镜头并丢了一个烟盒——那就是老希。
男主角Robert Donat和女主角Madeleine Carroll在当时都是炙手可热的英国演员。在拍此片几年后,前者获得了奥斯卡影帝,后者则去好莱坞发展并星途坦荡。不过,Donat因脑血栓只活了53岁就英年早逝,而Carroll则因唯一的姐姐在二战的伦敦大轰炸中丧生而早早息影,令人唏嘘。

 4 ) 关键时刻八卦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莫名卷入谍战的素人,男主几次脱险都离不开八卦的功劳,而且不明真相的群众屡次选择八卦而不是真相,颇具反讽意味。

第一次是Annabella被刺死后,Hannay急于逃出公寓楼,但是两名间谍一直守在公寓楼外。他趁送牛奶小哥进楼时,告诉了对方自己的遭遇并想让对方把白色外套借给自己,谁知送奶小哥完全不信这个离奇的故事,Hannay只好搬出老套的外遇故事,谎称是自己姘头的老公和哥哥在楼外,需要伪装成送奶工溜出去,送奶小哥欣然接受了这个版本的故事,并非常爽快地脱下了外套给Hannay。送奶小哥那助人为乐的爽利劲,反映出八卦故事的深入人心、喜闻乐见(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关键时刻还能够激发利他精神。

第二次是Hannay逃到苏格兰后,请求在农夫家留宿时,与农夫妻子Magrette闲聊八卦,问起对方来自哪里,是否想念过去城市的生活,Magrette对城市生活的怀念使她对Hannay这个城里人产生了好感,并将城市生活所代表的精彩、自由投射到了Hannay身上,所以当警察搜寻到农夫家时,她选择相信Hannay并竭力帮助他逃脱追捕,临走时让他披上的那件外衣更是救了他一命。

第三次是Hannay与Pamela假装是一对私奔情侣入住旅店,请求旅店老板娘保密,后者的反应和送奶小哥如出一辙,也是爽快答应。当间谍杀手追至酒店,向老板套话时,老板娘及时打断并将他们赶出酒店。八卦一方面满足了老板娘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此类八卦的主角是旅店客源的重要组成,所以老板娘保护八卦也就是保护自己的营业额。

总之,男主虽然没有007的fancy装备,却一路见机行事、现编八卦,在热心群众有心、无心的帮助下成功脱险,体现了八卦这种古老社交润滑剂的经久耐用。

 5 ) 英国悬疑经典《三十九级台阶》

英国悬疑经典《三十九级台阶》

BBC 2008 年底播出了最新版本的《三十九级台阶》,故事是名著改编,主演是英俊小生、刚刚离开BBC的 Spooks 系列的 Rupert Penry-Jones,但是整部片子却拍得十分平淡,在悬疑设计上颇有偷工减料之感,连男主角也显得心不在焉,总体来说,比不上《三十九级台阶》的其它改编版本。

苏格兰作家 John Buchan 的小说《三十九级台阶》说得是一个在非洲生活多年的英国人汉内被意外卷入间谍案,挺身而出与敌人周旋的故事。1915年出版之后马上引起轰动,之后被四次拍成电影或电视。有趣的是,每次改编,编剧们常常借用上次改编中出现的经典场景,以至于一些反复出现的情节其实并非出于原著。而“三十九级台阶”的含义也被改来改去,到2008年,还是回到真正的“台阶”上。

1935年希区柯克第一次改编这部小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经典。不过我看这个版本之前,已经完全被1978年的版本所折服,所以希区柯克的黑白片情节一度让我摸不着头脑。这个版本对小说的改编较大,希区柯克设计了几个以后成为经典的情节:主角在前往苏格兰的火车上跳车脱险、逃亡途中的艳遇(原书中没有女主角)、冒名顶替然后被推上演讲台等等,这些情节以后的改编版本继承了下来。但是希区柯克的情节安排有时过于巧合到了离奇的地步,包括“记忆先生”的发明。

1959年的彩色版本,是由当时的红星 Kenneth Moore 主演。他把男主角演得挺有传统英国绅士那种慢悠悠满不在乎的味道,从伦敦到苏格兰一路被追捕,看起来却象是周末到郊外乡村做步行渡假一样,在女子中学的冒名演讲,也是装疯卖傻逗大家一乐,没有紧张感。现在看这部片子,比较吸引人的,是其中的蒸汽火车、伦敦和爱丁堡的火车站,当然最著名的情节是当男主角跳车逃亡时,选择了爱丁堡城北的 Forth Bridge,一座历史悠久、被英国人引以自豪的钢结构铁路桥。这个情节,其实是借用希区柯克的发明,连地点也一样。在这个版本中,“三十九级台阶”成为德国间谍组织的名称。

我最喜欢的,是1978年的版本。不仅因为这是我第一个看到的版本,而且主角吸引人:既是有荣誉感的绅士,又具有野外生存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部片子在情节上花了不少功夫,紧张刺激,是真正的悬疑片。景色也很英国,片中出现的场景,除了伦敦的火车站、蒸汽火车、大笨钟外,还有苏格兰的乡村和城堡。 BBC的乡村节目《乡村档案》(Country File)曾制作过一个专辑,实地追寻这个版本的《三十九级台阶》中出现的乡村场景。当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电影的最后高潮部份,男主角汉內要爬到大笨钟外,双手攀着分针,让大笨钟停下来。

中国曾引进这个版本,由上译厂配音,是个很有眼光的决定,让这个版本成了中国观众心目中的经典。Robert Powell 演的这个汉内,形象如此成功,在这之后他还继续主演了电视连续剧《汉內》(Hannay),不过情节已经和John Buchan的小说没有关系。

在2008年的电视电影中,许多情节借用了以上三个版本,包括引进了书中没有的女主角――现在真难以想像这部片子没有女主角。但不同的是,在前三个版本中,女主角基本都是摆设,完成从邂逅男主角到被他的机智英勇倾倒的转变就算完事,但在这个版本中,女主角一开始是个唠叨不听话到有点让人生厌的女权主义者,接着又成为男主角拍档,最后超越男主角地位。这本身是个有趣并且合潮流的设计,但是一方面情节过于牵强、另一方面男女主角间没有感觉,弄得象生拉硬配一样。至于著名的火车脱险一段,被偷工减料地改成平地逃脱,只是让男主角在大楼消防梯上悬空晃荡两下,算是“致敬”。

除了以上4个电影电视版本外,2005年开始,出现了一个剧场版的《三十九级台阶》,现在已经从伦敦搬到纽约百老汇公演。这是个“恶搞”版的改编,全戏只有4个演员,要饰演超过一百个角色。公演时广受好评。

《三十九级台阶》不断被改编,反映了John Buchan 这部小说的影响力,希区柯克的版本,在英国电影协会(BFI)的“20世纪100部英国电影经典”中排名第4。然而作为一部现代动作悬疑片,1978年的版本其实毫不逊色。

http://taohuawu.net/2009/01/14/the-thirty-nine-steps/

 6 ) 职业操守

说起《三十九级台阶》中的敬业形象,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那位“记忆先生”了。影片结尾,当男主人公汉纳即将被警察带走迫于无奈大声发问“什么是三十九台阶”时,他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关乎于重要的国家机密和间谍活动而违背自己的职业操守。只是片刻犹豫之后,便选择了去回答。也因此随即遭到“断指先生”的致命枪击。记忆先生是否了解自己的回答可能会严重到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临死之前对汉纳和警察吐露机密细节之后的如释重负的表情来看,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以死捍卫职业操守的并不只是记忆先生。影片一开始,女间谍伊莎贝拉在音乐厅为摆脱发现其踪迹的间谍开枪引起骚乱,并主动搭讪帅哥汉纳带回家过夜。最终非但没有激情浪漫发生,伊莎贝拉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但临死之前,她还是挣扎地将重要讯息与相关事物交付给了汉纳。
 
断指先生的两个手下是敬业的。首先体现为执着。他们可以彻夜坚守汉纳公寓外,伺机刺杀了伊莎贝拉(不过,为什么伊莎贝拉在被刺重伤之后还能成功摆脱凶手,并在临死之前返回汉纳的房间,希区柯克却没有交代)。之后,紧追踪汉纳不放,直至讲台假借警察名义将其“逮捕”。其次,有着与间谍身份相符的敏感度。汉纳在俱乐部被间谍特工带走前,近乎绝望地大声向女主人公卡罗透露的间谍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请求她通知警察。这一突发变故,马上引起两位间谍警觉和不安。简单交换眼色,他们决定以警方证人笔录为由将卡罗一并带走。当然,此段情节设定更重要的作用是在叙事方面。希区柯克是要借此引发影片后半程更为精彩的男女主人公浪漫而危险的“手铐之旅”。

汉纳“自投罗网”误入断指先生公寓。当后者威吓兼做嘲讽地举起自己的断指右手,并掏出手枪逼住企图逃走的汉纳时,他的太太刚好走进门来。很显然,丈夫一举一动她完全看在眼里。但出乎观众意料之外地是,这位夫人的反映却仿佛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她优雅且平淡异常地通知屋中的两个敌对中的男人午饭已准备好,随即转身离去。个人认为,这个近于黑色幽默处理手法,一方面,体现了希区柯克对于本片惊悚喜剧风格的坚持:即使是主人公面临到生命危机的关键时刻,也必须要让观众体会到幽默成分的存在。另一方面,则涉及到了本文的主题:敬业。希区柯克并不想丑化外国间谍。也许他会认为,这些人行为从某种角度看去反而是高尚的,因为毕竟是在为自己的祖国效命。而断指先生的夫人,不仅充分理解支持丈夫的行为,甚至她本人就很有可能是该间谍网的重要成员之一。她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适当的威胁甚至是杀戮只是从事间谍工作所要面对的一项必要环节。因此,才会无动于衷。
 
但在影片中,希区柯克对于本该正义一方的外国间谍的对立面——英国警察,却采用了完全相反的刻画方式。火车盘查段落中,追捕汉纳的警察追至货物车厢,打门一看。车厢里数只恶犬正在狂吠。警察们勇气全失,互相推诿,谁也不想第一个上前,场面颇为滑稽可笑。而且仅从下图便可看出,这些警员们,体型各异,动作迟缓。与那两位精干的间谍特工相比,明显缺乏职业素质。

而等到汉纳大难不死逃出断指先生府邸,自以为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向警方揭露间谍阴谋时,接待他的那位当地警察局长却表现出更加低劣的职业操守。此人不仅对于汉纳所提供的证物——那本嵌着弹头的圣经——不予理睬,也根本没想一下为什么一个杀人通缉犯要自投罗网?他唯一要做的只是例行公事地电话通知上级部门过来提人。
 
为何希区柯克不愿“善待”英国警方?纯粹的叙事需要,不能过早将警察牵扯其中,以免后续精彩的惊悚情节就无法充分施展?抑或是导演本人出于对童年被短暂拘押后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的一种长期记恨,所以有意于作品中通过“丑化”警方形象而达到某种隐蔽的心理报复?哈哈,不论为何,至少一点可以肯定,这种表现方式为影片的喜剧氛围增色不少。
 
不仅主要人物,几位配角甚至龙套身上,我们依然能够清晰感受到敬业的成分。伊莎贝拉死后,惶恐中的汉纳正思虑如何要摆脱依然徘徊楼外的间谍特工,刚好一个送奶工走了进来。汉纳计上心来,成功诱骗对方与自己换了装。可就在他提篮出楼后,送奶工抄起了地上空瓶子,追到门口喊道,“你忘了空瓶子!”
 
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不为人注意的敬业爱岗标兵出现在火车上。当警察追捕汉纳匆匆穿越旅客车厢时,正巧对面过来一位端盘送菜的服务员。虽然列车颠簸,过道狭窄,但此人依然身手敏捷地一一闪过了对面跑来的警察,并没有因为不断的身体碰撞而将盘内餐点撒落分毫。
 
小客栈内,汉纳更是借助店家的职业操守保住了小命。当发现自己的木纳丈夫即将把客人入住事宜向陌生人和盘托出的时候,机警的女房东赶紧以入夜不能给客人提供酒精为名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并将特工赶出店外。虽然其本意是出于保护私奔小夫妻,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不随便将住店客人的信息随便透露也是从事这一行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带图:http://www.mtime.com/my/hitchitsch/blog/883825/

 短评

从女间谍、汉纳、杀手的两个手下、旅馆夫妇、断指教授的老婆到最后的“记忆先生”,体现一种金子般忠诚的职业道德。1935年的片子,别求太多。7.9

6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真不容易!居然跟爹妈一起看了一部标准收藏的电影。。。。说是那个年头在乡下,知青们都以看过The 39 Steps为豪,形容男帅女靓也往往说是像三十九级台阶里面的一样。。。于是就果断给他们放了自己顺便复习一遍。一个多余的镜头都没有!

8分钟前
  • AleX
  • 推荐

除了首尾呼应的记忆先生比较巧妙,整个故事走向还是太商业太言情太多巧合。

13分钟前
  • Captain_C
  • 还行

跟后来的《贵妇失踪记》如出一辙的间谍悬疑+欢喜冤家的路数,但很明显的平衡感做得不够出色,悬念的部分太少,剧情的推进略显突兀,早期的希区柯克还是锐气不足。

1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7.7 一开始觉得女主姿色平平,后来却直叹戏份太少。

18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8.0;Hannay是故意不开锁的吧

21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限于时代条件,总感觉这部无论是技法上还是内容深度上呈现的状态比较“糙”,谍战+欢喜冤家与后来的《贵妇失踪案》大同小异,素人被卷入政治阴谋+双人逃亡又能看出些《西北偏北》的影子,但总体来说算得上是希胖早期作品里“麦格芬”设置比较完整的一次实践。另外,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心疼那个帮助男主逃跑还被丈夫家暴的妹子么,最后也没个交代耶。

26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擒凶记》和《西北偏北》的雏形,希区柯克风格主题初现端倪,即那种诡秘的邪气,特别迷人,火车上越过报纸盯视对座人的视线,借宿屋子男主人的阴郁,记忆大师的真相,那些错觉都是代入人物心理后自然生发的,情节的反套路放在35年十分了不起。只是好莱坞公路喜剧的板套在里边太别扭了。

30分钟前
  • 🌵🌵
  • 还行

希胖子在上面,其他的同代导演在下面,中间隔着这39级台阶~

35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结构缜密,逻辑清楚,时常插科打诨,节奏紧凑,场景变换复杂,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发展也吸引人眼球,是典型的希区柯克“错误的人”模式,但是比希胖巅峰时期的西北偏北和迷魂记尚缺公里,结尾“记忆先生”的环节实在过于潦草,影片情节中的巧合过于惊人,可见早期的希区柯克还有不成熟的地方。

40分钟前
  • 推荐

“这岛上有两千万的女人,而我却偏偏和你铐在了一起。” 柯蒂斯《卡萨布兰卡》的黄金台词原来早就被希胖用过,片子有着《西北偏北》的故事雏形,但还是显得太理想化了。经典桥段倒是不少,万能的圣经,暧昧的手铐。

43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简直没什么惊险的

47分钟前
  • kingfish
  • 还行

希胖首部巅峰之作。1.谍战悬疑片与欢喜冤家式爱情喜剧完美混溶,同缚手铐挟持段落两人间的张力极为精彩(附送脱长筒袜的色情观看)。2.无辜的人母题首亮相。3.稍有漏洞,收尾极佳,记忆先生与断指先生。4.送奶工,火车上的文胸商人与身手敏捷的餐车服务员,误入会场的即兴演说。5.挡子弹圣经。(8.5/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24年后的《西北偏北》是本片的升级版,其火车逃亡的旅程颇有几分相像。悬疑、爱情、清白的中产阶级男士、金发女郎,这是希区柯克的程式;但在程式中透着机灵,透着好笑,让你欲罢不能,这就是希区柯克。2017年9月观影

52分钟前
  • {莫热}
  • 力荐

胖子居然也能拍出一路喜感到底之作!甚至已经到了可以单独给“喜剧”的标签了;)可以明显看出一夜风流对本片的直接影响,不过胖子的幽默更多是英式的,可惜到了好莱坞这种冷幽默越来越少见了;发现日后被反复致敬的“无人接听电话的铃声”桥段的起源;女主角居然各种像我家小范宁,是我眼花了么。。。

53分钟前
  • RIC
  • 力荐

希区柯克30年代最佳的一部,希式风格包括麦谷芬已经形成,罗伯特.汤纳特演的真滑稽。

5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音效和视觉技巧有著天衣无缝的搭配。台词机智幽默,节奏的处理也相当紧凑逼人。

1小时前
  • 会笑的昨天
  • 推荐

三粒半,不入。一九三五年啊,大多数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希胖子就已经开始玩麦高芬了

1小时前
  • 东遇西
  • 还行

这是男主万年不死,女主痴痴傻傻,吊儿郎当的国家机密,还有房客夺妻的模板吗。。。

1小时前
  • 正在
  • 还行

早年希胖还是不够灵啊,跟《美人计》一样的结尾留白,最后走火入魔的“记忆先生”也是醉了

1小时前
  • 黑特-007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