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周而复死

HD中字

主演:吴一含,包小平,魏军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剧照

周而复死 剧照 NO.1周而复死 剧照 NO.2周而复死 剧照 NO.3周而复死 剧照 NO.4周而复死 剧照 NO.5周而复死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小明同学加油

电影不仅是导演在银幕上用光和音谱写的诗,更是一个从立项、融资、组队、计划、执行的商业项目,所以执导就是导演与自己、与世界的一个妥协和坚持博弈过程,中外皆是如此。

所以电影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周而复死》故事的立意还是有意思的,画家死了作品才值钱,比如梵高,这似乎已是常识的认知,虽然这一认知荒谬且残忍,但就是常识——其实所有文字和视觉艺术创作者,都会对这个话题心有戚戚。

于是画家周立言死去活来,矛盾冲突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可惜,本片最大的问题就在剧本,情节立而不坚,如同油腻的中年人,抠抠索索地将一手牌打得滋味寡淡。

剧本是投拍一部电影时,最容易忽视也最不应该忽视的一项投入。很遗憾的是,这部电影也忽视了剧本,而且给人的感觉是,拍摄过程中剧本或许还经历了几次更改。逻辑塌方,是很让观众出戏甚至出离愤怒的灾害现场。

醉鬼莫名车祸,警察草草结案,妻子不识丈夫体征就轻率相信男主死了;男二占巢养凤,还起心谋算男主,两口子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幸福收官;夏伯说住我家的也要折算拆迁面积——我信你个鬼啊。

除了理应交代清楚的关键被很敷衍的一带而过,本片的剧本在角色人设上也塌了。女主看不出职业背景,男主失忆的症状有点失智,夏伯更像个城市副教授而不是村干部,胖墩就一呆砸,孔总即无表情也无眼神,杀手更适合要债真没法干活埋人的业务,女二就一笑起来真好看的傻白甜。

男主这个角色,怀才不遇和中年危机,着墨不够。男二的贪、怯和良知底线没能充分表现。女主对男主的婚后嫌弃,以及对婚姻利益的严防死守,可以更明白一些;女二的三观塑造可以更现实一点……好的故事,每个人物都要对故事有价值,人设画像需要逻辑自洽,而不是信手拈来的标签。拍电影不是小朋友过家家,吼一嗓子我是奥特曼就可以打怪兽了。

人物扁平化,对白自然就有点崩了。“有什么权利这么对我?”“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周立波”这样的傻话,就不一一赘述了。

能够理解,为了拿龙标,剧组不得不压抑冲突矛盾,但收敛不代表锋锐全无,更不代表放弃对演员的调教,更不代表逻辑拧巴、人物扁平、台词崩溃。

对吧?

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色调切换、节奏变化,可以更果断利落一些,而不要让观众觉着导演还在探索尝试表达手法。后期剪辑,开篇啰嗦了,让男女主吵一架,然后男主晚上坐车里三小时不上楼,三下五除二就能交代妥当。

《周而复死》并不算绝佳之作,而是一部小成本、有诚意的作品。导演创作态度的认真,反而是本片最打动我的所在,足以把我摁在座位上耐心看完全片,并啰啰嗦嗦的写了以上。

只要有心气,强弱只是一时问题。

最后,片名不喜欢,俗了。

再,一直在回想《有话好好说》。所谓强弱,真的只是心气。

又再,王小明同学加油。

倪小明|文

 2 ) 给自己挖一个坑:四十岁,肾衰的年纪,看主角如何把人生重新来过,咸鱼翻盘的故事

周而复死,是一部有诚意也有深度的电影。四十岁,男人的一道坎。周立言,和其他画家一样,想成名,然而现实是画五百一幅,只能挂画展的厕所里。四十岁,黄帝内经,说男人肾气开始衰退。落魄的人生,要么认命,要么改命。人死了,画成了绝品,于是他被设计成了大师,画炒火了。就像凡高,这是多少画家的梦想。一个轮回开始,失忆的画家,成了另一个世界的那谁,那谁,无名无姓。那谁和那狗,那羊,那群孩子一样,脱光了,赤条条,不再被信用债务追,不再被妻子亲人依靠,他的新生本来可以继续。然而爱他的小雨还是为他不惜一切找到了原来的身份。大师,别墅,粉丝,财富,一切辉煌的光影下,妻子孩子是别人的,房子名气也不过是孔方手上的棋子。正如我们每个人无论生,甚至是死,都无法真正轮回。于是,电影在第三幕开始要杀死复活的周立言。前妻和好哥们,一个代表爱情,一个代表友情,联手要置死他。代表利益链的最高端,孔方,无所不用手段,活埋他。周立言名气有多大,死像就有多惨。当一个人重新审视名利于自己的关系,却发现,世界对自己生命的珍视,还不如一条狗。一条狗最无辜地死去,周立言开始了为自己真正地活着,设计了一场彻底的死亡计划。 有些电影是就着爆米花呵呵一笑的。有些电影,是要用一杯茶用心慢品的。周而复死,属于后者。 每个人都可以品出自己的味道。 正好是四十岁的年纪,正好是不出名,作品卖白菜价的那个周立言,我,读出来一种欣慰。四十岁,经历生死,也可以在肾衰的年纪,来一次咸鱼翻盘。 适合疫情期间,拉片的故事。 电影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瑕疵。不过瑕不掩瑜。

 3 ) 向死而生的小明导演

交作业了[让我看看]:集中观影的几年来也是一路看着小明导演的作品长大的,从早些年小众而又大胆的独立电影如一路向北到前两年颓废无奈的浮生一梦再到现在渐渐有黑色幽默交织温情流露的独特风格,导演也在折腾着变化着。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关注着那些不得志的或被生活挤压的无能为力的小人物(包括女性)。故事情节都很精妙,这部周而复死画面变干净漂亮了,节奏流畅了,拍摄手法也更成熟了。不得志而又弄巧成拙的失意画家劫后余生,但他选择不醒来。当被周围人发现被炒作后和“生前”不一样的那个自己,他也默默的配合去寻找具备着社会属性的自己,只是那样的日子似乎也回不去了。即便他愿意放弃一切回到那个有一汪清潭的桃花源,可另一边世界的人不肯放过他,甚至不肯放过他真爱的人和狗。于是他借力以人性以金钱来博弈,最终保护了所有人,包括良知未泯的前妻两公婆。是周而复死,向死而生。也是庄生晓梦,也是人间值得。历时数年,影院里一部非黄金档海报如狗血网剧的一部“小影片”,却是王导倾尽所有,熬过疫情,历经层层磨难的诚意之作。和前几年的心迷宫有共通之处,可慢慢观赏。

 4 ) 周而复死 向死而生

这是一个关于爱 金钱 情义的故事...情节设置的非常巧妙,用多种视角的切换向观众呈现了整个事件,既不会流水叙事,使情节过于繁冗,又不乏悬念和紧张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整部影片。电影中很多镜头运用的也独具匠心,包括反映时间流逝 人物焦急心理的快切镜头;使表演环境更加真实 叙事更加流畅的长镜头;以及结尾立言力图反抗时只能从一小个空洞观察的独特镜头视角....等等,都为影片增色不少。 我非常喜欢整个故事的构想,这原本是从"钱"出发的一场闹剧,却渐渐演化出了商人贪婪的人性 现代人们对于艺术品欣赏的价值观 乡村民众淳朴无华的情义 对于传统中医药事业的继承 等多个主题,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死去",却又向死而生,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捍卫了内心的真挚情感,着实令人动容。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影片前半段有些镜头切换过快,叙事节奏稍微有些赶,容易导致难以理解,如果能完善这一点,相信这部电影会更出色~

 5 ) 期待

小明导演的电影给我一种温暖安静的感觉,虽然平淡但有回味。戏剧冲突、故事悬念不强烈,但朴实的平铺直叙虽略显缓慢,倒也不乏张力。影片的后期剪辑在节奏上尚有提升空间。我假想故事的结尾,图财害命的坏人最终并未受到惩罚、而是被艺术所感染了,被真情感动了,从此痛苦地活在金钱与浪漫之间……

期待更多佳作!

 6 ) 王小明和他的《周而复死》

文 /金角大王

“周而复死”,其实是一种巧妙的双关。

其一,是故事主角本身要面对的几次生死考验,无论意外的还是刻意的。

其二,“死”字本身还有“固守”的意思。《论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并不是说早上获得了“道”,晚上死了也甘心,这样的“道”并不是儒家的“道”。儒家的“道”是从“闻其道”开始,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都要不断地去“固守”,去“承担”,是一次次摔倒后的重来,是永不轻言放弃。

只有“死心塌地”、“痴心不改”,才是真正的“死”。

2014年王小明导演写完《周而复死》稿子的时候,正好是他自己的38岁。没有谁会料想到,之后的种种曲折,直到2019年才拿到上影资格。更没有谁想到,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这个故事要等到2020年的年尾才能上影。

这世界有太多的意外,就连生命的诞生也是源自一个意外。这世界,本质上是一个个意外的集合体。而人,却是最不喜欢意外的生物,这是其吊诡的地方。

人期望的是可预期,是如期而来,如愿而来。这大概是人和这个世界最需要好好沟通的部分。

而这六年,是王小明自己“固守”的六年,是他自己“承担”的六年,是他自己反反复复“死”在其中的六年。在我看来,王小明恰好是用自己的六年在经验着《周而复死》的故事,这种经验的本身,其实比荧屏上的《周而复死》还动人,因为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个故事可以是我,也可能是你。

人到中年,才会对自己的渺小领会越来越深刻,才会渐渐把比天还高的心慢慢放下云端,才会脚踏泥土。影片的主人公因为一次意外,由城市而重新回到农村,由喧嚣再次置身宁谧。回归“简单”,离“本真”也就近了,这大概是王小明想告诉我们的东西。

我们一直生活在一堆的关系之中,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构成了我们的一生。我们生在这里,也将死在这里。我们是孩子、是父亲母亲、是丈夫和妻子、是领导和下属、是亲戚和邻居,或者、是暂不相干的路人。我们蝇营狗苟、不停梳理现实生活的鸡零狗碎,闭上眼睛,依然要面对未来的拷问。这种彷徨和困惑,是焦虑的源头。

出路在哪里?这是《周而复死》提出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的问题。

故事的主角是个画家,芸芸众生中,尚未成名的那种。唐朝诗人罗隐科举落榜后回家,给旧相识写了首诗,其中有“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一句。这位画家,内心大概也处于“可能俱是不如人”的落拓与彷徨之中。如何去解构和慰藉这种焦虑心,考验的是集导演和编剧一身的王小明的功力。

王小明告诉我,导演的工作是讲故事,有时候是倾尽一生去讲好一个故事。

怎么样的故事才算好?很遗憾,似乎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好”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这是最为难的部分。所幸,还是能找到一些可以共通的点,比如“真诚”,比如“动人”。有时候如同窥见一幅画那样,未必意象全然入我心,却也能生出“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感慨。

讲故事其实不仅仅是要把演员和初始设定放进去,再去观察和调整故事里要素的发展,寻找其中合理性的输出。讲故事是要把自己也放到故事里,让自己在故事里煎熬,直到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而观众需要的是身临其境,是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在屏幕之外,却又真真切切感受到置身其中。

王小明在《周而复死》里构建了两个世界。物质的和精神的,世俗的和桃源式的。让故事在两个世界里穿行,镜头不停切换,见证简单和复杂,友谊和背叛,脆弱与坚强。

故事里的中医可能是另外一个看点,这是王小明自己的热爱。人对于自己的热爱,难免偏心,老实说,我还挺喜欢这样的偏心。

看《周而复死》,听王小明聊电影,让我忽然想起大学毕业的时候,朋友送的一首短诗:“把背影投向天空/在开满鲜花和尘土的七月/伐竹无法相送。”这里面的怅惘之意,我终身难忘。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一些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也许就是一生的固守和承担。

《周而复死》其实就是王小明自己的故事,请各位给梦想多一些时间和机会。

 短评

本想去影院支持下,可是我们这边没有上映。可能是我的期待值太高了,剧情让我有点失望。不够黑色幽默,不够讽刺,不够反转,力度在我看来有点轻。私心为姐姐加一颗星,加油!

7分钟前
  • 托尼托尼乔巴
  • 还行

作为王小明导演的院线处女作,这部电影生动地刻画出了小人物在泥潭中挣扎的心路历程。也许当我们经历了时间的历练后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时,想必能像周立言那样,在这有血有泪的故事背后挖掘出更多生命的意义。

11分钟前
  • 墨辞
  • 力荐

王小明导演的院线处女作,这部电影里的一镜到底很厉害。

12分钟前
  • 蜜山海
  • 力荐

前半段男主失忆那段还是很搞笑的,后面一般般吧!

17分钟前
  • 我是你de甜甜圈
  • 还行

作为网大算是又剧情有演技的,认真拍了的

22分钟前
  • 肥嘟嘟
  • 较差

一开头感觉很不错,有意大利当代一些优秀喜剧的味道,还有走向黑色幽默的开始,然后在被乡村老中医村长救了之后突然变了味道。首尾勉强还算呼应,中间这段剧情太长,变成乡村纯真女孩的爱情,而且并不真的乡村,村长那个鸡汤喊话也太违和了。大牛表演尚可,但也许更适合开心麻花。开头那讽刺艺术界的恰好要挠到痒处的快感就这么给一盆水浇灭了,可惜了。

24分钟前
  • Pierre Douce
  • 还行

烂到无话可说。。

26分钟前
  • 🍩
  • 很差

太棒啦~剧情紧凑!情感表达丰富!寓意深刻!

28分钟前
  • AD
  • 力荐

挺好的故事,烂透的演技

31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小成本电影的典范,演员选的不错且演技在线,但有些剧情痕迹太重了,四星鼓励下

36分钟前
  • 推荐

主题让我们体会到了更多生命的意义

38分钟前
  • 冰蓝水蜜桃
  • 还行

故事气氛、情感还没有渲染到位,情节就已经跟着走了,以至于看起来整个故事毫无逻辑可言,对话更是让人不明不白。一颗星是给配乐的。

39分钟前
  • qrrr
  • 很差

剧本有很大抄袭嫌疑 演技时而跟趟时而不在线 镜头较为紊乱 有些演员调度其实还行

44分钟前
  • 發條橙
  • 较差

一个社会现实,故事片。

48分钟前
  • 逍遥叹
  • 还行

为别人而生,为自己而死,才是参透生死的感悟。

53分钟前
  • WXM
  • 推荐

有点意思,又不够有意思。

54分钟前
  • wholiar
  • 还行

还行啊、人性如此,总感觉这题材很熟悉!!!

55分钟前
  • 馍馍
  • 还行

中年人的焦虑,是这个时代挥之不去的一个印记,无论是生活在都市边缘的小人物,还是已经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常常都被有意无意的被内卷化。《周而复死》在拍摄时(2018年开机)还没有流行“内卷”,但却无意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痛点,这点使得在一边看电影时一边感受到类似的心痛。

58分钟前
  • QGSM
  • 推荐

故事一般般,演员也不太行。这个海报属实离谱。理想化真善美结局嗷。

1小时前
  • 千门度月华
  • 较差

题材挺好,但是拍得不好看,另外海报太夸张了,不是恐怖片。

1小时前
  • 繁花将尽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