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与情色无关的爱情
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会成为别人看见的那样,她一直在努力获得象父亲一样的男人的尊重和夸奖,只为了小小心灵中的那个秘密.
她最后被他喊醒了,开始想逃离,找回自己的自尊.
在逃离的路上,她最后对追车的回眸,长时间的,不肯转过来,这时候的她在想什么,可能我们都不得而知了,如果她还活着结局又会如何呢?
活着的人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眼前的人,好好地为他们活着,自己也要活得快乐才是.
2 ) 算是给人生提个醒吧
看完电影,里面经典的台词很多,对于我一个即将步入大三的来说,最最印象深刻的,是,要考虑现在的决定对将来的影响和自尊心所带来的美丽是发光的,人要找到自己的自尊。好多人眼里那些卖弄的人,男人女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得尊重并永不放弃,只是,这种卖相很差的方式让人们扭曲了现实。可惜,这种扭曲所带来的感觉是无法改变的。好像人一定要经过伤痛,才愿意安静下来,去过普通的生活。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上大学之前就知道,浪费时间看电脑,浪费时间谈恋爱一定不会在以后好过,可是我就这么做了。也想过,那些喜欢买衣服,喜欢花心的女孩不会太受欢迎,可是我又这么做了。可是内心呢,就和伊丽莎白的角色一样,很痛苦,一心想努力,却做了相反的效果。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或许有一天,改了,在眼前了,却又难以把握。
是不是会担心自己走上社会了,也变成自己不喜欢的人,后悔今天没有好好学习呢。
随心所欲和谨慎,是不是很难抉择.好吧,至少,要自力更生,有自己的自尊心
3 ) 电影标题翻译不如电影本身好!
半个世纪前出品的电影,今天看来却依然很有感觉。
我们每个人要选择什么样的伴侣,要怎样经营一场成功的婚姻。
正好昨天和高中好友,聊到为什么他还没有结婚,他说决定了一个人,但是有很多朋友,也有情人,我说你是男人,所以你很洒脱,我说我做不到。
他说,不要因为别人做什么,你就一定要做什么,而要因为你觉得快乐,所以你才去做。婚姻,爱情都是如此。我很高兴他选择了自己快乐的生活。
另外快乐不能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是婚姻确是两个人的关系,所以只顾着自己快乐也还是不行。
知心的朋友更是我们最需要,即使有了婚姻和爱情,友情似乎可以比婚姻和爱情更持久。
爱情是可以代替心理医生的,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爱情也是有风险的,要承担爱情的后果。
童年阴影,父母缺乏真正爱心的误导和保护,都会影响人的一生,甚至毁灭人生,所以后天自我的塑造比接受任何教育更重要。顺便推荐一本最近在看的书《带上“我”找创意》,以及很想看的《INDIGO CHILDREN》
我们无法选择童年,但希望可以给我们的孩子创造比我们更美好的童年。但是记住,更美好,不是指吃得、穿的、玩的更好,而是快乐和怎样自己找到快乐。
Elizabeth Taylor应该就是一个人戏如一、敢爱敢恨的女子,所以我非常非常喜欢她。很想把所有她的片子都找来看看。
PS:电影标题翻译不如电影本身好!
4 ) 无关风月,只为真心——朋友
电影才开始十分钟,我就知道我要给它写影评了,那么好的电影,台词比诗更感性,比警句更哲理。却被掩盖在片名和伊丽莎白泰勒的艳名下,这部电影真的不是只站在主角角度讲故事,它尊重每个人的感情,尊重每一段人生。
电影中有几个关于友情的片段和对话很打动我,一个是我们的女主角格莉娅在醉后的早上一如既往地来到好友史蒂夫家里,他们的一段对话,史蒂夫:“我讨厌每隔一天一开门就看到你醉醺醺,没劲,丑怪地来这。”格莉娅:“我以为我至少能和你开诚布公。”史蒂夫:“先和你自己开诚布公吧,你糟蹋了自己的一生,还硬逼着我去看。”格莉娅:“你要我走吗?”史蒂夫:“是的。”可是当格莉娅走到门口的时候,史蒂夫又叫住了她——朋友就是这样,恨你浪费自己的人生,又没办法将你拒之门外。
第二个片段就是,格莉娅的妈妈和她几十年的老闺蜜,两个老太太在牌桌上玩牌,格莉娅的妈妈心不在焉,连出了什么牌都不知道,那个老闺蜜就说:“我情愿你把你的烦心事摆在牌桌上。”格的妈妈:“不能,我不喜欢麻烦你。老闺蜜那么,我为什么要做你的朋友呢,为了你的钱?或是要抢走你的老公?” ——我永远都愿意借肩膀和耳朵给你,但是我又不愿意让你为我烦心。
豆瓣上有人评论说这是一部与情色无关的爱情电影,确实无关情色,。电影里你可以看到伊丽莎白泰勒的性感,却不会产生一丝邪念,因为电影里对于爱情,友情,婚姻,生活,无奈,都有绝妙透彻的看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能有自己的感受,而电影里关于友情的描写让我感悟很多。
评论《青楼艳妓 BUtterfield 8》
5 ) 致葛瑞亚
当时光逝去容颜变老,你是否依然怜惜曾经与你日夜温存的情人。当岁月风干了她的肌肤,侵蚀了他的心灵,你们能否还会像当年一样彼此信任,对彼此豪无保留。
也许就在一个瞬间, 曾经挚爱如火的眷侣彼此成为路人。这一切是否是个意外还是冥冥之中的必然,也许你我心中早就有了各自的答案。我们不需要说明,却早已经看透了世事。有些事情也许不需要争论谁的错 与对,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存在绝对的对错标准。都说历史是留给后人来评判的,男男女女之间的是何尝不是这样。他们说妓女无情,格劳瑞亚和拉古的感情一开始天平就发生了倾斜,她 试图用自己的热忱来增加家自己的砝码,最后也不过落得了和杜十娘一样的结果。杜十娘沉的是百宝箱,格劳瑞亚失去的是自己。
热闹是他们的与我无关。所谓旁观者清可能只是旁观者的一厢情愿,就像子非鱼焉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们谁又不是影中人,被他人评判,被自我摧残,被世俗的道德 束缚。也许你只是不想说,因为你觉得不值得。说了只会让你觉得自己更卑微,只会让自己觉得的错误更深刻。
你只是想像格劳瑞亚一样逃离的远远地,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也许这样才 能抚慰心中的创伤。可是他们却在后面紧追不舍,一副非得把你吃掉的可怕面容。可能想象这是一个曾经对你百般柔情的人吗,而他变成这样的原因并不是他有多深爱你,只是为了一己私心 。当影中当红色跑车坠毁的一刹那,我们没有从拉古的脸上看到一滴眼泪,有的只是满脸的惊愕茫然。这不像是一个对曾经深爱的人逝去应有的情绪。格劳瑞亚用自己的生命赌注了一场爱情 ,愿上帝保佑她在天国能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热情真挚。
6 ) 一个探讨异性间性、爱情、友情的影片
格洛丽亚13岁时父亲死去,母亲无暇照顾她,她被父亲的朋友侵犯但她享受,这个朋友原本是要和她母亲结婚的,从此她开始和城里的男人滥交,成为有名的交际花。邻居小哥哥斯蒂夫从小一直照顾她,甚至他有了女朋友玛洛,两人经常因此吵架。格洛丽亚常去看心理医生。这次她遇上了耶鲁大学毕业住在巴特费尔德8号的利格特,他有个完美的妻子艾米丽,但他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他偶然和格洛丽亚发生了关系,并留下250美元,她觉得收到侮辱,穿走了她妻子价值昂贵的貂皮大衣,后来两人逐渐相爱,他带他去他小时候的地方,介绍自己的父母亲,还有他的妻子,甚至在家门口和她亲吻,和她在一起,他充满活力。一天在巴特费尔德8号她看到他的妻子,她决定离开他并把大衣送回,他觉得自己和其他男人一样被甩被背叛,两人在餐厅发生争执,他和人打架,并狠狠辱骂格洛丽亚。格洛丽亚又来到斯蒂夫这里倾诉,讲述了她小时候的事情,她喜欢坐在成年人腿上被夸漂亮,并发现自己有性瘾。利格特醒来决定和妻子离婚,尽管妻子爱他。格洛丽亚决定离开城市去波士顿重新开始,利格特追到波士顿求婚被拒,格洛丽亚最后在高速公路的追逐中坠毁死亡,利格特告诉妻子,受到格洛丽亚启示,他将丽家去寻找尊严,如果找到了他再回到妻子身边。
婚姻和爱情还是有所不同的,利格特可以和妻子走完婚姻生活,如果没有碰到让他灵魂着火的人。
格洛丽亚从心理学上可能患有性方面的心理疾病,她无法控制,身体与心理的背离让她纠结,她也努力在性之外让自己有尊严,比如对方付钱会让她觉得是奇耻大辱。
爱情和友情的确是不同的,比如斯蒂夫对待格洛丽特和玛洛,虽然玛洛一开始不能理解,但最终也接受并理解包容了。
这个电影探讨的是性,爱情和友情之间的差异。
首先吐槽一下中文译名- 《青楼艳妓》,相当低级粗俗没有文化!应召女郎格劳瑞尔自小被母亲的男友诱骗而自曝自弃,走上歧途。虽然操的是皮肉生涯,但她有尊严,生性纯良天真,心无城府,并不看重物质,因为爱上了李特而决心与过去的自己一刀两断,重新做人。然而整日浑浑噩噩,没有生活目标的李特已为人夫,他虽然被格劳瑞尔所吸引,但其实并不能对她的过去释怀,还怀疑葛劳瑞尔是贪图他的钱财,是偷裘皮大衣的小偷。他的爱是一夜情式的,是一时冲动的动物性的。李特配不上格劳瑞尔纯洁的爱,更配不上他的妻子深沉的爱。这个不成熟不知自省的男人,将一个女人送上了不归路,令另外一个女人的家族蒙羞。另外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格劳瑞尔还大衣时遇到了李特美丽的妻子,美艳如泰勒,在艾米丽高贵的气质面前光彩尽失,自惭形秽,两种美的高下立现
另一个译名叫青楼艳妓,太艳俗了,这不是一个狗血爱情剧,而是来自贫穷家庭的女子悲剧。前半部男女主充满性张力的对峙和你来我往吸引人眼球,但后面女主悲剧过往慢慢铺陈开来才让人知道这不是在讲爱情,Gloria对Steve坦白13岁发生的事时,我就知道死亡是她的结局。
第三十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美丽纯洁的女人,不为名利安全感折腰的女人,有自尊的女人
嗯,看到一大半都想爆粗了……然后有点意思了,泰勒这溢出屏幕的赘肉有碍观感,男主也很讨人厌(尤其是口不择言爆粗的那段实在幼稚),难得的男配(让人似乎相信可以躺在一张床上的异性知己存在)女配二(精致大气的男主老婆)女配三(真爱男配的大气,信任是金)都很出色,泰勒解释了13岁享受父爱般异性之爱的单亲女孩(绝非个例,提供一种了解单亲女思路),最后男主也点到了放飞自我却一直寻找尊严的女主的可贵之处,这也是飞车后(大多选择开放式结尾更好)却狗尾续貂两分钟的原因,女主选择离开是正确的(俩人不会幸福除非女主已洗白并隐瞒一生,比如东莞女找个老实人嫁了),不要高速斗气飙车是常识,男主实际涉嫌无恶意谋杀(正确做法也是安静尾随而非追车,也再次证明男主的不成熟),总之,安排女主车祸就可以了,撕碎式结局有警示说教意义!
你不能把你的生活搞的乱七八糟然后强迫我观看。大亨有什么脸指责老婆为他布下由金钱、企业和乡村俱乐部交织产生的天罗地网呢。最惨的不是女主,不是竹马备胎,不是备胎多年女友,是可怜的老婆,还好老婆有个明智的妈妈让他们离婚。还有女主的妈妈和对女主刻薄讽刺挖苦的好友是蕾丝吗。
悲伤的结局,玉婆真美。。。有很多好台词,还有一个烂到极点的中文译名。。。
平庸的剧作,男主角对女主角的改观难以令人信服,除了男女主人公之外其他人物都很鸡肋,其实有了男主妻子这个高贵的金发女郎做对比就够了,不懂诺玛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女主最后必死无疑,因为她试图在父权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狂野,冒犯社会秩序。两性之间的张力倒是一如既往古典好莱坞的机智
台词很好。里面的人讲话都好有意思,虽然观点我并不尽认同。结局是女主在逃脱男主时车祸身亡,男主转头就对不爱的妻子说:“我要追梦,如果追梦成功回来你还在这里,我就回来找你,看看这对你或对我还有没有意义”——只有这个部分我无法理解且不大喜欢。
最伤人的话只有短短1分钟,却用100分钟都弥补不回
讲述代号巴特菲尔德8号应召女郎格丽娅13岁时丧父,又因为母亲无瑕对她百分之百照顾养成酗酒,与男人频繁约会性格的荡妇性格,有妇之夫作曲家斯蒂夫尽管负责照顾格丽娅,但也招致斯蒂夫妻子不满,在这期间,同样也是有妇之夫耶鲁大学李特闯入格丽娅的世界,李特邀请格丽娅去李特住所喝酒并留了250美元给格丽娅,并爱上了格丽娅,因为格丽娅拿了李特原配妻子的羽绒服而导致李特对格丽娅大发雷霆,导致格丽娅尊严受损,不再相信李特,但李特却深爱着格丽娅,最后格丽娅为躲避李特而出车祸,讲清楚了故事,人物性格塑造不错,但格丽娅却是悲惨结局,令人心痛!
这是泰勒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影后的作品,与其他提名者相比,泰勒此次的表演普遍受人诟病。但本片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泰勒的表演,而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剧本,两位主演的心理转折突兀仓促,甚至有些莫名其妙,还没有剧情简介精彩~
What a tragedy about a girl! A woman without love can't be normal and needs to see a psychiatrist regularly because her empty inside can't feel the real active life. A beautiful woman is utterly proper, utterly conventional and that kind of beauty comes from self respect rather than a face only. But this kind of beauty needs a life time to build.
在他为刺痛她,故意喊着甜心,宝贝,娃娃脸时,才深刻了解那句话。你爱的人最懂得如何伤你最深。
她脸上每块肌肉的运动都好像为荧幕而生。
吵架时史蒂夫让格洛丽亚永远别再回来 她临出门时史蒂夫却让了步。她说“I say yes too much when I should, you say too much no when you should。”唉 能伤你的 只有你最在乎的人。PS伊丽莎白泰勒好诱惑又漂亮!
电影反正是杜十娘、茶花女的老套路,伊丽莎白太美了,虽然我满脑子已经是卡米拉贝尔。
名字很容易误导很多人。演技很棒!她很美。
玉婆靠这得奖泰半因为这片没弱点,没有一个演的不好的。
主角都美呆了!台词很棒!激烈的、真实的爱情,有些伤害无法忘记~ 明知道在一起只会彼此伤害,不如决绝的分开,但是有多少女人可以做得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