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很棒,巴森出色表演,整体叙事流畅(吐槽现在的电视剧把故事都说不好),有人说成吉思汗杀人屠城啊,我看过亚历山大远征也是反抗就屠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扯远了,我来说说我的一点感悟,没有人能一帆风顺,取得伟大的成功真的是一路坎坷,这个时候坚毅的性格的是熠熠生辉,你看看他被打败了几次,从小时候的被驱逐扛起生活的重担,苦难造就了他,黄金家族是他的成事的基础,但他能统一整个蒙古草原是另一个性格特点,他博大的胸襟,他能放过对多次害他的安答,尚待俘虏为自己所用(比如哲别),他用的大度告诉了别人他与草原其他头领的不同。
因为看常识说元版图,翻到这部剧。
就这么纪录片一样的正剧也特别吸引人,全部看完。
人年龄越大经历的东西越多,学习到的也越多,但是却又快要死去了。但是很多事情自己完不成也用不着遗憾,还有后来人。
也许人的死亡对社会进步是有用的,因为有死亡有新生。
蒙古人的名字好些都记不住,所以除了几个大主角,剩下的都分不清谁是谁。但是不影响看整个故事脉络。
最近严重缺剧看,在腾讯上偶然看到了这部《成吉思汗》,想起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剧几集,没有看完,就下载下来看了。
看完之后,真是感慨良多呀,佩服这部剧剧组人员的用心,主演配角都演得很好,剧中的乃蛮花剌子模国的一些白种人演员,我都想知道是国内新疆的演员还是国外的演员,演技真的很在线啊。主要的剧情也都遵从历史,但有一些也比较粗糙,比如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才有这种说法,但剧中成吉思汗出生时便有这种说法等很多小的瑕疵。对于成吉思汗也不一味地赞颂,对于成吉思汗屠城的野蛮行径也都做了真实描写。
天下无敌的蒙古军为什么那么强大?看了剧中铁木真统一草原的过程你就会发现,当时的蒙古草原简直就是炼狱一般的环境,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动辄亡族灭种,铁木真灭塔塔尔族之后,身高高于车轮的男子全部杀掉。当时的金朝故意挑动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企图让蒙古各部落之间不断内斗,甚至于直接出兵草原“减丁”,这一幕在历史上不断重演,辽对女真,金对蒙古,明对后金,都是一个套路,但是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在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挑动游牧民族的内斗固然能削弱游牧民族的实力,但在长时间残酷的战争中,却磨练了游牧民族的战斗力,一旦游牧民族得到统一,就会爆发出超强的军事实力。女真骑兵蒙古骑兵后金八旗兵的超强战斗力都是来源于此。
剧中对蒙古屠城的真实描写,特别是花剌子模王后妃子公主被蒙古人威逼唱的歌舞,真是让人泫然泪下。那首歌很好听,仔细听来只有三四句重复,但是字幕却很多,应该是剧组自己编的歌词吧。可能是为了照顾中国人自己的感情,剧中并没有着重描写蒙古对中国北方的屠城,实际上蒙古对中国北方的屠杀破坏是最严重的。
总的来说,这部剧真的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一部成吉思汗影片了,既同时照顾了蒙古族和汉族的感情,又最大限度的符合了史实。但是限制于成吉思汗的人生(他的一生就是战争),几乎每集都是战争场面,让人觉得比较乏味,没有中国传统历史剧那种宫廷政治斗争尔虞我诈的场面,这也符合蒙古人的民族性格。
最后说说成吉思汗的历史定位,在蒙古族和蒙古国成吉思汗就是他们的神,在国际国内也有很多人说成吉思汗就是一个屠夫,从历史的广度来说,任何历史人物都有他的历史价值,成吉思汗也一样,我们有些人反感成吉思汗是因为他屠杀了很多汉人,但有人想过金朝也在草原上“减丁”,当时的人不像现在的人这么“文明”,当时的价值观就是弱肉强食。
好了就这些了,随便写写没有什么条理,欢迎指正。
《成吉思汗》马背上长大的男人 戎马一生 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苏鲁锭长矛指向的方向,就是蒙古骑兵征服的地方。
视听语言极具民族特色。旁白赋予了这部电视剧历史的厚重感和神圣。所有人物的台词的设置和情调的把控舒适自然,蒙古族的壮汉骁勇善战,每个人也都是诗人。排比,比喻张嘴就来,极大增加了整部剧的可看性,也使观众对这个民族充满好奇。配乐恰到好处,时而悠长广阔,用空镜来表达他们的信仰长生天和嘎滚毛的草原。时而神秘,呼麦的使用加深了蒙古部落的神秘。时而激进紧张,战斗厮杀时的背景音乐让人热血沸腾,每一个音符都在挑逗着多巴胺的分泌,绝配。
服化道做的极好,极具民族特色,每个蒙古壮汉的身上都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
整部剧镜头质朴朴实,情节也不复杂。但是又在个别情节,所营造的氛围特别强烈。如在成吉思汗母亲死后的段落 闪回的画面感人至深,情感深度前所未有。
诺言,背叛。征服杀戮。信仰。这些元素结构了剧中的人物塑造。立体形象,所有人物并高大上的形象。敌人也有英雄,比如生子当如扎兰丁。尤其是成吉思汗与安达的最后一顿酒,既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尴尬,也有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再者成吉思汗的形象塑造虽没有很好的还原,但也部分的展现了其多疑,好色,冷酷,妒忌心重的一面。以及其他人物也是塑造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这部电视剧据说总投资7000多万,解放军也有参演,整部影片如果用幕后人员来说的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应该是-认真,片中居民的游牧生活方式(逐水而居),日常饮食(吃烤牛羊肉,喝马奶酒),以及大量演技精湛的蒙古族演员无不透露出这部剧对细节的考究。从头到尾让人热血沸腾,相信爱情的美好,诺言的可贵。粗糙的画面,妙不可言的对白,令人热血的配乐,让人充满向往的马奶酒。让这部电视剧成为了一部精神毒品。每次看完剧我都要去淘宝上寻找蒙古部落行军酒-马奶酒。
小时候最爱看的电视剧之一。
第一:成吉思汗出生地当时为中国属地,蒙古族也是我国民族之一,所以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也可以。第二:元代为中国朝代之一,明朝洪武皇帝为元朝修元史,承认了元朝政权的合法性。第三:灭国的时间是蒙古帝国时期,和元朝不同,区分清楚。第四:不要因为民族情绪而打低分,这是对导演、以及演员的不尊重
单单就配乐就可以给高分了。此剧很多细节都很讲究,包括金朝宫廷用女真文字,还有克烈、乃蛮、花剌子模的信仰风俗,那时审查也没这么严。故事基本是参考蒙古秘史和世界征服者史写的剧本。对成吉思汗的伟大和残忍都有描写,没有一味美化,这一点对于中国电视剧殊为难得。其他还是有些改编的,比如美化了也速该抢亲,多少还是要照顾观众的接受程度。其他细节问题比如身管火炮提前出现到13世纪初也是错的,不过不影响整个电视剧的品质。
在去青海一路上看的,台词好舞台腔啊…就像在看莎士比亚的翻译版…
cctv1 八点档的电视剧,记得在暑假看完,挺好,中国历史正剧拍的都很不错
还是很真实的,感觉很多都是摘自世界征服者史、蒙古秘史,大赞!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上大学时候,那会儿的央视版本似乎西征花剌子模的部分删了不少。最近在油管上重温,确实堪称精品的国产剧。很搞笑的是央视删节的部分似乎都和religion有关,比如铁木真的几个政敌逃到信奉景教的乃蛮部,原本的情节是他们不情愿地接受洗礼,结果央视播出的版本台词整个改了,改为乃蛮国主要考验他们的忠诚。然后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对那个情节觉得非常莫名其妙。说真的蒙古当时的向西扩张除了杀戮之外,必然是伴随着宗教,种族等各种碰撞。把这个删改了那真的就没啥情节了。。。
很早以前在黑白电视上看过,人物虽多但都很有特点,尤其喜欢木华黎和合答安。一代天骄能被伟人写入诗作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起论风流,可见其在历史上的光彩。只是如今再看已有不少删改之处,时代变化太快了
看的30集。国产历史剧里非常考究的精品,演员、服饰、台词、场景都很好。
真的是我小时候的记忆啊!那时候还是地方台播出的,我和隔壁大娘在看电视,我俩一起看蒙语版成吉思汗!我不懂蒙语,所以看字幕,大娘不认字,可是听得懂蒙语,真的是,想起来好想流泪(๑ó﹏ò๑)转眼间我都已经这么大了
个人认为是能跟BBC的成吉思汗系列比肩的电视剧了,而且主创对于史实的尊重在国内显得特别难能可贵,没有一味的夸赞或批评成吉思汗,只是丰满的表现了成吉思汗伟大,残忍的一生。这在国内历史剧方面尤其值得特别表扬啊!
没话说 感谢能有这个平台去了解一代天骄
蒙古人说话都是爱用比喻句的吗?了解一些蒙古的风俗文化。拍的挺有趣的( ̄へ ̄),小时候央视一套黄金档追过剧,对铁木真爸爸被毒死,铁木真杀死弟弟印象深刻
超爱的电视剧,希望不要因为民族问题引战,毁了这么用心的片子
就冲诃额伦送别成吉思汗出征花剌子模的那一幕就值得5星了。
人物刻画的很好有没有,哪怕是反面人物的人性也很全面
成吉思汗:我对长生不老没有过多的期待,只是觉得很多事情还没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无论台词、服饰、发式都算考究,再加上一些真正的汉子演绎草原的汉子,算是为数不多的国产精品,满足了一个男人征服世界的幻想。另,央视版删减了许多,还是看DVD版吧。
以前看的这么爽的历史片居然忘了收藏
3点:被蒙古打得屁滚尿流的欧洲人照样敬佩成吉思汗,国人倒出了一堆新纳粹整天发酸劲,吵吵着非我族类,却忘了华夏子孙早在唐宋之前便混入五胡的血统。同样是战争狂人希特勒就遗臭万年,正说明成王败寇的道理。该剧拍地回肠荡气,节奏紧凑,演员选地也好,比起短促的电影更好地描绘了铁木真的漫漫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