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八集的时间,这部剧将尚未成为主流的偶像文化以及其可能存在的所有矛盾与争端尽可能的表现了出来,并赋予“成长与未来”这一主题,令人惊叹。
但正因只有短短八集,且一集仅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过于紧凑,最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首先故事缺乏一条明晰的主线。整体结构太松散,使人感觉不到故事是围绕着某一核心来展开,而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想要塞更多的东西进去。团队矛盾、与运营的纠纷、每一位成员的去向,几乎每一部分都是点到为止,以让人无法接受的理由作为了结(瓜田除外,在狂热粉丝的描述上,本剧还是很到位的)。
其次,剧中有很多人物都有展开来讲的价值。女主人公的同伴,在和女主的观点进行正面交锋时,我便知道她日后一定会洗白。因为两个人的说法都没有错,只是生活方式不同罢了。可在最后的最后,莫名其妙就接受了女主人公的行为,要想其实也能想得通,但在剧情里起码应该给一点铺垫才可以显得不那么突兀。
说起人物,小花当然是重点描写对象,但其他成员的戏份未免太少。花梨和凛的章节,从问题的产生到结束只用了不到两集左右的时间,她们的心理状态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至于其他成员,我在看过后几乎记不起她们的名字。由于各种原因也不能奢望这部剧像《Love Live!》那样用很长时间去仔细描述一个团体,但起码人家也占了团队的一个位子,是应该给她们一些单人镜头的。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个疏忽,就是女主人公。这部剧采用的甚至不是双女主模式,女主人公从头到尾只有爱一个人,我能理解编剧的意思是想让爱和小花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但我看到最后,成长的却只有小花而已。不能说爱毫无长进,但他的成长和小花实在无法相比。
这一总体感受主要还是来源于爱的同伴。爱在之前总是非常顾虑别人的看法,而那两人是她看法的主要接收者。由于那俩人的描写并不成功,直接导致了爱的成长看起来毫不显眼。
短短八集,要完全写好这样的作品,只能说要素太多。但不得不否认,用八集的时间将整个偶像文化叙述的如此淋漓尽致,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你追星吗?
日本101上两天公开了成员面貌,正式选秀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不少人瞄好了新墙头,准备随时爬过去。
中国101也曾诞生过一位风云人物——蔡徐坤,无论你对他是痴迷或是嗤之以鼻,不得不承认的是,他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牢牢占据着人们的视线。
能造成如此影响力,除了明星个人的表现,更离不开背后强大的粉丝力量。
而今天,我们也从粉丝的视角,来聊聊追星——
だから私は推しました
No.1
首先问追星朋友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追星?
答案或许五花八门,但要问起不追星的原因,那很好回答——因为忙。
忙于工作、忙于社交,闲暇时候还要和对象联络感情,哪还有时间去关注一个陌生人。
剧中的小爱(樱井由纪 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事业爱情稳定,生活充实无比。
但她心里也有隐隐不安:和男友相恋多年,可他从未提起结婚。
刚好男友有一个派遣葡萄牙工作的机会,并且可让一名家属随行。小爱想着:借这件事把婚结了,自己对现在的工作早已厌倦,倒不如回归家庭当主妇。
和平日一起吃饭的女同事说起这件事,哪想到她明里暗里嘲讽着,还摆出一副为真心你好的姿态。
小爱理所当然的把这当做是嫉妒。可她们的打击远不如自己男友来的剧烈:他根本没有带她离开的打算,甚至单方面宣布了分手。
小爱能怎么办?她做出了和世间舔狗一样的事:哀求哭喊、吵闹质疑,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眼光。
可是感情哭喊有用吗?卑微换不来真情,不爱就是不爱。
屋漏偏逢连夜雨,失魂落魄的小爱还遗失掉了自己的手机。电话打过去,捡到的人告诉她一个地址,约定时间过来拿。
小爱不会想到,这件事,会让她后面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No.2
小爱按照约定来到所在地,那是一个地下酒吧,里面正举行一场小型的演唱会,台上是五位唱歌跳舞的年轻女孩,台下是为她们疯狂打call的男性粉丝。
小爱30多年的人生中,极少参与过这种场合。
演唱会还未结束,捡了手机的人估计此刻也没空来搭理自己。小爱站在人群后面,旁观着她们的演出。
可到底是不知名的地下偶像,几个女孩子的表演青涩无比。
尤其这一位:刘海遮住了眼睛,动作畏手畏脚,说她是女偶像,倒不如说是临时拉上台凑人数的。
没有自知之明为什么要当偶像?为什么要勉强自己做不擅长的事情?
台上的人依然在表演,台下的人却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样子。
像是发泄般,小爱大喊着吐出了这些话。
她舒服了,可被点名的小花(白石圣 饰)却吓傻了:本来就不够自信,现在她的头埋的更低。
小爱也不是什么恶人,回去后就深刻的反省自己,下次一定要给那个女孩子道歉。
小爱第二次过去,表演即将开始,小花却迟迟没有出现。
是啊,本来就是不知名的女团,表演的人也是靠着一腔热血在坚持。现在被人当头一棒,胆小的自然会退出这个圈子。
小爱正准备离去,却看到小花推门而入,她剪短了了刘海,磕磕巴巴的像众人道歉,表演的动作依旧青涩,但眼神却意外的坚定。
被人痛骂有什么大不了,把坏毛病改掉,新一天又是开朗的偶像。
被男友抛弃又有什么大不了,生活还有很长,日子照样过。
不好的事情,一刀剪掉就好。
No.3
剧名“所以我就推她了”,这里的“推”是“支持、喜欢”的意思。
为什么要追星,因为偶像反射出了另一个自己:她可能不够优秀、不够漂亮,遇到事情也会想着退缩,和自己一样,有大大小小的毛病。
可不一样的是,她带来得积极力量远盖过那些瑕疵,她是你的镜子,也是你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小小的偶像尚且会努力奋斗,那为什么自己不好好生活呢?小爱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际交往,以更真实的状态和自己的相处。
她变的更加明亮开朗,因为偶像。
所以,她就推她了
No.4
但有一句话叫做“物极必反”,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必然会引起反噬。
这里要说的,是偶像应援。
现在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每年都有一大堆新人等着出道,那如何才能让自家爱豆不被人挤下去呢?——花钱应援。
只有粉丝不断花钱,才能让经纪公司看到爱豆的经济价值,才会给他更多更好的演出资源。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金钱博弈。
小花所在的经纪公司也是如此,他们日常的盈利主要是靠出售这些小偶像的握手券、合影券···那分到偶像自己手里有多少呢?不到百分之三。
不过每个梦想当明星的人,都渴望更高更大的舞台。
刚好,某大型节目在网上举办征集活动:只要投票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在这场活动中表演展示自己。
小花她们自然跃跃欲试,支持她们的粉丝也激动不已。可投票需要花钱,这是现实问题,粉丝们凑来凑去,离目标也还差百分之二十(约人民币6万左右)。
小爱咬咬牙,把这个任务揽在了自己身上。
理由是——
可小爱到底也只是一个普通白领,平时为了买小花的握手券合影券,都好久没给自己置办过一身衣服。
那钱要从哪里来?或者问:什么工作来钱最快?
小爱开始兼职做情·色主播。
以身体为诱饵,勾住深夜无处安放的欲望,换取钱币流水的声音。
终于,在投票最后一刻,小花她们获取演出资格。
当日,登上璀璨舞台的小花,终于看到荧光的海洋。
台下,奋力呐喊的小爱,视线却逐渐模糊。
一面是舞台上明亮的偶像,一面是暧昧灯光下裸露的自己。
这份荣耀,你我与共。 可我好像,迷失了方向。
No.5
电视剧为了戏剧效果,往往会有夸张成分。
可艺术终归来源于生活。偶像带来的正向力量、过度应援带来的反噬结果,我们也在生活中看过不少这样的例子。
就拿微博打榜来说,在该平台上搜索某位明星名字的粉丝越多,明星就能登上榜单。这本来是体现粉丝活跃度的一个数据,可总有人上纲上线:
买水军刷粉变成常态,拉踩攀比更是日常,谁说一句自己偶像的不好,就要发动人肉搜索网络暴力。
经常看到有明星登上热搜,无论好事坏事,点进去一看,清一水的粉丝赞美文案。
支持偶像没有错,可过度沉迷,沉迷到不愿看到偶像的瑕疵、不愿听到不好的消息,这叫圈地自萌,蒙住了自己,圈起了偶像,恶心了路人。
饭圈文化,不应该变成饭圈恶臭。
理智追星,偶像的出现是让人还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听他们的歌曲、看他们的演出,或是追随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都是很美好的事情。
千万要记住,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作为从一开始就关注河起步的人,开始关注剧就是想着偶像宅源地的偶像文化是怎样的。
对于偶像最开始的憧憬,是和剧中一样的,“偶像因粉丝的支持登上更大的舞台,粉丝在饭偶像的过程中获得动力成为更好的人”。时至今日,虽然很遗憾自己并未能成为理想中的样子,但能看到自己的推有越来越多人知道,其实也是很满足的事情。
第二集中女主始终回避成为一位真正的阿宅,因饭偶像和朋友发生争执,到最后脱掉外套穿着应援衫打call。这段心路历程可能是所有偶像宅都会特别感同身受的点。我其实挺意外的,是在日本这样一个偶像文化发源地,也会依然出现这样的情形。不过转念想想,上次我在日剧里看到主角开心打call,已经是在【最完美的离婚】里,也就能理解一二了。
其实我所遇到的情况倒并没有那么决绝,国内虽然偶像文化刚刚起步,但是在塞纳河与开闭分手之后,养成系偶像本身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日本偶像就是偶像艺人就是艺人,已经有了闭环的生态,但国内养成系偶像的路仍然还在摸索,塞纳河成立八年,但引起的水花仍不如因一档综艺节目而出道不满一年的炒团,河的路途走到底是“明星殿堂”,再下去依然要在娱乐圈慢慢摸爬滚打。
另一方面,为了吸引粉丝,扩大接受面积,河在发展过程中引入了很多韩式偶像的模式,所吸引的粉丝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偶像宅,甚至去过剧场会打call的粉丝本身也未必能过半。这也是目前河内男女粉丝争论不休的原因。
正如片中女主所说的“然而,我们支持的你们,却找不到这个组合的优点”。“养成系”三个字也在慢慢变成一块遮羞布,歌舞不好因为是养成系可以被原谅,偶像失格因为是养成系所以被宽容,可是八年时间下来,更多的小偶像其实提前过上了养老的生活,每天赖在生活中心,有公演时上上公演,没公演回去打游戏,也不跟粉丝营业,也没有目标,就这样毫无目的的一天天过。这锅当然可以甩给运营,但是运营在不给力,毕竟也有在它的模式内靠着自己努力一步步向前的人,无论是张昕许杨这种,还是宋雨珊刘胜男那样,都是可以学习的人。自己先放弃自己的人,是没有可能被别人挽救的。
那么到了现如今,塞纳河或者养成系偶像的魅力究竟还在哪里呢?
除了可面对面之外,其实我想更多的,还是在于,再没有一场人数如此之多时间如此之久而且24小时不间断的真人秀供你观看了,这也是我对于【国民美少女】之后运营再也没能推出一档合格的团综的遗憾所在。
以前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你会对你的推产生性幻想吗?” 我当时回答是“不会,不会幻想和成员谈恋爱,但是会幻想她们之间互相谈恋爱”。是的,在我看来,成员与粉丝之间的羁绊是养成系偶像的立根之本,但是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羁绊和关系则是她们吸引粉丝的最重要一环。
在缺少曝光的情况下,成员的性格人设优缺点绝大部份是在她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中展现出来的,歌舞好会让人记住,但是仅仅歌舞好也会很快被人遗忘。元恩队之所以是巅峰,在于通过复杂密集的互动,使得所有队员都能从中受益,即使是赵粤这样话少的偶像,也会在跟队伍中其他人的互动中被发掘出来。
NHK 製作的這部《だから私は推しました》真不錯看,一共 8 話,每集大概 20 分鐘,把アイドル的ヲタ活演得淋漓盡致。劇中出現的術語,很多連我這個推し歴 8 年的古参都沒聽過。
本片是一部在地下偶像文化的基礎上,深入探討現代問題的優秀作品,犀利地切入了現代人通過獲得「讚」來滿足自己的生活方式。
雖然結局一開始就大概猜出來了,但最後一集還是哭得一塌糊塗。
以下劇透回顧
第 1 回
主角從一個對偶像沒興趣(甚至反感)的人,因為在ハナ身上看見自己笨拙的身影,進而正式入坑
第 2 回
令偶像頭大的厄介問題(也為最終 Boss 埋下伏筆)
現在回想起來,「所以,我就推你了」其實是個雙關語(所以,我就把瓜田推下樓了)
第 3 回
主流壓力下,不敢告訴身邊的人自己在飯偶像,不敢使用偶像周邊
第 4 回
說到底,偶像的本質還是商業遊戲,為了讓自己喜歡的地下偶像參加可以提昇地位的年度嘉年華,不計成本投票
第 5 回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偶像成員之間也會發生內部矛盾、不合、爭執、衝突
第 6 回
走紅的代價就是過去的醜聞被翻出來放大檢視,粉絲開始懷疑自己的推、覺得被背叛
第 7 回
呼應開頭提到的,如果自己本身也是「讚」的奴隸,那又怎麼能用高道德標準來約束平凡的偶像呢?
第 8 回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偶像也是會卒業 、解散的,一起走向未來,邁向新的人生
最後,白石聖根本泣きっ面は天使,自從看了《i"s》的葦月伊織之後就加神推し了!
追星三忌:真情实感 倾家荡产 什么都管。
日剧剧情总是可以发展的比我想象中的更上一层,开头几集看下去,以为只是讲一个三十多岁的普通青年女性,在接触了偶像文化之后,借助偶像,慢慢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为会一直描写一些正能量的东西但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片名为:所以,我就推你了。如果了解日本偶像文化的人,会明白“推”的意思大概就如推荐,把你喜欢的爱豆不断推到顶端去,这过程需要很多金钱和时间。而不了解日本偶像文化的人,可能只会联想到一个意思,就是“推倒”。一开始看剧时,我是了解偶像文化的,了解推是什么意思的,所以以为剧中只是采用了“推荐”一义,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发现女主真的为了自己的偶像“推倒”了什么人。
剧一开头是女主在警察局里接受审问,通过警察官的审问,一步一步由女主回忆叙述来进行剧情的发展。女主的回忆和叙述都是关于自己快乐的追星时光,在追星这段时间里,女主渐渐找到了自我。这样一段比较积极的回忆,却是在警察局里审问出来的,让人十分想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导致事情变成这样。
从一开始只是花钱看live,到后来砸钱投票甚至去当陪聊赚钱以及为偶像顶罪。虽然我本身也在追星,但这种行为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近几年内少数正确描写粉丝以及偶像的影视作品。其他的作品虽然不点名,但是描写的都是外国人眼中的日本偶像以及偶像粉丝。作为NHK这么直面描写这个产业并不奇怪。 先谈偶像,要对这部作品中谈及的偶像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多数观众要抛弃自己认知的“偶像”,他们多半不是作品中想表达的。作品中的偶像团体在日本属于给金字塔做边角料的团体而且还是大量存在的。公司为了盈利会各种剥削雇员(小偶像们)接广告安排现场。说是小偶像们抱着出名的梦才到小公司(小偶像团)发展的,但实际上除了队长其他人多少都是其他目的或者没什么目的。上学上不下去,家庭不和睦,社会常识不多等都有可能让一名本应是学生的未成年人成为偶像,同时这种事情还不违法。毕竟“偶像”并不是职业。 再谈粉丝,与在微博上发发# 在音乐平台上多评论多播放就能自称粉丝相比,身为边角料的偶像们没有这种线上露面的机会,因此线下的现场活动成为几乎是唯一可以参与到支持偶像这个动作的渠道。同时粉丝们,做到为自己偶像能够更好而去努力赚钱发生改变,以及到粉丝之间起争分这么尖锐的事实都能照顾着实在不容易。
说说致敬点和剧情,当红的showroom、tif(@jam)显而易见,投票机这种东西都能照顾得到可以发现剧组是有充分得从日本本土居民那里了解过偶像粉丝的。还有剧中涉及到的偶像团体名呀这类彩蛋懂的人会更加感觉到“啊,这就是我一直祈期待的偶像作品!” 作品的叙述方式让剧情虽然没有一条线顺下来,但是这种一段一段的叙述反而删减了没有必要的部分节约篇章。
最后恶最喜欢的部分,偶像选角太喜欢了。粉丝们如果不仔细关键词他们的经历我都会以为是哪里找的OTAKU,偶像现场中的表现和真正的OTAKU没有任何区别。
属于不得不看的作品!
取材还是很扎实的,把地下アイドル和ドルヲタ的生态描写得相当真实,看得出来做了大量功课。Event之后的飲み会、投票和暗账、私联和STK,全部都相当真实。唯一虚假的地方是不会有偶像这么爱粉丝的!!!不会的!!!不会的!!!
我TM爱死樱井由纪小姐姐了!全身上下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根本挡不住好吗!!!
非常惊喜。虽然不懂偶像文化,但是从追小偶像的角度来写女主心理的转变,很新奇也很到位,具象展现了“追星使人进步”这句泛泛的口号。樱井由纪表演也非常精彩,能搞笑能奔放能颓丧,都是手到擒来轻松愉快。每集都会有一段重点情节的大升格,几乎每次都能戳中我,同时整体的运镜和光影既让人一眼就认出是日系风但也能看出主创自己的想法。是会被忽略不可多得的宝藏好剧。以及,sunny side up的米娜桑,你们知道团里有个是黑帮小弟变性人吗?
人生本惨,没有光。过于黑暗悲伤才是真实。后面强行扭转成光明励志就很怪异。
妹娃要过河,是那个来推我吗?所以,我来推你嘛!
本季原创之光,最后一集提出的永恒命题:如何面对自己首推的毕业。希望各位偶像厨都有如剧中的美好结局吧。
为啥喜欢底下偶像的就非得是社会失意人士啊?
女主推女爱豆的那感觉让我忍不住想站CP。
因为能在笨拙但努力的爱豆身上看见自己,所以我推她
本季比起《凪のお暇》更让我感同身受的一部剧。作为一个偶像宅龄近十年的人来说,人生确实因为偶像的转变。现在最好最聊得来的朋友,闲暇时的消遣都是因为偶像获取。那种希望“她”只注视着我,希望“她”越来越好但又不想与他人共享的心理描写的恰如其分。即便偶像是用谎言编织的美好假象,我们也甘之如饴。剪辑和拍摄也十分炫技,是部让人惊喜的作品。
真是男wota看了沉默女wota看了流泪的偶像宅失恋全纪实
作为饭偶像将近十年的90后女饭,好多台词和剧情都仿佛看到了自己。三四集热泪盈眶。偶像万岁🙌🏻
努力想要合群的你、想要引起关注的你。对、也是曾经的我
又名「爱的新生活」(雾。“她像是我的朋友,又像是我的妹妹,也像是我的孩子,可以说是分身吧,就像另一个我。”“我以前从没有想过为别人努力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闪闪发光的“推”也好,默默应援的饭也好,是彼此映照的存在啊,舞台上的追光与台下的灯牌汇聚而成的是只有那个世界的人才能看到的星河,是黑暗中让人继续生存下去的光芒,追星真实,爱与被爱着也无比真实。EP04「光之海洋」EP08推人真相都太好哭了😭😭编剧森下佳子在访谈中认为白石圣是处于新一代台风眼中心的演员,期待圣演技的新境地,希望下次和Yuki三度共演可以挑战一下“禁忌之恋”什么的(喂
因为喜欢樱井由纪看的,看完真的很有感触。简直是完美剖析了追星族的心理啊!具象的诠释了团饭私生饭亲妈粉毒唯等意义,偶像给饭一个憧憬的目标,饭把偶像当成恋人姐妹孩子甚至是另一个自己。追星其实是个挺有意义的事,去年夏天还救了我一命,不过还是要说一句——真情实感的追星真的会遭报应…
每一集都感同身受,既希望自己的推能出人头地,又希望她只属于自己一个人,这种心情过于真实了
非常真实的地下偶像科普片,对偶像的爱是真的,对偶像的变态占有欲是真的,偶像的黑历史是真的,偶像的说谎日常是真的,偶像的内斗是真的,但就算是这样,她们带给我们的美好也是真的。
第一集就看得我鼻子酸 以前没追过偶像 对于舍友之前的行为不太理解 但是现在完全可以共情了 小妹妹真的像圣光啊…… 地下偶像也算是一种正义了吧 拯救平凡世界的英雄主义
发现樱井由纪演得了av,演得了病娇,演得了抖s,演得了ol,演得了高中生,演得了贵妇,演得了怨妇,演得了妈妈…演得了小三…演得了不良…晨间剧大河剧正剧网剧各种剧里见过她跑小配角…而且角色差别很大…厉害了我的jie…虽然日本这种演员也挺多的~
拍摄、剪辑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