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宋长官在剧里第二次哭,也是第一次流下真实的眼泪。
在晓雪的尸体面前,当着程樯的面,她第一次流泪,真假参半。在滨江组总部看到被捆绑的晓雪,看着晓雪的哆哆嗦嗦,宋红菱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怎么像个刽子手,说好的为了国家的前途呢,眼前这个近乎发狂女人和党国大业有何关系。她告诉晓雪自己一定会保证她的安全,这既是在试图安抚晓雪,也是在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这些所作所为还是正义的、不会殃及无辜。后来,听闻晓雪的死讯,宋红菱对晓雪的、对自己的誓言一下子破灭了,她只能咬着牙质问杨景修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公安局还是要去,程樯亲自打了电话来,作为晓雪的“好姐妹”,自己必须去,同时为了套取更多关于范东阳的情报、不让自己暴露,她也必须去。带着对晓雪、对自己的悔意,带着清晰的任务,她来到了公安局。当着晓雪的尸体,她第一次哭了,把一副楚楚可怜的外表留给程樯,告诉程樯自己是个普通的女人,正在为了好姐妹的死亡心碎。当然,她也真的有些心累,特意对程樯强调了“无辜”二字,让这真假参半的眼泪把自己内心的愧疚带走。末了,她也没忘了自己的任务,以商会名义请局长将范东阳近况告诉自己。回去的路上,她清理了自己的思路,有些事情该下狠手的还是要做,绕不开良心的也当保持良心的自由。
在这次短暂的挣扎之后,宋长官又恢复了理智,她践行着自己那晚告诫自己的话,一边救伤员,一边对大岛医生起杀心,与大岛医生达成无言的默契又放过他;对待金玲,她一边尽心的给孩子治眼睛,一边杀司机、绑架孩子,用女儿的性命去威胁老狐狸。这些日子,她重复着这些工作,经历过失败也经历过短暂的胜利,当然,也被韩站长这位恩师、军统这些蛀虫逼到发誓不再相信任何人。她还是相信杨景修的,这是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了,哪怕杨景修制造恐怖触动了她心里对程樯紧绷的那根神经,哪怕他忘了摘车牌、弄丢了孩子,她都没有过于苛责。生逢乱世,有志者当救国,对待同道中人,不相互取暖还能怎样呢。比起程樯这个大局长每天拍桌子扯嗓子训斥手下办事不力,看似温和的宋长官内心更多的是孤独——难道要把唯一的杨景修也骂走吗。不经意之间,菱修的这种“革命情谊”已经开始升华了,她默许着杨“油嘴滑舌”像哄老婆一样跟自己说话,她包容着杨的疏忽,既是安慰他,也是安慰自己。
《黎明决战》剧情的转折出现在金玲身上,在剧情上这个小姑娘的出现再次把两方摆在了同一起跑线。在情感上,也掀开了金宇轩的软肋。再狡猾的狐狸,对待女儿也难掩内心的柔软。同样的,被宋红菱拿女儿相威胁的金宇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亲自找到了宋府,用宋家满门的性命威胁宋红菱。
宋红菱急了,她气得发抖,但是面对金宇轩只能强忍着不发作。初到哈尔滨时她说过,唯怕这次任务危及自己的家人,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她怕自己害了家人,也怕老父亲伤心。之前妹妹闹她,说要去跟程樯谈恋爱,她阻止。妹妹演的是一出姐妹争风吃醋,姐姐的心里却在滴血:共党必败,你是跟他上战场还是逃到苏联?哥哥已经死在战场上了,我把命给了军统早晚要步哥哥后尘,兄妹三人唯有你能去为父尽孝了。可今天,金宇轩找上门来,父亲性命危在旦夕。情急之下,她只能向父亲坦白身份。为了保护父亲和妹妹的安全,她必须尽快了结这次任务,不能再耽搁了。
老校长秦子谷病危,她去看望校长。老人家颤颤巍巍地拉着红菱,告诉她,她的格局一定要大,不要有党派之见,要救这个国家。老人家说,他看出红菱心里有事情想不开,不知前途如何,这话戳中了红菱这些日子积累的所有情绪。情绪开关一下子打开了,在这个封闭的屋子里,面对这个一生为国的老人,宋红菱第一次哭了,真真切切的哭。自己在做什么?自己该怎么办?她抗战时期加入军统,为了救国。她在这里当特务,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些日子她面对过良心的煎熬,也面对过军统的腐败。现在别无他法,只能去跟程樯正面冲突,可能会连累自己的家人了,但只能背水一战。
哪怕拼光了滨江组,也得做到。到了这一天,我宋红菱第一个杀身成仁……她这样鼓舞士气。破釜沉舟了,唯有如此,才能尽快结束这一切,摆脱所有的煎熬。从这一刻起,宋长官的人设开始走向悲情。也正如此,我们看到了下集预告里她给杨景修的那封绝笔信,她要一个人去了结这一切……
希望有个人可以去地狱的边缘拉她一把。
3.13
【更新三件事】
1、关于宋红菱和程樯的共同价值:他们的初恋故事引发的花样吃醋大赛虽然为紧张的剧情提供了些许缓和,但最重要的还是告诉大家,这两个人当年能成为恋人必定是有共同点的。程樯几次像傻小子一样跟人家讲百姓多么爱我党、我们多么需要百姓的爱,其实跟今天宋长官训话时提到的殊途同归。宋长官的意思是,如果军统再这么滥杀无辜,只会让老百姓人心更加背离。如果按照那句马基雅维利式的话问,君主是受人爱戴好还是敬畏好呢?宋长官和程局长都会毫无疑问告诉你是爱戴。你要通过公意、通过德行去建一个卢梭式的国家,而不是建一个只有恐惧和暴力的利维坦。
2、党国大业和个人价值的冲突:宋红菱昨天的挣扎一直在讲述这个矛盾,战争的残酷没有人能够幸免,但是这不能给杀戮提供理由;然而如果真到了那个份儿上,有些事情必须动手。程樯对待军火和石明喜又何尝不是如此?国共高层共同从收音机里听到四平战事结果,这个剧情很重要,除了又逗了一下假夫妻神同步小窃喜之外,更重要的是告诉观众,现在的局势真的非常紧迫,不是开玩笑了。对于宋杨来说,四平拿下了,只要再攻下哈尔滨,我们就能建立一个三民主义的国家,对于程周来说,我们必须守住接下来的每一步,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我们理想的国家。这批军火在不在共产党手里,是东北战场局势的重要转折,也就是国家前途的转折,千钧重担压在自己的肩头,谁能松懈?宋红菱为了党国大业一本正经的搞事情,程樯又何尝不是为了他的党国大业呢?是啊,史召到死也没有泄露半句情报,喜子他们拼命守着这个假军火,程樯却不敢相信史召也不敢告诉喜子。可是,把这个重担压在你头上的时候,你敢用国家前途做赌注吗?这就是这位公安局长肩上的担子啊。剧情是铺垫到这儿了,可毕竟观众对正面人物的期待很难包容这份蒙在鼓里的血战,还得看明天源哥要怎么演面对喜子这场戏。
3、东北老爷们儿最重要的是脸:伪满警察是什么概念呢,石明喜第一集呛程樯的时候提到,你们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伺候过日本人、国民党。“伺候”二字非常传神了,大概是一种“三姓家奴”的形象,没骨气怂包蛋的样子。吴铮看不起他们,程樯打电话让他们撤退或许也是没想到这帮伪满警察真的这么有血性不知道逃命,山坡上车里那两位则一直以为打的这么激烈一定是撞上了主力部队,谁能想到是天生就该贪生怕死的N姓家奴们打出来的呢。这场仗打的非常惨烈了,石明喜这般兄弟的血性东北爷们儿也是目前为止这部戏里最让人出乎意料又敬佩不已的形象。昨天看到史召的血性我终于明白史召被用枪抵着头时尿裤子那场戏的用处,今天这场血战也让我们发现开局那段东北警察酒馆戏的作用,唉,虽然应该感慨一下真的每场戏都不是白拍的,但还是开心不起来。唉……
3.6
跟程樯不同,宋红菱是没有历史原型的,但这个角色立在这里却让你觉得无比真实,无外乎外壳和内核。在外壳上,宋红菱外形气度符合留学归来的民族资本家千金、举止智谋让人能看明白一些但是又不能让人猜透了,演员双重身份的演绎拿捏还原了人设的要求。但这只是第一步。在一群众多真实历史原型的串联起来的戏里,这个虚构的人设若想立住,必须有点实的、让你相信她是这个时代活生生的人的东西,那便是她的内核。所以这篇主讲宋红菱这个角色的内核。
这五集外加些许下集预告基本上把宋红菱的个人履历完整拼起来了。宋红菱其人,哈尔滨总商会会长千金,年少时就有主见,为商会的叔叔伯伯们所周知。东北沦陷后,目测二十岁左右的红菱经后来任中共民主联军副总司令的周保国(历史原型周保中)推荐留学苏联,读的是最好的医科大学。在莫斯科与被派进修的刘兴汉(历史原型原名刘汉兴,陈潭秋同志为其改名陈龙)相恋,她当然知道那是共产党的人,不然怎么往延安写信,这段恋情能够成立,恐怕很大一部分理由是因为大家都信仰想要这个民族更好吧。
回国之后的宋红菱由军统长春站少将站长韩秋池领进军统大门,这些年杀的都是日本鬼子、大汉奸卖国贼,从未手软。行事果决的作风一直延续到现在,想来也当如是,不然就算是有个位高权重的恩师,如若没有些实绩,恐难在几年间不仅自己官拜上校还有个中校手下。宋红菱这个人,不仅行事果决,不怒自威,而且知人善任。手下审不出东西,她飘下一句“让杨长官来审”便又飘走,审完之后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分配任务也只提纲挈领,具体落实全交给杨长官当着自己的面树威;当然,这个聪明的女人与杨相处四年,自然早就知道他对自己有情,也知道下属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宋红菱就这样用杨对自己的感情和自己不断明示暗示表明自己对杨的充分信任,把杨控制(或者说安抚)在一个能迅速完成任务但又不会反压自己的范围内。你看,不管是杨景修第一次兴奋表示自己睡到同一水平线,还是两次带着吃醋的语气问红菱和程樯的关系、进展,红菱都是一副“又来了”的慈祥笑,好像老司机在看一个早就被她看穿的小男生;尤其今天这集,带着笑意直接点破他说你这话酸溜溜的、我可不爱听,又宠溺(??我仿佛看错了性别,可能是刘诗诗本人比较苏吧)又安抚的样子……唉,真是被刘诗诗这个小妖精,啊不,宋红菱这个小妖精吃的死死的……
所以刘江导演说,刘诗诗演的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女特工,这是非常准确的定位。唯有先让这个女人的魅力立住了,才能把她的特务长官形象立住,诗诗也确实如此。更进一步,这个女人有能让人信服的魅力,必须有与魅力相称的心地,不然上述那些游刃有余的处理很容易跑偏到蛇蝎美人的类别中。好在,宋红菱并不是蛇蝎美人。
早在让洪宝奎闹事时,宋红菱听说死了六个人,流露出些许不悦,我们又不是刽子手,怎么能滥杀无辜呢。不过她也没有苛责手下,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没必要追究,再说这样的斗争死伤在所难免,宋红菱当然知道。值得注意的是,宋红菱为死伤无辜不悦时,杨景修以一副早知道的表情看了她一眼,联系之前逼供后只对红菱汇报“招了”不报“死了”,恐怕也是知道宋长官一贯不滥杀无辜,那些脏手的事自己碰就行了,不给红菱添堵。
我们是为了党国大业,完成党国大业的人不应是一群刽子手。这是宋红菱的处事风格。加入军统、只杀汉奸卖国贼(需要提一句,假老公给红菱编了一份完美的中立人道主义者履历骗宋家老爷子,虽然中立和人道主义都是笑点,但战地医生或红十字会的经历并不必然是假的,从逻辑看,这样的潜伏者必须说话真假参半,让自己的话有证据对上,才不至于暴露),为了党国大业奋斗,不滥杀无辜,她心中的党国大业在此刻之前必须是面向一个新中国,一个贯彻三民主义的信仰的新中国,为了这个理想国做什么都行。
慢慢地,宋红菱会发现,她所面对的敌人不再是抗战时期的汉奸卖国贼日本鬼子,而可能是无辜的老百姓、是对老百姓无害且还不错的共产党。从目前这个盗亦有道的人设出发,她最终会动摇,她一定会动摇,不过这种动摇不是黎明之前里谭忠恕对国民党大势已去的动摇,而是那种理想国破灭式的动摇。但是现在的她还没有。她虽然为无辜之人枉死而自责,她可能觉得自己突然从一个三民主义接班人变得更像一个刽子手,但是她的理智明白,为了党国大业,遇到同样的事情自己也会如此做。
有些事情必须做,这是对党国的责任,有些事情必须纠结、必须自责,那是宋红菱的良心。我愿意看她纠结,看她不断说服自己她的党国大业是值得追求的信仰,我也愿意看她一次次说服自己党国大业不是刽子手。我们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能够为此杀害那么无辜的百姓吗,这恐怕是后面剧情中红菱需要面对的,当然,她还需要面对我们众所周知的人心涣散的党国。我想,这可能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情感吧,她的内心应该代表了那个时代许多活生生的人。
(2017.3.5)
开局两集不长,但绝对可以用惊艳形容!故事背景是1946年,共产党刚刚解放了第一个大城市哈尔滨,但是哈尔滨这个城市经历过日本人、苏联人、国民党,还有我们看智取威虎山熟悉的东北土匪,主人公是为了解决这些棘手问题而走马上任的公安局长王千源。以为要铺垫一下,没想到刚演了两分钟,一场枪战就把上面全交代清楚了:公安局长到任第一天就遇到埋伏了,马上反应出三个情况,一是军统特务大量潜伏在城市里、警察队伍里,二是当地警察既不专业也不服共产党,而且共产党进城玩大赦天下放了一批地痞流氓。好嘛,这是一场硬仗。
那边还没完,军统总部怀疑长春站有内奸,直接架空了长春站派了女主角刘诗诗来重整在上面伏击公安局长的滨江组。出场也是简洁明了,外表富家千金白富美,极具迷惑性的掩护身份,实际上是军统特派员,几句话上来用优待牺牲者家属安抚了刚刚遭受重创的滨江组特务们。又是白富美又是特务头子得镇场子,这个双重身份找刘诗诗就对了,身段无可挑剔带着富家千金贵气,几个眼神几句安抚短短一场戏下来,这个角色就算立住了。
第一主线推进也快。不是东三省嘛,日本人战败来不及带走的军火总有吧,一个汉奸少将拿着军火坐标跟国民党谈交易换金条。前面铺垫的长春站内奸也派上用场了,给共产党同步转播军统的军火交易进展。刘江导演玩梗的地方是,这个地下党是《黎明之前》里对波叔这位共产党“沉睡者”步步紧逼的李伯涵,这回摇身一变自己成了“沉睡者”。这样一来,日常城市里搞破坏敌暗我明,夺军火敌明我暗,有来有往这故事才能好看。
再说这感情线。导演把刘诗诗请来,要是浪费了这张脸不给她安排个恋爱史观众也不答应,果不其然这么快的节奏居然在大家严肃搞谍战、解救人质的时候暗搓搓藏了段三角恋。简言之就是刘诗诗和王千源是在苏联留学时认识的昔日恋人,回国后抗战失联了,那边男主十年未娶,这边女主在军统隐藏身份一直有个下属兼任假老公,假老公对上司还有想假戏真做的情愫。这就精彩了,搞明白这个关系后看几个人的对话,无论是什么“我穿上这身西装就像宋家姑爷”还是“你和公安局那个程墙到底什么关系”,明面上大家都一本真经的解救人质、了解任务资料,可是怎么看这话里都带着不小的醋味儿啊~
(2017.3.3)
贝加尔湖畔这首歌选的好。
虽然在一个屏幕上,但感觉所有的演员都在各自的平行世界带着面具表演,直到落幕才汇聚在一起。
感情线说起来简单,可是放在国恨家仇的大环境的前,一句简单的想念,一个简单的握手拥抱都变得很遥远,直到最后击毙楚鹏飞,宋红菱中枪身亡,程蔷抱着她走出敌人所在地,才成为全部剧情中除了回忆唯一两人之间除了身体和内心的近距离接触。最后程蔷流泪了,也许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见到你已为他人的妻子,不是以为你死了又重新出现在面前,不是知道你成为自己的敌人,而是每次见到你,一直到你死,再也说不出口的那句想念。
杨景修――也是看完这部戏之后让我很痛心的一个角色,一个人,也许就像杨景修自己对宋红菱说的,如果我没有遇见过你,可能会活的简单点。可是他偏偏爱上了宋红菱,如果他没有遇见,他可能只报效党国,可是爱上了,他永远不能丢下这个女人不管,为了她,自己的理想和使命可以放在一边,哪怕只是卖包子,至少可以给她生活。因为爱她,所以杨景修一直很尊敬在乎宋红菱,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她,为了她哪怕暴露自己特务的身份,为了她给程蔷打电话,求他救宋红菱,为了她,哪怕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在公安面前跟她撇清关系,这个男人因为爱情变得可爱简单,虽然我不认为一个杀人如麻的人能有所简单,可是也许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性多少是有些变化的,可是内心最原始冲动的爱不会。杨景修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
最后,故事收尾了。
可是又有多少我们没看到的故事。
被片花吸引過來的,雖然只有十分鐘,但是看點滿滿,在現在滿屏打著諜戰幌子的偶像劇前面,黎明決戰確實是很吸引人。視帝王千源和當紅花旦劉詩詩的組合讓人眼前一亮,兩人的感情戲部分讓我十分期待,話說千源大哥的學生裝扮竟然沒有違和感,果然演技就是王道,劉詩詩飾演的特工宋紅菱讓我很是驚喜,眼神裡滿滿都是戲,身段也很棒,先打四星放在這裡,此劇必追。
再來補充一點內容,看完新的幾個片花,發現以前真的是低估了劉詩詩的演技,或者是被網絡言論洗腦了,一段哭戲真的是太有感染力了,認真看她的部分,感覺劉詩詩這個演員很會揣摩劇中人物的情感,雖然沒有誇張的表演,但是能讓人的心情隨著她的表演而波動,喜歡劉詩詩這個演員,真是很久沒有這樣誇過一位演員了,能沉澱下來,表演張馳有度,一定會守著電視機看完電視劇的。
再說一說劉江導演,之前拍的劇只看過黎明之前,個人認為劉江導演很會發掘演員的潛力,能將演員的閃光點最大程度地展現給觀眾,且在當下這樣古偶盛行,流量小生當到的電視劇市場中,導演可以說是一股清流,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願導演之後能繼續拍出這類優秀的電視劇作品,淨化電視劇市場。
本劇的編劇也很給力,現在電視劇注水嚴重,動輒就是六七十集的劇,這樣三十一集的電視劇已經很難找到了,劇情有歷史積澱,還能創新融合,初初來看,這是一個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故事,三十一集必然也是劇情緊湊,如果能在短短的集數中,把人物性格塑造的鮮明,把故事交代的清清楚楚,那麼就是一部公安劇經典!
这部剧是近两年来唯一看的一部谍战剧,女主扮相很美、仪态值得许多人学习,情感拿捏的很好,演技可圈可点。其他演员演技也挺好,都是实力派,情感描写很细腻,剧情不拖沓。会一直追下去,大写的赞👍至于好多诋毁这部剧和演员的,我个人觉得他们压根就没看过这部剧或者纯粹为了诋毁而来的。导演的眼光比我们都要好,导演既然这样选择说明演员的表演能够更好的诠释这部剧,所以黑粉们该醒醒脑子了。
二刷完成,必须打五星,剧情越看越有意思,虽然男女主有一丢丢的违和感,但红景天般配啊!对于景修来说他的人生除了信仰就是红菱,这是部好剧,儿女情长着墨不多,但却动人心肠。
我很希望编剧能让景修带着红菱离开,但看过剧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景修必须死,红菱也必须死。
我突然间想起来一句话,我终于和你睡在同一水平线上,宋家姑爷果然很惨
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 【宋红菱的故乡是哈尔滨,程樯也曾透露过自己的故乡是东北,此句本人更倾向于理解为红菱对自己故乡哈尔滨的热爱,而程樯此时也在哈尔滨担任职务,因为可以理解为两人对哈尔滨这座东方小巴黎的城市的深沉的爱】 月光把爱恋,洒满了湖面,两个人的篝火,照亮整个夜晚 【红菱和程樯曾是恋人,这一句可理解为当年在苏联留学时,两人的爱恋之深,之重,之浓,两个人的感情可以将整片贝加尔湖所洒满,两个人的爱情的火花摩擦出的光亮可以照亮整个晚上,如此初恋,羡煞旁人】 多少年以后,如云般游走,那变换的脚步,让我们难牵手 【红菱与程樯失去音信和联系多年,各自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些年来,红菱与景修作为搭档在刀口上过活,风里来雨里去,被组织调动的次数肯定不少,一次次策划着刺杀日本高官及汉奸,反抗侵略的行动,而程樯同样也在延安进行着工作,为我党建设保驾护航,可惜阵营已成对立,昔日恋人在历史与政治的你推我搡中被逼成了对手、敌人,此生再牵起对方的手已是不可能】 这一生一世,有多少你我,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里 【人如同浮萍一般渺小,在这乱世之中,又有多少人如同红菱与程樯这般被命运戏弄,无声无息地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无人知晓,因为这样的夜太普通,太寻常,也太美丽,恰又因此,衬托出两人这段爱情的悲伤,凄美】 多想某一天,往日又重现,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 【当年是那样的美好,在苏联留学的日子可能是红菱与程樯此生最快乐的日子了,没有暗杀,没有阴谋,没有提心吊胆,只有着满怀豪情,探索着如何救国救民的两个热血青年,可惜一切回不去了,只能存在记忆中,只有那美丽的贝加尔湖来见证那段属于两人的往事,可惜湖畔仍在,佳人已逝】 就在某一天,你忽然出现,你清澈又神秘像贝加尔湖畔 【宋红菱以军统上校特派员的身份回到了故乡进行潜伏工作,这突如其来的出现,让程樯又惊又喜又五味杂陈,惊的是昔日恋人未死,并且回到故乡与自己相遇,喜的是朝思暮想的恋人居然回来了,五味杂陈的是此番回来的她那迷一般的身份,让人捉摸不透,但是最后,程樯知道昔日的恋人只是身份变了,但心中的那团炽热火焰从未熄灭,依然有着清澈如水的赤子之心,就如同贝加尔湖畔那般】
PS:这首歌改编的非常好,很符合本剧主题,荡气回肠中又显忧伤凄美。每当乐声响起,你是否会想起那再也回不来的宋家大小姐宋红菱
刘诗诗老是板着一张脸,王千源油嘴滑舌。
两星给其他演员 本来还蛮期待 不过刘诗诗演技还是没啥增长 听说还是剧中唯一一位配音的 影帝的演技感觉没有电影那么好低出预期
王千源的人物不是很饱满,但是男二曹炳琨内设特别好,对外的心狠手辣,对待红菱的温柔,眼神中全是爱意。诗诗这部剧也是满满的惊喜,眼神里面满满的戏,礼物支持
喜欢王千源,刘诗诗一般吧,没有预想的好
这部剧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剧情好,女主不是小白,男主不是高冷霸道男。女主绝情与深情之间相互转换得心应手,男主热血为国敢于牺牲。还有一个石明喜,重情重义明事理的汉子一个。一分给公安制作,一分给导演编剧,一分给幕后工作人员,一分给配角,一分给主角,一共五分。
刘诗诗的粉丝真尼玛跟神经病一样,刷了那么多五分,写了一堆没有一篇能看的影评。烂就是烂,使劲刷五星还是六点多分。
我们诗宝太美气场太强了。我全程安静如鸡
不是谁的黑粉,客观说一个细节,刘诗诗和王千源第一次重逢,王千源的百感交集和刘诗诗的面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不放闪回,我都觉得刘诗诗想表现的是——遇到老情人,尴尬癌都犯了。
情节紧张度不如黎明之前,但是情感细腻度超前者,可以打三星到四星,喜欢里面众多配角,说实话刘诗诗是美的,面对情感和任务分别表现出了无奈和专业,我觉得不错,就算不认同诗诗,她也只属这部大剧一小部分,导演剧本众多角色也只值一星?都是一种仇视的变态心理,大部分出自别家粉丝之手
诗诗女神~
此劇看點滿滿,在現在滿屏打著諜戰幌子的偶像劇前面,黎明決戰很吸引人。視帝王千源和當紅花旦劉詩詩的組合讓人眼前一亮,兩人的感情戲讓我十分期待,話說千源大哥的學生裝扮竟然沒有違和感,果然演技就是王道,劉詩詩飾演的特工宋紅菱讓我很是驚喜,眼神裡滿滿都是戲,身段也很棒,劉江導演必須讚!
看了前两集,远不如《黎明之前》。刘诗诗一如既然的毫无演技,王千源也不适合这个角色。
看了两集,暂给三星。剧情走正剧风,没有借刘诗诗披偶像外衣,但精彩度不够,人物设定和关系俗套了。两位男主演气质符合角色,演技也可以。刘诗诗大家闺秀感很到位,和初恋闪回笑得温温柔柔,但作为特工聪明和机警不够,细节表情不足,如偶遇初恋时面瘫了,没表现出压抑的震撼。
为什么感觉男女主角选的有点失败,男主想个地痞混混一样,女主像古装戏里的样子,没展现出一个女特务的机灵果敢
感觉质感不错啊,王千源刘诗诗的组合很赞啊
源哥的演技一如既往的好,演绎的故事原型还是第一代公安副局长的故事,很感谢那些付出牺牲的战士,宋红菱好帅!!!打破我以往对刘诗诗的认知,很有突破,希望是个品质剧,安分不注水
还行吧。诗诗挺好看的,但是比起伪装者剧情还是差了点儿,希望后面能有改变。
所有分数打给王千源老师的精湛演技!
刘诗诗又接了一个盲人角色?
很喜欢这些演员,确实挺不错的,真正的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