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的死意难平,出于剧情推进等等目的他的死可以理解,他的白送不能理解,房子就在旁边为何不进门枪斗,凭什么 Michael没事,Michael还没拿枪呢,而Esme躲进屋内就躲避掉枪杀?这些杀手这么随便的吗?总之,John的死法真真太随意了,不合逻辑。
虽然但是,Jhon依然是我片子男性中最喜欢的角色,仅以此篇影评纪念最可爱的Jhon。提一句,全篇最喜欢的角色是俄国女公爵(聪明、漂亮、潇洒,剧中少有的全身而退的人物)
这是偶像剧版的黑帮片,剃头党三兄弟实在太帅了,虽然剧情逻辑等等还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剧本基本符合史实加上人物做法都属于情理之中还有很多伏笔,所以即使有一些“偶像光环”,但也不失为一部好剧。在三兄弟中最喜欢的是老三约翰。三兄弟里,Tommy无疑是最聪明最有手段的,但大哥和三哥却是最有浪漫情怀的,三哥John贡献了这部剧的大部分笑点,他的确是最为“愚蠢”,或者说最为“单纯”的。
在第一季前三集里,john的戏份不多,在第四集才有比较多的戏份,也是名场面“john君出塞”这一集。在第四集里补充了最多john的个人信息,已婚丧偶,有四个孩子。虽然这一季中最喜欢的是jhon与esme结婚的“真香”那一段,但是让我真正喜欢john的却是因为他与Lizzy的感情。
第四集前部分john提出已经与Lizzie订婚,不介意她的过去,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再提及她曾经是个妓女的事实。即使上过战场打过那么多架,在男女感情方面却还是跟个纯情少男一般,坚信Lizzie已经从良。
(这里补充一段关于Lizzie的,Lizzie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角色,但在这剧里她爱的人是Tommy,而不是John,她知道John是个好人是个好对象,但并没有为了他而真正的从良,而是带着欺骗与隐瞒,多了一种“钓凯子”的心理。因为她后来真的做到“从良”了,不是为了John,而是为了Tommy。
Tommy让她从良就从良,而John提出同样要求的时候,她选择了欺骗。有人对这点的解释是Tommy给她提供了工作,但是这么想就有点表面了,因为在与John一起的时候,如果她跟john要钱的话,john是会给的。钱应该不是主要因素,主要还是因为她对john没有那么大的感情与忠心。
在Tommy想让她去色诱军官时,她说了一句“之前做到没有例外其实不是很难,你知道为什么吗?”后看到Tommy心不在焉才没继续告白。在这一段里真的很心疼Lizzy,Tommy满心只有Grace,无视了Lizzie的一片真心,依然把她当“妓女”对待。之后在Tommy身边也犹如一个“性伴侣”一样的存在。最为真心对待Lizzy的人其实是John,最为匹配的也是John,可惜Lizzie并不爱他。)
最为让我动容的是第二季最后一集,John与Lizzie的对话,John第一个看出她心事重重, John以为Lizzie贪钱又出来接客被打,没有嫌弃责怪,而是抱着Lizzie,安慰她说“你刚刚是重操旧业了吗?我想你在赛马会上也赚到几个钱吧(为了多挣点钱可以理解),必须到此为止了(真的不能再做这一行了),该到此为止了。”“Tommy也已经告诉过你(不要再做这一行)”(这里Lizzie一听到Tommy就把John推开,她真正伤心的是Tommy还把她当妓女看待,而且没有做到他承诺的一般会保护她,而是害她被强暴)“赛马会上的纨绔子弟最差劲了(虽然有钱,但不值得)”“高兴点,我们赢了,我们狠狠教训了伦敦佬一顿(我们打了他们,算是帮你报仇了)”黑体字是原话,括号里是我的理解。
没有嫌弃没有责怪,更没有看不起,要知道John没有跟Lizzie在一起的原因就是因为Lizzie还在做那一行,知道被骗之后,如今撞见Lizzie又“重操旧业”,如果是普通人早就先鄙视一百遍了,但John没有。所以后面Lizzie也说“我从Tommy眼中看到的东西,在你眼中看不到”。John很疑惑,但把Tommy换成John的话,或许John根本不会让Lizzie去色诱军官,不会让她去冒这个险。
再换个角度,Tommy不会让Grace去做这种事,但会让Lizzie去做。但John的话,他不会让Esme去,不会让Lizzie去,不会让任何一个与自己与家人有关的人去。Tommy也是不择手段达到了现在的高度,John虽然大男子主义还莽,但却会保护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护对方的感情,认准一个人就忠诚一辈子。这种实打实的性格也注定了他迟早当炮灰吧。
很多男性朋友喜欢Tommy,而对Arthur 和John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觉得 Arthur 和John都拖累了Tommy。但是Tommy拿的是大男主剧本,他有雄心壮志,想成就一番伟大事业。但Arthur 和John没有,他们就想捞一笔然后安稳过日子,反而是因为Tommy需要他们,他们才跟着Tommy越陷越深,以至于后来根本逃脱不了。不主动出击就会有一个一个又一个的仇家盯上。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说每人的追求不同。在第二季中拿下赛马场后的庆功宴上,Arthur 和John都露出了迷茫的表情,因为他们走得太远了,这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的范围内了。
Tommy运筹帷幄,Arthur 和John被迫的一起往前走,最终John还搭进去了自己的性命。无论Arthur 、Tommy还是John,每个人都被“Family”牵绊死了。
到了第三季,Arthur 和John的退隐之心更加明显了,他们跟不上Tommy的脚步,又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更多的牵绊。Tommy也理解他们,安排他们退休。虽然John的退休心理没有像Arthur 表现得那么明显,但从他承诺买个房子与Esme过自己的家庭生活(他做到了,也就是第四季的开头)就可以看出,他也想退出了。
说回John与Esme,是剧中我最喜欢的一对情侣,Linda不用提,虚伪的圣母;第二季的Grace败坏了第一季的Grace的所有好感;May是单恋,女公爵只是玩玩而已。John与Esme的真香片段也是入坑片段之一。John与Esme的婚姻剥去“真香”的一面,其实还是挺不公平的,因为这还是Tommy的擅自安排,他可以自己娶Esme,但他选择了让老三去娶。至于为什么不是Arthur,我猜测是太老了,李家不要。
这里补充一个我觉得有点甜的小片段,John作为暴躁老三,心黑手毒,只有他打别人,没有别人打他。Arthur 和Tommy都有被别人打得半死的时候,只有他没有。武力值max却被小蘑菇一脚踢开。这还是小蘑菇偷钱被抓现行的情况下。
被Lizzie伤透心的John第二天就被迫娶了Esme,还好结果不错。同时,Esme也是三兄弟中对 Shelby 家族作用最大的。Grace是个人起点高,至于对Tommy的帮助几乎没有,还出卖了一次。Linda的一切尽是累赘。而Esme家的李氏兄弟一直为Tommy鞍前马后,原跟着李氏家族的Johnny后来也直接跟了Tommy。虽然李氏家族不是大boss,但在第一季里,若没有李氏家族的帮助,Tommy就被前后夹击撂倒了。John的和亲一举至关重要,但即使这么重要,Tommy也没有自己去娶,而是派出了刚好需要一个女人的老三。这其实跳出剧情来说,还是不公平的。
而Esme本人,除了第四季阻挡了John与Tommy的会和外,并无做错其它事。而且John的死归类到Esme的错是不应该的。这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选择,他们不再相信Tommy。对于John这个比较纯粹的人来说,他可以为Tommy生,替他死,唯独不能容忍他的背叛(Esme的暴躁性格也是如此,在嫁到Shelby家后,她也不像Linda吵吵着要分家)。而第三季结尾他们默认了是Tommy的背叛使他们入狱,而一起站在绞刑架上的却没有Tommy,这一次“背叛”让John和Esme心理都存在深深的芥蒂,他们不愿放弃现有的田园生活,再一次卷入混沌。Esme也强调了,她和John才是一家人。而John最后也决定不去查理家会和,有一个我很喜欢的up主解读说John是因为没听到电话才没去会和,但我更倾向于他们不想去接电话,因为知道是Tommy,甚至Michael来找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走。所以John的死源于他们对Tommy已经失去了信任以及太过轻敌,全部过错推到Esme身上是不合适的。最后Esme说要带着孩子们走,不知是否包括了John与前妻的四个孩子,剧中无提及,但如果她做到了带着所有孩子一起离开Shelby 家族,倒也是尽责了,毕竟这个时候离开,才有可能脱离Shelby 家族或者说Tommy的一个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一、初始势力分析:剃刀党、犹太人、意大利人
1、剃刀党因为上一季造成的分裂持续中;
2、犹太人是剃刀党的生意伙伴;
3、意大利人因为剃刀党和犹太人的联盟处于弱势地位,这也从上一季中老头的剧情中有所体现,亚瑟和约翰故意将谈判桌放在了一堆马粪上,老头是伯明翰意大利人的头目,但是要听从伦敦大头目的指挥,因此轻视老头,其实就是在轻视整个意大利帮派。
二、新势力分析:纽约黑手党
看过教父的应该知道,黑手党也是建立在家族血亲基础上的,钢琴家大概率是纽约黑手党的某个家族小头目,地位类似教父3中的初始文森特,有一定的武力基础,能调动一些亲密手下执行任务,从后面剧情中提到过他是年轻时犯了罪,逃到美国去的,所以即使再能干,作为外来户能调动的资源也很有限,所以当老头死了之后,钢琴家需要经过1年的时间,准备资金、招募人手、转运武器弹药,而不是立刻回来复仇。
钢琴家作为出生在伯明翰的意大利裔,又在纽约黑手党历练成长过的人,面对回老家复仇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实力评估,如果己方实力不如对手,加上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那合理的复仇选项是偷袭,因为明着干不过对方的话,成功率高的选择只能是以小博大,正如教父2中年轻的教父回西西里报灭门之仇中那样做的,他可没搞事先说明后续硬上的荣誉手段,而是面对一个老人借拜访为名直接出刀了。但是我们看到了剧中的选择是光明正大的先寄出黑手党标志,再在汤米的办公室里直接进行挑衅,以及谢尔比家族众人在收到贺卡后如临大敌的表现,都说明此时此刻黑手党的力量和威名是远远超出剃刀党的,所以钢琴家敢带着15个人大摇大摆的告诉汤米,我就是来复仇了。
三、新势力到来后,各方势力的反应:
1、伦敦意大利帮,由于处于长期被压制对剃刀党敢怒不敢言的状态,因为他如果开战,面对的是犹太人和剃刀党联盟,而犹剃联盟又因为往美国贩卖私酒,这些年越混越壮,所以意大利人能维持现状已经实属不易了,后面汤米才能对着意大利厨子喊出等我解决了钢琴家,下一个就是你伦敦大头目。因此在钢琴家以复仇之名来到英国后,意大利帮派的意图肯定是借刀杀人,一方面是同为意大利人,又师出有名,报杀父之仇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是占据道德舆论优势的,另一方面反正只是暗中提供情报、交通工具和安全屋,动手的都是钢琴家,属于钢琴家赢了我就顺势抢剃刀党的地盘,输了可以置身事外,至少己方势力也没损失,而剃刀党能赢肯定也是损失惨重,到时候实力对比肯定比现在要好,所以站队100%支持钢琴家。
2、犹太人,在剧中的定位始终是注重生意就是生意原则,无论是第一次和意大利帮讲和,还是出卖挖地道拿彩蛋情报,本质上都是和更强的伙伴合作抛弃弱小的一方。这一季中开头在形势还不明朗时,是坐山观虎斗的,最多为汤米提供一些情报做利益交换,因为从上次谈合作运酒合同时就能看出,犹太人其实是觊觎这丰厚利润的,甚至想彻底吞掉,只是苦于被汤米的智商压制没有得手罢了。那么如果钢琴家赢了,顺理成章的结果就是犹太人接手这块私酒业务,收获很大;那么如果剃刀党赢了,同理肯定是惨胜,此时更有可能乘人之危重新谈一份更符合犹太人利益的合作合同,所以站队中立双方各50%。
3、剃刀党,核心始终是汤米和波莉两个人,汤米是对外扩张业务的主脑、波莉则是对内粘合团队的桥梁,所以这两个人缺一不可,剧中透过中枪卧床的迈克尔之口表达了这层意思,当波莉去看望儿子时她还因为记仇不肯回归,但剧中对波莉的设定就是她对迈克尔这个儿子的话是会听的,甚至有点纵容的意思,几季下来通篇都能感受到只要儿子需要她可以牺牲一切,所以迈克尔的这一番话其实是点醒了波莉,合则生分则死,以波莉的智商自然能想通,100%站队汤米。后面的一系列骚操作其实都是策略和剧情需要,演戏给外人看,利用敌人对她的站队产生误判,从而诱使钢琴家进入陷阱,这其实是一步险棋,一方面是汤米要一个人单挑对方一车人,另一方面从策略上讲又很安全,因为当时黑手党隐藏在暗处,而汤米在明,总会有叛徒出于各种原因把汤米的行踪告诉给钢琴家,那与其这样不如故意选择一个有利于己方的战场,同时准备好火力,以有备打无备占据先手优势,事实上就是这样剧中汤米才能单杀黑手党三个人。如果放在现实中,更合理的自然是留一队帮手在选好的地点埋伏,那汤米危险系数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干掉钢琴家,直接欢乐大结局,但是出于剧情跌宕起伏的需要,自然是不能这么干的,否则后面的戏还怎么演呢?
四、钢琴家15人团队,在最初肯定是带着复仇的心态来到英国的,但是团队推动的核心永远是利益,所以等团队里的血亲死完,最终结局就注定了,这里来理一下钢琴家的心态变化:
1、初期在美国制定复仇计划时,肯定严格而缜密,把剃刀党当作一个强敌去研究,还让伦敦意大利帮提前一个月就安排人去汤米家卧底,为的就是一击毙命,在圣诞节同时打掉剃刀党一伙,万幸汤米提前预判并通知了其他家族成员回老地盘,从开篇约翰的死就能看出,钢琴家是分别给剃刀党家族安排了圣诞套餐的,只是没成功的部分剧情精简省略了。
2、紧接着就是在汤米工厂的办公室里挑衅汤米,这时候有人会说为啥不直接杀汤米,其实就是剧情需要,现实肯定就该和教父2中回西西里复仇一样,但是剧情这么安排也有合理的一面,自然界中捕食动物在轻易抓到猎物后,大多会戏弄猎物,甚至故意圈养一段时间。钢琴家在亲临现场发现剃刀党的安保形同虚设,在黑手党的专业素养下就是降维打击,所以他心态变了,变得轻敌和傲慢,放言要一个一个把汤米的家族成员解决后,最后一个再解决汤米,如此才能让汤米感受最大的痛苦。这属于老复仇者心态了,要的不是你速死而是慢慢折磨你,其实上一季汤米对钢琴家父亲也是有这种打算的,只是亚瑟看不下去给老头来了个痛快。
3、在约翰葬礼和亚瑟工厂各折损2个成员之后,虽然仍有11人,但是面对彻底龟缩在小希尔的剃刀党一伙,强攻显然不明智,所以钢琴家想到了利用剃刀党内部分裂来智取。站在他的角度此时能利用的就是护子心切的波莉,而且从过往一年的表现来看,汤米和波莉的裂痕是众所周知的,但即使在波莉主动示好投靠时,钢琴家也是冷静的,并没有当场同意,我相信他肯定是回头彻底调查分析过的,来判断这是否是敌人的计策,此后通过一招调虎离山,敲山震虎让波莉知道她儿子随时会被钢琴家弄死,自然能把波莉彻底拉到自己这一边,所谓将计就计。只可惜他低估了波莉,在整部剧中波莉的定位都是大事不糊涂,深知即使表面上达成协议,但只要汤米一死,剩下的剃刀党成员包括她和她的儿子都会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更何况血亲复仇不死到最后一个斩草除根,是一个永远的循环,所以波莉从头到尾就没有动摇过。
4、在居民楼中了汤米的埋伏,死掉3个成员时,钢琴家已经失去了冷静,毕竟15人团队去掉他自己,死掉7个就是半个团队了,这种局面一度让钢琴家甚至想要通过单挑的形式解决汤米,如果这样结束就变成西部大片了,幸好剧情安排了警察出场中断了这场决斗。
5、在团队折损50%,强攻更加不行,智取又被打击的情况下,钢琴家会怎么思考?摆在他面前的最优解其实就是“打电话摇人”,毕竟黑手党的组织体系决定了他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而英国这帮松散黑帮是死一个少一个。但问题又回到了开头,钢琴家只是一个小头目,已经把自己的家底都带来了,此时要说服他上面的大头目派人来帮他干活,就必须有利益交换。那这块利益是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钢琴家经过自己的亲身感受,特别是在和英国本地黑帮的交手中,了解到了他们生意的丰厚利润和战力的脆弱,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所以首先吞并的就是伦敦意大利帮,毕竟同宗同源都是意大利人,无非是换个老大,底下的人是很容易被收买的。紧接着就是犹太人朗姆酒厂那段剧情,为什么钢琴家是如此嚣张和不耐烦,动不动就是要干掉犹太人的话直喷,因为此刻他确实有着硬实力的优势。犹太人也不是傻瓜,在他提出天价合同测试对方,钢琴家却连还价都不还,还笑嘻嘻的一口答应的时候,他知道了钢琴家就没打算最后履行合约,最终目的就是吃掉犹太帮,所以他得出了赞同汤米判断的那句话“你还真的就是要把我们全都干掉啊”。
6、借此机会再来分析一下犹太人面临的情景:意大利黑手党带着人马吞掉了老对手伦敦意大利帮,从人员组织到火力配置完全压倒本来就处于劣势的犹太帮,此刻剃刀党都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是我不同意合作就立即死,同意合作晚点死至少还有一线生机,以犹太人一贯的生意就是生意原则,他肯定会选后者,对背刺汤米一事可以说轻车熟路,毫无道德负担和犹豫。所以他在后面对汤米说的一句话就是既然注定了强者吃掉弱者的结局(Big fucks small),就不要再挣扎了。一语双关,既是回应对拳击赛的看法,也是对自己出卖汤米的辩解。
五、大结局各方势力分析:
此时其实形势非常的简单,钢琴家带领黑手党携吞掉伦敦意大利帮和犹太帮的巨大优势,对阵龟缩在小希尔的剃刀党余党。接下来看一下拳赛暗杀计划的安排,因为安保都是剃刀党的人,场地也在剃刀党的势力范围,能进去的观众肯定都搜身,即使是犹太人拳击团队携带武器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杀手带的是勒脖子的钢丝绳。正因为如此杀手就不可能直接拿着芝加哥打字机对着剃刀党成员一阵突突,钢琴家的安排就是在完全可以安排懂拳击的杀手不引起别人怀疑的情况下,却故意露出破绽,为的就是勾引起疑心的剃刀党成员去人少的僻静处下手,用钢丝绳勒死一个是一个,这次暗杀的目标就不是汤米,因为钢琴家又一次取得了强势地位,他可以选择回到最初在汤米办公室那个时候的他,继续实行他最初的想法,反正你剃刀党死一个少一个,我可以慢慢享受这个折磨对手的过程。汤米从他一贯的智商在线表现,一眼就能看出这些风险点,所以他一直劝亚瑟别去管,因为只要他们所有成员呆在一起,呆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对方就无从下手,只是亚瑟也用一贯的表现推动了剧情。
紧接着就是全剧的高潮用亚瑟的假死将计就计,这同时是一招缓兵之计,因为面对咄咄逼人的强敌,汤米需要时间去实践自己的策略,部署反击的方案,也需要时间让自己想要争取的合作方下判断做决定。那合作方又是谁呢?在英国本土其他帮派已经彻底倒向敌人的前提下,犹太人选择了投降,因为表面上确实已经没有抗衡的力量了,与其拼个鱼死网破最后也难逃一死的命运,不如乖乖合作说不定能苟延残喘。但本剧大男主可是个智商永远高人一等的存在,他看到了破局的关键是找更大的鱼来吃掉面前的鱼,所以他联系的是纽约除了意大利黑手党外的其他黑帮,甚至联系了芝加哥的AI卡朋,邀请他们加入这个局,利益肯定是分享贩卖私酒的生意,毕竟如果让意大利黑手党一统英国,那以后这块蛋糕就被意大利黑手党独享了,越混越壮显然不符合他们在纽约和美国竞争对手的利益。而且钢琴家为了压制英国黑帮招来了意大利黑手党的援兵,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削弱纽约战力的作用,此时此刻意大利黑手党大头目在纽约肯定是不愿意和其他家族翻脸开战的,两害相权取其轻,既然还没吃上鱼就已经被别的猫惦记上了,不如大度点直接谈判利益分享,最后阻碍利益分享的就只剩下钢琴家了,从他在黑手党内一贯的地位,决定了也只有他成了被出卖的牺牲品。
写在结尾,英剧《浴血黑帮》名气非常高,6季豆瓣评分全部9分以上,我也是慕名而来,看完了全部来写下这段话的,应该说全剧服化道、演员演技都非常到位,包括一众知名不知名配角,只是男主一旦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就和黑帮的本来面目格格不入,特指第五、第六两季,历史知名人物你不能写死,历史线也不能改变的前提下,很多伏笔都无法收回,更别提在波莉姨妈的扮演者不幸离世之后造成的人物线紊乱,所以个人心目中本剧就该结束在第四季,不仅敌我双方旗鼓相当,斗智斗勇各种奇谋妙计,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脱离了政治的局限性,纯粹的黑帮之间进行角力,不仅男主双商在线,连反派钢琴家都有血有肉,丝毫没有以往反派那种假大空,不得不佩服影帝就是影帝。就像是权力的游戏就该在第七季大结局一样,只要看懂了第四季,你一定不会接受后面的结局的。
看完第六集觉得有惊喜有失望吧
挑几个这一季里面比较对我来说Touching的点吧:
1. 第一集JohnBoy确实死掉了的时候,让我发现“啊,原来不是主角的Family就能一直被光环笼罩着活下去的”同样的还有就是Arthur“被勒死”那一段 让我感觉很黑帮 很现实,就是并不是一直都是你在杀死别人 别人也可以随时都杀死你。
2. Micheal在病房最后看到Tommy走出房间,他叫了一下Tommy,明知道他这一去会被杀掉,可是他仍然选择了隐瞒,Tommy看了他一眼,看了一眼别处顿了一下,然后开门走了。一开始我不懂,可是后面知道Tommy早就知道意大利人会跟着他杀他,我才体会到那一眼的深意。
3. Luca一人进入办公室走到Tommy面前告诉他“我刚才走进来的时候就可以杀了你,但是你看,我想你最后一个死。”可以 这很仇杀 这很西西里 这很黑手党。
4. 为Tommy工厂工作的主管没有出卖Tommy的哥哥,那他为什么要连夜逃走?因为他害怕,他因为害怕Shelby Family而每天准时打卡工作,他最后也因害怕这日复一日的暴力和杀戮而想要逃离。老实人的软弱害怕与无力的愤怒,淋漓尽致。
5. 最后Solomon的求死,很Gangster,很爽快,没有留下一点一滴的怜悯,废话,很干脆,很爽快。
然后吐槽一下:
不管编剧怎么给Polly洗地我都觉得她这个人物真的是非常的作了,和Tommy早就商量好但是不告诉Micheal,为了让Micheal受到Tommy的冷漠远离家族吗???从上一季开始直到这一季,她已经成长成为仅次于Arthur老婆令我无语的女性了…
最后季末的大家一起走下楼梯,阳光,每个人脸上洋溢幸福笑容…感觉就像走向康庄大道奔小康一样…WTF?
Arthur的假死……和美国帮派协商好接管意大利人的生意…收买Luca的周边的人…这些是如何在短短几天之内完成然后丝毫不被一个意大利黑手党家族发现的,我表示这个剧情很辣眼睛,可以说是给Tommy突然按上了上帝光环了…
英国军方、共产党人、赛马女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断层显得非常突兀,我觉得太紧凑的缺点就在于剧情反转过快,失去了逻辑了,格局越来越大,明明做事处理应该越来越谨慎,涉及的方方面面会越来越多的,可是这里之前的联系没有补上,新的联系又很突兀,感觉很不爽快了。
最后的最后
为John Boy 默哀一分钟
John is a good boy.
/In the bleak midwinter/
In the bleak midwinter, frost wind made moan,
在宁静的隆冬,风霜簌飒飒
Earth stood hard as iron, water like a stone;
大地钢铁般坚硬,池塘水晶般永恒
Snow had fallen, snow on snow, snow on snow,
初雪已来,雪儿纷纷,纷纷飞
In the bleak midwinter, long ago.
在宁静的隆冬,永恒的季节……
Our God, heaven cannot hold him, nor earth sustain;
我们的上帝,拥抱不住他的天堂,维留不住他的大地
Heaven and earth shall flee away when he comes to reign.
当他来临时,纷飞着鹅毛大雪天地宁静了
In the bleak midwinter a stable place sufficed
在宁静的隆冬,一个宁静的可以驻足之地
The Lord God Almighty, Jesus Christ.
上帝,上帝……耶稣,耶稣
Angels and archangels may have gathered there,
天使们可能已经聚集在一起了
Cherubim and Seraphim thronged the air;
智天使和炽天使飞过天空
But his mother only, in her maiden bliss,
但是他的母亲,仅仅在那洋溢幸福的婚礼上
Worshiped the beloved with a kiss.
被给予一个崇敬的吻
What can I give him, poor as I am?
如此平凡的我,能给予他什么呢?
If I were a shepherd, I would bring a lamb;
如果我是牧羊人,我会带给他一只羔羊!
If I were a Wise Man, I would do my part;
如果我是智者,我会奉献我所拥有的那一部分!
Yet what I can I give him:give my heart.
但此时,我所能给予他的,只能是我的心!
Tommy做了议员,还生了女儿,女党员也泡到手了,还算完美。已经失去了John,差点又失去Arthur,就在这里结束吧。
所有的故事,不管是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大观园十二金钗,最终都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最终都将四散飘零,不希望见证Shelby大厦的垮塌,就在这个大圆满的地方跟这个剧说再见,刚刚好。
发光的是老二,因为剧情和人设,但真正超强演技的是大哥亚瑟,那种紧张和压抑和矛盾,放松之后显得有些幼稚和笨拙的状态,我完全看不出表演的痕迹,他没有在演,他就是那个可怜又可悲的暴力老男孩。
真的,如果谁的演技能让我想起润物细无声这几个字,大概就是阿瑟的扮演者了吧。
还得夸夸上一季的女公爵。。。。有魅力的疯女人,是不是英美剧里俄国的美女都是如此形象,带着旺盛生命力的美丽,带着致命吸引力的疯狂,就像杀死伊芙里面的小变态。嗯。。。希望女公爵能再次出现,漂亮的胴体没有人能看够。
这季的客串太强了,AB叔帅得合不拢腿,说意大利语更是性感得要命!编剧还是那尿性,不好好写剧本,然后就是播骚曲,放慢镜,走台步,靠反转。
第四季第一集真的超水平发挥,弥补了前面一直存在的剧本短板,让其他方面的强项更显神采!艾德里安·布罗迪短短几个镜头尽显风骚!最后的悬念简直让人抓狂...
每年等啊等啊等..(六集看罢,有些失望,其实,只看第一二两季就够了,后面越来越扯..)
当汤米说出家庭会议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老大又开始为这一家子忙活了。
艾达不做猪队友,总得有人做。
用枪征服男人,用枪睡服女人
Adrien Brody颈间文的十字,眼底的阴鸷,模仿马龙白兰度的低沉嗓音……我死了我死了,期待一下指头叔的角色
我相信Alfie那些半箴言半胡扯的独白大半来自汤甜的即兴发挥,因为实在是太Hardy-ish了。这个搞笑又疯狂,可爱又可畏的角色真是为汤甜量身定做的。可以想象和他对戏的演员内心是如何深感敬畏,同时脸上又要拼命绷住不要笑场的。
“性爱,自由,柠檬威士忌,你要我先放弃哪个呢,莉兹?”
how I suppose to live in this fucking world without my John boy
AB与墨菲在办公室的那场对话,感觉空气都要凝固了,两大男神气场太强了。有了影帝Adrien Brody和权力的游戏的小指头加盟,黑手党和剃刀党的复仇之战会碰出怎样的火花?拭目以待!
如果说嫂子弟媳那是没血缘也就忍了,polly这是崩到都无法用不要脸来形容了,ada不作,换成其他所有人开作,John完全是被媳妇蠢死的。四季最触动的镜头居然是汤米在桥洞下亲吻利兹的剪影。完结打卡,前四集和后两集不是一个画风啊😂汤老师下线了?坐等下一季,利兹很难成真爱,只求不崩。
第一集看见那个新的女角色我就觉得她会被Tom睡,果然🙄
Cillian Porn. 我还能说什么呢…
in the bleak midwinter
我讨厌男主能睡服一切不服他的女人的设定,但是让CM睡我我也服。导演给他很多特写大概不是偏爱他,CM是制片人。
john的死让人受不了
基莲真的是有种本事无论搭戏的是谁,他就是老大。什么时候能把老大桌上的前妻像给扔了…亚瑟要是死了就是神剧,但后来那句我他妈的哪也不去听着真开心。How Tommy Shelby stop the revolution?By cock…
John boy啊😭
Esme这个sha 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