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我们现在去哪儿

HD中字版

主演:娜丁·拉巴基,法雅徳·耶敏,卡琳·多,弗雷德里克·斯坦福德,克劳德·巴兹·莫萨巴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2011

 剧照

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1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2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3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4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5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6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13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14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15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16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17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18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19我们现在去哪儿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们现在去哪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坑坑洼洼的路边,一小队妇女正在向村庄里的墓地前行。她们走得很郑重,好像正在参加什么仪式。走在最前面的分别是塔克拉、艾美尔、伊冯娜、艾法芙和赛德。她们捧着自己心爱的男人的照片,行走在正午的烈日下。照片上的这些男人都在毫无意义的战争中一命呜呼,只留下自己的家眷在国内辛苦地生活。一些妇女带着面纱,一些人则背着木质的十字架。她们身着黑色的衣服,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信仰,但是这一路上,她们共同的情绪就是——悲伤。到达墓地门口,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这些女人主动分成了两堆,一堆是穆斯林,另一堆则是基督徒。在这个被战争常年蹂躏的国家里,这一小群妇女打出了反战的旗号,并且身体力行地做着反战的事情。从外界到内部,她们都在经历着洗礼。所幸的是,她们的信念经过了怀疑、宗教和反对之声的考验,她们的友谊存活了下来。但是,当悲剧性的事件发生后,还会不会有人继续做着反战、祈祷和平的事情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反托拉斯行动行将就木 第二季忍者小英雄4雨夜哭杰弗里·爱泼斯坦:肮脏的财富传染病(粤语版)万物生灵 第五季海克回家(英语版)雷锋玩命狙击故乡2022奔腾年代2003电影版兽拳战队激气连者忍者兵老妈的桃花运杀人是我的职业,亲爱的暗魔怨驯龙记:飞越边界第三季阿拉丁神灯青春正步走黑色灯塔我讨厌圣诞节二毛驴传奇水手小心火焰鸡蛋花

 长篇影评

 1 ) 中东人远比欧洲人实在

中东人自己拍的片子讲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故事,从不装神弄鬼,要不就实实在在的写实主义,要不就热热闹闹的蒙太奇主义,不像欧洲人拍个中东非洲现状片,神神叨叨拿腔拿调。
我这句话是有所指的,说得就是今年柏林拿了最佳编剧的那个什么《睡眠症》。我至今没有原谅它。
法国影评说拉巴基的这部电影表达了信仰和死亡。似乎稍微流于表面了。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党同伐异。对于这部影片还是不要剧透的好,否则少了很多乐趣。
拉巴基把这部电影拍得热热闹闹,拍得很梅里爱。她动用了所有的类型片:音乐剧,剧情片,纯喜剧,还有煽情。影片中的和平主义是务实型的,正是这点让人觉得有趣。很多中东片都讲求务实性,这和我们印象中受宗教政治控制的印象不同。比如《十八天》中,在埃及革命里买国旗的小贩,和宵禁军人合影的小孩;又比如说在《Cochon de Gaza》里卖猪精子的老头;又比如说《越位》里化妆成男孩的女球迷。你可能觉得宗教是不能亵渎的,政治是不能逾越的,但是它们颠覆了你的预设,于是剧情就开始变得有趣。影片中的角色也会犹豫是不是会遭受惩罚,但更重要的是眼下的生活,而为了这种生活,拘泥于某种例律的行为反而成就罪恶。所以这些女人们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信仰,其实她们只是改变了宗教仪式和信仰的外貌。
悲喜交加,夸张之至,如同50年代的意大利电影。

 2 ) 吾等何处去

1、印象中第一次看到以这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为主基调的反战片。没想到严肃题材的作品居然可以这么拍。

2、影片叙述的主题并不新鲜,以黎巴嫩及周边地区基督徒与穆斯林的冲突为背景的电影有很多,尤以去年的差一步在“奥外”中登顶的《焦土之城》水准最为突出。可以说《焦土之城》已经将宗教冲突及战争对大众的伤害表现到了撕心裂肺的地步了。没想到,《吾等何处去》选择的叙事视角仍旧新意十足,讲述的故事具备很强的可看性。

3、整体看,美女导演(真的很美)纳迪.拉巴基很擅长讲述这种表象轻松、内涵深刻的电影,整部电影的走向一直掌控在导演的手中,不徐不缓的讲述了一个略显理想化的故事。

4、说它略显理想化是因为我真的十分怀疑现实中是否真的会发生电影中的故事。当然,我真心希望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不过,去年看过《焦土之城》后,我曾经很认真的查阅了黎巴嫩国内宗教冲突的资料。据资料显示,现实中黎巴嫩国内基督徒与穆斯林的冲突之烈、矛盾之深实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且维持了数十年之久,两个教派信徒的仇恨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从这个角度看,《吾等何处去》中那些可爱可敬的妇女真的不大可能在宗教冲突紧张的地区出现,可能电影想表达的是导演的一种愿望。当然,这也是我们大家希望的。

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毕竟任何一种主流教派的本质都是教人向善的,我们真心希望各种信仰的人们都能够和平友善的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

6、影片中那些欢快的音乐节奏活泼,很是好听。


ps:哇!原来居然还真是真实事件改编!!!实在是......太好了!!!

 3 ) 非常一般嘛

完全是被预告片骗进影院的,看上去很欢乐的样子。实际上拍的非常混乱的感觉,一会儿是爱情歌舞,一会儿是幽默搞笑,一会儿又是声泪俱下控诉不同信仰教众间斗争的残酷。什么都有点,什么都不彻底。影片的高潮应该是男人们看美女艳舞,女人们跑去藏枪那段,可是看上去真很不convincing。。。

整片一句话就能归纳下来:还是妇女同志觉悟高。当然如果妇女同志们真的有如影片所描述的影响力的话,国际关系理论界早就被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统天下了吧。

虽如此,本片还是有值得夸奖的地方的。幽默的地方还真是颇自然不造作。女主某些个角度看还是不错的。

 4 ) 去哪儿是一种信念

很久没有如此装叉的在深秋夜晚跑去一个四面漏风的露台咖啡厅看这样一部小众的电影了。。被冻得瑟瑟发抖之下,不写点什么太对不起自己了。。

影片的译名太雅,配上宗教和平的主题,我原本以为这是一部悲伤满溢的史诗风格电影,没想到却是一出混杂了歌舞搞笑的轻喜剧?这么说好像也不合适,毕竟死亡和冲突也是影片很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只不过呈现的略显夸张。大概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类片子看起来总是很难亦步亦趋的跟上影片节奏,于是片中那些穿插的歌舞片段就好像中场茶歇一样,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但整个片子的情节铺陈还是有些杂乱,直到最后结尾点题,突然有种恍然的回味:女人们为了避免无谓的冲突选择了改变信仰,生者打破了看似不容水火的宗教界限,携手为这个年轻的生命送葬,然而死者的灵魂又将安葬何处呢?

死后的归宿应当是所有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虔诚的信徒来说,这大概是终其一生的寄托所在了。影片的立意无疑是反战,却很巧妙的避开了沉重的主题,没有深究宗教冲突,而是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在偏远的小山村以各种戏谑的方式让不同文化信仰的人能够和平相处。然而导演本身对这种理想化的处理方式似乎也并无底气,这才在片子最后把这个难题抛给观众。片中有一个片段是那个被流弹击中而丧生的孩子的母亲,闯入教堂对着圣母像声泪俱下的控诉,最后抛下一句,你再也不会见到我了!这段陈述似乎是为后来女人们各自改变信仰做的铺陈,使得这种常人(有宗教信仰的人)看起不太能理解的转变看起来不那么突兀。而在我看来,我更愿意将其解读为,生命至上的信念应当高于一切。

可是在大多数人都没有信仰的中国,在谈理想都嫌奢侈的当下,又有谁能够始终如一的坚守内心的信念呢?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理解那种看似无谓的宗教冲突,但是我们也始终无权去指责他们捍卫信仰的过激行为,至少他们心中有一种无法撼动的信念,不管这个信念是对是错,它都是在这个纷乱芜杂的世界中好好生存下去的动力吧。

 5 ) 无题

我得说,我是被这张图吸引了
海报中的女子算不上顶级漂亮,却很美,不是么
两种信仰,造成了这样的冲突
很无谓的东西
为了那么虚无的东西,放弃朝夕相处的人
这就是男人的信仰?
这也就是我排斥信仰的原因之一
也许会让人变得有底线,有道德
但这些东西都是他人给予的,不是由自己的感官衍生出来的,要来何用
影片虽然大部分时间似乎都挺欢乐,但掩饰不了那份悲伤
这也是大部分人去拜菩萨的原因吧
什么神都好,满足自己的愿望就行

 6 ) 类型何处去

类型何处去
[吾等何处去?]Where Do We Go Now?
导演:纳迪·拉巴基 Nadine Labaki
主演:纳迪·拉巴基 Nadine Labaki/克劳德·巴兹·莫萨巴 Claude Baz Moussawbaa/凯文·阿波德 Kevin Abboud
类型:剧情/喜剧
出品:法国Pathé Cinéma
片长:110分钟
推荐指数:★★★☆ 文_西帕克

       黎巴嫩女导演纳迪·拉巴基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片[吾等何处去?]是一出讲述黎巴嫩现实宗教问题的社会剧。伊斯兰教传统遭遇外来的基督教新势力,黎巴嫩人面对两种不同的新旧信仰,发生激烈冲突,战争和杀戮也随之而起。本片便讲述了两种教派在一座小村中一触即发的紧张矛盾。但这并不代表[吾等何处去?]是一部沉闷而又昏暗的悲剧,事实上,拉巴基用一种活泼轻快的基调,试图将这一题材塑造成悲喜交集的轻喜剧。她用尽了各种方式,稀释主题的沉痛,仿佛螳臂当车一般用美好的愿望改变滚滚而来的现实,给予了本片独一无二的造梦质感。但正如全片标题的疑问一样,电影结构风格上的混搭,究竟把本片带向何处,其实还并不好说。

歌舞何处去?
       全片开头拉巴基便将观众带入了一场超现实的送葬之中,一对身穿素服的女人,在歌舞中将棺材安葬,从开始便奠定了本片与众不同的基调。这单独一段,是拉巴基为本片全片悲中带有些荒诞的格调奠基的第一步棋。
      但若看完全片再仔细回想,这一开篇却似乎难以在正片中找到有力的支撑。虽然正片结束在墓地,但这一场却和片尾并不搭调,所谓倒叙也难以成立,似乎仅仅是导演为了确定情绪,制造的把戏。这一开头,有些类似奉俊昊[母亲]第一场的诡异歌舞,只不过奉俊昊的电影可以完美衔接,在情绪上也有一定统一,但本片开头的歌舞,却是独立成章,过于游离,并没有非常合理的照应,有生拉硬拽之嫌疑。
      除了第一段外,全片大多数时间都回归了正统叙事,只是零星散落了一些歌舞场面,导演拉巴基甚至亲自上阵,展示了一番曼妙舞姿,将舞蹈、劳动和男女之情相结合,是有趣的调剂。最重要的一段正式歌舞群戏,则出现在影片高潮之前,由落难的乌克兰舞娘和村中主妇一起演出,依然是借用了劳动的场景,在特殊的情节语境下,带有一定悬念效果。但客观来看,虽然导演特意增加的乌克兰舞娘形象,让全片更加养眼且对村民的性压抑有一定暗示,但真正能推动剧情人物前进的有效歌舞,则几乎没有。导演没有选择像蔡明亮电影一般在现实时空中,制造内心真实的虚幻歌舞维度,让歌舞成为剧情的补充,却选择了类似印度电影的“暂停,开唱!”模式,仅仅起到了让观众从沉重的叙事中换换脑子的作用,必要性和值得思考的空间则几乎没有。

现实何处去?
       相较于有些多余的歌舞场面,本片的的正剧叙事,则算是中规中矩,基本完成了既定任务,其中诸多小细节的设置,不乏精彩的隐喻。首先,通过简单的服饰区分和人物交流,交代了小村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对立。村民通过全村唯一的电视,得知了黎巴嫩境内的宗教战争与冲突,暗自滋长了敌对情绪。现代科技加速了信息传播,但也打乱了原本淳朴的乡间生活,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仇恨与误解。两个派别用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手段进行着他们的圣战,折射的确是整个黎巴嫩甚至是中东政局的荒谬与无趣。事实上,宗教在他们心中也并非神圣,他们甚至可以假传圣母玛利亚的谕令,佐证了仇恨才是暴力的真正内因。片中流血泪的圣母,展现的是导演对于宗教的真正态度,外来的侵犯给黎巴嫩社会带来的伤痛,其实早已远远违背了基督教真正所坚守的善恶准则。
       作为一部女性导演的作品,本片的切入点,也很恰当的选择了小村中的几位主妇,组成的女性小团体。这个原先以基督教为基础的太太团,也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化越变越大,并通过每个太太看到他们的丈夫乃至整个村庄的整体宗教政治景象。拉巴基本人饰演的艾米丽,是太太团中唯一尚未结婚的女性,这个角色又成了观众将自己带入太太团的切入点,我们随着她的舞蹈进入村庄,又随着她的目光,看到了黎巴嫩不断上演的真实悲剧。虽然拉巴基并没有交待故事的背景,也没有给予村庄以现实存在的地标。但这显然并非是一个架空的故事,全片在黎巴嫩取景,同时也带有对当下混乱的黎巴嫩局势的客观呈现。在这里,冲突、无知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曲解使淳朴被扭曲,最终矛盾也逐渐失控,只得以死亡收场。

童话何处去?
       故事的最大反思,因一位在宗教冲突中被误杀的少年纳西姆而起,为了不激化本已箭在弦上的矛盾,死者的母亲决定隐瞒真相,甚至不惜用枪射伤了冲动的大儿子。但把一切悲痛往肚子里装,也并非完全之策,在和主妇们商议之后,他们展开了一场匪夷所思的大改造,从而让电影在导演的掌控下,进入了不可思议的童话语境。
       虽然全片从头至尾都有一定的荒诞讽刺成分,但真正的爆发,确是高潮戏时的大反转,导演用观众料想不到的方式,让女人自己化解了看似不可能解决的矛盾。主妇们在一场盛大派对里,用大麻派让所有丈夫一睡不醒(除了有点狂欢效果外,似乎对于剧情有些多此一举)。第二天又来了一次乾坤大挪移——所有的太太都在一夜之间转变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信伊斯兰教的改信了基督,信耶稣的也改信了真主。而见到此情此景不知所措的丈夫们,也在妻子们的强势下,接受了这一改变。换位思考之后,一切豁然开朗,曾经的仇恨也可以一笑置之。可惜这看似毫无破绽的完美解决,却流露出导演略带幼稚的一厢情愿。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拉巴基似乎很难以理解宗教的精髓便在于从一而终,如若半路改信了别的神,岂不是自己掌了自己嘴巴,万万难以取信于观众。不同阵营的主妇,本如此剑拔弩张,却在最后甘愿尽弃前嫌,冒着自己死后不得超生的危险,化解矛盾,怎么说都显得有些理想主义的高端。虽然美好,但却不足以让观众信服。拉巴基的这一大反转处处体现了导演本人的一厢情愿,仿佛在没有出路已然绝望的关口,以一己之力,让整个故事走向了童话一般happy ever after的圆满结局。在冥冥中,导演难道想暗示的是,她才是操控一切的上帝之手?

我们何处去?
    “吾等何处去?”是全片的最后一句台词。和解之后的村民,终于不用遮遮掩掩,大方的为死去的纳西姆送葬,这一段不仅照应片名,也像是开头的变奏。村民们离开村子,来到荒野,更像是从乌托邦中,第一次来到了纷乱的现实世界。远方便是战乱的黎巴嫩其余村落,只有这里可以偷得清净祥和。但这最后一句台词,却表达了导演对先前自己一手支起童话的怀疑。从字面上看台词里的“何处去”指的是棺材不知道该埋在穆斯林或是基督徒墓地。其带出的确实多层次的反思。
     首先,背弃了宗教显然解决了生者的问题,但对于死后的考虑,却少之寥寥,人的心灵归宿依然是空,那宗教没有了救赎的意义,又如何让人再继续信仰,曾经的信徒,自然没有方向。其次,小村的命运也是未知,夹在灾难中的国家,又做出改教这般离经叛道之行,村民其实很难在这等环境下求生,纳西姆之死便是个很好的例子,独善其身,却难免被外在环境所迫害,一时平静,仅仅是绝望中的权宜之策。也许失去方向的,其实是这个国家本身。最后,这也是自主自觉的导演,对观众的告诫,她在电影中所给的出路,其实并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抱着怀疑去看电影,也许才是[吾等何处去?]用问句做标题的真实原委。毕竟,黎巴嫩如何走上正轨,并不需要政客和霸权国家偶然的灵光一现,其需要的仅仅是人民最尊重内心的自我选择,但这又恰恰是过于理想主义的自欺欺人。
    [吾等何处去]是巴拉基的一部野心之作,她希望用形式复杂化和内容柔杂糅化的特殊手段,将祖国的现状,展现给不明就里的世界观众。但她显然过高估计了自己对于时局以及各类艺术的掌控力,既不够现实,也不够美丽,更不够讽刺。作为怀疑论者的导演,更多的是提出了问题,并作出了不那么成功的尝试。但平心而论,若只是单纯欣赏笑料和歌舞,外加了解一下几近陌生的黎巴嫩政局,本片绝对是不二选择。在可看性上,拉巴基已经做到了七八成,但力道不足,却扼杀了本该肆意的天才灵魂。

媒体评论:
拍摄这样一部讲述地区宗教问题复杂问题的电影,导演却选择了一条过于简单的路,虽然易走,但也显得绵软无力。《纽瓦克明星纪事报》
导演对于仇恨很不感冒,但这也导致了本片人物缺根筋般的不完整。《娱乐周刊》
虽然[吾等何处去?]的各种风格之间冲突严重,但确是一部异常勇敢和有趣的电影。《华尔街日报》

(原载于《看电影》特别加映)

 短评

导演用幽默笑料,欢快歌舞和夸张的戏剧冲突来处理这个严肃的宗教冲突问题,的确很出色,让观众在大笑之后仍深陷沉重的悲剧气氛和思考中,配乐和摄影都太美了。

7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媽媽老婆站起來!! 結局的殺手鐧實在始料未及,雖然議題是沉重的,戲中卻不時出現幽默與歌舞來詮釋,非常地合拍。這些婆婆媽媽大部分都是從路上找來的素人演員,但交出了一場場精采的好戲阿!

12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为了避免被冲动蒙蔽的男人们陷入愚蠢而无谓的战争,善良而聪明的女人们绞尽脑汁啊

17分钟前
  • 乌咪
  • 推荐

怎样做到艺术性和娱乐性并重?这部电影给出了答案。放映之后的问答环节有一个有趣的知识点: 这部电影在黎巴嫩的票房为史上第三,仅次于大船和蓝色外星人。

19分钟前
  • tintin76
  • 推荐

影片用一种轻快的方式去解决宗教之间的冲突问题,尽管不那么实际,却让人在内心悲痛过后给人希望。女导演视角下的女性电影,时而欢快,时而悲伤,时而温情,让人忘记沉重的现实~

24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看完猜这个导演是个水瓶座,这么严肃的题材(异宗互戕)还玩幽默还歌舞,然后发现导演就是那个漂亮女主演。她以刻板的性别印象为基础释放了一种近乎幼稚的和平(幼稚总是内在于理想主义),但提出的是真问题:一个丧子的母亲和圣母对峙,人类如何与敌人共处,文明的坚硬也许就在那点母性的不忍里。

27分钟前
  • 57
  • 推荐

有点小惊艳。

31分钟前
  • Shinna
  • 推荐

沉重并轻松着 更多的是欢乐和几个穆斯林老太太的可爱。

34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力作,和平就这样被女人创造了。

39分钟前
  • Eric
  • 力荐

只有电影才会这样吧,在复杂的宗教信仰民族等冲突问题上都能化解的那么天真,也许是女导演的缘故,骨子里善良的像少了根筋。影片在形式上的杂糅上虽让电影更具观赏性了,但依旧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很有趣也很杂乱,就像印度神婆上身的歌舞,本来沉重的现实也跟着变成童话般的超现实了。★★★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Nadine Labaki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如同她的臉也如同那支動聽的插曲一樣譲人过目难忘。

45分钟前
  • TOWNE
  • 推荐

小鸟 给我传递个爱的信息

46分钟前
  • 芝鬼
  • 推荐

想要渴望和平~就得破除宗教!

51分钟前
  • 悟之道
  • 还行

重看,早就探讨过剩的宗教冲突,在举重若轻的喜剧感演绎之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面对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勇敢迈步守护危巢,以优雅姿态面对残忍,如同手握玫瑰迎击枪炮,用无声的嘲讽给这个暴戾无趣的世界最温柔的一击。拉巴基无论生活流铺垫还是法式幽默全都信手拈来,非常有才。

53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她们在最荒诞的现实面前做到了最极致的优雅,在善的光辉中,她们才是这土地上赤脚行走的神。

5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写过的《曲解贺拉斯之誓》

59分钟前
  • Tacitus
  • 力荐

有的时候信仰可以毁灭世界,而拯救它的,是妇人之仁。 PS:编+导+演的纳迪.拉巴基真是个才女!

60分钟前
  • Aki
  • 力荐

真好

1小时前
  • major
  • 力荐

砰的一声枪响,隐忍的母亲塔克拉打断的不只是自己唯一剩下的儿子的腿,更是打响了这群女人们反战的号角。

1小时前
  • BJ @ 夢遊
  • 力荐

想看[2011-12-14],终于趁着戛纳补课看完了。概念先行且几乎只有政治宣传般的生硬故事也是……但是拍得实在太好玩了,减轻了不少嫌恶感。最后迷幻趴体加宗教互换的梗简直笑尿了,生生拉回及格线。歌舞段落虽尬得要死,但是用法(尤其剪辑和时间观念上)比较值得一说。

1小时前
  • 胤祥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