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大学的时候做了错事,妈妈打电话因为误按了手机铃声,变成了免打扰模式,后面接通电话时,妈妈恶狠狠地说我要跟你断绝母女关系……
小时候很喜欢养猫、养狗,我妈很讨厌我搂着猫咪睡觉。可我是我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对父母已经错过亲密关系建立的时期了,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建立亲密关系,我只能将所有的信任、亲密建立在跟小猫小狗的亲密接触中。结果我妈妈趁我不注意,把猫咪送人了,还骗我说猫咪自己走丢了,没再回来。后面亲戚把猫咪还了回来,再后来我妈又偷偷地把猫咪送人了,后来就真的再也没见过那只猫咪。
很羡慕小Q,虽然刚跟李先生配对时,李先生因为眼睛失明,性格要强的李先生不愿向命运妥协,不敢面对现实,不愿意接受来自外界的帮助,不接受失控的人生,而对友善的导盲犬小Q拳脚相加。看到这里时特别气愤,小Q明明是万里挑一,帮他走后面的路的,结果该被李先生虐待了。
剧情反转是在李先生绝望至极,想要自杀时,小Q在紧要关头将李先生扑倒,救了李先生一命。虽然协会想把小Q收回去,但是考虑到李先生正是需要导盲犬帮助的时候,而且小Q即便是受到了李先生不公正的对待,但仍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李先生。自此,小Q渐渐帮李先生走出绝望,重燃生命的希望,李先生也越来越珍惜小Q,带着小Q天南海北地旅游。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即便是失明了,也可以去旅游,用除了眼睛之外的其他感官系统,感受这个世界。
尤其在看到小Q想玩球,捡到了小朋友们乱扔的棒球,李先生见小Q那么喜欢球,竟童心散发,撒谎对小朋友说他是视障人事,不可能看到球这一段,觉得李先生因宠溺小Q变得特别可爱。
后来在一次出门时,李先生突发心脏病,小Q立马奔向友邻求助。在友邻的帮助下,李先生因抢救及时而捡回来一条命。但医生说李先生需要换一颗心脏,李先生决定出国做手术。在李先生决定去做手术那天,小Q怎么都不舍得他走,无奈李先生将棒球抛向远处,趁小Q去捡球的功夫上车离开。发现主人走了的小Q,立即放下球一路狂追李先生的车,直到追到路的尽头,被铁网拦下。看到这段场景时,特别特别感动,也能深深地体会到被抛弃的那种感觉,很心疼。
虽然小Q在李先生离开期间寄养在最初的小伙伴陈芷乔家,但她把自己最爱玩儿的球偷偷叼走埋好,看得很心酸。她会每天去李先生经常带她去的地方等李先生回家,真的是一条忠犬。而此时,小Q已经老了,渐渐地连走路都成问题,癌症在发现时已经扩散,可她依旧在等李先生回来。要知道小动物是非常怕疼的,宠物医生一般在小动物得了绝症,被病痛折磨得很痛苦时,联系给小动物做安乐死,让他们走得安详些。
李先生回来时,小Q还想着带李先生去他经常带她去玩儿的公园里里坐坐,可是这时候的小Q已经走不动了……李先生也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尽可能更多地陪伴晚年的小Q……李先生被小Q驯化了,小Q也成为了李先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也是养猫养狗之人,即便是小狗子吃了猫屎,即便是小狗子天天乱拉乱尿,亲爱的哥哥天天走狗屎运,但小狗子依然会坚持用吃了屎的臭嘴来舔我,虽然每次都会被我拒绝,虽然我们家的很多物件都在历劫,都经受了狗尿的洗礼,但我依然爱着他……不好意思,这爱的味道有点儿浓……
希望每个有小动物陪伴的小伙伴们,认真敬畏地对待小动物,即便是他们调皮捣蛋,但是他们给了我们最忠诚的陪伴,哪怕是因为智商捉急好心做了坏事,他们依旧值得我好好对待,好好珍惜,好好去爱。
女友:被《小Q》感动的姑娘都容易遇到渣男
我:《小Q》没拍好的原因,在老舅的《野狼disco》里。
昨天晚上,本着对任达华的支持,我和女友去看了刚上映的《小Q》。
《小Q》还是挺催泪的,整场都能听见有人用面巾纸的声音,当然包括我女友,刚散场,女友擦着眼睛对我说:“被《小Q》打动的稀里哗啦的姑娘都容易遇到渣男。”
我擦,心里暗想我也太冤了,看个宠物片也能……但我还是克制地说道“你是个例外,你只会遇到我,不会遇到渣男。”
她:“呸!你也好不到哪去!”
我:“虽然你素来对电影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但是这……也太过了吧,看个人与狗的感情片,居然能想到渣男!你男朋友可真不容易当啊。”
“切,你应该庆幸,你这水平能找到这么聪明的女朋友。”女友一脸嫌弃。
我:“那你到说说,这导盲犬跟渣男有什么关系。”
她:“《小Q》是根据日本小说《再见了,可鲁》改编的,而同是这本小说改编的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就比任达华这版好多了。同样都是动情、感人,使人落泪,你知道《小Q》差在哪吗?”
我:“日版的《导盲犬小Q》我记得啊,主演是小林薰,演《深夜食堂》那个。日版的平和、舒缓,看似平平淡淡的琐碎日常,却给人深深的触动。看那个小Q应该是零几年的事了,我现在还记得,多半是因为它太感人了吧。任达华这版小Q呢,开场的情绪就非常激烈,从头到尾催泪不止,怕是比日版的还催泪,但看完了总觉余味不足,怎么说呢,哭是哭了,但就算没日版的那个感觉。”
我想了一下继续到:“同样都是日本IP,同样都是小林薰主演,同样都是香港人拍,是不是跟《深夜食堂》一样犯了不接地气的毛病?”
她:“不对,同样是感人,任达华版《小Q》与日版《导盲犬小Q》的核心区别在于,任版是情节催泪,日版是故事感人。不断推拉情绪,用情节催泪而不是用平淡却真诚的故事去打动人,这是它的核心症结。”
我:“这有很大区别吗?最后不都是感动了,落泪了。”
她:“区别很大啊,
日版的《导盲犬小Q》像是一个年岁不大却面带风霜的成熟姐姐,微笑着轻声细语的跟你说‘人生可真是不容易啊,但也要好好过下去呢’,
而任达华版的《小Q》则像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故意用成人的语气悲伤的说‘生活太不容易了’然后又说‘但是我挺过来啦’。
对于前者,你知道那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而后者你会觉得他只不过是未经世事罢了。你懂了没有?”
我皱着眉头没说话。
她:“你想象一下两个场景:
场景一
在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头发凌乱的男人,喝着酒,平静的跟你说:
“没事的时候,我会望向白驼山,我清楚记得有一个女人在那边等我,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她跟我开的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忘记,反而记得越清楚,我曾听人说过,当你不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视频:
场景二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个满面春风的小伙非常夸张的给你唱了一首歌表白:
“我爱你 i love u,love u,love u,love u,love u,love u,i love u
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你你你我爱你你你你”
曲用的是《威廉退尔序曲》 ,词全是他自己编的,热情饱满、还边跳边唱,情绪丰富,才华四溢,让人惊叹不已。
视频:
你清楚,他们两个都是真爱,不是巧言令色,但是你觉得他们哪个爱的深一些呢,多年之后,你又会因为爱记住哪个呢?“
我:”我懂了,张国荣虽然没说一个爱字,但我能听出来,他句句都诉说着爱,那让我感觉他是个有故事的人。而张学友虽然满口都是爱,但我清楚那可能只是少年初识情滋味的骚动。张国荣打动我的是他背后的故事,张学友打动我的是他夸张但才华横溢的表演。“
她:”对了,这就是这两版小Q的区别,一个用故事打动人,一个用情节催泪。丰富的情感需要含蓄的表达才能深刻,激烈的爆发需要意外的出现(意味着不能多用)才能震撼,任达华版的小Q,像一个未经风霜的少年,不懂得克制 ,情绪推拉一波接一波 ,情感全部外露,而当一切都呈现在表面时,美就没了,余味也没了。”
我:“我知道哈,克制很重要,就像宝石老舅《野狼disco》唱的那样‘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不能搭讪,搭讪你就破功了,老弟。’哈哈哈哈哈哈。”
她:“更重要的是,张学友打动人的情节是真才华,但任达华小Q那些打动人的情节实在是太刻意虚假了。“
我:”这个我看出来了,比如陈芷乔追车送狗玩具那段,明明可以打电话,非要追车。任达华要去美国,小Q追着跑那段,明知道告别不易,还非要把小Q带出来,关在笼子里或者房间里不好吗。还有任达华重生情节那个(一般影视作品主角自杀未遂情节代表着‘重生’),太不合理。,盲人是看不见的,他在整个穿越马路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与车辆的身体接触,只靠听觉他能感受到多大威胁,当然,也可以说他通过听觉感到了危险,但这种程度的危险足以让他重生吗?整个电影里太多不合理的刻意煽情了。“
她:”这就跟恋爱一样,一个姑娘真的被这个人的”故事“打动了,自然有长久的基础,那是关于生活的,关于世界的,关于未来的。但如果只是被一时一刻的浪漫”情节“征服了,那自是没有长久的基础,毕竟浪漫的事天天都做,就不是浪漫了。那些惊天动地求爱的要比平平淡淡表白的更容易分开。“
我:”哈,这个我在知乎上看到过:表白是吹响胜利的号角,而不是发起进攻的冲锋号。“
她:”是啊,爱情可以轰轰烈烈,但不会张牙舞爪。所以啊,那些被这版小Q真心打动的姑娘是容易遇人不淑的。“
我不屑:”那你不是也哭了。“
她争辩道:”我……我那是单纯的喜欢小狗,被小Q戳中泪点罢了,识得唔识得噶?你这样的人怎么也有女朋友,上帝真是不公平。“
我假装深沉道:” 上帝要是公平的,那岂不是太无聊了,就是不公平,世界才有了故事,人类才有了电影,男人和女人才能在一起啊。 “
这篇评论,很可能会沉,那些哭的稀里哗啦的姑娘大概会点反对吧。
最后,公众号:流年取次花间
《友情之上》我们也看了,女友的看法在这里
文/夏丽柠
小时候,去乡下玩,亲戚家有条大黄狗,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就是那种农村看家护院的黄皮狗。大黄狗尽忠职守,对陌生人一律严防死守,没有人能逃得过它的怒吼。
我被身型跟我差不多的大黄吓死了。我越跑它越追。院子里经常上演人狗大战,亲戚们就在院墙根儿底下的背荫处站成一溜儿,边欣赏“表演”边捂着嘴乐。他们想不出,大黄怎么那么爱招惹我?
从乡下回来,我既害怕又沮丧,大病了一场。那年,我七岁。
长大以后,尽管我知道猫狗是陪伴型动物,最容易与人相处。但我仍然怕得要命,觉得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它们的朋友。
但是,看了电影《小Q》,我对人与狗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电影讲述的是导盲犬小Q与盲人李宝庭共同生活,相依相伴的感人故事。
导盲犬与普通的家养宠物不同,是一种工作狗,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才能走上工作岗位。经过训练的导盲犬,可以带领盲人出行。它们会佩戴项圈、导盲牵引,也熟悉很多口令,在遇到障碍时,可以充分保证主人的安全。
片中的小Q是只拉布拉多狗,在出生之后,先送到自愿者家按照规定进行科学饲养。然后,再去参加导盲犬考试。在我国,多是用金毛猎犬和拉布拉多狗做为导盲犬。一则是因为他们体型适中,适合主人牵引。但我觉得更重的是,它们性情温和。小Q在寄养家庭里,与小姑娘陈芷乔玩得不亦乐乎。爱玩是狗狗们的天性吧?这么说来,导盲犬能够听从主人的指令,更是难能可贵。
顺便说下,扮演幼年陈芷乔的小演员与电视剧《知否知否》扮演小明兰的是同一个人。小Q通过导盲犬考试,要与小芷乔分开去盲人配对工作那场戏,真是催泪。泪珠顺着小姑娘的脸刷刷地流下来,令人动容。人与动物相处,和人与人相处一样,都是日久生情。
片中任达华扮演的李宝庭,本是个才华横溢,技术高明的蛋糕师。可天意弄人,宝庭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被医生宣告不久将会失明。随着视线越来越模糊,宝庭的心情越来越差。如何面对黑暗的世界?恐怕是宝庭余生都难以面对的事情。
小Q的到来,对宝庭来讲,既是福音又是困惑。福音是他可以与小Q一起出行去蛋糕店里工作,困惑是关于一条狗能改变他的人生这件事情,他要说服自己好久。小Q与宝庭便是从“相爱相杀”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但如果他们配对不成功的话,小Q要被领回去,再找主人。因此,片中宝庭将小Q赶出家门,令它在雨夜无家可归的时候,观众们都为他俩的命运捏了一把汗。可怜的小Q作为一只工作犬,在滂沱的大雨里躲在面包车下避雨,仰望主人亮着微光的房间窗户。这恐怕就是我们说的“人狗未了情”。小Q认准了宝庭,他们配对是缘。
电影中,小Q与宝庭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工作与雇主。它像个沉默的朋友,用忠诚、勇敢和爱唤醒了绝望中的宝庭。我们终于知道,导盲犬,是可以帮助人类生存,守护人类生命,拯救人类心灵的动物。宝庭与小Q从陌生敌视到相濡以沫的细节,无需多说。大家去看电影,就知道了。然而,人与狗之间的相濡以沫,会令观众想到很多很多。能引起情感共鸣,是这部电影的特色。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看电影的观众都要哭湿至少一张纸巾?
通过宝庭轻生时,面对疾驶的汽车,小Q不顾生命危险地推开宝庭;或是小Q陪宝庭外出被偷狗贼抓走时,宝庭豁出命来也要找到小Q的剧情,我们不禁要问,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爱是为了对方可以不顾一切的?而这样的情感,却发生在一个盲人与一只导盲犬之间。这只能说明,在爱面前,生灵之间没有界限。
如果说狗只是一种温良的动物,那么导盲犬就是坠入人间的天使,自带治愈特质。当导盲犬成为人类的眼睛时,盲人朋友们虽然眼前是黑色,但是心里却装着斑斓的世界。盲人歌手萧煌奇天簌般的歌声在电影中响起,“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导盲犬真是人类的最佳伙伴。
可人类啊,太容易高高在上了,因而忽略了身边的生灵。宝庭最初拒绝接受小Q,除了心情不好,也是人类自负在作祟。众生平等,每一条狗或是一只猫都有它们自己的人生,也担负着来到世界的使命。小Q的使命就是挽救宝庭,给他生的勇气,让他延长自己的生命之光。是小Q教会了宝庭和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狗、人与动物、人与世间万物的关系。只有我们彼此之间,温柔相待,才能抵达最好的爱。
人狗情未了,世间爱不完,这是《小Q》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谢绝转载
影片《小Q》当中的狗狗除了刚出生时萌的让人心化,大部分时候都沉稳安静到让人心疼,只因为它是导盲犬,它要经过专业训练,它要帮助主人出行、生活。
男主人公是一位顶级厨师,患疾病失明,不能接受现实,暴脾气,借酒消愁,甚至想到轻生。导盲犬小Q的出现,帮助他打开心灵,重回工作生活轨道。可以说,小Q给了男主人公新生。
导盲犬,没有宠物狗的活泼,没有警犬的神勇,但它们却是盲人最信赖的伙伴,它们是盲人的眼睛。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导盲犬,服务盲人,走出房门,感受这个多彩世界,也希望社会给予盲人、导盲犬更多宽容与便利。
今天要介绍的是9月20上映的电影《小Q》,一部关于人与狗的催泪故事片。
如果没有7月20日任达华被刺的事件,该片可能在7月25日就和大家见面了。
现在任达华康复,大家也等不及要看《小Q》了吧!
【无关键情节剧透,请放心阅读】
原著《再见了,可鲁》写的是一只真实存在的狗狗,“狗生”12年,摄影师记录下它奉献人类的日子,后作者用了15年完成它的传记,在日本出版后创下惊人记录,被称为 “感动3亿亚洲人心”的超级畅销好书和21世纪亚洲“赚得泪水最多”的一本书 。
你或许没听过这本书,但一定听过它后来被改编成的电影《导盲犬小Q》。
而近日,我们终于可以看到本土版的《小Q》,由任达华、梁咏琪、罗仲谦、杨采妮、 袁姗姗主演。
影帝任达华饰演盲人主角,延续了《破冰行动》的悲情形象,将一个爱狗如命的盲人饰演得真实动人。
看“忠爱告白”预告,是小Q的第一人称讲述故事。
难道是《一条狗的回家路》那样以狗狗视角讲述故事?
那样的话,确实能够将狗狗人格化,形象更丰满。
但其实正片还是以人类视角开展故事,不过小Q依然灵性十足。
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了解它呢?
导盲犬与主人的缘分
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是工作犬,为人类作出了极大贡献。
以导盲犬为例,天职就是服务盲人,出生后,先在寄养家庭适应家庭生活,然后进行训练,和盲人配对,为盲人服务。等到退休了,才能回家安享晚年。
你以为配对是随机的吗?影片里就说了,合适的搭档要看缘分,这就很微妙了。
究竟是人选择了狗,还是狗选择了人?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
日本的导盲犬Oliver到了11岁要退休,他们家人觉得狗狗可能已经忘掉他们家了。
但当狗狗远远地看到等候在门口的家人,它欢快地跑了过去,一切都宛如昨日。
小Q虽然也认寄养家庭,但是更认定了自己服务的盲人李宝廷。
因为狗有灵性,它也会选择。
可能有的狗只是把盲人当做服务对象,区别于寄养家庭的“家人”;但小Q选择把李宝廷当做至亲至爱。
虽然说盲人失去了生活的色彩,是不幸的;但是如果能够换来一只有合适的导盲犬,难道不是一种幸福么?
导盲犬“导”什么
导盲犬不仅仅是导眼盲,也是导心盲。
一个后天盲人要接受现实,恐怕要走出很长时间的心理障碍。
看本片,任达华饰演的李宝廷刚开始的脾气像极了《我与地坛》作者那样,自暴自弃,抗拒他人的帮助,观众甚至会对他“虐狗”产生愤恨……
然而我们发现,小Q真的可以开解李宝廷,他成了李宝廷的眼睛,成了他的希望。
它真的很忠诚,认定了主人,不管是被大吼大叫,还是被粗暴对待、被“善意欺骗”,它都会等待,它都会跟随,连病痛都可以忍受,只为等待他回来。
他们一起玩球,一起旅游,一起滑雪,一起看星星……
公园里的一张长凳子,成为了一段佳话。
可以不爱,但别伤害
或许有人不理解人和狗可以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影片中还有一个李宝廷和小Q成为“生死之交”的情节,就是小Q被狗贩子抓了。
人人都说人贩子该枪毙,但是狗贩子同样罪大恶极。
偷走导盲犬,等于在盲人遭受重大打击后再次剥夺了他的希望,雪上加霜。
导盲犬可以说是主人的命。片尾的故事分享中,就有一个盲人说分享了一次经历:某日他们在马路上行走,突然驶出来一辆车,是导盲犬用头替主人挡住了撞击……
有人总是说畜生就是畜生,人命最宝贵。
但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我们天生是人,而是能够有高贵的品格,能够尊重和敬畏生命。
如果人没有道德,那连畜生都不如。
《小Q》“导”的是社会
人与狗的故事数之不尽,但是看到《小Q》,李宝廷和小Q出国游的情节,我想起了一个微博上看到的真实故事:一只宠物狗盲了,主人背着它环游世界,虽然它看不到,但奔跑起来,比谁都欢快。
世界那么大,一人,一狗,足矣。
这样的一生,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
并不是人和狗哪一方成就了对方,是人和狗这一关系非常和谐,他们就是一对幸福的整体。
对狗无感的,看了本片,一定也会为之动容;当然,就算是爱狗人士,看了本片,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导盲犬的工作。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盲人和导盲犬,请多点包容和关爱。
特别是对待导盲犬,可以不爱,但不要伤害;可以喜欢,但不要干扰。
最后,强烈推荐各位喜欢宠物的影迷观看这部《小Q》。
END
【更多精彩】
如题如题不解释不解释,我就是喜欢。 。。。。。。。。。。。。。。。。。。。。。。。。。。。。。。。。。。。。。。。。。。。。。。。。。。。。。。。。。。。。。。。。。。。。。。。。。。。,,,,,,,,,,,,,,,,,
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改编得这么抓马,毕竟抓马国人爱抓马了,但前面看着简直感觉像小姑娘被卖给有钱暴躁瞎老头做填房……狗换成年轻女演员就真的是《遇见你之前》了吧。《你是我的眼》响起来的瞬间我当场爆笑,要不要这么严丝合缝……不过袁澧林实在太靓太灿烂了,快抓紧时间给我演部青春片啊!
忘记是哪一年的金像奖说的那句话“唔系香港警察的cutting靓,系任达华的cutting靓。”讲真,不是任达华的身型靓,是狗狗的身型靓啊。
梁咏琪吃了仙丹吗?还这么年轻!
1.东拼西凑,特别后面太过于拖沓,强行催泪、煽情。2.李先生闯马路想自杀那段戏以及后面的狗贩子,黑人问号脸。3.李先生内心态度的转变也太生硬,看完后无感觉。
国版的让人惊喜,盲人多了内心世界的描写,轻生被小Q拯救的场景设计好棒;多了小q看世界的黑白视角;最后的30m换成了盲人送别小Q,电影的基调完全是为了小Q,没有盲人的葬礼,有的是家人送别小Q,好想养一只拉布拉多。
与日版相比,做了很大的改动。立意有了突破,也很好哭。使用的技巧是“人设”的强烈反差,盲人极度的冷与小Q极度的暖来回碰撞,总会有触动人心的一刻。盲人接受小Q,同时也是接受那个内心灰暗,封闭起来的自我。突破之处在于,这段人犬羁绊不再局限在狗的忠诚,人与犬有了平等的情感关系。很喜欢影片为其情感关系的重新定义:搭档。因为,他们的生命合二为一了。任达华可以凭借在此片的表演拿个金像奖影帝。
为了支持任达华,特别去看了点映,完全超出了预期,影片拍得十分连贯让人感动,任达华的表演又增色不少,他遛狗经常去的那个公园在哪里啊?下次去香港想去逛一逛。好喜欢片尾那个带有答疑性质MV式的彩蛋哦。罗仲谦好可口,郭晋安我差一点没有认出来。
看了这么多宠物狗电影,最让人感慨的还是忠犬八公。
走的是和《幸运是我》《我的妈呀》《黄金花》如出一辙的温情路数,商业属性不太强(注定无法大卖),这年头找个粤语版实在忒不容易了,而配音永远都是挡在港片跟大陆观众之间的一面墙,尤其是这类对演员声音表演要求比较高的电影,配音演员的情绪和节奏一旦跟不上就比较出戏,好在整体拍得算是中规中矩,放国产同类型片里完成度也还行。罗永昌跟了杜琪峰这么多年,结果最让人怀念的单飞片仍是那部《每当变幻时》。
由小说《再见了,可鲁》改编,原著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电影拍得太平庸了,甚至有点烂。影片一味追求煽情和感人,逻辑性、合理性却存在很大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杀”那场戏。李宝庭想自杀,导致几辆汽车相撞。你以为司机会找他算账,或者他会赔钱,甚至被刑事拘留……结果直接就没后文了。横穿马路导致车祸,这是犯罪啊,居然就这么完了。你想自杀,你可以去跳楼,不要危害别人的生命。其次,他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同时也是让小Q陷入危险。西蒙那么爱狗,竟然不让小Q离开他,反而还要再给他一次机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李宝庭把小朋友的棒球藏起来;陈芷乔追着汽车跑纯粹是为了煽情而煽情,就不可以给西蒙打个电话吗?李宝儿眼睁睁看着小Q穷追不舍却无动于衷,你想把狗累死吗?尤其是李宝庭趴在地上找小Q那场戏,太尴尬了。
本来并没有打算看这部电影,但是白天听闻任达华被捅了一刀,立马买票去支持一下这部片。果然,看不得狗狗为主角的电影,轻易一个情节就会被狗狗感动得潸然泪下。当然影片中任达华的演技也非常好,一如既往!
片子质量最多三星,但映后听导演和梁咏琪谈到拍摄时对狗最大程度地呵护与尊重,以及主创为了科普导盲犬知识而在内地坚持了很多场路演,还是拉高了不少好感。看完一直在思考作为狗可以领悟到忠诚与责任那么复杂深刻的情感,真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可能这才应该被称作“一条狗的使命”。煽情和刻意难免存在,但只要是狗片,再俗的泪点都哭得出来。
看着挺尬的,没什么深度,感动吗?一点也不
因有期待,而略失望。原著书《再见了,可鲁》和日版电影《导盲犬小Q》都很喜欢且收藏多年,然而这版《小Q》的故事只是借用原来的框架,剧情方面则大幅度地篡改:没有「小Q为何能成为导盲犬」的交代,关于导盲犬的训练只是轻描淡写地略过(拍得好像什么狗都能成为导盲犬?)… 反而编排了各种过于戏剧化、刻意煽情的桥段,小女孩追车那段就挺尴尬,李宝庭自杀那段更是败笔(眼盲的他横穿过马路,差点撞到他的司机没留下半句话就走了、后面导致撞车,两个司机也安静地呆在车上,让他坐地上接电话),随后的狗贩戏也是看得想翻白眼…没想到使用了萧煌奇的《你是我的眼》,电影结束出字幕的采访反而更感动我。& 看完《小Q》后回去翻看《导盲犬小Q》的部分片段,最后小Q离世的段落又一次看得我眼眶湿润。
我朋友说,每个嘴硬说不喜欢狗的预备铲屎官最终都成了最爱狗的那个人。这在本片男主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一个沉湎于“失去”的中年男子,生活已经狗糟糕了,还要迎接他人的善意,我都想替他说出那句“我想一个人静静”,可是他终究是个好人,这种“好”,让人分不清是狗在照顾他,还是他在陪伴狗,一起走过温暖的一程路
改编的可以跟日版的导盲犬小Q相媲美!真是感人,感谢狗狗陪伴视障人士!哭的稀里哗啦
配音太廉价太出戏了,拍摄效果很网剧感,狗狗可爱,任达华演得还可以,整体观感不佳,结局拖了半个多小时。Gigi其实只是龙套了,对于她高开低走,没想到最后低到这么低的电影生涯😂😂😂算了算了。最后片尾的真实采访挺感人的。
15岁的时候看小Q 和现在看小Q 一样看到落泪 越是这样简单真挚的情感往往越直击人心 在自由和陪伴面前 狗子选择了陪伴主人 不离不弃死心塌地 给予爱最后也得到了爱 情感是相互作用的 哪怕是一座冰川 也有被照耀融化的时刻
罗永昌还是适合这些温情的小品,华哥奉献了一流的演技,看到整个戏院的人泪流不止,隔壁女生哭完一包纸巾。故事虽然走的煽情催泪向,但是本土化改编做得很接地气,然而还是不忘黑一把狗肉节。袁澧林结尾度加了很多戏啊,《你是我的眼》还有《陪着你走》这两首歌不但带动剧情还增色不少,最后怀念一下我家的德牧,狗古头。番薯昌客串的老师傅,很欣慰看到他,钊锋,小巧,阿kind客串一把徒弟,算是大茄哩啡了。
狗比人老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