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U-571国语
更新:HD
导演:乔纳森·莫斯托
主演:马修·麦康纳,比尔·帕克斯顿,哈威·凯特尔,乔恩·邦·乔维,大卫·凯斯,托马斯·克莱舒曼,杰克·韦伯,杰克·诺斯沃迪,汤姆·盖里,威尔·埃斯蒂斯,特伦斯·卡森,埃里克·帕拉迪诺,戴夫·博沃,德雷克·切特伍德,马修·塞特尔,丽贝卡·蒂尔尼,奥列佛·斯托科斯基,阿诺德·克拉威特,Kai Maurer,Robert Lahoda,彼得·斯塔克,恩里奇·雷德曼,Robin Askwith,Martin Glade,诺曼·坎贝尔·里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国语年份:2000
简介: 1942年4月,二战期间,大西洋上,德军战舰采取“狼群”战术,令盟军损失惨重。美国海军上尉泰勒(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因抗敌表现出色,曾被许诺晋升艇长,但是却因故不能如愿。这时突然传来敌情,泰勒临危受命,登上S-33老爷级潜艇执行秘密任务,指挥官为上尉迈克(比尔•帕克斯顿 ..详细 >
很久没看过这么过瘾的战争片,尽管是部老片,其实对于战争片就应该这样拍没有矫情没有做作没有儿女情长,因为战争是残酷的,作为最大限度的还原战争的战争片当然要宣扬正义扬善惩恶,本片做到了这一点,说难看的建议去看科幻片吧。高潮迭起,几乎没有大的漏洞,卡司也是极其给力,那时候的马修嫩出水
戏剧性有点离奇,专业性弥补就好了。跟Das Boot没得比,美式的冲动乐天情绪现在有点让中青年抵触了。倒是片子里传达的管理经验让人受用,社畜对别人狠才做得了领导。
这部新千年上映的海战片是怎么做到从内到外都洋溢一股大制片厂时代的自恋气质的??更难以想象这部片子竟然诞生在细细的红线(1998)、拯救大兵瑞恩(1998),与黑鹰坠落(2001)、珍珠港(2001)、兵临城下(2001)等等等等经典战争片之间,还能得到国内观众如此好评,都是爱国主义,U-571的爱国怎么就爱的如此科幻又不要脸,IMDb上无数的口诛笔伐与goofs大赏不能中肯的评价一切么,而马修也的确不像是一位能值得托付的Captain,环球这步棋下的可真是又臭又酸
电影演到接近一半,假扮敌军的美潜被德鱼雷突然击沉算是震撼意外,但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代价如此惨烈,既体现了战争残酷,又反映着左派的理念:不存在一切尽在我控的完美胜利。可等到幸存者退回U571之后,剧情剧烈右转为麦康纳的个人秀,己方的运气与德军的战力也都配合着此消彼长?……不是说剧情不能因时而变,主题不能左右异动,而是前后两部分的落差过大,从绝对意外代价惨烈到尽在我控玩弄股掌,为了拱衬主人公后起之秀后浪狂猛的叙事强加感让人不太受用。
太喜欢U-571这艘潜艇了,现在还留着模型
超刺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基本满足战争片全部期待(差点儿憋死我)。马修老师的瞪眼放狠话表演套路和流里流气腔调已经显现。男主的弧光是从一个精干而仁慈的、跟属下同甘共苦的副手,成长为独当一面说一不二的船长,换言之,抖s上升之路。“我愿意为他们冒生命危险。”“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叫他们冒生命危险。”虽然许多段落都在引导观众的判断,但是结尾处却很难让我认同,甚至如果主人公的转变再剧烈一些,可能成为一部反思军队制度的电影。另外美中不足是马修老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貌过于耀眼,室内戏的打光给人一种导演暗恋他的感觉,太惨了,被美貌耽误了的演员。
《灰猎犬号》是驱逐舰视角,这个是潜艇视角,对比看挺有意思的,有心人可以混剪一部《汤姆汉克斯海战马修麦康纳》,这部的问题是抗德神剧的问题,太假
简体中文名: 寡妇制造者导演: 乔纳森 莫斯托 (Jonathan Mostow)主演: Bon Jovi上映年度: 2000官方网站: http://www.u-571.com/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美国又名: U-571 / 猎杀U-571 / 深海任务U-571imdb链接: tt0141926
一共十个人,还只有一个会德语,为了一台打字机成功登舰夺下了一艘几十人的潜艇;然后母舰被炸,自己奇迹般活命;躲过无数鱼雷后遇上敌驱逐舰,潜下极限深度,成功躲过深水炸弹,并用一颗鱼雷击沉驱逐舰。最后飘在公海遇见友军战斗机。这种狗屎电影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能拍出来,一个叫美国,一个你懂的
看了BBC的《大西洋之战》激动的不行,专门又找来重看一遍,太棒了,几乎全片都是刺激的潜航对决~不拖沓,没有恼人的女人来搅场,真正的男人战争片~个人觉得马修·麦克唐纳演的最棒的一部戏~12年前那么有前途的演员,今天怎么混到今天和胸大无脑的比基尼演小鸡电影的份了~这片我给5颗星~
乔纳森·莫斯托真是喜欢海洋与军人的故事。潜艇能拍出什么呢?如此致密的空间,以偷袭和潜伏为主的功能,在缺乏3D逼真技术的年代……可这部带着许多主角光环的电影,做到引人入胜,甚至文戏超越武斗。那些上浮下潜、修轮机堵漏水的片段,那些听声呐躲深水炸弹的场景,明明都发生在极致密有限的场景,却真让人提心吊胆。要是专业细节再多些真实感就更好了。
要买还是德国货
记得这片当年的卖点就是bon jovi,结果酱了个油。。。那时候我还特讨厌战争片,所以对这个片,一点好印象都没有。。==
“没给5星是因为美国人把这段历史拍成了自己的故事,明明是英国人的”,美国人1944年才搞到密码器,英国人1941年就搞到了
音响效果太好了!剧情虽然有些扯淡,但是还是紧张的,喜欢这样着眼点小的战争片。也讲的是人如何面对选择。
很不错的商业片,节奏好,氛围营造棒,规定情境的设计很具代表性:潜艇+深海的密闭空间、有限弹药连环敌军等等,几次大转折做的也好,每次推进都在往上走,情境越来越极致,期间各个段落的设计解决等等都没有重复,可以拿来做贯穿冲突单情节结构的影片分析教材了。原声也很好,马修那时候还是个愣头青啊
在那么多优秀潜艇片面前,本片中上,太过传奇,难免漏洞不少,爆炸的特效痕迹明显,人物脸谱化。可能我现在已经对主旋律商业片套路有点疲劳了。原来最强的潜艇还是打不死的U571,打遍商船、敌人潜艇,狠起来连自己的军舰也打。
虽然大量影评揭露电影大量失实和破绽,但并不妨碍一波三折绝处逢生的节奏。电影后半段高潮不断,那潜艇因为压力而咔咔咔的声音别样摄人心弦
相当一般,远非经典。纯粹的美帝爱国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宣传片,除了在技术方面遥遥领先,本质上与我天朝量产的“红军痛打小鬼子”类科教片并无任何区别。
潜艇战争题材,敌方视角版《灰猎犬号》,更紧张刺激的水下冒险,一波三折,英雄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