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给出的片名严重误导人,这根本和风流不挨什么边,完全应该叫皇室改革史,看的时候我就总觉得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突然醒悟过来这不是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百日维新吗,同样是草根小民带着政治抱负进入皇宫并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同样是没有任何政治经济基础只靠皇帝一腔热血, 当然,光绪是真热血,这位丹麦疯国王只是对宠臣好的不得了外加喜欢玩;最后政治体制改革同样是因为以皇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兵谏而告终;带着理想的改革派同样是断头台上我自横刀向天笑了,真是一样一样的,当然了,里面有点桃色事件,不过这位改革派的御医和文艺范的皇后真不能说是情欲压倒理智,正相反倒是情投意合人生观世界观对上眼了才良师益友在一块。所以故事看着相当有感觉,毕竟咱们也有过这么一段落后就寻思着变革的历史。而且这个片必须夸一夸他的画面感觉,非常有那个年代的气氛,不是极尽华丽,而是看着靠谱,有一种宫廷范在里面。不过总觉得他的情节实在是略显拖沓,切入正题太慢,切入正题以后进展的更慢,让我一边觉得剧情挺吸引人一边还犯困,这也算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效果了。总之算是不错的历史事件片,而且也算改变了我对欧洲皇室的一些看法,虽然仍然是皇室喜怒无常,但真的不那么有架子,跟平民见面也很正常,没那么多麻烦事,可能就是这种骨子里的不特权,让他们打倒特权比咱们容易些吧
千万不要被《皇室风流史》这个片名吓到,被埋没的好电影总有一个二逼名。它赢得了去年柏林影展两项大奖。麦德斯·米科尔森的演技的确令人折服。
该片以18世纪欧陆启蒙运动为背景,讲述丹麦历史上一段离奇的政治改革——由国王的御医摄政后一手推动,并与丹麦王后(英国公主)于禁卫森严的宫廷中展开一场旷古绝恋。
看完有些难过。这部片子不错的,IM评分高于豆瓣,7.6,那是个人认为较恰当的。
从孤独讲起可不可以?国王是孤独的,懦弱的,胆怯的。在感情最好的时候,也是他本人未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很酷地喝住侍卫放开德国人,宣布解散议会;如果说有一点遗憾,那是在影片最后二十分钟,国王屈服于“人民”和反水的大臣的淫威,签下了德国人的逮捕令。国王为此遗憾很多年。
我也为此遗憾,一点点。或许可以说,国王的若不签德国人不会死,可又能说,假若不签,政变顺便杀了国王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还有一个王储。所以才让人遗憾。
不能被责怪的选择,使一切让人遗憾。
比起宫廷风流,不如更名为“基佬是怎样改变丹麦的”,倒是更贴切。
国王初见时打断德国人的对子“有的人在腐烂……”是啊,国王说,“换一个,我不喜欢这个”
德国人是个弄臣起家的政治家,最初依靠国王的喜爱而获得议员都嫉妒的权力和殊荣。假若他在后期能把握住唯命是听的国王,不对他疏远,他的结果未必会这样,可他爱上了王后,他感情上便把国王当作阻碍两人的石头,排斥,不愿一顾,甚至有点厌恶。德国人快要死掉的时候说,“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有关上帝……”
有关上帝的什么呢?猜测德国人想说的话,那大概是,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而德国人自己意识到犯了同样的错误,以至于不仅没有造好世界,还把世界遗留在一片混乱混沌之中,这是德国人的遗憾。
至于女主,和我性格很像,吃的亏也很像,就不说什么了。
最后,不得不说,改革的方法有问题,如同被裁掉的李自成,一个侍卫也能掀起腥风血雨。德国人在权利上尚且没有稳定之前,对贵族、军队、侍卫开到,实在是过失,虽然我也钦佩他。若说讽刺,倒也有,第一个废除的审查制度的政治家,被自己的政令伤害,成为导火索最重要了自己的命,也够讽刺。他倒是为了利益重新恢复审查。
德国人的死,有点像上帝,上帝不被我这样的吐槽世界的丧青年理解,他也不被人民理解。他是殉道者啊。总觉得还是有点蠢,就像上帝一样。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要有风,于是就有了风。
真滑稽,上帝为什么不站出来大喊,“耶稣不能死”,就像国王大喊放开德国人一样,谁造的孽,谁来偿还。谁需要替罪羊?
最后三段与影片无关,纯属偏题跑调。
故事没讲精彩,几乎就是流水账,不晓得为什么会的编剧奖。一句话剧透,国王的私人医生搞了皇后,但国王并不生气,因为他爱的是好基友医生。
丹麦今年的申奥片,全片节奏缓慢无惊喜无亮点,倒是古典范儿的精美服装设计有望提名明年的奥斯卡。一段宫廷艳史引发的宫廷政变,一出画面精致唯美的古装剧,一切都是情理之中,除了新晋柏林影帝的表演很有趣之外,荒唐,讽刺,真的很难了解这个将历时添油加酷的剧本怎么拿到最佳编剧银熊奖的。★★★
中文名翻译会让人误以为是古装肥皂剧。全剧的故事情节像百日维新,但拍得相当没亮点,只有最后两段字幕振奋人心。所以说自己死翘翘了没所谓,关键是留下革命的火种,大儿子从小没了妈,还摊上个比自己还幼稚的爹,能16岁发动政变还恢复医生颁布的法律,这要拍成电影绝对比这部刺激!
精致而庸俗。主要是为了看柏林和戛纳影帝的对手戏。
还不错,有点长
确定没翻译错嘛?原片的名字是否应该改成《基友的奋斗!》?
既然情爱只是幌子,启蒙运动和民主改革过程中的起伏曲折才是核心,就不要把幌子做的那么扎眼到喧宾夺主的程度了;好在故事流畅度还不错。
革命同志之间的爱情故事
全片唯一动人之处,在医生行刑前那喷涌的涕泪.他心知大势已去,大限已至,低头望向自己的皮鞋尖,那双脚规规矩矩地并着,不曾反抗亦无挣扎。那眼泪,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不甘?是哀叹自己深入权力腹地时的轻率幼稚?是牢狱中曾向敌人变节,弃掉信念委身上帝的羞耻?还是玩弄权术者死到临头的追悔莫及?恐怕都是。
画面质感、布景、表演都可圈可点,情感布局工整略现火花。有意思的是丹麦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方式充满了知识分子革命的天真与脆弱,竟然不去认真思考军权问题。虽说历史无情人有情,但这两位有情人对待那可怜可笑的国王却过于自私冷酷。这个复杂的人性层面在片中最具回味。
启蒙时代,一则精雕细琢的太医解放农奴故事教育人们,只有获得身体自由,才能收获思想自由。这不,拉斯普金貌似也搞了尼古拉二世的皇后,紧接着布尔什维克就带来了一个新世界。后宫里欲火实在太旺,偶尔一次带着卢梭式想法的体检,就能烧出一场甄嬛传,烧出一个新阶级,烧出一个新世纪
这段配置了时局政治爱情阴毛的真实历史简直莎翁出品。影片礼制器具还原度极高。扩展了戏剧张力、调理了人物关系、美化了这段改变北欧历史的奸情、体现了个人意志的壮阔(卢梭-伏尔泰理想主义+马基雅维利执行模式的医生太完美)。分寸刚好。演员集体到位。神马叫完成度!PS:姐快变成Mads的脑残粉了
片名虽然很轻浮....不过本身充满苦痛...
拍的很好,是真的很好,各种精致与用心。。。
一星给精致的配乐服装布景,一星给疯癫痴迷却脆弱的皇帝,一星给那场点燃欲望的绚丽舞会,一星给断头台前穷途末路的悲凉。虽是国人熟知的宫廷戏,但由丹麦这个只有六百万人口的小国拍出来,仍值得惊叹。四星其实是把私心匀给了落寞的皇上,银幕初试啼声便令人侧目,麦德斯不错,可扮相真不如《狩猎》里
导演功力不足,拍得又臭又长,本可以荡气回肠的!
北欧宫廷片~法国版的海报要美多了 启蒙运动是最喜欢的一段欧洲近代史
Christian已经爱上她了为什么不安稳的过一生想管住自己的心太难
历史的大车轮碾过,其他一切都白扯。即使个体会有些小纰漏,最终仍是光明。美术方面还不错,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大吸引力,这种角色很难会让人真正同情他。
女主演技还好 就是偶尔感觉很木讷 故事本身很简单 节奏色调都给人感觉很冷